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种质资源学专题思考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种质资源学专题思考题

作物种质资源思考题

1、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和利用情况?

答: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一,征集两次:50年代中期,征集21万份,70年代末80年代初征集11

万份。二,考察:1978年以来,完成各类作物考察约30项,收集各种作

物种植资源7

万余份。发现了一批新类型和优质、抗性或丰产性好的栽培品种,以

及极具潜在价值的野生近缘。

三,引种:1978年以来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各种作物种质资

源10多万

份,其中编目6.7万份。四,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库保存:创建长期库、国家中期库10座、青海复份库相配套的

安全保存综合技术体系,约180种作物的33.2万份种质,经生活力监测,贮存在国家库长达15年的作物种质,未发现生活力丧失的状况。田间保存:目前我国已建立30个国家种质圃,保存种质材料达4.7万余份。离

体保存:建成两座国家试管苗种质库,保存甘薯1400份(江苏徐州),

马铃薯900份(黑龙江克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用液氮贮藏粮食、蔬菜、花卉和药材等21份材料的种子并种植获得成功。此外对一些花粉、

愈伤组织以及顽拗种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成功。

原生境保存:有野生稻4个、野生大豆三个以及新麦草等原生境保存点。五,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从1986年开始,有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组织

协调400

个单位、2500名科技人员进行全面的鉴定与评价。

2、

3、

4、

5、

六,作物核心种质:建立了主要农作物的基础核心种质如小麦、水稻、大豆。

目前正在建立主要农作物应用核心种质。

七,作物种质信息处理:建成了拥有180种、37万份种质信息的国

家农作物种

质资源数据库。建成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我国作物种质资源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答: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一,农业生

产上种植的作物日益减少。二,作物品种单一、遗传基础狭窄。三,作物

野生资源在遭受破坏。作物种质资源的发展趋势有:一,努力开发新的栽

培植物。

二,充分发挥未被充分利用的作物的潜力。三,拓宽栽培品种的遗传

基础。

简述国外引种中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答:第一,人类活动与病虫害传播。自然阻隔地里的屏障如高山、海洋、荒漠曾对植物病虫害传播起重要的阻隔作用,但是现在各种交通和运

输工具的发展使这种自然屏障作用明显的减弱,是远距离的病虫害扩散加剧。

第二,病虫害通过植物材料的携带而远距离传播。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苗木或无生命的植物产品都可能携带有害生物。由于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

敌或适宜的环境会引发大面的扩散和蔓延,从而危害引种国家的环境与经济。

第三,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有害生物的入

侵会造成农林疫情,威胁人类健康,导致生态失衡,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

损失。

简述植物检疫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答: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种传真菌、种传细菌、类病毒、种传线虫、种传害虫、有害杂草等。

植物检测的基本技术有:

一,目测技术,目测杂草种子、虫瘿等;

二,镜检技术,利用显微镜或电镜检测害虫、病原真菌;三,分离培

养技术,分离培养病原真菌、细菌等;四,指示植物,检测病毒、类病毒等;五,血清学,检测病毒、植原体;

六,分子检测,检测病毒、细菌、真菌、植原体、害虫等。简述植物

检疫的程序

答:植物检疫主要有三个步骤,引种审批,引种检疫,隔离试种。

第一步,国外引种审批。一般的种子、苗木的审批须经农业部全国农

业技术服

务推广中心的审批。禁止进境植物的种子和苗木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

查检疫总局的特批。

第二步,引种检疫。在货物到达前,向口岸检疫机关检报,若检疫合格,口岸检疫机关签单放行。

第三步,隔离试种。在隔离试种场圃中进行隔离试种。一年生植物须

经一个生育周期的隔离检疫;多年生植物不得少于2年的隔离试种。由口

岸检疫部门和地方检疫机构的共同进行检疫监管,若发现疫情,由审批单

位知道进行除害处理。若未发生疫情准予解除隔离,进行调运。

6、概念解释:居群,繁育居群,生态型,基因多样度,基因分化系数,等位基

因,《生物多样性公约》(CBD),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ABS),遗

传使用限制技术(GURT),传统知识与土著权利

答:居群是指:在生物群落中占据特定的空间、起功能组成单位作用的任何一

个种的个体群体。

繁育居群:生活在一起并能互交繁育、享受共同基因库的同种个体群。生态型:同一物种分布于不同的生态或地理区域的遗传类群或居群。基因

多样度:又称期望杂合度,

基因分化系数:

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一种基因的两种或数种改变型。传统知识/土著知识是人类感知自然并反作用于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

展丰富并代代相传的一种知识。

CBD:1992年6月1日在内罗毕通过,同年6月5日世界环境与发展

大会开放签署,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主题思想是生物资源属于

国家主权范畴。方便获得与利益分享要平衡,实现农民权利。遗传资源获

取与惠益分享:遗传使用限制技术:

7、简述野生物种考察收集的取样策略

答:多个群体的取样策略主要2项指标:第一,群体间遗传逸散程度(多样度),对于分布广的一般的基因取样时即使涉及的群体较少、取样

量少,也不会丢失;但对于稀有基因,如果取样范围有限,取样量不够大,很可能就收集不到。但就要收集的群体,关键是能够把仅分布于当地的一

般基因收集到。一般原则是把每个群体拥有的大量的等位基因都收集到,

把适应当地生态地理环境的群体所具有的等位基因收集保存起来。第二,

遗传变异水平,即每一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以及分布的范围和模式,一般

原则是,遗传多样性价值高的群体,取样量要大。具体策略有:

一,同一生态区内,对某一物种收集50个群体;每一群体收集50个单株;同一

位点随机取样,但如果小气候有明显不同或存在杂合现象,要分开取样;每一单株,要去够足量的种子或无性繁殖体。若实际情况8、考察前

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根据考察的性质和任务,应认真做好相应的预备工作。

的分布状况和特征。

二,通过座谈会,了解考察地区的地形、地貌、道路、生态环境,制

定合理

的考察路线和明确的收集目标、特别是对重点物种、重点分布地区必

须有详尽的计划。

三,设施准备。仪器设备有摄像机、照相机、GPS定位仪、标本夹、

笔记本、

9、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第一,重点应放在那些遭受灭绝或有被取代的威胁的材料上,在

国际上国家中或研究所内制定保护计划安排优先保护次序。

第二,保证种质资源具有强生命或高活力,因为有生命的种子才可以

利用。低活力的劣质种子会影响种质遗传完整性。应采取各种方法来延长

或维持种子的强生命力或高活力。

第三,确保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在收集,取样,保存繁殖更新时都

应注意,尤其在繁殖更新时保证群体的授粉隔离。

第四,备份安全保存。异地保存如长期库与青海复分库;不同种质圃

种质库之间互为保存;种子与植株互为保存;植株与组织培养物互为保存;采用立体的保护策略。

10、种质库的种子贮藏与一般农业上的良种贮藏有何不同?

答:种质库种子保存与一般的良种贮藏的不同之处有

种质库的种子贮藏:1)种子入库前处理技术包括生活力检测,破除

种子休眠,种子干燥,种子的密闭包装技术2)种子贮藏过程中安全保存

技术包括生活力、活力检测,种子寿命预测及种子衰老预警,遗传完整性

检测,繁殖更新技术3)种子保存质量标准与管理技术

农业良种贮藏:1)真空贮藏,目前比较先进的贮藏手段。把种子放

在真空、密闭、低温的环境下。

2)干燥器贮藏,把种子放在纸袋或布袋中,装入盛有干燥剂的干燥

容器内,

然后加盖密闭放在阴凉干燥处。此方法保存的种子时间长,发芽率高,但贮藏量小,只限于少量良种保存。

3)仓库贮藏,种子数量较大时使用此法。仓库的类型有四种:一是

普通贮藏库,不设空调只安装换气扇。二是干燥贮藏库,不调节温度只调

节湿度。三是冷却除湿库,能调节气温湿度。四是低温干燥库,温度在0

以下,空气相对湿度在30%。

4)挂藏,成熟后不易落粒的荚果和鳞茎等成株捆扎成把,挂在阴凉

通风处逐渐干燥,至农闲时或使用时脱粒。

11、影响种质库种子贮藏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一,内在因素有遗传因子;母株生长环境(温度、光周期、降雨量、

土壤温度及无机元素);种子构造及成分;种子休眠及种子的硬实程度;

成熟度;种子含水量;种子活力;种子大小等因素。二,影响种子的外在

因素有贮藏寿命;贮藏环境的湿度;贮藏环境的空气成分;种传病原菌;

昆虫;处理种子的化学物质等因素。

12、何为种质遗传完整性?在异花授粉作物种质资源繁殖更新过程中,如何确保

其繁殖更新种质的遗传完整性?

答:遗传完整性是指:群体的遗传结构得到完全的保持,包括基因型频率分布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和其原始群体一致。

异化授粉作物种质更新过程中保护遗传完整性的措施有:第一,采取恰当的隔离和种子处理措施,避免外源花粉和种子的污染。第二,保证足够的群体繁殖大小和减少自然选择的机会,最大程度的减少遗传漂变和遗传漂移。

第三,采取恰当的授粉技术保证有效的随机交配。

13、试管苗保存马玲薯、甘薯等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要实

现马玲薯、甘薯等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的试管苗保存,你认为应研究解决哪些主要的技术方法?卢

答:无性繁殖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在一定的保存条件下,能较长时间的维持种质的遗传稳定性。

试管苗保存应研究解决的主要技术方法有一、选择适合的材料。二、分离无病样品技术。

作物育种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

作物育种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农业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 1.作物育种的过程,其实是作物在人工控制下的进化过程。 参考答案: 对 2.由于作物育种中的选择主要为人工选择,可以脱离自然选择来选择符合育 种目标的材料,进而培育成可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品种。 参考答案: 错 3.品种是植物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参考答案: 错 4.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标志性成果。

参考答案: 错 5.CIMMYT是指: 参考答案: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6.IRRI是指: 参考答案: 国际水稻研究所 第一章测试 1.自花授粉作物表现型与基因型相对一致;异花授粉作物表现型与基因型常常 不一致。 参考答案: 对 2.自花授粉作物自交有害,异花授粉作物自交无害。

参考答案: 错 3.虽然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异质,个体杂合,杂合体分离,遗传基础较复杂; 但不断自交可导致基因型纯合。 参考答案: 对 4.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自花授粉作物 参考答案: 小麦、大麦、大豆、水稻 5.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异花授粉作物 参考答案: 甘薯、银杏、蓖麻、玉米 6.下列哪组作物全部为常异花授粉作物 参考答案: 高粱、棉花、粟、蚕豆

第二章测试 1.目前,我国作物育种目标中,高产仍为第一位。 参考答案: 对 2.任何作物中的任何品种都具有时间性和区域性。 参考答案: 对 3.作物高产的关键是各种产量因素的合理组合,从而得到产量因素的最大乘积。 参考答案: 对 4.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南方稻区,选育大穗、大粒型高产水稻品种;北 方稻区,选育矮杆、叶面积较大的高光效水稻品种。 参考答案: 对

作物育种学_李仕贵_综合思考题

综合思考题 综合思考题(分章) 绪论 1.作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和意义 2. 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我国作物育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一章育种目标 5.育种目标的概念及制定育种目标的重要性 6.现代农业对品种的要求 7. 制定育种目标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制定育种目标前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种质质源 8.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9.瓦维诺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10.哈尔兰的“中心和非中心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种质资源的重要性何在? 12.作物种质资源的类别、遗传特点和利用价值。 13.如何搜集、保存和利用作物种质资源? 第三章选择 14.选择是否具有创造性作用? 选择的遗传原理是什么? 15.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各有何特点?

16.作物有哪几种选择方式?各有何不同特点? 17.作物育种有哪两种基本选择方法? 它们各有何优缺点? 如何应用这些选择方法? 18.选择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选择的效率?如何提高选择的效率? 19.选择中可应用的遗传参数有哪些?它们有何意义几种何应用这些遗传参数? 第四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 20.作物有哪些繁殖方式?作物的繁殖方式是如何划分的?怎样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不同繁殖方式作物有何遗传特点?应采用的育种方案有何不同? 21. 作物品种分为那些遗传类型 ?各有何遗传特点和栽培特性? 第五章引种 22.什么叫引种?引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3.引种为什么要进行检疫和试种? 24.什么是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它们与引种是关系什么? 25.引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引种为什么有时会成功,有时会失败? 26.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生态地区、生态类型和生态适应性? 27.引种工作的步骤是什么? 第六章系统育种 31.什么叫系统育种?我国系统育种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32.系统育种的变异来源有哪些?-它与杂交育种法比较有何主要不同? 33.系统育种法的程序是什么? 34.系统育种中选择优良单株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七章杂交育种 35.什么是杂交育种?它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 36.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 37.什么是自交,单交,复交(包括三交,双交,四交,聚合杂交)、回交?

种质

种质(Germplasm)是指能界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植物种质可以是一个植物群落、一株植株、一个器官(如根、茎、叶、花药、种子等)。微观而言,植物种质包括细胞、染色体即核酸片段。通常携带植物种质的材料,也就是种质的表现形式是种子或各种无性繁殖用的器官,如球根、插条、接穗、茎尖等。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即遗传物质的载体,一切具有一定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可以归入种质资源之内。包括了所有用于品种改良或具有某种有遗传价值特性的任何原始材料。常又被人们称为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 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为作物遗传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新育成的品种、重要的育成品系和遗传材料,以及作物的野生种和野生近缘植物。它们具有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基因,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及植物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 在遗传育种领域内,凡能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都可归入种质资源的范畴。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源植物、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繁殖器官、单个细胞、甚至DNA片段等。 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形成 作物种质资源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到自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阶段。人类定居后驯化野生植物,经漫长岁月的反复选择,逐渐形成栽培植物。第二阶段是作物育种原始材料阶段。育种家以作物遗传资源为原始材料,利用优中选优、杂交、诱变、组培等方法培育新的品种。第三阶段:发展称为独立学科阶段。遏制作物遗传资源的迅速消失。 1930年苏联成立了全苏植物栽培研究所,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资源研究。 美国的作物遗传资源研究是以国外引种为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建成了全国完整的国外引种体系,并着手建设作物遗传资源长期贮藏设施。 自60年代以来,除苏、美外,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对本国已有的作物遗传资源机构加强了建设和完善。 国际上陆续成立了一批国际研究机构,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设在印度的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设在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等,都结合作物品种改良开展作物遗传资源工作。1974年成立了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使作物遗传资源研究初步形成国际性协作网络。 作物遗传资源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所有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涉及的学科有农学、遗传性、细胞学、植物分类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生物化学、农业昆虫学等。 作物种质资源学(Science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是研究作物起源、传播和演化及其分布和分类,并对种质资源进行考察、收集、保存、评价、研究和利用的科学。 许多国家都成立了专门从事和协调全国作物遗传资源研究工作的机构。如前苏联的全苏植物栽培研究所,美国的国家植物种质委员会(The National Plant Germplasm Committee),中国的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等。目前负责全世界作物遗传资源研究的协调机构是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Biodiversity),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是其前身。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1. 作物种质资源是为生产提供品种的宝库 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农产品的类别、数量和品质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地区的生产环境需要有各种不同特性的品种。掌握的作物资源越多,生产者选择适宜品种的可能性越大,使生产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品种区划、品种搭配,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生产者增收。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依赖于种质资源。如我国的中草药。美国处方药中1/4的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1.1 中国观赏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到中国采集植物标本,在1839~1938年的一百年的时间内,西方国家从中国引走了数千种植物,目前,仅爱丁堡植物园就保存了中国原产的植物1500多种,我国观赏植物能够在世界园林中确立如此高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观赏植物为我国特产,如山茶花(Camellia japoica)、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牡丹(paeonia suffructicosa)、银杏(Ginkgo bilob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nobcides)、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猬实(Kolkwitzia amabilis)等等;②世界上许多重要观赏植物的分布中心在中国,如槭属、山茶属、百合属、石蒜属、含笑属、木犀属、丁香属、报春属、竹类植物、兰科植物、蔷薇属等;③世界许多重要观赏植物品种的形成都离不开中国植物,中国的月月红和香水月季是现代月季最重要的亲本,没有中国的月月红就没有周年开花的现代月季,没有中国的香水月季就没有现代月季的芳香气息;中国的高山杜鹃(Rhododen-dron)是形成杂种常绿阔叶杜鹃的亲本,英国人常说“没有中国的杜鹃花,就没有英国的园林”;中国的金花茶是培育黄色茶花的亲本;其它著名的种类还有报春属、兰属、绣线菊属、落新妇属等。 1.2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有植物种类约30万种以上,我国有3万多种植物,约占1/10,其中苔藓植物106科,占世界科数的70%;蕨类植物52科,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6%;木本植物8000种(包括种、变种、变型和栽培种),其中乔木约2000种。全世界裸子植物共12科71属750种,中国就有11科34属240多种。针叶树的总种数占世界同类植物的37.8%。被子植物占世界总科、属的54%和24%。 经过近30年的调查和研究,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基本搞清,全世界观赏植物约有3万种,常用的约6000种;我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约1~2万种,常用的约2000种。 1.3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研究 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传统保存方法主要有原地保存和异地保存两种,超低温保存和核心种质构建是近年才开始的新技术。 1.3.1原地保存(conservation in situ) 指将种质资源在原生地进行保存,又称就地保存。设立植物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区是主要形式,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地理标识、生境/物种保护区、景观/海景保护地、自然资源保护地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1.3.2异地保存(conservation ex situ) 指将种质资源迁移出原生地栽培保存,又称迁地保存。异地保存的主要形式有国家和地方建立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植物良种基地收集区(圃)、植物园、树木园及种子资源贮藏库等。 1.3.3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 是指将植物活体材料在超低温条件下(-196℃)长期保存,待需要的时候将其恢复到常温状态,并确保其正常生长的一套技术。种质资源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是由cryo 和preservation组成,从词义看,低温所涉及的温度范围是不确定的。习惯上,人们将-80℃以下的低温称为超低温,干冰温度(-70℃)称为极低温,低温则从4℃往下推(李广武等,

栽培学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一章 1、概念和术语 农业生产结构:农业部组成与比例关系 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生产 作物生产:作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干物质的过程 作物栽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系列农事活动 生长分析法:叶面积和干物质 生长发育研究法:分蘖、穗分化和花芽分化 2、简述农业、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和作物栽培的相互关系。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与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在农业产业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对作物,动物,微生物的生产,其中主要为作物生产,作物生产为作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干产物的过程,但其过程重在作物栽培,作物栽培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系列农事活动。四者相互联系,逐次精细,依次精细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人类活动提高根底。 3、简述作物生产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重要物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容;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代表人类的农耕文化。 4、试述解决我国粮食危机的对策与途径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产后损失和播种损失;调整粮食开展战略,大力开展优质专用型高档农产品,实行人畜分粮;开发新的食物源,例如微生物发酵;适当进口 5、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答:性质: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品质形成规律与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到达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一门应用型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作物群体。 任务:提供适宜条件;良种良耕。 性质:应用型科学 ●理论任务: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 ——研究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 ——研究作物与环境互作关系 ——研究作物在生理生化反响 ——研究方法论 ●实践任务: ——选择品种与适种适地 ——适地适种和合理布局 ——调控作物 6、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什么意义?

作物种质资源学专业研究生复试常见面试问题自我介绍3分钟范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学研究生复试3分钟自我介绍/常见面试问题 第一部分:3分钟自我介绍范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职场密码AI智能简历,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学的复试面试。在此,我要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们给予我这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 1.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们好!我是职场密码AI智能简历,来自XX大学生物科学专业。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给予我这次复试的机会。在这里,我希望能够向您们展示我在学术和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以期能够成为您们的一名优秀研究生。 2. 个人简介 我的姓名是职场密码AI智能简历,毕业于XX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学术方面,我对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立志于在这些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担任过学生会干部,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业相关经历 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学术研究,曾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并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此外,我还参加了多项学术竞赛,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目标,也为我今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学术期望 我对所选择的作物种质资源学专业充满热情,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做出贡献。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这个优秀的科研平台上,跟随优秀的导师和团队,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5. 个人特质 在性格方面,我为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在学习上,我勤奋好学,追求优秀,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生活中,我热爱运动,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此外,我还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曾在校园活动中担任过重要职务。 6. 结束语 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给我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有幸能够成为您们的一名研究生,我将会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全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最后,祝愿各位老

《蔬菜栽培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蔬菜栽培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蔬菜可供食用的草本植物和少数木本植物的嫩芽、嫩茎及部分菌类、藻类和蕨类植物 2、生长由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细胞增大,以及细胞内含物增加,而引起的植物体积和 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3、发育相似个体的形成,表现为新器官的产生 4、生长相关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5、多年生蔬菜一次播种或栽植后,多年采收的蔬菜 6、生理休眠由本身的遗传性决定的,即无论外界环境是否适宜生长,产品器官形成后必 须经过一段休眠后,才能继续生长 7、强制休眠由于产品器官形成后,由于不良的季节或环境导致无法继续生长,是适应不 良条件的一种被动反应 8、温周期现象蔬菜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为了适应原产地的环境条件,形成了对昼 夜温差有一定的要求的现象 9、春化作用二年生蔬菜作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花芽分化后,才能开花结实 的现象 10、种子春化萌动的种子感受低温,诱导花芽分化 11、绿体春化一定大小的植株感受低温、诱导花芽分化 12、光周期现象蔬菜植物只有在一定时间光照和一定时间黑暗交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结 实的现象 13、蔬菜种子蔬菜栽培上使用的种子,泛指所有的播种材料 14、纯度供检样本中本品种种子占供检样品种子数量的百分率表示 15、净度供检样本中种子占供检样本的重量百分率 16、发芽率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17、发芽势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 18、发芽年限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种子保持发芽能力的年限 19、使用年限种子可用于生产的年限 20、分苗(假植)将小苗从播种床内起出,按一定距离移栽到分苗床中或营养钵中 21、间苗拔除密苗、劣苗的作业

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作者:王效睦白静谢坤余华王栋段乃彬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6年第03期

摘要:根据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收集与研究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基本阶段:①第一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至第二次普查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对收集的品种进行整理归类,对一些基本性状进行观察与研究,并初步开始大白菜自交系选育及育种工作;②第二次普查至2000年为第二阶段,特点是突出了对种质抗病、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鉴定与选育; ③200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在研究范围上更加注重国外资源的引进与研究,在研究技术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发现和创造出许多优异的新种质。通过50多年的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为大白菜育种和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简要记述了骨干种质资源,并据存在问题原则 性地提出今后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强化对策。

关键词:大白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骨干种质资源;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S634.102.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3—0143—07 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为二年生草本作物。我国是大白菜原产国,栽培历史悠久,并在长期的栽培中通过自然选择和种植者培育形成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地方品种和大量先期育成的推广品种,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和种质资源工作者60多年的不懈努力,保存在国家种质长期库中的大白菜种质资源达到1733份(含重复),其中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部分遗传材料。这些资源的收集、研究和利用,对我国大白菜品种选育及生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 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研究从资源收集、研究手段、研究重点及其利用等方面考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初期研究利用阶段(1953~1980年) 在资源收集保存上,我国从1953~1957年历时四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一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征集和科学考察活动,全国征集到大田作物53种,约20万份资源;蔬菜88种,约1.7万份种质资源。其中山东作为大白菜种质资源分布的重要省份之一,在第一次农作物种质普查中收集到地方品种400余份。本期工作将当时生产上使用的地方品种基本收集起来,并分散保存在各省的相关研究单位。 对于收集到的资源,各地蔬菜研究单位相继开展了大白菜品种资源的研究和自交系的选育工作。这一时期大白菜种质资源工作的重点是对收集的品种进行设圃观察、整理,并对这些品种的生育期、球重、品质及抗病性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各地将收集保存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异种质资源,通过提纯、选育直接用作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为我国大白菜杂交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时期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育种同时进行,没有专职的种质资源研究人员,大白菜的育种工作也在种质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于20世纪60年代末逐步育出大白菜一代杂交种。 在品种资源的利用上,1968年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青杂早丰(福山包头×胶白小叶)早熟品种,70年代又育出青杂中丰(福山包头×中型城阳青)、青杂二号、青杂四号等中晚熟品种;1964~1972年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包杂一号(唐山矮桩×青麻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1973年选育出“早黄白×抱头白”和“城阳青×小青口”一代杂交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育成北京106,山东省农业科学院1975年起先后育成山东一号至山东四号等大白菜杂交种,其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这些杂交种都是充分利用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种质资源育成的。 1.2种质资源的集中鉴定筛选阶段(1980~2000年)

开放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 种质资源是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的统称,也称为遗传资源。 重要性: (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 (2)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 (4)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2.育种上如何利用种质资源? 一是直接利用。对搜集到的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开发潜力、可取得经济效益的种质材料,可直接在生产上应用。 二是间接利用。对在当地表现不是很理想或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但具有明显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可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例如,美国已从印度搜集抗白粉病的野生甜瓜作抗病种质,和栽培品种杂交后,选育出抗白粉病的甜瓜品种。 三是潜在利用。对于一些暂时不能直接利用或间接利用的材料,也不可忽视。其潜在的基因资源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认识、 3.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论点及意义是什么?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有那

些? 主要论点: (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 (2)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现在一般称为初生中心,意为当地野生类型驯化的区域。一般有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或次生基因中心。同初生中心相比,它也有4个特点: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如高粱,初生中心在非洲,但在中国形成糯质高粱,中国即为其次生中心;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 (3)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瓦维洛夫将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 (4)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等,称为原生作物。另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这类作物称为次生作物,如燕麦和黑麦。 意义:

园艺植物育种学王小佳第三章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

第三章园艺植物种质资源 一、名词解释 1.种质保存:是指通过人为的技术措施保护植物种质 资源,使其不至于流失或灭绝。 2.种质资源: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 性状,并能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总体。凡是携带遗传物质的载体都可称为种质。 3.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是研究园艺植物分类、起源 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以及种质利用的科学。 4.种质资源考察:指查清和整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 范围内资源的数量、分布及特征特性的工作。 5.顽拗型种子:少数种类的种子在干燥、低温的条件 下反而会迅速丧失生活力,称为顽拗型种子。 6.就地保存:指在资源植物的产地,通过保护生态环 境进行。 7.迁地保存:常针对资源植物的原生境变化很大,难 以正常生长和繁殖、更新的情况,选择生态环境相近的地段建立迁地保护区(避难所)。 二、填空题 1.种质资源搜集的基本原则有全面性、完整性和代表性(典型性)。 2.种质资源的鉴定包括生物学鉴定、经济性状评价、抗逆性鉴定、抗病虫能力鉴定和种质资源检疫。 3.对许多以资源圃形式保存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为节约管护成本发展了离体试管保存形式,常见的方式有缓慢生长系统和超低温保存系统两种形式。 4.马铃薯、番茄起源于南美洲;龙眼起源于中国。 5.在以种子作为资源保存的方式中,为延长种子保存寿命,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6.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由瓦维洛夫提出。 7.将野生醋栗番茄中的抗叶霉病基因转移到一般的栽培品种中,从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来看,该方式可归结为利用保存。 8.迁地保护区是资源植物的“避难所”。 9.保存种子的种子库有短期库、中期库和长期库三种类型。 10.顽拗型种子可采用资源圃保存的方式保存。 三、判断题 1.大白菜和甘蓝的起源中心均是地中海中心。× 2.瓦维洛夫将作物起源中心分为8个。√ 3.资源收集是整个种质资源工作的首要环节。√ 4.影响种子老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空气。× 5.把一野生兰草迁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保存方式称为迁地保存。√ 6.所有种子都适用于种子保存。×

中国农业大学 作物育种学 习题

《植物育种学》思考题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 无性繁殖作物进行杂交育种时,大体上要作哪些工作,才能育出品种? 2. 试述通过有性杂交培育无性繁殖作物的特点。 3. 根据品种群体内个体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以及个体间基因型的情况,可将不同的品种归 纳为哪几种群体类型? 4. 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特性? 5. 不同类型的品种群体的育种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种质资源 1.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中有哪些作用? 2.简述本地资源、外地资源、野生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的特点与利用价值。 3.试述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与鉴定方法。 4.建拓作物基因库有何意义?如何建拓作物基因库? 5.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有何意义,如何建立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 第三章育种目标 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要求? 2.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有哪些? 4.怎样才能正确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 5.对你所熟悉的地区,拟订一个作物的育种目标,交说明理由。 第四章引种与选择育种 1.如何提高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2.根据你熟悉地区的生态特点及生产需要怎样尽快的将外地小麦或水稻品种引入到生产 中,请说明步骤及理由。 3.来自同一生态区的某种农作物品种有何共同特点? 4.简述引种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引种规律。 5.比较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的差别,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第五章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说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 2.三个各具不同特点的亲本品种,试设计一个三品种三交及三品种双交的育种方案。①假

设亲本并注明其主要特点;②杂种后代处理方法及各世代工作重点,并说明理由;③方案要求写出杂交到品种比较试验,并注明世代年限。 3.杂交育种工作中,常用的杂交方式为单交和复交,两种杂交方式有什么区别? 4.为什么说杂交方式是影响杂交育种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杂交方式有哪些?试说明在 单交、三交、四交、双交等杂交方式中,每一亲本遗传组成的比重如何?为什么在三交和四交中要把农艺性状好的亲本放在最后一次杂交? 5.简述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和单籽传法及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并比较它们各自 的优缺点及应用。 第六回交育种 1.什么是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它们各有何作用?在选用轮回亲本和非 轮回亲本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A品种丰产不抗病,B品种抗病(为单隐性基因控制)不丰产,试写出通过回交改良的步骤。 3.A品种丰产不抗病,B品种抗病(单显性基因控制)不丰产,试写出通过回交改良的步骤。 4.今从国外引入小麦“苏早不育系”及保持系和T808恢复系。但“苏早不育系”晚熟, 植株太高,不适于华北地区种植,试设计一个改良利用“苏早不育系”的方案。 5.A品种为一丰产的优良品种,但已经丧失抗病性,欲加以改良使之抗病,你认为采用何种 方法能有效改良?设计一具体改良方案。(考虑抗病基因为显性和隐性遗传两种可能性)。 6.多系品种的培育在植物抗病育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的 主要病害之一,培育抗锈病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家的永久课题,小麦的抗锈病基因有的为显性,有的为隐性。假设你是一个小麦育种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一套小麦抗锈病的近等基因系,进而培育多系品种,你会怎样做?试详细说明。 第七章诱变育种 1.试述化学诱变与物理诱变特点。 2.诱变育种M1为何需要密植? 3.诱变育种与其他育种(如杂交育种)相比,在后代处理上有何异同? 第八章远缘杂交育种 1.试说明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2.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与品种间杂交杂交的后代分离有何异同?并阐述远缘杂交“疯狂分 离”的原因及对策。 3.远缘杂交在育种上有什么特殊作用? 4.什么是异附加系和异置换系?它们可否在农业生产中直接利用?如何在作物遗传育种 中加以利用?

2011-2018中国农科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

201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作物育种学试题 一简答题 1.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答:主要分为原生境保存和种质库相结合的办法。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短期库20℃,湿度45%;中期库4℃,湿度45%;长期库-10℃,湿度30%),离体保存,基因文库技术。 2.品种审定其应具备什么特征? 答: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与现有品种有明显区别;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征一致;具有适当的名称。 3.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的内容? 答: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①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②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初生中心):有野生祖先,有原始特有类型, 有明显地遗传多样性,有大量的显性基因。 当作物由原生起源中心地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形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特点:无野生祖先,有新的特有类型,有大量的变异,有大量的隐形基因。 ③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 ④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称为原生作物。 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即次生作物。 瓦维洛夫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收集;起源中心与抗原中心一致,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并存于起源中心;指导引种,避免毁灭性灾害。 4.植物抗病机制极其在高效育种中的应用? 答:抗病机制 ①抗侵入: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寄主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 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和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 ②抗扩展:病原菌侵入寄主体内建立寄生关系后,仍会遇到寄生某些组织结构,生理生 化特性等方面的抑制而难以进一步扩展。 ③避病:感病的寄生品种在一定条件下避开病原菌的侵染而未发病的现象。 ④耐病:当某一寄主品种被病原菌侵染,其发病程度与感病品种相当,产量、籽粒饱满 度及其他农艺性状等不受损害或影响很小。 应用: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5.品种混杂的原因极其措施? 答:①机械混杂,防止办法是严格执行防杂保纯措施。 ②自然杂交,防止办法是采取合理的隔离措施,不同品种或不同性状的种子田要隔离。 ③自然变异:频发突变在大群体中不因抽样误差而消失。 ④微效基因分离重组:防止措施是在尚未稳定的群体中选株自交,使之达到纯合,增加

植物资源学思考题

植物资源学思考题 1.什么是植物资源、植物资源学?其研究内容是什么? 植物资源——狭义:所有有用植物的总和,统称为植物资源。广义上:植物资源是指 所有植物的总和。 教科书定义: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 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 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 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利用、质量、储存、利用方法、产品开发、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 用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内容: 1、植物资源分类系统的研究(基础:原则、对象、系统) 2.植物资源类型和用途研究(中心:功能、用途、方法和技术)。植物资源有用成分 研究(要点;自然、法律和技术)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研究(环节:驯化、栽培,生产基地,优良品系或品种) 5、植 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方向:新用途) 6.生物技术在植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指组织或细胞培养、基因工程) 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研究(前提:种类、贮量、分布,利用现状、生存状况,科学评价,合理规划)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保障:规章、方法,理论、技术)2、何谓资源植物、经济植物、种质植物、环境植物? 具有开发利用潜力但尚未完全(或定向)开发以形成大规模商品的植物被称为资源植物。在市场上出售并具有商品价值的经济植物称为经济植物;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潜在社 会价值的国家特有种、珍稀濒危种或重要栽培植物的野生源种或相关属,称为种质植物; 环境植物或生态植物在环境保护、土壤肥力和环境污染退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3、植物资源学与植物学、民族植物学、植物化学的相互关系如何? 4.熟悉中国植物资源科学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阶段和特点);了解国外植物资 源的研究现状。它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1、初始阶段(20世纪初以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零星记载、描述时期(这一阶 段植物资源研究主要以记载描述全国和地区的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及其原始利用为特征;为 后来的植物资源研究和科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作物种质资源学专题测验考试资料

2014年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作物种质资源学(期末考题) 1.简述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地取样策略? 答:(1)作物野生种质资源地考察收集要以“居群”为单位采集; (2)居群内有亚居群分化地,每个亚居群都要取样,亚居群内随机取样; (3)取样原则:在不影响该居群正常生长发育前提下,尽量多取样•但不同作物野生种取样居群数和单株数都有差别;b5E2RGbCAP (4)野生资源地居群取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不能机械照搬理论,目地是能把该居群携带地各类基因都能包含在内plEanqFDPw 2.简述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意义? 答:种质资源面临地问题:遗传多样性丧失严重(老旧品种为新品种所取代,环境恶化,极端环境条件地危害,古老农家种正在丧失(生境地改变),城 市、交通及水库等建设),遗传一致性地危险(遗传基础单一造成地病害大爆发),保存资源已发挥重要作用(拯救农业生产,促进了种质资源地有效利 用,是培育未来新兴品种地物质宝库)DXDiTa9E3d ①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地物质基础 ②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地作用 ③新地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于所拥有地种质资源 ④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地重要基础材料 3.种质库地种子贮藏与一般农业上地良种贮藏有何不同? 答:种质库种子保存与一般地良种贮藏地不同之处有 种质库地种子贮藏:1)种子入库前处理技术包括生活力检测,破除种子休眠,种子干燥,种子地密闭包装技术2)种子贮藏过程中安全保存技术包括生活力、活力检测,种子寿命预测及种子衰老预警,遗传完整性检测,繁殖更新技术3)种子保存质量标准与管理技术RTCrpUDGiT 农业良种贮藏:1)真空贮藏,目前比较先进地贮藏手段•把种子放在真空、密闭、低温地环境下. 2)干燥器贮藏,把种子放在纸袋或布袋中,装入盛有干燥剂地干燥容器内, 然后加盖密闭放在阴凉干燥处.此方法保存地种子时间长,发芽率高,但贮藏量小,只限于少量良种保存.5PCzVD7HxA 3)仓库贮藏,种子数量较大时使用此法.仓库地类型有四种:一是普通贮藏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学专题思考

作物种质资源思考题 1、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和利用情况? 答: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一,征集两次:50年代中期,征集21万份,70年代末80年代初征集11万份。 二,考察:1978年以来,完成各类作物考察约30项,收集各种作物种植资源7万余份。发现了一批新类型和优质、抗性或丰产性好的栽培品种,以及 极具潜在价值的野生近缘。 三,引种:1978年以来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各种作物种质资源10多万份,其中编目6.7万份。 四,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库保存:创建长期库、国家中期库10座、青海复份库相配套的安全 保存综合技术体系,约180种作物的33.2万份种质,经生活力监测,贮存 在国家库长达15年的作物种质,未发现生活力丧失的状况。 田间保存:目前我国已建立30个国家种质圃,保存种质材料达4.7万余份。 离体保存:建成两座国家试管苗种质库,保存甘薯1400份(江苏徐州), 马铃薯900份(黑龙江克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用液氮贮藏粮食、蔬 菜、花卉和药材等21份材料的种子并种植获得成功。此外对一些花粉、 愈伤组织以及顽拗种子进行超低温保存成功。 原生境保存:有野生稻4个、野生大豆三个以及新麦草等原生境保存点。 五,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从1986年开始,有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组织协调400个单位、2500名科技人员进行全面的鉴定与评价。

六,作物核心种质:建立了主要农作物的基础核心种质如小麦、水稻、大豆。 目前正在建立主要农作物应用核心种质。 七,作物种质信息处理:建成了拥有180种、37万份种质信息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建成了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 2、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答: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上种植的作物日益减少。 二,作物品种单一、遗传基础狭窄。 三,作物野生资源在遭受破坏。 作物种质资源的发展趋势有: 一,努力开发新的栽培植物。 二,充分发挥未被充分利用的作物的潜力。 三,拓宽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 3、简述国外引种中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答:第一,人类活动与病虫害传播。自然阻隔地里的屏障如高山、海洋、荒漠曾对植物病虫害传播起重要的阻隔作用,但是现在各种交通和运输工具的发展使这种自然屏障作用明显的减弱,是远距离的病虫害扩散加剧。 第二,病虫害通过植物材料的携带而远距离传播。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苗木或无生命的植物产品都可能携带有害生物。由于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天敌或适宜的环境会引发大面的扩散和蔓延,从而危害引种国家的环境与经济。 第三,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有害生物的入侵会造成农林疫情,威胁人类健康,导致生态失衡,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简述植物检疫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答: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种传真菌、种传细菌、类病毒、种传线虫、种传害虫、有害杂草等。 植物检测的基本技术有: 一,目测技术,目测杂草种子、虫瘿等; 二,镜检技术,利用显微镜或电镜检测害虫、病原真菌; 三,分离培养技术,分离培养病原真菌、细菌等; 四,指示植物,检测病毒、类病毒等; 五,血清学,检测病毒、植原体; 六,分子检测,检测病毒、细菌、真菌、植原体、害虫等。 5、简述植物检疫的程序 答:植物检疫主要有三个步骤,引种审批,引种检疫,隔离试种。 第一步,国外引种审批。一般的种子、苗木的审批须经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五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主动吸收:植物细胞逆电化学势梯度(化学势与电势〕、需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过程。 2闭蓄态磷: 3 离子间的协助作用: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以及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 4 硝化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铵转变为硝酸根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5共质体途径:养分通过由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连成的一个整体即原生质整体,经过皮层到达中柱的途径叫共质体途径。 6 根自由空间:根自由空间是指根部某些组织或细胞允许外部溶液中离子自由扩散进入的区域。 7 截获: 8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起最大效能的时期,叫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 9 忌氯作物 10横向运输:根外介质中的养分从根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经皮层组织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叫养分的横向运输。 二.简答题〔每题8分〕 1.简述酸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与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关键 与途径。 2.为什么微生物要求外界营养物质的C/N比值是25:1 •如施用有机

肥料作追肥,营养物质的C/N比高于此值时,会出现什么问题3. 木质部与韧皮部在其汁液的组成与含量上有何差异? 4.植物缺氮时病症首先出现在老叶,而缺乏铁时首先出现在新叶,说明其原因是什么。 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 1.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应措施是哪些 2.试论述肥料开展的国际化趋势。 3.硼的主要营养功能是什么列举三种对硼敏感的作物,并说明缺硼时它们哪些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主动吸收:植物细胞逆电化学势梯度(化学势与电势〕、需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过程。 2闭蓄态磷: 3载体学说〔扩散模型〕:认为载体是亲脂性的类脂化合物分子。磷酸化载体能与根外溶液中特定离子在膜外结合,当它扩散到膜内侧遇到内蛋白层中的磷酸脂酶时,能水解放出能量,并把离子与无机磷酸离子从载体的结合位置上解离出来,释放到细胞内。 4硝化作用: 5生物反硝化 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

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 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ϖ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 ϖ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 ϖ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ϖ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 ϖ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ϖ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 ϖ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 ϖ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 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 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 4。种子产业化 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