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分子

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2)质量守恒的原因

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

⎨⎪⎪⎪⎪⎩

⎨⎧⎪

⎪⎪⎨⎪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观元素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

⎧⎨⎩分子的总数可能变

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

3.适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有反应发生。

(2)敞口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不能有气体参与。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②无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

典例1(2020·葫芦岛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

B.1 L氢气和8 L氧气反应,能生成9 L水

C.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

D.只有固体、液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所解释的范围,故不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氢气和氧气密度不同,故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不一定生成9 L水,故不正确;C、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故正确;D、一切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正确。故选C。

【答案】C

1.(2019·河南中考)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A.碳酸钠B.硫酸钠C.碳酸氢钠D.氢氧化钠2.(2020·无锡市查桥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木块燃烧后质量减轻B.铁生锈后质量增加

C.一定质量的冰融化成水,质量不变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质量不变3.(2020·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24 g镁和32 g氧气反应,可生成56 g氧化镁

考向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意义

典例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解析】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故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正确;D、化学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D。

【答案】D

4.(2019·怀化中考)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5.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6.(2019·永州中考)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

A.B.

C.D.

考向三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与解释典例3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解析】A、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不是在密封容器中进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氢气逸出装置,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C。

【答案】C

7.(2020·蚌埠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8.(2020·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某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关于该可燃物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A.只含有C、O元素B.只含有C、H元素

C.一定含有C、H、O元素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9.(2019·河北中考)根据如图所小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

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

果____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1.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

A.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D.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3.下列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

B.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水银,反应后质量增大

C.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

D.煤燃烧后变成煤灰,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小

4.现将10 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B.2∶1

C.5∶1D.4∶1

5.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全是化合物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的分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

6.(2019·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云衢中学等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5%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丁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7.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 g A和5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A.10 g B.13 g C.16 g D.18 g

8.(2020·南充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一定是反应物

B.x+y=20

C.a一定是反应物

D.反应中c与d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l

9.(2020·梅州市五华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通入X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2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前面

D.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10.(2020·苏州市张家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物质和丙物质的质量之和

11.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12O2+6NH33N2+5X+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O2B.NO2C.CO D.H2

1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

C.D.

13.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外观和食盐极其相似。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会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B.SO2C.NH3D.NO2 14.(2020·常州市教育学会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与应用。

(实验验证)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与镊子)、烧杯、两只小试管。

药品: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铁钉。

(1)根据提供的仪器,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实验,请写出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该实验称量过程中托盘天平指针偏左,可以通过_____调节天平平衡。

(微观探析)一定条件下,甲烷(CH4)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3)在上述反应中,参与反应的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_____。

(宏观辨识)假设有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充入6.4g甲烷(CH4)与一定量氧气点燃发生上图中的化学反应(甲烷和氧气均没有剩余)。

(4)当反应后容器的温度在150℃时,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_____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选填“≥”、“=”“或“≤”)。

1.(2019·天水中考)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2.(2019·绵阳中考)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图示物质中有3种氧化物

C.该反应中分子、原子个数均不变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2019·昆明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4.(2019·攀枝花中考)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B.t1时刻,甲和丁的质量比为5∶7

C.若丙是Cu、丁是CO2,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 g,如果再增加20 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5.(2019·重庆A中考)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

(1)若该技术广泛应用,可把排放的CO2转化为甲醇,则能缓解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雨B.温室效应C.白色污染

(2)甲醇可被氧气氧化,其反应为:2CH3OH+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类比乙醇的燃烧,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44g 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应中其它物质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6.(2019·绍兴中考)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7.(2018·沈阳中考)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 .物质总质量

8.(2018·宁夏中考)根据化学方程式2H 2O=====通电

2H 2↑+O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水是由氧单质和氢单质组成 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变 ⑤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⑧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1 A .①④⑤⑦⑧ B .②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⑥⑧

D .③⑤⑥⑦⑧

9.(2018·广东中考)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 .H 2、CO 、CO 2 B .N 2、O 2、CO 2 C .H 2、CH 4、CO

D .H 2、CH 4、CO 2

10.(2018·随州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 、Y 、Z 、W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

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物质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 .物质Y 一定是单质

D .反应中Y 、W 的质量比为6∶5

11.(2018·百色中考)高氯酸铵(NH 4ClO 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

物质是 A .CO 2

B .Cl 2

C .O 2

D .N 2

12.(2018·南京中考)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 、b 、c 、d 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56% B.b=6% C.c=17% D.d=8% 13.(2018·衡阳中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的值是7

14.(2018·丹东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定是化合物

15.(2018·连云港中考)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是一氧化碳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16.(2018·台州中考)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

1.【答案】A

【解析】A、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B、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硫酸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硫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2.【答案】C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A、木块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减轻,是化学变化,减少消失是生成物跑到空气中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铁丝生锈后主要生成氧化铁,是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B正确;C、一定质量的冰融化成水,质量不变,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C不正确;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D 正确。故选C。

3.【答案】A

【解析】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故选项正确;B、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故选项不正确;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是由于镁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以烟的形式扩散了一部分,故选项不正确;D、根据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镁

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8∶32∶80,

点燃

2Mg+O2MgO

2

483280

即24g镁恰好和16g氧气反应(氧气过量),生成40g氧化镁,故选项不正确;故选A。

4.【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后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分子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相等;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种类。故选C。

5.【答案】A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错误;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正确;C、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正确。故选A。6.【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质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得,反应前,现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前,缺少4个氧原子,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故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两个氧分子,D选项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A.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没有要求要消耗完锥形瓶内的氧气,白磷可以不过量,故错误;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错误;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先胀大后缩小,故错误;D.白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故正确。故选D。8.【答案】D

【解析】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该物质,水中的氧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于该物质和氧气,也可能完全来自于氧气,因此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选D。

9.【答案】(1)液体飞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白烟瓶塞飞出没有

【解析】(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液体飞溅;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瓶塞飞出;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这是因为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保持平衡。

1.【答案】C

【解析】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均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②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数目不能确定,错误;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正确;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正确。故选C。

2.【答案】C

【解析】A、如果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的话,就不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分子的种类一定变,错误;

B、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可能不变,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元素种类、质量,物质总质量,正确;D、如果物质种类没有改变的话,就不是化学变化了,所以物质的种类一定变,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A、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B、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加热水银,反应后质量增大,有新物质氧化汞生成,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C、酒精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是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符合题意;D、煤燃烧后变成煤灰,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二氧化碳逸出,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小,属于化学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C

【解析】1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2 g,故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10 g∶2 g=5∶1。故选C。

5.【答案】A

【解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为:2CO+ 2NO N2+2CO2。A、该反应的生成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的分子,

正确;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都不变,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10%g=60%,故甲是反应物;

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65%-15%g=50%;丁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应为1-10%-10%-65% =15%,质量分数增加,应为生成物。A、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5%-10%=5%,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乙和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甲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丁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乙和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7.【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由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A与B2反应的质量比是1∶1,将8 g A和5 g B2充分反应时,A过量,参加反应的A和B2都是5 g,因此生成AB2的质量是10 g。故选A。8.【答案】A

【解析】c的质量增加了10g,d的质量增加了5g,都是生成物,共增加了15g。若b质量也增加,则a一定是反应物,若b质量减少,则最多减少5g,因此a也一定是反应物,总之a一定是反应物;A、由分析可知b不一定是反应物,故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y=(30+5+10+1 5)-20-20=20;故说法正确;C、由分析可知,a一定是反应物,故正确;D、反应中c与d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0-10)g∶(20-15)g=10∶5=2∶1;故正确;故选A。

9.【答案】B

【解析】A、铜在反应以单质形式存在,化合价为0,生成物中的硫酸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故A错误;B、生成物中氧原子个数是10,反应物中的氧原子个数是8,反应物、生成物中的铜原子个数都是2,氢原子的个数都是4,硫原子的个数都是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故B正确;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故C错误;D、硫酸的颜色是无色,硫酸铜的颜色是蓝色,所以反应后溶液会由无色变为蓝色,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B

【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 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3、应用: 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4g 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 ,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硝化甘油(C 3H 5N 3O 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 气体:4C 3H 5N 3O 9 +5O 2=12A +12CO 2+10H 2O ,则A 的化学式为( ) A .NO B .NO 2 C .N 2 D .N 2O 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组成。 例:已知铜锈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生成水、氧化铜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铜锈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 有人说他能使水变成油(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一本万利。现在,他要把这项发明专利低价卖给你,你会买吗?请你揭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二 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化学计量数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右图化学方程式为例)22C O CO +===点燃 ⑴质: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 ⑵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⑵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⑶标:即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固体时,不须注明!................. 将“—”改成“==”。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①最小公倍数法;②奇数配偶法;③观察法。 (1).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Fe 2O 3+C----Fe+CO 2 选择O 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2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Fe 2O 3系数为2,而CO 2的系数为3,然后调节C 与Fe 2O 3的系数分别为3和4,既原方程变为: 2Fe 2O 3 +3C 4Fe+3CO 2。 (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分子 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2)质量守恒的原因 ①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②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 ⎧⎧⎪⎪ ⎨⎪⎪⎪⎪⎩ ⎨⎧⎪ ⎪⎪⎨⎪ ⎪⎪⎩⎩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观元素质量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两个一定变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变 ⎧⎨⎩分子的总数可能变 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 3.适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2.任何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有反应发生。 (2)敞口容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不能有气体参与。 (3)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②无气体参与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向一质量守恒定律 典例1(2020·葫芦岛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 g水与10 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 g B.1 L氢气和8 L氧气反应,能生成9 L水 C.5 g硫和5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 g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 [ 拓展]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4.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 (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易错易混 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中[ 注意] 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 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 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 释 练习1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 A.m的数值为64 B.若W为水,则X 或Y必定为酸或碱C.参加反应的X 与Y 的质量比为1︰4 D.若X 为化合物,Y 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2.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 6.5g 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混合物为Zn,Mg,m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2g C.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1g ,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A.40% B .60% C .30% D .50% 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I(浓)==△===MnCl2+2X+Cl2↑,其中X 的化学式为 A. H 2O B. H 2O2 C. HClO D. O 2 点燃 5.下列有关“ 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 CO 参加反应,则消耗O2 的质量一定是32g B.若16g O 2 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若10g 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若5g CO 和2g O2 混合点燃,则CO2生成的质量一定是7g 6.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g该H2O2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1g B .1.6g C .4.2g D .8.5g 7.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2。工业上制取ClO2的原理之一是:2NaClO3+4X=2NaCl+2ClO2+Cl 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ClO 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X 的化学式为HCl D. 上述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8.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 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反应物除了Zn 外,还有 1.N2 2.O 2 3.CO 2 4.H 2O中的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要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规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③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①适用范围: 化学变化 ②守恒的方面: 质量,不是体积 ③“参加化学反应的”----真正参与化学反应的那部分质量(注意过量的情况) 【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二.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化学方程式。实例:C+O2 CO2 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例:C+O2 CO2 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端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等式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 (2)注:在短线上注明条件。 常见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3)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总数相同。 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4)标: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①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号; ②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 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5)查:检查是否写对了。

质量守恒定律ppt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保持不变。18世纪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上推翻了燃素说之后,这一定律始得公认。20世纪初,发现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而变化,又发现实物和场可以互相转化,因而应按质能关系考虑场的质量。质量概念的发展使质量守恒原理也有了新的发展,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条定律通过质能关系合并为一条守恒定律,即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简称质能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范围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所有化学变化,包括大部分的物理变化; 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保持不变。18世纪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上推翻了燃素说之后,这一定律始得公认。20世纪初,发现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而变化,又发现实物和场可以互相转化,因而应按质能关系考虑场的质量。质量概念的发展使质量守恒原理也有了新的发展,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条定律通过质能关系合并为一条守恒定律,即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简称质能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范围 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所有化学变化,包括大部分的物理变化; 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保持不变。18世纪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上推翻了燃素说之后,这一定律始得公认。20世纪初,发现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而变化,又发现实物和场可以互相转化,因而应按质能关系考虑场的质量。质量概念的发展使质量守恒原理也有了新的发展,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条定律通过质能关系合并为一条守恒定律,即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简称质能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讲解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诠释】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2.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要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运用 1.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如下图所示:通电后水分子分解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没变、每个原子的质量也没变,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质量关系,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要点诠释】 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3.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要点三、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含义实例(S+O 2SO2)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反应物是硫、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 S + O2SO2 32 :16×2 :(32+16×2) 32 : 32 : 64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粒子个数比)S + O2SO2 1 : 1 : 1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S+O2SO2为例): (1)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粒子方面: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要点诠释】 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就是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积的比;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之比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之比,而不是质量比。 【典型例题】 类型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求化学式 1. 在金属铂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4NH3+5O2=4X+6H2O,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A.N2 B.NO2 C.NO D.O2 2.(2015•武威中考)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 B.CH3OH C.C2H5OH D.C2H6 举一反三: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二、意 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2、表示生成物是; 3、表示反应条件是;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1 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12 份质量的碳和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例:2H2+O2 2H2O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详解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详解 本节中考考查的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纯净物质量的计算;涉及气体体积、溶液体积或质量的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是不纯物质量的计算;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中考命题的热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考考查的热占是含有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杂质不参加反应)。 考查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计算题。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学习时要注意理解内因: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而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必然相等。正因为如此,化学反应前后的各元素的质量也一定不会变。利用这一点可以把很多复杂的计算进行巧算。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式或化学反应;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反应条件;④检查是否需要标注“↑”或“↓”。 3意义: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4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 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质”和“量”的变化及关系。所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号应读成“和”,不能读成“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号,应读成“生成”,不能读成“等于”。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如下: 1)审题:准确理解题意,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条件和待求问题。 2)分析:运用所学的知识剖柏题目,理清层次,找出隐蔽条件,明确物质间的关系,寻找突破口。 3)解答:一般分为以下七步:⑴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⑶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⑷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⑸列比例式;⑹求解;⑺答题。 6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必须注意:只有纯净物的量才能直接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不纯物的量应换算成纯净物的量。 7化学方程式只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如果已知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后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并且单位要统一。 8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⑴m= ρv ⑵单位换算:1 L=1 000 mL,1 mL=1 cm3 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宏观 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宏观) 两个一定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微观)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 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C和O2 ; 2、表示生成物是 CO2 ; 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一定改变的是 ; 可能改变的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 2→CO 2+H 2O ,则A 中一 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 元素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 2=6CO 2+6H 2O ,则A 的化学式为 。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物质A 分解成56 g B 和44 g C ,则反应了的A 的质 量为 g 。 3、将36 g 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 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 氧气;若已知在电 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 4.把6.1 g 干燥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 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 g ,根据 定律,可知制得氧气 g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 作用。 5、现有一反应A+B=C ,有10克A 和5克B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克A ,B 没有剩余,则 生成C 的质量为 克。 6、化学方程式是指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选择题: 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⑥ D .①③⑤ 2、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电解8g 水可得4g 氢气和4g 氧气 B.6g 的碳与6g 氧气反应生成12g 二氧化碳 C.8g 氧气与1g 氢气化合生成9g 水 D.6g 氧气与2g 碳反应生成8g 二氧化碳 3、对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同 B .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一定相同 C .物质的分子个数一定相同 D .原子的总数和质量一定相同 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5.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10 g 冰受热融化成10 g 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Fe CuSO 4 镁条 MnO 2 H 2O 2 Na 2CO 3 稀盐酸 A . B . C . D .

质量守恒定律

图:可乐与薄荷糖的反应 中考要求 质量守恒定律

板块一 质量守恒定律 一、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 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归纳总结】 1. 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范围一定是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如1g 水加热后变成了1g 水蒸气, 这一变化前后虽然质量相等,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是指真正参与化学反应的那部分质量,没有参与反应 的我们称为“剩余的”。 3. “生成的质量总和”指的是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无论是固、液、气都要加在一起。 4. “质量守恒”强调的是质量,而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气体的体积等。 如:某同学在做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实验后,注意到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固体质量小,于是认为:“质量守恒定律不是化学反应中的普遍规律。”你认为他的观点对吗? 二、 质量守恒的实质 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各反应物中的原子经过重新组合变成新的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各种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归纳总结】 知识讲解 反应物总质量

1.三个不变: ①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②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③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数量、种类不变; 2.两个改变: ①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化学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一定改变(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变成了生成物) 3.一个可能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数目。 例题精讲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例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例2】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 【例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②④⑤B.①③⑦C.①③④⑥D.①③④ 【例4】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①物质的状态;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元素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分子数目; ⑦物质种类;⑧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③④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5】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物质的守恒定律

物质的守恒定律 物质的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一项基本的法则,也被称为质量守恒 定律。根据这一定律,物质在任何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中,质量 总是不会增加或减少,而只会转化为其他形式。 物质的守恒定律最早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并在18世纪 得到广泛的认可。这一定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但 直到近代才被系统地研究和定义。 物质的守恒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在任何化 学反应或物理变化中,参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之和。换句话说,质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 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一定律的普适性和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证实这一定律。例如,当我们烧一根木头时,木头燃烧后只剩下一堆灰烬和一些烟雾,但总质量并未改变。实际上,木头的质量转化为气体和固体产物,并释放出能量。无 论是可见的反应还是微观的化学反应,物质的守恒定律都始终适用。 物质的守恒定律的重要性不仅限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在科学研 究和工程领域,它是解决问题和推导新的理论的关键。化学反应、能量转化和工艺过程都依赖于物质的守恒定律。例如,化学工艺

过程中的原料和产物的计量、药物合成的研究,以及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等都与物质的守恒定律密切相关。 物质的守恒定律也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我们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消费需求对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通过认识和应用物质的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资源、减少废物和环境污染,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然而,物质的守恒定律并不意味着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逆转的。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如核反应和宇宙中的黑洞,物质的守恒定律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特殊情况是我们正常生活和研究中所不需要考虑的。 总的来说,物质的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帮助我们理解物质在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中的转化和变化,为我们解决问题和推导新的理论提供了基础。通过遵循物质的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或者说,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 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系数是指活度与浓度的比例系数。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电解质的总浓度不能代表其有效浓度,需要引进一个经验校正系数fi(活度系数),以表示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一、活度: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作用的有效浓度。 用α表示。活度系数γ=α/cα=c·γ γ:代表离子间力对离子化学作用能力影响的大小,也就是溶液偏离理想溶液的尺度。一般的强电解质溶液,c是较高的,离子间力较大活度系数就小于1,因此,严格地讲,各种平衡常数计算就不能用离子浓度c,而应用活度α。 由于γ代表离子间影响的大小,因此γ的大小不仅与体系中离子总浓度有关,也与离子的电荷数有关。即与离子强度有关: c1、c2、c3、… cn 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Z1、Z2、Z3、… Zn 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电荷数。一定I下的活度系数γ。 可以看出,离子强度I愈大,γ愈小。对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略去离子强度改变引起的变化,可以认为中性分子的活度系数近似为1。Ka称为活度常数,

它除了与HA 的本性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但在实际处理中,常用浓度代替活度,就会得到浓度常数.酸碱平衡的处理中,一般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既不考虑浓度 常数与活度常数的区别.但在精确计算时,如标准缓冲溶液pH的计算,则应当考虑离子强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两性氢氧化合物 一般的化合物只能跟酸反映或只能跟碱反应。氢氧化物一般情况下只能跟酸反映,不能跟碱反应。因此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叫两性氢氧化物。最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是Al(OH)3和Zn(OH)3 溶液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溶液是混合物。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一般溶液只是专指液体溶液。液体溶液包括两种,即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溶液和不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溶液。所谓胶体溶液,更确切的说应称为溶胶。其中,溶质相当于分散质,溶剂相当于分散剂。在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有蔗糖溶液、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盐水、空气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指出,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系统中的质量总量保持不变。这个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化学反应、核反应、天体物理学等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质量守恒定律最早是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的。他在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总和始终相等。这个实验结果启示了他,认为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质量总量应该是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深化。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质量守恒定律得到了更加精确的表述。牛顿力学认为,质量是不变的,但在运动过程中,质量可以发生变化。例如,质量可以通过摩擦和热量的转移而减少,但这种减少的质量必须被计入其他物体的质量中,以保证质量总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总和始终相等。这个实验结果可以通过称量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来进行验证。同样地,在核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也始终相等。这个实验结果可以通过利用质谱仪来测量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来进行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化学反应

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比,从而确定反应的效率。在核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反应的产物和能量释放的大小。在天体物理学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恒星演化和宇宙起源等问题。 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指出,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系统中的质量总量保持不变。这个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化学反应、核反应、天体物理学等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从而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