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汞灯光源的相干长度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汞灯光源的相干长度

摘要该实验应用光的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同时借助迈克尔逊干涉仪,快速、精确测量出光源的相干长度。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实验误差,从而提高了各种光源相干长度测定值的精确度。

关键词迈克尔逊干涉仪;低压汞灯;相干长度

0 引言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测量光源的相干长度,然而现已知的许多光源如钠灯、汞灯等的相干长度却不是很精确,不同资料上的光源的相干长度的数据甚至相差很大。该实验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精确测量了汞灯光源的相干长度,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 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光学仪器。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观察等倾等厚干涉条纹、测量光源的相干长度。

相干长度是光源时间相干性或单色性的一种量度[1],是在相干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当平面镜像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的限度后,就观察不到干涉现象了。这是因为,每个波列有一定的长度。如图1所示,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中,

图1迈克尔逊干涉仪

点光源先后发出两个波列a和b,每个波列都被分光板G1分成两个波列(1)和(2),分别用a1、a2和b1、b2表示。当两光路的光程差不太大时,由同一个波列分出的两个波列a1和a2、b1和b2在一点重叠,这时能够发生干涉。如果两光路的光程差太大时,a1和a2、b1和b2不再重叠,而相互重叠的却是a2和b1,此时不能发生干涉现象。这也是说,两光路的光程差不能超过列波长度LC。因此,两个光束产生干涉效应最大的光程差δm为该列波长度LC,最大的光程差δm称为该光源所发光的相干长度。与相干长度相对应的时间△t=δm/C称为相干时间。

相干长度和相干时间标志着一个光源相干性的好坏,相干长度越大,则该光源的相干性就越好。对一个半宽度为的准单色光来说,其相干长度为

(1)

如果光源波长的半宽度很小,则其中心波长,这样准单色光源的相干长度可表示为。此式表明,光源的中心波长越长,半宽度越小,它的相干长度δm越长,相干性就越好。一般的白光源(如白炽灯、汞灯),仅在可见区就辐射4 000埃~7 000埃的所有波长的光,它的相干长度为可见光的数量级(约1.5μm)。这时如果图1中,和间的距离d≈0,和有一个极小的夹角(即移到的位置上),那么E处的观察者最多可看到3~5条彩色条纹。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源的相干长度时,我们规定观察者在E处看到干涉条纹在某位置上刚出现时的读数d1与条纹在该位置上刚一消失时的读数d2的差,为所用光源的相干长度,即

(2)

目前实验室所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式利用杠杆原理将结果放大20倍,则:

δm=2(d2-d1)/20 (3)

因此,应用上述原理,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出光源的相干长度。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2.1 实验方法

1)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M1的鼓轮使其刻度归零,并调节微调鼓轮(先旋至零再向外旋转)使其刻度为5mm;

2)打开He-Ne激光器,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动镜M2的镜面调节螺丝使得在观察屏上可以看见清晰地等倾非定域干涉条纹;

3)向同一方向调节M1的鼓轮,直至视场中出现直线干涉条纹即等厚干涉条纹,调节M2的镜面调节螺丝使得视野中只有几条较粗的直线条纹;

4)撤掉激光,换上低压汞灯光源,并在光源与平面反射镜间放一毛玻璃。从图2所示的E点位置用单眼看M2的位置观察是否有黑白相间的直线条纹。如果没有出现则适当的调节M2的镜面调节螺丝使得视野中出现直线条纹。在直线条纹出现后,继续调节镜面调节螺丝使得视野中的黑白相间的直线条纹变成几条较粗的彩色直线条纹;

5)测量数据。向同一个方向转动M2的微调鼓轮,使得视野中的彩色直线条纹变弯曲。在条纹刚刚变弯曲的时刻,记下M2微调鼓轮的初始读数d1和彩色直线条纹刚刚变弯曲时读数d2;

6)重复上述步骤2)~6)5次,记录数据。

2.2 数据记录

汞灯光源相干长度数据记录(单位mm)

2.3 实验结果

计算得汞灯的相干长度为δm=6.4108mm

3 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

图2改进仪器简图

在旋转微调鼓轮观察彩色直条纹变弯曲的过程中,由于直线条纹和弯曲条纹变化界限不太明显,并且肉眼观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可能当条纹已变弯曲时,仍没有察觉而继续旋转微调鼓轮,所以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系统和人为误差。实验中,由于观察视野受限,并且条纹变化界限不明显,增大了该实验的人为误差和系统误差。故利用CCD图像传感器将干涉条纹放大,便于观察,减小系统误差。改进后的实验仪器简图如图2所示:在与定镜M1平行的地方放上感光极板,用来接收彩色条纹,将光学信号变成模糊的数字信号,在视频观察器上成像。

4 结论

利用实验教学中所学习使用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精确地测量了汞灯的相干长度,因此通过该测量方法也可以在实验室中精确、快速地测量各种其他光源光的相干长度。此外,在测量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光的各种物理现象的形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不仅扩充了实验教学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参考文献

[1]竺江峰,芦立娟,鲁晓东.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6-91.

[2]叶奕皇,等著.物理实验[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8.

[3][英]惠特利·R·M,等著.伦敦工学院200个物理实验[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11.

[4]陆廷济,等编著.大学物理实验.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5]吴柏枚,等编著.高等物理实验精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实验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应用

实验一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及结构。 2. 学会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基本掌握其使用方法。 3. 观察各种干涉现象,了解它们的形成条件。 二、实验仪器 1. WSM-200型迈克尔逊干涉仪一台 2. HNL-55700多束光纤激光源一台 三、实验原理 3.1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构造 图1为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示意图 仪器包括两套调节机构,第一套调节机构是调节反光镜1的位置。旋转大转轮和微调转轮经转轴控制反光镜1在导轨上平移;第二套调节机构是调节反光镜1和反光镜2的法线方向。通过调节反光镜1、2后面的调节螺钉以及反光镜2的两个方向拉杆来控制反光镜的空间方位。 在仪器的中部和中部偏右处,分别固定安装着分光镜和补偿片,其位置对仪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切勿变动。在补偿片的右侧是反射镜2,它的位置不可前后移动,但其空间方位是可调的。 反射镜1和反射镜2是通过金属弹簧片以及调节螺钉与支架弹性连接的,调节反射镜支架上的三颗调节螺钉,改变弹簧片的压力,从而改变反射镜面在空间的方位。显然,调节螺丝钉过紧或太松,都是不利于调节反射镜方位的错误操作。 反射镜1在导轨上的位置坐标值,由读数装置读出。该装置共有三组读数机构:第一组位于左侧的直尺C1,刻度线以mm为单位,可准确读到毫米位;第二组位于正面上方的读数窗C2,刻度线以0.01mm为单位,可准确读出0.1和0.01毫米两位;第三组位于右侧的微动转轮的标尺C3,刻度线以0.0001mm为单位,可准确读0.001和0.0001毫米两位,再估读一位到0.00001毫米。实际测量时, 分别从C1、C2各读得2位数字、从C3读得 3位(包括1位估读)数字,组成一个7位 的测量数据,如图2所示。可见仪器对位移 量的测定精度可达十万分之一毫米,是一种 图2 关于M1位置读数值的组成方法非常精密的仪器。务必精细操作,否则很容 易造成仪器的损坏!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实验报告9

学生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___________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报告人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理论课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课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改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观察等倾干涉、等候干涉的条纹,并能区别定域干涉和非定域干涉 (3) 测定He-Ne 激光的波长 (4) 观察白光干涉条纹和测定钠光波长及相干长度 实验仪器 迈克 尔逊干涉仪、 He-Ne 激光器 实验原理 1 •迈克尔逊干涉仪 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物图。图 2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示意图,图中 Mi 和Mb 是在相互 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中 Mi 是固定的;Mb 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 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 (由粗读和细读2组刻度盘组合而成)读出。在两臂轴线相交处,有一 与两轴成45°角的平行平面玻璃板 Gi ,它的第二个平面上镀有半透(半反射)的银膜,以便将入 射光分成振幅接近相等的反射光⑴和透射光⑵,故 G 又称为分光板。G2也是平行平面玻璃板,与 Gi 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 G 相同。由于它补偿了光线 ⑴和⑵因穿越 G 次数不同而产生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 * num+jf ; 从扩展光源 S 射来的光在 G 处分成两部分,反射光⑴经 G 辛亠亠亠广一 i 反射后向着M2前进,透射光⑵透过 G 向着M 前进,这两束 光分别在Mb 、Mi 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 , 达到E 处。因为这两束光是相干光, 因而在E 处的观察者就能 "再 & ? 够看到干涉条纹。 "归忖 力 f 由Mi 反射回来的光波在分光板 G 的第二面上反射时,如 廿 --- [ 同平面镜反射一样,使 Mi 在M2附近形成 M 的虚像Mi ',因而 :t : 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自 Mb 和 Mi 的反射相当于自M2和Mi '的 严 He 監弋 2;; 边兑尔逊F 涉仪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汞灯光源的相干长度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汞灯光源的相干长度 摘要该实验应用光的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同时借助迈克尔逊干涉仪,快速、精确测量出光源的相干长度。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实验误差,从而提高了各种光源相干长度测定值的精确度。 关键词迈克尔逊干涉仪;低压汞灯;相干长度 0 引言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测量光源的相干长度,然而现已知的许多光源如钠灯、汞灯等的相干长度却不是很精确,不同资料上的光源的相干长度的数据甚至相差很大。该实验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精确测量了汞灯光源的相干长度,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1 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光学仪器。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观察等倾等厚干涉条纹、测量光源的相干长度。 相干长度是光源时间相干性或单色性的一种量度[1],是在相干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当平面镜像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的限度后,就观察不到干涉现象了。这是因为,每个波列有一定的长度。如图1所示,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中, 图1迈克尔逊干涉仪 点光源先后发出两个波列a和b,每个波列都被分光板G1分成两个波列(1)和(2),分别用a1、a2和b1、b2表示。当两光路的光程差不太大时,由同一个波列分出的两个波列a1和a2、b1和b2在一点重叠,这时能够发生干涉。如果两光路的光程差太大时,a1和a2、b1和b2不再重叠,而相互重叠的却是a2和b1,此时不能发生干涉现象。这也是说,两光路的光程差不能超过列波长度LC。因此,两个光束产生干涉效应最大的光程差δm为该列波长度LC,最大的光程差δm称为该光源所发光的相干长度。与相干长度相对应的时间△t=δm/C称为相干时间。 相干长度和相干时间标志着一个光源相干性的好坏,相干长度越大,则该光源的相干性就越好。对一个半宽度为的准单色光来说,其相干长度为 (1)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篇一: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应用 1. 原始数据及处理 1.1 测量钠光灯波长(?Na?589.3nm) 不确定度计算: ?A?2.48?x ?mm, ?B?0.00004mm ?U?d?mm U?? U2 U?d=4.4nm,Ur????100%=0.74%. ?N? 1.2 双线的波长差:??Na?0.59nm 2.思考题及分析: 2.1、为什么白光干涉不易观察到? 答:两光束能产生干涉现象除满足同频、同向、相位差恒定三个条件外,其光程差还必须小 于其相干长度。而白光的相干长度只有微米量级,所以只能在零光程附近才能观察到白光干涉。

2.2、为什么M1和M2没有严格垂直时,眼睛移动干涉条纹会吞吐? 答:因为没有严格垂直时,会形成一个披肩状的光学腔。各处的光程差不相同,其干涉条纹 的级数也会不同。所以眼睛移动时,干涉条纹会吞吐。 2.3、讨论干涉条纹吐出或吞入时的光程差变化情况。答:吞入时,光程差变小。而吐出时,光程差则变大。 2.4、为什么要加补偿板? 答:因为分束板的加入,使其中一路光束比另一光束附加了一定的光程。所以加入与分束板 厚度相同的补偿板来补偿这部分光程差。 2.5、如何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玻璃的折射率? 答:以白光发生干涉现象时,确定零光程处。测定在光路中加入玻璃与否,白光产生干涉时 M2镜移动的距离。再根据所加入玻璃的厚度,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6、试根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说明各光学元件的作用,并简要叙述调出等倾干涉、

等厚干涉和白光干涉条纹的条件及程序. 答:分束板:将光束分为两路光束。补偿板:补偿因分束板产生的光程差。粗调螺丝:调节 使其与M1镜大致垂直。细调拉丝:精密调节M2镜的方位,使使其与M1M2镜的方位, 镜严格垂直。鼓轮:调节M2镜的位置,使光学腔的厚度改变。 等倾干涉:光学腔应严格平行。等厚干涉:此时光学腔为披肩状。白光干涉:零光程处 附近。 2.7、如何利用干涉条纹“吞”、“吐”现象,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答:数一定量的“吞”或“吐”,再根据公式??2?d?N计算。 2.8、在根据干涉条纹视见度周期变化的规律测定钠双线波长差的方法中,你是如何理解视 见度的变化规律? 答:因为双波长产生明暗条纹的位置有一定的差异,当双波长的明条纹正好重合时,此时的 视见度最大。而当一波长的明条纹与另一波长的暗条纹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引言】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 A、 A、Michelson)发明的。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Morley)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提供了实验依据。迈克尔逊用镉红光波长作为干涉仪光源来测量标准米尺的长度,建立了以光波长为基准的绝对长度标准,即1m=1553164.13个镉红线的波长。在光谱学方面,迈克尔逊发现了氢光谱的精细结构以及水银和铊光谱的超精细结构,这一发现在现代原子理论中起了重大作用。迈克尔逊还用该干涉仪测量出太阳系以外星球的大小。因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并精密测出光速,迈克尔逊于190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和调整方法。(2)测量光波的波长和钠双线波长差。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钠光灯、扩束镜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原理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图,点光源S发出的光射在分光镜G1,G1右表面镀有半透半反射膜,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两束。反射光和透射光分别垂直入射到全反射镜M1和M2,它们经反射后再回到G1的半透半反射膜处,再分别经过透射和反射后,来到观察区域E。如到达E处的两束光满足相干条件,可发生干涉现象。G2为补偿扳,它与G1为相同材料,有相同的厚度,且平行安装,目的是要使参加干涉的两光束经过玻璃板的次数相等,波阵面不会发生横向平移。M1为可动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M2为固定全反射镜,背部有三个粗调螺丝,侧面和下面有两个微调螺丝。 2、可动全反镜移动及读数可动全反镜在导轨上可由粗动手轮和微动手轮的转动而前后移动。可动全反镜位置的读数为:、□□△△△ (mm)(1)在mm刻度尺上读出。(2)粗动手轮:每转一圈可动全反镜移动1mm,读数窗口内刻度盘转动一圈共100个小格,每小格为0、01mm,□□由读数窗口内刻度盘读出。(3)微动手轮:每转一圈读数窗口内刻度盘转动一格,即可动全反镜移动0、01mm,微动手轮有100格,每格0、0001mm,还可估读下一位。△△△由微动手轮上刻度读出。注意螺距差的影响。 3、He-Ne激光器激光波长测试原理及方法光程差为: 当θ=0时的光程差δ最大,即圆心所对应的干涉级别最高。转动手轮移动M1,当d增加时,相当于增大了和k相应的θ

迈克尔逊干涉及偏振光讲义

实验一组装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空气折射率 一、引言 迈克尔逊干涉议是最典型的分振幅干涉装置。本实验要求用分光光楔,反射镜等,在光学平台上组装迈克尔逊干涉仪。 二、实验目的 1、组装并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2、观察干涉条纹反衬度随光程差变化,了解光源相干长度的意义。 3、测量空气的折射率。 三、基本原理 3.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本仪器是用分裂振幅的方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光的干涉。图1是其原理图。 图1 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图 经过扩束、准直出的平行光由分光光楔的分为两束光。这两束分别经两个反射镜反射又回到分光光楔上,在分光光楔上透过和反射的这两束光在其的上侧空间形成一非定域的干涉场。屏幕放在干涉场中垂直于光束方向,在屏幕上可看到干涉条纹。 屏上的干涉条纹可以看作为反射镜反射出的两个虚光源发出的球面波干涉的结果。当两束光完全平行时,屏上出现圆形干涉条纹。中心点的光强取决于两虚光源之间距离d,即 I(P)=A+Bcos 2d πλ 当d=Kλ时,(K为整数),中心出现亮点。当d=(K+1 2 )λ时,中心出现暗点。 圆形条纹的粗细和疏密程度与d有关。当d减小时,圆条纹显得疏而粗。d增大时,条纹变得细而密。 如果将其中一个反射镜转一小角度,则两束反射光线不再平行。屏幕上干涉条纹不再是圆形的封闭曲线,而变成为弯线或接近直线(实际上是双曲线或椭圆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

图2 迈克尔逊干涉条纹 3.2、条纹的反衬度和相干长度 干涉条纹的反衬度γ定义为 max min max min γI -I =I +I 当光源不是单色光时,干涉条纹的反衬度与光程差有关。 迈克耳逊干涉仪中,来自光源的光束经BS 分为两束,这两束光经不同的光 程L 1和L 2又在BS 合成一束(见图3)。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图3 l ∆=12l l - 理论上可以证明,当l ∆很小时,干涉条纹反衬度很大。当l ∆增大,γ降低。当l ∆接近于max L 时,反衬度就比较弱了。当l <

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干涉实验的教程

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干涉实验的教程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用于测量光的相位差或波长。它由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于1881年发明,现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实验教学中。本文将介绍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干涉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准备 在进行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仪器: 1. 迈克尔逊干涉仪主体,包括一个光源、一个分束器、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合束器。 2. 平台或支架,用于固定和调整干涉仪的各个组件。 3. 滤光片、透镜等辅助光学元件,用于控制光的特性。 4. 光探测器,用于测量干涉图案和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步骤 1. 将迈克尔逊干涉仪放置在平台或支架上,并确保其稳定性。 2. 打开光源,使光线通过分束器进入干涉仪。 3. 调整分束器,使光线分为两束并沿不同的光路传播。 4. 将两个反射镜分别放置在两条光路上,并调整其位置,使两束光线在合束器处相遇。

5. 观察干涉图样,并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反射镜的位置,以获得理想的干涉条纹。 6. 可以通过调节滤光片、透镜等辅助光学元件,来改变光的特性和实验条件,进一步观察和记录干涉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震动和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保持干涉仪的光路清洁,并定期检查和清理反射镜和其他光学元件,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利用光探测器等测量设备,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实验应用 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进行多种干涉实验,常见的应用包括: 1. 测量光的相位差和波长。 2. 研究光的干涉现象和波动性质。 3. 验证光学理论和探索新的物理现象。 4. 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 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一、引言 迈克尔逊曾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做了三个闻名于世的实验:迈克尔逊-莫雷以太漂移、推断光谱精细结构、用光波长标定标准米尺。迈克尔逊在精密仪器以及用这些仪器进行的光谱学和计量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1907年诺贝尔物理奖。迈克尔逊干涉仪设计精巧、用途广泛,是许多现代干涉仪的原型,它不仅可用于精密测量长度,还可以应用于测量介质的折射率,测定光谱的精细结构等。 二、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学结构及干涉原理,学习其调节和使用方法 (2)学习一种测定光波波长的方法,加深对等倾的理解 (3)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三、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扩束镜等。 四、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l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A.A.Michelson)和莫雷(E.W.Morley)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实验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用它可以高度准确地测定微小长度、光的波长、透明体的折射率等。后人利用该仪器的原理,研究出了多种专用干涉仪,这些干涉仪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1.干涉仪的光学结构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和结构如图1与2 所示。M1、M2是一对精密磨光的平面反射镜, M1的位置是固定的,M2可沿导轨前后移动。G1、 G2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完全相同的一对平行玻璃 板,与M1、M2均成45°角。G1的一个表面镀 有半反射、半透射膜A,使射到其上的光线分为 光强度差不多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G1称为 分光板。当光照到G1上时,在半透膜上分成相 互垂直的两束光,透射光(1)射到M1,经M1 反射后,透过G2,在G1的半透膜上反射后射向 E;反射光(2)射到M2,经M2反射后,透过 G1射向E。由于光线(2)前后共通过G1三次, 而光线(1)只通过G1一次,有了G2,它们在 玻璃中的光程便相等了,于是计算这两束光的光程差时,只需计算两束光在空气中的光程差就可以了,所以G2称为补偿板。当观察者从E处向G1看去时,除直接看到M2外还看到M1

迈克尔逊干涉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目的】 1. 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方法并观察各种干涉图样。 2. 区别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非定域干涉,并用非定域干涉测量氦氖激光波长。 3. 了解光源的时间相干性,测量光源的相干长度。 【仪器用具】 迈克尔逊干涉仪、氨氖激光器、白光光源、小孔光阑、短焦距小透镜。 【实验原理】 1. 仪器的构造 图1为干涉仪的实物图。干涉仪由活动反光镜、固定反光镜、固定螺钉、补偿板、分光板、毛玻璃屏、刻度轮、刻度轮止动螺钉、微量读数鼓轮、调节螺钉 等组成。图2为其光路示意图。其中1M 和2M 为两平面反射镜,1M 可在精密导轨上前后移动,而2M 是固定的。1P 是一块平行平面板,板的第二表面近2P 面涂以半反射膜,它和全反射镜1M 成 45角。2P 是一块补偿板,其厚度及折射率和1P 完全相同,且与1P 平行,它的作用是补偿两路光的光程差,使干涉图样不会畸变,保证白光干涉时彩色条纹形成。 图 1 图2 1、活动反光镜; 2、固定反光镜; 3、固定螺钉; 4、补偿板; 5、分光板; 6、毛玻璃屏; 7、刻度轮; 8、刻度轮止动螺钉; 9、微量读数鼓轮; 10、11、12、调节螺钉

放松刻度轮止动螺钉,转动刻度轮,可使反射镜1M 沿精密导轨前后移动,当锁紧止动螺钉,转动微量读数鼓轮时,通过蜗轮杆系统可转动刻度轮,从而带动1M 微微移动,微量读数鼓轮最小格值为410-mm ,可估读到510-mm ,刻度轮最小分度值为210-mm 。1M 的位置读数由导轨上标尺、刻度轮和微量读数鼓轮三部分组成。反射镜2M 背后有三个螺钉,用以调节2M 的倾斜度,它的下方还有两个垂直的微调螺丝,以便精确调节2M 的方位。 2. 干涉条纹的图样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观察定域干涉和非定域干涉,这取决于光源的性质,而定域干涉又可分为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这取决于1M 和2M 是否垂直,也就是说 1M 和2 M '是否平行。2M '是反射镜2M 被分光板1P 反射所成的虚像。 当使用扩展的面光源时,只能获得定域干涉。 2. 1 等倾干涉 当1M 和2 M ',互相平行时,得到 的是相当于平行平面板的等倾干涉条 纹,其干涉花样定位于无限远,如果 在E 处放一会聚透镜,并在其焦平面 上放一屏,则在屏上可观察到一组组 的圆心圆 。对于入射角i 相同的各束 光,如图3所示,其光程差均为: i d cos 2=? (1) 对于第K 级亮条纹显然是由满足 下式的入射光反射而成的: λk i d ==?cos 2 (2) 在同心圆的圆心处i =0,干涉条纹图3 等倾干涉光路原理图 1M 、2M 的级数最高,此时有, 为平面反射镜,1P 为分光板,S 为扩展 λk d ==?2 (3) 面光源,L 为成像透镜,F 为观察屏 当移动1M 间隔d 增加时,圆心的干涉级次增加,我们就可看到中心条纹一个一个向外“冒”出;反之,当d 减小时,中心条纹将一个一个地“缩”进去。每“冒出”或“缩进”一个条纹,d 就增加或减小了2λ。如果测出1M 移动的距离d ?,数出相应的“冒出”或“缩进”的条纹个数k ?,就可以算得激光的波长 k d ??=2λ。

光源时间相干性的研究

目录 引言 (1) 1光源时间相干性的概述及其理论分析 (1) 1.1干涉条纹的对比度 (1) 1.2光源单色性 (2) 1.3时间相干性 (2) 2实验原理 (3) 2.1光源相干长度、相干时间的测量原理 (3) 2.2波长的测量原理 (5) 2.3钠灯D双线(D1、D2)波长差的测量原理 (6) 3实验设计与方案 (7) 3.1各种光源干涉条纹的调节及与相干长度、相干时间的测量 (7) 3.2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0)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英文摘要 (13) 致谢 (14)

光源时间相干性的研究 物理系0701班 学 生 梁 勇 指导教师 高 雁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的时间相干性概念,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白光及具有不同谱线宽度光源的干涉现象进行观察对比,测量出它们的线宽及相干长度,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光源的相干时间、相干长度与干涉条纹清晰度关系的一般性结论。加深对光源时间相干性的理解。 关键词:对比度;光强;相干时间;相干长度 引言 虽然光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在当前科学研究中依然活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从十七世纪开始,人们发现彩色的干涉条纹并开始对其进行观察研究,一直以来以光的直线传播观念为基础的光的本性理论动摇了,从此开始进入了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期。十九世纪初,波动光学初步形成,产生了很多一系列的干涉方面的理论,光源的时间相干性概念也就是此刻被提出并引入了干涉理论当中去的。 光源的时间相干性是掌握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用相干长度和相干时间来表示。光源时间相干性主要是与干涉现象中条纹的清晰度有着很大的关联,知道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影响关系之后,就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来得到清晰的对比度较好的条纹,从而便于我们观察,加深认识,也更容易对波动光学理论的基础进行理解跟掌握。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与光的时间相干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光的时间相干性的基础上运用光的干涉进行精度的评估,如长度的精密测量,及检验工件表面的差异等。 1光源时间相干性的概述及其理论分析 1.1干涉条纹的对比度 m i n m a x m i n m a x I I I I V +-= (1.1) 式(1.1)中max I ,min I 分别表示观察点附近的极大,极小光强。当暗条纹全黑 时,也就是0min =I 时,1=V ,此时条纹的反差最大,干涉条纹最清晰;当max min I I ≈时,0≈V ,此时条纹模糊,甚至不可辨认,看不到干涉条纹。一般的,V 总是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数据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数据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数据》 实验背景: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光的干涉现象的仪器,它由美国物理学家艾尔 伯特·迈克尔逊于1887年发明。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我们可以测量光的波长、光速以及检测光的相位差等参数。本次实验旨在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光的 干涉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设备: 1. 迈克尔逊干涉仪 2. 光源 3. 平面镜 4. 透镜 5. 旋转台 6. 探测器 7. 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步骤: 1. 将光源置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端,使光线射入干涉仪。 2. 光线在干涉仪中经过分束镜分成两束光线,分别经过两条光路。 3. 通过调节旋转台和平面镜的位置,使两束光线在探测器处发生干涉。 4.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干涉条纹的变化,并收集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观察到了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实验

数据的处理,我们得到了光的波长、光速以及光的相位差等参数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迈克尔逊干涉仪可以有效地用于测量光的干涉现象,并且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实验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干涉条纹的特点,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讨论了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的关系,以及干涉条纹的变化与光的相位差的关系等问题。通过实验讨论,我们对光的干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具有了更多的认识。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了光的干涉实验,并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对光的干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对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具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次实验为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学生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 学院专业班级报告人学号 同组人学号 同组人学号 同组人学号 理论课任课教师 实验课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报告日期 实验成绩 批改日期

(2)观察等倾干涉、等候干涉的条纹,并能区别定域干涉和非定域干涉(3)测定He-Ne激光的波长 (4)观察白光干涉条纹和测定钠光波长及相干长度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He-Ne激光器。 实验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 图1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物图。图2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示意图,图中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中M1是固定的;M2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由粗读和细读2组刻度盘组合而成)读出。在两臂轴线相交处,有一与两轴成45°角的平行平面玻璃板G1,它的第二个平面上镀有半透(半反射)的银膜,以便将入射光分成振幅接近相等的反射光⑴和透射光⑵,故G1又称为分光板。G2也是平行平面玻璃板,与G1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G1相同。由于它补偿了光线 ⑴和⑵因穿越G1次数不同而产生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 从扩展光源S射来的光在G1处分成两部分,反射光⑴经G 1反射后向着M2前进,透射光⑵透过G1向着M1前进,这两束 光分别在M2、M1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 达到E处。因为这两束光是相干光,因而在E处的观察者就能 够看到干涉条纹。 由M1反射回来的光波在分光板G1的第二面上反射时,如 同平面镜反射一样,使M1在M2附近形成M1的虚像M1′,因而 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自M2和M1的反射相当于自M2和M1′的 反射。由此可见,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产生的干涉与空气薄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尔逊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之袁州冬雪创作摘要: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紧密光学仪器,在近代物理和近代计量技术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迈克尔逊干涉的实验,我们可以熟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布局并掌握其调整方法,懂得电光源非定域干涉条纹的形成与特点和变更规律,并操纵干涉条纹的变更测定光源的波长,丈量空气折射率.本实验陈述简述了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阐述了详细实验过程与成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测验测验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停止诠释. 关键词:迈克尔逊干涉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干涉;空气折射率; 一、引言 【实验布景】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紧密光学仪器.它是操纵分振幅法发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发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发生等倾干涉条纹,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丈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是珀罗于1897年所发明的一种能现多光束干涉的仪器,是长度计量和研究光谱超精密布局的有效工具;它还是激光共振腔的基本构型,其实际也是研究干涉光片的基础,在光学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光谱学

中,应用切确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或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可以准确而详细地测定谱线的波长及其精密布局. 【实验目标】 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 2.懂得各类型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条纹特点和变更规律;3.丈量空气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一)迈克尔逊干涉仪 M、2M是一对平面反射镜,1G、2G是厚度和折射率都完全1 相同的一对平行玻璃板,1G称为分光板,在其概况A镀有半反射半透射膜,2G称为抵偿片,与1G平行. 当光照到1G上时,在半透膜上分成两束光,透射光1射到1M,经1M反射后,透过2G,在1G的半透膜上反射到达E; 反射光2射到2M,经2M反射后,透过1G射向E.两束光在玻璃中的光程相等.当观察者从E处向1G看去时,除直接看到2M外还可以看到1M的像1M'.于是1、2两束光如同从2M与1M'反射来的,因此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发生的干涉和1M'~2M间形成的空气薄膜的干涉等效. (二)干涉条纹 1. 等倾干涉

迈克尔孙干涉仪实验报告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调试方法 2、学会观察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及光源的时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等重要问题。 实验原理 1.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 迈克尔逊干涉仪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光路如图5.16.1所示。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光,在分束镜的半反射面上被分成光强近似相等的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反射光束1射出后投向反射镜,反射回来再穿过;光束2经过补偿板投向反射镜,反射回来再通过,在半反射面上反射。于是,这两束相干光在空间相遇并产生干涉,通过望远镜或人眼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补偿板的材料和厚度都和分束镜相同,并且与分束镜平行放置,其作用是为了补偿反射光束1因在中往返两次所多走的光程,使干涉仪对不同波长的光可以同时满足等 光程的要求。 2. 等倾干涉图样 (1) 产生等倾干涉的等效光路 如图2所示(图中没有绘出补偿板),观察者自点向镜看去,除直接看到镜 外,还可以看到镜经分束镜的半反射面反射的像。这样,在观察者看来,两相干光束好象是由同一束光分别经和反射而来的。因此从光学上来说,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花样与、间的空气层所产生的干涉是一样的,在讨论干涉条纹的形成时,只要考虑、两个面和它们之间的空气层就可以了。 所以说,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情况即干涉图像是由光源以及、和观察屏的相 对配置来决定的。 (2) 等倾干涉图样的形成与单色光波长的测量 当镜垂直于镜时,与相互平行,相距为。若光束以同一倾角入射在和上,反射后形成1和两束相互平行的相干光,如图3所示。过作垂直于光

线。因和之间为空气层,,则两光束的光程差为 所以(1) 当固定时,由(1)式可以看出在倾角相等的方向上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均相等。由此可知,干涉条纹是一系列与不同倾角对应的同心圆形干涉条纹,称为等倾干涉条纹。由于 1、两列光波在无限远处才能相遇,因此,干涉条纹定域无限远处。 ①亮纹条件:当时,也就是相应于从两镜面的法线方向反射过来的光波,具有最大的光程差,故中心条纹的干涉级次最高。中心点的亮暗完全由确定,当时,即 (2) 时中心为亮点。当值每改变时,干涉条纹变化一级。也就是说,和之间的距 离每增加(或减少),干涉条纹的圆心就冒出(或缩进)一个干涉圆环。 ②测量光的波长由下式表示: (3)式中,为入射光的波长,为反射镜移动的距离,为干涉条纹冒出(或缩进)的环数。 ③条纹间距:由式(5.16.1),当一定,不为零时,光程差减少,偏离中心的 干涉条纹级次k较低。由条纹间距(z为观察屏到反射镜距离,为圆环半径)可知,越往外即越偏离中心,干涉条纹也越密,可见级数k从圆中心到半径,从高到低,条纹间隔从疏到密。等倾干涉图样示意图如图5.16.4所示。 3. 等厚干涉图样 当反射镜、不完全垂直,致使、成一小的交角时(见图5),这时将产

迈克尔逊干涉实验

第六章 提高性与应用性实验 实验6—1 迈克耳逊干涉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及调节方法。 2. 使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量He-Ne 激光的波长。 【实验原理】 迈克耳逊干涉仪主要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全反射镜12M M 、和一个45放置的半反射镜M 组成。不同的光源会形成不同的干涉情况。 当光源为单色点光源时,它发出的 光被M 分为光强大致相同的两束光(1) 和(2),如图6-1-1所示。其中光束(1)相 当于从虚像S (点光源S 相对于半反射 镜M 所成的虚像)发出,再经1M 反射,成像于'1S ;光束(2)相当于从虚像' S 发 出,再经'2M 反射成像于'2S ('2M 是2M 关于M 所成的像)。因此,单色点光源 经过迈克耳逊干涉仪中两反射镜的反射 光,可看作是从'1S 和'2S 发出的两束相干 光。在观察屏上,'1S 和'2S 的连线所通过 点0P 的程差为2d , 而在观察屏上其他点P 的程差约为2cos d i (其中d 是1M 与 2M 的距离,i 是光线对1M 或'2 M 的入射角)。因而干涉条纹是以0P 为圆心的一 组同心圆,中心级次高,周围级次低。 若1M 与2M 的夹角偏离90,则干涉条 纹的圆心可偏出观察屏以外,在屏上看 到弧状条纹;若偏离更大而 d 又很小,'1S 和' 2S 的连线几乎与观察屏平行,则相当 图6-1-1

实验6—1 迈克耳逊干涉实验 199 于杨氏双孔干涉,条纹近似为直线。无论干涉条纹形状如何,只要观察屏在'1S 和'2S 发出的两束光的交叠区,都可看到干涉条纹,所以这种干涉称为“非定域干涉” 。 如果改用单色面光源照明,情况就不同了, 如图6-1-2所示。由于面光源上不同点所发的光是 不相干的,若把面光源看成许多点光源的集合, 则这些点光源所分别形成的干涉条纹位置不同, 它们相互叠加而最终变成模糊一片,因而在一般 情况下将看不到干涉条纹。 只有以下两种情况是 例外:①1M 与2M 严格垂直,即1M 与'2M 严格 平行,而把观察屏放在透镜的焦平面上,此时, 从面光源上任一点S 发出的光经1M 与2M 反射 后形成的两束相干光是平行的,它们在观察屏上 相遇的光程差均为2cos d i 因而可看到清晰而明 亮的圆形干涉条纹。由于d 是恒定的,干涉条纹 是倾角i 为常数的轨迹,故称为“等倾干涉条纹”。 ②1M 与2M 并不严格垂直,即1M 与'2M 有一个 小夹角α。可以证明。此时从面光源上任一点S 发出的光经1M 与2M 反射后形成的两束相干光 相交于1M 或2M 的附近。因此,若把观察屏放在1M 或2M 对于透镜所成的像平面附近,就可以看到面光源干涉所形成的条纹。如果夹角α较大而角i 变化不大,则条纹基本上是厚度d 为常数的轨迹,因而称为“等厚干涉条纹”。显然,这两种情况都只在透镜的焦平面或像平面上才能看到清晰的条纹,因而是“定域干涉”。 如果用非单色的白光为光源,情况更不相同。无论是点光源或面光源,要看到干涉条纹,必须满足光程差小于光源的相干长度的要求,即2cos d i

光的时间相干性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光的相干i 1.1 干涉条纹的对比度1 1.2 空间相干性1 1.3 时间相干性2 2. 迈克尔孙干涉仪5 2.1 迈克尔孙干涉仪装置5 2.2 迈克尔孙干涉仪原理5 3. 5应^用,,,,,,,,,,,,,,,,,,,,,,,,,,,,,,,, 3.1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汞相干长度7 3.1.1 实验方法8 3. 1.2 数据记录8 3.1.3 实验结果9 3.2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钠相干长度9 3.2.1 实验数据结果9 至致谢10参考文献10

引言 虽然光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在当前科学研究中依然活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从十七世纪开始,人们发现彩色的干涉条纹并开始对其进行观察研究,一直以来以光的直线传播观念为基础的光的本性理论动摇了,从此开始进入了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期。十九世纪初,波动光学初步形成,产生了很多一系列的干涉方面的理论,光源的时间相干性概念也就是此刻被提出并引入了干涉理论当中去的。 光源的时间相干性是掌握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用相干长度和相干时间来表示。光源时间相干性主要是与干涉现象中条纹的清晰度有着很大的关联,知道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影响关系之后,就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来 得到清晰的对比度较好的条纹,从而便于我们观察,加深认识,也更容易对波动光学理论的基础进行理解跟掌握。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与光的时间相干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光的时间相干性的基础上运用光的干涉进行精度的评估,如长度的精密测量,及检验工件表面的差异等。 1.光的相干 1.1干涉条纹的对比度 为了描述两波交叠区域内的干涉条纹的清晰程度,引入对比的概念。干涉条纹对比定义为 I max _ I min "八 V ———(1.1) I max +1 min 式(1.1)中I max,Jin分别为条纹光强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当I max =0时, V =1,此时条纹的反差最大,对比度最大,干涉条纹最清晰;当I min「max时,V 0,此时条纹模糊,对比度为0,甚至不可辨认,看不到干涉条纹。一般的,V总是在0~1 之间。 关于干涉条纹的对比度,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有产生干涉的两束光的光强 比、光源的大小以及光源单色性的好坏等,本论文就是主要研究每个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1.2光源的相干极限宽度空间相干性 在讨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假设光源S宽度很小,可以看作是线光源。实验表 明,随着光源宽度增大,干涉条纹的对比度将下降,当光源宽度达到某一个值时,对比度为零,此时干涉条纹消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有一定宽 度的光源S,都可以看成有更细的光线光源组成的。由于光源上不同部位发出的光彼此不相干(激光光源除外),所以每个线光源各自都在屏上产生一组干涉条纹。这些干涉条纹彼此错开,产生非相干叠加,结果是屏上的条纹变得模糊不清以至消失,条纹的对比度下降为零。 定义干涉条纹的对比度下降为零时,光源的宽度b o称为光源相干的极限宽度。光源相干的极限宽度b0可如下求出,如图1.1 ,射光源到双缝屏G的距离为B,光源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