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主题:探究水分的存在形态

实验目的:了解水分的存在形态,掌握简单的水分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有水的植物、硬果实、巧克力、塑料袋、小勺、天平、加热器、容器、电子秤、试管。

实验步骤:

一、水分的存在形态

1. 带有水的植物

将一片带有水分的植物叶片切碎,放入一只容器中,用电子秤称重,记录下重量,放置在室内通风处,达到风干状态后再次称重记录下重量,比较两次重量的变化,可以了解植物叶片中水的存在形态。

2. 硬果实

在同一温度下取一些硬果实,用电子秤称重,记录下重量,然后将其放在加热器上加热,直到全部水分挥发,并且烤干为止,再称重,比对两次称重的重量,了解硬果实中的水的存在形态。

3. 巧克力

以同样的方式对一块巧克力进行实验,记录下巧克力的重量,在室内用塑料袋包好巧克力,然后放到较高的温度处融化,融化后再将塑料袋在冰箱中冷却,冷却后量取巧克力的重量,比较两次称重的差距,可以了解巧克力中的水的存在形态。

二、水分实验方法

使用试管取少量水,将其加热,记录下变化,可以观察到水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状态。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探究了水分的存在形态和水分的实验方法。水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物质中,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我

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逐步了解水分的存在形态和实验方法,进

一步掌握科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3、读数。 4、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雨量器 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目的:食盐、沙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7.实验名称: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器材: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各一份,烧杯4个、钥匙、水。 实验步骤: 1、将四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内,观察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2、根据实验现象完成教材26页记录表。 实验结果: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面粉、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8.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9.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10,实验名称: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汽水、注射器、橡皮塞。 实验步骤: 1、打开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2、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慢慢地往外拉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反复3 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范文单含实验目的及实 验现象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 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 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第2课植物的根 【实验名称】验证根的吸收作用 【实验目的】会设计观察实验;知道根有吸收作用。 【实验器材】一株生长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入花生油,防止水分蒸发。 4、用橡胶塞(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利于固定植物)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5、把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的液面会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根有吸收作用。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实验说明】 1、玻璃杯可用烧瓶代替,直接观察刻度,不用做标记。 2、花生油防蒸发,可用棉花代替。 3、橡胶塞可用橡皮泥代替。 第3课植物的叶 【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 【实验目的】大多数植物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叶中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实验器材】锥形瓶、酒精、烧杯(盛水)、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脱脂棉(棉花) 【实验步骤】 1、把几片绿叶放入锥形瓶内,再加入95%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 2、把锥形瓶放入盛热水的大烧杯中。 3、在三脚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水面,点燃酒精灯加热。 4、过一会儿,会看到锥形瓶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 【实验结论】叶子大多数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含有叶绿素。 【实验说明】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酒精。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

改进:这个实验如果分组做,不太安全,演示的话不利于学生观察,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己做,方法:用矿泉水瓶子装上白酒,把绿叶放入瓶中,放到盛有水的锅中,在炉上加热,仔细观察,效果很好。 第4课植物的茎 【实验名称】验证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器材】凤仙花、水(滴入红墨水便于观察)、’。 【实验步骤】 1、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 2、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把装置放在阳光下,叶面水分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 【实验现象】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被染红。 【实验结论】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实验说明】 1、凤仙花俗称:指甲桃。 2、凤仙花可用芹菜(其叶柄和茎是相通的)替代,效果非常好。 3、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长,就会因茎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了。 改进:选用带树皮细的枝条比较好,能明显的区分茎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部分。 第6课:秋季星空——制作观星箱 制作步骤:1、准备一个较大的盒子、线、胶带; 2、将盒子去掉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或右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洞不宜太大; 3、再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可以用胶带固定再盒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 4、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再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利用观星箱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观察。 【基础知识】 1、观察方位的确定:观察南面的天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观察北面的天空: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2、北斗七星的位置: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东 3、()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 4、()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著名的()就处于这个星座。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报告单 分组实验35个 1. 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の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の:测量室内外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2、将温度计悬挂3、读数。4、比较。观察现象:1、の气温高;の气温低; 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の地点。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の测量,可以了解当地の气温。 2. 实验名称:气温の测量 实验目の:测量温度の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の气温。 观察现象:1、一天中の气温高;の气温低; 2、一天中の气温の变化是: 实验结果:1、阳光下の温度高,背阴处の温度低2、一天中,中午の时候气温最高,清晨の时候气温最低; 3. 实验名称:自制风向仪 实验目の:培养学生の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天气现象の兴趣和好奇心。实验器材:硬吸管、硬纸板、带橡皮の铅笔、大头针、透明胶带、剪刀。步骤和方法:选一根硬一点の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の缝隙;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の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の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の缝隙,并固定。 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の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用我们自制の风向标测量风向。 观察到の现象:1、风向是指の方向。北风是由吹来の风;东南风是由吹来の风;

2、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实验结果: 4. 实验名称:自制雨量器 实验目の:制作简易の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一张制作方法说明书、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步骤和方法: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の厚底直筒玻璃杯子; 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の长度略小于杯子の高度;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の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の一面朝下粘在胶带の中间; 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の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の外则面,要使刻度の底部正好和杯子内则底部对齐; 用粘贴刻度纸条の方法把小组の名字粘贴在杯子の背面。 用自制の雨量筒测量降雨量,观察到の现象:学会了制作简易の雨量器,并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结果: 5. 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目の: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の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の等级。 6. 实验名称:用温度计、风向仪、雨量器等观测天气 实验目の:天气是不断变化の对长时间观察记录の天气进行分析和整理,可能帮助我们认识天气の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の一些规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而面粉不容易溶解。实验器材:食盐、面粉、水、玻璃杯、勺子。实验步骤: 1、在两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相同的水量。 2、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一勺食盐,另一个玻璃杯中加入 一勺面粉。 3、用勺子搅拌,观察食盐和面粉是否溶解。 观察到的现象:食盐在水中很容易溶解,而面粉则不容易溶解。 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容易溶解,而面粉不容易溶解。 指导老师_______实验日期___年__月__日第__节实验名称:热胀冷缩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物体受温度变化时的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器材:塑料瓶、热水、冷水、测量尺 实验步骤: 1、在塑料瓶中注入适量的热水。 2、用测量尺测量瓶子口的直径。

3、将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瓶子口的变化。 4、用测量尺再次测量瓶子口的直径。 cc 观察到的现象:在热水中,瓶子口变宽了;在冷水中,瓶子口变窄了。 实验结论:物体在受到温度变化时,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实验名称:不同物质(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器材:2个烧杯、1根筷子、20克食盐、20克小苏打。 实验步骤: 1.向两个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 2.将食盐和小苏打均分为六份。 3.一份一份的将食盐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4.一份一份的将小苏打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观察到的现象:溶解了6份食盐,溶解了5份小苏打。

实验结论: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一些,说明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的快?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实验器材:烧杯两个、30毫升水、玻璃棒、两包10克的食盐。 实验步骤: 1.用烧杯装30毫升水。 2.将两包食盐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的水。 3.观察哪一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 观察到的现象:一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 3、读数。 4、比较。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 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 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3.实验名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食盐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 2 个、搅拌棒 2 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观察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4.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 1 个、搅拌棒 1 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 2、你发现 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5. 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器材:铁架台 1 个、漏斗一个、烧杯 6 个、玻璃棒 3 根、滤纸三个、 (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 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4、观察比较滤纸。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6. 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7.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烧杯 2 个、钥匙、搅拌棒 2 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班级第小组记录员日期 实验名称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科学教材第页 实验目的把面粉、盐、沙放入水中,观察是否能被水溶解,并进行过滤实验 实验器材及药品面粉、盐、沙子、玻璃杯、玻璃棒、滤纸、漏斗、方座支架、烧杯4个 实验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后的情况用滤纸过滤后,滤纸上有无残留物 面粉食盐沙 我的发现 实验中我们发现食盐在水中()了,而面粉、沙在水中没有(),也就是说物质在水中有的能溶解,有的不能溶解。 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的微粒,()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的方法分离出来

班级第小组记录员日期 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表 高锰酸钾的状态 高锰酸钾进入水 中时的状态 搅拌后高锰酸钾 的状态 高锰酸钾水溶液 的状态 溶解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记录表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 颗粒大小是 怎样变化的 在水中的分 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 沉淀出现 能用过滤的 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 没有溶解

班级第小组记录员日期 活动名称: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 ()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一包的食盐? 2、研究的准备 杯里装()毫升的水 ()克一包的食盐()包 筷子、水槽、记录纸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我们小组发现:()毫升的水能溶解()包食盐,即()克食盐。 ()毫升的水溶解食盐的分量 第一次加入食盐()克第二次加入食盐()克 第三次加入食盐()克第四次加入食盐()克 合计累计后加入食盐共()克

班级第小组记录员日期 实验名称: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任务及要求:用蒸发皿蒸发浓盐水,得到盐的结晶,并进行观察 材料准备: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浓盐水、放大镜、烧杯 比较的物质蒸发皿中的结晶盐溶解前的食盐 它们的样子(可以用 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我的发现(两种盐的 区别可以从大小、颜 色、形状等方面进行 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含实验目的及实验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 1、挑一支温度计,用线铁链不好。 2、将温度计装设,(距地面1.5米左右,无法看齐,在室外特别注意通风,阳光无法照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低,背阴处的温度高,表明测量气温时必须挑选背阴的 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低,清晨的时候气温最高;还辨认出在一天中的气 温时从高至低,在从低至高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 1、用擦水壶演示降水,记录不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为在水平桌面,念出刻度 3、 折算成24小时,录入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测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实验步骤: 1、挑一小匙食盐,放进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烘烤。你存有什么辨认出? 2、 挑一小匙河沙整洁的沙,放进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烘烤。你存有什么辨认出?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熔化了,沙在水中没熔化。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0个实验报告汇(可用于填写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0个实验报告汇(可用于填写实验报告单) 第一单元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

式(振动)有关。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2)实验步骤: 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一? (1)实验步骤: ①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②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 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 ③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 (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3)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实验四:固体能否传播声音二? (1)实验材料:大水槽、音叉(带橡胶锤)、水。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5篇范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5篇范文] 第一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四上第二单元实验报告呼吸和消化单元实验报告 实验十五:借用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 (1)实验材料:塑料管、小气球、玻璃瓶、橡皮膜戒气球皮。 (2)实验步骤: ①吐下拉动皮球皮时,观察小气球的变化,思考此时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 ②把皮球皮吐上顶起时,观察小气球的变化,思考此时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 (3)实验现象: ①吐下拉动皮球皮时,小气球会鼓起,此时是吸气过程。 ②吐上顶起皮球皮时,小气球会瘪下去,此时是呼气过程。 实验结论:膈肌收缩时,位置下降,气体迚入肺完成吸气过程;膈肌舒张时,位置上升,肺中的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过程。 实验十六:建议利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我们自己的肺活量。 (1)实验步骤: ①展开测量袋。 ②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③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④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⑤用肺活量测量袋依次测量5 名同学的肺活量,每个人分别测量 3 次,取平均值计入下表中。 ⑥比较男、女生的肺活量,说说肺活量不性别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肺活量不性别可能有关,男生的肺活量般比女生的肺活量大。 实验十七: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1)实验材料:塑料盒、一块馒头、一块土豆、碘酒、滴管。

(2)实验步骤: ①在馒头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馒头的颜色变化。 ②将土豆切开,在土豆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土豆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土豆、馒头遇到碘酒都变成了蓝色。 (4)实验结论:土豆、馒头中含有淀粉。 实验十八:辨别脂肪的方法。 (1)实验材料:一张白纸、食用油、一粒花生、一小块肥肉、干净的水、棉签。 (2)实验步骤: ①用棉签蘸一点清水,涂抹在白纸上。 ②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油迹并丌会消失,这是食物中存在脂肪的证据。 ③再用肥肉、花生挤压,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不清水、食用油的痕迹比较。如果接近食用油的油迹,就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3)实验现象:肥肉、花生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不食用油的油迹相同,不水留下的痕迹完全丌同。 (4)实验结论:食用油、肥肉、花生等食物中含有大量脂肪。 实验十九: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一块馒头、小盘子。 (2)实验步骤:从馒头上取下三块大小、形状相同戒近似的馒头,分别放入口中咀嚼一次、三次、五次,然后将口中的馒头吏在小盘子中,观察、描述馒头的变化,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3)实验结论: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在咀嚼食物时共同参不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 实验二十: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1)实验材料:硬纸板、大塑料口袋等。 (2)实验步骤: ①用硬纸板模仿门齿和犬齿的外形,用大塑料口袋装满空气,模仿臼齿。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做小吊车 一、实验题目:做小吊车 二、实验要求:制作一个小吊车 三、实验器材:纸盒、木板、生物、、重物、线、剪刀、胶水、锥子、小刀。 四、操作步骤: 1、用小刀把木板裁成长15cm,宽3cm的木板条一块,长5cm,宽3cm的木板条两块,边长6cm的正方形木板一块。 2、把裁好的材料按图组装成一个小吊车模型。 3、分别拉或放线,看看小吊车车臂是怎样升降的。 2、记忆游戏 一、实验题目:记忆游戏 二、实验要求:记忆游戏01 三、实验器材:手电筒、橡皮、笔、文具盒、风车、塑料盖等。 四、操作步骤: 1、在桌上摆放所有物品。 2、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各个物体的位置。 3、转过身,由另一个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4、再转回来,看看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3、玩滚轮 一、实验题目:玩滚轮

二、实验要求:玩滚轮 三、实验器材:剪刀、泡沫塑料板、胶、胶水、长30cm的小木棒、小盘、线、重物、线轴。 四、操作步骤: 1、用泡沫塑料板剪两个圆轮片。 2、把线轴用胶水固定在圆轮片中央。 3、将一根木轴插入线轴中央,再把一根拴有小盘的丝线,固定在木轴的一端。 4、往小盘内放进重物,放开手,滚轮运动起来。 4、制作地球模型 一、实验题目:制作地球模型 二、实验要求:制作地球模型 三、实验器材:旧报纸、一个旧皮球、颜料和颜料刷、一张世界地图、粘土、胶水。 四、操作步骤: 1、用报纸制作一个底座。 2、将旧报纸撕成条,用胶水贴在皮球上,至少要贴3层。 3、用粘土在球上做出高山、平原的形状。 4、给自制的地球模型涂上颜色。 5、观测一天中影子方向和温度的变化 5实验题目:影子方向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使学生知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光照方向的变化而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第一单元 实验一: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并用它来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记录表等。 (2)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将听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如图2所示,轻轻弹拨橡皮筋(可将橡皮筋的一端系在或套在一个固定物体上),注意听一听是否有声音。能听到声音时,观察橡皮筋是否振动。将听到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③让橡皮筋停止振动,注意听一听此时是否还有声音,将结果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 ①拉伸橡皮筋、按压橡皮筋、用手揉搓橡皮筋时,没有声音。 ②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有声音出现,此时,皮筋是在振动着的。 ③橡皮筋停止振动时,声音消失了。 (4)实验结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

关。 实验二:空气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材料:闹铃、玻璃罩、真空泵等。 (2)实验步骤: ①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中,注意声音的变化。 (3)实验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闹铃的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了;空气又进入玻璃罩后,铃声逐渐增大。 (4)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三:固体能否传播声音? (1)实验步骤: ①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长桌子的一端,并用耳塞或手堵住另一侧的耳朵。 ②另一个同学非常轻地敲击桌子的另一端或用手指轻轻抓挠桌面,记录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情况。 ③将耳朵离开桌面,记录此时听到的声音情况,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之处。 (2)实验现象:耳朵贴在桌面上时可以清楚地听到敲击桌面或抓挠桌面的声音,耳朵离开桌面后,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弱,甚至听不到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