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单元质量检测(二) 分子结构与性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σ键与π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σ键是以“头碰头”方式形成的共价键,π键是以“肩并肩”方式形成的共价键

B .气态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

C .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比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的程度小,所以σ键比π键活泼

D .由于π键总是比σ键重叠程度小,故化学反应一般先断裂π键

解析: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故B 错误;σ键的相互重叠程度大于π键,所以σ键更稳定,C 项错误;一般情况下π键不如σ键稳定,但也存在π键比σ键稳定的情况,故D 错误。

答案:A

2.下表中各粒子、粒子对应的立体结构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2误;SO 2中S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σ键数+孤电子对数=2+12

×(6-2×2)=3,含孤电子对数为1,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 2杂化,结构为V 形,B 项错误;CO 2-

3中,价层电子对数=3+12

×(4+2-3×2)=3,不含孤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 2杂化,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 项错误;C 2H 2中C 原子采用sp 杂化,且C 原子的价电子均参与成键,所以分子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D 项正确。

答案:D

3.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

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

A.氢键范德华力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极性键范德华力

D.范德华力氢键非极性键

解析:因为O的电负性较大,在雪花、水、水蒸气中存在O—H…O氢键,故在实现“雪花→水→水蒸气”的变化阶段主要破坏了水分子间的氢键,而实现“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则破坏了O—H极性共价键。

答案:B

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H3分子中含有3N A个σ键和4N A个sp3杂化轨道

B.1 mol CO2分子中含有2N A个σ键和2N A个sp2杂化轨道

C.1 mol C2H2分子中含有2N A个σ键、2N A个π键

D.1 mol C2H4分子中含有4N A个σ键、2N A个π键

解析:CO2分子中碳原子是sp杂化,B项不正确;碳碳三键是由1个σ键和2个π键构成的,乙炔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和2个C—H键,所以C项不正确;碳碳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的,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4个C—H键,因此D项不正确,答案选A。

答案:A

5.化合物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3与BF3都是三角锥形结构

B.NH3与BF3都是极性分子

C.NH3·BF3中N、B分别为sp3杂化、sp2杂化

D.NH3·BF3中,NH3提供孤对电子,BF3提供空轨道

解析:NH3是三角锥形,而BF3是平面三角形结构,B位于中心,因此,NH3是极性分子,BF3是非极性分子,A、B两项都错误;NH3·BF3中N、B均为sp3杂化,C项错误;NH3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BF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正好有1个空轨道,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而使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D项正确。

答案:D

6.已知HNO3、H2SO4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NO-3、SO2-4的立体构型分别为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

B.HNO3、H2SO4分子中N、S的杂化类型分别为sp2、sp3

C.等物质的量的NO-3、SO2-4含σ键个数之比为2:3

D.HNO3、H2SO4都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解析:双键中含1个σ键,等物质的量的NO-3、SO2-4含σ键个数之比为3:4。

答案:C

7.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丙烯(CH3—CH===CH2)中存在6个C—H σ键和2个C—C σ键,还有1个π键,

则共有8个σ键,1个π键,A项正确;甲基中的C为sp3杂化,中的C为sp2杂化,丙烯中只有1个C原子为sp3杂化,B项错误;C、C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则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C项正确;为平面结构,—CH3中最多有一个H原子在该平面上,故共有7个原子共平面,D正确。

答案:B

8.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沸点:邻羟基苯甲酸高于对羟基苯甲酸

B.邻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C.共平面的碳原子数:邻羟基苯甲酸大于对羟基苯甲酸

D.分子所含双键数: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4

解析: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导致沸点升高,A项错误,B项正确;这两种分子中都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C项错误;它们的分子都只有1个碳氧双键,D项错误。

答案:B

9.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解析:氟、氯、溴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氢卤键键长增长,键能减小,A项错误;硒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硫化氢,硒化氢的沸点高于硫化氢,B项错误;非金属元素原子与氢形成共价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键的极性越强,C项正确;SiH4、NH3、H2O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但孤电子对数分别为0、1、2,故键角变小,D项错误。

答案:C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点A2D

B.CA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C.C形成的单质中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 2

D.B、C、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互为等电子体

解析: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A为氢、B为碳、C为氮、D为氧、X为硫、Y 为氯。A2D为H2O、A2X为H2S,H2O能形成氢键,故沸点H2O>H2S,A项错误;CA3为NH3是极性分子,B项错误;N2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C项正确;B、C、D的氢化物分别是CH4、NH3、H2O,原子总数不同,不能互为等电子体,D项错误。

答案:C

11.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属于手性分子的是()

A.只有①B.①和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写出各分子的结构简式:

可知①②③中存在手性碳原子(用*标记的),而④中间的碳原子连有两个相同的—CH2OH,不是手性碳原子。

答案:C

1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B.[Cu(H2O)4]2+比[Cu(NH3)4]2+中的配位键稳定

C.用硝酸铜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不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D.在[Cu(NH3)4]2+中,Cu2+给出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

解析: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Cu2+与NH3·H2O反应生成Cu(OH)2沉淀。继续添加氨水,由于Cu2+更易与NH3结合,生成更稳定的[Cu(NH3)4]2+。上述现象是Cu2+的性质,与SO2-4无关,故换用Cu(NO3)2溶液仍可观察到同样的现象,C项错误;在[Cu(NH3)4]2+中,Cu2+提供空轨道,NH3给出孤电子对,属于配位体,D项错误。

答案:A

13.由短周期前10号元素组成的物质T和X,有如图所示的转化。X不稳定,易分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使该转化成功进行,Y可以是酸性KMnO4溶液

B.等物质的量的T、X分子中含有π键的数目均为N A

C.X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个数是T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个数的2倍

D.T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X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解析:由球棍模型可知,T为HCHO,X不稳定,易分解,则X为H2CO3,则Y为氧化剂,可以选择氧化性较强的酸性KMnO4溶液,A项正确;等物质的量并不一定是1 mol,B 项错误;X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个数为5,T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个数为3,C项错误;T、X分子中均只含有极性键,无非极性键,D项错误。

答案:A

14.把CoCl2溶于水后加氨水直接先生成的Co(OH)2沉淀,再加氨水,生成[Co(NH3)6]Cl2使沉淀溶解,此时向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其组成可以用CoCl3·5NH3表示,Co配位数是6,把分离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硝酸银溶液,则析出氯化银沉淀。经测定,每1 mol CoCl3·5NH3只生成2 mol Ag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物中CoCl3·5NH3的配位体为氨分子和氯离子

B.通入空气后得到的溶液含有[Co(NH3)5Cl]2+

C.[Co(NH3)6]Cl2中心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D.[Co(NH3)6]Cl2中含有配位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

解析:CoCl3·5NH3可表示为[Co(NH3)5Cl]Cl2,CoCl3·5NH3的配位体为5氨分子和1个氯离子,故A项正确;[Co(NH3)5Cl]Cl2电离出[Co(NH3)5Cl]2+和Cl-,所以通入空气后得到的溶液含有[Co(NH3)5Cl]2+,故B项正确;[Co(NH3)6]Cl2中心离子是Co2+,价电子排布式为3d7,故C项错误;[Co(NH3)6]Cl2中含有配位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故D项正确。

答案:C

15.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

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3NH3+3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中C、N、O 原子采用相同的杂化方式

B.三聚氰胺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该反应的四种物质的分子均能形成氢键

D.除三聚氰胺外,其他三种物质的沸点由高到低顺序为:H2O>NH3>CO2

解析:三聚氰胺分子中C 原子采用sp 2杂化、N 原子采用sp 2杂化、氧原子则采用sp 3杂化,三种原子杂化方式不同,故A 错误;三聚氰胺分子中不存在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则分子内不含非极性键,只含极性键,故B 错误;二氧化碳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C 错误;由于H 2O 、NH 3、CO 2均为分子晶体,其中H 2O 、NH 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H 2O 、NH 3沸点高于二氧化碳,又由于水分子间氢键数目比氨气分子间的氢键数目多,所以水的沸点比氨气高,D 正确。

答案:D

16.(多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只得到一种或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

B .氢键是一种特殊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

C .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且分子组成相同,性质和用途也相同

D .由酸性FCH 2COOH >CH 3COOH ,可知酸性ClCH 2COOH >CH 3COOH

解析:利用手性催化剂可选择性生成手性分子,A 项正确;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故B 项错误;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其结构不同,性质相似而不是相同,C 项错误;由提示可知,F 原子的存在使得酸性增强,故同族元素的Cl 也有类似的作用,D 项正确。

答案: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摩尔盐”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化学式为(NH 4)2Fe(SO 4)2·6H 2O 。“摩尔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方程式为:4[(NH 4)2Fe(SO 4)2·6H 2O]=====△

2Fe 2O 3+3SO 3+5SO 2↑+N 2↑+6NH 3↑+31H 2O 。回答下列问题:

(1)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2)组成“摩尔盐”的非金属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________。“摩尔盐”的分解产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NH 3 的沸点比N 2O 的沸点________(填“高”或“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K 3[Fe(CN)6]常用于检验Fe 2+,K 3[Fe(CN)6]中除了离子键以外还存在的化学键为________,与CN - 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HCN 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 (5)Fe 3+可与噻吩()和吡咯()形成配位化合物。

①噻吩难溶于水,吡咯()能溶于水,原因为:________。

②噻吩中S 原子和吡咯中N 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________。

解析:(1)铁为2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 Ⅲ族,价电子排布式为3d 64s 2,则排布图为

(2)组成“摩尔盐”的非金属元素为H、N、O、S,因N元素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则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N;分解产物中的氮气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单质,三氧化硫为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化合物;

(3)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N2O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则氨的沸点高于N2O;

(4)K3[Fe(CN)6]中K+与[Fe(CN)6]3-之间为离子键,Fe3+与CN-间为配位键,C与N之间为共价键;与CN-原子个数、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为N2;HCN的结构式为H-C≡N,则σ键和π键各为2条,比值为1:1;

(5)①吡咯()含有N-H键,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水中溶解度较大;②噻吩中S原子和吡咯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所以均为sp3杂化。

答案:

(1)第四周期第Ⅷ族

(2)N SO3

(3)高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4)共价键和配位键N21:1

(5)①吡咯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②sp3杂化

18.(10分)元素A、B、C、D、E、F、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原子的第一电离能:D________E(填“>”或“<”)。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小有如下顺序:l-l>l-b>b-b(l 为孤电子对,b为键合电子对),则关于A2C中的A—C—A键角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180°

B.接近120°,但小于120°

C.接近120°,但大于120°

D.接近109°28′,但小于109°28′

(3)化合物G(BC)5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氧化物,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化合物BCF 2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其中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两个与BCF 2具有相同立体构型的含氧酸根离子________。

解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知G 是26号铁元素,Fe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或[Ar]3d 64s 2。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原子的第一电离能:D <E 。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小有如下顺序:l -l >l -b >b -b(l 为孤电子对,b 为键合电子对),A 是氢元素、C 是氧元素,则H 2O 中的A —C —A 键角接近109°28′,但小于109°28′。

(3)化合物Fe(CO)5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配位键、共价键,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氧化物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O)5+13O 2=====点燃

2Fe 2O 3+20CO 2。 (4)COCl 2分子的结构式为 O

Cl C Cl

||??,中心碳原子形成2个单键和1个双键,共3个

价层电子对,所以为sp 2杂化,化合物COCl 2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与COCl 2具有相同立体构型的含氧酸根离子有CO 2-3、NO -3。

答案:

(1)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或[Ar]3d 64s 2) <

(2)D (3)配位键、共价键

4Fe(CO)5+13O 2=====点燃

2Fe 2O 3+20CO 2

(4)平面三角形 sp 2杂化 CO 2-3、NO -3

19.(8分)根据下列数据回答问题:

(2)试从键长的角度解释,为何C 原子间能形成C===C 、C ≡C ,N 原子间也可形成N===N 、N ≡N ,而Si 和P 均难形成稳定的Si===Si 、Si ≡Si 、P===P 、P ≡P 键?

(3)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于154,小于235大于116小于148(2)Si—Si、P—P 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3)①C—C键和C—H键较强,所以形成的烷烃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小,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形成②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小于Si—O 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20.(10分)(1)一定条件下,CH4、CO2都能与H2O形成笼状结构(如下图所示)的水合物晶体,其相关参数见下表。CH4与H2O形成的水合物晶体俗称“可燃冰”。

参数

分子直径/nm 分子与H2O的结合能E/kJ·mol-1分子

CH40.436 16.40

CO20.512 29.91

①“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两种作用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开采深海海底的“可燃冰”,有科学家提出用CO2置换CH4的设想。已知上图中笼状结构的空腔直径为0.586 nm,根据上述图表,从物质结构及性质的角度分析,该设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乙),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CF4b.CH4

c.NH+4d.H2O

(3)已知S4O2-6的结构为,其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键长a________b(填“>”、“<”或“=”)。分析并比较物质

A:与B:的沸点高低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已知AlF3-6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解析:

(1)①“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两种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笼状空腔的直径是0.586 nm,而CO2分子的直径是0.512 nm,笼状空腔直径大于CO2分子的直径,而且CO2与水分子之间的结合能大于CH4,因此可以实现用CO2置换CH4的设想。

(2)要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则应能与N原子形成氢键,则该微粒中应含有4个N—H 或O—H或F—H键,可见只有c符合要求。

(3)S4O2-6的结构中两边的S原子均形成4个σ键且无孤对电子,中间的两个S原子均形成两个单键,且均有两对孤对电子;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数目越大,键长就越短;

邻羟基苯磺酸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磺酸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B>A。

(4)CaF2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F2(s)Ca2+(aq)+2F-(aq),溶液中的F-与Al3+形成配位离子AlF3-6,使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导致氟化钙溶解。

答案:

(1)①氢键、范德华力②CO2的分子直径小于笼状空腔直径,且与H2O的结合能大于CH4

(2)c(3)sp3杂化

21.(14分)(1)[2019·海南卷改编]①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

A.分子的极性:BCl3

B.Mn的+2价比Fe的+2价稳定

C.物质的沸点:HF

D.在CS2中的溶解度:CCl4

②MnCl2可与NH3反应生成[Mn(NH3)6]Cl2,新生成的化学键为________键。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2)[2017·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

B.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

C.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的酸性和氧化性

D.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

(3)[2019·全国卷Ⅰ]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填“Mg2+”或“Cu2+”)。

(4)[2019·全国卷Ⅲ]①FeCl3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FeCl3的结构式为________,其中Fe的配位数为________。

②苯胺()与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苯胺的熔点(-

5.9℃)、沸点(184.4℃)分别高于甲苯的熔点(-95.0℃)、沸点(110.6℃),原因是________。

(5)[2017·全国卷Ⅱ]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经X-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所示。

①从结构角度分析,R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________,不同之处为________。(填标号)

A.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B.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C.立体结构

D.共价键类型

②R中阴离子N-5中的σ键总数为________个。

③图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4)N—H…Cl、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BCl3是平面正三角形,分子中正负电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而NCl3的N 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是三角锥形,分子中正负电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所以分子极性:BCl3H2O,D错误。②MnCl2中的Mn2+上有空轨道,而NH3的N原子上有孤电子对,因此二者反应可形成络合物[Mn(NH3)6]Cl2,则新生成的化学键为配位键。

NH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3×1

2=4,且N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NH3分子的空间

构型为三角锥形,其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

(2)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此元素是Br,位于VⅡA族,最高正价为+7价,故A项正确;金属钠比镁活泼,容易失去电子,因此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g 的第一电离能,Na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出现能层的变化,需要的能量增大,Mg最外层有2个电子,因此Na的第二电离能大于Mg的第二电离能,故B项错误;HClO4可以写成(HO)ClO3,HClO写成(HO)Cl,高氯酸中非羟基氧多于次氯酸,因此高氯酸的酸性强

于次氯酸,但高氯酸的氧化性弱于次氯酸,故C项错误;D、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物质熔点,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物质熔点,因此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故D项正确。

(3)乙二胺中N形成3个单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属于sp3杂化;C形成4个单键,不存在孤对电子,也是sp3杂化;由于乙二胺的两个N可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因此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由于铜离子的半径较大且含有的空轨道多于镁离子,因此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Cu2+。

(4)①氯化铁的双聚体,就是两个氯化铁相连接在一起,已知氯化铁的化学键有明显的共

价性所以仿照共价键的形式将两个氯化铁连接在一起,即结构式为,因此Fe的配位数为4。②苯胺比甲苯的熔沸点都高,苯胺中存在电负性较强的N所以可以形成氢键,因此比甲苯的熔沸点高。

(5)①根据图可知阳离子是NH+4和H3O+,NH+4中心原子是N,含有4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5-1-4×1)/2=0,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类型为sp3,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H3O+中心原子是O,含有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6-1-3)/2=1,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类型为sp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因此相同之处为ABD,不同之处为C;②由图可知N-5中σ键总数为5个;

③根据图(b)还有的氢键是:(H3O+)O—H…N(NH+4)N—H…N。

答案:

(1)①AB②配位三角锥形sp3

(2)AD

(3)sp3sp3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Cu2+

(4)①4②苯胺分子之间存在氢键(5)①ABD C②5

③(H3O+)O—H…N(NH+4)N—H…N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选错不得分,如果有两个正确选项,选对一个得 2分) 1?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 C ?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n 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 n 键 2?膦(PH 3)又称膦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 含有膦化氢。它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以下关于 PH 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H 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B PH 3是非极性分子 C. PH 3是一种强氧化剂 D. PH 3分子的P — H 键是非极性键 3?实现下列变化时,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水晶和干冰的熔化 B.食盐和醋酸钠的熔化 C.液溴和液汞的汽化 D.HCl 和NaCI 溶于水 4. 下列指定粒子的个数比为 2: 1的是( ) A.Be 2+中的质子数 B.I 2H 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HCQ 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BaQ (过氧化钡)晶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5. 在有机物分子中,当碳原子连有 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 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 子”,凡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下图表示的有机物中含有一 个手性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当发生下列变化时,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 A.与新制的银铵溶液共热 B.与甲酸酯化 C.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 D.与 H 2加成 6. 关于氢键的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冰中都含有氢键 C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D.HF 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 键是由两个p 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 y 键是镜像对称,而 n 键是轴对称 C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是 y 键,而乙烯分子中含 y 键和n 键 D.H 2分子中含y 键,而C 2分子中还含有n 键 8. 在BrCH=CHBr 分子中,C — Br 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 2 2 3 A.sp —p B.sp — s C.sp — p D.sp — p 9. 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 sp 3杂化的是( ) A.CO 2 B.CH C.NH 3 D.H 2O O O CHb — C —O -CH -C -H CH2OH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2020高考化学 考题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与性质 1.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下图所示,已知其燃烧热△H= -3677kJ/mol(P被氧化为P4O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P4S3中硫元素为-2价,磷元素为+3价 C.热化学方程式为P4S3(s)+8O2(g)=P4O10(s)+3SO2(g);△H=-3677kJ/mol D.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三个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B 【解析】A、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含3个未成键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含2个未成键电子,由P4S3的分子结构可知,每个P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S形成2个共价键,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A正确;B、由P4S3的分子结构可知,1个P为+3价,其它3个P都是+1价,正价总数为+6,而S为-2价,B错误;C、根据燃烧热的概念: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则P4S3(s)+8O2(g)=P4O10(s)+3SO2(g);△H= -3677kJ/mol,C正确;D、由P4S3的分子结构可知,P-P之间的键为非极性键,P-S之间的键为极性键,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三个非极性共价键,D正确。 2.常温下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其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以下关于NCl3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N-C1键是非极性键 B.NCl3中N原子采用sp2杂化 C.该物质是极性分子 D.因N-C1键的键能大,所以NCl3的沸点高 【答案】C 【解析】A、N和Cl是不同的非金属,则N-Cl键属于极性键,故A错误;B、NCl3中N有3个σ键,孤 电子对数531 2 -? =1,价层电子对数为4,价层电子对数等于杂化轨道数,即NCl3中N的杂化类型为sp3, 故B错误;C、根据B选项分析,NCl3为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故C正确;D、NCl3是分子晶体,NCl3沸点高低与N-Cl键能大小无关,故D错误。 3.二氯化二硫(S2Cl2),非平面结构,常温下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恶臭,熔点80℃,沸点135.6℃,对干二氯化二硫叙述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 B. 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1molB3N3H6和苯均有6mol非极性键 C. NH3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D. BF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2.硫化氢(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接近90°,其原因是() ①共价键的饱和性①S原子的电子排布①共价键的方向性①S原子中p轨道的形状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3.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 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4.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没有π键的是() A. CO2 B. N2 C. CH≡CH D. HClO 5.电子数相等的粒子叫等电子体,下列粒子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 CH4和NH4+ B. NO和O2 C. HCl和H2S D. NH2﹣和H3O+ 6.若AB n分子的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3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 B. n=2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平面三角形 C. 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D. n=4时,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7.下列有关二氯化锡(SnCl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 B.是直线形分子 C.中心原子Sn是sp2杂化 D.键角等于120°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D.H—Cl键的键能为431.8 kJ·mol-1,H—Br键的键能为366 kJ·mol-1,这可以说明HCl比HBr 分子稳定 9.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3的分子构型() A.正四面体形 B. V形 C.三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 10.已知N—N、N==N、N≡N键能之比为 1.00①2.17①4.90,而C—C,C==C,C≡C键能之比为1.00①1.17①2.3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分子中σ键、π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不同 B.乙炔分子中π键重叠程度比σ键小,易发生加成反应 C.氮分子中的N≡N键非常牢固,不易发生加成反应 D.氮气和乙炔都易在空气中点燃燃烧 11.六氧化四磷分子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A. 10 B. 12 C. 24 D. 28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作者:蔡文联文章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01期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08-3-24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三种版本的比较研究 蔡文联饶志明余靖知 摘要:根据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定的高中化学教材已通过审定的有三种版本,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高中化学课程8个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块。本文将对新版三种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计思路、体系结构、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教师理解新课标、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 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的简介

选修三物质结构和性质带答案

1.已知A. B. C. D. E都是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 A

解答: A. B. C. D. E都是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C>Si, 故答案为:N>C>Si; (3)B元素为N2,结构式为N≡N,分子中有2个π键,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O或CN?, 故答案为:2;CO或CN?; (4)上述A的氧化物为CO2,为直线形结构,分子中C原子采取sp杂化,属于分子晶体,其晶胞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 故答案为:sp;分子间作用力;

高中化学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知识动脉】 知识框架 产生原因:共价键的方向性 Sp3 决定因素:杂化轨道方式sp2 分子的空间构型sp 空间构型的判断:VSEPR理论 空间构型决定性质等电子原理 手性分子 配合物 一、杂化轨道理论 1. 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思考: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 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 x,2p y,2p 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根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3杂化外,还有sp2杂化和sp杂化,sp2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思考: 应用轨道杂化理论,探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C2H4 BF3 CH2O C2H2 思考:怎样判断有几个轨道参与了杂化? [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夹角为°的直线型杂化轨道,SP2杂化轨道为°的平面三角形,SP3杂化轨道为°′的正四面体构型。 小结:HCN中C原子以sp杂化,CH2O中C原子以sp2杂化;HCN中含有2个σ键和2π键;CH2O中含有3σ键和1个π键 【例1】(09江苏卷21 A部分)(12分)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1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解析与评价:甲醛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故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型;1mol甲醛分子中含有2mol碳氢δ键,1mol碳氧δ键,故含有δ键的数目为3N A 答案:sp2平面型3N A 【变式训练1】(09宁夏卷38)[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如CO2、CH2O、CH4等分子中的C 原子。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概括如下: ABn 立体结构范例 n=2 直线型CO2 n=3 平面三角形CH2O n=4 正四面体型CH4 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 ............)的分子。如 ....(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练习2、应用VSEPR理论判断下表中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进一步认识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 化学式中心原子含有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空间构型 H2S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2- 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2 B 2 2 分子中含有 3个σ键和 2 个π键 A. SO.C H C. H2O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D. BF3分子空间构型呈三角锥形 2.氯的含氧酸根离子有ClO ---- 等,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lO 2、 ClO 3、 ClO 4 () A. ClO4-是 sp3 杂化B. ClO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 ClO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D. ClO-中 Cl 显 +1价 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2 V 形的极性分子 A. CS 为空间构型为 B.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 键,可能有π 键 C.氢原子电子云的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2﹣3 杂化 D. HCN、SiF 4和 SO3的中心原子均为 sp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5.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做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是()A. CO和 CO2B. NO和 CO C . CH4和 NH3D. OH-和 S2-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 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且空间构型为V 形的是 A. H2S B . SO2 2-C . CO2 D . SO4 7.下列分子中只存在σ键的是 () A. CO2B.CH4C.C2H4D.C2H2 8. HBr 气体的热分解温度比HI 热分解温度高的原因是() A. HBr 分子中的键长比HI 分子中的键长短,键能大 B. HBr 分子中的键长比HI 分子中的键长长,键能小 C. HBr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I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D. HBr 分子间作用力比HI 分子间作用力大 9.表述 1 正确,且能用表述 2 加以正确解释的选项是() 表述1表述2 A在水中,NaCl 的溶解度比I 2的溶解度大NaCl晶体中Cl ﹣与Na+间的作用力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学习目标】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学习重点】 1、δ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2、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学习难点】 1、δ键和π键的特征; 2、键角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NaCl、HCl的形成过程 2.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3.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4.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一、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2、练习: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 H2 HCl Cl2 思考:为什么H2、Cl2 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3、形成共价键的条件:两原子都有单电子 讨论(第一组回答):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是否有H3、H2Cl、Cl3的分子存在? 4、共价键的特性:饱和性 对于主族元素而言,内层电子一般都成对,单电子在最外层。 如:H 1s1 、Cl 1s22s22p63s23p5 H、Cl最外层各缺一个电子,于是两原子各拿一电子形成一对 共用电子对共用,由于Cl吸引电子对能力稍强,电子对偏向Cl(并非完全占有),Cl略带部分负电荷,H略带部分正电荷。

讨论(第二组回答):共用电子对中H、Cl的两单电子自旋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 例:H2的形成 1s1 相互靠拢1s1 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H2分子的共价键 (H-H)由此可见,共价键可看成是电子云重叠的结果。电子云重叠程度越大,则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H2里的共价键称为δ键。形成δ键的电子称为δ电子。 5、共价键的种类 (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讲:H2分子里的δ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Sδ键。 下图为HCl、Cl2中电子云重叠: 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单 键的电子云图 像 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 单键的电子 云图像 HCl分子里的δ键是由H的一个s电子和Cl的一个P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P δ键。 Cl2分子里的δ键是由Cl的两个P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P-P δ键。 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 δ键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32-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B.C2H2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2个π键C.H2O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D.BF3分子空间构型呈三角锥形 2.氯的含氧酸根离子有 ClO-、 ClO2- 、 ClO3-、 ClO4- 等,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O4-是 sp3 杂化 B.ClO3- 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ClO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D.ClO- 中 Cl 显+1 价 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S2为空间构型为V形的极性分子 B.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C.氢原子电子云的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D.HCN、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弱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5.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做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是() A.CO和CO2 B.NO和CO C.CH4和NH3 D. OH- 和S2-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且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A.H2S B.SO2 C.CO2 D.SO42- 7.下列分子中只存在σ键的是 ( ) A.CO2 B.CH4 C.C2H4 D.C2H2 8.HBr气体的热分解温度比HI热分解温度高的原因是() A.HBr分子中的键长比HI分子中的键长短,键能大 B.HBr分子中的键长比HI分子中的键长长,键能小 C.HBr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I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D.HBr分子间作用力比HI分子间作用力大 9.表述1正确,且能用表述2加以正确解释的选项是()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3知识点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 属 键 与 金 属 特 性 [基础·初探]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特征:无饱和性也无方向性。 (3)金属键的强弱 ①主要影响因素: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等。 ②与金属键强弱有关的性质:金属的硬度、熔点、沸点等(至少列举三种物理性质)。 2.金属特性 特性 解释 导电性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导热性 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 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同样的 温度 延展性 由于金属键无方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 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核心·突破] 1.金属键????? 成键粒子: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成键本质: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 的静电作用 成键特征: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存在于:金属和合金中

2.金属晶体的性质 3.金属键的强弱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影响 (1)金属键的强弱比较:金属键的强度主要取决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外围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大,外围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 (2)金属键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①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越高。 ②金属键越强,金属硬度越大。 ③金属键越强,金属越难失电子。如Na的金属键强于K,则Na比K难失电子,金属性Na比K弱。 【温馨提醒】 1.并非所有金属的熔点都较高,如汞在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为-38.9 ℃;碱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较低,K-Na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 2.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 3.金属晶体中有阳离子,无阴离子。 4.主族金属元素原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多少,可通过价电子数的多少进行比较。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化学选修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元测试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元测试(1)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2.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HCl C.Cl2 D.F2 3.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 A.H2 B.Cl2 C.N2 D.HCl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5.能用键能知识加以解释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B.HCl气体比HI气体稳定 C.干冰易升华D.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6.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4)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 198KJ·mol—1、P—O 360kJ·mol—1、O=O 498kJ·mol—1。则关于1mol P4和3mol O2完全反应(P4 + 3O2 = P4O6)的热效应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1638 kJ B.放热1638 kJ C.放热126 kJ D.吸热126 kJ 7.下列物质属于等电子体一组的是 A.CH4和NH4+ B.B3H6N3和C6H6 C.CO2、NO2D.H2O和CH4 8.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 A.CO2 B.H2S C.PCl3 D.SiCl4 9.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NH3 B.CCl4 C.H2O D.CH2O 10.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A.PBr3 B.CH4 C.BF3 D.H2O 11.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12.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1、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 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 层.原子由里向 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 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 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ns<(n-2)f<(n-1)d

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完整版)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高二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综合练习

高二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综合练习1.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N+He→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C.O 2和O 3 互为同位素 D.通常情况下,He和N 2 化学性质都很稳 定 2.最近,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制造出了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存在的证据。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下列关于该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的氧化物B.不可能含有极性键 C.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D.是臭氧的同分异构体 3.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 A.CaO B.SiO 2C.H 2 O D.Na 2 O 2 4.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Cl B.H 2 S C.-CH 3 D.NH 4 I 5.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主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A、B、D不可能在同周期 B.D一定在第二周期 C.A、D可能在同一主族 D.C和D的单质可能化合为离子化合物 6.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X元素的某种原子核内无中子,Y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 元素。有下列含该三种元素的化学式:①X 2Y 2 Z 2 ②X 2 YZ 3 ③X 2 YZ 2 ④X 2 Y 2 Z 4 ⑤X 3YZ 4 ⑥XYZ 3 ,其中可能存在对应分子的是 ( )

分子结构与性质完美版

分子结构与性质 知识网络: 一、化学键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例如:水的结构式为 , H -O 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而H 、H 之间相互作用非常弱,没有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类型: 1.三种化学键的比较: ※ 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 键,例如:NH 4+的形成 在NH 4+中,虽然有一个N -H 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 -H 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 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

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例如HF、HCl、HBr、HI分子中: X原子半径:FHCl>HBr>HI H-X分子稳定性:HF>HCl>HBr>HI 判断共价键的极性可以从形成分子的非金属种类来判断。 例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 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C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 D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解析:理解化学键、离子键等基本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化学键不存在于分子之间,也不仅是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是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A、B都不正确。C项考查的是离子键的实质,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所形成的化学键,故C项也不正确。正确选项为D。 二、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电性引力,其主要特征有:⑴广泛存在于分子间;⑵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固态和液态物质中;⑶分子间作用力远远小于化学键;⑷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 2、影响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因素

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9-2020年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 性质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 1.已知1 mol气态基态氢原子完全结合形成氢气时,释放的最低能量为218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H键的键能为218 kJ·mol-1 B. 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 C. 1 mol气态氢原子的能量低于0.5 mol H2的能量 D. 1 mol H2完全分解至少需要218 kJ的能量 2.具有相同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的微粒之间互称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往往具有相似的空间构型,以下各组粒子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 A. CO和N2 B. N2H4和C2H4 C. O3和SO2 D. CO2和N2O 3.下列各组物质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 H2S和Na2O2 B. H2O2和CaF2 C. NH3和N2

D. HNO3和NaCl 4.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内部一定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内部一定全是共价键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离子化合物的内部可能存在共价键 5.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 6.关于CO2与CS2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互为等电子体 B. CO2为直线形而CS2为V形 C.它们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不同 D. CS2比CO2稳定 7.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 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