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含实验目的及实

验现象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

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

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

4、

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7)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实验步骤:

1、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3、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形成颜色均匀、稳定的紫红色透

明液体。

(8)实验名称: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各一份,烧杯4个、钥匙、水。实验步骤:

1、将四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内,观察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2、根据实验现象完成教材26页记录表。

实验结果: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面粉、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9)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于水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约2毫升)胶水或洗发液,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观察胶水或洗发液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它们在水中是漂浮的还是

下沉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

3、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胶水或

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10)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11)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成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完成教材29页记录表。

实验现象:约溶解了7份食盐,2份小苏打。

实验结果: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演示:(12)实验名称: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汽水、注射器、橡皮塞。

实验步骤:

1、轻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2、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反复3次.观察注射器里的变化。

实验结果: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13)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得快

实验目的:探究溶解的快与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4份.

实验步骤:

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2、将剩余的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盛有相同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实验现象:用搅拌棒搅拌的那杯比不搅拌的那杯溶解的快一些;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比放入冷水中的溶解的快一些。

实验结果:搅拌能加速物质的溶解,温度高也能加速物质的溶解。

(14)实验名称: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实验目的:探究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

实验器材:.筷子、方糖、冷水、热水、烧杯、小刀、

实验步骤:

A、搅拌能否加快方糖的溶解

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相同的100毫升水。

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3.把其中一个烧杯中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4.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B、切碎能否影响方糖的溶解。

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相同的100毫升水。

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取出一块切碎,另一块不切碎。

3.把切碎和不切碎的2份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4.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C、加热能否影响方糖的溶解。

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100毫升冷水和100毫升热水。

2.把2快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D、水量能否影响方糖的溶解

1.在2个烧杯中倒入不同水量的水。

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A.搅拌的烧杯中方糖溶解的快。

B.切碎的烧杯中方糖溶解的快。

C.热水中的方糖溶解的快。

D.水量多的烧杯中方糖溶解的快。

实验结果:搅拌、切碎、加热能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水量越多方糖溶解的越快。

(15)实验名称: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目的:实验探究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多大。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水、每份2克食盐20包、

实验步骤:

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2、记录一共放入了多少份食盐。

3、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实验现象:100毫升水溶解了18份食盐,再加19份时食盐便沉到杯底不能溶解了。实验结果: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6)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目的:实验探究食盐和水会不会一起蒸发。

实验器材:装有食盐水的烧杯1个。

实验步骤:

1、观察放在窗台上装有食盐水的烧杯,你发现了什么?

2、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

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慢慢蒸发了,杯底留下了白色的痕迹。

实验结果:食盐不会随水一起蒸发。

(17)实验名称:加热蒸发皿中的浓盐水

实验目的:分离食盐与水

实验器材:三脚架一个、酒精灯一个、石棉网一个、蒸发皿一个、火柴、浓盐水、食盐。实验步骤:

1、在蒸发皿中倒入10毫升的浓盐水,放在三角架下加热。

2、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做溶解实验用的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3、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吗?能溶于水吗?

实验现象:加热后蒸发皿中留下了白色的颗粒。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比实验用的食盐颗粒大,形状不规则,没有实验用的食盐白。将蒸发皿中

的白色结晶放入在水中后能溶于水,是盐。

实验结果:蒸发皿中的白色结晶是盐,能溶于水。

(18)实验名称: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目的:比较大、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实验器材:大、小音叉各一个,音叉锤一个。

实验步骤:

1、取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描述这个音叉发

出的不同声音。

2、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轻敲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弱、低音;重敲大音叉时,发

出的声音强、低音。轻敲小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弱、高音;重敲小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强、高音。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小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强。

实验结果: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大音叉发出的声音弱。

(19)实验名称:使物体发出声音

实验目的:实验探究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器材:锣、鼓、钢尺、皮筋。

实验步骤:

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并不发声;轻轻击打却能发出声音,这

是为什么?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

声音,这是为什么?

3、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

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4、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实验现象:用力按压锣、鼓,锣、鼓,物体不振动,发不出声音;轻

轻击打锣、鼓,锣、鼓,物体振动了,发出了声音。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

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

出声音。实验结果: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20)实验名称: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目的:观察水面波纹的振动,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实验器材:水槽一个、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

水面有

什么变化。

2、水面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现象: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波纹出现。

实验结果:水面的波纹是振动的音叉触及水面产生的。

(21)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实验器材:钢尺、。

实验步骤:

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用力要适度)

2、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

多强,并用振动幅度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

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记录下来。

4、重复做上面的实验3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

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现象: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

力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实验结果: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

力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22)实验名称: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盛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出声音的高低。

实验步骤:

3、重复实验3次。

4、完成教材50页实验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1号杯子发出的声音低,2号杯子发出的声音较低,3号杯子发出的声音较高,4号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结果:杯中的水量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杯中的水量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

(23)实验名称: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振动的快慢与音高的关系。

实验器材:橡皮筋、挂钩。

实验步骤:

1、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2、把橡皮筋拉得紧一些,再拨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3、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4、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

实验现象:橡皮筋拉紧时,拨弹橡皮筋,橡皮筋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高;橡皮筋松时,拨弹橡皮筋,橡皮筋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低。

实验结果: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4)实验名称:更多的物体音高的不同

实验目的:探究更多物体的音高

实验器材: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管子。实验步骤:

1、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声音有什么不同?

2、敲击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管子,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时,短铁钉发出的声音高,长铁钉发出的声音低。敲击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管子时,粗管子发出的

声音低,细管子发出的声音高。实验结果: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短的高,长的低。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粗的低,细的高。

(25)实验名称: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实验器材:钢尺一把。

实验步骤:

1、确定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4厘米、8厘米、12厘米、16厘米)。

2、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部分的顶端。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听到的音高。

3、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尺子伸出桌面4厘米时,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高。

尺子伸出桌面8厘米时,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较高。

尺子伸出桌面12厘米时,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较低。

尺子伸出桌面16厘米时,拨动尺子发出的声音低。

实验结果:尺子越短,发出的音高高;尺子越长,发出的音高低

(26)实验名称:振动物体与声波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以什么形式传播。

实验步骤:

1、再仔细观察,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

实验现象:振动的音叉水面有圆形的波纹散开。

(27)实验名称: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器材:1米长的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音叉、音叉锤。实验步骤:

1、找一位同学在材料的另一端倾听,一位同学在一端敲击抵住材料

的音叉。

2、仔细倾听和感受音叉的振动,比较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

尺传播声音的效果。

实验现象:使用铝箔听不到音叉的声音,感受不到音叉的振动。

使用木质米尺听到音叉的声音较小,感受到音叉轻微的振动。

使用棉线听到音叉的声音较高,感受到音叉较强的振动。

使用尼龙绳听到音叉的声音高,感受到音叉强烈的振动。

实验结果:声音在四种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依次是:铝箔、木质米尺、棉线、尼龙绳。

(28)实验名称:鼓膜的振动

实验目的:探究鼓膜的振动

实验器材:塑料杯子、气球皮、扎线、音叉、小沙粒

实验步骤:

1、把气球皮蒙在塑料杯子口上,用扎线平整的扎紧。

2、在模拟的“鼓膜”上,放几粒小沙粒。

3、用音叉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

4、观察在音叉发出不同强弱的声音时,“鼓膜”是怎样振动的。

实验现象:当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小时,“鼓膜”振动微弱;当声音近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远时,“鼓膜”振动微弱。

实验结果:当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小时,“鼓膜”振动微弱;当声音近时,“鼓膜”振动厉害,当声音远时,“鼓膜”振动微弱。

(29)实验名称:控制物体发声

实验目的:探究怎样控制物体的发声。

实验器材:塑料罐、纸、毛巾、棉花、豆子。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生装置—发声罐。

2、用手捂住罐口,声音有什么变化?

3、用纸、毛巾、棉花分别捂住罐口,声音各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用手用手、纸、毛巾、棉花捂住罐口,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小了。

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声源和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来减小噪音(30)实验名称:上肢的运动

实验目的:了解人体上肢的运动。

实验器材:哑铃。

实验步骤:

1、用左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体会在这一动作的全过程中,左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2、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部位,感受骨骼、关节

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

实验现象:用力时,胳膊上的肌肉变硬了。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实验结果: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协调配合的。

(31)实验名称: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实验目的:探究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实验器材:塑料袋

实验步骤:

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过一会,会有什么感觉?

实验现象:在反复的呼吸中,感觉到呼吸越来越困难,最后有一种不

舒服的感觉。实验结果:说明了在反复呼吸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还

说明了吸进去的是氧气,呼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以至于最后呼吸困难,有

要窒息的感觉。人体运动时需要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比平时多。

(32)实验名称:体验心脏的工作

实验目的:探究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实验器材:洗耳球一个、水槽一个、水

实验步骤:

1、捏住洗耳球,松手时水被吸入塑料管中,这时要马上移开洗耳球,让吸上来的水流进水盆里。

2、用洗耳球将低处水盆里的水输送到高处的水盆里,看一分钟能吸

多少次?输送多少水?

实验现象:1、我发现一分钟能吸55次左右,输送了大约10千克的水。

2、这里的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和心脏的工作相似,只是慢

了些。

实验结果:这里的洗耳球相当于心脏,塑料管相当于血管,和心脏的工作相似。

(33)实验名称:模拟胃的蠕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胃是怎样工作的

实验器材:一个塑料袋、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

实验步骤:

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反复捏挤袋子,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现象:反复捏挤袋子,里面的食物被磨碎,揉烂

实验结果:这个袋子很像我们身体里面的胃的功能,说明食物在胃里被磨碎和分解,帮助消化。

演示实验2个

(1)实验名称:实验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一个、水、每份2克的食盐15包、搅拌棒一根。

实验步骤:

1、取一份2克的食盐加入到盛水50毫升的烧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

2、食盐在水中能无限溶解吗?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里不能无限溶解。

(2)实验名称:模拟食道输送食物实验

实验器材:塑料管一根、煮熟的米饭。

实验步骤:

在一根塑料管中,装入几粒煮熟的米饭,使米饭向前移动。

实验结果:当我们向前吹的时候,我发现米饭才能向前移动,也就是我们给它一个力量。这和我们消化器官中食管很相似,说明食管里面是光滑的,可以把食物输送到胃里。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含实验目的及实 验现象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 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 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全册)

声音单元实验报告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2)实验步骤: 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步骤: ①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②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 ③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 (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3)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而面粉不容易溶解。实验器材:食盐、面粉、水、玻璃杯、勺子。实验步骤: 1、在两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相同的水量。 2、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一勺食盐,另一个玻璃杯中加入 一勺面粉。 3、用勺子搅拌,观察食盐和面粉是否溶解。 观察到的现象:食盐在水中很容易溶解,而面粉则不容易溶解。 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容易溶解,而面粉不容易溶解。 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实验名称: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物体受温度变化时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器材:塑料瓶、热水、冷水、测量尺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 2、用测量尺测量瓶子口的直径。

3、将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瓶子口的变化。 4、用测量尺再次测量瓶子口的直径。 cc 观察到的现象:在热水中,瓶子口变宽了;在冷水中,瓶子口变窄了。 实验结论:物体在受到温度变化时,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名称:不同物质(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2个烧杯、1根筷子、20克食盐、20克小苏打。 实验步骤: 1.向两个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 2.将食盐和小苏打均分为六份。 3.一份一份的将食盐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4.一份一份的将小苏打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观察到的现象:溶解了6份食盐,溶解了5份小苏打。

实验结论: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一些,说明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的快?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实验器材:烧杯两个、30毫升水、玻璃棒、两包10克的食盐。 实验步骤: 1.用烧杯装30毫升水。 2.将两包食盐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的水。 3.观察哪一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 观察到的现象:一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5篇范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5篇范文] 第一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四上第二单元实验报告呼吸和消化单元实验报告 实验十五:借用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 (1)实验材料:塑料管、小气球、玻璃瓶、橡皮膜戒气球皮。 (2)实验步骤: ①吐下拉动皮球皮时,观察小气球的变化,思考此时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 ②把皮球皮吐上顶起时,观察小气球的变化,思考此时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 (3)实验现象: ①吐下拉动皮球皮时,小气球会鼓起,此时是吸气过程。 ②吐上顶起皮球皮时,小气球会瘪下去,此时是呼气过程。 实验结论:膈肌收缩时,位置下降,气体迚入肺完成吸气过程;膈肌舒张时,位置上升,肺中的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过程。 实验十六:建议利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自己的肺活量。 (1)实验步骤: ①展开测量袋。 ②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③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④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⑤用肺活量测量袋依次测量5 名同学的肺活量,每个人分别测量 3 次,取平均值计入下表中。 ⑥比较男、女生的肺活量,说说肺活量不性别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肺活量不性别可能有关,男生的肺活量般比女生的肺活量大。 实验十七: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1)实验材料:塑料盒、一块馒头、一块土豆、碘酒、滴管。

(2)实验步骤: ①在馒头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馒头的颜色变化。 ②将土豆切开,在土豆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土豆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土豆、馒头遇到碘酒都变成了蓝色。 (4)实验结论:土豆、馒头中含有淀粉。 实验十八:辨别脂肪的方法。 (1)实验材料:一张白纸、食用油、一粒花生、一小块肥肉、干净的水、棉签。 (2)实验步骤: ①用棉签蘸一点清水,涂抹在白纸上。 ②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油迹并丌会消失,这是食物中存在脂肪的证据。 ③再用肥肉、花生挤压,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不清水、食用油的痕迹比较。如果接近食用油的油迹,就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3)实验现象:肥肉、花生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不食用油的油迹相同,不水留下的痕迹完全丌同。 (4)实验结论:食用油、肥肉、花生等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 实验十九: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一块馒头、小盘子。 (2)实验步骤:从馒头上取下三块大小、形状相同戒近似的馒头,分别放入口中咀嚼一次、三次、五次,然后将口中的馒头吏在小盘子中,观察、描述馒头的变化,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3)实验结论: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在咀嚼食物时共同参不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 实验二十: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1)实验材料:硬纸板、大塑料口袋等。 (2)实验步骤: ①用硬纸板模仿门齿和犬齿的外形,用大塑料口袋装满空气,模仿臼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第一单元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

关。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2)实验步骤: 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步骤: ①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②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 ③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 (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声音的变化与物体属性的关系 实验材料:钢尺、直角梯形木板或纸板、木棒、橡皮筋、塑料瓶、吸管、气球、橡皮泥、格尺、小刀、铅笔 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尺子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尺子是怎样振动的。并用振动幅度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对比,尺子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4.重复做上面实验3次~4次,体会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准确描述。

观察到的现象: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小),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大)。 实验结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实验二: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准备一把钢尺、记录单。 2.先确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 3.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进行实验,尽量用相同的 力度去拨动钢尺。 4.做好记录,画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变化的柱状图。 观察到的现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震动就越慢,发出的声音也就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震动就越快,

发出的声音也就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5厘米、10厘米、15厘米、20厘米时,音高分别为高、较高、较低、低。 实验结论: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实验三:制作我的小乐器(弹拨类) 1.在木板一侧边缘上用格尺等距离画出3个点,然后用小 刀在这三个点上削个小槽。 2.把3个橡皮筋分别通过小槽套在木板上。 3.在直角的一侧把小木棒穿过橡皮筋放在木板上,小木棒 和直角腰平行。 4.弹奏,看看它是否能发出有规律、高低不同的声音。调 整和校对音准,让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乐器。 实验结论:制作自己的小乐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变化。 实验四: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首先取一支温度计,然后用线把温度计悬挂起来,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接着读数,并记录下来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我们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发现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然后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气温,包括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和傍晚。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因此在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 实验器材:雨量器

实验步骤:首先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然后把雨量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读出刻度,并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通过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我们可以对照等级表,确定下雨的等级。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首先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并记录下观察结果。接着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并记录下观察结果。最后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而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首先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首先折叠过滤纸,然后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接着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观察比较滤纸,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而面粉也留在滤纸上。 实验名称: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1根、水。 实验步骤:首先轻轻地往杯中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1、将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克数的食盐,一个加入热水,一个加入冷水。 2、用搅拌棒轻轻搅拌,观察食盐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 速度。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

2021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 报告单范本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 实验目的:研究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的关系。 实验器材: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橡皮筋。 实验过程: 1.将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尝试拉伸、按压、揉搓等方式,观察橡皮筋是否能发出声音。再轻轻弹拨、横向拉动皮筋,观察皮筋发声时的情况,思考橡皮筋声音的产生方式。 2.观察其他正在发声的物体,如钢尺、鼓、音叉等,轻轻 拨动钢尺、击打鼓、敲击音叉,观察它们发声的情况。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橡皮筋、钢尺、鼓、音叉等物体发声时都伴随着振动的情况。我们认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我们认识到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密切相关。在实验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和思考实验结果。 备注:本次实验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每个人都参与了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实验名称: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土电话 时间:2021年X月X日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XXX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记录人:XXX

操作人:XXX 实验器材:两个纸杯、约5米长的棉线、钢针 我们猜想骨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实验步骤: 1.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我们解释这个现象是因为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没有空气,声音就无法传播。 2.将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相比,我们发现贴在桌面上可以更清楚地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物体传播,而物体对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阻力。 3.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发现水面会发生波动,但是我们听不到音叉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 〔3〕读数。 〔4〕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黄昏的气温。 实验结果: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3.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观察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4.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5. 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 〔4〕观察比较滤纸。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6.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7.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范本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 报告单范本 学校:班级:任课教师: 2020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序号实验名称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实验实际完成打4应 做实验打4完成日期学生代表签字教材页数备注 1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qqt53i-3 2模拟鼓膜的振动ΛN47-8 3声音的强弱实验44410 4声音的高低实验44411-12 5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qqq14 6制作我们的小乐器qqq17 7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qqq18/9 8测量我们的肺活量√√√24 9记录一天的食物qqq26 io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土电话44428

11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脂肪44431 12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44435 13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4ΛH42 14用气球驱动小车√√√44 15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实验44446 1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48 17用不同方式搬运重物时拉力大小√√√53 合计17个实验应做17个实验实做100%12个实验应做 12个实验实做100%13个实验应做13个实验实做100% 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四年级实验名称:观察、体验发声的物体 时间。 实验器材: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 研究问题: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是否有关系?

实验过程: 1.将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探究橡皮筋发声的方式。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皮筋是否会发出声音?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是否会发出声音?观察皮筋发声时的变化,思考橡皮筋声音的产生方式。 2.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探究它们发声的方式。轻轻拨动钢尺、击打鼓、敲击音叉,观察它们发声时的变化,思考不同物体声音的产生方式。 实验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橡皮筋发声时会振动,发出不同的声音。而钢尺、鼓、音叉等也会在振动的过程中发出声音。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初步认识到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振动有关系。 实验结论: 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振动有关系。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2)实验步骤: 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步骤: ①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②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 ③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 (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3)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实验四: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材料:大水槽、音叉(带橡胶锤)、水。 (2)实验步骤: ①将水槽中装入约3/4的清水。 ②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水槽外壁上,用耳塞或另一只手堵住另一侧耳朵。 ③另一个同学用橡胶锤轻轻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迅速伸入水槽中水面之下。 ④记录声音的情况并观察音叉伸入后水面情况。 (3)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水槽外壁上能够清晰地听到音叉的声音。音叉伸入水面之下后,以音叉为中心水面出现圈一圈的水波,并不断向远处传播。 (4)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声音是以类似于水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实验五:了解耳郭的作用。 (1)实验材料:一张A4纸。 (2)实验步骤: ①将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听微弱的声音。 ②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同一个声音。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实验现象:用纸喇叭听声音,听到的声音感觉更大一些。 (4)实验结论:耳郭具有收集声波并把声波导入耳道的作用。 实验六:模拟鼓膜的振动。 (1)实验材料: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带橡胶锤)、气球皮、细沙或碎纸屑等。 (2)实验步骤:

四年级作文之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四年级作文之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篇一: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篇二: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苏教版小学科学4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 认识空气有的性质。 实验材料: 透明玻璃杯、卫生纸、胶带、水槽、水、干抹布;空饮料瓶、气球实验步骤:方法一 1、将一团卫生会紧塞在一个透明玻璃杯杯底; 2、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水面淹没杯底为止,尽 量避免水槽里的水溢出来; 3、慢慢竖直提起杯子,并把杯口和外壁上的水用抹布 擦干; 4、慢慢取出杯底的纸团,纸团会湿吗? 注意事项:

。 实验结论: 空气。 年班 苏教版小学科学4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实验报告3 实验目的: 认识空气具有。 实验材料: 1、气球 2、扇子(书) 实验过程: 1、让充满空气的气球口对着自己的脸,松开气球口,有什么感觉? 2、用扇子或书在自己的脸旁扇一扇,有什么感觉?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空气。 年班 实验目的: 认识到空气。 实验材料: 塑料袋、注射器、橡皮(手指)

1、用手压一只装满空气的塑料袋,有什么感觉? 2、注射器吸满空气,用手堵住注射器的口,另一只手推活塞,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 1、塑料袋 2、注射器 实验结论: 空气。 年班 实验目的: 认识到压缩空气。 实验材料:塑料袋、注射器、橡皮(手指)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塑料袋装满空气,扎紧口; 2、用手压,再用力压一压,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 方法二: 1、拉注射器活塞,装满一管空气, 2、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口,另一只手推动活塞,直到推不动为止,松开推活塞 的手,你看到了什么?

最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四上科学实验报告2021年最新整理 全 册 精 简 复 习 版

第一单元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2)实验步骤: 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步骤: ①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②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 ③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 (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报告单 分组实验35个 1. 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2、将温度计悬挂3、读数。4、比较。观察现象: 1、的气温高;的气温低; 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点。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 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观察现象:1、一天中的气温高;的气温低; 2、一天中的气温的变化是: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3. 实验名称:自制风向仪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实验器材:硬吸管、硬纸板、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透明胶带、剪刀。步骤和方法: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观察到的现象:1、风向是指的方向。北风是由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吹来的风; 2、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实验结果: 4. 实验名称:自制雨量器

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 根据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这段时间内都有的降水;平均降水量是毫米; 实验结果: 7. 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目的:食盐、沙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观察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