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教案——液体制剂碘酊制备

药剂学实验

课题碘酊的制备

目的与要求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掌握制备液体制剂常用的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制备过程及操作

教学器具见教案正文

碘酊的制备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 掌握制备液体制剂常用的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溶液型液体制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小于1nm)分散在分散媒(溶剂)中的真溶液,供内服或外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外观均匀、澄明。溶液型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和糖浆剂等。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一般制备过程为:称量→溶解→混合→过滤→加溶媒至全量→检查→包装→标签。

三实验准备

每组

烧杯(100ml)2个,量筒(50ml)2个,玻璃棒2个,

公用物品

碘、碘化钾、乙醇(95%)、蒸馏水

乳胶滴管2个,药匙1个

四提问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五提出实验要求并讲述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如果没有特殊交待,通常实验课守在教室等候;

做好预习工作,熟悉原理和整个操作的大致流程,熟记试剂种类及用量,如果课前抽查或实验中发现预习不到位的,可能取消该次实验资格;

穿好白大褂,扣好纽扣,翻好领子,不得穿露趾凉鞋进实验室;

按照事先的分组进行实验,实行组长负责制;

前往实验室途中和在实验室里不得大声说话,组员之间讨论必须小声(以其他人听不清为限);

实验前仔细检查要用到的器皿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即使报告老师;

爱护设备器材和节约试药;

做完实验,做好清场卫生工作,经检查合格后组长方可离开;

在教室自习的同学遵守自习课纪律;

实验报告依照一定的格式(详见实验讲义)书写在作业本上,内容不可死搬硬套讲义上的,讨论部分一定要认真书写,务必使实验有所收获。

六制备

碘酊

处方碘 0.4g

碘化钾 0.3g

乙醇(95%) 10.0ml

蒸馏水加至20ml

制法:取蒸馏水约2ml,加入碘化钾搅拌使溶解,再加碘,搅拌溶解后加入乙醇,再添加蒸馏水至全量。

七实验要点

碘化钾起的是助溶作用,只有在浓度高时助溶作用较好,所以一开始不要用太多的蒸馏水来溶解KI。

八完成实验报告

制药专业药剂实验

实验一溶液剂制备 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了解常用附加剂的用法与用量。 实验指导 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溶剂中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常用溶媒有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液剂通常采用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制备.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等.最常用的是溶液剂和糖浆剂.溶液剂系指小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溶液,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为单糖浆,其浓度为85%(g/ml)或64.7%(g/ml),不含任何药物,除供制备含药糖浆外,可作为矫味剂,助悬剂等. 在制备溶液型液体药剂时,常需采用一些方法,如成盐,增溶,助溶,潜溶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媒中的溶解度.另外,根据需要还可加入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在制备流程中,一般先加入复合溶媒,助溶剂和稳定剂等附加剂.为了加速溶解进程,可将药物粉碎,通常取溶媒处方量的1/2~3/4搅拌溶解,必要时可加热,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加热. 液体制剂制备方法(溶解法): 称量→溶解→过滤→质检.→分装 实验仪器 精密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高速均质机,量杯,研钵,烧杯,吸管,试管, 实验内容 1.1 碘酊 1.1.1 处方 碘 1.0g 碘化钾 2.0g 乙醇25ml 水加至50ml

1.1.2 制备: 取碘化钾加蒸馏水1毫升溶解后,加碘与处方量乙醇,搅拌至溶解。再加水 至50毫升,过滤即得。用于皮肤消毒。 实验内容 1.2 胃蛋白酶合剂 1.2.1 处方 胃蛋白酶(1:3000) 1.5g 稀盐酸1ml 甘油10ml 蒸馏水加至50ml 1.2.2 制备 取稀盐酸与处方量约三分之二的蒸馏水混合后,将胃蛋白酶撒在液面使膨胀溶解,必要时轻加搅拌,加甘油混匀,并加蒸馏水至足量,过滤即得。 1.3 复方硼酸钠溶液 1.3.1 处方 硼砂0.75g 甘油 1.75g 甘露醇 1.00g 碳酸氢钠0.75g 液体酚0.15ml 蒸馏水加至50ml 1.3.2 制备取硼砂溶于25ml的热蒸馏水中,放冷后加入碳酸氢钠使溶解。另取液体酚加入甘油中搅匀后,搅拌下加入到硼砂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待停止产生气泡后,加蒸馏水使成50ml,过滤,即得。 用途:具有杀菌和清洁口腔黏膜的作用。稀释五倍后作含漱剂。 1.3.3 注意事项:(1)硼砂易溶于热水中,碳酸氢钠在40 ℃以上易分解;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 (供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物营销等药学类专业本科使用)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 (供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物营销等药学类专业本科使用) 河南中医学院药剂学学科 2004年10月

前言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药学科学的发展,许多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不断涌现,为体现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重现性,在征求任教老师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该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参考兄弟院校的药剂学实验指导,选择确定实验内容,并进行了预实验。 本教材可供药物制剂专业、药学专业、制药工程、药物营销等药学类专业本科生使用。 限于水平,编写内容难免有疏漏与不当之处,谨请使用本教材的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正。 编者 2004.10

药剂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明确实验目的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该课程密切联系医疗和生产实践,具有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特点。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药环节,是当前教学中焏需加强的重要方面。 根据药物制剂、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培养目标,药剂学实验教学应达到以下目的:通过典型制剂的制备与操作,验证、巩固和扩大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试验训练,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熟悉或了解制剂研究、生产常用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使用、保养方法等;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使学生具有实验设计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记录和独立的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今后搞好中药制剂的科研和生产打好基础。 (二)遵守实验规则 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培养学生优良的实验作风,确保取得实验教学的预期目标和理想效果,学生必须遵守下列实验规则。 重视课前预习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实验是边看边做,以免出现差错。 遵守实验规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实验时保持安静,不高声谈话和说笑。不吃零食,不看报纸,不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严禁吸烟。 严格操作规程按实验指导认真独立操作,做到态度严肃,严格要求,严密方法。切忌马虎从事,杜绝差错事故。实验用原、辅材料应名实相符并规范、准确称量。精密仪器使用,首先熟悉性能与操作方法,用前检查,用后登记。如实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 注意安全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洁净白色的工作大衣,实验时实验桌(架)应保持整洁有序,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注意水电安全,严防火灾、中毒事故发生。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仪器。值日生打扫卫生,关闭好水、电、门窗,经指导老师验收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爱护公共财物配发的常备仪器应妥善保管存放,如有损坏,必须立即报告实验指导老师,并按有关规定登记、赔偿。注意节约水、电、气及药品、试剂。 按时完成实验报告使用统一的实验报告本,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到格式规范,内容真实,数据可靠,结论正确,文字简练、工整,并按时上交。 (三)如何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既是实验者对特定条件下实验内容的书面概括,又是对实验原理、现象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既是考察学生分析、总结实验资料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又是评定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完成实验的最后环节。实验报告应使用统一的实验报告本。在实验报告中,首先应列出实验序号和实验题目。具体内容应包括

药物制剂实验1-5

项目一制备酊剂 橙皮酊的制备 一、器材与试剂 渗漉装置;橙皮粗粉、70%乙醇。 1—渗漉筒;2—药粉;3—脱脂棉(未置筛板) 4—滤纸;5—浸出溶剂;6—烧瓶;7—接收瓶 【处方】 橙皮(粗粉)20 g 70%乙醇适量 共制100 ml 【制法】 1、称取、量取操作: 称取20g橙皮(粗粉);量取10ml 70%乙醇 2、浸润:将两者混合,使橙皮粉湿润,浸渍20min 3、装筒:取适量用70%乙醇润湿的脱脂棉垫在渗漉筒底部,分次装入已润湿的药材粉,每次装粉后均匀压平、压匀,使其松紧适度;药材粉装填完毕在药面上盖上滤纸,再均匀放置几个细石块。

4、排气:先打开渗漉筒下部出口的活塞,从上部缓缓加入溶剂,以排除筒内空气,待出口处流出液不再出现气泡时关闭出口。 5、浸渍:将流出液再倒入筒内,并继续添加溶剂至高出药面数厘米,加盖放置浸渍60min。 6、渗漉、收集渗漉液:打开出口活塞开始渗漉,缓缓渗漉(3-5ml/min/kg)至渗漉液达酊剂需要量的3/4时停止渗漉,压榨残渣,压出液与渗漉液合并,然后添加适量乙醇至规定量,即得。 项目二制备煎膏剂 益母草煎膏剂的制备 一、器材与试剂 电炉、蒸发皿、烧杯;益母草药材、红糖 【处方】

益母草50g 红糖12.5g 【制法】 1、益母草药材提取 取益母草50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0倍量水煎煮40min,第二次6倍量水煎煮30min,滤过。 2、提取液浓缩(蒸发) 合并2次煎煮液,加热浓缩至10ml,待用。 3、炒糖 称取12.5g红糖,于蒸发皿上炒糖,勤翻,炒至全溶,色转棕褐色,至发泡及微有青白烟发生时即可。 4、收膏 注意火候,火力减小,趁热将益母草浓缩液倒入带有炼糖的蒸发皿中,搅拌至融合完全,收膏。即得到益母草煎膏。 项目三制备溶液剂 1、溶液剂的制备——复方碘溶液 ?1.处方

实验四液体药剂

实验四液体药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类液体药剂的分类及特点、常用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措施。 2.熟悉影响液体药剂质量的因素以及评定质量的方法。 二、实验提要 1.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胶体型、混悬型和乳浊型4种类型。各类液体药剂其制备方法不相同,检查项目和要求也不相同。 2.制备溶液剂一般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溶解法多先取处方量3/4的溶剂加入药物,搅拌使溶解、滤过,再自滤器上添加溶剂至全量,最后搅匀即得。处方中如有助溶剂、增溶剂、pH调节剂、稳定剂、防腐剂及抗氧剂等,应先以适量溶剂溶解,再加入药物;其中对热稳定而溶解缓慢的药物,可加热促进溶解;挥发性或不耐热的药物则应在40℃以下时加入,以免挥发或破坏损失。制备芳香水剂时,用分散剂(一种惰性不溶性物质的细粉)分散或剧烈振摇,使油水充分接触加速溶解。稀释法适用于制备高浓度溶液或易溶性药物的浓贮备液。化学反应法系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通过化学反应而制成新的药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待化学反应完成后,滤过,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适用于原料药物缺乏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3.胶体溶液按胶粒与分散媒之间的亲和力不同可分为亲液胶体与疏液胶体,若以水为分散媒则称为亲水胶体和疏水胶体。亲水胶体的制备,药物溶解要经过溶胀过程,宜将其分次撒布于水面上,使之自然吸水膨胀,然后搅拌或加热使溶解。疏水胶体的制备采用分散法或凝聚法。处方中如含具有脱水作用的电解质、高浓度醇、糖浆、甘油等物质时,宜先行溶解或稀释后再加入,而且用量不宜过大。如需滤过时,所用滤材应与胶体溶液的荷电性相适应,最好采用不带电荷的滤器,以免凝聚。 4.制备乳浊液有干胶法和湿胶法。干胶法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水,乳化成初乳,再逐渐加水稀释至全量。湿胶法则将胶先溶于水中制成胶浆作为水相,将油相分次加入水相中,研磨制成初乳,再加水至全量。乳浊液中药物的添加方法,需根据药物的溶解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入。制备时需加入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乳化剂,使乳浊液得以稳定。 5.制备混悬剂时,固体药物应研细过筛。其制备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采用凝聚法制备时,应选用稀溶液在较低温度下反应,以获得细腻、均匀沉淀。分散法制备混悬液时,亲水性药物,一般先研至一定细度,再加液研磨和稀释;疏水性药物,应先将药物与润湿剂

中药剂学:浸出制剂

中药剂学:浸出制剂 (1)概述 浸出制剂系指采用适当的溶媒与方法,取药材或饮片,经浸提得到的提取液或经浓缩制成膏状、干膏状的一类制剂称为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的类型,按所用的洛媒来分,一般可两类:一类为用水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汤剂、浸剂、浓煎剂、煎膏剂等;另一类为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溶媒的浸出制剂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等。 此外,中药的糖浆剂常采用水浸煮、浓缩后加入蔗糖的制备方法,与煎膏剂排在一起叙述;汤剂、浓煎剂列入调剂部分;中药注射剂虽亦先经浸提,但因需特殊处理,故专门论述。 浸出制剂的特点: ①此类制剂能保持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故符合中医药理论。 ②因经去粗取精的过程,故与原药材相比可减少服用剂量。 ③部分浸出制剂如浸膏、流浸膏等常作为胶囊剂、片剂、冲剂、浓缩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原料。 浸出制剂的缺点:部分浸出制剂不适于贮存,久贮后易污染细菌、霉菌等,如汤剂、糖浆剂;又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具有流动性,久贮后虽不易发生染菌发霉,但运输、携带时玻璃容器易损,瓶塞若封闭不严溶媒易挥发,有时产生浑浊或沉淀;浸膏剂若存放的环境或场所不当可迅速吸潮、结块,不利于制备或包装,制备其他制剂时,可影响粉碎、制粒、成型、包衣等一系列的质量不稳定,应特别加以注意。 (2)酒剂与酊剂: 酒剂又名药酒,系用白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白酒含乙醇量约为50~60%)。 酒剂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内经素问》载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醪醴"为指治病的药酒。 酒剂,为了矫味,常酌加适量的冰糖或蜂蜜。酒本身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因此酒剂通常主用于风寒湿,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但小儿、孕妇、心

药剂学实验教案——液体制剂碘酊制备

药剂学实验 课题碘酊的制备 目的与要求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掌握制备液体制剂常用的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重点与难点制备过程及操作 教学器具见教案正文 碘酊的制备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 掌握制备液体制剂常用的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溶液型液体制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小于1nm)分散在分散媒(溶剂)中的真溶液,供内服或外用。溶液型液体制剂外观均匀、澄明。溶液型液体制剂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和糖浆剂等。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一般制备过程为:称量→溶解→混合→过滤→加溶媒至全量→检查→包装→标签。 三实验准备 每组 烧杯(100ml)2个,量筒(50ml)2个,玻璃棒2个, 公用物品 碘、碘化钾、乙醇(95%)、蒸馏水 乳胶滴管2个,药匙1个 四提问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五提出实验要求并讲述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如果没有特殊交待,通常实验课守在教室等候; 做好预习工作,熟悉原理和整个操作的大致流程,熟记试剂种类及用量,如果课前抽查或实验中发现预习不到位的,可能取消该次实验资格; 穿好白大褂,扣好纽扣,翻好领子,不得穿露趾凉鞋进实验室;

按照事先的分组进行实验,实行组长负责制; 前往实验室途中和在实验室里不得大声说话,组员之间讨论必须小声(以其他人听不清为限); 实验前仔细检查要用到的器皿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即使报告老师; 爱护设备器材和节约试药; 做完实验,做好清场卫生工作,经检查合格后组长方可离开; 在教室自习的同学遵守自习课纪律; 实验报告依照一定的格式(详见实验讲义)书写在作业本上,内容不可死搬硬套讲义上的,讨论部分一定要认真书写,务必使实验有所收获。 六制备 碘酊 处方碘 0.4g 碘化钾 0.3g 乙醇(95%) 10.0ml 蒸馏水加至20ml 制法:取蒸馏水约2ml,加入碘化钾搅拌使溶解,再加碘,搅拌溶解后加入乙醇,再添加蒸馏水至全量。 七实验要点 碘化钾起的是助溶作用,只有在浓度高时助溶作用较好,所以一开始不要用太多的蒸馏水来溶解KI。 八完成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讲稿-江西中医学院

实验一液体制剂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各类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与操作关键。 2.熟悉影响液体药剂质量的因素与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碘酊的制备 碘酊(2%) 处方: 碘 1g 碘化钾 0.75 g 乙醇 25ml 蒸馏水适量共制成50ml 制法: 取碘化钾加蒸馏水1ml溶解后,加碘搅拌使溶,再加乙醇溶解,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成50ml即得。 2、混悬剂的制备 复方硫磺洗剂 处方: 沉降硫磺 1.5g 硫酸锌 1.5 g 樟脑醑 1.25ml (25滴) 甘油 5ml 吐温-80 0.25ml(5滴) 蒸馏水适量 共制成50ml 制法: 取沉降硫磺与吐温80置乳钵中研匀,加甘油研匀(细腻糊状),再加约10ml蒸馏水研磨,约15ml蒸馏水研磨,分次加入硫酸锌溶液(预先用15ml蒸馏水溶解),研匀,逐滴加入樟脑醑研匀(或呈细流状加入,急速搅拌),转移至50ml量杯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搅

匀即得。 3、乳剂 液体石蜡乳 处方: 液体石蜡 6ml 阿拉伯胶 2g 蒸馏水 20ml 制法:取液体石蜡和阿拉伯胶置于干燥研钵中研匀,再一次加蒸馏水4ml迅速研磨成初乳,最后加入剩余蒸馏水研匀,即得。 三、思考题 1.配制碘酊时,碘化钾起何作用?制备本品应注意哪些问题?2.混悬剂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本制剂处方中甘油、吐温-80起何作用? 3.如何判断乳剂的类型? 4.分别指出用矿物油、动物油、挥发油制备乳剂,其初乳形成所需油、水、胶三者的比例。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性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操作要点。2.熟悉等量递增的混合方法;散剂的常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冰硼散 处方: 冰片 0.2g 朱砂 0.24g 硼砂 2.0g 玄明粉 2.0g 制法: ○1硼砂研细,并加入玄明粉研匀,倾出。 ○2将冰片与朱砂充分研磨(打底套色) ○3等量递增法混合1、2组分 ○4过120目筛,混匀,即得。 2、苯巴比妥散(20倍散) 处方: 苯巴比妥 0.015g 淀粉 QS 共制5包 实验步骤: 取苯巴比妥0.1g加0.9g淀粉制成10倍散 取0.75g,加入0.75g淀粉混匀,分剂量,即得。 三、思考题 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原则是什么?

药剂学实验教案——酒剂、酊剂的制备(人卫版)

药剂学实验教案——酒剂、酊剂的制备(人卫版)酒剂、酊剂的制备 1(三两半药酒的制备 [处方] 当归100g 黄芪(蜜炙)100g 牛膝100g 防风50g [制法] 以上4味,粉碎或粗粉,按渗漉法,用白酒2400ml与黄酒8000ml的混合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在渗漉液中加入蔗糖840g搅拌溶解后,静置,滤过,即得。 [功能与主治]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用于气血不和,四肢疼痛,感受风湿,筋脉拘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0~60ml,一日3次。 [注意] 高血压患者慎用,孕妇忌服。 2.碘酊的制备 [处方] 碘 20g 碘化钾 15g 乙醇 500ml 蒸馏水适量 共制 1000ml [制法]

取碘化钾,加热蒸馏水20ml溶解,加碘溶解完全后,再加乙醇及适量蒸馏水使成1000ml,搅匀即得。 [附注] (1)碘具强氧化性、腐蚀性、挥发性。注意不与皮肤接触,忌用纸称取。 (2)碘化钾宜先配成浓溶液,然后加碘,能很快促进溶解。 1 (3)碘与碘化钾形成络合物后,能使碘在溶液中更稳定,不易挥发损失;能防止或延缓碘与水、乙醇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碘化氢,使游离碘的含量减少,使消毒力下降,刺激性增强。 (4)碘在乙醇中溶解度为1:13,在该处方中,不加碘化钾,碘可完全溶解在乙醇中,但切不可将碘直接溶于乙醇后再加碘化钾,否则失去加碘化钾的络合作用。 (5)投药瓶和用软木塞密塞时,应加一层蜡纸,以防软木塞中的鞣酸使碘沉淀。大量配制时宜用棕色玻璃磨口瓶盛装,冷暗处保存。 (6)碘酊忌与升汞溶液同用,以免生成碘化汞钾,增加毒性,对碘有过敏反应者忌用本品。 [思考题] (1)本处方中碘化钾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溶解碘化钾的蒸馏水不能太多, 3.复方樟脑酊的制备 [处方] 樟脑 0.3g 阿片酊 5.0ml 苯甲酸 0.5g 八角茴香油 0.3ml

《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 中药学(对外交流)、中药学(知识产权保护)、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实验学时] 45 学时 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与《中药药剂学》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为主的、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旨在提供中药药剂的制备与相关实验技能的培训。实验内容包括各种剂型的制备及其质量检查。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典型药剂的制备,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性质、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以验证、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为创制新的中药药剂、剂型与工艺打下初步基础。 (2)通过实验与教学见习,了解生产药剂常用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使用与保养方法。 (3)训练操作技术,培养正确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实事求是的记录习惯和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 (4)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培养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2、实验内容 (1)冰硼散的制备 (2)苯巴比妥散剂的制备 3、实验仪器 乳钵、普通天平、药筛(120目)等。 4、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二液体药剂的制备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溶液性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中附加剂的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 (1)碘酊或复方硼酸钠溶液 (2)胃蛋白酶合剂 (3)复方硫磺洗剂 (4)松节油擦剂或液状石蜡乳 3、实验仪器 烧杯(50ml)、玻璃漏斗(6cm、10cm)、量筒(100ml)、乳钵、普通天平、玻璃棒、滤纸、电炉等。 4、实验学时 5学时 实验三常用软膏剂基质的制备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 (2)根据药物和基质的性质,了解药物的加入方法。 (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2、实验内容 (1)油/水型乳剂基质 (2)水/油型乳剂基质 3、实验仪器

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实验报告(共10篇)

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实验报告(共10篇) 实验目的:掌握复方碘溶液的制备方法,了解它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复方碘溶液是含有 5% 的碘和 10% 的钾碘酸钠的水溶液,用于消毒和外 科手术时的皮肤和黏膜处的消毒。制备方法如下: 化学式:KI + I2 + NaHCO3 + H2O → KI3 + NaHCO3 实验步骤: 1. 称取适量的碘晶体,约 5 克,粉碎成细粉末。 2. 在烧杯中加入 20 毫升的去离子水,将碘粉慢慢加入。 3. 搅拌,直到所有碘粉溶解后,再加入 10 克左右的氢氧化钾(KOH),继续搅拌。 4. 加入 20 毫升的无菌生理盐水(0.9% NaCl),继续搅拌,待所有氢氧化钾溶解后 加入 20 克的碳酸氢钠(NaHCO3),并搅拌均匀。 5. 等待沉淀生成后,倒掉上层清液,将底部深茶色的沉淀取出,洗净 2 次,约 20 毫升的去离子水,过滤后收集。 6. 将沉淀与 10 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混合在一起,并放入震荡器中搅拌 30 分钟。 7. 遮光保存,确保不会受到阳光及其它光线的影响。 实验结果及图示: 实验结果:制备出了一瓶深色及透明的复方碘溶液。 实验图示:(如下图) 本实验根据碘和碱反应,制备出了复方碘溶液,同时使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符合临 床使用的要求。 此次实验过程应该非常小心,因为碘可以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会引起不适和痛苦。尽 管我们的实验物质被稀释,但仍应注意安全问题。在制备过程中,需谨慎操作,以免将碘 污染到身体或环境中。 总的来看,本实验的目的是为医疗人员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简便的复方碘溶液方法。同时,本实验提供的制备过程也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药剂学实验指导定稿版

药剂学实验指导Experiment and Guide for Pharmaceutics 主编王慧云副主编张春燕王保国济宁医学院药剂教研室前言药剂学是以剂型为中心研究其配制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与设备、质量操纵及合理应用等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是药学类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随着药剂学研究的深切进展各个研究领域愈来愈系统化、明朗化慢慢形成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即quot工业药剂学quotquot生物药剂学quotquot药物动力学quotquot药用高分子材料学quotquot物理药剂学quotquot临床药剂学quot等。为了帮忙学生更好地明白得、把握、运用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咱们依照药学类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大体要求结合医学生教学培育特点编写了本实验指导。本实验课程要紧面向药学、药物制剂专业三、四年级本、专科生开设实验内容涵盖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剂型的制备并结合药物检测技术使学生把握药物制造的整个进程及质量操纵为学生尔后从事药品生产和科研开发作必要的预备涵盖了药物与辅料的配伍选择、药物制剂在生物体内吸收、散布、代谢、排泄等动态进程及生物利费用、生物等效性等实验原理和方式。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工作态度。另外书后附有单冲压片机、片剂硬度测试仪、脆碎度测试仪、崩解时限测试仪、智能药物溶出仪、澄明度测试仪、滴丸机、小型混合机、整粒机等仪器的利用说明以供参考。参加本书编写的有王慧云、周金辉、王汀、王保国、张春燕、崔亚男、张惠平、孙珊珊、尹红霞、李涛等同志由王慧云教师主持编写和统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免存在错误和不足的地方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20年8月目录药剂学实验实验一低分子溶液剂的制备????????????????????????????????1 实验二高分子溶液剂及溶胶剂的制备????????????????????????9 实验三乳剂的制备????????????????????????????????????????17 实验四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24 实验五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35 实验六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40 实验七抗氧剂抗氧化作用的观看????????????????????????????47 实验八硬胶囊剂的制

碘酊处方改进

碘酊处方改进 杨航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大理 671000) 摘要:碘酊为最常用的药剂之一,碘酊也叫碘酒,碘和碘化钾的酒精溶液。本文主要论述碘酊的处方改进,并解决其颜色、刺激性、溶解度小等问题。 关键词:碘酊;处方改进;颜色;刺激性;溶解度 Tincture of prescription improvement Yang Hang (Dali University of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Dali 671000)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dicine tincture of iodine,also called iodine. alcohol solution of iodine and potassium iodid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of iodine prescription, and solve the color, irritation, solubility is small. Keywords: iodine tincture; prescription improvement; color; irritation; solubility 引言:传统的碘酊配制方法是:取碘化钾加少许水(1:0.7)溶解后,加碘及乙醇,搅拌使溶解,再加水1000ml,摇匀,即得。传统碘酊颜色紫黑,有刺激性且溶解度小,若解决此类问题,将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的使用;本文将对其处方进行改进,解决上述问题。 一.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

酊剂及糖浆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浸出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浸出制剂的原理和制法 2、掌握溶解法制备酊剂的方法 掌握糖浆剂的制备方法,熟悉含糖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浸出剂 (1)定义: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直接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获得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2)浸出制剂的分类: a、水浸出制剂:汤剂、合剂、口服液等 b、含糖浸出制剂:糖浆剂、煎膏剂等 c、含醇浸出制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等 d、无菌浸出制剂:中药注射剂等 e、其它浸出制剂: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栓剂、软膏剂、气雾剂等 (3)常用浸出方法: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等 2、酊剂 (1)定义:指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附:a、酊剂多供内服,少数外用

b、酊剂不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 c、含有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饮片的10g;其它酊剂每100ml应相当于原因片的20g (2)制备方法: a、浸渍法:选用适宜浓度的乙醇用浸渍法提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 b、渗漉法:将药材用乙醇渗漉出有效成分后制备成酊剂 c、溶解法:用于化学药物的配置 d、稀释法:以浓酊剂、浓浸膏为原料,用适宜乙醇稀释至规定浓度,静置12小时以上,过滤即得 3、糖浆剂 (1)定义:含有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附:a、糖浆剂含着糖量应不低于45% b、糖浆剂中的糖主要用于矫味 (2)分类 a、单糖浆: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附:1)可供配制含药糖浆、矫味、作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和片、丸剂的粘合剂 2)作矫味时,一般用20%,小儿用药为20~40% b、药用糖浆:是含药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药剂学实验指导:酊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指导: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橙皮酊的制备,掌握浸渍法的操作要点。 2、通过甘草流浸膏的制备,掌握渗漉法的操作要点。 3、通过碘酊的制备,掌握溶解法的操作要点。 二、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橙皮(粗粉)、甘草(粗粉)、70%乙醇、碘、碘化钾。 器材:烧杯、渗漉筒、量筒、天平。 三、实验内容 (一)橙皮酊的制备 1、处方分析橙皮(粗粉) 6g 主药 乙醇(70%) q.s 溶剂 共制 30mL 2、操作步骤:称取干燥橙皮粗粉6g,置小烧杯中,加70%乙醇30ml,封口,浸渍3日,取上清夜用纱布过滤,并挤压残渣,残液与滤液合并,定量即得。(二)碘酊 1、处方分析碘主药 碘化钾助溶剂 乙醇溶剂 2、操作步骤:称取碘化钾制备饱和溶液,加碘溶解,最后加乙醇至全量。 3、注意事项:碘有强氧化性,应用蒸发皿称取;碘有升华性,应随用随称;碘化钾必须先制成饱和溶液才能加碘,碘完全溶解后才能加乙醇。 四、思考题 1、制备酊剂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2、制备碘酊有哪些注意事项? 制剂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碘酊

考核时间:30分 处方:碘 1g 碘化钾 0.75g 乙醇 25ml 纯化水加至 50ml 制法: 取碘化钾加蒸馏水1ml溶解后,加碘在乳钵中研匀,待碘全部溶解后加乙醇荡洗完全,再加适量的纯化水至50ml,即得。 注意事项: (1)碘化钾需先配制成饱和溶液,碘化钾的浓度越高,有利于碘生成络合物。(2)碘易升华,为挥发性药物,应最后称取。 (3)碘是强氧化剂。腐蚀性大,称量时应用蒸发皿或烧杯,不能用纸。 (4)碘和碘化钾应在乳钵里操作,通过研磨充分反应生成络合物。 (5)在碘没有溶解之前切记不可加入乙醇,它会减少络合物的生成,使碘化钾不起作用 (6)转移完全。 药物制剂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仪器准备:10分 选择仪器是否正确。2分 仪器取出、荡洗、是否零落。2分 仪器内外洗净纯化水是否荡洗三次。2分 洗净后玻棒、药匙器具等应放适宜地方。2分 仪器放置是否整齐。2分 2、天平的使用:10分 天平是否调零点、放称量纸(对折)。3分 是否正确称取药物。4分 称取结束是否使天平恢复原状。3分 3、药物的称量:10分 称取药物(碘化钾)时是否注意少量取药抖动加入。2分 多余的药物的量是否较多。2分

药剂教学项目4-制备碘酊(碘酒)

教学项目-4 碘酊制备法 一、项目名称:2%碘酊(碘酒)制备法 二、选定项目原因: 碘酊为临床上常用的消毒防腐药 三、项目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制备碘酊的操作规程。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制备碘酊的设备和仪器并制备出符合药典要求的碘酊。 3、情感目标:以制备碘酊为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并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一次技能训练,对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深化、有所提高。 四、项目实施 1、对象:中职药剂专业 2、时数:2学时 3、场地:校制剂实训基地——制剂间 4、情景(分组):学生每小组5—6人 5、项目任务: (1)每小组制定出合理的制备碘酊的操作规程(课外 时间完成)。

(2)每小组独立制备出符合药典要求的碘酊并写出实 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每小组的学生分工协作完成制备碘酊的任务。 6、注意事项: (1)碘化钾与碘作用生成络合物,使碘易溶于水中。 配制时关键在于先將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使成 饱和或近饱和溶液(碘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7), 然后加碘搅拌促进碘的溶解,有利于络合物的生成。 (2)碘与碘化钾形成络合物后,能使碘在溶液中更稳 定,不易挥发损失;能有效地防止或延缓碘与水、乙 醇发生化学反应。碘与水、乙醇的化学反应受光线的 催化,故碘酊应置棕色瓶内,于冷暗处保存。 (3)碘酊忌与升汞溶液同用,以免生成碘化汞钾,增 加毒性。对碘有过敏反应患者忌用本品。 (4)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臭7、操作过程: 物料准备:药品(乙醇、碘、碘化钾、纯化水) 器械(天平、量杯、搅棒、儲存器)【处方】碘2g 碘化钾 1.5g 乙醇50ml 纯化水适量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二考试辅导:常用浸出制剂的制备-酒剂与酊剂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二考试辅导:常用浸出制剂 的制备-酒剂与酊剂 酒剂又名药酒,系用蒸馏酒浸提药材而制得的澄明液体制剂。药酒多供内服,少数作外用,也有兼供内服和外用。酒有行血活络的成效,易于汲取和发散,因此,酒剂通常用于风寒湿痹,具有祛风活血、止痛散瘀的功能。但小儿、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不宜用。酒剂有时为了矫味或着色,可酌情参加适量糖或蜂蜜。 酊剂系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药物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酊剂的浓度一般随药材性质而异。除另有规定外,含毒剧药品酊剂,每100ml 应相当于原药材 10g ,其它药物酊剂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20g ,但也有依习惯或医疗需要按成方配制者,如碘酊等。多数酊剂供内服,少数供外用。 (二)制法 酒剂常用浸渍法制备,按浸渍条件不同有冷浸和温浸二种。冷浸法用于定量溶剂的浸出。浸渍时间长。温浸法则将药材装于布袋中,悬于酒上部,密闭,置于水浴上低温浸取肯定时间,或者用回流法浸取。酒剂也可用渗漉法制备。至于白酒浓度、用量、浸润温度和时间,均按各酒剂项下规定为准。

酊剂制备方法可按原料不同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或渗漉法。溶解法系指将药物直接溶解于乙醇中即得。适用于化学药物或提纯品酊剂。稀释法系指原料加规定浓度的乙醇稀至需要量,适用于以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的酊剂制备。浸渍法与渗漉法适用于用药材为原料的酊剂制备。 (三)举例 例 1 复方土槿皮酊 处方:土槿皮酊 50ml 水杨酸 3g 苯甲酸 6g 乙醇加至 100ml 制法:将水杨酸、苯甲酸溶解在土槿皮酊中,加适量乙醇使成 100ml ,搅拌匀称,过滤即得。 功能与主治:具软化角质,抗表皮霉菌作用。用于汗疮型、糜烂型手足癣等。 用法与用量:本品外用,涂于患处,一日 1-2 次。 禁忌:湿疹起泡或糜烂的急炎症。 例 2 颠茄酊 处方:颠茄草(粗粉) 1000g 乙醇 85% 适量 制法:取颠茄草(粗粉) 1000g ,按渗漉法制备,用 85% 乙作溶剂浸渍 48 小时,以 1-3ml/min 速度渗漉,收集渗漉液 3000ml ,另器保存。连续渗漉,待生物碱完全漉出,漉液作下一次渗漉用的溶剂,将初漉液在 60 ℃减压蒸馏,回收乙醇,放冷至室温,分别叶绿素等杂质,过滤,滤液在 60 -70 ℃蒸发至稠膏状备用。稠膏经测定生物碱含量后,

工业药剂学实验实验教学讲解

《工业药剂学实验》实验教学讲义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 编者:王永禄 2007年6月

目录 实验一液体药剂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二片剂的制备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三片剂的质量检查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四膜剂的制备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五软膏制备及体外释药试验和透皮试验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六明胶微球的制备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验一液体药剂 液体制剂主要是指药物在液体分散媒中所组成的内服或外用制剂,可分类如下: 1.按分散系统分类 低分子溶液(溶液型) (1).分子分散体系 (均相)高分子溶液(胶体溶液型) 胶体溶液 (2).微粒分散体系 (非均相)粗分散体系(混悬型,乳浊型) 2.按应用方法分类 (1).内服的液体制剂: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和醑剂等。 (2).外用的液体药剂:洗剂、搽剂、灌肠剂、含漱剂和洗耳剂等。 I.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制备液体药剂常用称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溶液型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小于1)分散在分散媒(溶剂)中的真溶液,供内服或外用。溶液型液体药剂外观均匀、澄明。常用溶媒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及脂肪油等。 属于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有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糖浆剂和醑剂等。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一般制备过程为: 称量→溶解→混合→过滤→加溶媒至全量→检查→包装→标签。 三、仪器与材料 仪器:烧杯(50,250),玻璃漏斗(6,10),磨塞小口玻瓶(50,100),量筒(100),普通天平,玻棒、电炉等。 材料:碘,碘化钾,蔗糖,氯霉素粉,甘油,丙二醇,乙醇(均为药用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