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

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

实验学时: 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内管与强化内管的差异。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空气与水蒸汽经套管换热器间壁传热时的总传热系数。

2、测定空气在圆形光滑管中作湍流流动时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3、测定空气在插入螺旋线圈的强化管中作湍流流动时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4、通过对本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 α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两流体间壁传热时的传热速率方程为 m t KA Q ∆= (1)

式中,传热速率Q 可由管内、外任一侧流体热焓值的变化来计算,空气流量由孔板与压力传感器及数字显示仪表组成的空气流量计来测定。流量大小按下式计算:

1

0012t t P

A C V ρ∆⨯⨯

⨯=

其中:0C —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0.65;

0A —孔的面积,2

m ;(可由孔径计算,孔径m d 0165.00=) P ∆—孔板两端压差,kPa ;

1t ρ—空气入口温度(即流量计处温度)下的密度,3/m kg 。

实验条件下的空气流量V (h m /3

)需按下式计算:

1

1273273t t V V t ++⨯

=

其中:t —换热管内平均温度,℃;

1t —传热内管空气进口(即流量计处)温度,℃。

测量空气进出套管换热器的温度t ( ℃ )均由铂电阻温度计测量,可由数字显示仪表直接读出。

管外壁面平均温度W t ( ℃ )由数字温度计测出,热电偶为铜─康铜。 换热器传热面积由实验装置确定,可由(1)式计算总传热系数。

流体无相变强制湍流经圆形直管与管壁稳定对流传热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函数关系为:

),

,(d l P R f Nu r e =

对于空气,在实验范围内,r P 准数基本上为一常数;当管长与管径的比值大于50 时,其值对Nu 准数的影响很小,故Nu 准数仅为e R 准数的函数,因此上述函数关系一般可以处理成:

m

e R B Nu ⋅=

式中,B 和 m 为待定常数。

由下式可以计算空气与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 )

(t t A Q W -=

α

式中,t —空气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W t —管外壁面平均温度,℃。 然后计算

λ

αd Nu =

,μ

ρ

du R e =

调节不同的空气流量,可以获得多组Nu —e R 数据。将数据绘制在双对数坐标中,则函数关系式变为:

B R m Nu e log log log +=

确定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求出待定常数m 和B 的值。

确定空气在强化管内和普通圆形光滑管内换热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原理和方法相同,不过,在类同条件下待定常数数值不同。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集中授课形式

五、实验条件

实验装置见下图

1-液位计; 2-储水罐; 3-排水阀; 4-蒸汽发生器; 5-强化套管蒸汽进口阀; 6-光滑套管蒸汽进口阀; 7-光滑套管换热器; 8-内插有螺旋线圈的强化套管换热器; 9-光滑套管蒸汽出口; 10-强化套管蒸汽出口; 11-光滑套管空气进口阀; 12-强化套管空气进口阀; 13-孔板流量计;14-空气旁路调节阀; 15-旋涡气泵; 16-蒸汽冷凝器

以饱和蒸汽为加热介质,加热空气。饱和蒸汽走套管壳程,空气走管程。空气由旋涡气泵提供,由孔板流量计计量其流量。

套管规格:内管mm 122⨯Φ;外管mm 5.357⨯Φ;换热长度为1.20m 。

六、实验步骤

1.实验前的准备,检查工作 (1) 向水箱中加水至液位计上端。 (2) 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是否全开。

(3) 检查蒸气管支路各控制阀和空气支路控制阀是否已打开,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的畅

通。

(4) 接通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加热器开关,开始加热。

2. 实验开始

(1) 打开加热开关一段时间后,蒸汽发生器内的水经过加热后产生水蒸汽,并经过空气冷却器冷凝后回到储水槽中。

(2) 换热器壳内有水蒸气后,打开旁路调节阀,启动风机,调节阀一般开到最大。

(3) 调节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的开度,使压差计的读数为所需的空气流量值(当旁路阀全开时,通过传热管的空气流量为所需的最小值,全关时为最大值)。

(4)稳定3~5分钟左右后,分别测量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温度和管壁温度。(注意:第1个数据点必须稳定足够的时间;温度巡检仪测量的温度1-光滑管空气入口温度;2-光滑管空气出口温度;3-强化管空气入口温度;4-强化管空气出口温度;上-光滑管壁面温度;下-强化管壁面温度)

(5) 重复(3)与(4)共做7~10个空气流量值。

(6) 最小,最大流量值一定要做。

七、思考题

1、本实验装置和操作再哪些地方容易造成结果误差?如何尽量减少误差?

2、蒸汽压力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3、比较实验所得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与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时的经验公式,两者是否矛盾?

4、对比实验所得的线圈管与圆形光滑管内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体现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1、实验预习

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

2、实验记录

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

附表1: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

套管内管类型:

3、实验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附表2:

数据整理表

套管内管类型:

九、其它说明

1、实验前将加热器内的水要加到指定位置,防止电热器干烧损坏电器。特别是每次实验结束后,进行下一实验之前,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补给水量。

2、加热约10分钟后,可提前启动鼓风机,保证实验开始时空气入口温度比较稳定。

3、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控制阀之一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再关闭另一侧,且开启和关闭控制阀必须缓慢,防止管线截断或蒸汽压力过大突然喷出。

4、必须保证空气管线的畅通。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两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

路调节阀必须全开。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开启和关闭控制阀。

5、本实验装置加装蒸汽冷凝器,使蒸汽冷凝后重新回到储水箱中,加热电源启动时蒸汽冷凝器用风扇同时启动。注意电源线的相线,中线不能接错,实验架一定要接地。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实验报告应体现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要求这三个过程在一个实验报告中完成。

1、实验预习

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

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

2、实验记录

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步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

3、实验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附表:实验报告格式

注:若报告内容过多,表格可自行增加。

化工原理课程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班级:

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

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 实验学时: 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内管与强化内管的差异。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空气与水蒸汽经套管换热器间壁传热时的总传热系数。 2、测定空气在圆形光滑管中作湍流流动时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3、测定空气在插入螺旋线圈的强化管中作湍流流动时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 4、通过对本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 α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两流体间壁传热时的传热速率方程为 m t KA Q ∆= (1) 式中,传热速率Q 可由管内、外任一侧流体热焓值的变化来计算,空气流量由孔板与压力传感器及数字显示仪表组成的空气流量计来测定。流量大小按下式计算: 1 0012t t P A C V ρ∆⨯⨯ ⨯= 其中:0C —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0.65; 0A —孔的面积,2 m ;(可由孔径计算,孔径m d 0165.00=) P ∆—孔板两端压差,kPa ; 1t ρ—空气入口温度(即流量计处温度)下的密度,3/m kg 。 实验条件下的空气流量V (h m /3 )需按下式计算: 1 1273273t t V V t ++⨯ = 其中:t —换热管内平均温度,℃;

1t —传热内管空气进口(即流量计处)温度,℃。 测量空气进出套管换热器的温度t ( ℃ )均由铂电阻温度计测量,可由数字显示仪表直接读出。 管外壁面平均温度W t ( ℃ )由数字温度计测出,热电偶为铜─康铜。 换热器传热面积由实验装置确定,可由(1)式计算总传热系数。 流体无相变强制湍流经圆形直管与管壁稳定对流传热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函数关系为: ), ,(d l P R f Nu r e = 对于空气,在实验范围内,r P 准数基本上为一常数;当管长与管径的比值大于50 时,其值对Nu 准数的影响很小,故Nu 准数仅为e R 准数的函数,因此上述函数关系一般可以处理成: m e R B Nu ⋅= 式中,B 和 m 为待定常数。 由下式可以计算空气与管壁的对流传热系数: ) (t t A Q W -= α 式中,t —空气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W t —管外壁面平均温度,℃。 然后计算 λ αd Nu = ,μ ρ du R e = 调节不同的空气流量,可以获得多组Nu —e R 数据。将数据绘制在双对数坐标中,则函数关系式变为: B R m Nu e log log log += 确定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求出待定常数m 和B 的值。 确定空气在强化管内和普通圆形光滑管内换热的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原理和方法相同,不过,在类同条件下待定常数数值不同。

传热实验

序号:35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对流给热系数的测定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09-3班 姓名:曾学礼学号09402010337 同组者姓名:周锃刘翰卿 指导教师:张亚静 日期:2011年10月11日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水蒸气在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并判断冷凝类型; ; 2. 测定空气在园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α i 3. 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的值; 4. 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套管换热管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空气,水蒸气冷凝放热以加热空气,在传热过程达到稳定后,有如下关系式: VρC p(t2-t1)=αi A i(t w-t)m(1) 式中:V-------被加热流体体积流量,m3/s ρ--------被加热流体密度,kg/m3 C p--------被加热流体平均比热,J/(kg·℃) αi --------流体对内管内壁的对流给热系数,W/(m2·℃) t1、t2------被加热流体流进、出口的温度,℃; A i--------内管的外壁、内壁的传热面积,m2 (T-T w)m-------水蒸气与外壁间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T-T w)m=(T1-T w1)-(T2-T w2)/ ln[(T1-T w1)/(T2-T w2)] (2) (t w-t)m-------内壁与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t w-t)m=[(t w1-t1)-(t w2-t2)]/ln[(t w1-t1)/(t w2-t2)] (3) 式中:T1、T2-------蒸汽进、出口温度,℃; T w1、T w2、t w1、t w2-------外壁和内壁上进出口温度,℃; 当内管材料的导热性能很好,即λ值很大时,且管壁厚度很薄时,可认为T w1=t w1,T w2=t w2,即为所测该点的壁温。 由(3)式可得:αi= VρC p(t2-t1)/A i(t w-t)m (4) 若能测得被加热流体的V、t1、t2,内管的换热面积A i,水蒸汽温度T,壁温T w1、T w2,就可以通过上式计算出对流给热系数αi。 1.流体在只管内强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可以按下列半经验公式求得: αi =0.023λRe0.8Pr0.4/d i 式中:αi ------流体在直管内强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W/(m2.℃); λ ------流体的导热系数,W/(m2.℃); d i-------内管直径,m; Re-------流体在管内的雷诺数,无因次; Pr -------流体的普朗克常数,无因次;

实验五:传热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传热系数的测定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09-5班 姓名:陈茜茜学号09402010501 同组者姓名:陈俊燕孙彬芳陈益益指导教师:周国权 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水蒸气在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并判断冷凝类型; 2、测定空气或水在圆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αi ; 3、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 0.4中常数A 、m 值; 4、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在套管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汽,内管管内通以空气,水蒸汽冷凝放热以加热空气,在传热过程达到稳定后,有如下热量衡算关系式(忽略热损失): ()()m W i i m i i p t t S t S K t t C V Q -=?=-=αρ12 由此可得总传热系数 空气在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传热膜系数) 上式中 Q :传热速率,w ; V :空气体积流量(以进口状态计),m 3/s ; ρ: 空气密度(以进口状态计),kg/m 3; C P :空气平均比热,J/(kg ·℃); K i :以内管内表面积计的总传热系数,W/(m 2·℃); αi : 空气对内管内壁的对流传热系数,W/(m 2·℃); t 1、t 2 :空气进、出口温度,℃; A i :内管内壁传热面积,m 2; Δt m :水蒸气与空气间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2 1 2 1ln ) ()(t T t T t T t T t m -----= ? T :蒸汽温度(取进、出口温度相同),℃。 (t w -t )m :空气与内管内壁间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2 21 12211ln ) ()()(t t t t t t t t t t w w w w m w -----= - t w1、t w2 :内管内壁上进、出口温度,℃。 对流传热的核心问题是求算传热膜系数,当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一般形式为: Nu i =A ·Re i m ·Pr i n 取n=0.4(流体被加热)。,在两边取对数,即得到直线方程: lg(Nu i / Pr i 0.4)=mlgRe i +lgA Nu i =αi d i λi Re i = u i d i ρi μi Pr i =c pi μi λi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 和Nu i ,然后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A 和m 的值。 三、 实验装置流程 m w i P i t t A t t C V ) ( ) ( 1 2 - - = ρ α

传热综合实验

实验五 传热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 α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 0.4中常数A 、m 的值。 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 m 中常数B 、m 的值和强化比Nu/Nu 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5~6个不同流速下普通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i α,对i α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ARe m Pr 0.4中常数A 、m 的值。 2.测定5~6个不同流速下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i α,对i α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BRe m 中常数B 、m 的值。 3.同一流量下,按实验1所得准数关联式求得Nu 0,计算传热强化比Nu/Nu 0。 三、实验原理 (一) 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 1.对流传热系数i α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i α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因为i α<

实验五传热综合实验

实验五传热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传热膜系数α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α的因素; 2、掌握确定传热膜系数准数关联式中的系数C和指数m、n的方法; 3、通过实验提高对α关联式的理解,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措施; 二、基本原理 对流传热的核心问题是求算传热膜系数α,当流体无相变化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一般形式为: Nu = C Rem Prn Grp 对强制湍流,Gr准数可以忽略。 Nu = C Rem Prn 本实验中,可用图解法和最小二乘法两种方法计算准数关联式中的指数m、n 和系数C。 用图解法对多变量方程进行关联时,要对不同变量Re和Pr分别回归。为了便于掌握这类方程的关联方法,可取n = 0.4(实验中流体被加热)。这样就简化成单变量方程。两边取对数,得到直线方程: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作图,找出直线斜率,即为方程的指数m。在直线上任取一点的函数值代入方程中得到系数C,即

用图解法,根据实验点确定直线位置,有一定的人为性。 而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可以得到最佳关联结果。应用计算机对多变量方程进行一次回归,就能同时得到C、m、n。 可以看出对方程的关联,首先要有Nu、Re、Pr的数据组。 雷诺准数 努塞尔特准数 普兰特准数 d —换热器内管内径(m) α1—空气传热膜系数(W/m2·℃) ρ—空气密度(kg/m3) λ—空气的导热系数(W/m·℃) p—空气定压比热(J/kg·℃) 实验中改变空气的流量以改变准数Re之值。根据定性温度计算对应的Pr准数值。同时由牛顿冷却定律,求出不同流速下的传热膜系数α值。进而算得Nu准数值。

因为空气传热膜系数α1远大于蒸汽传热膜系数α2,所以传热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α1约等于冷热流体间的总传热系数K 。则有 牛顿冷却定律:Q =α1AΔtm A—传热面积(m2)(内管内表面积) Δtm—管内外流体的平均温差(℃) 其中:Δt1= T-t1 , Δt2= T-t2 T—蒸汽侧的温度,可近似用传热管的外壁面平均温度Tw(℃)表示 Tw= 8.5+21.26×E E—热电偶测得的热电势(mv) 传热量Q可由下式求得: Q= w p(t2-t1)/3600 =Vρ p(t2-t1)/3600 w —空气质量流量(kg/h) V—空气体积流量(m3/h) t1,t2—空气进出口温度(℃) 实验条件下的空气流量V(m3/h)需按下式计算:

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液

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液-液热交换系数及膜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在工业生产或实验研究中,常遇到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交换,来达到加热或冷却之目的。为了加速热量传递过程,往往需要将流体进行强制流动。 对于在强制对流下进行的液一液热交换过程,曾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求算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这些研究结果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取得的。对于新的物系或者新的设备,仍需要通过实验来取得传热系数的数据及其计算式。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在套管换热器中进行的液一液热交换过程的总传热系数。流体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传热膜系数,以及确立求算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同时希望通过本实验,对传热过程的实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在实验技能上受到一定的训练,并对传热基本原理加深理解。 二、实验原理 冷热流体通过固体壁所进行的热交换过程,先由热流体把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然后由固体壁面的一侧传向另一侧,最后由壁面把热量传给冷流体。换言之,热交换过程即为给热-导热-给热三个串联过程组成。 若热流体在套管热交换器的管内流过,而冷流体在管外流过,设备两端试点上的温度如图所示,则在单位时间内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的热量,可由热流体的热量衡算方程来表示: 12() s p Q m C T T =- J/s (1) 就整个热交换而言,由传热速率基本方程经过数学处理,可得计算式为 m Q KA T =? J/s (2) 式中: Q -传热速率,J/s 或W ; m s -热流体质量流率Kg/S ; Cp-热流体的平均比热容,J/(Kg ?K ); T -热流体的温度,K ; T ’-冷流体的温度,K ;

T w -固体壁面温度,K ; K -传热总系数,W/(m 2?K ); A -热交换面积,m ’ ΔT m 一两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K . (符号下标1和2分别表示热交换器两端的数值) 若ΔT 1,和ΔT 2:分别为热交换器两端冷热流体之间的温度差,即 '111T T T ?=- (3) '222T T T ?=- (4) 则平均温度差可按下式计算: 12 12 ln m T T T T T ?-??= ?? (5) 由(1)和(2)两式联立求解,可得传热总系数的计算式: 12() s p m m C T T K A T -=? (6) 就固体壁面两侧的给热过程来说,给热速率基本方程为: ' '11()()W m W m Q A T T A T T αα=-=?- (7) 根据热交换两端的边界条件,经数学推导,同理可得管内给热过程的给热速率计算式: ' 1W m Q A T α=? (8) 式中: α1与α2-分别表示固体壁两侧的传热膜系数,W/m 2·K ; A w 与A w ’-分别表示固体壁两侧的内壁表面积和外壁表面积,m 2; T w 与T w ’-分别表示固体壁两侧内壁面温度和外壁面温度,K ; ΔT m ’-热流体与内壁面之间的平均温度差,K ; 热流体与管内壁之间的平均温度差可按下式计算: '11221122()() ()ln () W W m W W T T T T T T T T T ---?= -- (9) 由(1)和(8)式联立求解可得管内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式为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第四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结构和壁温的测量方法 2、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3、体会计算机采集与控制软件对提高实验效率的作用 4、学会给热系数的实验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空气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给热系数α1 2、测定加入静态混合器后空气的强制湍流给热系数α1’ 3、回归α1和α1’联式4 .0Pr Re ??=a A Nu 中的参数A 、a *4、测定两个条件下铜管内空气的能量损失 二、实验原理 间壁式传热过程是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三个传热过程所组成。由于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机理不清楚,所以采用量纲分析法来确定给热系数。 1)寻找影响因素 物性:ρ,μ ,λ,c p 设备特征尺寸:l 操作:u ,βgΔT 则:α=f (ρ,μ,λ,c p ,l ,u ,βgΔT ) 2)量纲分析 ρ[ML -3],μ[ML -1 T -1],λ[ML T -3 Q -1],c p [L 2 T -2 Q -1],l [L] ,u [LT -1], βg ΔT [L T -2], α[MT -3 Q -1]] 3)选基本变量(独立,含M ,L ,T ,Q-热力学温度) ρ,l ,μ, λ 4)无量纲化非基本变量 α:Nu =αl/λ u: Re =ρlu/μ c p : Pr =c p μ/λ βgΔT : Gr =βgΔT l 3ρ2/μ2 5)原函数无量纲化 6)实验 Nu =ARe a Pr b Gr c 强制对流圆管内表面加热:Nu =ARe a Pr 0.4 圆管传热基本方程: 热量衡算方程: 圆管传热牛顿冷却定律: 圆筒壁传导热流量:)] /()ln[)()()/ln(11221122121 2w w w w w w w w t T t T t T t T A A A A Q -----?-?= δλ 空气流量由孔板流量测量:54 .02.26P q v ??= [m 3h -1,kPa] 空气的定性温度:t=(t 1+t 2)/2 [℃]

实验五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实验五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 数据处理 我们组做的是实验I : 1, Q=m s1c 1 △t 1 求K 得先求Q Q=m s 1C 1△t 1 ,其中,C 1=所以得先求m s 1 , C 1, △t 1, ◇ 1m s1 =V s1 ρ 要得求V s1,V s1=u 1A ,V s1 =C 0A 0ρρρ/o (2)-gR C 0为空流系数,C 0=0.855,A 0为空口面积,A 0的计算方法如下:A 0 =π4 d 02 , d 0=20.32 mm,故 A 0= π4 ×(20.32 1000 )2=3.243293×10-4 m 2 R 为压计差读数 A=π4 d 2 ,d 为内管内径=20mm , 用内插法求解空气密度 ρ 值 这样求得m s 1, ◇ 2 C 1 的求法为先查表的相近温度下空气的C 值,然后用内插法求得对应平均温 度对应的的C 1值 ◇ 3 求△t 1= t △ t 1 ,= t = t 1 + t 2 2 t 1 为进口温度 t 2 为出口温度 进口温度t 1的求解方法

由热电偶中的电位Vt ,按照公式求[]2 000000402.00394645.0t t V E t t ++=得 Et ,再由852.49010 04.810608.1105574.15 43-??+?=---t E t 求得t 1值 出口温度t 2的求解方法 由热电偶中的电位Vt ,按照公式[]2 000000402.00394645.0t t V E t t ++=求得 Et ,再由852.49010 04.810608.1105574.15 43-??+?=---t E t 求得t 2值 由以上步骤求出 Q 2 ,由Q=KA △t m 求出K 值 K= Q A △t m Q 由第一步已经求出,A 为内管内径对应的面积,A=2π rL ,r=17.8mm=0.0178 m, A=2×3.14×0.0178×1.224=0.13682362 m 2 3 ,求Re ,Nu 流体无相变强制湍流经圆形直管与管壁稳定对流传热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函数关系为: (,,)l Nu f Re Pr d = 对于空气,在实验范围内,Pr 准数基本上为一常数;当管长与管径的比值大于50 时,其值对 Nu 的影响很小;则 Nu 仅为 Re 的函数,故上述函数关系一般可以处理成: m Nu aRe = 式中,a 和 m 为待定常数。 Re=du ρ μ d=2×0.0178 m =0.0356 m , u=Vs/(π×0.01782 )μ和ρ用内插法,先查表 的相近温度的μ,ρ,再用线性关系计算求得。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

化 工 传 热 综 合 实 验 一、 实验装置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本实验装置是以空气和水蒸汽为介质,对流换热的简单套管换热器和强化内管的套管换热器。通过对本换热器的实验研究,可以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i 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 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 0.4 中常数A 、m 的值。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 准数关联式Nu=BRe m 中常数B 、m 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实验装置的主要特点如下: 1.实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2.数据稳定,强化效果明显,用图解法求得的回归式与经验公式很接近。 3.水,电的耗用小,实验费用低。 4.传热管路采用管道法兰联接,不但密封性能好,?而且拆装也很方便。 5.箱式结构,外观整洁,移动方便。 二、强化套管换热器实验简介 强化传热又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它能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并且能够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资金。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是采用在换热器内管插入螺旋线圈的方法来强化传热的。 螺旋线圈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螺旋线圈由直径3mm 以下的铜丝和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在近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使传热强化。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流体旋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 利于节省能源。螺旋线圈是以线圈节距H 与管内径d 的比值技术参数,且长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阻力系数的重要因素。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形式为m B Nu Re 的经验公式,其中B 和m 的值因螺旋丝尺寸不同而不同。 采用实验3-1中的实验方法确定不同流量下得Rei 与i Nu ,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B 和m 的值。 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它的形式是: 0Nu Nu ,其中Nu 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0是普通管的努塞尔 准数,显然,强化比 0Nu Nu >1,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 三、 设备主要技术数据 实验内管内径d i (mm ) 20.00 实验内管外径d o (mm ) 22.0 实验外管内径D i (mm ) 50 实验外管外径D o (mm ) 57.0 测量段(紫铜内管)长度l (m ) 1.00 图1 螺旋线圈内部结构

传热实验

实验五、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2、学习常用参数的测量原理及方法,了解数字显示仪表原理及使用要求。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装置中以饱和水蒸汽在环隙内流动加热管内空气,水蒸汽和空气间的传热过程由三个传热环节组成:水蒸汽在管外壁的冷凝传热。管壁的热传导,管内空气对管内壁的对流传热。 低粘度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为: Nu=0.023Re 8.0Pr n (1) 式中:当流体被加热时n =0.4 当流体被冷却时n =0.3 本实验中空气在管内被加热时n 取0.4,这样(1)式的具体形式为 Nu=0.023Re 8.0Pr 4.0 (2) 流体的定性温度取进、出口平均温度。 在本实验中,空气温度在45-70℃时,其Pr 近似取为0.696,于是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为: Nu=0.0199Re 8.0 (3) 准数关联式中各准数的测取与计算 1、Nu 的测取与计算 λαi i d Nu = 式中:i α-- 管内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w/m 2℃) i d -- 管内径(m ) λ-- 定性温度下空气的导热系数(w/m ·℃) 本装置中,内管为Φ25mm 2?紫铜管,有效长度为1.25m ,管壁很薄,这样管壁热阻很小.而管外水蒸汽冷凝传热系数远远大于管内侧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因此,整个传热过程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管内空气一侧,于是K≈i α。 根据:总传热速率方程Q=KS Δt m 可得 i α≈K=m t S Q ?=3600(??-m P s t S t t c V )进出ρ 式中:Vs -空气流量(m 3/h ),可由孔板流量计测得,而孔板流量计的压差通过

化工原理实验——换热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 (气——汽对流传热) 一、实验装置:如下图 传热管系数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1、温度测量 (1)空气入口温度t 1、空气出口温度t 2 ,由电阻温度计测量,由数字显示仪表直接读出。 第一套:切换开关挡位分别对应的测温点是: 0——普通管空气入口温度、1——普通管空气出口温度、2——强化管空气入口温度、3——强化管空气出口温度、4——釜温。 第二套:数字显示仪表显示的温度分别是:0——普通管空气入口温度、1——普通管空气出口温度、2——强化管空气入口温度、3——强化管空气出口温度。

(2)壁面(外管内壁)平均温度Tw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T w 表示。 第一套:由数字毫伏计测出与其对应的热电势E(mv ,热电偶是由铜----康铜组成),由公式T w =8.5+21.26×E( mv)计算得到。 切换开关挡位分别对应的测温点是: 0——普通管壁面热电势、1——强化管壁面热电势。 第二套:由数字显示仪表直接读取。上——普通管壁面温度,下——强化管壁面温度。 2、空气流量测定V (m 3/h ) V=V t1× 1 273273t t m ++ (m 3∕h) 式中 V t1—空气入口温度(即流量计处温度)下的体积流量, m 3/h ; t m —测量段上空气的定性温度(即t m = 2 2 1t t +),℃; t 1,t 2——分别为空气的进口温度及出口温度,℃; V t1的计算: 第一套:t1 0t1P 2A C V ρ?=*3600 ΔP —孔板两端压差,pa ; ρt1—空气入口温度(即流量计处温度)下的密度,kg/m 3。 C 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 C 0=0.65 A 0—孔的面积,m 2;d 0—孔板孔径, d 0=0.017m ; 第二套:20 2732731 201++? =t V V t 式中:V 20—20℃时体积流量, m 3 /h V 20=13.909×(△P)0.648 ΔP —孔板两端压差,kpa ;

实验五:传热实验

实验五 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换热器的基本构造与操作原理; 2、 掌握热量衡算与传热系数K 及对流传热膜系数α的测定方法; 3、 了解强化传热的途径及措施。 二、实验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都存在着温度差异,就必然导致热量自发地从高温向低温传递,这一过程被称为热量传递过程,简称传热。用于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称为换热器。 换热器是由各种不同的传热元件组成的换热设备,冷热流体借助换热器中的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而完成加热或冷却任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是衡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好坏的标准,不同传热元件组成的换热器的性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确定换热器换热性能(主要是指传热系数)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实验进行测定。 传热实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教学实验,用仪表考察冷热流体在套管式换热器中的传热过程,其理论基础是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及热量平衡关系。 由传热基本方程得:m t A K Q ???= 式中 K ——传热系数 (K m w 2) A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2m ) m t ?——平均温度差 (K ) Q ——传热量 (W ) 由上式可得m t A Q K ?=,由实验测定Q 、A 、m t ?即可求得K 值。 由传热系数K 亦可确定换热面内外两侧的对流传热膜系数。 对薄壁圆管(i o d d 小于2),传热系数K 与传热膜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di do i o R R K ++++=λ δ αα111 式中 K ——传热系数 (K m w 2) o α——加热管外壁面的对流传热膜系数 (K m w 2)

i α—— 加热管内壁面的对流传热膜系数 (K m w 2) δ——加热管壁厚 (m ) λ——加热管的导热系数 (w/m K) do R ——加热管外壁面的污垢热阻 (w K m ?2) di R ——加热管内壁面的污垢热阻 (w K m ?2) 实验室条件下考虑忽略污垢热阻,则 i o K αα1 11+= 若有i α 》o α,则有K ≈o α; 实验中冷流体采用空气,热流体采用水蒸汽。通过测取冷热流体在换热器进出口的流量及温度变化来进行总传热系数K 对流传热膜系数α与相关准数关系的测定。 三、实验装置 1、本实验装置主要由套管换热器、蒸发器、风机、温控仪表、玻璃转子流量计、柜体、开关、指示灯等组成。 2、套管换热 。换热段长度为750mm 换热面积为0.08m 2。换热器外部都包有保温层,并用不锈钢皮包好,外表美观,可以减少实验的热损失,也可以防止实验者的意外烫伤。 3、蒸发器为不锈钢制成,最大加热功率为2KW 。其上装有液位计,正常液位要维持在2/3处,最多加至液位计所能指示的范围最高处。必要时加水,以免电热管干烧(加水时需注意水位超过液位计指示时仍往蒸发器内加水,液位计将无法显示液位)。其表面也包有保温层。 4、风机为空气旋涡泵,输入功率为120W 转速为2800/min,风压为7.5KPa,风量为12m 3/H 。 5、温度仪表:本装置上配置一块XMT 温度控制仪表,三块XMZ 温度显示仪;XMT 温度控制仪表用于控制蒸发器温度,XMZ 温度显示仪可以直接显示所对应各点的温度。 6、柜体在其面板可以控制整个实验的全过程。仪表开关下部都有对应的标识。 7、开关、指示灯 按下开关指示灯亮表明对应的工作正在运行,关闭时则按开关上箭头的方向旋转即可。

实验五:传热实验

实验五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换热器的基本构造与操作原理; 2、 掌握热量衡算与传热系数K 及对流传热膜系数α的测定方法; 3、 了解强化传热的途径及措施。 二、实验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都存在着温度差异,就必然导致热量自发地从高温向低温传递,这一过程被称为热量传递过程,简称传热。用于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称为换热器。 换热器是由各种不同的传热组件组成的换热设备,冷热流体借助换热器中的传热组件进行热量交换而完成加热或冷却任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是衡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好坏的标准,不同传热组件组成的换热器的性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确定换热器换热性能(主要是指传热系数)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实验进行测定。 传热实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教学实验,用仪表考察冷热流体在套管式换热器中的传热过程,其理论基础是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及热量平衡关系。 由传热基本方程得:m t A K Q ∆⋅⋅= 式中K ——传热系数(K m w 2) A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2m ) m t ∆——平均温度差(K ) Q ——传热量(W ) 由上式可得m t A Q K ∆=,由实验测定Q 、A 、m t ∆即可求得K 值。 由传热系数K 亦可确定换热面内外两侧的对流传热膜系数。 对薄壁圆管(i o d d 小于2),传热系数K 与传热膜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di do i o R R K ++++=λ δ αα111 式中K ——传热系数(K m w 2) o α——加热管外壁面的对流传热膜系数(K m w 2) i α——加热管内壁面的对流传热膜系数(K m w 2) δ——加热管壁厚(m )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套管换热器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我们组做的是实验I : 1, Q=m s1c 1 △t 1 求K 得先求Q Q=m s 1C 1△t 1 ,其中,C 1=所以得先求m s 1 , C 1, △t 1, ◇ 1m s1 =V s1 ρ 要得求V s1,V s1=u 1A ,V s1 =C 0A 0ρρρ/o (2)-gR C 0为空流系数,C 0=0.855,A 0为空口面积,A 0的计算方法如下:A 0 =π4 d 02 , d 0=20.32 mm,故 A 0= π4 ×(20.32 1000 )2=3.243293×10-4 m 2 R 为压计差读数 A=π4 d 2 ,d 为内管内径=20mm , 用内插法求解空气密度 ρ 值 这样求得m s 1, ◇ 2 C 1 的求法为先查表的相近温度下空气的C 值,然后用内插法求得对应平均温 度对应的的C 1值 ◇ 3 求△t 1= t △ t 1 ,= t = t 1 + t 2 2 t 1 为进口温度 t 2 为出口温度 进口温度t 1的求解方法 由热电偶中的电位Vt ,按照公式求[]2 000000402.00394645.0t t V E t t ++=得

Et ,再由852.4901004.810608.1105574.15 43-⨯⨯+⨯=---t E t 求得t 1值 出口温度t 2的求解方法 由热电偶中的电位Vt ,按照公式[]2 000000402.00394645.0t t V E t t ++=求得 Et ,再由852.49010 04.810608.1105574.15 43-⨯⨯+⨯=---t E t 求得t 2值 由以上步骤求出 Q 2 ,由Q=KA △t m 求出K 值 K= Q A △t m Q 由第一步已经求出,A 为内管内径对应的面积,A=2π rL ,r=17.8mm=0.0178 m, A=2×3.14×0.0178×1.224=0.13682362 m 2 3 ,求Re ,Nu 流体无相变强制湍流经圆形直管与管壁稳定对流传热时,对流传热准数关联式的函数关系为: (,,)l Nu f Re Pr d = 对于空气,在实验范围内,Pr 准数基本上为一常数;当管长与管径的比值大于50 时,其值对 Nu 的影响很小;则 Nu 仅为 Re 的函数,故上述函数关系一般可以处理成: m Nu aRe = 式中,a 和 m 为待定常数。 Re=du ρ μ d=2×0.0178 m =0.0356 m , u=Vs/(π×0.01782 )μ 和ρ用内插法,先查表 的相近温度的μ,ρ,再用线性关系计算求得。 测量空气一侧管壁的中区壁温T W ,由热电偶按前面公式求得;由下式可以计算空气与管壁

换热器实验

12传热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ai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确良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中常数A、m的值。 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3.通过对几种各具特点、不同形式的热电偶线路的实验研究,掌握热电偶的基本理论以及第三导线、补偿导线的概念,了解热电偶正确的使用方法。 实验3—1 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 1.对流传热系数a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测定 a= 式中:a—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c); Qi—管内传热速率,W; Si—管内换热面积,m; Tm—对数平均温差,C; 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确定: t= 式中:t,t—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C; t—壁面平均温度,C; 因为传热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而管壁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温度近似相等,用tw来表示。 管内换热面积: Si= 式中:di—内管管内径,m; Li—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由热量衡算式: Qi=Wi

其中质量流量四下式求得: Wi=Vi/3600 式中:Vi—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h; Cpi —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kg.C); —冷流体的密度kg/m; cpi和j可根据定性温度Tw查得,Tw=t1+t3/2为泠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T1*T2,tm,Vi 可采取一定的测量物段得到。 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Nui= 其中Nui=,Rei=;Pri=; 物性数据c;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准数Pri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可简化为 Nui= 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i与Nui,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和m的值。一.实验装置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本实验装置是以空气和水蒸气为介质,对流换热的简单套管换热器和强化内管的套管换热器。通过对本换热器的实验研究,可以掌握对流传热系数A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Are 中常数A,mr的值。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Nu/Nu,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实验装置的主要特点如下: 1,实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2,数据稳定,强化效果明显,用图解法求得的回归式与经验化式很接近. 3,水、电的耗用小,实验费用低。 4,箱式结构,外观整洁,移动方便。 二、强化套管换热器实验简介 强化传热又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代传热技术,它能减小初设计的传热面积,以减小换热器白体积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器能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并且能够减少换热器的动力消耗,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资金。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是采用在换热器内管插入螺旋线圈的方法来强化传热的。 螺旋线圈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螺旋线圈由直径3mm以下的铜丝和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在近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使传热强化。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流体旋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利于节省能源。螺旋线圈是以线圈节距H与管内径d的比值技术参数,且长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阴力系数的重要因素。科学家用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形式为Nu=Brem的经验公式,其中B和m的值因螺旋丝尺寸不同而不同。 采用实验3—1中的实验方法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与Nu,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B和m的值。 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它的形式是:Nu/Nu,其中Nu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是普通管

传热综合实验报告示例

实验2 传热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 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 的测定方法, 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 0.4中常数A 、m 的值。 ⒉ 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 m 中常数B 、m 的值和强化比Nu/Nu 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⒊ 了解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 和Nu 之间的关系。 ⒋ 通过对几种各具特点、不同形式的热电偶线路的实验研究,掌握热电偶的基本理论以及第三导线、补偿导线的概念,了解热电偶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内容与要求 三、实验原理 实验2-1 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测定 i αp ∆

⒈ 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 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因为<<,所以传热管 内的对流传热系数热冷流体间的总传热系数 (W/m 2·℃) (2-1) 式中: —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 2·℃); Q i —管内传热速率,W ; S i —管内换热面积,m 2; —对数平均温差,℃。 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确定: (2-2) 式中:t i1,t i2—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 t w —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t w 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近似等于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管内换热面积: (2-3) 式中:d i —内管管内径,m ; L i —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 由热量衡算式: (2-4)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2-5) 式中:V i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 3 / h ; c pi —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 / (kg ·℃); ρi —冷流体的密度,kg /m 3。 i αi αi αo α≈i α()i m i s t Q K ⨯∆=/i m i i S t Q ⨯∆≈ αi αmi t ∆)()(ln ) ()(2121i w i w i w i w mi t t t t t t t t t -----= ∆i i i L d S π=) (12i i pi i i t t c W Q -=3600i i i V W ρ=

传热试验

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 Pr0.4中常数A、m的值。 2.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原理 1.对流传热系数α?的测定 对流传热系数α?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即 α?=Q?/(△tmi*S i)(6—14) 式中α?——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 Q?——管内传热速率,W; Si——管内换热面积,m2; △tmi——管内流体空气与管内壁面的平均温差,℃; 平均温差由下式确定 △tmi= t w—[(tm1+ t m2)/2] (6—15) 式中tm1,tm2——冷流体空气的入口、出口温度,℃; tw——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传热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而管壁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 用tw来表示。 管内换热面积 Si=π·d ?·L ? (6—16) 式中 d ?——传热管内径,m; L ? ——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由热量恒算式 Q?=W ?c pi(ti2—ti1)(6—17)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W ?=(V ?ρ?)/3600 (6—18) 式中V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3/h; c pi——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kg·℃; ρ?——冷流体的密度,kg/ m3。 c pi和ρ?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tm=(tm1+ t m2)/2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 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处于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Nui=ARe im Pr in (6—19) 其中Nui=α? d ?/λ?,Rei=uidiρ?/μ?,Pri=c piμ?//λ? 物性数据λ?、c pi、ρ?、μ?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朗特准数 Pri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 Nui=ARe im Pr i0.4 (6—20) 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i与Nui,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和m的值。 3.强化比的确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