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解析

——适用于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专业1、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的复习建议(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中国地理》

( 1) 侧重于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因此平时复习要认真全面;

( 2) 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 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 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因此在看课本时候, 一定要理解其含义。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 还应看其它相关书籍。………………

( 7) 中国地理方面, 华大出题并不完全来自该书, 这与地理科学导论方面不同。因此, 建议大家有时间时, 还应参考李振泉版《中国经济地理》, 如各种经济地理区方面, 该书

介绍更为详细。

( 8) 《中国地理》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8道题目中, 有5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

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 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 特别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

规律、特征等内容。另一方面, 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 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

实问题。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

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 和今年的循环经济、城市群发展战略, 其它的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 特别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

划都将出台, 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平时能够针对这些热点

问题, 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 归纳其中的要点, 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

体上的认识。总之, 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 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

用武之地的, 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 而并不再是记忆力。

总之, 从基础开始, 在看书背诵的时候多多地思考, 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储备, 但并不是脱离课本, 而是要把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

2、考试范围和重点(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考试范围:

华大官方没有关于考试范围的具体说明, 但人文地理学科本身肯定是有重点和难点的, 而且

老师在出题的时候, 也不会随意而出, 因为试卷本身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难点, 另一方面也

要保证考生对该专业真正掌握的程度, 特别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对历年真

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度解析, 我们将华大人文所参考的两本教材一一进行总结分析, 以下列

出各教材的考试范围: 如欲了解更多能够经过qq或电话进行咨询。

1) 《地理科学导论》

( 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 也是龚胜生老师侧重的研究领域, 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基本内涵、相关理论以及现代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研究。

( 2) 近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大发现、各种思想流派、区位理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 3) 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在思想观念、理论方面的进展, 新技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 4) 地球自转、公转、与太阳关系、圈层结构、地域分异规律、演化等方面常识考察。

2) 《中国地理教程》

………………

考试重点

以白光润编著《地理科学导论》, 赵济、陈传康编著《中国地理》为基础, 人文地理学考试

的重点内容, 具体如下:

1) 《地理科学导论》

( 1) 第一章: 掌握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地理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演化的过程和特征; 地球表层的构造, 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4) 第四章: 掌握近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主要理论、代表人物、代表观点; 理解地理科学不同思想流派的主张, 特别是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环境生态学派; 掌握地理科学研究方法, 特别是现代地理学与3S结合的新方法的使用; 了解地理科学在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掌握现代地理学特征、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 《中国地理教程》

上篇: 总论

( 1) 中国地理区位: 掌握第二节中国的地理特征, 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2) 地理景观格局: 掌握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地势即其地理意义、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及地理景观的影响、中国水热条件特点、自然带的分异、LUCC。( 3) 人口与城镇化: 掌握中国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分布、城市化进程阶段; 重点掌握”胡线”及其地理意义。如欲了解更多能够经过qq或电话进行咨询。

( 4) 国土开发: 掌握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了解其它资源与其开发; 熟知中国工业化进程, 掌握区域开发战略。

( 5) 区域划分: 掌握自然区划的理论、行政区划的原则和经济区划的原则, 掌握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特征。

中篇: 专论

………………

下篇分论

………………

3、出题特点和趋势(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华大人文地理参考两本教材, 之前分别是白光润编著《地理科学导论》, 赵济、

陈传康编著《中国地理》, 将《中国地理》更换为王静爱版《中国地理教程》, 两本

教材内容差别不是太大, 王静爱版《中国地理教程》较新, 内容全面, 而且在城市发展、土

地利用、国土整治方面都有详细叙述, 另外在中国自然地理方面分析更为透彻, 经过专题形

式编排教材体系, 让人复习更加系统和全面; 而赵济版《中国地理》虽也是一本经典教材,

但版本太老, 无法紧跟时代, 而且大部分内容在《中国地理教程》中均有对应叙述。故建议

大家, 以王静爱版本为主。但毕竟赵济版教材用了七年了。因此, 在有时间的前提下, 可适

当翻阅赵济版《中国地理》。

这两本教材是分开来考的, 以下分别总结下其出题特点和趋势;

( 1) 华大《中国地理》历年真题相关知识点重复性较高, 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如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 ) ,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 ) , 交通运输业发展

( , ) , 自然灾害( , ) , 景观区划( , , ) 及各分区

发展条件。

………………

( 5) 《地理科学导论》是从才开始考察。经过近四年比较, 历年真题重复度并不高, 知识以书本为主, 大多数考题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 而且考察的知识比较细节和全面, 因此, 扎实复习书本知识是取胜的关键。

4、地学考研中心试题解读(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华中师范大学真题出题难度上总体上与以前年份持平, 中规中矩。有的人在网

上喊说今年的题目与往年相比变化太大, 其实我不这么认为。《地理科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题每年都兼顾到了各个方向的考生, 由于华师的专业课是人文、自然、GIS三个方向共同使用, 因此题目中必然会在各自方向出题。从《地理科学导论》新启用以来到

年的真题都是遵循这样的一个…………

还有一个特征, 《导论》由于所有的知识点有限, 重复出题是必然, 细节考试是必然。所有的同学都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 可是细节往往不是那么容易抓住, 因此导致失分。像的”土地承载力”那个题, 其实是送分题, …………

还有一个特征是理论知识越来越与现实的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 热点问题仅仅是个引子, 答题涉及到的还是课本的知识。像的”环境会议”以及的”宁波PX”项目, 都

是涉及现实问题, 其实比较开放, 答案也不唯一, 比较好发挥。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院

中国地理教程课后答案

( 王静爱版, 90道)

GIS遥感地理学, 考研我们做的更专业

适合科目: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 GIS

资料有效期为 1月份

地学考研中心人文、自然小组倾力打造之精品资料

目录

第一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1)

1、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 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考下列问题: (1)

2、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 ▲重点 (1)

第二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2)

1、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形成有何影响? ( 城环院, 基地班真题)

(2)

2、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 (2)

3、中国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 水热格局有何特点? ▲重点 (2)

4、分析中国自然地带展布与土地利用宏观格局的对应关系。 (2)

5、分析中国土地覆盖/利用的区域差异。P67▲重点 (3)

6、分析中国地理景观演变的轨迹和主要驱动力。P74 (4)

第三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4)

1、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2、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资源国情的影响? (5)

3、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

4、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 ( 城环院, 基地班真题) (5)

5、分析中国民族分别的特点和影响。▲重点 (5)

6、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和影响。▲重点 (6)

第四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6)

1、分析中国淡水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南水北调的意义。▲重点 (6)

2、中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7)

3、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8)

4、化石能源利用对中国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8)

5、分析中国东中西部矿产资源禀赋条件与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重点 (8)

6、对比中国各个旅游地理区域的人类遗产资源特征。 (9)

7、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征和驱动力。 (9)

8、对比中国各个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征。▲重点 (10)

9、理解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重点 (10)

第五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11)

1、如何将地域分异理论用于中国自然区划? ▲重点 (11)

2、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 城环院, 真题) (12)

3、中国农业区划对生产布局有何应用价值? (12)

4、中国城镇化区划有哪些基本原则? ▲重点 (12)

5、中国地理分区中如何协调自然与行政边界的关系? ( 外校曾考过真题) (13)

6、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是什么? ▲重点 (13)

第六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13)

1、简述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城环院曾考类似题目) (13)

2、对比黄土丘陵与喀斯特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的异同。 (14)

3、简述沙漠化土地形成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重点 (14)

4、阐述草地退化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 (14)

5、阐述土地退化对中国的区域影响。▲重点 (15)

第七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16)

1、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重点 (16)

2、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重? ▲重点 (16)

3、中国承灾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对灾情放大有何影响? (17)

4、阐述中国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异规律。 (17)

5、阐述中国水灾与旱灾这两种灾害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联系。 (17)

6、阐述中国台风灾害对沿海地区灾情的影响。 (17)

7、阐述中国水灾、台风、旱灾、冰雹等灾害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18)

8、阐述中国地震和水灾等灾害对城市的主要影响。 (19)

第八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19)

1、简述中国大气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 (19)

2、简述中国水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 (20)

3、简述中国土壤污染状况和主要成因。 (20)

4、分析中国能源结构对北方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 (20)

5、分析中国能源结构对南方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 (21)

第九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21)

1、简述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重点 (21)

2、简述中国生物多样性在世界的地位。 (21)

3、分析农业活动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 (22)

4、分析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 (22)

5、简述生物多样性减少对中国生态安全的影响。 (23)

第十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23)

1、如何协调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安全问题? (23)

2、谈谈你对实现和谐中国的战略构想。▲重点 (24)

3、如何认识中国的人地关系。▲重点 (24)

第十一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25)

1、简述中国海底地貌的基本特征。 (25)

2、中国海洋水文对海岸人类活动有什么主要影响。 (25)

3、中国海洋资源的主要优势是什么。▲重点 (26)

4、中国海岸带开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重点 (26)

5、简述中国海洋的地域差异 (26)

6、简述渤海对华北区的影响。▲重点 (27)

7、对比台湾岛与海南岛区域开发的异同。 (27)

8、简述海洋国土对中国发展的重大作用。 (27)

第十二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28)

1、分析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结构与特征。▲重点 (28)

2、东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8)

3、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征、问题与发展趋势。▲重点 (29)

4、概括华北地区的基本特征。▲重点 (29)

5、华北平原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重点 (30)

6、为什么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 有何解决途径。 (30)

7、概述长江中下游区的地理特征( 城环院, 真题) (30)

8、阐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自然和人文因素。▲重点 (31)

9、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特别严重? (31)

10、概述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特征。▲重点 (31)

第十三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32)

1、阐述内蒙古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对华北区的主要影响。 (32)

2、分析草原文化与畜牧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32)

3、为什么农牧交错带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和关键领域( 真题★★★) (32)

4、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城环院, 基地班真题) (33)

5、晋陕甘宁地区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资源优势是什么? ( 乌金三角, 真题) (33)

6、大陆桥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3)

7、概述成渝地区在国家经济布局中的重要性。▲重点 (34)

8、分析四川盆地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重点 (34)

9、阐述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 (34)

10、概述云贵高原的地理特性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4)

11、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开发的影响。 (35)

12、概述西南交通建设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35)

第十四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35)

1、概述新疆绿洲经济的基本特征。( 城环院, 基地班真题) (35)

2、分析新疆作为国家后备能源基地的有利条件。▲重点 (35)

3、阐述新疆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重点。( 城环院, 基地班真题) (36)

4、论述”第三极”的地理意义。▲重点 (36)

5、试说明藏文化及其对青藏地区发展的作用。 (36)

第一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1、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 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考下列问题:

( 1) 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中国的亚热带位置偏北?

( 2) 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 而且中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北, 美国的偏南?

中国的西部沙漠成因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作用和山脉的阻隔作用, 青藏高原将同纬度

的西风分为南北两支, 从周边绕了过去, 而中国的原生沙漠都在盆地里面, 蒸发大, 降水少。

美国西部沙漠有两个成因, 一个是低纬度沿海地区的温带沙漠气候, 一个是内陆的背风

坡现象, 温带沙漠气候就是常年受副高控制, 高温少雨, 加上附近的加州寒流, 降温减湿, 更加减少了降水。美国西海岸有纵贯南北的落基山脉, 主脉平均海拔5000米, 太平洋水汽

在西面的迎风破抬升的过程中, 已经有过一次降雨, 因此在翻过山后, 水汽含量大大减少, 而且随着海拔的降低, 温度增加, 变成焚风, 所经之处, 又干又热。另外美国西部地区海拔

较高也是原因之一, 因为地表水都流到低处去了。

中国沙漠偏北的原因之前已经提到, 是地形原因, 青藏高原的抬升, 阻隔了干燥的西风, 向南的一支吹到印度, 向北的一支吹到蒙古, 形成戈壁。在天山, 昆仑山, 喀喇昆仑山的合

围下, 新疆内陆形成盆地, 由于远离海洋, 季风难以到达, 因此降水少, 加上蒸发大, 形成

荒漠。藏北高原的荒漠是由于低温和少雨共同形成的, 类似于苔原。美国偏南的原因也和地

形有关。美国的总体地形是中间低两边高, 南方的副高很容易向北延伸, 在中西部地区形成

荒漠。

2、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 ▲重点

人地关系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人地关系主张人类与地理环境和谐共生, 相互影响。地理环境的优劣限制着人类活动, 同时人类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

理环境。中国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 1) 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

中国的地理景观复杂多样, 首先体现在地形上, 主要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五种。不同的地形显示出对人类活动不同的影响, 如在农业方面, 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而高原的主要作物为青稞。在建筑景观方面, 高原、山地的房屋为了防止低温风冻等灾害多以砖瓦结构为主, 而平原和盆地由于气候炎热, 夏季多降雨, 考虑到通风排水等因素, 多以

茅草结构为主。同时由于各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造成人类经济、社会、文化、行为认知上相异。

………………

( 3)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中国人口众多, 农业历史悠久, 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尤为深刻, 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和产

业结构两方面。在中国农业化的进程中, 人们圈地造田、伐木毁林, 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二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1、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形成有何影响? ( 城环院, 基地班

年真题)

( 1) 巨大的青藏高原海拔高度达到3000m临界高度时, 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 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 形成了现代东亚季风, 使得东部成为世界著名的森林、森林草原

景观区;

………………

( 3) 同时青藏高原在抬升的过程中, 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被阻挡, 边缘山

地降水增加, 内部则出现寒旱化, 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寒景观区。

2、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

( 1)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特别是热带季风气候区, 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但季风的年际变率很大, 易出现旱、涝自然灾害。

………………

( 4) 中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带; 分布集中沿海地区; 分布集中在海拔

小于500m的丘陵、平原地区。

( 5) 难利用的沙漠、戈壁、沼泽等其它未利用地, 主要分布在西北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区和

青藏高原区。

3、中国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 水热格局有何特点? ▲重点

( 1) 气温与温度带——①冬寒冷夏暖热②气温年较差大, 四季分明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

地区偏低④温度带能够划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带; ………………

我们会陪伴大家度过考研的这一年时间, 如果对考研方面有什么疑惑, 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电话 , qq淘宝店铺地学考研中心, 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53252.html,站在学长们

的肩上, 能够让大家飞的更远。

( 3) 水热组合与气候地带——①雨热同期②气候地带分异, 是在海陆位置、中纬度位置和

青藏高原隆起的基础上产生的, 形成了陆地区、海洋区和海陆交错带。在陆地区, 形成了东

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气候区; 在气候区的相接地带, 形成三个气候过渡带, 即干湿过渡带、暖湿—冷湿过渡带、暖干—冷干过渡带。

4、分析中国自然地带展布与土地利用宏观格局的对应关系。

按照自南向北热量的逐渐递减, 可将中国划分为热带、南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不同热量带; 又由于距海远近导致的水分差异、局地地形等因素的差异, 土地利用的差异。受地貌的限制, 耕地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平原上, 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林地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南亚热带和热带的山地, 在植被带上恰好对应于寒温带针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热带雨林季风林带。同一自然

带内的东西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差异反映出水分的再分配, 中温带的西部高平原上分布主要的

牧草地, 而南温带的西部黄土高原一带呈现三元交错类型与这里的农业开发历史较长有关。

在不同的地形区, 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表现为:

( 1) 在沿海及海岸带地区, 逐渐建立一个以港口城市、海岸湿地、海防林网相交织的土地

利用空间格局;

( 2) 在广大东部平原地区, 逐渐形成一个以城镇、良田、河湖组成的湿地、防护林网相镶嵌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格局;

( 3) 在广大东部低山丘陵地区, 逐渐形成一个以城镇与农村聚落、基本农田、人工饲草料

基地、林灌草地相交织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

( 7) 在西部高原、山区, 逐渐形成一个以小城镇、农村牧区聚落、人工饲草料基地、改良草地、天然林灌草地相交替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8)西部极端干旱、高寒荒漠地区, 逐渐形成一个以自然保护区、自然覆盖相交织的土地

利用空间格局。

5、分析中国土地覆盖/利用的区域差异。P67▲重点

LUCC: Landuse/cover change,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1) 土地利用格局的区域差异

耕地: 南方及黄淮海平原等传统耕作区耕地在减少, 而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农林、农牧交错区和绿洲区耕地在增加。耕地减少主要是向居民点等建设用地转变, 主要发生在环渤海

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等地区。耕地与林草地、未利用地之间的相互变化, 主要呈现出耕地扩张; 西北和华北北部耕地的增减与草地有关; 东北、华中、西南等地则主要是与林地有关。

………………

水域面积: 水域面积略有增加, 主要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北地区水域面积减少, 山东、浙江、广东和洞庭湖地区水域面积扩大。

城乡建设用地: 扩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的东南沿海和平原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 以占用耕地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贵州、辽宁还以占用林地为主; 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宁夏、吉林、青海、西藏, 还以占用草地为主要方式。

( 2) 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覆盖是陆地表面的自然状态, 植被和土壤是其主要的组成要素。土地覆盖类型的宏

观分布, 从东南向西北呈现为森林、农地与森林、草地和灌丛、半灌木与沙漠覆盖的递变。以大兴安岭-吕梁山-青藏高原东南缘一线以东的土地覆盖类型的植被覆盖度较高, 而该线以

西的覆盖类型的植被覆盖度较低。

………………

第十四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1、概述新疆绿洲经济的基本特征。( 城环院, 基地班真题)

( 1) 绿洲经济存在于干旱区, 具有明显高于其周边环境的第一性生产力, 依赖外源性天然

水源, 水是形成绿洲生态系统的最根本条件。

( 2) 绿洲经济的发展, 是依靠巨大而高效的输入、输出, 克服天然绿洲的生态局限和空间

阻隔, 为绿洲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化平台, 其中交通( 网络通道) 是关键。

( 3) 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

3、阐述新疆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重点。( 城环院, 基地班真

题)

( 1) 新疆的主要环境问题

1) 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表现在绿洲沙漠化, 沙漠边缘前移。

2)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 2) 环境治理措施

1) 认真落实以下各项工程措施: 塔里木河干流中下游治理, 控制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 重建”绿色走廊”; 塔里木盆地南缘和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化治理; 艾比湖流域生态建设; 天

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乌鲁木齐以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城市环

境综合治理。

………………

3) 改变过去过牧、重刈、滥垦、过度樵采、开矿等, 人类长期的不合理土地利用的形式, 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4、论述”第三极”的地理意义。▲重点

( 1) 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大气环流格局, 强化了中国季风气候特征, 高原面形成高原季风。我们会陪伴大家度过考研的这一年时间, 如果对考研方面有什么疑惑, 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电话 , qq淘宝店铺地学考研中心, 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53252.html,站在学长们

的肩上, 能够让大家飞的更远。

( 2) 青藏高原隆起促进了中国三大地理区域的分异。

( 3) 青藏高原隆起使得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其显著的地理意义。使得水

循环呈反时针方向, 加强了东部季风的大陆性; 控制着大河的走向; 便于东西航运。地形阶

梯的变化, 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 便于水能梯级开发; 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

理障碍。

………………

( 6) 中国西部生态屏障, 自身形成高寒景观。

5、试说明藏文化及其对青藏地区发展的作用。

( 1) 发展和保护藏文化, 能够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形成青藏地区新的经济增

长点;

( 2) 发展藏文化产业, 有利于扩大就业,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生活需要; ………………

( 4) 发展藏文化产业能够增强西藏地区与国内外的联系, 扩大交流与合作。

上面习题为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除了这个习题集华中人文的全套还包括以下资料:

1、《中国地理》历年真题及答案( - )

2、《地理科学导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 )

3、王静爱版《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曾考)

4、《中国地理》重点知识问答145道( 曾多次考到原题)

5、《地理科学导论》重点知识问答100道( 多次考到原题)

6、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更新版笔记( 本中心独有)

7、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更新版笔记( 本中心独有)

地学考研中心关于资料说明

1、资料中所考原题统计

份初试真题中: 《中国地理重点知识问答》有5道原题, 分别为简答题1、 2、 3、 4及论

述题1, 共85分。《地理科学导论重点知识问答》有7道原题, 分别为概念题1和3; 简析题1 和3; 论述题1、 2( 经济建设部分) 和3。总分为100分。以上共有185分。《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中有3道原题。

份初试真题中: 《中国地理重点知识问答》有4道原题, 分别为简答题1、 3、 4、 5。《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中有3道原题, 分别是简答题1、论述题4。共85分。《地理科学导论重点知识问答》有5道原题, 分别为简答题1和2; 分析题2、 3、 4。总分为65分。以上共有150分。

2、华大出题特点的说明

从开始, 华大考试科目虽无变化, 但参考书目做了调整, 《中国地理》科目参考书目

由以前的赵济版《中国地理》变为王静爱版《中国地理教程》。经过近两年真题分析, 发现题目均来自王静爱版本, 因此赵济的书已不需要再看。出题方面: 《地理科学导论》总

体难度与历年相似, 中规中矩。由于题目多来自指定书籍, 因此历年出题重复率增多; 对细节考察增多, 如开普勒三大定律; 《中国地理》题目多来自指定参考书籍, 这也是华大出题的一个特色, 就是对参考书目、对细节、对章节题目的考察比重较大。

3、怎样辨别资料的真假

1)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肯定不如团队的力量强大, 一个人, 一方面不可避免通篇都是自己的思路, 很难做到资料的全面和客观; 另一方面, 就是很难保证资料的后续服务, 因为一个人常常会顾此失彼, 且没有制度制约, 主观性大。既然这样, 那该怎样判断卖家是个人还是团队呢? 最直接的方法, 就是看对方的qq或旺旺, 是否一直在线。如果

经常性的不在线, 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回复, 那就有问题了, 因为这样的卖家, 只是将资料作为兼职而已, 别指望对方会陪伴你度过一年的考研时光。

2) 不论对方是什么内部人士或有绝密资料, 直接让对方针对自己随意要求的章节进行截图

查看, 打乱对方精心展示的截图, 才能看到庐山真面目。

3) 和对方聊天看出身, 既然做这个, 就要懂这个, 要不然怎么控制资料质量。只靠整理者

自我的道德约束是肯定不行的。因为隔行如隔山, 试想下, 一个连空间分析、影像解译、区域分异规律都不知为何物的人, 所提供的资料能好到哪里去?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论:人文地理学“研究事物,不是作为特殊现象、孤立的现象去研究,而是从它的特性去研究,特别注意各成分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关系。研究的成分越多,现象越复杂,综合性就越高。”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嗨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

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典地理学)(19世纪中叶以前):人文地理学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古希腊诗人荷马公元前9实际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的阐述;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西方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还不是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自然、政治、哲学等混杂在一起的笼统的科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多为游记、地方志之类,以记述性的资料为主。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创立了因果原则等研究基本方法。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2、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描述发展为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力求用一般原则去认识地理现象,寻求科学解释。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地理对于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 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 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 境之间的关系。在考研期间,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真题及其答案,对于 备考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人文地理学考 研真题及其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城市与乡村的对比 1. 请简要阐述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答案: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形态,它们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是人口集中、经济繁荣、交通便利 的地区,人们在城市中找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生活便利;乡村是人口 分散、农业主导、生活简单的地区,人们在乡村中享受更多的自然资 源和清新环境。 2.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存在哪些差异? 答案: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路径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发展以工业化 和城市化为主导,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迅速增多、建设规模扩大;乡 村发展以农业和农村工业化为主导,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此外,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 公共服务也存在明显差异。 二、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 1. 请简述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迁移行为,对 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人口迁移加速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提高了城市的消费能力和市场规模;其次,人口迁移为城市带来了大 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还有,人口迁移 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城市的多元文化。 2. 请简要介绍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答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迁移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的 人口迁移主要有农村向城市的农民工迁移和城市间的居民流动。农民 工迁移主要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他们在城市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城市居民流动则主要受到教育、就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三、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1. 请简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内涵。 答案: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是指城市居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生活 状况。物质层面主要包括收入水平、住房条件、就业机会等;精神层 面主要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素质。城市居民生活质 量的提高,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 2. 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改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其次,提供 优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提高居民的素质;另外,改善城市的 环境质量,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

《人文地理学》各章思考题及习题

8.《人文地理学》各章思考题及习题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参考书: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1、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3、对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进行分析比较。 4、试举出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5、什么是人地相关论?详细阐述人地相关论的代表性观点,并加以分析和评价。 7、建国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说人地关系论是人类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人地关系有何特征? 第二章 1、什么是文化景观?详述文化景观的主要组成成份。 2、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3、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联系? 4、简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6、什么是环境感知?举例说明环境感知在人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 1、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是什么? 3、中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4、人口的空间移动有什么社会经济意义? 5、现代国际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6、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 1、人口增长有何地区差异?其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的人口增长转变模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试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具体表现及其引发的问题。 4、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5、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特征? 6、兰迪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五章 1、分析农业起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分析比较世界五大古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条件。 3、阐述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区域分布。 4、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5、阐述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地域类型。 第六章 1、分析现代工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说明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3、从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分析现代工业的空间格局有什么特点。 4、工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七章 1、比较分析东西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差异。 2、阐述乡村聚落发展的基本特点。 3、试以具体城市为例分析城市区位及自然环境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 4、城市地域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有什么特点? 5、分析比较不同类型乡村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第八章 1、政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影响国家权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为什么需要对国家实力进行综合分析? 5、试说明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基本特点。 第九章 1、导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3、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类型。 4、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主要有哪些? 5、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分析比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类型。 《人文地理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简介 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 2、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个原则。 3、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4、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什么? 5、试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内容。 第二章文化地理学 1、文化和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2、简述文化结构的层次内容? 3、对比文化适应和生物适应的异同。 4、论述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5、列表比较主要人地关系理论名称、代表人物和理论要点。 6、名词解释: 文化景观、文化整合、文化扩散、文化区、文化史层说 第三章人口地理学 1、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基本空间形式。 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4、试说明世界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5、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 6、简答现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7、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8、试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及成因。 9、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 10、论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名词解释:入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第四章经济地理学 1、简答农业起源的理论 2、论述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 3、传统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 4、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分布 5、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什么?并说明其分布。 6、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布局有什么影响?出现的工业部门是什么?形成哪些重要工业区? 7、论述北美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带的特点。 8、简答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9、论述影响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论述现代工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种族、民族与民俗地理学 1、种族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2、四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 3、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4、民族与国家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 5、为什么东方人爱吃猪肉而西方人爱吃牛肉?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解析 ——适用于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GIS专业1、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的复习建议(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中国地理》 ( 1) 侧重于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因此平时复习要认真全面; ( 2) 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 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 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因此在看课本时候, 一定要理解其含义。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 还应看其它相关书籍。……………… ( 7) 中国地理方面, 华大出题并不完全来自该书, 这与地理科学导论方面不同。因此, 建议大家有时间时, 还应参考李振泉版《中国经济地理》, 如各种经济地理区方面, 该书 介绍更为详细。 ( 8) 《中国地理》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8道题目中, 有5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 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 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 特别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 规律、特征等内容。另一方面, 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 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 实问题。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 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 和今年的循环经济、城市群发展战略, 其它的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 特别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 划都将出台, 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平时能够针对这些热点 问题, 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 归纳其中的要点, 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 体上的认识。总之, 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 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 用武之地的, 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 而并不再是记忆力。 总之, 从基础开始, 在看书背诵的时候多多地思考, 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储备, 但并不是脱离课本, 而是要把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 2、考试范围和重点( 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考试范围: 华大官方没有关于考试范围的具体说明, 但人文地理学科本身肯定是有重点和难点的, 而且 老师在出题的时候, 也不会随意而出, 因为试卷本身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难点, 另一方面也 要保证考生对该专业真正掌握的程度, 特别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对历年真 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度解析, 我们将华大人文所参考的两本教材一一进行总结分析, 以下列 出各教材的考试范围: 如欲了解更多能够经过qq或电话进行咨询。 1) 《地理科学导论》 ( 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 也是龚胜生老师侧重的研究领域, 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基本内涵、相关理论以及现代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研究。 ( 2) 近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大发现、各种思想流派、区位理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 3) 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在思想观念、理论方面的进展, 新技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文地理学部分复习思考题答案

1、思考题 (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 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1、区域研究的传统: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2、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3、人地关系的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研究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1)名词解释: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介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它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 文化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种文化事物(现象)都要扩大它的空间分布范围,文化事物(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就可称为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6)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扩展扩散的特点: ①空间上的连续性。 ②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③不同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不同。 迁移特征 ◆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即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 ◆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即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9)和谐论是人地关系理论中较完善和科学的理论,试简要说明该理论产生的

中国地理思考题包括答案.docx

中国地理思考题答案 北方地区 1、渭河平原的成因? 答:内因:断裂下陷外因:渭河冲积而成 2、分析松花江水文特征? 答:①结冰期长(纬度位置高,冬季漫长,气温低);②有春汛和夏汛(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雨水补给);③河流含沙量小(流域内森林覆 盖率高);④流量较大(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河流补给充足,支 流多);⑤以雨水补给为主;⑥水位季节变化大(降水季节变化大) 3、沈阳是我国最大工业制造中心,试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答: ①附近能源丰富,有抚顺、阜新的煤和辽河油田的石油等 ②发展机械制造,附近有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③有京哈线、哈大线经过, 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附近有辽中南工业基 地和环渤海工业基地 4、辽中南工业基地近几年衰落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原 因:①产业结构单一,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②资源枯竭,导致资 源密集型企业面临危机,如抚顺、阜新煤炭工业; ③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滞销;④企业体制和机制存在多方面问题; 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换代;③进行体制改革创新; ④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参与国际竞争;⑤发展交通。 5、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答: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春季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③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措施:①树立节水意识,节约用水; ② 建设水利工程,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③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④防治水污染;⑤合理调配水资源;⑥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 ⑦提高水价;⑧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⑨人工降雨。 6、淮河易发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答:①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中上游支流多,流量大 ③下游地势低平,无天然入海河道,排水不畅 7、华北平原为我国重要棉花基地,评价其气候条件? 答:有利: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降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后期生长、采摘 不利: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8、分析黑龙江、吉林大力推广车用乙醇的益处? 答:①节约石油②带动粮食生产和深加工,减轻陈化粮库存的财政压力 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轻城市大气环境问题 9、试分析某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在长春投资建厂的原因?

智慧树知到《人文地理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人文地理学概论》章节测试 答案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导论 1.1 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与特性 问题1:人文地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其活动在地球表面上分布与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1.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问题2:人文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 {人文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门科学是在19世纪形成的。} 1.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问题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空间分析、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 第二章:人口地理学 2.1 人口分布与迁移 问题4: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个?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2.2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问题5: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社会服务不足等。} 2.3 人口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问题6: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与环境的平衡等方面。} 第三章:城市地理学 3.1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问题7: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包括经济发展、工业化、科技进步、人口增长等。} 3.2 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 问题8:城市中心区域通常具有什么特点? {城市中心区域通常具有商业集中、人口密度高、交通繁忙、土地价格高等特点。} 3.3 城市规划与管理 问题9: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功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章:文化地理学 4.1 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 问题10:文化景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征是其独特性、历史性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 4.2 语言与宗教地理 问题1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什么?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4.3 文化扩散与全球化 问题12: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课后题

人文地理学课后题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影响的学科,通过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下是一些人文地理学的课后题,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影响的学科,强调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关注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变环境,并通过空间和地方的概念来探索人类行为和社会问题。 2. 解释“地方”和“空间”的概念。 地方指特定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物理和文化属性。它包括人们对地理位置的认同和情感联系。空间指的是相互关联的地理区域,可以是具体的地理单位,也可以是抽象的地理概念。 3. 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有何区别? 自然地理学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水文等,而人文地理学则关注人类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人文地理学更注重地理位置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问题的影响。 4. 解释“环境决定论”的概念。 环境决定论是一种理论观点,认为人类的行为和社会模式受到地理环境的决定。这一观点认为地理条件如气候、地貌等能够直接影响人类的发展和文化。

5.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人文地理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调查问卷、访谈、 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研究人员通常会收集并分析社会和文化数据,以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模式。 6.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文化地 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这些领域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模 式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影响。 7. 解释“地方认同”的概念。 地方认同指个人或群体对特定地理区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它包括 对地方的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并对个人和社会身份产生影响。 8.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人类行为和社区互动的信息, 帮助了解城市居民如何使用和塑造城市空间。这些信息可以指导城市 规划师制定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案。 9. 你如何看待城市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城市化使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更加丰富和复杂。城市化的快速发 展造成了城市空间和社会模式的大规模改变,涉及人口流动、社会结构、文化认同等方面,这为人文地理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10. 人文地理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 认识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的相互关系。通过人文地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下是一些关于人文地理 学的课后答案。 一、选择题 1. 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下哪个方面? A. 自然环境 B.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C. 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 D. 地球表面特征 答案:B.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 以下哪个学科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A. 历史学 B. 社会学 C. 经济学 D. 生态学

答案:D. 生态学 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 实地考察 B. 文献研究 C. 统计分析 D. 以上都是 答案:D. 以上都是 二、判断题 1.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领域较广。 答案:√(正确) 2.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答案:×(错误) 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解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涉及人类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索人类在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通过研究人文地理学,可以帮助 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请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统计 分析。实地考察是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直接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形成、演变和影响因素。文献研 究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历史和现实情况,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进 行分析和研究。统计分析是对人文地理学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 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测,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 请论述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人 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社会,从而为社会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人文地理学可以揭示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警示我们在发展中遵循可持续原则,合 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最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促进不同地区 的交流与合作,帮助解决地理环境差异带来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 协调发展。 总结 通过这些课后答案,我们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有了初步 的了解。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与地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21-6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21-6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总分20分,共5题,每题4分)二、填空题:(总分20分,每空1分) 三、判断改错题:(总分10分,共5题,每题2分。首先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然后将错误的说法改正过来。) 四、简述题:(总分30分,共3题,每题10分) 五、分析论述题:(总分20分,共1题)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 名词解释:人文地理学 2. 简述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 名词解释:文化区、文化生态学、文化景观、地理环境决定论。 2.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是什么? 3.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4. 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名词解释: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 2.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与四个哲学方法流派有关,它们是什么? 3.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 什么是人口转变?简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述世界及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 历史以来,世界范围内民族的迁移与集聚主要有哪些? 4. 结合人口转变理论,谈谈你对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特点,以及人口政策的看法。 第5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1. 名词解释:现代农业、观光农业。 2. 分析农业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 农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共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4. 简述世界主要农业生产的布局。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 名词解释:工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 1 2. 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地带有哪些?当前全球工业分布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第7章聚落与城市化 1. 名词解释: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法则、首位城市法则。 2. 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分析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4. 你如何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有哪些特征?你对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 有什么建议? 5. 简述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6. 什么是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7. 以具体实例,说明城市产生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8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 名词解释:语言景观、世界语言谱系分类法 2. 简述世界七大语系及其分布区。

ZG地理王静爱

ZG地理王静爱 语:为你细心整理的ZG地理王静爱,盼望对你有关怀! 假如喜爱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ZG地理王静爱篇一:最完好版20XX年XX师范大学地理考研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笔记王静爱《ZG地理教程》+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 ZG地理王静爱篇二:XX师范大学《ZG地理教程》课后题答案(陈世超) ZG地理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静爱主编〕 课后思索题答案 〔个人总结版〕 XX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 讨论生初试参考书目 ZG地理〔专业课1〕 XX大学工商学院编辑出版学陈世超 20XX.08.07 第一章:ZG地理区位与特征 1、对比ZG与美国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思索以下问题。〔此题课本上无答案答案来源:XX络+自己总结〕〔1〕为什么美国东部的亚热带较ZG的亚热带位置偏北? 〔2〕为什么ZG和美国的荒漠区位置都在西部,而且ZG

的荒漠位置区偏北,美国的荒漠区位置偏南? 中美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两国都位于北半球,ZG的纬度范围为4°N~53°N,美国的本土纬度为20°N~47°N,两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b:两国都是太平洋沿岸GJ,海岸线漫长,沿海都有很多优良XX湾。c: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GJ。 ②不同点::从东西半球看,ZG位于东半球,经度范围大致为73°E~135°E,美国经度范围为70°W~180°W。b:从所属大洲来看,ZG属于亚洲东部,美国属于北美洲,位于北美洲南部。c:两国虽都属于太平洋沿岸GJ,但分别附属于太平洋两岸,ZG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则位于太平洋东岸,同时位于大西洋西岸。d:ZG纬度范围更广,接近50度,美国本土纬度不到30度。e:从海陆位置看,ZG一面沿海,大陆海岸线是一条完好的相连的,美国三面临海,大陆海岸线分成三段不相邻的部分。f:从邻国角度看,ZG邻国众多,美国北部只有加拿大,南部只有墨西哥,邻国较少。g:两国内陆山脉走向不同,ZG 山脉走向多种多样,而美国主要为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h:山地格局及面积不同,ZG山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山地面积较大,距海较远,地势自西向东渐渐降低,呈阶梯状分布,美国山地主要在大西洋沿岸,高度不及 ZG,山地占有面积也比较少。 〔1〕美国东部受墨西哥暖流影响,水热条件好,且一路向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 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 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 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 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 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 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P6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P15-16 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 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 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 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 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 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 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 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P21—24 答:地球圈层构造: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外部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外部构造) 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① 大气圈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水文特点 、地貌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类型. ② 水圈参与和改变地球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 ③ 生物圈改变大气和地壳的物质成分;参与岩石的破坏和建设作用; ④ 参加土壤的形成发育.推动地球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8.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P27 ①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太阳辐射) ② 。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 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相态) ③ 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地貌) ④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能量流动) ⑤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异质性)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期末题库

中国地理教程(王静爱)期末题库 1、中国地理景观的地域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地理景观的差异,首先表现为东西差异,其次表现为南北差异。首先,从宏观上看,中国景观差异为海陆差异,由东到西呈现为海洋景观、海岸带景观和陆地景观。在陆地上,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依次呈现出受海陆分布影响的分异的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在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随着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变化,依次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季雨林等自然景观。其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巨大水平地带性自然景观破碎化,呈现随海拔升高,逐渐递变成各种相似于水平地带性的自然景观类型,形成垂直带分异的自然景观谱系,由于东西地理差异,呈现出东南湿润海洋性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到西北干旱区内陆型自然景观带谱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型垂直自然景观带谱系。最后,在自然景观多样和区域分异的基础上,伴随土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国还形成了东部发达的都市景观、中部较发达的城乡景观、西部欠发达的农牧景观。 2、自然环境的时空变化: ①气候、季节变化明显。 ②季风降水不稳定 ③构造运动活跃 ④地表起伏显著 ⑤易侵蚀的地表物质分布广泛 3、简述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地势特征: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理意义: ①中国西高东低,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自西向东奔流,加强了沿海与内陆的联系; ②在地势呈阶梯状急剧下降的地段河流下切,水力资源丰富,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另外陡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 ③地势高低起伏较大的区域影响各个相同,使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地势高差大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带谱,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中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4、我国三大阶梯的分界线: 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之间——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季风环流的特点: ①冬夏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特别是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③雨热同季,利于农牧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加剧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原因:海陆之间的热状况不同;行星风系的年变化;青藏高原的隆起引起的高原季风环流影响。 6、水热结构特征 ①冬寒冷夏热暖,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度差异大 ②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③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北冷南热平原暖高原冷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答案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第二章 文化: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球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物质文化: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它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精神文化:是人类从事物质文化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持有的一种意识形态环境感知: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第四章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度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第十章 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 旅游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是旅客的来源地

第十一章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第十二章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简答题: 第二章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意义: 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因此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中亦是占重要地位。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 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例: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人文地理学思考题 答案

思考题 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学科特点,特性? ○1概括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 , 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 性 , 又有地理学的特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 一 ) 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 , 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 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 ,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 , 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 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 , 虽然 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 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 ,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 二 ) 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 , 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差异 , 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 , 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 三 ) 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

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关以后 , 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 , 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 , 它与研究地球表面人文要素的学科 , 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人口学 , 甚至心理学、行为科学等 , 都有密切关系 , 人文地理学从这些学科吸取有关各种要素的专门知识 ,反过来又为这些学科提 供关于各种要素及其它现象间空间联系的知识。 2.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1. 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 ○3. 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 ○4. 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3.人地关系失调,人类发展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人地关系的一个最常用的衡量办法是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史无前例的高峰状态。人口剧增对自然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量的剧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世界人均耕地日益减少导致食物供应日趋紧张。当今城市化扩张进程加剧,大量优质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加上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化日益明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