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20世纪初,Janet指出,强迫型人格障碍者有一种内在的不完美感(feeling of incompleteness),总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1]。五六十年代Horney[2]、Hollender[3]等人将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视作一个精神病理学概念。1980年,美国精

神病学会制订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4]把完美主义作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此后欧美心理学界对完美主义的研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

文献明显增多。

不同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在理论和研究结果上都存在较大分歧。大体可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完美主义是消极特质,另一派则以两分法看待完美主义,认

为完美主义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完美主义消极特质论

此派在早期的研究中重视挖掘完美主义的定义及内涵,其中的代表人物有Burns[5]、Pacht[6]、Weisinger和Lobsenz[7]等。至90年代则重视从多种维度看待完美主义构成,并重视发展有关的测量工具。近年来此派的代表人物有Frost[8]、Hewitt和Flett[9]等人。

Burns[5]指出,完美主义者存在的两种心理歪曲:一是教条地认为消极事件将来还会

重复出现;二是饱受“应该”原则的折磨:应该更好、应该不生气、应该与众不同等。Pacht指出:“完美主义者为自己树立了高得不能现实的目标,于是不断地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所

挫败[6]”。Weisinger和Lobsenz认为,完美主义者如果没能达到预期的完美,就会觉得

失败了;如果达到了预期,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因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没有衡量

努力和成功的客观标准,也没有体味成功的机会[7]。

完美主义者往往采用被Burns称为“全或无” [5]、被Barrow和Moore称为“圣徒和魔鬼”[10]、而被Pacht称之为“上帝和渣滓” [6]的二分法思维方式,他们只能看到一个连

续体的两个极端,看不到中间地带,要么是“正确”、“成功”;要么就是“错误”、“失败”。

Hewitt和Flett从完美主义的取向上区分出三种完美主义: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SOP,

)、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

Perfectionism)、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SPP,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它

们的区别在于完美主义所指向的客体,但共同本质都是消极的。SOP是指强加给自我的过高

的标准;OOP是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对他人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SPP是指完美主义者要去迎合社会或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认为自己必须达到这些期望才能赢得

赞赏和接纳。Hewitt和Flett制订了测量这三种维度的完美主义问卷(MPS)并发现,SOP

与心理困扰的相关很微弱,OOP虽与“责备他人”等人际交往问题有关,但与焦虑、抑郁等指

向自身的心理困扰大多没有显著的相关,只有SPP才与多种心理困扰呈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正相关[9,12]。这提示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是消极完美主义的主要成份。

Frost等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多维度完美主义”的概念,并确定了六个维度:(1)担心错误(CM),即对错误的消极反应,把错误等同与失败并认为失败后将失去他人

的尊重;(2)过高的个人标准(PS),即对自己要求过高,并且这些要求在自我评价中占

了过分重要的比重;(3)父母的期望(PE),即认为父母为自己设立了非常高的目标;(4)父母的批评(PC),对父母过分批评自己的一种知觉;(5)行动的疑虑(D),即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的怀疑;(6)条理性(O),即对秩序、条理和整洁的强调。在多维度概念的

基础之上,Frost 等编制了“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FMPS)[8,13]并得到了广泛运用。

完美主义两分法——正常的与神经质的完美主义

这一派认为,完美主义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Hamachek把完美主义分为

正常的和神经质的两种,他认为正常的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它促使人们为自己

设立较高的标准来驱动自己成为有能力、有成就的个体;正常的完美主义者允许自己在自我

评价时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并不期待自己在所有的情境下都表现完美,能建设性地应付自卑感;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正好相反,他们在每种情境下都为自己设立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标准,一直被自卑感所压迫而不是被挑战所激励[14]。

Johnson和Slaney 把完美主义既看作一个观点,又视为一种行为。他们编制了“接近完

美量表”(Almost Perfect Scale,APS),确定了与Frost的有所不同的六个维度:(1)标准,即个人标准;(2)秩序,即条理性;(3)差异,即现实与标准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烦恼;(4)亲和,即人际关系的困难;(5)焦虑,即对任务和表现的神经症性的紧张;(6)惰性,即对任务的消极逃避[15]。他们的研究发现,标准和秩序是完美主义的积极方面,与心理困扰无关或负相关,差异、人际关系的困难和焦虑是完美主义的消极方面,与心理困扰正相

关[15]。

Ashby和Kottman发现有高自卑感和低自卑感的完美主义,高自卑感的人会表现出较多

的心理困扰,而有较低的自卑感的人正常、积极地追求完美,表现出的心理困扰较少。他们

把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定义为因追求完美而表现出过分的情绪痛苦的人[16]。

分析上述两派观点对完美主义概念的定义,可以发现,第一派所说的“完美主义”实际上就是第二派所说的“神经质的完美主义”,第二派所说的“正常的完美主义”实际上就是第一派所说

的“积极正常地追求完美”。

完美主义研究

一、完美主义研究的发展 在心理学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这个词,从对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以来,很多学者对完美主义都下了定义,但是在咨询界或心理学上,“完美主义”却一直没有得到大家认可的、正式一致的定义。 国外对“完美主义”的研究,溯推其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Freud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提及的“超我”——驱动个体不顾一切地追求成就目标的满足,Freud认为,超我遵循的原则就是完美主义。在对神经症患者的研究中,Freud将完美主义视为强迫性神经症的常见症状1。 Horney(1950)也把完美主义视为神经症之一,将其与友爱、权利、赞许、成就和社会认可等并列为潜意识的驱动力量2。 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他对“追求卓越”的诠释是积极意义的“完美主义”研究的开端3。Adler4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追求卓越,即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不断地、更好地适应其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striving for perfection)。一方面它可能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促使人格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会使人专注于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节”,成为一个缺乏社会兴趣,妄自菲薄的人。根据追求完美的动机取向的不同,Adler将个体的生活方式分为四种: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他认为,只有“社会型”是代表着个体追求完美的动机导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而其他三种生活方式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调5。Adler认为在人类众多的动机中,追求完美是最纯净和最本质的动机,但是他也认为,个体追求完美必须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6。 自Adler以来,各种有关完美主义的理论观点不断涌现,但其后的心理学家 1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自我与本我[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 Horney,K.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The Struggle Toward Self - Realization.NewYork:W.W.Norton,1950. 3 A 阿德勒著,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4Adler,A.Striving for superiority.In H.L.Ansbacher,& R.Ansbacher(Eds.),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A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z].NewYork:Harper&Row,1956:101-125. 5 Adler,A.In Ansbacher,H.L.,& Ansbacher,R.(Eds.).Alfred Adler:Superiority and social interest-A collection of later writings[z].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

完美主义的14个倾向

完美主义的14个倾向 1、你总是非常渴望让别人满意。 完美主义常常始于童年时期。在年幼的时候,我们被教导要有摘星之志——家长和老师鼓励他们的孩子去努力成为成功人士,并对他们的成就给予表彰和奖励(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惩罚他们未能达标)。完美主义者很早就学会以“我成就,故我在”的信念去生活,而且没有任何事情能像因自己出色的成就而让别人(或他们自己)印象深刻而让他们感到兴奋的了。不幸的是,在学校、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去追求“优秀”,会带来一生的挫败感和自我怀疑。“想要达到完美会是充满痛苦的,因为它通常是受到两方面需要的驱动:一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渴望,一方面是害怕做不好的恐惧”心理学家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说到:“这是完美主义的双刃剑”。 2、你知道你的完美情结正在伤害你,但是你却认为它是你为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是那种竭尽全力(通常是病态的)去避免碌碌无为或平庸的人,且奉行一种“不劳无获”的崇高信念。虽然完美主义者并不一定都是成功人士,但是完美主义常常与工作狂紧密相关。 “…完美主义者?坦承他们无情的标准的确是有压力且有点过分的,但他们坚信这能驱使他们实现其他方法从未达到过的卓越和高效的水平”伯恩斯写到。 3、你有拖延症。 对于完美主义来说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它的特点体现在一种强烈的成功欲,但同时也可能会成为妨碍成功的东西。完美主义与恐惧失败(通常不是最好的动力)和自我挫败的行为高度相关,比如:过分拖延。

来自约克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表明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一种出于渴望得到社会认可的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拖延工作的倾向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些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者中,拖延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他人反对意见的预感。适应性完美主义者从另一方面来讲,反而不易造成拖延。 4、你对其他人极其不满。 对他人进行批判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排斥其他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人。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有太多排斥的东西。完美主义者具有高度的鉴别能力,几乎没人能入得了他们的法眼。 当不再那么强硬的对待他人时,一些完美主义者可能才会发现他们自己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别盯着别人的缺点,也别紧抓别人的疏忽和过失不放。”佛陀启示我们“而是要看自己的行为,你做了什么而又有什么是还没做的。” 5、你要么就做大,要么就回家。 许多完美主义者内心都挣扎在非黑即白的想法里——在某个时刻你是个成功者,在下一瞬间你又变成了失败者,这取决你的最新成就或是失败经历——而且他们总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如果你有完美主义倾向,当你知道有一个能让你成功的好机会摆在眼前,可能你就会将自己投身于这样一个新的项目或是工作——而当察觉到有失败的风险时,你可能又会去完全避开它。研究表明完美主义者总在规避风险,这样会抑制创新性和创造力。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人生就是一场要么功成名就,要么一事无成的游戏。当一个完美主义者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她的强大动力和野心会让她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目标。这并不奇怪,因此完美主义者是罹患饮食失调症的高危人群。 6、你很难向别人敞开心扉。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_訾非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4,27(4):943-945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訾 非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 m)心理是《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 SM-III)的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被认为参与多种心理障碍的形成与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完美主义心理缺少精确的定义和量化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的心理咨询和资质优异教育领域,这种心理愈来愈被看作是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息息相关的人格特质,并且已普遍承认这种特质是多维度、多侧面的。本文追溯了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介绍了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 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 1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之渊源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推源其始,可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1]。他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她所在的生存环境,而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striving for perfection)。在人类的众多动机中,Adler认为,追求完美是最为纯净和最为本质的动机。但是他也认为[2],个体追求完美必须是以社会兴趣为目的,否则将导致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Adler提出[2],追求完美的动机的不同取向,可以导致四种生活方式: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除了社会型代表着一种将追求完美的动机妥善地导向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之外,其他三种生活方式则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调。 Adler是唯一一位将“追求完美”看作人类天生动机的主要心理学家。其后的心理学家大多用“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一词描述一类负面的心理现象。Horney用“完美主义”指陈神经症者的一个亚型[3]。在她看来,完美主义者是一类力求完成“应该”做的事,尽职尽责,礼貌客套,表面诚实的人。荷妮指出,完美主义者对他人有很强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的标准高于别人。这类个体相信,人类生活是按照绝对可靠的公正和正义的机制运行的。他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中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是完美无缺时,完美主义者将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 Hollender[4]则描述了另一种完美主义者类型,这种完美主义者虽然缺乏创造力,却是一类辛苦工作,务求做事尽善尽美的人,他们的工作对人类的生存是重要的。他们与Horney 指出的那类以努力创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以体验自恋式的满足的完美主义者是不同的,通常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心理问题,因而不应当被看作神经质类型的完美主义者。由此,Hollen-der[4]认为有两类完美主义者,一类是Horney提出的那些追求外在的评价,追求完美的“形象”的完美主义者,另一类是辛苦工作,务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的人。Hollender还提出,个体早年在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其中父母的批评和期望对完美主义心理的形成是至为关键的。 2 测试完美主义心理的量表 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以美国心理学家为主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心理现象开始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Burns[5]设计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完美主义量表》,并把完美主义定义为:“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设立过高的标准或期望。”Burns的这个由十个问题组成的采用莱科标度(Likert Scale)的量表开创了对完美主义进行实验研究的先河。但是他把完美主义看成单一维度的心理机制,此假设后来受到广泛质疑。 Hewitt等人[6]经过研究发现,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完美主义心理可以看成一个三维度的结构,即:自我导向的(self -oriented)完美主义,指向他人(other-oriented)的完美主义,和社会决定的(socially prescribed)完美主义。Hewitt等人所设计的《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Multidi mensional Perfectionis m Scale;简称MPS)[6]即用来测量这三个维度。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是指个体努力将所有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则是对他人有很高的期望,期望他人完美无缺,对他人的错误和不尽力完美之处感到不安;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指的是个体尽力去满足别人对他的期望,生怕别人对他失望[6]。Hewitt等人[7]的研究还发现,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和很多种类的神经症相关,而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仅与一些神经症有微弱的相关[7]。似乎比较明确的是,完美主义者的神经症主要是由个体能力与他们所认定的外在标准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者受外在强加的标准左右,把它们看成非此不可的“必须,”因而在标准不能达到时缺乏灵活性,难接受较底一点的标准,从而容易导致神经症。而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者虽然也给自己设立较高的标准和期望,但当标准和期望不够现实不能实现时,能够及时调整,因而较少发生神经症。 Frost[8]等人则从完美主义心理的产生原因方面归纳出了完美主义心理的六个特征,包括“对错误的在意度”(concern over mistakes)、“行为的迟疑度”(doubt about actions)、“个人标准”(personal standards)、“条理组织度”(organization)、“父母期望度”(parental expectations)、“父母责难度”(parental criticism),并设计出了反应这六个特征的《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rost's Multidiment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简称FMPS)[8]。 “对错误的在意度”较高的人过于担心出错,甚至一点小错也会使其认为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这种心态使个体对失败的恐惧压倒了对成就的追求。“行为的迟疑度”反映的是个体在做一件事时,常感到不能满意,犹豫不决,不能真正结束已完成的工作。极高的和不现实的“个人标准”是神经质完美主义者的又一个特征。这种个体遇到不利的环境和条件时,不能根据现实需要调整自己的标准,始终期望完全胜任每一件工作并且超过别人。Frost等人在设计量表时曾认为,个体 943 作者简介:訾非,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博士。E-mail:zi fei@https://www.360docs.net/doc/4a1994493.html, DOI:10.16719/https://www.360docs.net/doc/4a1994493.html, ki.1671-6981.2004.04.046

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

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訾非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 周旭 (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合肥,230036) 中国心理学家网整理:https://www.360docs.net/doc/4a1994493.html,/ [摘要] 目的:检验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FMPS)信效度。方法:共有1280名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填写了FMPS问卷,其1000名被试的数据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280名被试的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部分被试被要求填写测量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困扰的问卷,作为效标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由五个维度组成。各维度的项目载荷在.45~.78之间。五个因素(担心错误、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动的疑虑)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3.7%。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64~.81,重测信度为.63~.82。中文FMPS与焦虑、抑郁、强迫等心理困扰也有显著的相关,其中“担心错误”和“行动的疑虑”与各种心理困扰的相关系数在.30~.70之间。结论:中文FMPS的维度结构与其英文原问卷相似,且具有令人满意的信效度,适合在中国文化环境下使用。 关键词完美主义, 信度,效度,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FMPS) The Chines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An Examination of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ZI Fe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ZHOU X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Affair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Frost’s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FMPS). Methods: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eighty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responded to the FMPS and instruments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es such a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bsession-compulsion. Both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FMP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MP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es were analyzed as an investigation for criterion validity. Results: Factor analyses extracted five of the original six factors of FMPS. PC does not emerge as a dimension. The five subscales are shown to have satisfactory internal consistencies with Cronbach’s alpha between .64 and .81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63~.82.Chinese FMPS i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and obsession-compulsion. Particularly, CM and DA are correlated with these psychological distresses with coefficients between .30 and .70. Conclusion: Chinese FMPS is valid and reliable for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perfectionism, reliability, validity, Frost’s Multid 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 (FMPS)

完美主义者苛刻的处事原则

完美主义者苛刻的处事原则 FBI在案件调查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对事情有着严重的苛责心理。不仅是被调查对象,在FBI探员当中,也有着喜多以追求完美为人生目标的人。他们总司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一点点的瑕疵在他们看来都是致命的。对此,FBI经常请心理专家对这种完美主义心理进行分析。 有着完美主义心里的人被称为完美主义者,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追求完美,而这种追求完美的欲望,本身就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有下次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完美主义者们总是很容易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完美主义者是在强迫自己做到更完美的过程中长大的,当他们成长、蜕变之时,完美主义者会很注意培养自己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他们事业心比较强,元一位工作付出精力等。在评价事物时,他们的价值体系是较好的,因为他们强调公正,对别人和自己要求坦率、诚实。他们对别人大公无私,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但是在别人眼中就会显得有些苛责。 尽管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完美主义者却带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冲动——他们总是会耗费所有的精力去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甚至更好。他们不能对不完美的事物置之不理,所以往往会很轻率地定下计划,并且义无返顾的去执行。但是,隔不了多久,或者他们的计划就要完成时,他们又会疲倦和事不关己的感觉,因为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太多完美,却没有办法去改变。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日积月累,是他们整天生活在挫折、失败、碌碌无为和愤慨的心情中而无法自拔。 不过,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性格也会使他们魅力四射,因为在决策时,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提供信息,研究所有的相关细节,以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还会认真的衡量投入产出比。基于对效率的考虑,他们还会把每一个人、每一件材料都用的恰到好处,绝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无用功。他们收集信息到了事物巨细的地步,有些耗时,但是磨刀不误砍材工,这种态度对于一个正确的决策来说,确实是必不可少的。 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完美主义者对配偶的要求很高,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也是让人惊叹的,他们的付出更是全心全意,让人感动。或许正是由于用情“过专”,

工作狂现象研究综述

“工作狂”现状研究综述 教科院0705班张瑾200730602011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工作沉迷”(Workaholism)现象由此产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并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总结有关工作狂的近期研究结果,包括工作狂的定义、类别、成因和测量,为工作狂现象的现状认识做一个概括。 [关键词]工作狂工作沉迷组织 一、“工作狂”现象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工作沉迷”(Workaholism)现象由此产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工作沉迷者(Workaholic)俗称“工作狂”,与工作成瘾(WorkAddiction)、工作成瘾者(Work Addict)等术语一道来形容在工作上投入到沉迷的人。理论上,20 世纪 70 年代起,这类现象逐渐受到关注;实践中,不少企业鼓励工作狂般的工作方式,他们认为工作狂能够为组织带来效益。事实上,工作狂的行为方式往往伴随许多负面影响,这些副作用很可能牵扯到企业本身。例如:高工作压力下的员工会采取更多的破坏性行为对待企业,而更多的副作用则是来自对其身心健康的伤害,同时会损害员工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例如,经年累月的工作使员工身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头痛、高血压、胃溃疡、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疾病;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心理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工作狂的心理空间弹性非常有限,受到微小的刺激都容易发怒,甚至造成精神崩溃、自虐、过劳死、自杀及其他危害他人的非理智行为(石金涛、刘云, 2008)。有报道称,竞争和压力使美国的工作狂在过去 10 年中增加了50%。加班加点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粘在办公椅上,过劳、过胖带来的疾病,每年夺去 30 万美国人的生命(王馨影、刘晓阳等, 2006)。正是由于工作过度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开始逐步关注工作狂。1971 年,美国宗教学教授Wayne E.Oates 在《一名工作狂的忏悔》中开始使用“工作狂”这一术语。书中,他把自己和同伴自嘲为“一班工作狂”,他们对待工作就像酗酒者看到酒精一样兴奋,但他们的人生是悲剧的。由于长期沉浸在工作中,导致他们没有快乐,没有朋友,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带来许多疾病。因而,有学者把工作沉迷看作为一种“病态”,视其为一种成瘾症。自此,“工作狂”一词开始流行。当时对工作狂的报道大多只是一些轶事性、非理论性和非实证性的文章,学术性的研究论文相对匮乏。 二、“工作狂”的类型划分 在定义的基础上,不少学者提出工作狂由不同的维度构成,因此存在不同的类型,每种工作狂都有不同的前置因素和后续结果。研究者如Oates、 Rohrlich、 Fassel 等都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方法,但这些划分大多缺乏理论根据,其产生的过程或不够具体,或不能被实证检验,划分维度比较模糊。对工作狂比较科学的、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Naughton(1987)以“职业承诺”(CareerCommitment)和“强迫症倾向”(Obsessive-compulsiveTendency)两个维度为基础,提出工作狂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卷入型工作狂”(Job-involvementWorkaholics),他们具有高工作承诺和低强迫症倾向,在过分要求的工作中表现良好,对工作很满意,但是对非工作性的事情则不大感兴趣。另一类是“强迫型工作狂”(Compulsive Workaholics),他们具有高工作承诺和高强迫症倾向,可能会是那些工作表现差劲的人,他们的问题源于缺乏耐心和具有形式主义的工作习惯。 Spence 和 Robbins (1992)根据样本在工作卷入、被强迫工作感和享受工作三个维度

心理科学论文

且谈完美主义 摘要:完美主义的自我展示是完美主义者在人际交往中为向他人展示自己非现实的、固定化的完美形象而进行的印象整饰过程。在澄清完美主义自我展示概念基础上,本文重点梳理与剖析完美主义的优劣方面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机制,最后,就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完美主义自我展示影响机制心理现象 正文: 完美主义者是指那些事事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完美主义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完美,而这种欲望是建立在认为事事都不满意、不完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们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Alfred Adler提出的追求卓越的概念,追求完美的动机取向不同,可以导致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四种生活方式。其中,只有社会型代表着追求完美的动机取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余三种生活方式则代表着个体心理的失调。Karen Honey描述完美主义为“苛刻的要求”,将完美主义视为一种神经质性格。完美主义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并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完美时,完美主义者就会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甚至导致心理崩溃。 综上所述,完美主义的定义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目前对完美主义的定义仍是负面意义多于正面意义,其核心特征为: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恐惧失败。 这类人群的共同性格特征是:拘谨,犹豫不决,想问题办事情要求十全十美,过分追求完善标准,按部就班,非常仔细认真,循规蹈矩,讲信用,遵守时间,但是缺乏灵活性。他们过分自我克制,过度自我关心和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生怕办错事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损失和不利。因此平时小心翼翼,自我怀疑,精神高度紧张,难以松弛。这类人群显然在工作上高度负责,一丝不苟,但是效率不高,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导致社会适应性不良,人际交流困难。

社交恐怖症研究综述

社交恐怖症研究综述 摘要:社交恐怖症又叫社交焦虑障碍,其已经影响到患者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文章主要介绍其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其治疗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社交恐怖症;影响因素,测量;治疗 一、社交恐怖症影响因素 社交恐怖症也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影响社交恐怖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主要从心理、生理、家庭、社会和性格方面进行分析。 心理原因。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恐怖症又称之为“焦虑性歇斯底里”,是由于儿童早期的恋母情绪冲突所致。到了成人阶段,由于性驱力继续表现出强有力的恋母或恋父色彩,从而激起了一种关于被阉割的恐怖和焦虑,恐惧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反应水平的差异是由于最初的归因所致。而行为主义者则认为恐怖情绪的出现是由于形成了不良条件反射或行为学习的结果。具体说来,该理论认为恐怖症是由于某些物体和情境与令人恐怖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而形成了条件反射,因而获得了引起恐惧的性质,使这些物体和情景成为恐怖的对象。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被人拒绝,或者自尊心比较强,害怕被人拒绝,从而影响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行为。管新丽,华洁,马银枝对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的MMPI结果分析社交恐怖症的发生具有个性基础。与许又新的“决定社交恐怖的另一面是人格特征,如果特别爱面子,或是完美主义倾向强烈,这种人更容易患社交恐怖症”的观点一致。Clark与W ells提出的认知加工模式作为SP产生和维持的认知阐释,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验证。SP和高社交焦虑个体,其认知偏差对其症状的产生与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少数实验通过调控认知偏差确认了其对社交焦虑产生与维持的作用,却尚未见用于社交恐怖症被试。 生理原因。戴维·西汉认为人体内“5-羟色胺”的失调导致社交恐惧症,信息通过这种物质向大脑细胞传递信息,该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会引起恐惧情绪。有研究表明:假使父母中有一人曾患恐惧症,则子女可能也有患此症的倾向。尽管关于恐怖症是否具有遗传性的研究较少,但研究结果却都非常一致,恐怖症很有可能具有遗传性,尤其是双生子的研究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有人在做双生子调查之后,发现13对单卵双生子中,有4对同患广场恐惧症;而16对双卵双生子中,其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20世纪初,Janet指出,强迫型人格障碍者有一种内在的不完美感(feeling of incompleteness),总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1]。五六十年代Horney[2]、Hollender[3]等人将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视作一个精神病理学概念。1980年,美国精 神病学会制订的《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4]把完美主义作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此后欧美心理学界对完美主义的研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 文献明显增多。 不同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在理论和研究结果上都存在较大分歧。大体可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完美主义是消极特质,另一派则以两分法看待完美主义,认 为完美主义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完美主义消极特质论 此派在早期的研究中重视挖掘完美主义的定义及内涵,其中的代表人物有Burns[5]、Pacht[6]、Weisinger和Lobsenz[7]等。至90年代则重视从多种维度看待完美主义构成,并重视发展有关的测量工具。近年来此派的代表人物有Frost[8]、Hewitt和Flett[9]等人。 Burns[5]指出,完美主义者存在的两种心理歪曲:一是教条地认为消极事件将来还会 重复出现;二是饱受“应该”原则的折磨:应该更好、应该不生气、应该与众不同等。Pacht指出:“完美主义者为自己树立了高得不能现实的目标,于是不断地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所 挫败[6]”。Weisinger和Lobsenz认为,完美主义者如果没能达到预期的完美,就会觉得 失败了;如果达到了预期,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因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没有衡量 努力和成功的客观标准,也没有体味成功的机会[7]。 完美主义者往往采用被Burns称为“全或无” [5]、被Barrow和Moore称为“圣徒和魔鬼”[10]、而被Pacht称之为“上帝和渣滓” [6]的二分法思维方式,他们只能看到一个连 续体的两个极端,看不到中间地带,要么是“正确”、“成功”;要么就是“错误”、“失败”。 Hewitt和Flett从完美主义的取向上区分出三种完美主义: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SOP, )、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 Perfectionism)、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SPP,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它 们的区别在于完美主义所指向的客体,但共同本质都是消极的。SOP是指强加给自我的过高 的标准;OOP是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对他人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SPP是指完美主义者要去迎合社会或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认为自己必须达到这些期望才能赢得 赞赏和接纳。Hewitt和Flett制订了测量这三种维度的完美主义问卷(MPS)并发现,SOP 与心理困扰的相关很微弱,OOP虽与“责备他人”等人际交往问题有关,但与焦虑、抑郁等指 向自身的心理困扰大多没有显著的相关,只有SPP才与多种心理困扰呈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正相关[9,12]。这提示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义是消极完美主义的主要成份。 Frost等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多维度完美主义”的概念,并确定了六个维度:(1)担心错误(CM),即对错误的消极反应,把错误等同与失败并认为失败后将失去他人 的尊重;(2)过高的个人标准(PS),即对自己要求过高,并且这些要求在自我评价中占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探析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探析 许东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350007) 摘要:通过对完美主义的概念,分类,结构等几方面因素探究完美主义的心理特质。重点阐述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和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个体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 体上呈现负相关,即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应该如何干预消极的完美主义心态,发展积极的完美主义心态,并给出相关建议。关键词: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相关建议 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 , 几乎每个人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一个完美主义者 , 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上进心 , 因此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然而完美主义只是意识当中的一种愿望 , 它必须和现实结合起来 , 即跟个体的实际能力相结合。否则 , 不现实的完美主义带来的只能是痛苦。许多专家通过对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的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个体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即完美主义对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少文献都记载了完美主义和许多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进食障碍、抑郁、强迫症、焦虑、惊恐发作、周期性头疼。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 人们对完美主义心理也会越来越重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都在日趋完善和发展。 一、完美主义的研究综述国外关于完美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早 , 近几年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完美主义的研究。有研究发现 , 完美主义在资质优异和成绩出众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中西方文化对完美主义的理解也有差异,因此对在中国环境下的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对这一心理特质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 (一)完美主义的概念完美主义的研究很多,对它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目前比较为学界所熟悉和公认的界定,是以下几位学者的解释。 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Alfred A·dler ), 他提出了“追求优越”的概念。而他对“优越”的解释类似于“完美”。 Alder 认为,追求优越的动机取向不同 ,可以导致统治型、获得型、回避型和社会型四种生活方式。其中, 只有社会型代表着追求完美的动机导向有益于社会的健康生活方 式 , 其余三种生活方式则表示个体心理的失调。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卡伦·霍尼( Karen ·Horney)描述完美主义为“苛刻的要求” , 将完美主义视为一种神经质性格。完美主义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固化了的自我形象 , 并按照这个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生活。当生活中遇到不幸或发现自己并不完美时 , 完美主义者就会面临心理上的巨大失衡 , 甚至导致心理崩溃。

绩效考评与管理研究综述

绩效考评与管理研究综述3 1、绩效考评概述4 1.1 绩效的概念4 1.1-1 关于周边绩效理论和概念的研究4 1.1-2 周边绩效的特点5 1.2 考评的概念7 1.2-1 绩效考核7 1.2-2 绩效评价7 1.3 绩效考评的过程、目的与用途8 1.3-1 绩效考评的过程8 1.3-2 绩效考评的目的9 1.3-3 绩效考评的用途12 2、关于绩效考评指标选择及考评偏差的研究14 2.1 关于绩效考评指标选择的研究14 2.1-1 有关绩效标准的特征和要求的研究14 2.1-2有关绩效标准的分类和容的研究15 2.2 对绩效考评偏差的研究17 3、绩效考评的层次、人员、容和种类19 3.1 绩效考评的层次水平19 3.2 考评人员20 3.3 绩效考评的容21 3.4 绩效考评的种类21 4、个体绩效考评的方法及其差误22 4.1 评级量表法22 4.2 人员比较量表法23 4.3 行为考核表法24 4.4 绩效目标考评法26 4.4-1 目标管理概述26 4.4-2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27 4.4-3 目标管理在绩效考评中的作用28 4.4-4 根据可考核目标进行考评的缺点30 4.5 模糊AHP法31 4.5-1 模糊AHP法考评的具体步骤31 4.5-2 使用模糊AHP进行绩效考评的案例33 4.6 AFT法37 4.6-1 考评指标体系38 4.6-2 考评数据采集38 4.6-3 考评方法——AFT39 4.6-4 实例应用42 4.7 小组考评法45 4.8 评语法45 4.9 关键事件法45 4.10 360度考评法45 4.11 自我评估法46

5、企业的整体绩效考评46 5.1 传统的企业业绩衡量系统46 5.2 企业整体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48 5.2-1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原则48 5.2-2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50 5.2-3 平衡记分卡52 5.2-4 国有资产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58 5.2-5 企业管理绩效的分形评价60 6、企业集团部成员的绩效评价64 6.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64 6.1-1 行为业绩评价指标的具体容65 6.1-2 潜在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容65 6.1-3 指标值的确定66 6.2 行为业绩与潜在能力评价67 6.2-1 行为业绩评价67 6.2-2 潜在能力评价67 6.3 九方格综合评价与分析68 6.4 案例69 7、绩效考评容易发生的其他差误72 7.1 考评指标理解差误72 7.2 近期差误72 7.3 个人偏见差误73 7.4 压力差误73 7.5 完美主义差误73 7.6 自我比较差误73 7.7 盲点差误74 8、绩效管理系统74 8.1 绩效管理系统的要素74 8.2 绩效管理的灵魂与核心——沟通技术76 8.2-1 倾听技术76 8.2-2 绩效反馈技术77 8.3 绩效管理面临的挑战78 9、绩效考评的培训与考评结果的反馈79 9.1 绩效考评的培训79 9.2 考评结果的反馈80 10、参考文献81

完美主义思想的危害及解决方案

一、完美主义的危害: 1. 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完美往往是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越高压力越大,而完美的目标往往不能达到,这时就会有一种挫败感,压力和挫败感导致自我否定等消极思想,这样就削弱了一个人自信乐观的精神。 完美主义者具有强迫型人格,总是强迫自己达到完美的目标,这点有些像洁癖,洁癖就是一种对卫生过分要求完美的自我强迫性行为。完美主义者的自我强迫的范围更广。关键字:压力,挫败感,强迫性人格。 2.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完美主义者总是喜欢说:“我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他们看问题往往只有完美或不完美,成功或失败两个点,这是一种容易走极端的思维方式。他们一味追求完美,将思维局限于自己的完美计划,忽略别人的建议。这就导致了他们容易固执,钻牛角尖。 完美主义者总是喜欢说:“这件事情我本应该做的更好。”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在很多时候不能达到完美标准的客观情况下,总是喜欢强调“应该如何”而不是强调“事实如何”。 关键字:“只要最好”思维,“应该”思维

3.对行为方式的影响: 根据二八法则,百分之八十的事情只需要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去完成,而其余百分之二十的事情却需要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去完成。一些人总是只投入百分之二十的时间以获取百分之八十的完美,而完美主义者却希望用百分之百的时间获取百分之百的完美。这就像买电脑一样,有些人追求高性价比,有些人不在乎电脑的价钱,只追求高端的配置。追求高配置电脑的人有忘记money的倾向,完美主义者有忘记时间的倾向。 完美主义者喜欢制订繁多周密的计划以做到万无一失,而执行计划却往往半途而废。这是由于他们只知道追求完美,不善于选择取舍,从而导致了计划的实施总是不能达到预想的完美标准。所以说一个完美主义的计划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计划,过度计划会导致行为瘫痪。 关键字:完美与时间的性价比,过度计划导致的行为瘫痪。 4.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个完美主义者往往对别人的能力不够信任,认为别人无法达到他所要求的完美标准,而且完美主义者在对个人严格要求的同时往往也会严格要求别人;以强迫性人格影响自己的同时也以强迫性人格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研究综述_张婷婷 - 副本

作者简介:张婷婷,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1.完美主义概述 1.1完美主义的界定 完美主义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Adler(1956),他提出了“追求卓越”的概念。Alder认为,人类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不断、更好地适应他所在的生存环境,促使人类不断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就是追求完美[1]。 Hollender(1965)则认为有两种完美主义者,一种是追求外在评价,追求完美形象的完美主义者;另一种是辛苦工作,使自己工作尽善尽美的完美主义者[2]。前者将他人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的标准,后者追求的是让自己达到绝对满意。Hollender还指出,个体早年在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对完美主义心理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学者王静群等人(2005)将完美主义者的核心特征概括为:自我强加的高标准;自我评价过于依赖成功和成就;较高的自我批评;恐惧失败[3]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研究综述 张婷婷门陆 摘要:完美主义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国外关于完美主义的研究起步较早,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学者也开始对完美主义进行探索,但在我国仍属于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该论文主要对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进行介绍,并对国内完1美主义的定量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针对完美主义者的心理调适提出几点建议。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应该解决的问题,以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注意,进一步完善完美主义的研究。 关键词:完美主义人格特质测量工具心理调适 作者简介:门陆,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目前对于完美主义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完美主义看做是一种力求凡事尽善尽美的人格特质。 1.2完美主义的测量工具 1.2.1国外 Frost(1990)编制的多维完美量表(Multidi-mensionalPerfectionismScale,MPS-F)共有35个项目,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担心错误(Concernovermistake,CM)、个人标准(Personalstandards,PS)、父母期望(ParentalExpectations,PE)、父母批评(ParentalCriticism,PC)、行动的疑虑(DoubtsaboutActions,DA)、条理性(Organization,OR)[4]。 Hewitt(1991)等人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ultidimensionalPerfectionismScale.MPS-H)共有45个项目,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Self-orientedperfectionism),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Other-orientedperfectionism)和社会取向的完美主义(Sociallyprescribedperfectionism)[5]。 另外,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还有Terry-Short(1995)编制的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量表以及Flett编制的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在这些量表中,以Frost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和Hewitt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最为常用。 1.2.2国内 国内完美主义量表的修订,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对国外已有量表的引进,二是结合中国文化背景,编制中国版本的完美主义问卷。 2006年,大陆学者訾非和周旭采用中文版的《弗罗斯特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并根据大陆的语言习惯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信效度检验,修订后的量表得到国内学者的认同,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6]。同年,訾非等结合Hewitt等人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再次对《弗罗斯特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进行修订,得到一个包含50个项目,由担心出错、个人标准、条理性和父母要求四个维度组成的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修订后的问卷具有令人满意的信效度,适合在学生人群中使用。 李建伟等人(2007)编制了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多维完美主义量表,问卷包含42个项目,6个维度,分别是完美期待、个人标准、担心错误、条理性、自省和父母要求,该量表具有理想的信效度适合本国大学生使用[7]。 张小燕等人(2007)编制了大学生一般完美主义量表和特殊完美主义量表,弥补了国内完美主义研究领域的不足,为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提供了资料和依据[8,9]。 2.完美主义的相关研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完美主义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研究结果。近几年来,随着完美主义研究的迅速发展,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 2.1完美主义的定量研究 2.1.1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和自信的关系 马和冯泽永(2009)采用中文版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大学生自信量表对124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10]。结果发现完美主义总分与成就动机总分相关不显著,但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担心错误”、“对行动的疑虑”与成就动机总分和“追求成功的动机”有显著的负相关,与“避免的动机”有显著的正相关。“个人标准”和“条理性”与成就动机总分和“追求成功的动机”均存在正相关,“条理性”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存在负相关,这意味着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可强化个体的成就动机,而“担心错误”、“对行动的疑虑”、“父母期望”会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由此可以看出,完美主义在成就动机上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加强个体对成功的追求,也会强化个体害怕失败的动机。在自信方面,“个人标准”和“条理性”与自信总分和自信的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那些对自己要求较高、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个体通常也是自信心较强的个体,且在自信的各个方面(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都会有所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