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与“原罪”的观念

奥古斯丁与“原罪”的观念
奥古斯丁与“原罪”的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1) “中国人缺乏忏悔意识”、“我们没有原罪的观念”、“原罪说是西方文化中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等等,几成人们熟知的常识、共识。那么,到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没有“原罪思想”呢?常识、共识就是真理吗?——真理往往从怀疑常识开始。或如黑格尔 所说,熟知未必真知。让我们先从西方的原罪说说起。一、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说西方文 化的基础是《圣经》,西方的原罪说最早就来源于《圣经》的《创世记》中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故事:亚当和夏娃经不住蛇的引诱吃了上帝告诫不能吃的禁果——能够分辨善恶的“智慧果”。“智慧果”好吃,但代价却是巨大的:亚当和夏娃失却了乐园。不仅如此,他们 的后人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而不得不继承他们的“原罪”。——在西方文化中,“十字架”是西 方人的宿命。虽然后来有上帝之子耶稣的救赎,但,作为背负着沉重肉身的个人,西方人是从未卸掉过自己身上沉重的十字架的。因为,这十字架是生长在他们的血液和灵魂里的。不言而喻,西方人的所有努力和使命,就是“救赎”。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主旋律就是寻求救 赎之道——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那么,西方人的这种“原罪”到底是一种什么罪呢?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人人难免会犯的罪——违约罪,或说是,失信罪。况且,此罪的获得是由于“轻信”。记得马克思夫人燕妮说过,在所有过错中,她 最能原谅的是“轻信”。二、中国文化中的原罪思想与西方不同,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中国 文化中有类似西方的原罪思想的。道理很简单,所有关于原罪的说法,都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而中国,是一个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的民族。某些中国人的原罪观念,几乎都是来源于佛教的业障观念和迷信性的伤天害理观念以及基督教的原罪观念等。此外,几千 年来中国人的具体道德伦理操守,也往往给人一种缺乏原罪观念的印象,这在事实上强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的看法。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慎独”的道德境界, 只有在个别的圣人和士人中才能够出现。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唯一的“紧箍咒”来自于他们 的现实上帝——统治者。在中国大众中,“忏悔”现象是极其罕见的,“中国人为什么缺乏 忏悔意识?”的质疑就是证明。无庸讳言,中国人缺乏原罪意识,并因此而缺乏忏悔意识。更进一步来说,中国人缺乏救赎的冲动和渴望。——这一切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文化学者,几乎都将之归因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这是真的吗?恰恰相反,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庄子》中,读到了与西方的原罪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国的原罪思想。请看——《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 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的原罪思想即原罪说!可是,它却不是被学者们牵强附会地当成了与物理学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基督教的“创世说”相类似的具有“科学性”的宇宙起源论的“宇宙论”、“本体论”了,就是被自以为高明地而实际上是肤浅地解释为人由愚昧而“开窍” 的积极的“文明”过程等等!——庄子“浑沌”寓言中所深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被遮蔽了。中国人的原罪,就是从倏和忽合伙“谋杀”(我在课堂上讲解这一思想时,有同

比较佛教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比较佛教和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摘要: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是人类逃脱必死的命运,走向生命终点的人都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的作用为临终者提供一定的宗教力量,一定程度上使临终者宁静安详的过渡到死亡,佛教和基督教在临终关怀中所起的作用各有特色,佛教和基督教在世界上拥有大量的信徒,其思想和理念具有很深的根基,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临终关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生死基督教佛教生死观临终关怀 1关于生死 生死这个问题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类作为动物家族的一员,它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求生避死”是其本能的欲求。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论生命长短,都不具备人类那种对死亡的深刻恐惧。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并改变着整个世界,随着医疗水平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大大的延长,面对周围的环境,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无论科技怎样发达,至少目前人类还逃脱不了必死的宿命。【1】 1.1生死现象 现代医学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石,相信人在大脑死亡后,其意识即告终结,临终关怀无法减缓、也无力挽回这个过程。从现代医学诞生起,作为宿命性的死亡,就一直是医学所刻意规避的弱点,当现代世界确立其地位时,它们所做的第一步就是把“死者”从生者的社区中隔离开来,并将其排除出“人”的范畴。生与死之间被硬生生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死亡带给人的是无尽的悲凉和强大的挫败感[2]。 死亡使得个体生命成为向死而生的存在,赋予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与唯一性,同时也赋予生命以尊严与权力。通过对生死的思考,人才会懂得生的有限性、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懂得死的终极性、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人才不会总是像一个动物一样地仅仅是追求“活着”,人要追求生存的价值。 当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点的时候,内心就会有逐渐增长的紧迫感和恐惧感,而当他(她)被疾病缠身,现有的医疗手段已经无法解除他(她)的痛苦,无法阻止死亡的降临时,宗教对于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与认识展现了其拯救或救赎的一面,是人对未知世界寻求慰藉的方法之一,也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所有世界性的宗教无不预设了解脱的存在,它们都指向对作为终极宿命的死亡本身的超越。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代临终关怀的角度上说,宗教文化都起着特定的作用,临终关怀是宗教的起点和归宿,临终护理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课题,帮助临终者宁静,安详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的一种手段,探索宗教理念在临终关怀中的影响及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宗教生死观 2.1基督教生死观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念,一是上帝创世说。世界一切万有皆自上帝所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上帝在一个人出生之际,便将其生命蓝图赐给他,这个生命蓝图不仅在于此生,也包括死后的生命,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的。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奥古斯汀的法学思想 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学的主要代表,奥古斯丁的神学理论以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哲学观点接近于新柏拉图主义,是一位神秘主义的哲学家。他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建立了以神权政治论为核心的法律思想体系。奥古斯丁为了反驳异教徒对基督教的攻击,编写了《上帝之城》、《教义手册》等书籍。奥古斯丁的观点和功绩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基督教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殊荣。 一、法律是维护和平与秩序的一种手段 奥古斯丁认为,热键世界之外有一个天国存在,他说天国是永久和平的。他认为,与天国对立的是地国,或者说是世俗的国家。凡是不能升到天国而在人间受罪的人,只能生活在地国,即使将来有可能进入天国的人,也要先在人间接受锻炼和考验。奥古斯丁从教义出发,认为人类祖先犯了罪,留在人间生活是接受上帝的惩罚。他认为要维护人间的国家的和平,需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不良欲望:“一个没有理性的人,需要别人用命令来控制他的各种欲望。”柏拉图曾经这样说过,对于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需要用外部权威(即法律)来控制。在这里,他是承袭了柏拉图的观点的。 奥古斯丁说的和平就是只有秩序。换句话说,在人类社会中,就是“有秩序的统治与服从”或者“有秩序的命令与遵守”。秩序就是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得到最恰当的安排,每一部分都安置在罪合适的地

方。这种秩序和安排都来源于上帝的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也就是他说的自然法。人与人之间的和平,是一种互相协调;一个家庭的和平,是在各成员之间实行一种有秩序的通知与服从。一个城市的和平,是在公民之间实行一种有秩序的命令与遵守。按照他的说法,服从于上帝,服从法律,服从命令,服从统治,就是秩序,就是和平,就是和平。 奥古斯丁将发案率分为两种:神法和人法。神法是指“上帝的法律”或永恒法。在他看来上帝的“至善”是不变的,所以上帝的法律也是不变的。而世俗法(即人法)乃是“虽是公正却能随时间而加以适当修改的法律”,尽管它可以制止恶行、稳定秩序,然而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不可克服的。 第一,世俗法受时间与变迁限制。正义在不断变化,要了解此正义,全凭人生经验。而“人生非常短促,不能以为本身有了经验,便对经验所不及的古今四方的事物因革都融会贯通。 第二,世俗法作为有形的法,仅仅规定和禁止外在的行为,它不涉及这行为背后的动机,甚至很少关心纯粹的内心活动。不可否认,有时一颗罪恶的心要比一个损害后果还要危险得多,而世俗法只能规范后者。而恶行由恶的自由意志产生,世俗法对恶意志即无能为力,可谓“治标不治本”。 由于上述原因,必须要呼唤更有理性且万世不易的法律,这就是永恒法。 在奥古斯丁看来,法律产生于上帝,是正义的体现,是上帝统治人

重生——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

重生 ------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摘要】影片《全民目击》是一部庭审片,主要是讲述“富二代”林萌萌酒后开车撞死其父林泰的未婚妻——“绯闻”不断的女歌星林丹,在之后的一系列缠身查阅分析了豆瓣上许多较好影评,总体上还是一致认为影片主题是关于父爱与救赎的主题。而我在看这些影评的时候每次盯着“救赎”就有一种“圣经”般的神圣感,仔细分析了该影片的人物形象,林萌萌和其父林泰出场便带着“罪”,律师周莉和童涛也在一次次较量中扮演着半朝圣者和半帮凶的角色。 【关键字】原罪恶魔的舞蹈赛跑与真情的狮子 《圣经》讲:人有两种罪——原罪1和本罪。自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善恶果以后,原罪就像人的基因一样遗传,人生下来就带着罪性,人不是因为做坏事才犯罪,乃是因骨子里就带着罪性。原罪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根源,又使人难以自拔。而我将“原罪”应用与《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评析所采用并非原罪本义,而是借鉴曹禺《雷雨》原罪意识的评论,乃是所有人物在电影中一出现,本身就带着“原罪”,在救赎与自我救赎中,不断净化灵魂,带来人生思考。 罗拉奔跑式的自由镜头 看过电影《罗拉快跑》的人对该电影的叙事结构有一定的印象,罗拉每一次奔跑,都会有一个不同结局,三次奔跑,三个结果。而《全民目击》没有《罗拉快跑》那么明显的转换与张弛,但却在叙事结果和镜头转场上较为相似,比较自由。镜头仿佛一个探测器,带着观众分别探测此案件大众视角、童涛视角、周莉视角,然后一层一层剥开事情的真相。庭审画面和庭审背后调查交相出现,镜头也是很能读懂观众的心,适时的解释悬念和疑惑同时制造新的悬念,直到和盘托出“龙背墙”的故事,故事的扑朔迷离才转变为柳暗花明。 从其叙事结构来说,分为两条线。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庭审凶手的波动:林萌萌--孙伟--林泰;而背后的暗线都是林泰安排的“局”:设计了“夺妻之恨”将凶手由林萌萌转移到孙伟,拍摄了“仿真”视频将凶手由孙伟转移到自己。一明一暗,多重叙事视角,层层推动故事发展。 肖申克式的救赎主题 之所以从这个庭审片想到《肖申克的救赎》源于林萌萌出狱后赤脚站在大雨里,张开双臂的洗礼,像极了洗礼肖申克的那场雨。而影片自始至终,也是在展示林萌萌的救赎,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只是这个救赎者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父亲。身体上,将她戴罪之身救出于囹圄,灵魂上,他那一声“我会死在龙背墙 【1】原罪:来自百度百科。圣经中并没有明确原罪释义,据称是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神学家图尔德良最先提出,并被圣·奥古斯丁加以发挥和充实。

浅谈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浅谈基督教神学的发展 摘要:基督教被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悠久的发展史及其中心神学思想源远流长,其神学发展主要经历了“早期神学”、“诺斯替教”、“护教者的学说”、“逻各斯学说”、“自由意志和原罪”等阶段。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基督教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为信仰天主上帝,崇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 基督教分为众多派系传遍全球,其主要包括有罗马公教(天主教)、正教(东正教)、新教(基督教或耶稣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较小派系。东方教会(景教)在3、4世纪传入中国、亚洲中部和蒙古等地。 基督教中的罗马公教(天主教会)在全世界是信徒发展最多的宗派,人数占基督徒半数以上。在我国大陆,以新教教徒居多,教义及名词以新教《圣经》即和合本圣经版本最为普及和认知。罗马公教(天主教)、正教(东正教)、仍保留着七大圣事和弥撒的圣礼。全球共约有21-26亿人口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30%-37%、有信仰人口的 40.21%,为全球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1]。 一、早期神学 “神学”源于希腊文“theologia”,由“Theos”和“logos”两词组合而成,古希腊哲学家用以指关于诸神谱系的研究和

记述。基督教早期教父用以指对《圣经》中论述上帝、基督及其与世人的关系的研究。近代以来,由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迅速发展,哲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基督教神学的涵义缩小为对基督教信仰内容作系统的研究和理论化的说明。一般立论的出发点,都根据所信仰的启示,包括圣经和教会传统,并借用哲学推理对信仰以及基督教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作出论证。 在基督宗教早期信仰体系的形成中,古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两希”(古希伯来宗教和古希腊哲学)传统与基督宗教诞生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1世纪前后的罗马帝国,拥有广阔的疆域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孕育其中的基督宗教,在直接秉承希伯来—犹太教信仰传统的同时,也从希腊哲学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正是在与希腊哲学的交流与对话中,基督宗教不仅丰富了神学表达形式,而且为当时他的社会合法性寻找到了必要的依据。 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弗兰克〃梯利认为,新教不久即被迫规定和保卫其学说,建立基督教神学,表明它对盛行的犹太和希腊思想方式的态度[2]。 二、诺斯替教 诺斯替教又称灵智派,一般被公认为起源于公元1世纪,于公元1至3世纪流行于地中海东部各地,它是一种融合多种信仰,把神学和宗教结合在一起的密传宗教,强调只有领悟神秘灵知,才能使灵魂得救。诺斯替教同时也是罗马帝国时期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各地流行的许多神秘主义教派,他与基督教在组织上互不相属,并无统一一致的机构。但在教义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中国制造业的五大原罪

中国制造业的五大原罪 社会大崩溃,是从制造业开始的,而不是泡沫虚高的房地产。 没有伟大理想和信仰支撑的“中国制造”,没有工匠精神承载的制造,是山寨路边没有灵魂的野鬼孤魂。 时至今日,中国实体经济的衰退越来越明显,制造业哀鸿遍野,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舆论和媒体包括制造业从业者自己无不唏嘘,悲伤感叹。“中国制造”之所以有今天,原因无他,纯属咎由自取。 原罪一:过于重视营销 中国自计划经济后,一直实行市场经济。所有的产品、品牌都在追逐市场,企图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市场份额。以至于现在的产品都在过度依赖营销,靠所谓营销的噱头盈利。 自古以来,好产品之品牌大多靠积淀,靠市场传播力,靠核心技术和品质取胜。即便是新科技,同样无法离开品质。否则这样的新科技不会被人们尊重,最后还是一场空!本末倒置,最后还得回到原来。 原罪二:被“管理死的”中国制造 在制造强国,技术是最被尊重的,只要你的技术足够棒,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好卖,你的待遇就不会低,不存在很多虚浮表面的东西。 相较而言,中国的制造企业,一堆的管理干部,人浮于事,技术一窍不通,没边没谱的管理学可以不负责的天天讲。好好干活的人,谁愿意被管理?有创造力的聪明人正忙着优化的产品,想着下一步新产品如何更加受市场和客户欢迎呢。 原罪三:企业和员工如同生死敌人

中国缺乏匠人精神。员工和企业之间就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招募来的大部分人都是为了钱,所以很难形成那种凝聚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企业的非统一性,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具竞争力。 企业的管理阶层的问题更多,对企业员工的最基本信任都没有,当然换不回员工对企业最基本的认同和信任,对人才视而不见,对未来没有信心,做企业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 原罪四: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提起中国制造,想到最多的是山寨、高仿。这也是中国制造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把“行窃”当成理所当然,拿着别人辛苦熬夜几个月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带一点心虚,久而久之,那些热衷于技术和研发的人也都寒了心。 原罪五:牵强的民族主义 中国企业最喜欢把民族主义、爱过主义挂在嘴边,妄图通过民族感情讨好悲情的国人。但实际情况是,爱国是假,多卖一些产品是真。 国人能够被调动起来的情绪是,有一天,你把产品做好,把企业做大,把中国制造推向整个世界,而不是每天卖情怀。 中国制造如果没有伟大理想和信仰支撑,没有工匠精神承载,没有好的体系建设,就只能是路边没有灵魂的孤魂野鬼。 社会大崩溃 中国最宝贵的是那些有能力的企业家,可是我们的历史一直是只重器物不重人。人始终是没有得到尊重的,而作为企业家,随时都处于各种盘剥之下。虽然有钱,好像官僚们想怎么弄死你,你就只有按照这个死法去乖乖就死,毫无反抗的可能。

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

奥古斯丁恶的来源问题 恶究竟是什么?恶的来源是什么?奥古斯丁一直在探索思考。今天,我也谈谈关于奥古斯丁恶的来源的思考。 一、奥古斯丁对恶的体验 我们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会记得他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偷梨事件。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深夜中把一株梨树上的梨都摇下来,带走了。然而他们不是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猪。但他讲的是他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这勾当是不许可的。 奥古斯丁在书中同样也对此次偷梨事件进行了分析。他说爱偷窃而干的偷窃,是毫无果实的,因为偷梨是毫无目的的,完全是为作恶而作恶,纯粹是为了偷窃本身,而偷窃本身就是虚无,因为偷到的梨子随后便丢掉了,仅仅是“饱餐罪恶”、“享受犯罪的乐趣”。奥古斯丁指出,如果追究一下所以犯罪的原因的话,一般都以为是为了追求或害怕丧失次要的美好而犯罪,但真正的罪在于“漫无节制地向往追求这些次要的美好抛弃了更美好的,抛弃了至善,抛弃了你、我们的主、天主,抛弃了你的真理和你的法律”。’在奥古斯丁看来,凡存在的都是善的,从受造界到造物主形成了一个等级秩序,从天使到人再到动植物,每一物都拥有不等的美好,但这些美好都来自造物主,所以人犯罪的原因就在于其自由意志追求低等的美好而忘却和抛弃了高等的美好。 二、一些思想对奥古斯丁恶的来源的影响 1,摩尼教,二元论 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认为不但整个世界是光明与黑暗斗争的场所,而且人也是两种力量较量的场所。人犯罪或作恶意味着身上的黑暗势力战胜了光明,而这黑暗势力是受到终极的恶的实体的操纵的,所以人无需为自己的恶行负责。“那时我还以为犯罪不是我们自己,而是不知道哪一个劣根性在我们身上犯罪,我即以置身于事外而自豪;因此,我做了坏事,不肯认罪,不肯求你治疗我犯罪的灵魂,我专爱推卸我的罪责,而归罪于不知道哪一个和我在一起而并非我的东西。”但是,奥古斯丁意识到这与自己的道德直觉明显不符。更重要的是,摩尼教的二元论本身就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难题:上帝与黑暗势力彼此对立,如果上帝不愿 与黑暗势力相斗,那么黑暗势力对上帝有何办法呢?倘若能给上帝带来一些损害,则说明上帝是可以朽坏的,这不符合上帝的至善的本性;倘若对上帝无能为力,则说明上帝的造物也不会被恶势力所侵害,也就谈不上需要上帝的解救了。奥古斯丁认为前者开端就是大逆不道,而后者则显露了摩尼教整个理论的荒谬。 2,新柏拉图主义 新柏拉图主义关于“恶是善的缺乏”的观点给奥古斯丁解决恶的来源问题以希望。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是善的;如果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它便不再存在;至于恶,即所追究其来源的恶,并非实体;因为如果是实体,即是善;如果不是朽坏的实体,则是至善;如果是能朽坏的实体,则必定是善的,否则便不能朽坏。柏拉图的物理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二分被诠释为肉体与灵魂的二分,物理世界变化、有死、丑陋,而理念世界不变、永恒、完善。与此相对,肉体出于生死变化之中,而灵魂则永恒不死。灵魂被囚禁身体里,与物理世界一起,成为罪恶的源泉。奥古斯丁一方面认识到恶并不是实体,而是善的缺乏,这样就驳斥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另一方面认识到恶就是分有中等之善的意志对上帝的背离行为,是意志滥用其意愿性而渴求并追随身外的物,远离上帝而沉溺于低等之物。所以奥古斯丁是用新柏拉图主义的“恶是善的缺乏,理论克服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同时恶的问题又直接与人的自由意志建立起了关联并得到解决。 三、奥古斯丁的恶的种类 1,自然的恶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民营企业的五大原罪

民营企业逃不出的“篱笆”——五大原罪 前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二审仍被判14年有期徒刑,罪名为“非法经营罪、单位行贿罪”等等----这其实是民营企业的“原罪”。 有罪必罚,本无可非议。但面对这些所谓的“原罪”,与其说是黄光裕的悲哀,不如说是中国民营企业群体及现行法律制度的悲哀! 因为“原罪”可谓与生俱来,是民营企业的DN A与原始病毒。彻底消除可能性不大,但可以改变与校正。而因病致死,就有点悲哀。 原罪一:行贿。 黄光裕、周正毅,还有众多的中国富豪们,究竟有谁无此“原罪”?其实中国民营企业60%左右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房地产企业几乎100%。这是一种公开的秘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高度参与资源配置、行政垄断横行、权力高度集中不受制约所致。中国官场的贪腐已形成“食物链”结构,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萍。而民营企业是“浮萍”,属于这个“食物链”的末端,只有被吃的份了。 原罪二:偷税漏税。 中国的企业几乎100%都有偷税漏税,差别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这也是中国税制不合理、不平等、税赋太重造成的! 据国际有关税务组织统计,中国是连续几年位列“全球税负痛苦指数”第二、第三的国家。很多企业主就直言不讳的说过:在中国真要是100%按规纳税,再除去公关费、营运成本、工资等,企业必死无疑! 周正毅、兰世立因此栽下了,还未栽下清算的有多少?还有多少因“税”而“睡”班房? 原罪三:虚假注册资本,抽逃资金。 顾雏军、杨斌和周正毅都因涉嫌虚假出资获罪。 按了解,60%左右的民营企业也都有可能涉及。许多商业机会,如行业准入门槛、合作门槛、放贷门槛,甚至企业形象,“注册资金”都是一个重要的实力指标。 而在国外或一些地区,不一定需要实有资金到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也曾出台过一些灵活的工商注册政策,比如以实有资产、信用、品牌等,折算成一定比例的注册资金,但并未在法律层面上全面放开。 事实上,许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启动资金多数成问题,但创业激情才不得不使他们误入原罪的歧途。 原罪四:非法集资(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 这种现象也很普遍,30%以上企业也都可能存在。 从以前德隆的唐万新,到现在的吴英、杜益敏,以及热议中的广东伟国案等都属于此类。

基督教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基督教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随堂感悟 “原罪” 在我的心中,基督教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宗教,因为身边没有信仰这个得亲人朋友,而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科生,所以对这些都是特别模糊。也许仅有的印象就是闲暇时看的各种欧美电影或者电视剧,总会有一些镜头或者语言是关于耶稣基督的。所以这学期选择了这门课,应该是打开了我对基督教认识的大门,让我一窥这个中奥秘。 第一节课中,我从老师那里听到了“原罪”这个词,觉得很有意思。 原罪说,即基督宗教中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在基督宗教看来,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原罪的表现,就算是圣人也不可避免。而我们这样的凡人就自是不必说了!原罪存在于内心的隐秘之处,而释放原罪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我们都存在某种心性,当某种外力恰好作用于这种心性,每个人都会在瞬间丧失理智,显露出罪性,沦为疯子。 “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 《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是余虹老师在《南方周末》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这堂课老师就这篇文章展开了演说。从马加爵,到赵承熙再到最近的复旦投毒案,我们看到的是两国人对类似事件截然不同的态度。“33”与“32”,我们看似只是缺少了那简单的“1”。 “爱”究竟是应该以亲疏敌我区分,还是以善恶是非区分?或者是另一种超越了所有世俗之爱的偏爱与选择的“爱”呢?很显然,我们是缺少这种不以亲疏敌我、义与不义、善恶是非的区分为前提和条件,爱人如己,爱义人也爱不义的人,爱善人也爱恶人的“大爱”。“这是一种来自基督启示并在长期的信仰实践中培育起来的神圣之爱。”余虹在他的文章中讲到。 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基督教并不是一种盲目尊崇上帝的宗教,它教人向善,爱人如己,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发展体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简述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机械制造业基础设备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行业,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它以各种机器设备供应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使其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它的发展已经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必须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以下几个方面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基本上可以了解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 1 基础设备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床、刀具、夹具、检测仪器等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水p2 存在着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隐患,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当今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正在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制造大国,令世界瞩目。然而,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制造业的许多领域还停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 3 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 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而创新型发达国家及新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我不是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在中国现阶段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第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第四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保证。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25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就是国内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GDP里面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国家第一还是美国,第二是日本,中国在2003年超过了德国。可以看出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构成分为三块,一共是17个行业,有5个行业是轻工业、纺织工业和日用品的制造,这大概占制造业的30.24%;第二块也是5个行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胶、非金属、金属冶炼,大概占33%,就是我们整个制造业产值增加值的三分之一;第三是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这稍微多一点,比三分之一多一点大概是35%,所以三块组成大概是这样。轻工业比三分之一略少,资源加工业三分之一,还有机电加工产品比三分之一多。我们可以大致说一下资源加工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用在国内,包括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的产品,都是用于国内的。轻工业和机械、机电工业的产品大约是一半或者是少于一半是出口的,主要还是满足内需。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因为第二产业还有建筑,讲工业占GDP的35.75%,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就是第二产业的78.69%,建筑业只有大概20%,工业上缴的税金占第二产业的90%,从业人员90.7%,这里面我想特别指出一点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70%。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结果。在市场竞争直接成本中,它们的比大约是美国30美元,欧洲24个美元,东欧是3个美元,日本是24个美元,在中国是2个美元,当然印度现在比我们还低一点,是1个美元,包括东南亚国家。以软件工程师来说,在硅谷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工资大概是20至30万美元,这里包括付税,不是全部给他工资;在爱尔兰是8至9万美元,在印度是4至5万美元,在中国是2至3万美元,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中国的成本都比较低。我举一个例子,像直升机,这是美国商用直升机最成熟的,在美国只生产顶部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尾部的螺旋桨,顶盖部分在西班牙生产,尾部也是在西班牙生产,中间的机身部分是在日本生产,起落架是在巴西生产,机头是在中国台湾生产,机尾是在中国的井冈山直升机厂生产,所以从头到尾都在中国生产,就是一个头一个尾。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到2004年11月底是5万多家,合同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559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也非常迅速,到2004年6月,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是40亿美元,我们在这上面可以看到东芝、IBM、HP、英特尔、GE、诺基亚、松下、爱立信公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有计算机、电子、医疗、运输,还包括汽车。我曾经访问GE在浦东的研发机构,它用了900多个中国的博士和工程师,我说是否针对中国生产研发,它说是针对GE全世界,所以正在从面向中国转向全球。外国在华研发R&D投资分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接近60%,因为北京具有我们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的优势,其次是在上海和深圳,在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的成都、南京、武汉也都有一些研发的机构。 当然,讲到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必须看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一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们现在一年不到4万美元,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我们人用得比较多。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CO2的排放量67.2%是锅炉排放;第二是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当然事情是两方面的,这既是一个缺点有的时候也是优点,因为中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都搞自动化工厂每年新增就业就有问题。产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1)时代背景:“教父学”时代----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神学处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此之前属于“使徒传道”时代)。在公元2—5世纪,出现了一批基督教知识分子,他们把基督教基本信条教义化、系统化、理论化,制定了一整套基督教教义,即基督教神学,同时还从政治上对基督教地位进行理论论证。这些人被称为“博士”或“教父”,其神学理论被称为“教父学”比较著名的教父有:奥古斯丁,德尔图良、安布斯洛、杰罗姆,其中奥古斯丁是教父学的最高权威(2)政治实践: ①著作:《上帝之城》,在神学的框架下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 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对中世纪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教会与国家之间 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个人经历:公元387年皈依基督教,391年成为希波教会的神甫,后来成 为主教; ③他的思想主要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崇尚精神的价值,鄙视世俗的享乐。(3)具体观点和思想特色 综述:与以往的政治思想家不同,奥古斯丁首先是一位神学家(波利比阿首先是历史学家),关心神学问题,他的理论主要是一套神学,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理性主义传统的先驱是亚氏),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关系中考察人、考察国家的政治问题。 从他开始到文艺复兴时,西方政治哲学都是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被称为“神学的婢女”。 奥古斯丁系统地阐述了基督教的国家观以及国家与教会的关系,成为了中世纪的官方信条,对中世纪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①原罪救赎说 由于亚当偷食智慧果,因而使得每个人生来有罪—“原罪”,情欲败坏了人的理性本性;党人们达到道德行为当事人年龄时候,即成年之后就会继续犯罪,这是“本罪”,由于人的罪,注定受到上帝的“永罚”。一切人都带有原罪,因而惩罚是罪有应得,一切人间王国必然灾难深重,必然灭亡,只有上帝之国才是永恒的。谁能得救,需要上帝“拣选”,而上帝的挑选是任意的,并不靠个人的努力,即使是信仰基督教和实行苦修的人也不能免于惩罚。 ②恩典理论 人的主观努力没用,上帝的“拣选”人,令其信仰基督教从而得救是完全任意的,只能指望神的恩典,这就是恩典理论。奥古斯丁由此被称为“恩典博士”。 运用到现实中,他把一切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罪恶都说成是上帝对人的惩罚,所以人的反抗是徒劳的,只有服从忍受。 ③区分了所谓的“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这是他政治哲 学最突出的一点。 两个城市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以两种爱为基础:由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造成了地上之城,选择肉欲;由只爱上帝甚至连自己也轻蔑的爱,造成了上帝之城,选择精神 两城分解源于天使的反叛,直接起因是亚当的堕落,实质上,是依据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