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总结3——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归纳1

实验总结3——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

实归纳1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高中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

在考纲中罗列的生物实验要清楚,教材涉及到的科学史,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方法、结论也要进行整理,清晰。高考生物中有多处体现对生物科学史的考查,现总结如下:

必修1(16条)

①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活细胞

②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③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膜通透性实验——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④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看到暗—亮—暗三层结构,将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⑤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⑥巴斯德——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

⑦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⑧萨姆纳——提出并证明酶是蛋白质

⑨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⑩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O2及光合作用需要光

⑪普利斯特利——植物可更新空气

⑫英格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指出普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

⑬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⑭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叶片产生淀粉需光)

⑮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⑯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证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14CO2→14C3→(14CH2O)]

实验总结3——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归纳1

实验总结3——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 实归纳1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高中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 在考纲中罗列的生物实验要清楚,教材涉及到的科学史,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方法、结论也要进行整理,清晰。高考生物中有多处体现对生物科学史的考查,现总结如下: 必修1(16条) ①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活细胞 ②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③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膜通透性实验——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④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看到暗—亮—暗三层结构,将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⑤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⑥巴斯德——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 ⑦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⑧萨姆纳——提出并证明酶是蛋白质 ⑨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⑩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O2及光合作用需要光 ⑪普利斯特利——植物可更新空气 ⑫英格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指出普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 ⑬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⑭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叶片产生淀粉需光) ⑮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⑯卡尔文——用14C标记14CO2证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14CO2→14C3→(14CH2O)]

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科学史实验总结(整理所有)

科学史实验总结科学史实验内容: 一、细胞核的功能(必修 1P52); 二、细胞膜结构的研究历程(必修 1P66); 三、酶本质的探索(必修 1P81); 四、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必修 1P101); 五、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必修 2P43); 六、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必修 2P53); 七、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必修 3P47); 一、细胞核的功能(必修 1P52);

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必修 1P65-74) 1、欧文顿:1895 年他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由脂质组成的。 2、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 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测得単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4、罗伯特森:1959 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 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 成静态的统一结构。 5、1970 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细胞融合实验(用发绿色荧光的染 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 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 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7、1988 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的关系。 8、1998 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三、酶本质的探索(必修 1P78-81) 1、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73 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1857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 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4、德国人化学家毕希纳把酵母细胞放在石英砂中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加压过滤,得到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他将酵母细胞中引 起发酵的物质成为酿酶。 5、1926 年,美国化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用丙酮做溶剂),并 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他因此荣获 1946 年诺贝尔化学奖。 脲酶 (NH2)2CO(尿素)+H2O 2 NH3+ CO2

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家经典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家经典实验总结 1.施莱登和施旺利用显微镜通过观察动植物细胞从而建立了细胞学说。 2.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研究,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3.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即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4.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5.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6.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体只有绿叶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7.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8.萨克斯通过半叶遮光实验(饥饿处理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

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9.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用18O标记H2O和CO2)进行探究,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 10.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 11.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并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 12.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时,通过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13.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4.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S型细菌中存在着转化因子。 15.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分别进行实验)说明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6.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

人教版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成就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家成就 1.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揭 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 3.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 构,即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认为膜是静态的。 4.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 以更新空气。 6.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 生了淀粉。 7.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8.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 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9.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在光合作用中转 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 必修2 1.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 组合定。 2.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

色体上。 3.美国科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 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4.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 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5.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通过实验推想,已杀死 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6.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 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7.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 明,在噬菌体中,DNA才是遗传物质。 8.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 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9.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10.l9世纪(1859年),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 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3 1.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促胰液素,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 激素。 2.1880年,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

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

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 在生物教材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生物科学家,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总结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必修一 (一)与细胞有关的科学家 1、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9、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0、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1、毕希纳: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2、萨姆纳: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3、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5、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6、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7、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8、卡尔文及其合作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高中生物课本历史人物成就:必修二 (五)遗传方面的科学家 19、孟德尔: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20、约翰逊:丹麦人,植物学家。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1、魏斯曼:德国人,动物学家。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1 时间飞快,马上我就带了一个学期的高一生物教学,在教学当中,我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知识点的困惑,学生的各种表现等。现在经过这个继续教育的课程学习,让我在专业上,教学方法上都是受益匪浅,下面我简单谈一谈我这个学期的教学经历和反思。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必修一是内容比较多的一本书,并且也是实验较多的书籍,所以应当合理的安排好教学时间。由于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学相对其他学校推迟了一周,所以在课程的学习上非常紧张,加上我个人的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很多时候课前准备的东西总是讲不完。因此,经过几堂教学之后我自己下去认真反思,发现了问题,即我经常在课堂上补充一些课后扩展的东西,这些补充的知识点难度比较大,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这样我又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细讲,最后导致课本当中的一些知识点没有讲完,学生也没有完全掌握补充的知识。我发现问题之后,慢慢改进了教学,在课堂上尽量的以课本为主来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提高。 关于课后作业的问题,也是我教学中比较困惑的问题。我个人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得详细透彻,本以为学生百分之八十理解掌握了,可是,学生的作业情况却出乎意料的差,总是在不该出错的地方也会出现差错,甚至是一些最基本的记忆层次的东西,也没有把握好。我就反思,是不是我布置的作业太难了,还是他们做的题目太少了?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作业问题。 实验课的管理和教学也是我头疼的问题,在实验课上,学生总是在里面进行交流等,这样就影响了我的教学,强调的问题也不知道学生是否听进去了。很多同学会时不时地问一些问题,导致我在实验课上非常忙,一节课下来感到无比疲惫。后来我准备了一个扩音器,辅助教学,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学生还是会在实验课上出现各种状况,比如打烂试管,打烂量筒,打烂漏斗,不小心把氢氧化钠泼到衣服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在实验教学上经验还是不够,应该多像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 我希望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之下,积累一些教学经验,并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2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归纳

高考生物实验所有知识点! 一、考纲要求的课本实验 1.观察类实验 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归类如下:

2.鉴别类实验 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归类如下: 3.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4.探究性实验 此类实验需要对某些生物学现象作出合理化的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如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 探究性生物学实验应当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要求、目的的前提下,遵循实验设计“操作方便.程序合理,药品节约.依据现象推测结论”的原则进行设计.一般可分以下几个环节: (1)理论假设的提出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的条件即实验变量X。即惟一一个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它常常可以描述为:“当条件X存在时,事件P(实验现象)可能发生;当条件X改变时,若事件P发生,能得出何结论;当事件P不发生.能得出何结论。” (2)设计探究性实验 分五个实验步骤进行: ①实验准备,包括必要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药品的准备; ②满足条件X,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 ③条件X改变,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 ④设计对照实验。 ⑤梳理,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平行重复”原则。 (3)观察,记录和结论 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做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规律是: ①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结论是……。 ②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结论是……。 ③若条件X存在,事件P不能发牛,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结论是……。 二、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1.概念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史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XXX: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XXX: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XXX和XXX: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 4、XXX: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XXX: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析出来,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7、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

面积为红细胞外表积的两倍。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继续的两层。 8、XXX: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模糊的暗-亮-暗的三层布局,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的模型:一切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布局构成。9、XXX和XXX: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多半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10、XXX:意大利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11、XXX: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2、XXX:德国化学家。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3、XXX:德国化学家。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胜利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4、XXX:美国化学家。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5、XXX和XXX: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高中经典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经典生物实验总结大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概念的建立与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验,因此学生需要主动掌握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经典生物实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经典生物实验(一)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一、实验原理 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方法:用含酚酞的琼脂块模拟细胞。2、现象: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二、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实验方法总结 1、模型方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⑴以事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 t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适用于植物。①取样的原则:随机取样。②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③计算方法: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⑵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另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可用样方法;土壤小动物可用捕捉器取样法;趋光性昆虫可用灯光诱捕法。 ⑶抽样检测法,适用于微生物(如酵母菌)。 3、同位素标记法。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此方法用于:⑴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⑵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⑷DNA半保留复制实验。 4、孟德尔的实验方法(成功原因):⑴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⑵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⑷假说—演绎法: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 5、类比推理法。萨顿根据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6、排除法。达尔文运用排除法研究植物表现向光性的原因。 7、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①去雄,套袋。②传粉,套袋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实验原理: 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能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 二、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

高中生物学史——人物事件总结

生物史上人物事件总结 (一)必修一部分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1543年维萨里:个体由器官构成 比夏:器官由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不相信显微镜 2、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1665年,列文·虎克) 观察木栓组织,发现细胞并命名——Cell 3、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4、1858年,魏尔肖修正了细胞学说(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5、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 6、1959年,罗伯特森实验: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8、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对鹰的消化研究 9、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10、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后才能发挥作用 11、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提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象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12、萨姆纳认为酶是蛋白质(脲酶是蛋白质) 13、切赫和奥特曼提出少数的RNA具有催化作用 14、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浊的空气 15、1779年,荷兰英格毫斯——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6、1845年,德国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7、1864年,德国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18、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19、1948年,美国卡尔文——探明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途径(二)必修二部分 20、孟德尔,豌豆的杂交实验,两大遗传定律 2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和基因型 22、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卵细胞核精子的形成过程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23、1903年,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给下一代的 24、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5、18世纪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成为色盲患者的人 26、1928年,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转化因子”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三篇 教材实验归纳篇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三篇教材实验归纳篇新人教版必修2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实验指导]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实验材料的选取 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为: ①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 ②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Ⅱ分裂。 (2)实验流程 ①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②显微观察: 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1)实验原理 ①正常进行有丝分裂的组织细胞,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子染色体在纺锤体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进而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②低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阻止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2)实验流程 ①根尖培养:将洋葱等材料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底部接触水面,置于适宜条件下,使之生根。 ②低温诱导:待不定根长至1 cm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 36 h。 ③材料固定:剪取根尖约0.5~1 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固定其形态,然后用95%酒精冲洗两次。 ④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变异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⑥结论:低温能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 (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试剂及其作用 (4)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有关的3个注意点 ①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已被盐酸杀死的细胞。 ②选材应选用能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情况。 ③对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原理的理解 关键信息:低温处理分生组织细胞、抑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不能形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1)19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3)1665年,英国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4)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英国的桑格经过10年努力,终于在1953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6)19 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7)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8)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9)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10)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明,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1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 (13)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14)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蛋白质 (1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高中生物学家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学家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史记载了高中主要生物事件和重要生物学家的事迹。高中生物课本出现的生物学家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学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必修一涉及内容 (一)与细胞有关的科学家 1、虎克: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4、维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5、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6、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7、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8、斯帕兰札尼: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9、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10、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时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

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11、毕希纳: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12、萨姆纳: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13、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发现涉及的科学家 1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5、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6、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通过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7、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8、卡尔文及其合作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高中生物学史总结:必修二涉及内容 (五)遗传方面的科学家 19、孟德尔: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20、约翰逊:丹麦人,植物学家.1909年,他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1、魏斯曼:德国人,动物学家.他预言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22、萨顿:在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减数分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科学家及发明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科学家及创造 ———Makiyo聆 必修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那么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列文虎克:荷兰人,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展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展了准确的描述。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ehleiden,18o4— 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 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构造的根本单位。 维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根底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欧文顿〔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展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但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罗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构造,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构造的“单位膜〞模型。 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的根底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承受 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斯帕兰札尼:意大利人,生理学家。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国人,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3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3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3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总结篇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49-52班生物课,作为毕业班的教师,我继续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深入研究教法,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首先是明确“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理科综合的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合理分散难点,强化知识重点,重视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2、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更好的指导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1.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如将选修本中细胞工程一章内容整合到细胞专题中;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合并为细胞增殖专题。可以使得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往年高考经典试题做为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例题的分析应以指导思维方法为主,使学生学会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突破点,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还要多给学生锻炼的 机会,通过反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的生物学术语来精确表达;课后习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中外科学家及科学史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中外科学家及科学史知识总结 必修第一册 1、1-1邹承鲁(1923~2006):江苏无锡人,生物化学家。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和B链的拆合。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线路,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做出了重要贡献。 2、1-2 威尔逊(E.B.Wilson,1856~1939):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1905年他和斯特蒂文特确定了染色体同性别的关系,并提出XX为雌性,XY为雄性。 3、1-10施莱登(M.J.Schleilden,1804~1881):德国人,植物学家。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1938年,他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4、1-10施旺(T.Schwann,1810~1882):德国人,动物学家。细胞学说建立者之一。1939年,他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5、1-10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人,人体解剖学创始人。1543年,他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6、1-11比夏(M.F.X.Bichat):法国人,解剖学家。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7、1-11虎克(R.Hooke,1635~1703):英国人,物理学家,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了下来,并把“小室”成为cell——细胞。 8、1-11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人,博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进行了精确描述,发现了原生动物和细菌,并描述了细菌的3种类型。 9、1-11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意大利人,解剖学家。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1660年,他描述了蛙肺联结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10、1-11耐格里(K.Nabeli):德国人,植物学家。他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生长点上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11、1-11魏尔肖(R.L.C.Virchow):德国人,细胞病理学家。1858年,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2、1-12文特尔(C.Venter,1947~):美国人,分子生物学家。1995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对人体生殖道支原体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定。此后,他领导的塞莱拉公司成功进行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定,并正在进行“组装细胞”的实验研究。 13、1-24桑格(F.Sanger):英国人,生物化学家。1953年,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4、1-39翟中和(1930~):江苏溧阳人,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原始真核细胞存在染色体骨架和核骨架,在植物细胞核原始真核细胞中存在角蛋白中间纤维。 15、1-51克劳德(A.Claude,1899~1983):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他首创分级离心法分离细胞组分,为从亚细胞层次研究生理学奠定了基础。与德迪夫、帕拉德一起荣获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6、1-51德迪夫(R.de.Duve,1917~):比利时人,细胞生物学家。1949年,他发现了溶酶体。与克劳德、帕拉德一起荣获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7、1-51帕拉德(G.E.Palade,1912~):罗马尼亚人,细胞生物学家。他改进了电子显微镜样品固定技术,并应用于动物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他还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与克劳德、德迪夫

高中生物历史人物和实验及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必修一 (一)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涉及几个重要科学家 1、1665年英国人胡克(Robert Hooke) 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2、1680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但没用“细胞”来描述其发现。 3、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4、1858年德国魏尔肖 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涉及的科学家 1、1895年欧文顿 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太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2、1959年罗伯特森 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他认为膜是静止的,膜蛋白分布是对称的。 3、1970年拉里·弗莱等实验 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三)与酶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 1、1773年意大利斯帕兰札尼 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1857年法国巴斯德 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1857年德国李比希 认为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释放出某种物质,引起发酵。 4、1875年德国毕希姆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5、1925年美国萨姆纳 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6、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和奥特曼 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高中生物生物学史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生物学史知识总结高中生物-生物学史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史总结 细胞学说: 维萨里比利时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比夏法国指出器官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 虎克英国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 虎克荷兰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马尔比基意大利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微细结构。 施莱登德国通过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首先提出了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施旺德国《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耐格里不祥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魏尔肖德国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欧文顿国籍不祥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其中脂溶性物质比非脂溶 性物质更易进入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脂质组成的。 两位荷兰科学家提出细胞中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罗伯特森国籍不祥提出所有生物膜均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描述 生物膜为“静态统一结构”。桑格、尼克森国籍不祥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酶的本质:

巴斯德法国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李比希德国提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只有在酵母菌死亡 并被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毕希纳德国证实酵母菌中存在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之为“酿酶”。萨姆纳美国认为酶是蛋白质、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切赫、奥特曼美国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光合作用: 萨克斯德国在法国科学家首次分离出叶绿素后发现叶绿素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中,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普利斯特英国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鼠呼吸而变得污浊 的空气,但忽略了光对植物更新空气的作用。英格豪斯荷兰发现普利斯特的实验只有在光照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梅耶德国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 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萨克斯德国叶片半遮光处理实验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还有 淀粉。 鲁宾、卡门美国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卡尔文美国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探明了二氧化碳在光合 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植物细胞全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