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规范农业信息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学位授予等环节,确保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农业信息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管理、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涉农企业等部门中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岗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培养要求

(1) 农业信息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 农业信息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独立担负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相关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攻读农业信息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2.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制,由具有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3.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三、课程学习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攻读本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30学分,课程设置按20学时为1学分。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必修环节。

1.公共课:(12学分)

(1)政治理论课―――――――――――3学分

(2)外国语---――――――――――――3学分

(3)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3学分

(4)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2学分

(5)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2学分

2.领域主干课:(10学分)

(1)农业信息化导论―――――――――2学分

(2)农业信息化进展―――――――――2学分

(3)农业信息获取――――――――――2学分

(4)农业信息处理与分析―――――――2学分

(5)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2学分

3.选修课:

(1)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2学分

(2)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2学分

(3)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

(4)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2学分

4.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应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要求安排第四学期末进行)、论文中期检查(要求安排第六学期的九月份)、随机安排的校外专家讲座等环节。

5.补修课程:

大专学历生源和跨领域、学科生源需补修本领域两门本科专业课程,但不计入总学分。

(1)农业概论――――――――――――40学时

(2)大学计算机基础―――――――――40学时

四、学位论文工作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理论、技术、管理问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信息化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3.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信息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1名校外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同行专家,或至少有1名校内另一相近、相邻一级学科的硕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导师可参加答辩会议,但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五、学位授予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

(农业畜牧行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畜牧行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 究生培养方案

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 (9) 领域名称:作物(470101) (9)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9)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9) 三、课程学习 (10) 四、学位论文工作 (11) 五、学位授予 (12) 领域名称:园艺(470102) (13)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3)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3) 三、课程学习 (14) 四、学位论文工作 (15) 五、学位授予 (16) 领域名称:农业资源利用(470103) (18)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8)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8) 三、课程学习 (19) 四、学位论文工作 (20) 五、学位授予 (21) 领域名称:植物保护(470104) (23)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23)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23) 三、课程学习 (24) 四、学位论文工作 (25) 五、学位授予 (26) 领域名称:养殖(470105) (28)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28)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28) 三、课程学习 (29) 四、学位论文工作 (30) 五、学位授予 (31) 领域名称:草业(470106) (32)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32)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32) 三、课程学习 (33) 四、学位论文工作 (35) 五、学位授予 (36) 领域名称:农业机械化(470109) (37)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37)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37) 三、课程学习 (38) 四、学位论文工作 (39) 五、学位授予 (40)

农业推广(专业)硕士考试科目及大纲解析

农业推广硕士初试考试科目 注: 1.括号内所注分值为该栏考试科目试题满分值。 2.加“▲”为全国统考或全国联考试题。 考试大纲及命题指导意见 农业推广硕士-339-340-341-342-《农业知识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农业知识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基础课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农业知识综合》按照领域特点设为《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知识综合二》、《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知识综合四》共四个考试科目,分别对应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农业工程、农村发展与管理四个领域群。各招生单位可按照本意见,分别向考生提供考试大纲并命制试题。 《农业知识综合一》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一》侧重于植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生长环境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报考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草业及林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培养单位可根据招生领域范围的需求从植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中选择三门相关科目命制试卷,每个科目的内容各为50分。 《农业知识综合二》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等课程。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养殖和渔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农业推广论文范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业推广》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年级 学校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思考 [内容提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实现增收、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组织创新创新组织化激励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就是通过实验、示范、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等种种方法,让农民朋

友认识到农作物的重要作用,了解农作物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将优秀的、正确的种植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活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推广制度不完善,经验不足。主要表现为科研、技术服务与生产三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紧密的联系。科研院所的许多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进入农业生产一线,技术服务部门掌握和储备的实用技术少,且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推广体系,缺乏科技推广经费,技术推广盲目,所推广的多数是些简单的常规性技术;生产者得不到急需得到的技术,同时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整个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有限,从而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均受到很大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得不到提高,群众增收幅度不大。 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意识认识不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意识认识不足,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我国目前还缺少必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人才的储备和分配上还有着严重的缺陷,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对一些推广中的专业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了推广队伍的积极性不高。在推广过程中由于意识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现了推广速度慢,取得效果不理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3、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技术推广接受程度较低。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农民居住的地方分散不集中,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因为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对新型的农作物和现代化的种植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难以理解,使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推广工作造成非常大的阻力。 4、资金不足,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足够的物质和资金上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才能持续的进行下去,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预期的目标。目前,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左右,但我国不足%,人均经费更少。另一方面,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由于个别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清晰的认识,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体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畜牧或水产科学与生产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社科、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技能、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文献。 二、研究领域 1.养殖领域 三、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集中在校全脱产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 2.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实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硕士研究生

在每年4月、10月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填写《华南农业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延期申请论文答辩审批表》,经导师和所在学院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五、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学分为26学分(含参加学术交流所得的2学分、实践教学所得的3学分和撰写文献综述所得的1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 1.学位课(10学分) 1)公共学位课(7学分) ①自然辩证法2学分,36学时 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18学时 ③专业硕士英语4学分,72学时 2)专业领域公共课(3学分) ①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1学分,18学时 ②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1学分,18学时 ③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1学分,18学时 2.必修环节(6学分),由各导师结合毕业论文安排。 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实践教学)3学分,54学时 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学术交流)2学分,36学时 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撰写文献综述)1学分,18学时

河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内部讲义,押题

2015年河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复习大纲指南,参考书目,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历年真题,内部讲义,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押题 招生人数:110人 河南农业大学 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招生简章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文件精神,2015年我校继续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具体报考办法和有关要求如下: 二、报考条件 (一)农业推广硕士报考条件

2015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 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 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三、报名方式 (一)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 网(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 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 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具体要求见附件1)、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 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 记表》。 网上缴费成功且照片审核通过的考生于7月11日—14日持第 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和学位证书 原件以及《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解 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新校区训练馆(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 62号,科学大道与瑞达路交叉口东200米路北),核验并确认报名 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报名工作流程 图见附件3)。 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逾期不 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 本次报名无效,所缴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四、考试科目和考试安排 考试共分两个阶段。

2020年农业硕士实践报告范文全日制专业硕士要上几年尤其是农业推广硕士

农业硕士实践报告范文全日制专业硕士要上几年尤其是农 业推广硕士 2-3年,一般都是两年,主要看你什么专业了。 根据《 ___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专业硕士学习年限一般2年,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要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 这是成人研究生,学位是硕士,但学历是本科。 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研究生全日制是指:不论学硕还是专硕,不论在职与否,只要是一月考研录取的,不管采取哪种形式上课,比如全脱产、半脱产、周末班,待遇都相同,都发双证(研究生毕业证加硕士证)。双证研究生就是人事局认定的全日制研究生。或者说有毕业证的研究生

就是全日制研究生。除了一月研叫全日制外,别的研(单证研,即同等学力申硕和GCT考试)就是全脱产上课也不属于全日制的范畴。 大学生全日制是指:只有6月份统考录取的大学生才能发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也就是人事局认定的全日制毕业证。至于成考、自考大学生,分别发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和高等教育自考毕业证。即使成考和自考大学生全脱产上课也不属于全日制。毕业证抬头(毕业证最上边一行字)写“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证就叫全日制毕业证,分专科和本科。另外普通专升本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属全日制本科。 全日制是统考生的代名词,全日制是个时髦的词汇,一定要弄懂它的内涵。现在报考公务员、事业编、单位招聘、干部任免时提及的全日制,均以人事局的答案为标准。 写法 实践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定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实践报告”、“关于××××的实践报告”、“××××实践”等。另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XX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积极作用,根据《XX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规划(201X-201X)》、《XX省201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X农信办〔201X〕6号)要求,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XX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掘起、进位赶超,建设繁荣和谐魅力XX的奋斗目标,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1、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做好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资金奖补。鼓励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支持通讯部门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公平竞争,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的

长效机制。 2、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信息、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打破地区间和部门间的资源分割,推动网络互通、资源共享。抓好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书屋、党员远程教育点、基层农技推广中心和通讯服务站点等设施和人才资源的整合,推进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信息服务。 3、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根据农村区域和产业布局,以及农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点,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切实发挥实效,避免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4、服务农民,注重实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根据市场情况、农民需求和农业发展实际,积极发展适农、惠农、助农信息产品,多形式、多渠道为农民提供有效地综合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水平,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普惠广大农民。 三、总体目标 以农村信息化建设“六项工程”为主抓手,以“信息化乡镇”和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切入点,在巩固试点成果,总结其他地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1X年起,每年在全市选择部分乡镇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力争通过四年努力,到“十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内部讲义,押题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内部讲义,押题 招生人数:120人 2015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相关文件精神,2014 年我校继续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专业学位代 码095100),招生领域为:农村与区域发展(代码095110)、农业 科技组织与服务(代码095111)、食品加工与安全(代码095113)。计划招收120人。其中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限招100人。 一、专业介绍 农业推广硕士是我国设立的专业学位类型之一。农村与区域发 展领域是针对农村发展和区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 需要设置的领域。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是与农业科技管理、农 业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教育与培训、公共管理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 专业领域。该二领域主要招收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主管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农林经济与政策研究、林业、水及土地等自然资源管理、公共管理、金融保险等部门的领导、优秀青年干部、院校教师、大学生村官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 员。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该领域域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二、招生信息发布 我校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分别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 )。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书面通知。 三、报考条件 2014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四、报名时间及报名程序 (一)资格自审

2020年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1.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以中心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有效推进农村地区通宽带建设,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提高农业领域计算机应用水平。 2.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信息化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抓黄沙坑村、高峰村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 3.农民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增强。结合县里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组织好农民培训工作。新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 (一)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企业联动,采取“政府贴补一点、企业优惠一点、农户支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对20xx年确立的农村信息中心户加大扶持力度。

2.抓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具体做到: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达到100%、7个行政村各确立一名村信息员。 (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1.按照县农业信息中心的要求,我乡成立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工作组人员为成员。硬件要求:有固定场所、有信息服务设备、有信息宣传电子显示屏或投影仪、有专职信息服务员;软件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2.大力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按照省信息化办“五个有”标准(有固定办公场所,有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信息服务设备,有上网宽带,有信息服务员,有长效管理制度),抓好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逐步延伸建设其它形式服务站,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新农村建设社区活动室、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场所中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将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奖补范围,加大与通信企业的合作,提高建设效果。 3.建立信息通联制度。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以村级信息服务站为切入点,对接县农业信息中心,通联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广大农户。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年6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研究动物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规律;动物高效饲养技术;研究动物营养与动物产品质量的关系与调控机制;研究各种饲料添加剂的营养作用及机理;研究配合饲料配制的理论与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青绿饲料与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饲料安全评价与监控等研究内容。 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基于分子遗传学理论,采用基因操作、mRNA差异显示等技术,进行动物主要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筛选、鉴定和克隆;采用候选基因法等技术寻找控制

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或QTL,进行动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育种;探讨动物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遗传基础;采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与分子系统学理论进行畜禽地方品种遗传资源的起源、系统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动物的繁殖规律和生理机制,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繁殖障碍问题,提高畜禽的繁殖效率;研究动物配子发生、受精及早期胚胎发生、发育的机理,并应用于“工厂化”生产胚胎的繁殖体系;研究各种动物体细胞、配子及胚胎冷冻保存的原理和方法,保存动物品种资源。 三、培养方式 1.教学方式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阶段集中在校学习,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积不少于6个月;同时注重实践环节培养,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导师指导方式 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学术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校内导师是主要责任人,负责研究生全学程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四、学制、学分与主要教学环节 1.学制:基本学制2年,最长不超过5年。 2.学分:最低学分要求为32学分(含实践环节6学分)。 3.主要教学环节: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环节等。同等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河东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

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实施四大工程 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1.1.建设背景综述 金农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二金”工程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电子政务工程,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 目前,金农工程中央本级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按照金农工程一期的总体规划,至2010年以前,数据中心、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市场监管、农技信息联合服务等中心建设内容要扩展到各省级部门。 当前,部分省级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与省政府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并建立了农业信息网门户,基本实现了政务公开的目标。 但是,金农工程一期建设内容中要求省级单位建设的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市场监管系统、农技信息服务系统、省级农业和粮食流通数据中心等均未建立,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不高,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农业电子政务外网的业务办理系统及公众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不仅影响着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效率,而且与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不适应,必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2.建设目标 围绕“金农”工程总体建设目标,通过两年时间,初步形成农业电子政务体系框架。构建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迅速增强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收集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农业数据中心和粮食流通数据中心,健全采集渠道,增加信息总量,加强统筹规划,改善内容结构,加大整合力度,统一标准规范,建立协作机制,提高共享程度;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装备县乡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培训信息服务队伍,初步形成延伸到基层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迅速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 1.3.农业信息化总体框架 如上图所示,省级农业信息化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应用系统、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一、报考条件 2013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二、招生领域 见附件 三、招生计划 上限350人,其中农村与区域发展限招100人 四、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专业考试,共计2门。其中,GCT实行全国联考。 五、联考大纲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六、专业考试方式 我校自行确定GCT成绩合格分数线。达到我校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申请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及相关测试。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七、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

费,生成并打印《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考生于7月12日—15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浙江大学现场确认点:玉泉校区图书馆演讲厅。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有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考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诚信负责,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学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必要时,我校将委托有关权威部门对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认证。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在复试时进行,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考生可于10月17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八、考试时间 10月27日 九、录取办法 录取工作由我校自行组织和确定,录取分数线由我校自行划定。我校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专业课考试及相关测试),择优录取。 各类别专业学位调剂录取工作,限在浙江省院校之间进行,不进行跨省院校之间的调剂录取;各硕士专业学位均不进行跨学位类别或跨专业领域的调剂录取。

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策略

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策略 本文作者:王凤忠欧百钢晁伟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专业学位教育处副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农业推广硕士(MasterofAgriculturalExtension)专业学位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该学位的设立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完善了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自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学生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农业推广硕士报考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全国共有13283名考生报考农业推广硕士,录取考生7528人。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全国有70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单位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其他专业学位相比,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起步较晚,但各培养单位在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招生方面认真实践、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暴露了部分问题。 一、录取现状分析 1.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录取比例基本平稳 全国报考农业推广硕士的人数由2001年的3209人增加到2008年的13283人,2007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见图1),9年来总报名人数为62236人,平均每年递增34.9%;录取人数也由2001年的1611人增加到2008年7258人,总录取人数为39140,平均每

年递增38.9%;录取率由2001年的50.2%增加到2009年的54.6%,其中2003年曾经达到86.1%,而后几年逐渐降低,平均录取率为62.9%。经过10年的发展,农业推广硕士报名人数、录取总数都在逐年增加,其品牌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加,而录取率也由发展初期的引导型回归理性。 2.招生单位增加迅速,单位招生量略有起伏 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单位从2001年的首批24家,发展到2009年的70家,分布于除西藏、青海两地之外的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培养单位从最初的以农林高校(研究机构)为主到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科类大学,有农学学科或涉农学科的单位都可以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生。其中,非农高校34所,占全部招生单位总数的48.6%。每年单位录取数总体持平,2001~2009年平均每年每单位录取人数为92.9人,2009年单位平均录取人数为104人,比2008年增加近10人。 3.招生单位录取规模不一 自2001年始,由于各招生单位招生宣传和重视程度不同,录取规模严重不一。超过100人的单位和低于20人的单位数以及录取规模在20~150人之间的招生单位数基本各占30%。2008年,招生单位在录取规模分段图上呈“W”型分布,即录取人数超过100人和低于20人的单位最多,在50~80人数区间的单位数呈现一个小高峰。2009年,在70个招生单位中,录取人数排前10名的单位合计录取2996人,占总数的41.3%。录取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单位共有28个,合

云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内部讲义,押题

2015年云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复习大纲指南,参考书目,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历年真题,内部讲义,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押题 招生人数:240人 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招收在职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招生简章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精神,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招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报考办法和有关要求如下: 一、招生的专业学位类别、限额及领域 2015年云南农业大学招收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及对应招生学院

二、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2015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三、考试科目和考试安排 1.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 )及专业课考试,共计2门。其中,GCT 实行全国联考,于2015 年10月26日上午8:30~11:30举行。 2.专业课考试由云南农业大学自行组织。考生达到我校规定的GCT 成绩合格分数线,可申请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及相关测试。考试具体事宜将在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 )另行通知。 3. 考生只可选择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领域报考,2015年全国联考各科目考试成绩一次有效。 第一阶段全国联考科目考试大纲如下: 第二阶级农业专业课考试科目如下:

四、报名办法 采用全国统一网上报名与各考区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2015年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进行注册、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及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完成网上报名后,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 考生于7月11日~14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满足报考条件 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施农业领域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设施农业领域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设施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设施农业产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推广及农村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 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 应掌握本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园艺产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科的新发展,本学科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 1.设施园艺作物栽培研究北方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特点、设施生产条件下环境变化规律和作物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研究开发设施蔬菜、水果、花卉栽培新技术、新产品。 2.设施品种选育针对设施栽培作物品种改良问题,研究设施农业种业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设施作物抗逆、抗病和品质性状遗传规律,重点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在设施园艺作物品种改良上应用的研究,探索新的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创制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 3.设施园艺环境工程研究具有北方设施园艺生产特点的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形式及特点、生产园区规划设计、设施结构设计、设施环境特点及调控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应用。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延期需要办理学籍延长手续)。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2分,选修课不低于4分),实践学分6学分(不少于半年的校外实践以及其它形式的实践)。 主要培养环节包括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环节等。 四、培养方式 1.培养方式实行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第一年以在校进行课程学习为主,第二年参与校外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协助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并结合工作完成毕业论文。也可在校内科研基地从事应用型技术研究并完成论文。 2.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两位导师均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当水平。校内导师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在校期间课程学习、论文选题、指导研究、指导论文和答辩等工作。校外导师协助指导实践过程、项目研究。 3.课程学习课程学习的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考试及格方能取得学分。 4.学术活动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在读期间参加国际、全国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或学院、学科或组织的大型学术活动(报告会)不少于1次。各二级学科的各研究方向每周应组织一次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每名研究生在毕业之前要做2次以上读书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之前做文献综述报告,第三学期做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5.实践教学研究生根据选题从事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环节研究。实践环节研究应深入实践教学基地,和当地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实践学习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培养单位应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2年基准学制安排。

浙江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内部讲义,押题

2015年浙江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复习大纲指南,参考书目,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 历年真题,内部讲义,在职农业推广硕士考试押题 招生人数:80人 浙江大学2015年在职农业推广硕士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2015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一般应有学位证书),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二、招生领域

三、招生计划 限招80人 四、考试科目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专业考试,共计2门。其中,GCT实行全国联考。 五、联考大纲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六、专业考试方式 我校自行确定GCT成绩合格分数线。达到我校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申请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及相关测试。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七、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0日—7月10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s://www.360docs.net/doc/a83569898.html,/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考生于7月11日—14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浙江大学现场确认点:玉泉校区图书馆演讲厅。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有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考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诚信负责,不符合报考条

智能农业信息化管控系统

智能农业信息化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农业信息化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农业信息化管控系统解决方案,将通过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使用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和执行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各种相关农业信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并及时远程处置。这样农业将有可能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一、项目功能及目标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非常有限,主要手段是人工测量,获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传统农业中,大量农田设施的操作也多凭借经验、依靠人工完成,这样的方式不但操作不便,而且无法实现大规模地、准确地、标准化地操作。 本项目将通过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使用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和执行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各种相关农业信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并及时远程处置。这样农业将有可能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具体地,本项目将针对一定区域农田监控及管理的应用,通过ZigBee、wifi 等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将大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构成大型监控和执行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诸如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度、土壤湿度、pH值等相关农业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并通过无线节点控制执行机构远程完成相应的农田管理功能。此外,本系统还具有实时视频采集、传输的功能,能根据管理人员需要在远程随时查看农田现场视频信息,以获得直观、准确的现场情况。本项目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可裁剪的思想进行研发,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可用于农田、温室、苗圃等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并在数据采集和自动远程控制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推广科目试题答案

一、单选 1.农业推广的基本特征: 狭义:“技术指导”;广义:“教育”;现代:“咨询” 2.农业推广的任务:人力源开发和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3.农业推广的手段:“沟通” 4.农业推广的职责: 改变农民的自愿行为(决策) 5.我国最早的农业技术人员:“农师” 6.甘薯推广世家:陈振龙家族 7.最原始的农业推广活动:父传子、师传徒 8.集体指导法双向性特点: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 9.( 由州立大学农学院负责农业 )实行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由农学院统一领导与管理 10.( 秦汉时期 ) 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劝农官的制度 11.农业推广工作是一项(教育)性质的活动,体现在推广人员为农民提供涵盖农资和农产品 流通环节、生产环节和农家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服务 二、多选 12示范成功的关键 (一)成果效果与准确的技术叙述相结合 (二)要领要简单准确,易模仿、易掌握 (三)可以摹仿性和可以实现性 13在农业推广中使用行为操纵的方法,需符合以下条件 ①推广人员确信在某一确定的方面,完全有必要而且可以有办法改变农民的行为。 ②推广人员认为在这一方面,农民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或他们做出的决策是不可行的。 ③推广人员应把握影响农民行为的分寸,使他们不易察觉到。 ④农民并非极力反对受此种影响。 17农业推广试验的基本要求 (一)试验的针对性要强,目的要明确 (二)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 (三)试验数据要翔实,结果要准确可靠 (四)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19农业推广沟通的作用 (一)了解现状与需求,确定推广目标 (二)建立情感,产生合力效应 (三)提供咨询,解决问题 (四)帮助农民进行预测、决策 (五)监测评价,修正错误 20农业推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一)语言障碍 (二)习俗障碍 (三)观念障碍 (四)角色障碍 (五)心理障碍 (六)组织障碍 (七)现有推广体系的障碍 21农业推广论文的选题原则 (一)语言障碍 (二)习俗障碍 (三)观念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