杜亚泉的文化思想_兼评杜_陈文化论争_董恩强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_兼评杜_陈文化论争_董恩强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_兼评杜_陈文化论争_董恩强

收稿日期:1999-07-03

作者简介:董恩强(1968—),男,湖北阳新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① 五四时期,“文明”与“文化”两概念互用,含义基本相同。

第39卷第2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3月

V ol.39 N o.2J o urnal of Centra l China N o rmal U niv ersity (Humanities a nd Social Sciences) M ar.2000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

——兼评杜、陈文化论争

董恩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杜亚泉是“五四”时期“东方文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张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东西文化对比上,他提出文化“动静说”;在新文化建设方面,他主张新旧调和,用中国固有文明统整西方物质文明,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杜陈文化论争,拉开了东西文化问题论争的序幕,这次论争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杜亚泉;文化思想;陈独秀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0)02-0090-07

“五四”时期,杜亚泉正担任《东方杂志》的主编,他在这份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有关思想文化方面的论述文章。他的中西文化“动静说”和新旧调和论在“五四”时期影响较大,并导引了一场与陈独秀的文化论争。作为“东方文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杜亚泉的思想主张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本文拟对其文化思想略作论述,并兼评杜陈文化论争。

一、中西文化之比较——动静说

五四时期,在探讨文化问题时,人们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上。杜亚泉也是由此入手。什么是“文明”①?杜亚泉认为,它就是“生活之总称”,即社会经济状态与道德状态之总和。他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部分,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可见,杜亚泉所界定的“文明”与今天通行的“文明”定义是相一致的:文明(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杜亚泉分析比较了中西文化,认为这两者“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不同,而东西方社会的不同又是由于两者历史不同造成的。杜亚泉指出,中西方社会历史在两个方面有重要区别:第一,民族成份不同。西洋社会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各民族

先后移居欧洲,“叠起战斗”;而中国民族“虽非纯一”,但发肤状貌基本相似,不像欧洲民族之间歧异很大,有些朝代虽有对抗纷争,但从整个历史发

展过程来看,仍是一姓一家兴亡之战,而不是民族之争。第二,地理环境和生存方式不同。西洋社会“发达于地中海岸之河口及半岛间”,交通便利,宜于商业,所以,竞争激烈;而中国社会“发达于大陆内地之黄河沿岸”,土地肥沃,宜于农业,人民自给自足,安居乐业,所以竞争较少。正因为中西方社会历史不同,所以社会观念也就不一:西洋人的观念,认为社会的存在是互相竞争的结果,依对抗力来维持,如果对抗力失调,那么弱者败者就会失去存在的资格;中国人的观念,则以为社会的存在是各自相安的结果,不扰乱社会,就不会失去存在的资格。一句话,就是“竞争”与“相安”的区别。这种观念的不同,使得两社会的文明存在很多差异。杜亚泉从五个方面列举了中西文明的差异:(一)西方重人为,中国重自然。西洋人“以自然为恶,一切以人力营治之”,中国人“以自然为善,一切皆以体天意,遵天命,循天理为主”。所以,西洋文明是“反自然的”,中国文明是“顺自然的”。(二)西洋人的生活是向外的,中国人的生活是向内的。因此,西洋人往来不绝,而中国人“勤俭克己,安心守分”。(三)西洋社会多团体,中国社会无团体。(四)西洋

·

90·

社会重竞争,轻道德;中国社会重道德,轻竞争。所以,西洋的道德是竞争的工具,而中国的道德在于消灭竞争,“拘束身心,清心寡欲”。(五)西洋社会以战争为常态,和平为变态;中国社会以和平为常态,战争为变态。“西洋社会之和平,用以构造战争;我国社会之战争,用以购求和平。”[1](p242-245)杜亚泉认为以上所举中西文明的差异,都是“竞争存在与自然存在两观念差异之结果”。最后,他得出结论:“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1](p245)他打了个有趣的比方,动的文明如都市,有繁复的色彩;静的文明如乡野,带恬淡的色彩。但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静的社会中也有动的因素,动的社会中也有静的因素。例如,中国政治界、商业界、文学界中有少数是动的,西方也有一部分人过着静的生活。但是,总的说来,一个社会中,必须以静为基础,“必有多数之静者,乃能发生少数之动者。”从世界范围而言,西方的动社会又是建立在占世界多数的静社会的基础上的。杜亚泉接着分析了文明产生的不同效果:动的社会,个人生活日益丰裕,静的社会,个人生活日益贫啬,但并不能由此说明动的社会比静的社会好,因生活丰裕是由身心忙碌为代价的,而生活贫啬却由身心安闲得到补偿,因而,二者“孰优孰劣,殊未易定”,而“常具一平衡调剂之理”。杜亚泉又用人的生理病症来比附社会,认为两社会都有病,就像人一样,喜运动的人,易患充血症,喜沉静的人,易患贫血症,因此,西方社会患充血症,中国社会患贫血症。

通过以上推导,杜亚泉实际上肯定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合理性,否定了西方工业社会的进步性。一方面,他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的现实性依据,同时,又体现了他的文化观念上具有自我封闭的一面。李大钊后来也主张中西文化“动静说”(显然受到过杜亚泉的影响),但他的旨趣却与杜迥异,旨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二、新文化的建设——新旧调和论

既然东西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各有长短,都不是“模范的文明”,那么,未来世界新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又该怎样建设这种新文化呢?杜亚泉的方法是在“中体西用”的框架内调和东西文化。

早在1913年,杜亚泉就从物质、精神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弱点:物质方面,中国人修铁路、造汽船、建工厂、日用起居、饮食衣服,无不仿效西方,依样画葫芦,“纵其欲望”,而很少学习新知识,搞发明创造,增强国力,结果,中国成了物质文明的“销耗场”,“而非物质文明之生产地”。长此下去,金钱日益输出,社会日益奢华,同时也就日益穷困。精神方面,从民权立宪,到伦理教育,“莫不有新思想之输入”,“新思潮之灌注,虽弥漫全国,然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仍居多数”。他认为,当今所谓精神文明,都由模仿袭取得来,对外来文明不能融会贯通,择善而从,“调剂之以求其体合”。像这样不论优劣好坏,一概拿来,只会导致貌合神离,削足适履。他还进一步强调文明具有民族性:“一国有一国之特性,则一国亦自有一国之文明,取他人所长,以补吾之所短,可也;乞他人所余,而弃吾之所有,不可也。”[1](p82)一味效仿,只能被西方文明所同化。因此,救正的方法是“裁除其弱点,养助其优点”,“利用此输入之文明,以形成吾国独立之文明”。杜的“趋利避害”、“取长补短”的“中体西用”式的“文明调和论”实始于此。

应当指出,杜亚泉的思想与五四时期的全盘守旧派是有区别的。他认为,国门既开,断无回头之理,也不是限制能起作用,唯有对外来文明“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才能使我国跻身于强国之列。他说:“夫吾社会不与世界交通则已,既交通矣,物质文明之灌输,实应乎时势之必要,断非一二限制政策,所能挽回。计惟有顺其潮流,施以救正,使销耗者转而为生产,使用者转而为制造,或则销用产造,各得其平,则文明何害?”[1](p83)他进而指出,物质文明对人类的影响有利弊两方面,一方面可增进国家的富强及人民的幸福,一方面又能“导人心于惰逸,陷社会于奢华”。文明本身并无害,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杜亚泉认为,发展我国物质文明主要在于振兴实业,而实业不振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国人没有从事实业的根性(“学而优则仕”的社会心理);二是社会没有崇尚实业的风俗(视实业为“奇技淫巧”);三是政府没有提倡实业的实心。三者中第一条至要,他说:“今虽时势变迁,渐改曩日之风习,然社会心理,尚未潜移默化于无形也。”因此,应当“先就吾人根性,痛加铲除”,“革除其重视官僚之心,引起其劳力赴功之念,使人人心理,不以分利为职志,而以生利为前提。个人之心理既移,社会之风俗,亦必因之而丕变。”[1](p84)

论到精神文明,杜亚泉批评了“保守者”的“东方文化优越论”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拒绝变革的错误观点。他指出,人类精神文明必定拥有体现人类

·

91

·

生活共同本质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新时代的中国文化是有益的。他认为,当前中国的任务是“取他人已行之成绩,以补吾所未备,亦过渡时代所不能免者,特不可不量短长,以定去取,融合新旧,以期适合耳”。所以,目前应致力于“采世界文明之所同,而去其一二端之所独,复以吾国性之所独,融合乎世界之所同”。最后杜作出总结:当代中国“非无文明之为患,乃不能适用文明之为患;亦非输入新文明之为患,乃不能调和旧文明之为患。则夫所以适用之,调和之,去其畛畦,祛其扌干格,以陶铸一自有之文明”,实为今日之要务[1](p86)。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形成一中国式的新文明。

杜亚泉指出,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常由于因袭而不由于创作”,所以战后的新文明,“自必就现代文明,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而以适于人类生活者为归”。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大的是经济和道德,它们又构成文明的内容。于是,他从这两方面来比较评判东西文明的长短,并进而推测战后两种文明趋同。经济方面,西洋社会经济发达,非东洋社会所及,但西洋社会经济目的有误,而东洋社会经济目的无误,因为前者在“满足其生活所具之欲望”,后者在“生活所需之资料充足而无缺乏而已”。因此,东洋社会的经济目的“为平置的,向平面扩张”,“为周遍的,图全体之平均”;西洋社会的经济目的“为直立的,向上方进取”,“为特殊的,谋局部之发达”。在他看来,社会经济具有流通的性质,像水一样,“四散旁流,以平布周遍,为其自然状态”,这就成为东洋社会经济目的正确的理论前提了。于是,就经济状态而言,“东洋社会,为全体的贫血症;西洋社会,则局部的充血症。”他推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洋社会的经济变动必趋向于社会主义①。经过大战洗礼,多数民众必会觉醒,少数阶级也必有所悔悟,“移其资以施行社会政策,扩充社会事业”,“以驯致于社会主义之实行”。西洋社会主义,虽有种种差别,但其“和平中正者,实与吾人之经济目的无大异。孔子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主义所谓`各取所需’,亦即均之意义。”[1](p266-269)

道德上,西洋社会的优点在于具“力行之精神,慈善团体之发达,协同事业之进步”,但却蔑视理性,而东洋社会讲理性而不能力行,“求本心之安,由内出而不由外入”。杜认为,西洋社会有希腊思想和希伯来思想,二者正相反对。希伯来思想,崇灵魂,敬上帝,务克己,持博爱主义;希腊思想,重现实,喜自然,尚智术,持爱国主义。经科学勃兴,物质主义盛行,致使现代道德观念,为权力本位,意志本位,“在力不在理”。而中国的道德观念,到今天仍能统摄人心,但“无意志以表现之”。因此,就道德状态而言,杜对两社会之病诊断为:东洋社会是精神薄弱,为麻痹状态;西洋社会是精神错乱,为狂躁状态。由此,杜认为战后西洋社会将是希伯来思想的复兴时代,新时代的希伯来思想必与希腊思想调和而带现实的色彩,“合神与人为一致”。而我国道德思想,既与希腊思想相近,又有与希伯来思想相符之处,所以,西洋的道德思想在两思想调和后,与东洋的道德思想必“大有接近之观”。

如果说杜亚泉上面所论的“调和”是两种文明殊途同归,有共同的内在特质的话,那么紧接着的观点则显然是“中体西用”思想的翻版。他说:“西洋事物输入吾国者,必审其于生活上之价值如何。科学上之智识技能,当利用之以生产日常须要之物,……以应下层社会之用,而救其缺乏。”“吾人当确信吾社会中固有之道德观念,为最纯粹最中正者。”所以,“吾人之天职,在实现吾人之理想生活,即以科学的手段,实现吾人经济的目的;以力行的精神,实现吾人理性的道德。”[1](p270-271)此后,杜亚泉又在多处阐述这种调和论,且较以前为保守,他甚至提出“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明,与现时之国体融合而会通之,乃为统整文明之所有事”[1](p351)。“现时代之新思想,对于固有文明,乃主张科学的刷新,并不主张顽固的保守,对于西洋文明,亦主张相当的吸收,惟不主张完全的仿效而已。”[1](p409)这些思想无不表明杜亚泉是站在中国固有文明的立场上吸收西洋文明,对中国文明进行刷新,以形成一种新文明。这一方面反映了杜亚泉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爱国心,同时也暴露出其思想并未摆脱“中体西用”的窠臼。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变化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密切相连。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各种西方新思潮随之涌入。对此,欢迎者有之,抗拒者有之,咒骂者有之,思想文化遂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知识分子阶层,更激起千层巨浪。他们分化为“激进民主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等几个大的思想派别,杜亚泉属于“文化

·

92·

①杜亚泉所指的“社会主义”,不是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而是一种古来已有的大同理想社会。杜说:社会主义,“乃吾国所固有,传自先民”。

保守主义”①(有人称为“东方文化派”)。“文化保守主义”既反对“激进民主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尖锐批评,又反对顽固守旧者深闭固拒、闭关自守的极端保守思想。他们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优劣,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主张调和新旧(中西),建设新文化。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片“西方文明破产”的惊呼声中,东方文化派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出现较大倒退。他们认为战争宣布了西方物质文明的破产,是西方文明崇尚纵欲和竞争的产物,从而造成无穷的苦难,“此等苦痛,固非自然界所赋与,乃为人之所自造者,非天作之孽,而自作之孽也。”[1](p246)例如,梁启超就鼓励中国青年:“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2](p428)俨然以救世主自居。这就导致他们反求诸中国固有文化,他们后来的思想变化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现实背景之下发生的。欧战后,对于现时代思想的评判,杜亚泉的论述较以前有较大的倒退。他“以主张创造未来文明者为新,而以主张维持现代文明者为旧”,“以主张刷新中国固有文明,贡献于世界者为新,而以主张革除中国固有文明,同化于西洋者为旧。”[1](p408-409)这就把陈独秀为代表的西化论者归入旧思想之列,显然有违历史事实。

三、杜陈东西文化论战

谈到杜亚泉的文化思想,我们就不能不谈到杜亚泉与陈独秀的东西文化论战。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中国封建伦理道德发起猛烈进攻,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全盘西化。这种急进的思想主张势必与《东方杂志》的温和改良思想发生冲突,这也是世纪初急剧的社会文化转型期的必然现象。五四时期,西方各种新思潮如潮水般传入中国,思想文化界热闹非凡,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爆发了杜陈东西文化论战,从而拉开了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序幕。这次论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一场重要论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杜陈之争由陈独秀首先挑起。1918年9月,针对《东方杂志》上发表的《中西文化之评判》(平佚译自日本《东亚之光》杂志)、《功利主义与学术》(钱智修)和《迷乱之现代人心》(杜亚泉)三篇文章,陈独秀写了《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东方杂志〉与复辟问题》一文。时隔三个月,杜以“伧父”笔名发表《答〈新青年〉杂志记者之质问》以为答复。次年2月,陈又以一篇长文《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对杜的答文逐条予以驳斥,杜没有下文,主动偃旗息鼓。

《东方杂志》上的这三篇文章,从总体上看,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批判西方物质文明造成中国国是丧失,精神界破产,人心迷乱,功利主义对学术的不利影响,颂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双方争论由此而起,其焦点在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问题,实际上也是如何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鉴于一战给西方物质文明的打击,以及民初几年来中国政局不仅无丝毫改观,而且更加恶化的现实,杜亚泉的思想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较之以前为“保守”。他警告国人:“吾人今日在迷途中之救济,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盖产生西洋文明之西洋人,方自陷于混乱矛盾之中,而亟亟有待于救济。吾人乃希望藉西洋文明以救济吾人,斯真问道于盲矣。”因此,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固有之文明”,“尽力输入西洋学说,使其融合于吾固有文明之中”[1](p311-312)。如果统整能成,那么不仅可以救济中国,也可以救济全世界。他认为我国固有文明的基础就是君道臣节名教纲常,应当“发挥而光大之”。这点最为陈独秀反感。

陈独秀主要从两个方面批驳杜亚泉的观点。第一,从逻辑上揭示杜亚泉思想中互相矛盾之处。如杜亚泉一方面把西方文明当作是“战争与屠杀”之文明,“自陷于混乱矛盾”之文明,“破坏以后之断片”之文明,致“精神上烦闷”之文明,明知其不足为“吾人今日在迷途中之救济”,一方面又尽力输入而欢迎之。陈独秀对此挖苦道:“明知`此等主义主张之输入,直与猩红热梅毒等之输入无异’,何苦又主张尽力输入而欢迎之,不更使吾思想界混乱矛盾不能统一,使吾精神界破产,使吾国是丧失耶?”[3](p219)第二,从内容上指出杜亚泉的错误。如杜亚泉认为民视民听、民贵民轻是以民主主义为基础,因此,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化与现时的国体并非不相容,而是可以融合而会通的。陈指出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是以君主的社

·

93

·

①现在有学者用“文化民族主义”概念取代“文化保守主义”。前者是从文化的价值取向角度来界定,后者则重于文化的政治功用;前者针对内容,后者意在评判。笔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一词更为科学合理。本文仍沿用传统称谓。参见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李良玉:《“五四”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稷为本位,这种仁民爱民为民的民本主义,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by peo ple)主义的民主政治,“绝非一物”。因此,“以今日名共和而实不至之国体而论,亦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绝无融合会通之余地。盖国体既改共和,无君矣,何谓君道?无臣矣,何谓臣节?无君臣矣,何谓君为臣纲?”[3](p220)再比如,杜认为,思想的进化,由分化与统整二者互相调剂而成,有分化而无统整,就不能说是进步。陈独秀指出,“分化”是指异说争鸣的学风,“统整”是指学术思想的统一。所谓学术思想的统一,就是“黜百家而独尊一说”,如中国汉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欧洲中世纪独扬宗教遏抑学术,学术思想的统一有害于学术思想的发展,以上两例就是证明。因此,“文化之为物,每以立异复杂分化而兴隆,以尚同单纯统整而衰退。”[3](p217)

当然,陈独秀也有强词夺理、走极端的地方。比如,陈独秀说:“功之反为罪,利之反为害,《东方》记者倘反对功利主义,岂赞成罪害主义者乎?”[3](p185)陈独秀讽刺《东方》记者反对功利主义,殊不知自己对功利主义的含义也并未吃透,把功利主义当作完全正确的思想来颂扬,称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这正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急功近利的一面,他们没有看到文化中价值理性的意义。正是在这点上,《东方》记者们认识到功利主义的弊端对学术文化和社会价值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其实,这种作用在当时社会已经存在。并且,陈独秀的这一问逻辑上也存问题,他排除了第三种可能。所以,杜反讽他:“以此种逻辑方法推论事理,则可云`凡反对图利之人,即赞成谋害者;凡反对贪功之人,即赞成犯罪者’。此推论果合乎否乎?”[1](p350)

总体而言,杜陈之争中,陈占了上风。今天,众所周知,文化有时代性和民族性。陈独秀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认识到中国文化近代化这一时代主题,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杜亚泉虽然认识到文化的民族性一面,新旧调和论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却囿于中国固有文化,对它缺乏分析,看不到它的明显的落后性和不适应性。同时,杜对西方文化缺乏深刻的认识,仅凭表面现象就片面夸大了它的局限性,实际上是否定了文化的时代性,也否定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他在学术思想上强调“统整”,这在理论上不可取,实践上也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四、文化思想评价

如何评价杜亚泉的文化思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他:“你说他旧么,他却象新,你说他新么,他却实在不配。”其实,这正表现出当时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特征。今天,当我们对五四时期的文化论战及人物重新反思时,无论是对文化激进派,还是对“文化保守主义”者,都不应采取全盘颂扬或否定的态度。

五四时期,东方文化派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在一个社会文化转型的阶段,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其历史作用是功过并存。东方文化派的“保守”性不应视为“顽固守旧”。杜亚泉就指出,保守“在不事纷更,而非力求复古也”,是“开进”中的“保守”[1](p131)。有人把杜亚泉说成是守旧的“卫道士”,这是有失公允的。杜根据人的性格和气质把人分为四派:革新派、守旧派、暴乱派、稳健派。对于稳健派,他是这样界定的:“知识明敏情感冷淡者,实际上为革新之中坚,而徘徊审慎,不肯轻弃旧惯,反似为笃于守旧者,今之所谓稳健派是已。”[1](p211)显然,杜是以“稳健派”自居,实际上也较合适。

杜亚泉文化思想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拉开了五四东西文化论战的序幕。这次论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一场重要论争(上面已详述),虽然杜亚泉在这次论争中总体上处于下风,但是有一些他提出的问题及答案,仍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反过来,也可以说,正由于杜亚泉在知识界有较大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理论问题,才促使陈独秀认真反驳,从而导致论战的深入。对于双方来说,这都是一个求得真知的过程。从思想史角度来看,正是这种不同学术观点的平等对话,才促进了“五四”时代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观。

(二)批评了五四时期的历史虚无主义和盲目崇洋思想。随着五四时期反传统思想的流行,必然会有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乘机流行。当时,有些人甚至提出“废汉字”的极端主张:“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4]显然,这种偏激的极端做法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会导致混乱。杜亚泉批评全盘西化派:“吾国一部分之醉心欧化者,对于西洋现代文明,无论为维持的,为破坏的,皆主张完全仿效,虽陷于冲突矛盾而不

·

94·

顾,惟对于中国固有文明,则以为绝无存在之价值。”[1](p409)杜亚泉反对弃己之长,取人之短的文化态度:“乞他人所余,而弃吾之所有,不可也”。在这里,他高扬民族主义旗帜对抗盲目崇洋思想,是无可非议的。

(三)杜亚泉的“新旧调和论”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调和论”的理论前提是: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旧有事物的基础之上,“新”是由“旧”孕育出来的,因此,新文化的建立一定不能脱离原有文化。杜亚泉认为,新旧“不过一程度问题”,旧由新变来,新又被更新的代替,新旧更替如水之流动。他说:“今日之所谓新者,较之曩时讲求西艺、倡言新法者,固有进步;即所谓旧者,亦非曩时视欧美为夷狄、斥新学为异端者,所可同日而语矣。”[1](p212)“新”的在变,“旧”的也在变。调和论的代表人物章士钊有关“新旧调和”的论述,因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在当时影响很大。他说:“凡欲前进,必先自立根基。旧者,根基也。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决不能迎新。不迎新之弊,止于不进化;不善保旧之弊,则几于自杀。……新旧相衔,斯成调和。”调和是“社会进化至精之义”[5]。杜亚泉从“新旧调和论”出发对民族特性作了精辟的阐述:“夫精神文明之于人国也,非无因而产出,亦非虚悬一物而尽人皆可适用也,必经其国若干年之历史政教习惯经验,与夫地利以及外界之关系,相靡刂相荡,相酝相酿,始形成一特种之文明。虽其大要,为人类之所同,然必有一二端,为某种人类之所独,宜于甲者,未必宜于乙也。吾国易闭关为开放,改专制为共和,形势骤变,旧时文化,既不敷今日之需用,……则取他人已行之成绩,以补吾所未备,亦过渡时代所不能免者。”[1](p85)因此,对西方文化要量短长,定去取,“融合新旧”,以期适合本国特性。而西化论者把东西文化看作是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他们割断了新旧联系,认为新旧不两立,要建设新文化,就必须彻底破坏旧文化。陈独秀断然指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牵就的。……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容。”[3](p152)这种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偏激倾向显然不利于新文化的建设,这也许是那个时代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陈旭麓先生对“调和论”理论上的价值也作了肯定:平和持中的调和论力倡中西文化融合,“在文化转型理论方面也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思考。如新文化能否在摧毁旧传统的废墟上重建?中西文化差异是不是时代的差异?中西文化是不是互有短长,可否取长补短?还有文化的传承问题,文化的延续性问题,等等。”[6](p388)应当承认,“调和论”的这种视角,至今仍有相当参考意义。

由于受时代和本人的诸多局限,杜亚泉的文化观也存在不少缺陷。

首先,关于中西文明差异的论述具有一些不科学的成份。杜亚泉的文明观形成于一战时期,这可从他的两篇代表作《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1916.10)和《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1917.4)均写于此时得到证明。因此,他对中西文明的比较带有明显的“隆中抑西”的感情色彩。例如,他认为中西文明是“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实际上是否认中国文明落后于西方文明。他把西洋文明比作“酒”和“肉”,中国文明比作“水”和“蔬菜”,如中酒与肉的毒,就须用水及蔬菜治疗,用这种比方来说明文明性质之异,也有些牵强附会。他对两种文明特征的比较,虽然部分地反映了某些特征,但易于以偏概全,就不如陈独秀视“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准确、深刻。他认为西洋社会以战争为常态,和平为变态,中国反之,表明他全然没有看到中国历史上诸如民族战争、起义暴动也是史不绝书,明显带有民族感情色彩。本来,每个社会既有静的一面,也有动的一面,但杜却肯定凡社会“不可不以静为基础”,只有多数的静社会,才能发生少数的动社会,因此,中国社会仍应实行静社会。实际上忽视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抹杀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其次,杜亚泉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批评西方物质文明导致社会物欲横流,生活奢靡,主义学说纷杂,致精神上无所适从。主张统整中国固有文明,“统整文明”的基础就是儒家的“君道臣节名教纲常”,在此基础上再去吸收西方文明中对我有用的东西,此种泥古思想显然是错误的,尽管其用意是力避西方文化的弊害。

第三,杜亚泉的文化观虽然注意到中西文化的民族性一面,但却否定文化的时代性,未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趋势,实际上是否认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因此,尽管杜亚泉的文化观主观

·

95

·

上是要建立中西调和的新文化,但客观上却成为了五四时期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对立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涛巨浪面前,杜亚泉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高梦旦诸先生虽然思想上与杜有许多共同之处,却不得不考虑到顺应潮流,改变《东方杂志》的“保守”形象,因此力劝杜不再争辩,杜也于1920年被迫辞去主编兼职,专任理化部主任。

综观杜亚泉的文化思想,实质上就是一种温和的改良观,即取长补短,调和中西。既反对激进,又反对顽固的保守。从学理上来看,这种方法论是正确的,我们今天经常所讲的批判地继承、扬弃等就是这个意思。但问题是哪些是长,哪些是短,以什么作为衡量评判的标准。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其结果可能是与良好的动机相距很远,甚或完全相反。杜亚泉有时恰恰就是在具体认识上犯了这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与其个人的性格气质、学术渊源、社会环境及时代特征等因素分不开的,代表了同时代的一种思想力量(如东方文化派)。他们既受到新思潮的浸润,又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思维定势、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观念意识及思想感情等等,这些已“溶化浸透在人们生活和心理之中了,成了这一民族心理国民性格的重要因素。”(李泽厚语)以致激进如陈独秀者仍带有传统深深的烙印——他反对一尊,但又不许别人有不同的思想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思路,鼓吹西化如胡适者也无勇气冲破传统家族制度的束缚,去追求自由的婚姻。人的思想可以超越时代,但人自身是无法超越时代的。如杜亚泉认为西方长于物质文明,东方长于精神文明,以这种前提推导出来的结论就是用中国的精神文明去统整、融合西方的物质文明。而且,杜亚泉对物质文明的颂扬并非一贯的,随着时局的变化和社会日益物质化,他有时又反对物质文明,斥之为“断片”、“魔鬼”,视之为“猩红热”、“梅毒”,表现出思想上的矛盾和混乱的一面。所以,我们在评价杜亚泉思想时,应注意到他思想前后的变化和复杂性。

80年过去了,故人已去,社会仍如滔滔江水,奔涌向前。前人留下的东西,既是传统,又是财富。今天,用“前进中的保守”作为杜亚泉文化思想的写照,也许恰如其分。

[参 考 文 献]

[1] 田建业.杜亚泉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3.

[2] 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1992.

[3] 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4]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J].新青年,4(4).

[5] 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J].东方,16(11).

[6]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沈继成

On the Cultural Thought of Du Ya-quan

DONG En-qiang

(Colleg e o f Historical Culture,Cent ral China No rma l U niv erity,W uhan430079,China)

Abstract:Du Ya-qua n w as o ne of the representativ e fig ures of the Oriental Culture School in the May Fourth M ov ement era.H is ideas once produced a g reater influence.He adva nced the Kinetic-sta tic cultural theo ry co ncerning the co mpa risio n of the eastern and the w ester n cultures.On the subject of the co nstructio n o f the new culture,he preferred a com pro mise betw een the new and the old and the com bina tion o f Chinese inherent civilizatio n with the w estern material civiliza tion.This point o f v iew is reaso nable but co nserva tiv e.The cultural debate betw een Du Ya-quan and Chen Du-x iu sta rted the deba te o n the eastern and the w ester n cultures,w hich has pro found histo ric sig 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in mo dern China.

Key words:DU Ya-quan;Cultural thoug ht;CHEN Du-x iu

·

96

·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唐诗》等四个单元。当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学生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四、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一、唐诗 1、南园十三首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摘要 胡适不但是一个文化巨匠,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中西文化思想被人们吸收学,传承着。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他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 一、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比较与价值评判 (一)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胡适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统一体,并且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在文化冲突中的彷徨。胡适对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只有批评没有肯定、只有贬斥没有褒扬、只有虚无没有信心。从胡适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找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誉和眷恋,找到他整理国故的决心和成绩。因此,尽管胡适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采取了彻底否定、大胆批判的态度,但始终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整理国故是他“再造文明”的途径之一。 胡适是不是彻底的反传统?胡适始终战斗在新文化运动最前线,他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孔家店、理学“以理杀人”、孝道、贞操观念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尽管胡适时常语出惊人,但这并非他的一贯学术主张,而是他为推行其文化主张而“走极端”的方法策略,他所做的决非盲目地、彻底地反传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坚持一种“评判的态度”,进而重新评价一切价值。正如胡适自己表述的那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盲从,反对调和与整理国故。胡适认为,只有用评判的态度,不盲从、反对调和折衷,然后用科学方法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同时输入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辉煌。 胡适对文化保守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胡适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根本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于1876年5月底至1878年7月初的著作,是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E.杜林的斗争中所写的论战性著作,原名《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这部著作通过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哲学、庸俗政治经济学和假社会主义,科学地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系统地论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部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即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书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深入批判,正面论述了唯物论的一元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辩证法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生命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历史、道德与法作出了科学、透彻的说明。其中,在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反杜林论》中,关于人权、平等及对杜林先验主义评判等内容的论述,能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参考。 《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权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同时,人权原则又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旗帜。资产阶级的人权包含的主要内容是:所有权(财产权)、自由、平等、安全等,其核心是资本即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所有权、财产权、雇佣劳动制度。人权观念,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过程中提出的,它是完全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摇旗呐喊的“一般人的主权”、“个人的主权”等抽象的平等、绝对的自由,恩格斯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在恩格斯看来,人是具体的,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只要阶级制度还存在于人类社会,这种抽象的平等和权利就是不存在的。因此,资产阶级大力鼓吹的“人权”,事实上只是虚无缥缈的。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 教 , 学 计 划 ) 2015年3月6日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于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步时期。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但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很高。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在古诗的朗诵、欣赏和背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本册共有15课,包含“名人长廊”、“名胜佳绩”和“艺术乐园”3个单元。本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

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本册教材内容如下: 1.“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2.“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 3.“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学期我们只学前两部分。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能大体了解其意思。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教材插图理解诗文大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培养自己热爱中华传统习俗的感情。 4.初步了解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四年级传统文化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逐渐适应,从容上课,现在孩子们对诗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课本中的营养,体验到了对传统文化更深刻的认识。这让我为她们高兴,先将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及写作水平。 1.在诵读中领略《千字文》的声韵之美。感悟古诗的真挚之情。 2.晓通古建筑文化的历史,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3.认识一些文学巨匠,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平行迹,领略其独特风骚。 4.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与外界保持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5.熟识中国传统工艺,精美玉器,历史古老的青铜器,精美的漆器,陶瓷,文房四宝等,感悟其历史、文化价值,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二、成功与不足 四年级的孩子学了不少古诗,对唐诗、宋词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下面我来谈一下工作中的不足。首先,由于我们授课经验有限,

影响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希望今后多进行一些培训和交流会。其次,教学经验不足。下学期我会注意参加一些相关培训和交流机会,学习科学的教学模式,及时的解决本学期的问题。 三、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本学期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制定如下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5.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我们会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2016年1月

中西文化差异ppt

中西文化差异ppt 中美文化基本差异:中国观念与美国观念对比分析 集体主义:一般而言,中国和其他亚洲文化反映了社会科学家称为“集体主义”的取向。这些文化比较注重群体合作和个人谦虚。 个人主义:相反,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 社会关系: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更加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他们可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美国人则更侧重于非正式和平等关系。美国人通常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在一起最自在;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 友谊: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可能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交情深厚,愿意相互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美国人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这些朋友和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彼此之间承诺的义务有限。 义务在中国人之间,与他人的关系通常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义务。与此相反,美国人倾向于回避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长期义务的局面。 任务取向与关系取向:中国人侧重于关系取向。保持和谐的关系比完成任务更重要。相比之下,美国人侧重于任务取向。完成工作通常比关系更重要。 和谐与“事实”:中国人所受的教育通常是避免直接冲突、公开批评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他们希望在周围的人中保持和谐,给别人留“面子”。相反,美国人通常愿意直接面对问题、提出批评、讨论具有争议的问题,并坚持自己认为是“事实”的意见。他们对“面子”并不在意。 法律、规章和条例的作用: 在交往方面,中国人通常更信任人际关系,而不太信任书面规则和程序。而美国人一般认为书面规则适用于每一个人,并且能够产生公正、合理的程序和决定。 时间观念:中国人比较怀旧,也比较注重未来。美国人通常对过去不太感兴趣,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情况。 指定身份与获取身份:在中国的传统中,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基于继承特征,例如年龄、性别和家庭,但这种情形正在发生变化。对于大多数美国人,个人地位主要基于自己的成就,包括受教育程度和事业上的成功。 此篇作为我的“中国文化漫谈”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希望能够把浅显的道理与实际的问题结合起来,让我们了解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洋洋大观,才疏学浅;一家之言,不成敬意。 今天我们首先谈一谈什么是文化。之后对中美文化进行一个简要的对比,从而看

中西文化论证

中西文化论战是由1915年《新青年》创立而开始的一场近代中国思想革命的论战。它产生于辛亥革命之后中西文化的冲击以及爱国人士要求从思想方面改变中国固有之传统的争论,却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代表性阶段。这场论战刺激了中国文化的新的觉醒和发展。 首先,论战经历了由认知单一走向多面评价的阶段。杜亚泉和陈独秀分别站在东方固有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一边。但由今天来看,二者都没有全面地为当时文化发展找到合适的道路。故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有人提出了“中西调和论”,不能仅认为这种想法是中立的,此论具有了客观,公正的意义。它既避免了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认识不全面,也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文化传统。 其二,论战随战争的发展而起伏变化。但随此更为深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产生了怀疑。甚至有许多人产生了向东方文明靠拢,寻求东方文明解救的想法。《西方的没落》一书的出版便是最好的证明。中西文化论战的焦点已不仅限于文学文化,而是深入到了国家制度,进入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制传统之下所诞生的文化互相探索,融合,交流的阶段。也是近代史思想上的一次碰撞。 最后,中西文化论战虽没有定论。但却清晰地向我们展现了20世纪初知识分子面对国家衰落之时的思想主张,也告诉了我们无论何时,因政治的风云变幻而产生的思想文化变革才是真正可以引起社会改变的途径,这场文化论战本源于二次革命的失败,而其结果却迎来了社会风气的开化,思想的解放和诸多知识分子文化理念的碰撞,实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争鸣的高峰。一言陈之——文化的碰撞,融合,变革,争论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影响之后历史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杜亚泉对中西文化的主张是保守的,实质上仍然是“中体西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现。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如陈独秀等认为中西文化势不两立,不可调和,主张全盘西化。梁启超认为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民主、科学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已“破产”,中国不应该盲目仿效“病态”的西方物质文明,而应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以担当起重建世界文明的使命。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不仅在精神上优于西洋文化,就其终极发展而言,也无悖于现代的要求,全世界都将走“中国的路,孔家的路”,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之复兴”。有系统有理论地维护了儒家文化。而瞿秋白等主张中国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在这场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中,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批判旧思想、旧文化,主流无疑是正确的,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而杜亚泉等保守派站在对立面加以反对,维护儒家的文化传统,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是逆潮流而动的。但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也存在着绝对化、简单化的缺点和错误。他们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但忽视甚至否认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杜亚泉等人看到了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但忽视甚至否认文化的时代性和不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这都是缺乏科学的分析态度,因此,上述的激烈争论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李大钊、瞿秋白等人宣传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才是真正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武器。

小学四年级全册传统文化教学案

小学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唐诗》等四个单元。当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学生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

修辞的训练。 四、教学重难点: 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讲解、学生讲故事、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一、唐诗

我所欣赏的文化派和中西文化观

我所欣赏的文化派和中西文化观 ——读《中国近代文化史》有感 前些日子对着长长的书单发愁,那么多名家的著作,到底该挑哪一本呢?思索良久不得果,却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了《中国近代文化史》这本书,一读之后便入了迷。中国近代这段屈辱史在高中就学过,但是借着史纲课这一平台,借着写读书笔记的契机,我能够深入地了解这一段屈辱史背后的文化冲突,实为一件大幸事。 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新制度建立。但是社会制度的鼎革并没有终结新与旧之间的冲突。于是而有两种特别的现象: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又回复过来,即是反复。以专制与民主为例,辛亥革命创建民国提倡民主共和,但好景不长,从袁世凯复辟帝制到军阀根据,都朝着专制这条主线靠拢。另一种是新的来了好久之后而旧的并不废去,即是羼杂。1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倡导民权,但工业文明思想尚未普及,大多数国人尊卑观念依然深刻,人权意识淡薄。如此新旧冲突呈现山重水复的特点。近代中国在文化上“两极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2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3二十世纪初期,不少文人学者针对“新旧冲突”提出各自观念。在新旧文化方面,林语堂指出事实上我们长期以来陷入了泥潭:或是以西方的价值尺度为标准简单地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激进派;或是死抱住中国传统文化不放,对西方文化采取拒斥甚至诋毁的态度,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保守派。4于是渐渐形成西方文化派、东方文化派及中西调和的保守主义派,他们各自持有不同观点,对其他与之对立的看法进行驳议,由此引发中西文化大论战。 (一)各派之争论,中西调和之最。 西方文化派和东方文化派一个主张西化,即新文化,一个推崇传统文化,都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见《中国小说史略》附录,41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城代谢》34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 3汪叔潜:《新旧问题》,载《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1915-09 4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概述 发表时间:2016-10-26T14:16:18.217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7月作者:姜其沅[导读] 1869 年生物学家海克尔的《有机体普遍形态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 中共莱州市委党校山东 261400 1869 年生物学家海克尔的《有机体普遍形态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学”这一概念,书中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加以批判、修正和扬弃,倡导建立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学。此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和形态的环境伦理学等理论相继提出。在关于如何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问题上,前者是以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本身为核心价值的生态中心主义,后者则是以人类自身利益为核心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主要流派之中,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学说就是其中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之时,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 因此,尽管他们没有专门和系统地阐述过生态观,但由于理论的内在逻辑,当他们在阐述自然观和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进行批判性考察中,就包含着关于生态问题的大量论述,即有丰富的生态思想。[2]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或“生态问题”这些概念范畴,但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基本、核心命题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论证,反映出他们对生态问题有着独到精辟的见解,赋予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研究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伟大命题,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且较为系统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思想。其中涉及到了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研究层面。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无疑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论证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客观真实存在,阐述了人与自然界的本真关系和人应当以“实践精神”反作用于自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属性是人类的首要属性,人类离不开自然界, 要靠自然界来维系生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其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在进行自己的对象性的活动, 他“本来就是自然界”,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这并不代表人对自然是一种被动的、原始性的服从关系, 而是人类可以基于社会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对自然界进行反作用,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实践活动建立对自然界的自由态度,这意味在我们“参与”自然的同时,可以成为自然的占有者和改造者。但这种占有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占有和改造。因为人类始终要“寓于”自然之中,总是以实践的方式与所交往的自然界相亲熟。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到,自然界是“感性的外部世界”,给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产资料。人类一旦离开这一“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那么一切的物质生产活动便无从进行,人类的生命便也终止了,人类的文明便无法延续。作为“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的自然,主要表现为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自然条件、自然场所,或者说劳动要素。但这种自然,是统一人的活动、人的劳动改造的自然,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要素的自然, 不仅仅作为劳动过程中的几个分开并列的单独要素。自然渗透在劳动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和整个劳动过程之中。“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3] 二、劳动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 劳动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和桥梁,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正如马克思所说: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4]人类通过实践劳动不断改变、利用甚至是支配自然界,使原本的自然界深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也完善了自身。人与自然二者双向互动,相互促进,人类在劳动中不断得到强化,生产出代表更高生产力水平的劳动工具,促使自然界的加速变化。在贪婪的欲望和短期利润驱动下的,人类对自然界开始了单方面的征服,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价值利益,无限度向自然界一位索取。这种不顾人的持续健康、环境的持续清洁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的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扭曲,扰乱了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 特别是从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对自然界的破坏性更突出地体现在人的异化劳动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表现出反自然、反人类的一面。劳动者与自己所从事的劳动异化,改造自然的劳动同时也是破坏自然的过程,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是危害人类自身持续发展的过程。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开始征服自然,而这种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征服,最终必然导致被自然所征服,由征服者变成被征服者。面对工业文明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对立统一,人们逐步意识到必须能动地回归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关系中去。正如马克思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 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人类改造自然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建立在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之上。而实践活动愈是深入,认识规律的难度也就愈大。就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向纵深发展。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416 [2] 李崇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 湖南社会科学,2011(1):15-2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人民版社2009年版:161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559-560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_兼评杜_陈文化论争_董恩强

收稿日期:1999-07-03 作者简介:董恩强(1968—),男,湖北阳新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① 五四时期,“文明”与“文化”两概念互用,含义基本相同。 第39卷第2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3月 V ol.39 N o.2J o urnal of Centra l China N o rmal U niv ersity (Humanities a nd Social Sciences) M ar.2000 杜亚泉的文化思想 ——兼评杜、陈文化论争 董恩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杜亚泉是“五四”时期“东方文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张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东西文化对比上,他提出文化“动静说”;在新文化建设方面,他主张新旧调和,用中国固有文明统整西方物质文明,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杜陈文化论争,拉开了东西文化问题论争的序幕,这次论争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杜亚泉;文化思想;陈独秀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0)02-0090-07 “五四”时期,杜亚泉正担任《东方杂志》的主编,他在这份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有关思想文化方面的论述文章。他的中西文化“动静说”和新旧调和论在“五四”时期影响较大,并导引了一场与陈独秀的文化论争。作为“东方文化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杜亚泉的思想主张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本文拟对其文化思想略作论述,并兼评杜陈文化论争。 一、中西文化之比较——动静说 五四时期,在探讨文化问题时,人们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上。杜亚泉也是由此入手。什么是“文明”①?杜亚泉认为,它就是“生活之总称”,即社会经济状态与道德状态之总和。他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部分,文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可见,杜亚泉所界定的“文明”与今天通行的“文明”定义是相一致的:文明(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杜亚泉分析比较了中西文化,认为这两者“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西方社会与中国社会的不同,而东西方社会的不同又是由于两者历史不同造成的。杜亚泉指出,中西方社会历史在两个方面有重要区别:第一,民族成份不同。西洋社会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各民族 先后移居欧洲,“叠起战斗”;而中国民族“虽非纯一”,但发肤状貌基本相似,不像欧洲民族之间歧异很大,有些朝代虽有对抗纷争,但从整个历史发 展过程来看,仍是一姓一家兴亡之战,而不是民族之争。第二,地理环境和生存方式不同。西洋社会“发达于地中海岸之河口及半岛间”,交通便利,宜于商业,所以,竞争激烈;而中国社会“发达于大陆内地之黄河沿岸”,土地肥沃,宜于农业,人民自给自足,安居乐业,所以竞争较少。正因为中西方社会历史不同,所以社会观念也就不一:西洋人的观念,认为社会的存在是互相竞争的结果,依对抗力来维持,如果对抗力失调,那么弱者败者就会失去存在的资格;中国人的观念,则以为社会的存在是各自相安的结果,不扰乱社会,就不会失去存在的资格。一句话,就是“竞争”与“相安”的区别。这种观念的不同,使得两社会的文明存在很多差异。杜亚泉从五个方面列举了中西文明的差异:(一)西方重人为,中国重自然。西洋人“以自然为恶,一切以人力营治之”,中国人“以自然为善,一切皆以体天意,遵天命,循天理为主”。所以,西洋文明是“反自然的”,中国文明是“顺自然的”。(二)西洋人的生活是向外的,中国人的生活是向内的。因此,西洋人往来不绝,而中国人“勤俭克己,安心守分”。(三)西洋社会多团体,中国社会无团体。(四)西洋 · 90·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案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备课 马红梅 第三单元名胜佳境三孔 1、孔府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孔府。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容。 欣赏孔庆镕诗《五柏抱槐》、隆基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府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东阳撰写、的对联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 2、有感情的朗读《秋兴八首》(其一)! 3、了解杜甫草堂。 4、查阅资料,了解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孔林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林。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容。 欣赏说诗《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林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思堂上诗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孔林的典故。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3孔庙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孔庙。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容。 欣赏乾隆皇帝及郭沫若诗句。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庙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与同组的同学说说金声玉振坊图和文的关系?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长江 1 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长江有一个整体印象。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容。 欣赏基诗《长江万里图》、之仪词《卜算子》。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之仪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背诵之仪的《卜算子》? 2、学唱《长江之歌》。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2 巴山蜀水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上游诗。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诗画揽胜。了解长江上游是巴蜀之地。 欣赏赞美三峡的诗《渡望楚》(唐子昂)、《上三峡》(唐白)。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欣赏毅诗句。 三、活动广角。 1、对照地图查找三峡景区。 2、了解流来观的图片及对联。 3、整理描写三峡的古诗文。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中美文化中友谊观的对比

科技信息 中西方文化中都很重视友谊。相应地,在一些名言或谚语中,对友谊都有所表达。尽管汉语中的“朋友”、“友谊”对应英语中的“friend”、“friendship”,但是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朋友、友谊的内涵和对朋友、友谊的理解大不相同。在中国文化中,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后来泛指交谊深厚的人,友谊是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而美国的friend,是指有共同感受或喜好、能在一起愉快地交流的人,可以用来指非常广泛的人际关系,friendship 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伙伴关系。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朋友和友谊的认识和表达方式有很多差别。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不重视或无视这种差异,将二者等同理解,就有可能带来交际的困难,造成交际双方的 误解。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中西方朋友和友谊的内涵差异。一、范围不同 金庸曾谈到中国人把好朋友视作兄弟,通过义结金兰这种方式和异姓朋友结拜为兄弟,并立誓:“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 日死。” 金庸说:“西方社会中,只有热烈相爱的恋人,才会立誓同死。但在中国这个重义气的社会,友情比爱情更受重视。”这也说明在中国文化里,“朋友”是指可以互相信任,互相倾诉,感情很深的关系。 与中方来比,西方中朋友概念的范围更广泛。对西方人来说,“朋友”可以用来指童年的玩伴、在新地方刚认识几天的人、关系密切的商务伙伴、一个深受信赖的知己等。友谊可以是肤浅的、暂时的也可以是 深厚的、 长久的。这也由于美国人一贯开放自由的态度,能够轻松、随时随地交上朋友。雷尼尔(AlisonLanier)在其撰写的《生活在美国》(Liv-ingintheUSA,1981)一书中指出:美国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国家。美国人很容易结交到朋友,但是,一旦环境改变,友情也会变化。另外,在中国,朋友贯通各个方面,朋友之间无所不谈,生活上、工作上都互相帮助。而在美国,朋友只局限于一个领域,不会延伸至其他领域。对于美国人来讲,在不同的生活领域里有不同的朋友,有打高尔夫球结识的朋友,有车子加油时认识的朋友,有旅游时认识的朋友,有的是家长会上结交的朋友,,有的是修理汽车时认识的朋友等,但这些朋友都不会干涉到彼此其他的领域。姚明在2009年12月10日接受美 国著名的男人杂志《君子》 的专访中,以自己的经历诠释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谈及比赛时,他说:“中国有句老话是,友谊第一,比 赛第二。” 可是在美国这句话必须改成,“比赛是比赛,友谊是友谊。”对于人情味很重的中国文化,在比赛中要兼顾友谊,而以理性著称的美国人认为比赛和友谊是两个互不干涉的方面,比赛是一回事,友谊是另一回事。 二、时间不同 首先是确定朋友关系的时间不同。中国人建立朋友关系的时间相对较长,在最初的时间,中国人一般很少打开心扉,但是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对彼此的逐渐了解,双方才变得亲密。西方人可能在一分钟内就能交到朋友,但是想要达到至交的水平却很困难。这也容易造成误解,因为中国人以为已经同西方人成为朋友了,可是却发现西方人已经忘记上次热情的谈话了。 另一方面,中西方维持友谊的时间不同。中国人更期望长久不变的朋友关系。朋友可能一辈子都是朋友。在中国文化里,人们怀有传统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态度,

反杜林论讲课教案设计

《反杜林论》教学教案 (2013级马哲专业) 张硕

《反杜林论》的三版序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了解写作的目的、经过和修改情况及原因,明白《反杜林论》的问世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 重点: 1、三版序言和作者介绍 2、杜林及其理论简介 3、本书的写作背景 4、本书的写作原因 5、本书的体系结构 6、理论贡献 7、重要意义 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想 学时安排:4学时 思考题:简述《反杜林论》在马哲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书: 1、王传习,马振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部名著研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10(第四版)。

《反杜林论》引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了解社会主义怎样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重点: 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的创立 3、杜林先生许下了那些诺言? 难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 学时安排:2学时 1.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 2.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形而上学的产生、特点和缺陷的? 参考书: 1、王传习,马振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部名著研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2、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人民出版社,2010(第四版)。

《反杜林论》的三版序言主要内容一、三版序言和作者介绍 所谓的三版序言是指三种版本的序。 序言中主要叙述了《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写作目的、经过和修改情况及原因。同时指出,这部著作是在马克思的支持和合作下完成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革命斗争实践产物。 本书作者和主要内容 恩格斯于1876.9—1878.6写作出版了《反杜林论》。它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3编,其中哲学编包括“引论”共13章。其内容是批判杜林的哲学,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二、杜林及其理论简介 欧根·杜林(1833-1921),柏林大学讲师,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早在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就写文章“批判”《资本论》。可是,在1875年前后,他却摇身一变,宣布改信社会主义,并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扬言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全面的“改革”。他著书立说,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大肆反对马克思主义。把自己打扮成社会主义理论家和实际改革家,著书立说,提出一套详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社会的完备的实践计划。 政治方面,表现为激进派,给人以革命者的假象。 理论方面,以专家自居,给人以社会主义理论权威的假象。

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

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 杜亚泉 贵族政治(或君主政治)变为平民政治(或民主政治);专制政治变为共和政治(或立宪政治)谓之政治革命。经济制度之社会变为劳动制度之社会;私有财产之社会变为公有财产之社会谓之社会革命。凡此革命之发生与成就,皆有所以使之发生、使之成就之故,非可以模拟而企图之也。若以模仿之故,企图革命,则其革命或不能发生,或发生而不能成就。吾人苟于欧洲之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考其所以发生所以成就之故,则我国政治革命之所以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之所以不发生其原因可以了然矣。 凡一事实之发生与成就必以智识与势力为基础。例如吾人食一苹果,必先有苹果可食之思想,而后举手以摘之。夫知苹果之可食,智识也;能举手以摘苹果,势力也。二者合,而其事乃实现。若仅知苹果可食,而不能举手以摘之,是有智识而无势力;或能举手以摘苹果,而不知苹果之可食,是有势力而无智识,二者不相合,虽三尺之童,知其事之不能实现矣。欧洲之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其所以使之发生、使之成就者即智识与势力之结合体也。然则其智识与势力如何结合,固吾人所当考求者也。 原始社会之人类,各自劳动以谋生活。其武力之优秀者,渐渐占势力于社会,成贵族阶级。而智力之优秀者,又凭藉其智识,以自奋于社会之间,成智识阶级。贵族阶级欲以其势力支配社会,不能不有智识之为之辅;知识阶级欲以其智识支配社会,不能不有势力以为之用。于是为贵族者亲师重道、以吸收智识,是谓贵族阶级之智识化;有智识者亦取得权位、具有势力,是谓智识阶级之贵族化。二者相结合,而第一期之文化始成就。当其盛世,明良相继,文化蒸蒸日上,我国五帝三王之治、汉唐宋明之开国或中兴,罔不由此。希腊、罗马之全盛时期亦然。此期之文化为武力的势力与智识结合而产生为贵族阶级的文化,常带有贵族的色彩。以贵贵、尊贤,尚礼仪,重门阀为其标徵。 第一期文化始成就时,社会为治者及被治者之二阶级所组织。贵族阶级与智识阶级结合为治者阶级,劳动阶级为被治阶级。未几,而劳动阶级之勤勉且善于贮蓄者,渐渐积有财产,翘出于劳动阶级之上。渐至舍其劳动,专事营殖财产,以生活于社会,是为财产阶级。又智识之流布渐广,多数之智识阶级不得不降而处于被治者之地位。既无财产,又不劳动,穷屈在下,杌陧不安,是为支持第一期文化之难题。在欧洲社会此一部分之智识阶级,以其时政治上之地位转变无定,乃改换方向,弃其政治生活之希望,专事研究文艺。政治家亦以此为收拾人心之计,创设大学校、学士院以奖励之。科学遂因此发展,发明家辈出,能以所研究之结果应用于社会,以殖产兴业,是为智识阶级之财产化。财产阶级以营殖财产所须于科学智识者甚多,故求学者日众,是为财产阶级之智识化。二者相结合而主张人权、表扬民治,发生第二期文化。依其财产的势力,在政治上与武力的势力抗争。于是旧时治者阶级所占有之政治权渐渐失堕而落于彼等之手。或仅仅以协调之方法,让其政权之一部分,以保其残余之势力,是即所谓政治革命。经此革命以后,第二期之文化乃成就。欧洲近世史之文化即第二期之文化也。此期文化为财产的势力与智识结合而产生为财产阶级的文化,还有财产的色彩,以自由、平等、尊权利、重科学为其标徵。 第二期文化成就以后,社会为支配者与被支配者之二阶级所组织。财产阶级与智识阶级

四年级下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柳光玲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于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情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初步时期。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但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很高。经过以前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础,在古诗的朗诵、欣赏和背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 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本册共有26课,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本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内容具有活动性、趣味性。本册教材内容如下: 1.“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2.“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