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糖类_油脂_蛋白质

欢迎共阅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 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CH2OH-(CHOH)4-CHO + H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分子结构特

分子中不含-CHO 分子中含有-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比葡萄糖甜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不如蔗糖甜

化学性质①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

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C6H1206

(蔗糖) (葡萄糖)

~C6H1206

(果糖)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

(麦芽糖)

2C6H1206

(葡萄糖)

存在或制法存在于甘蔗、甜菜中2(C6H l005)。+nH2O→

(淀粉)

nC l2H22011

(麦芽糖)

相互联系

①都属于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蔗糖为非还原糖,而麦芽糖为还原糖

③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判断是否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化学式中是否有n值(叫做聚合度),如聚乙烯卡CH:一CH2头、

淀粉(C6H10O5)n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则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淀粉和纤维素的比较.

淀粉[(C6H10O5)n] 纤维素[(C6H10O5)n]

结构特

征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n

值小于纤维素

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

物.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含三个-OH

物理性

质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部分溶

白色、无味的固体,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①无还原性,为非还原糖

②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6H10O5)n +nH2O→nC6H1206

(淀粉) (葡萄糖)

③遇淀粉变蓝色

①无还原性,为非还原糖

②能水解,但比淀粉难‘

(C6H10O5)n +nH2O→nC6H1206

(纤维素) (葡萄糖)

③能发生酯化反应:与HNO,、乙酸反应

分别生成硝酸酯、乙酸酯

存在植物种子、块根、谷类中棉花、木材中

用途制造葡萄糖和酒精:造纸,制造硝酸纤维(火棉、胶棉)、醋酸纤维、人造丝、人造棉、炸药等

注意点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但两者的n值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4)判断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

结论

加入碘水银镜反应实验

变蓝色无银镜生成尚未水解

变蓝色有银镜生成部分水解

不变蓝色有银镜生成已完全水解

说明在用稀H2SO4作催化剂使蔗糖、淀粉或纤维素水解而进行银镜反应实验前,必须加入适量的NaOH 溶液中和稀H2SO4,使溶液呈碱性,才能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2.油脂

[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属于酯类,是脂肪和油的统称.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它的结构式表示如下:

在结构式中,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若R l=R2=R3,叫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则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

(2)油脂的物理性质:

①状态:由不饱和的油酸形成的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而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混合物.

②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3)油脂的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又叫做油脂的硬化).油酸甘油酯分子中含C=C键,具有烯烃的性质.例如,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脂肪:

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说明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氢化反应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人造脂肪).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用作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

②油脂的水解.油脂属于酯类的一种,具有酯的通性.

a.在无机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油脂能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工业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原理).例如:

(C17H35COO)3C3H5 + 3H2O3C17H35COOH + 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

b.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彻底,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有效成分).例如:

(C17H35COO)3C3H5 + 3NaOH —→3C17H35COONa + 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钠甘油

3.蛋白质

[蛋白质]

(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植物的种子、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酶、激素、细菌、抵抗疾病的抗体等,都含有蛋白质.

(2)组成元素:C、H、O、N、S等.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通过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性质:

①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②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铵盐、钠盐等)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说明a.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b.蛋白质发生盐析后,性质不改变,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又可重新溶解.因此,盐析是可逆的.例如,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NH4)2SO4的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水,生成的沉淀又溶解.c.利用蛋白质的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

③变性.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有机溶剂的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

说明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因此,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经变性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不能再重新溶解.

④颜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3作用后,呈黄色.例如,在使用浓HNO3时,不慎将浓HNO3溅到皮肤上而使皮肤呈现黄色.

⑤灼烧蛋白质时,有烧焦羽毛的味.利用此性质,可用来鉴别蛋白质与纤维素(纤维素燃烧后,产生的是无味的CO2和H2O).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C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等等.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

第六章《糖类油脂蛋白质》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分子组成符合C n(H2O)m的化合物属糖类

B.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糖类

C.糖类可看做是碳的水化物

D.糖类物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CO2和H2O

2.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不一定都是羧酸

C.天然蛋白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匀氨基酸

D.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3.把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蛋白质在稀硫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产物只有1种是A.①和②B.只有③C.只有④D.只有②和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牛油是纯净物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

5.蛋白质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

A.消去反应B.水解反应C.取代反应D.聚合反应

6.往蛋白质溶液里加入下列物质会产生沉淀,但再加水稀释,沉淀又会溶解的是

A.MgSO4B.HCHO C.H2SO4D.NH4CI

7.关于纤维素的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制造纤维素硝酸酯B.制造合成纤维C.造纸的原料D.制造纤维素乙酸酯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常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

B.可溶性铜盐可以使蛋白质产生盐析

C.普通肥皂是油脂经皂化作用制得的

D.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可以表现出一些多元醇的性质

9.下列过程中,不涉及

...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脂肪和烧碱加热制取肥皂

C.烹调鱼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可以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在燃料煤中添加氧化钙以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10.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B.蔗糖C.羊毛D.葡萄糖

11.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12.3个氨基酸(R-CH-COOH,烃基R可同可不同)失去2个H2O缩合成三肽化合物,

NH2

现有分子式为C36H57O18N11的十一肽化合物完全水解生成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谷氨酸(C5H9O4N),在缩合成十一肽化合物时,这三种氨基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3:5 B.3:5:3 C.5:3:3 D.8:7:7

*13.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③淀粉④甲醛⑤丙酸⑥乳酸(a–烃基丙酸)

⑦乙二酸⑧乙酸其中符合C n(H2O)m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A.②③④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④⑦D.②④⑤⑧

*14..由a g乙酸、b g葡萄糖,c g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15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90g 水,则a,b,c的比值是

A.1:1:1 B.1:3:1 C.任意比D.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共40)

15.(12分)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三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葡萄糖的分子是,由于它,所以属于单糖;蔗糖的分子式是,由于它的一个分子能水解成两个单糖分子,所以属于。

(2)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表示式都是(C6H10O5)n,它们(选“是”或“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16.(12分)蛋白质在条件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产物中官能团名称为和。最简单的氨基酸称为,结构简式为

。使蛋白质发生可逆的凝聚现象,叫;发生不可逆的凝聚现象,叫。使蛋白质发生不可逆凝结的条件是:①加热;②加酸、碱;③加某些有机物;④加。17.(8分)(1)肥皂是家庭日常用品,通常用油脂与强碱通过反应来获得,试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制肥皂的化学方程式:

(2)肥皂和洗涤剂能够去掉油污,是由于它们的分子里有非极性的烃基是水基,另一部分极性的酸基盐是水基,前者插入油污,后者插入水中,经摩擦、振动去污。

18.(8分)分子式均为C7H7O2N的有机物A、B、C、D、E、F分子中都含有苯环。

(1)A、B、C三种有机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则的结构简式为A:;B:;C:。

(2)D、E、F三种有机物既不溶于强酸又不溶于强碱,则的结构简式为D:;E:;F:。

三、计算题(共12分)

19.(4分)“摇头丸”是严厉查禁的毒品,食用该毒品后会引起颈部运动神经兴奋,使头颈摇摆不停,严重破坏中枢神经。该毒品分子含碳80.00%,氢9.63%,氮10.37,它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67.5倍。

请计算:

(1)“摇头丸”的分子量为;

(2)“摇头丸”的分子式为。

20.(8分)将3.24g淀粉和3.42g蔗糖的混合物加水,一定条件下使其完全水解,所得溶液中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数之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BD A D C B AD B B A C D B B C

二、填空题(共40)

15.(12分)(1)C6H12O6,再不能水解;C12H22O12,二糖。(2)不是,聚合度(n值)不同

16.(12分)酸碱或蛋白酶,α-氨基酸,氨基,羧基,α-氨基乙酸,H 2N-CH 3-COOH 。盐析;变性。

重金属盐。

17.(8分)皂化反应: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 3NaOH −−→−加热

3C 17H 35COONa + CHOH C 17H 35COOCH 2 CH 2OH

18.(8分) -COOH (有邻、间、对) -CH 3 (有邻、间、对)

-NH 3 -NO 2

19.

20.(12分)淀粉−−→−水解

葡萄糖 蔗糖−−→−水解葡萄糖+果糖 (C 6H 10O 5)n −−→−水解

n C 6H 12O 6 C 12H 22O 12 +H 2O −−→−水解 C 6H 12O 6+C 6H 12O 6 162 180 342 180 180

3.42 3.60 3.42 1.80 1.80 ∵葡萄糖质量为(3.6+1.8)克,是果糖1.8克的3倍,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葡萄糖分子数与果糖分子数比=3∶1

新课程高考化学教案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有机合成及推断之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有机合成及推断之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ZHI SHI SHU LI ) 知识梳理 1.糖类的结构与性质 (1)定义: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主要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为C n(H2O)m,m与n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正整数。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3)分类: (4)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①组成和分子结构: 3 ②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5)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6)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①相似点。 a .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C 6H 10O 5 )n 。 b .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 .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不同点。 a .通式中n 值不同; b .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 注意: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2.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1)定义:油脂属于酯,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2)结构: (3)分类: ①按烃基分??? ?? 单甘油酯:R 、R ′、R ″ 相同 混甘油酯:R 、R ′、R ″ 不同 ②按状态分? ???? 油:常温下呈液态,含 不饱和 烃基多 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含 饱和 烃基多 (4)物理性质:

①油脂一般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②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5)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经硬化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也称硬化油。如油酸甘油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水解反应: 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为可逆反应。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3.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①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基团—COOH,又含有碱性基团—NH2,因此,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 如甘氨酸与HCl、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②成肽反应 氨基酸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应。 两分子氨基酸缩水形成二肽,如:

高中化学知识点—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CH2OH-(CHOH)4-CHO + H 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分子结构特征分子中不含-CHO 分子中含有-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比葡萄糖甜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不如蔗糖甜 化学性质①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与新 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 C6H1206 (蔗糖) (葡萄糖) ~C6H1206 (果糖)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Cu(OH)2 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 (麦芽糖) 2C6H1206 (葡萄糖) 存在或制法存在于甘蔗、甜菜中2(C6H l005)。+nH2O→ (淀粉) nC l2H22011 (麦芽糖) 相互联系 ①都属于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蔗糖为非还原糖,而麦芽糖为还原糖 ③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 [食品添加剂] 功能品种 食用色素调节食品色泽,改善食品外观胡萝卜素(橙红色)、番茄红素(红色)、胭脂红酸(红色)、苋菜红(紫红色)、靛蓝(蓝色)、姜黄色素(黄色)、叶绿素(绿色)、柠檬黄(黄色) 食用香料赋予食品香味,引人愉悦花椒、茴香、桂皮、丁香油、柠檬油、水果香精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改善口感糖精(其甜味是蔗糖的300倍~500 倍)、木糖醇(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鲜味剂使食品呈现鲜味,引起食欲味精(谷氨酸钠)

高中化学知识点—糖类_油脂_蛋白质

欢迎共阅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 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CH2OH-(CHOH)4-CHO + H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分子结构特 征 分子中不含-CHO 分子中含有-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比葡萄糖甜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不如蔗糖甜 化学性质①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 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C6H1206 (蔗糖) (葡萄糖) ~C6H1206 (果糖)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 (麦芽糖) 2C6H1206 (葡萄糖) 存在或制法存在于甘蔗、甜菜中2(C6H l005)。+nH2O→ (淀粉) nC l2H22011 (麦芽糖) 相互联系 ①都属于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蔗糖为非还原糖,而麦芽糖为还原糖 ③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判断是否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化学式中是否有n值(叫做聚合度),如聚乙烯卡CH:一CH2头、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知识点难点重点考点汇总高考复习必备

第4章 糖类 油脂 氨基酸和蛋白质 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考 纲 要 求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5.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的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6.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糖类 1.糖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主要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O)m ,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3)分类。 2.单糖——葡萄糖与果糖: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类别 葡萄糖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多羟基醛 果糖 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多羟基酮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a.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人体内催化氧化的化式为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 (l) 很多摩尔单糖 2~10摩尔单糖

②加成反应。 葡萄糖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 催化剂 CH2OH(CHOH)4CHO+H2CH2OH(CHOH)4CH2OH。 ③发酵。 酒化酶 C6H12O62CO2+2C2H5OH。 3.双糖——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糖麦芽糖 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 无醛基有醛基 结构特点 互为___________ 化学性质能发生_________能发生_________和_______ 水解产物 (2)主要化学反应。 ①水解反应。 a.蔗糖的水解反应 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麦芽糖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_________和与新制________________反应。 4.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1)相似点。 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_________。 ②都能发生_____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都_____发生银镜反应。 (2)不同点。 ①通式中n不同,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②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 二、油脂 1.组成和结构。一分子_____与三分子___________脱水形成的酯。

高中化学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性质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4 9. 油脂: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脂。 ⑴生成: ⑵水解 ⑶分类:油(液态):植物油一般呈液态,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脂肪(固态):动物油一般呈固态,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酯和油脂的比较 酯 油脂 油脂 组成有机酸或无机酸与醇 类反应的生成物 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 酯 高级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状态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常温下呈液态常温下呈固态 存在花草或动植物体内油料作物的籽粒中动物脂肪中 实例CH3COOC2H5 (C17H33C00)2C3H5 (C17H35COO)3C3H5 联系油和脂统称油脂,均属于酯类,含相同的酯基 10. 糖类 ㈠葡萄糖(果糖)

⑴ 分子结构 分子式:C 6H 12O 6 (180) 结构简式:CH 2OH(CHOH)4CHO 结构式:略 从葡萄糖的结构式可以看出,其分子中除-OH 外还含有一个特殊的原子团 ,这个原子团称为醛基,醛基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羧基。 ⑵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 ⑶ 化学性质 ① 还原性: 与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 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水浴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砖红色沉淀 CH 2OH(CHOH)4CHO +2Cu(OH)2−→− ∆CH 2OH(CHOH)4COOH +Cu 2O↓+2H 2O ② 具有与乙醇相似的性质 ⑷ 葡萄糖的制法:淀粉水解 ⑸ 用途:医疗,制糖,制镜 ㈡ 蔗糖(麦芽糖) 低聚糖: 糖类水解后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双糖、三糖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双糖(蔗糖和麦芽糖)。蔗糖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 12H 22011 结构差异 不含醛基 含醛基 来源 在植物体内由葡萄糖、果糖缩合生成。 C 6H 1206+ C 6H 1206 酶 H 20+ C 12H 22011 (果糖) (葡萄糖) 淀粉水解糖化而成。 2(C 6H 10O 5)+nH 20 酶 nC 12H 22011 淀粉 (麦芽糖) 性质差异 ①不显还原性,不发生银镜反应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二十五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中化学复习与提高》专题七糖类油脂蛋白质 一、葡萄糖蔗糖 (一)糖类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从结构上看,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常用通式C n(H2O)m 表示,n,m表示正整数,可以相同,也可不同。 【注意】(1):糖类分子中的H和O并不是结合成水的形式,也并非都按H、O原子个数比2:1组成(2):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其实并非所有糖都符合通式C n(H2O)m,如鼠素糖C6H12O5,而符合通式C n(H2O)m的物质也不全是碳水化合物(糖),如甲醛(HCHO):C(H20)、乙酸(CH3COOH): C2(H20)2 2.分类:根据糖类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分为: ①单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②二糖:每摩二糖水解后产生2摩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 ③多糖:每摩多糖水解后产生很多摩单糖的糖,如:淀粉、纤维素。 【注意】 (1):在二糖和多糖之间还有三糖、四糖等,它们及二糖统称为低聚糖; (2):单糖有多种,单糖并不一定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但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是 单糖,它是: 3.来源: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如: 葡萄糖在植物体内于一定条件下进一步转化,最终生成淀粉或纤维素,成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的主要成分。 (二)、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分子组成与结构:C6H12O6 最简式:CH20 【注意】(1)最简式为CH20的物质有:甲醛(CH20)、乙酸(C2H402)、甲酸甲酯(C2H4O)、葡萄糖(C6H12O6)和果糖(C6H12O6) (2)结构中有5个醇羟基和1个醛基,因此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 (3)果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是一种多羟基酮。 其结构简式是: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2.化学性质:官能团:一CHO和一OH ①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加氢) 在镍的催化和加热条件下,分子中的能与02发生加成反应,葡萄糖被还原成六元醇。 ②银镜反应: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

高一化学新人教版同步精讲必修二第24讲蛋白质油脂(无答案)

第24讲蛋白质油脂 模块一蛋白质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氨基酸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的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 2.常见的氨基酸 3.氨基酸的性质 (1)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羧基是酸性基团,氨基是碱性基团。因此,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2)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更为复杂的多肽,进而构成蛋白质。 二、蛋白质的组成、存在及应用 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是一类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以上。 2.蛋白质的存在:(1)细胞: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2)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 (3)植物: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3.蛋白质的应用:(1)蛋白质存在于一切细胞中,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 (2)毛和蚕丝的成分都为蛋白质,可以制作服装。 (3)从动物皮、骨中提取的明胶可作食品增稠剂,阿胶可作中药材等。 (4)绝大多数酶也是蛋白质,是重要的催化剂。 三、蛋白质的性质 1.溶解性 有的蛋白质能溶于水,如鸡蛋清等;有的则难溶于水,如丝、毛等。 2.两性 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羧基和氨基,因而蛋白质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3.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生成多肽,多肽进一步水解成氨基酸。 4.变性 蛋白质在重金属盐、强酸、强碱、乙醇、甲醛等化学试剂,或加热、紫外线等物理因素作用下会发生变性,溶解度下降,并失去生理活性,凝聚成固态而析出,这种现象称为变性。5.盐析 少量的轻金属盐(Na2SO4、NaCl等)能促进蛋白质溶解,但当盐溶液浓度较大时,反而会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盐析得到的蛋白质仍能溶于水,即盐析是可逆的。 6.显色反应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_________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沉淀变________。 7.灼烧 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类似___________的特殊气味,可用来鉴别毛料,棉料与化纤。 模块二油脂 一、油脂的定义、分类及物理性质 1.油脂的定义 油脂可以看作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酯,由C、H、O元素组成,其结构可表示为:(R、R’、R’’表示高级脂肪酸的烃基,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油脂的分类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1)油——__________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室温下通常呈____态; (2)脂肪——________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室温下通常呈____态。 3.常见的油脂

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二册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淀粉纤维素(第一课时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淀粉纤维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质; 2.使学生了解淀粉、纤维素的主要用途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淀粉水解情况的检验和判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通过介绍我国造纸的悠久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 淀粉水解情况的检验和判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从而突破难点。 ●教学用具 淀粉、棉花、麻、滤纸。 20%的H2SO4溶液、NaOH溶液、碘水、银氨溶液、90%的浓H2SO4、CuSO4溶液、蒸馏水。 试管、滴管、玻璃棒、酒精灯、烧杯。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而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多糖,什么叫多糖? [生]能够水解生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类。 [问]多糖可用什么分子通式表示? [生](C6H10O5)n [讲述]我们常见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在生物课上,大家已经学过了糖类在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这节课我们来更深一层地了解淀粉、纤维素的其他性质和用途。 [板书]第二节淀粉纤维素 [问]淀粉和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分子通式,那么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吗?若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请看课本183页。 [生]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分子通式中它们的n值不同。 [师]对。淀粉的n值一般在几百到几千,而纤维素的n值在几千到几万。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因此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那么它们具有相同的通式,又都属于糖类,它们互为同系物吗? [生]不是。 [问]为什么? [生]因为同系物要求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而淀粉和纤维素组成上是相差若干个“C6H10O5”。 [师]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淀粉的性质。 [板书]一、淀粉 [师]请同学们举出一些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基本营养物质-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本营养物质 考点详解 基本营养物质知识点包括糖类、油脂、氨基酸与蛋白质等部分,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详情如下: 糖类 1.糖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1)组成:包括C、H、O三种元素。大多数糖类化合物的通式用C n(H2O)m 表示,所以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2)结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3)分类 2.单糖——葡萄糖与果糖 (1)组成和分子结构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如下: 3.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和麦芽糖比较

(2)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反应 ①蔗糖的水解反应 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反应方程式为 4.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1)相似点 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为(C6H10O5)n。 ②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③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不同点 ①结构不同,通式中n值不同,所以淀粉与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②淀粉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常用来互相检验)。 5.用途 (1)糖类物质可给动物提供能量。 (2)葡萄糖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 (3)淀粉可作食物,可用于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4)纤维素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酯、黏胶纤维等。 油脂 1.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属于酯类化合物,含有C、H、O元素。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常见的形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有:

2.油脂的结构 3.油脂的分类 4.油脂的物理性质 (1)油脂一般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熔点。5.油脂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主干知识点

选修Ⅰ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第一章 1、食品中几种常见的有机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2、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A.检验淀粉是否水解:+NaOH溶液调节pH至碱性;+新制Cu(OH)2溶液,加 热或+新制银氨溶液,加热 B.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加碘水看溶液是否变蓝,若不变蓝则淀粉水解完 全 3、油脂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甘油 4、蛋白质有:肌肉、血清、血红蛋白、毛发、蛋白激素、酶、指甲、蚕丝等 5、蛋白质含:C、N、O、S、P、Fe 蛋白质的性质:①能水解生成氨基酸 ②盐析(物理变化):加钾钠铵盐溶液 ③变性(化学变化):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碱、重金属(Pb、 Cu、Hg)盐溶液、甲醛、酒精、苯甲酸等 ④颜色反应:加浓硝酸变黄(检验蛋白质) 常见的蛋白质:甘氨酸:H2N—CH2—COOH 谷氨酸:HOOC—(CH2)2CH—COOH 丙氨酸:H2N—CH—COOH NH2 CH3 —NH2氨基—COOH羧基 6、富含蛋白质的常见食物:肉、蛋、奶 7、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强还 原剂 8、微量元素:Fe、I、Cu、Zn 常量元素:C、H、O、N、P、S、Cl、Na、K、Mg、Ca 碘:“智力元素”食盐中添加的是KIO3 缺碘影响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婴幼儿缺碘:矮、呆、聋、哑、瘫 青少年和成年人缺碘:甲状腺肿大 铁:缺铁——缺铁性贫血

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血、肉、鱼、蛋等 铁强化酱油 第二章 1、酸性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的食物;如肉、蛋、鱼、谷类 碱性食物:蔬菜、水果 2、血液pH:7.35—7.45 弱碱性 细胞内的酸碱平衡:CO2+H2O≒H2CO3≒HCO3- 3、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食盐、酱油、醋、味精等 着色剂:胭脂红、胡萝卜素、柠檬黄、苋菜红 调味剂:食盐、醋、味精 防腐剂:食盐、糖、醋、苯甲酸钠、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二氧化硫等营养强化剂:加碘盐、铁强化酱油、粮食中的谷氨酸、食品中的维生素4、阿司匹林主要成分:乙酰水杨酸 水溶性阿司匹林主要成分:乙酰水杨酸钠 5、抗酸药: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第三章 1、合金两大特点:熔点低、硬度大 2、铁合金:生铁 c%:2%—4.3% 钢 c%:0.03%—2% 含碳量高硬度大,含碳量低韧性强 3、铜合金:黄铜Cu—Zn合金青铜Cu—Sn合金 4、金属腐蚀的本质:M—ne-=M n+(氧化反应) 化学腐蚀——直接氧化 电化学腐蚀——发生原电池反应 5、钢铁腐蚀Fe(-)—C(+)—水膜(电解质溶液) 吸氧腐蚀:负极 Fe - 2e- = Fe2+ 正极 O2 + 4e- + 2H2O = 4OH- 析氢腐蚀:负极 Fe - 2e- = Fe2+ 正极 2H+ + 2e- = H2 Fe2+ + 2OH-= Fe(OH)2 4Fe(OH)2 + 2H2O + O2= 4Fe(OH)3

高中化学糖类油脂蛋白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小结 CH 3CH 2OH CO 2+H 2O C 6H 12O 6 C 12H 22O 11 (C 6H 10O 5)n 葡萄糖 麦芽糖 淀粉 (C 6H 10O 5)n 纤维素 蛋白质 氨基酸 重点知识梳理 1、关于糖类水解产物的检验 实验室中,淀粉、纤维素水解水解常在无机酸(一般为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必须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使之显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进行检验。 2、关于淀粉水解过程的判断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但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此性质可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和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3、氨缩合反应 (1)、两分子氨基酸缩水形成二肽 光合 水解 水解 水解 水解 水解 缩合

(2)、两分子氨基酸缩水成环 (3)、单分子氨基酸分子内缩水成环 (4)、同种氨基酸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能力测试 1.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渍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 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1棉织品○2毛织品○3腈纶织品○4蚕丝织品○5涤纶织品○6锦伦织品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2.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 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3.用石灰水保存鲜蛋是一中化学保鲜法。石灰水能保存鲜蛋的原理是 ○1石灰具有强碱性,杀菌能力强; ○2石灰水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薄膜起保护作用; ○3石灰水是电解质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 ○4石灰水能渗透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A、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 B、加氢氧化钠溶液,煮沸 C、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5.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肥皂 B、油脂 C、纤维素 D、蛋白质 答案 1.B 2.A 3.A 4.BD 5.CD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6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__糖类油脂蛋白质第1单元糖类和油脂基次时17糖类和油脂教师用

基础课时17 糖类和油脂 学习任 务1.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葡萄糖的结构特征,通过实验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2.能结合实验说明二糖和多糖水解的规律。 3.能描述淀粉、纤维素的典型性质和用途。 4.认识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中的重要价值。 5.比较油和脂肪的结构特征以预测它们可能的性质。 6.能列举糖类、油脂的用途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1.糖类的组成 (1)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概念:糖类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糖类的分类 (1)单糖: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再水解。 ①按照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的多少,单糖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和己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 ②按照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单糖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2)低聚糖: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 (3)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 【特别提醒】符合C m(H2O)n通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m=n=1,如m=n=2,则为CH3COOH或HCOOCH3,这些均不是糖类。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 m(H2O)n来表示。(×) (2)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3)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 (5)凡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6)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二册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四节蛋白质(备课

●备课资料 一、蛋白质的变性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 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的一条重要性质。这条性质在平时生活、医疗、工农业生产中都有侧重要的用途。那么,蛋白质的变性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呢?在此做一简单的议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的依照就是看在这个变化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因无新物质生成,也就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在化学变化中因有新物质 的生成,所以必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判断蛋白质的变性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 化,必定要从蛋白质的构造上剖析,看在变化过程中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经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各氨基酸的联合 次序称为一级构造;蛋白质的同一多肽链中的氨基和酰基之间能够形成氢链,使得这一多肽链拥有必定的构象,这些称为蛋白质的二级构造;多肽链之间又可相互扭波折叠起来构成特 定形状的摆列称为三级构造,三级构造是与二硫键、氢键等联系着的。 变性作用是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要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构造和性质的作用。一般以为蛋白质的二级构造和三级构造有了改变或遇到损坏,都是变性的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增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 有加热、紫外线照耀、强烈振荡等。 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是因为重金属阳离子能够和蛋白质中游离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的 盐,在变性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是一个化学变化。 强酸、强碱使蛋白质变性,是因为强酸、强碱能够使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也能够和游离的氨基或羧基形成盐,在变化过程中也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能够看作是一个化学变化。 尿素、乙醇、丙酮等,它们能够供给自己的羟基或羰基上的氢或氧去形成氢键,进而破 坏了蛋白质中原有的氢键,使蛋白质变性。但氢键不是化学键,所以在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 键的断裂和生成,所以是一个物理变化。 加热、紫外线照耀、强烈振荡等物理方法使蛋白质变性,主假如损坏了蛋白质分子中的 氢键,在变化过程中也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不然,鸡蛋煮熟后就不是蛋白质了。 从以上剖析能够看出,蛋白质的变性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但蛋白质的变性是很复杂的,要判断变性是物理变化仍是化学变化,要视详细状况而定。假如有化学键的断裂 和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假如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就是物理变化。 ( 文 / 杨国明,载《中学化学》2000 年第 4 期 ) 二、蛋白质盐析实验成功的重点 (1) 试剂配制要求 ①蛋白质的配制。取一个鲜鸡蛋的蛋白置于装有5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鸡蛋白充分溶解,再用双层纱布过滤鸡蛋白液,滤液待用。 ②对电解质的要求。做蛋白质盐析实验时,要保持蛋白质的活性,所以采用的电解质必 须是一些轻金属盐、铵盐等。 经过实验,能使鸡蛋白从其水溶液中积淀析出来,且现象又显然,对电解质溶液有双方 面的要求: a. 电解质溶液比较浓,最好达到饱和; b. 电解质溶液pH在 1~3 之间。 实验得出: a. 对 Al(NO3) 3、 Al 2(SO4) 3、AlCl 3等盐的饱和溶液直接用于实验即可,现象显然。

高中化学总复习之知识讲解-油脂和糖类(基础)-

高考总复习 油脂和糖类 【考纲要求】 1、了解油脂的概念、结构;掌握油脂的性质、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 2、认识糖类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考点梳理】 考点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403599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 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酯。 要点诠释: 1、高级脂肪酸:分子中含碳原子数较多的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十六酸, 结构简式为C 15H 31COOH 硬脂酸(十八酸),结构简式为C 17H 35COOH 不饱和脂肪酸:油酸(9—十八碳烯酸),结构简式为C 17H 33COOH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结构简式为C 17H 31COOH 2、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①油: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叫油。 ②脂肪: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叫做脂肪。 (二) 油脂的结构 要点诠释: R 1、R 2、R 3代表的是高级脂肪酸的烃基。R 1、R 2、R 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R 1、R 2、R 3相同时为单甘油酯,当R 1、R 2、R 3不完全相同时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油脂都是混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考点二、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一)油脂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味,一般油脂因含有维生素和色素而有颜色和气味。密度比水的密度小:0.9~0.95g/cm 3 。 2、用手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粘度大。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天然油脂大都为多种混甘油酯的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①酸性条件: ②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2、油脂的氢化:液态的油催化加氢,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叫油脂的氢化,也叫油脂的硬化。可制得人造脂肪,又称为硬化油。 (三)、油脂的用途 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和主要食物之一。 2、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肥皂、甘油和多种高级脂肪酸。 考点三、糖类的定义和分类【403599糖类】 1、定义 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要点诠释: (1)糖类不都是甜的。我们食用的蔗糖是甜的,它只是糖类中的一种。淀粉、纤维素均不甜,它们属于糖类。有些有甜味的物质,如糖精,不属于糖类; (2)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C n(H2O)m。所以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对通式的理解应注意: ①糖分子中的H、O原子并不是结合成水分子形式存在,它只能说明糖类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 ②此通式适用于大多数糖类化合物,而对少数糖类物质不适合,如鼠李糖化学式为C6H12O5。有些符合此通式的物质并不是糖类,如甲醛:HCHO,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 2、分类 糖类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的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如二糖)和多糖。

考点21 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结构与性质(要点总结)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期末复习高频考点通关(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考点21 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结构与性质 复习要点 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掌握糖类中重要的代表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3.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核心梳理 一、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1.基本营养物质 (1)类别: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2)组成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H、O,蛋白质还含有N、P、S等元素。 2.糖的分类及结构 (1)单糖: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结构简式分别为CH2OH(CHOH)4CHO、CH2OHCO(CHOH)3CH2OH,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双糖: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3)多糖: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 特别提醒 淀粉、纤维素分子中的n值是不同的,是混合物,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 3.油脂的分类及结构 (1)分类 ①油:碳链中含有碳碳双键,沸点较低,如豆油、香油。 ②脂:碳链中多为碳碳单键,沸点较高,如动物脂肪、奶油、人造牛油。 (2)分子结构

其中R1、R2、R3代表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蛋白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糖类的特征反应 (1)加热条件下,葡萄糖糖与新制Cu(OH)2反应出现红色沉淀;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从银氨溶液中析出银。 以上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特别提醒 含有醛基(—CHO)的糖类具有还原性,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如葡萄糖、麦芽糖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不含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 (2)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2.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根据气味可鉴别蛋白质产品。 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羟基两种官能团,因此其有多重化学性质:

鲁科版必修2高中化学精品教案《油脂、糖类、蛋白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必修2第3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酯和油脂 【学习目标】 1.知道酯和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2. 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3. 了解与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培养学习和探究化学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酯和油脂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课前预习区】阅读教材p80-82,思考 1、物理性质:酯:都是具有的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反应,这是酯的一种重要性质。 2、酯的水解反应的条件? 3、油脂和酯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堂互动区】 三、酯和油脂 1、酯 (1)酯的结构:(注:R为烃基或氢原子,R’只能为烃)。 (2)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 [活动·探究1] 请利用以下药品探究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 试剂和仪器:乙酸乙酯、蒸馏水、乙醇、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记录: [问题组一] 1、请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2、请根据上述反应,预测乙酸乙酯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

[活动·探究2] 乙酸乙酯的水解 实验步骤: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6滴乙酸乙酯,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5.5mL(约5.5cm高),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0.5mL(约10滴)、蒸馏水5.0mL(约5cm高),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0.5mL、蒸馏水5.0mL。 振荡均匀,把三支试管同时放在70-80ºC的水浴中加热约2分钟,嗅闻液体气味,对比差异。(还可对比有机物液面高度变化) 实验记录: [问题组二] 1、对比实验现象,说明以上三个实验水解程度有什么差异? 2、试分别写出乙酸乙酯在稀硫酸、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酯化反应与水解反应有什么关系?水解时断键的位置? [知识总结] (3)化学性质—— [问题组三] 请根据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思考: 1、硬脂酸甘油酯能否发生水解反应?若能请分析水解过程如何断键? O C17H35-C-O-CH2 O C17H35-C-O-CH O C17H35-C-O-CH2

高中化学第4讲 基本营养物质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第4课时必备知识——基本营养物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基本概念]①糖类;②单糖;③低聚糖;④多糖;⑤油脂;⑥蛋白质;⑦成肽反应; ⑧变性;⑨盐析;⑩氢化(硬化) [基本规律]①糖类的结构及相互转化;②油脂的结构及性质;③蛋白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知识点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 一、糖类 1.糖的概念 糖是指多羟基醛和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的产物。 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大多数糖类化合物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 n(H2O)m,所以糖类也习惯称为碳水化合物。 2.糖的分类 3.两种重要的单糖——葡萄糖与果糖 (1)组成与结构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 加成反应 —与H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 ↓ 发酵成醇 —C 6H 12O 6――→酒化酶 2C 2H 5OH +2CO 2 (葡萄糖) ↓ 生理氧化 —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能量 4.两种重要的二糖——蔗糖与麦芽糖 5.两种重要的多糖——淀粉与纤维素

二、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油脂的分类 3.油脂的物理性质 性质特点 密度密度比水小 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状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液态; 含有饱和脂肪酸成分较多的甘油酯,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熔、沸点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4.油脂的化学性质

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可发生水解反应,矿物油属于烃类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二者可通过水解反应进行区分:取少量试样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并加热,红色变浅的是油脂,无变化、液体分层的是矿物油。 三、氨基酸和蛋白质 1.氨基酸 (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①两性 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酸性基团—COOH,又含有碱性基团—NH2,因此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既可与酸反应(表现碱性),又可与碱反应(表现酸性)。分析写出甘氨酸(H2NCH2COOH)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成肽反应 两个氨基酸分子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肽键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应。其中两分子氨基酸缩水可形成二肽。例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