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二轮物理复习讲义: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

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

【核心要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且与速度方向共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 =v 0+at 。

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速度和位移公式:v 2-v 20=2ax 。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 2

=x t =v 0+v 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 =x n +1-x n =aT 2。

3.图象问题

(1)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或切线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2)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或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4.超重和失重

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当a 的方向竖直向上或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超重;当a 的方向竖直向下或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失重;当a =g 且竖直向下时,完全失重。

5.瞬时问题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时,应注意物体与物体间的弹力、绳的弹力和杆的弹力可以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备考策略】

1.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关键流程

2.解题关键

抓住两个分析,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必要时要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对于多运动过程问题,还要找准转折点,特别是转折点的速度。

3.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单个物体的问题通常采用隔离法分析,对于连接体问题,通常需要交替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2)正交分解法:一般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把加速度进行正交分解。

(3)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状态作为初状态,反向研究问题,一般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比如刹车问题、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必须领会的两种物理思想:逆向思维、极限思想。

2.必须辨明的“两个易错易混点”

(1)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取决于速度与加速度方向间的关系。

(2)“刹车”问题要先判断刹车时间,再分析计算。

命题角度①运动规律的应用

②追及相遇问题

【例1】(2020·全国卷Ⅰ,24)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可用F=k v2描写,k为系数;v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 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1.21×105 kg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 m/s;装载货物后质量为1.69×105 kg,装载货物前后

起飞离地时的k值可视为不变。

(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

(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 521 m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

解析(1)设飞机装载货物前质量为m1,起飞离地速度为v1;装载货物后质量为m2,起飞离地速度为v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飞机起飞离地应满足条件

m1g=k v21①

m2g=k v22②

由①②式及题给条件得v2=78 m/s③

(2)设飞机滑行距离为s,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所用时间为t。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

v22=2as④

v2=at⑤

联立③④⑤式及题给条件得

a=2.0 m/s2⑥

t=39 s⑦

答案(1)78 m/s(2)2.0 m/s239 s

【例2】如图1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单车道,甲、乙两辆汽车开始静止,车头分别在A、B两处,两辆车长均为L=4 m,两个车头间的距离为x0=89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了t0=5 s后,发现乙车仍然静止,甲车立即鸣笛,又经过t1=1 s,乙车才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1

(1)若乙车运动的加速度a 2=5.0 m/s 2,两辆汽车是否会相撞?通过计算说明;

(2)若要使两车不相撞,乙车运动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少?

思路点拨 (1)如图所示。

解析 设某一时刻相撞,则

时间关系:t 甲=t 乙+t 0+t 1

空间关系:x 甲=x 乙+x 0-L

甲车在t 0+t 1=6 s 时的位移为 12a 1(t 0+t 1)2=45 m <x 0-L =85 m 此时尚未撞上乙车,若此后再经时间t 与乙车相撞

则有12a 1(t +t 0+t 1)2=12a 2t 2+x 0-L

代入数据并经过分析可知再经过t =4 s 甲、乙两车会相撞。

(2)若经过时间t 2,两车速度相等,且此时两车恰好不相撞,此种情况下乙车加速度记为a 0

则有a 1t 2=a 0(t 2-t 0-t 1)

12a 1t 22=12

a 0(t 2-t 0-t 1)2+x 0-L 解得a 0=8516 m/s 2≈5.31 m/s 2

答案 (1)会相撞 (2)8516 m/s 2(或5.31 m/s 2)

1.建筑工人常常徒手抛砖块,地面上的工人以1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间隔1 s 连

续两次抛砖,每次抛一块,楼上的工人在距抛砖点正上方3.75 m 处接砖,g 取10 m/s 2,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则楼上的工人两次接砖的最长时间间隔为( )

A.4 s

B.3 s

C.2 s

D.1 s

解析 研究第一块砖h =v 0t +12(-g )t 2,即3.75 m =(10t -5t 2)m ,解得t 1=0.5 s ,

t 2=1.5 s ,分别对应第一块砖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根据题意第二块砖到达抛砖点正上方3.75 m 处的时间为t 3=1.5 s ,t 4=2.5 s ,楼上的工人两次接砖的最长时间间隔为Δt =t 4-t 1=2 s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2.(多选)拥堵已成为现代都市一大通病,发展“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如图2所示)是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假如某空轨从甲站沿直线运动到乙站,为了使旅客舒适,其加速度不能超过2.5 m/s 2,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50 m/s 。已知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为2.5 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空轨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最短时间为25 s

B.空轨从最大速度开始刹车到停下来运动的最小位移为500 m

C.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短时间为70 s

D.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大平均速度为25 m/s

解析 空轨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时所用时间最短,则最短时

间为t 1=v max a max

=20 s ,选项A 错误;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空轨从最大速度开始刹车到停下来运动的位移最小,由v 2max =2a max x 解得最小位移为x =500 m ,选项B 正确;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再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空轨从甲站到乙站的运动时间最短,且刹车时间与加速时间相等,

等于t1,两段时间对应的位移相等,等于x,匀速运动时间为t2=

s-

2x

v max

=30 s,所以最短时间为t=2t1+t2=70 s,选项C正确;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大平均速

度为v-=s

t =2 500

70m/s≈35.7 m/s,选项D错误。

答案BC

运动图象问题

1.解图象问题时的“四点注意”

(1)x-t图象和v-t图象描述的都是直线运动,而不是曲线运动。

(2)x-t图象和v-t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 x-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而v-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

(4)图线为直线时,斜率所表示的物理量不变,若为曲线,则该量发生变化,与物体运动的轨迹无关。

2.解图象问题时的关键

明确图象的含义,将物体的运动图象转化为物体的运动模型。

命题角度①x-t图象的理解与应用

②v-t图象的理解与应用

③动力学图象问题

【例1】(多选) (2018·全国卷Ⅲ,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x-t图象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A错误;从0~t1时间内,由于甲、乙的出发点不同,故路程不同,B错误;t1~t2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和路程都相等,大小都为x2-x1,C正确;t1~t2时间内,甲的x-t图象在某一点的切线与乙的x-t图象平行,此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正确。

答案CD

【例2】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t=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两图线交点处坐标及切线如图,则()

图4

A.t=8 s末,甲、乙两车相遇

B.t=2 s末,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C.在0~2 s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

D.在2~8 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解题指导据图析题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0~8 s 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又两车的初始位置相同,故t=8 s末,甲车在乙车前面,选项A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t

=2 s时,甲车的加速度大小a1=5 m/s2,乙车的加速度大小a2=5 m/s2,甲、乙两车加速度大小相等,选项B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0~2 s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选项C正确;在2~8 s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答案 C

【例3】(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19)如图5甲所示,有一质量m=200 kg的物件在电机的牵引下从地面竖直向上经加速、匀速、匀减

速至指定位置。当加速运动到总位移的1

4时开始计时,测得电机的牵引力随时间

变化的F-t图线如图乙所示,t=34 s末速度减为0时恰好到达指定位置。若不计绳索的质量和空气阻力,g=10 m/s2,求物件

图5

(1)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3)总位移的大小。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mg-F T=ma

得a=g-F T

m

=0.125 m/s2

方向竖直向下。

(2)运动学公式v=at2=1 m/s。

(3)匀速上升的位移h1=v t1=26 m

匀减速上升的位移h2=v

2t2=4 m

总位移h

=h1

+h2

1-

1

4

=40 m。

答案(1)0.125 m/s2方向竖直向下(2)1 m/s(3)40 m

1.甲、乙两个小铁球从不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下列表示这一过程的位移—时间图象或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位移x=

1

2gt

2,故两球的x-t图象是抛物线且两图线的弯曲程度相同,只是出发点不同,出发时间不同,因此A、B错误;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速度v=gt,可知两球的v-t图象是直线且两图线的斜率相同,只是出发点不同、落地速度大小不同,出发时间不同、但终止时间相同,选项C 错误,D正确。

答案 D

2.(多选)两质点A和B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同地运动,它们的

x

t-t图象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质点A的初速度为8 m/s

B.质点A的加速度为-2 m/s2

C.第2 s末两质点的瞬时速度相等

D.第2 s末两质点相遇

解析对质点A,有

x A

t

=(8-2t) m·s-1,即x A=(8t-2t2) m,可知A做匀变速直

线运动,初速度为v 0=8 m/s ,加速度a =-4 m/s 2,选项A 正确,B 错误;对质

点B ,有x B t =4 m·s -1,即x B =4t m ,可知B 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为v B =4 m/s ,两质点瞬时速度相等时,对质点A ,有v A 1=v 0+at 1=v B ,解得t 1=1 s ,选项C 错误;两质点相遇时x A 2=x B 2,即8t 2-2t 22 m =4t 2 m ,

解得t 2=2 s ,选项D 正确。 答案 AD

3.(多选)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t =0时速率为1 m/s ,从此时开始对滑块施加一个与初速度相反的水平力F ,力F 和滑块的速度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7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2 s 末滑块距离出发点最远

B.0~1 s 和1~2 s 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第1 s 内摩擦力对滑块冲量为1 N·s

D.第2 s 内力F 的平均功率为1.5 W

解析 由v -t 图象可知,前2 s 内滑块位移为零,0~1 s 和1~2 s 时间内滑块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A 、B 错误;0~1 s 内动力学方程为F 1+F f =ma 1,1~2 s 内动力学方程为F 2-F f =ma 2,而a 1=a 2=1 m/s 2,可得F f =1 N ,第1 s 内摩

擦力的冲量为I =F f t =1 N·s ,C 正确;第2 s 内F 的平均功率P =W t =Fx t ,由图

乙得x =12 m ,代入数据可得P =1.5 W ,故D 正确。

答案 CD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1.必须掌握的两个物理方法

(1)整体法和隔离法。

(2)合成法和分解法。

2.必须掌握的两个模型:传送带、板块模型。

3.必须掌握的两个方法技巧

(1)解瞬时问题要注意绳、杆弹力和弹簧弹力的区别,绳和轻杆的弹力可以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2)解连接体问题要充分利用“加速度相同”这一条件或题中特定条件,交替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4.必须弄清的四个易错易混的问题

(1)传送带上物体的位移是以地面为参考系,与传送带是否转动无关。

(2)注意区分传送带上物体的位移、相对路程和痕迹长度三个物理量。

(3)板块模型中的长木板下表面若受摩擦力,则摩擦力的计算易错。

(4)传送带中物体与传送带共速、板块模型中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是关键点,接下来能否继续共速要从受力角度分析。

【例1】(2020·江苏卷,5)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抗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A.F

B.19F

20 C.

F

19 D.

F

20

解析设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可将后面的38节车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设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每节车厢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大小均为f,则有F-38f=38ma,再将最后面的2节车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则有F′-2f=2ma,联立解得F′=1

19F,C项正确,A、B、D项均错误。

答案 C

【例2】在抗击疫情期间,很多热心市民纷纷为我们的人民警察和医疗工作者捐钱捐物,但由于疫情严重,很多人想到了利用无人机捐赠物品的方法,如图8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m=2 kg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36 N,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f=4 N,g取10 m/s2。

图8

(1)无人机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升力竖直向上起飞。求在t=5 s时离地面的高度h;

(2)当无人机悬停在距离地面高度H=100 m处,由于动力设备故障,无人机突然失去升力而坠落。求无人机坠落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3)在无人机坠落过程中,在遥控设备的干预下,动力设备重新启动提供向上最大升力。为保证安全着地,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F-mg-F f=ma

代入数据解得a=6 m/s2

上升高度h=1

2

2at

代入数据解得h=75 m

(2)下落过程中mg-F f=ma1

代入数据得a1=8 m/s2

落地时速度v2=2a1H

代入数据得v=40 m/s

(3)恢复升力后向下减速运动过程F-mg+F f=ma2

代入数据得a2=10 m/s2

设恢复升力时的速度为v m ,则有v 2m 2a 1+v 2m 2a 2

=H v m =4053 m/s

由v m =a 1t 1得

t 1=553 s

答案 (1)75 m (2)40 m/s (3)553 s

【例3】 (2019·江苏卷,15)如图9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A 与B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 ,A 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 上滑动距离L 后停下。接着敲击B ,B 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 、B 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图9

(1)A 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A ;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 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 B 、a B ′;

(3)B 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B 。

解析 A 、B 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1)由牛顿运动定律知,A 加速度的大小a A =μg

匀变速直线运动v 2A =2a A L

解得v A =2μgL 。

(2)设A 、B 的质量均为m

对齐前,B 所受合外力大小F =3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ma B,得a B=3μg

对齐后,A、B整体所受合外力大小F′=2μmg

由牛顿运动定律F′=2ma B′,得a B′=μg。

(3)设经过时间t,A、B达到共同速度v,位移分别为x A、x B,A加速度的大小等于a A

则v=a A t,v=v B-a B t

x A=1

2a A t

2,x B=v B t-12a B t2

且x B-x A=L

解得v B=22μgL。

答案(1)2μgL(2)3μgμg(3)22μgL

【例4】如图10所示,光滑曲面AB与长度L=6 m的水平传送带BC平滑连接,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的速度大小为v=6 m/s,传送带最右侧C端靠近一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的底端,二者间通过一段长度不计的光滑小圆弧(图中未画出)平滑连接。将一小物块从曲面上高h=1.25 m 处的A点由静止释放,

物块与传送带、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μ2=

3

2,重力加速度g

=10 m/s2。

图10

(1)求物块从开始滑上传送带到最终停止运动的总时间(结果保留2位小数);

(2)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v可以任意调节,求小物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与最小高度之比。

解析(1)设物块质量为m,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v0,则物块从A点运动

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1

2m v 2 0

解得v0=5 m/s

假设物块在传送带上可以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大小,对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g =ma 1

解得a 1=2 m/s 2

由运动学公式有v 2-v 20=2a 1x

解得x =2.75 m <L

假设成立,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物块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t 1=v -v 0a 1

=6-52 s =0.5 s 匀速运动的时间t 2=L -x v =6-2.756 s =1324 s

物块冲上斜面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sin θ+μ2mg cos θ=ma 2

解得a 2=12.5 m/s 2

物块在斜面上向上运动的时间t 3=v a 2

=612.5 s =1225 s 因μ2=32>tan 30°=33,所以物块最后会停在斜面上,故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最终停止运动的总时间为

t =t 1+t 2+t 3=1.52 s 。

(2)当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时,其滑至C 端时的速度最大,设为v 1

则有v 21-v 20=2a 1L

当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减速运动时,其滑至C 端时的速度最小,设为v 2

则有v 22-v 20=-2a 1L

物块滑上斜面后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

v21=2a2x1=2a2h1

sin 30°

v22=2a2x2=2a2h2

sin 30°

联立可得物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与最小高度之比为h1∶h2=49∶1。

答案(1)1.52 s(2)49∶1

1.(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开学考试)如图11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与A物体相连接,将B物体放置在A物体的上面,A、B的质量都为m,初始时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B 上,使物体B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B的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1

A.物体B位移为4 cm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C.物体A的质量为4 kg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 N/cm

解析当物体B位移为4 cm时,物体A、B仍有向上的加速度,此时弹簧产生的向上的弹力大于物体A的重力,所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选项A错误;设力F 未作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则有kx0=2mg,设物体A、B的共同加速度大小为a,则当F=F1=20 N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kx0-2mg=2ma,当F=F2=50 N时,物体A、B刚好分离,对物体B有F2-mg=ma,以上各式联立可解得a=2.5 m/s2,m=4 kg,选项B错误,C正确;当物体A、B刚好分离时,对物体A有k(x0-x)-mg=ma,将x=0.04 m代入解得k=7.5 N/cm,选项D错误。

答案 C

2.如图12所示,长L=1.0 m的木板B右端靠着一等高的光滑平台的左端,平台上距平台左端l=0.6 m处有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大小为45 N的拉力F作用于A,当A滑至平台左端时撤去F。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 A=

3.0 kg、m B=2.0 kg,B与地面、物块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μ1=0.20、μ2=0.40,重力加速度取10 m/s2。求:

图12

(1)A刚滑上B时的速度大小;

(2)整个过程中A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

解析(1)A在平台上匀加速向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cos 60°=m A a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20=2al

代入数据解得A刚滑上B时的速度大小v0=3.0 m/s。

(2)A滑上B后,A、B发生相对滑动

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的加速度大小

a A=μ2m A g

m A

=μ2g=4.0 m/s2

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B的加速度大小

a B=μ2m A g-μ1(m A+m B)g

m B

=1.0 m/s2

A相对地面做匀减速运动,B相对地面做匀加速运动,假设A、B可以达到相同速度v,A从滑上B到与B速度相同所用时间为t,A的位移为x A,B的位移为x B

对A有v=v0-a A t,x A=v2-v20

2×(-a A)对B有v=a B t,x B=1

2a B t

2

代入数据解得v =0.6 m/s ,t =0.6 s ,x A =1.08 m ,x B =0.18 m

A 对

B 的位移Δx =x A -x B =0.9 m <1 m ,假设成立

A 、

B 达到相同速度后,假设二者可以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减速,则整体加速度大小

a AB =μ1(m A +m B )g m A +m B

=μ1g =2.0 m/s 2<μ2g =4.0 m/s 2, 则假设成立

此后二者共同滑行的距离为x 0=0-v 2

2×(-a AB )

=0.09 m 故整个过程中A 相对地面运动的总位移为

x 总=l +x A +x 0=1.77 m 。

答案 (1)3.0 m/s (2)1.77 m

动力学中的STSE 问题

1.(电梯) (2020·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1)一质量为m 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13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 N 表示,速度大小用v 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13

A.0~t 1时间内,v 增大,F N >mg

B.t 1~t 2时间内,v 减小,F N

C.t 2~t 3时间内,v 增大,F N

D.t 2~t 3时间内,v 减小,F N >mg

解析 根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0~t 1时间内,图像斜率增大,速度v 增大,加速度方向向下,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乘客处于失重状态,所受的

支持力F Nmg,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2.(高速列车)我国航天科工公司正在研制超级高铁,超级高铁是一种以“真空钢管运输”为理论核心的交通工具,因其胶囊形外表,被称为胶囊高铁。其最高时速可达1 080 km/h,其加速与减速时加速度大小恒为2 m/s2,据此可以推测()

图14

A.“高速飞行列车”加速时间为540 s

B.“高速飞行列车”的加速位移为22.5 km

C.“高速飞行列车”的速度很大,所以拐弯时半径可以很小

D.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 080 km,假设轨道为直线,“高速飞行列车”一个小时即可到达

解析 1 080 km/h=300 m/s,则“高速飞行列车”加速时间为t=v m

a

=300

2s=

150 s,加速位移为x=v2m

2a

=3002

2×2

m=22.5 km,A项错误,B项正确;列车转弯

时,轨道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当轨道倾角一定时,则向心力一定,根据F=m v2

r

可知,“高速飞行列车”的速度很大,所以拐弯时半径比较大,C 项错误;高铁运行时需要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1 080 km/h,则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 080 km,“高速飞行列车”要用大于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D项错误。

答案 B

3.(雪崩灾害)雪崩是自然灾害之一,我们在登雪山和欣赏雪山的美景时,一定要

注意安全。某摄影者站在倾角为37°的斜坡底端正在对斜坡顶端的美景进行拍摄,t 0=0时,在距坡底为L =45 m 处发生雪崩,摄影者发现后经过t 1=1 s 的反应时间,从静止开始以a 0=1.5 m/s 2的加速度逃离,当摄影者的速度达到6 m/s 后就不能再加速了,并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如图15所示。已知雪块(可视为质点)与坡面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忽略雪块从坡面滑向水平面时的能量损失。

图15

(1)求雪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和下滑的时间;

(2)摄影者站在距坡底至少多远处逃离才安全?

解析 (1)设雪块的质量为m ,加速度为a ,到达坡底的速度大小为v 1,雪块从雪崩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坡底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7°-μmg cos 37°=ma

由运动学公式有2aL =v 21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 1=18 m/s

(也可根据动能定理mgL sin 37°-μmgL cos 37°=12m v 21求v 1)

下滑的时间t 2=L v -=L v 1+02

=5 s 。 (2)设雪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ma 1

代入数据解得a 1=-3.0 m/s 2

在t 2=5 s 的时间内,摄影者反应时间为t 1=1 s ,加速逃离的时间为t 3=t 2-t 1= 4 s ,第5 s 时,摄影者的速度v 2和位移x 1分别为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力与运动专题(含答案)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力与运动专题 一、要点归纳 (一)深刻理解牛顿第一、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效果不能抵消.懂得与一对平衡力区分。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2.公式:F合=ma 理解要点 ①因果性:F合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②方向性:a与F合都是矢量,方向相同. 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合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找出加速度的方向; (3)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尽可能多的力或加速度落在坐标轴上 (4)分别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5)统一单位,计算数值. 二、热点、重点、难点 一、正交分解法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当物体受到多个方向的外力作用产生加速度时,常要用到正交分解法. ●例1如图甲所示,在风洞实验室里,一根足够长的细杆与水平面成θ=37°固定,质量m=1 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静止于细杆底端O点.现有水平向右的风力F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t1=2 s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 图1-15乙所示.试求:(sin 37°=0.6,cos 37°=0.8) (1)小球在0~2 s内的加速度a1和2~4 s内的加速度a2. (2)风对小球的作用力F的大小.

2021届高三二轮物理复习讲义: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

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 【核心要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且与速度方向共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 =v 0+at 。 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速度和位移公式:v 2-v 20=2ax 。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 2 =x t =v 0+v 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 =x n +1-x n =aT 2。 3.图象问题 (1)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或切线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2)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或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4.超重和失重 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物体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当a 的方向竖直向上或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超重;当a 的方向竖直向下或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失重;当a =g 且竖直向下时,完全失重。 5.瞬时问题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时,应注意物体与物体间的弹力、绳的弹力和杆的弹力可以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备考策略】

1.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关键流程 2.解题关键 抓住两个分析,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必要时要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对于多运动过程问题,还要找准转折点,特别是转折点的速度。 3.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单个物体的问题通常采用隔离法分析,对于连接体问题,通常需要交替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2)正交分解法:一般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把加速度进行正交分解。 (3)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状态作为初状态,反向研究问题,一般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比如刹车问题、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必须领会的两种物理思想:逆向思维、极限思想。 2.必须辨明的“两个易错易混点” (1)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取决于速度与加速度方向间的关系。 (2)“刹车”问题要先判断刹车时间,再分析计算。 命题角度①运动规律的应用 ②追及相遇问题 【例1】(2020·全国卷Ⅰ,24)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可用F=k v2描写,k为系数;v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 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1.21×105 kg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 m/s;装载货物后质量为1.69×105 kg,装载货物前后

2020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强基础专题二: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含答案解析)

强基础专题二: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一、单选题 1.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则乘客() A.处于超重状态 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D.所受合力竖直向上 2.如图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在小车内。当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且小球与车相对静止时,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弹簧B 水平,两根弹簧的长度仍相同。关于小车的运动,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小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车以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C.小车以加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D.小车以加速度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3.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0,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1,所需时间为t1;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出速率v0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间为t2。则() A.v1=v2,t1>t2 B.v1<v2,t1>t2 C.v1=v2,t1<t2 D.v1<v2,t1<t2 4.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5.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在t2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6.在液体中下落的物体最终会达到一个恒定的速度,称之为收尾速度。一小铁球质量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讲义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弱项清单,1.合理选择运动规律解决问题 2.“读图、识图、用图”(图象法)的能力欠缺 3.对v -x 图象(相图)的分析存在思维定势 4.多过程问题,追及、相遇问题思路不清晰 知识整合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一条直线,且________不变的运动.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________增加,则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________减小,则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____________. 2.位移公式:____________. 3.位移、速度关系式:____________. 4.平均速度公式:v -=________=________,即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________时刻的瞬时速度. 方法技巧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拓展与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有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v t /2= v 0+v t 2 . (3)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v 0和末速度v t 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即v x /2= v 20+v 2t 2 . 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v t /2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试题(全国通用) 专题02 力与直线运动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 力与直线运动 一、单选题 1.(2022·河南·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模拟预测)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这可以大致表示实验过程,图中各个小球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认为相等,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用图甲的实验,可“减弱”重力的作用,放大时间,便于观察 B .只要测量出图丁中相邻两小球球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大小 C .该实验中将自由落体运动改为在斜面上运动是为了缩短时间,便于测量位移 D .从图甲到图丁,通过逐渐增大斜面倾角,最后合理外推到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答案】A 【详解】A .运用图甲的实验,可“减弱”重力的作用,放大时间,便于观察,A 正确; B .只有测量出图丁中相邻两小球球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和各个小球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T ,才能利用2x gT ∆=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大小,只测量出图丁中相邻两小球球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不能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大小,B 错误; C .该实验中将自由落体运动改为在斜面上运动的设计思想是为了“放大”时间,便于测量时间,C 错误; D .从图甲到图丁通过逐渐增大斜面倾角,最后合理外推到自由落体运动,从而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错误。 故选A 。 2.(2022·新疆·博乐市高级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模拟预测)将一乒乓球竖直向上抛出,乒乓球在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图线如图所示。已知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率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g 。则乒乓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最小值、最大值为( )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学案:专题一 第二讲直线运动 学生版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位移公式∶ (4)平均速度公式: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技巧 (1)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即 常用于纸带处理求加速度 【例1】某同学利用重物牵引小车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打出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 点O为纸带上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每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 频率为f,回答以下问题: (1)纸带的___________(填“左端”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a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48Hz f=,而计算时仍按50Hz f=处理,那么加速度的 测量值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变式1】实验装置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是某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研 究小车做匀变速运动规律时打出的一条纸带,0、1、2、3、4是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 都有四个计时点没有标出,部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2 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计数点2与计数点3间的距离2 x=______cm; 【变式2】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 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 离:SA=16.6mm SB=126.5mm SD=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用SA、SB、SD和f 表示)。 (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 【例2】如图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公铁两用大桥,其中元洪航道桥 的A、B、C三根桥墩间距分别为AB=132m、BC=196m。所在的高速列车匀加速通过元 洪航道桥,车头经过AB和BC的时间分别为3s和4s,则这列高速列车经过元洪航道桥的加 速度大小约为( ) A. 0.7m/s2 B. 1.4m/s2 C. 2.8m/s2 D. 6.3m/s2 (3)v0=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比方程 ①前t、前2t、前3t……前nt秒末速度之比:依据v=at ,得v1∶v2∶v3…=1∶2∶3…∶ n ②前t、前2t、前3t……位移之比:依据s= 1 2at2,得s1∶s2∶s3=12∶22∶32…∶n2 ③第一个t、第二个t、第三个t……位移之比:依据②结果得:s1∶s2∶s3=1∶3∶5…∶(2n -1) ④前s、前2s、前3s……前ns时间之比: 依据:s0= 1 2 aT2⇒T= 2s0 a ,得T1∶T2∶T3…=1∶2∶3…∶n ⑤相邻相等位移时间之比: 2 1 2 x v t at =+ 22 2 t v v ax -= x v t =0 2 t v v v + = 2 2132 x x x x x aT ∆=-=-=⋅⋅⋅=2 ,() m n x x m n aT -=- 2 2 t t v v x v t + == 22 2 2 t x v v v + = 高三年级专题一第2讲牛顿定律与直线运动 物理学案

2021届物理新高考二轮复习 动力学基本问题 作业 含解析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与直线运动专项练习(4) 动力学基本问题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 m 、的小球A B 、,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承受的拉力为F ,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线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小球A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22,33F F g m + B. 2,33F F g m + C. 2,33F F g m + D. ,33F F g m + 2.高速公路的长下坡设计有避险车道,若刹车失灵,车辆可以冲向避险车道保证人员安全.设避险车道长为45 m,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车道填充砾石后具有的阻力系数为0.5(即阻力为车重的1 2 ),取210m/s 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失控车辆冲上避险车道的距离仅和质量有关 B.失控车辆冲上避险车道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 C.该避险车道能接受失控车辆的最大初速度为30 m/s D.该避险车道能接受失控车辆的最大初速度为21 m/s 3.如图所示,相互接触的A B 、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1m 和2m ,且12m m <,现对两物块同时施加相同的水平恒力F ,设在运动过程中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 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B的加速度为 2 F m B.物块A的加速度为 12 2F m m + C. N 2 F F F << D. N F可能为零 4.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0 t=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2 t~ 3 t 时间内,小球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2 t时刻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 C. 3 t时刻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D. 1 t~ 2 t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 5.如图所示,质量为 2 m的物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 1 m的物块A,用通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将A与质量为M的物块C连接,释放C A ,和B一起以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 ) A.Mg B.() M g a + C. 12 () m m a + D. 11 m a m g μ + 6.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 C 、两物体,A叠放在C上,A B C 、、的质量分别为2 m m 、和3m,物体B C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练 力与运动(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力与运动 1.(2020·广东东莞市高三检测)甲、乙、丙、丁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在0~t1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遇 D.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加速度总是不相同的 答案B 解析x-t图象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甲、乙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x-t图象知,在0~t1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时间相等,则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B正确;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则由题图可知,丙、丁两车在t2时刻不相遇,故C错误;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在0~t2时间内有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 2.(2020·山东烟台市一模)在一平直的水平路面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某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5 m处,从该时刻开始计时,0~4 s内甲、乙两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 A.t=2 s时刻,甲车刚好追上乙车

B .t =4 s 时刻,甲车刚好追上乙车 C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甲车的加速度大小 D .此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减小 答案 A 解析 速度时间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所以前2 s 内甲的位移x 甲=10+20 2×2 m =30 m , 乙的位移x 乙=10+5 2×2 m =15 m ,因为x 甲-x 乙=15 m =x 0,所以t =2 s 时刻,甲车刚好追 上乙车,故A 正确;同理前4 s 内甲的位移x ′甲=12×20×4 m =40 m ,前4 s 内乙的位移x ′ 乙= 5+152×4 m =40 m ,前4 s 内的甲、乙位移相同,但初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5 m 处,所以t =4 s 时刻,甲、乙没有相遇,故B 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大小a 甲=5m /s 2,乙的加速度大小a 乙=2.5m/s 2,所以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小于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故C 错误;因为t =2 s 时刻,甲车刚好追上乙车,所以前2 s 甲、乙距离减小,后2 s 甲、乙距离增大,故D 错误. 3.(多选)(2020·安徽六安市质量检测)如图3所示,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顶端固定一定滑轮,细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在斜面上的物块A 上,另一端固定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竖直杆上,在细绳上用轻小滑轮悬挂物体B ,不计绳和滑轮间的摩擦,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现将竖直杆缓慢向右移动少许,移动过程中斜面体和物块A 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 .细绳的张力不变 B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C .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D .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答案 BC

2023年二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专题1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练

2023年二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专题1 第2讲牛 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练 一、单选题 1. 在2021年东京奥运上,我国运动健儿摘金夺银,为国争光。其中在跳水男子3米板决赛中,我国选手谢思埸夺得金牌!在某次比赛中,若将运动员入水后向下的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时间为。设运动员入水后向下过程中,第一个时间内的位移为,最后两个时间内的总位移为,则为() A.17:4 B.13:4 C.15:4 D.15:8 2. 图甲是小明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跳动作的示意图,点P是他的重心位置,a是静止站立时的状态。图乙是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画出的力一时间图线。两图中a ~g各点均对应,其中有几个点在图甲中没有画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 A.小明重力为500 N B.c点位置小明可能处于下蹲 C.c点位置小明处减速上升阶段D.小明在d点的加速度比g点的小

3. 2021年东京奥运会,十四岁的中国小将全红婵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其竖直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以其向上离开跳台时作为计时起点,运动过程中视其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达到最高点B.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时间段加速度竖直向下D.时间段与时间段加速度方向相反 二、多选题 4. 质量不等的两物块A和B,其质量分别为和,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水平恒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块一起以加速度大小匀加速向右运动时,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块一起以加速度大小匀加速向左运动时,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则() A.B.C.D. 三、单选题 5. 时隔8年之后,2021年12月9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引发了我国很多中小学生对微重力下液体内部的受力情况感到好奇,某同学为了在地面探究微重力下液体内部的受力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密度为的木球与轻质弹簧相连后置于充满水的密闭容器中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水与木球的密度差为(>0),重力加速度为g。初始时整个系统静止,现将容器由

高中物理 2022年高考 二轮复习力与直线运动

专题跟踪检测(二) 力与直线运动 1.(2021·广东石门中学高三月考)如图(a)所示,老师用力传感器提着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做了一个超、失重实验,并截取了电脑显示器上所显示F -t 图像的其中一段,如图(b)所示,则( ) A .t 0阶段重物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t 1到t 2阶段重物先向上加速后向下减速 C .t 2阶段重物处于超重状态 D .t 3阶段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析:D t 0阶段和t 3阶段,拉力等于重力,重物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 错误,D 正确;t 1阶段拉力大于重力,重物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一定向上,重物向上做加速运动或向下做减速运动,t 2阶段拉力小于重力,加速度向下,重物做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运动,所以B 、C 错误。 2.(2021·广东省河源市模拟)无动力翼装飞行是世界上最疯狂的极 限运动之一,也称飞鼠装滑翔运动。图示为世界无动力翼装飞行大师杰 布·科利斯穿越天门洞的情境。若质量为80 kg 的杰布在某次无动力翼装 飞行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大速度达194.4 km /h ,翼 装飞行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75,杰布受到空气的作用力F 的方向与飞行方向垂直,取g =10 m/s 2,则此过程中( ) A .F =480 N B .加速度大小为8 m/s 2 C .用时9 s D .下降高度为243 m 解析:C 杰布在飞行时受力如图所示,则F =mg cos θ=640 N ,A 错误;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ma =mg sin θ,得a =6 m/s 2,B 错误;最大 速度v m =194.43.6 m /s =54 m/s ,由v m =at 得t =v m a =9 s ,C 正确;飞行距离x =12 at 2=243 m ,下降高度h =x sin θ=145.8 m ,D 错误。故选C 。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分层突破练2 力与直线运动(含解析)

专题分层突破练2力与直线运动 A组 1.(2020山东济宁高三5月模拟)质点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质点经过AB段、BC段和CD段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3t、5t,在AB段和CD段发生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2. (2020广东广州高三模拟)如图,装备了“全力自动刹车”安全系统的汽车,当车速v满足3.6 km/h≤v≤36 km/h、且与前方行人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行人相撞。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值范围是 4~6 m/s2,则该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A.0.08 m B.1.25 m C.8.33 m D.12.5 m 3. (2020四川泸州高三二诊)甲、乙两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v-t)图像分别如图中a、b两条图线所示,其中a图线是直线,b图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两车在t1时刻并排行驶。下列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甲车向负方向做匀速运动 B.乙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乙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在t2时刻两车也可能并排行驶

4.(2020山东青岛高三下学期统一质量检测)下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1 s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 B.2 s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 C.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D.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5.(多选)(2020山东潍坊高三期末)如图甲,在桌面上有一本书,书的上方放一水杯,给水杯施加一水平力,其大小F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桌面对书的摩擦力为f,书的速度为v,假定各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反映f和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6. (2020河南郑州高中毕业年级质检)如图所示,ABCD-A'B'C'D'为一立方体木箱,O点为底面A'B'C'D'中心,M点为DD'中点,N点为BCC'B'面的中心。AO、MO、NO为三个光滑轻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金版教程202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训练:1-1-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a

1.[2021·石家庄一模]一质点位于x=-2 m处,t=0时刻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 s时,质点在x=1 m处 B.第3 s内和第4 s内,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第3 s内和第4 s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相同 D.0~2 s内和0~4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 A 解析t=4 s时,v-t图象和t轴围成的面积为x=4 m-1 m=3 m,所以质点应从x=-2 m处沿x轴正方向走到x=1 m处,A选项正确。第3 s和第4 s内v-t 图象的斜率没发生转变,所以加速度不变,B选项错误。第3 s内动能削减,合外力做负功。第4 s内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所以C选项错误。0~2 s内和0~4 s内位移虽然相同,但时间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不同,选项D错误。 2.[2021·辽宁一模]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Q、N三点,已知物块从P点运动到Q点与从Q点运动到N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长度为3 m,QN长度为4 m,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的长度为() A.2 m B. 9 8m C. 25 8m D.3 m 答案 C 解析设相等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 由:Δs=at2,得加速度:a=Δs t2 = 4-3 t2 =1 t2 Q点的速度为PN段的平均速度:v Q=v PN= 4+3 2t =7 2t 则OQ间的距离:s OQ=v2Q 2a =49 4t2× t2 2 =49 8m 则OP长度:s OP=s OQ-s PQ=49 8 -3=25 8m 故A、B、D错误,C正确。 3.[2021·湖南调研]有一辆卡车在一个沙尘暴天气中以1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个小孩跌倒在地,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终停在小孩前1.5 m处,避开了一场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则() A.司机发觉状况时,卡车与该小孩的距离为31.5 m B.司机发觉状况后,卡车经过3 s停下 C.从司机发觉状况到停下来的过程中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若卡车的初速度为20 m/s,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小孩 答案 D 解析司机反应时间内位移x1=v0Δt=9 m,减速过程位移x2= v20 2a =22.5 m,所以司机发觉状况时,卡车与该小孩的距离x=x1+x2+1.5=33 m,所以A选项

金版教程2022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训练:1-1-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b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其中1~5为单选题,6~8为多选题) 1.[2021·湖北八校联考]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同始终线上运动的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则0~t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在t1时刻速度大小相等 B.t1时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C.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答案 C 解析x-t图中两图线的交点代表相遇,切线斜率代表速度,所以A选项错误。 t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B选项错误。由于平均速度v=x t ,所以两物 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2.[2021·洛阳统考]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从零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头做直线运动。在0~3 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A.F的最大值为12 N B.0~1 s和2~3 s内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C.3 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8 m/s D.在0~1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3 s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答案 C 解析由a-t图象知加速度最大时a=4 m/s2,由牛顿其次定律F-μmg=ma 知,F最大值大于12 N,所以A选项错误。0~1 s和2~3 s内,加速度均为正方向,所以B选项错误。3 s末速度最大。由a-t图面积知Δv=8 m/s,所以v max =8 m/s,所以C选项正确。0~1 s和2~3 s内加速度a与速度v均同向做加速运动,但a大小变化,所以不是匀加速,故D选项错误。 3.[2021·盐城月考]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 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

2021届物理新高考二轮复习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及解析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力与直线运动专项练习(6)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1.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分别与轻绳P 和轻弹簧Q 相连,其中轻绳P 竖直,轻弹簧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轻绳P 的弹力大小可能小于mg B.弹簧Q 可能处于压缩状态 C.剪断轻绳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D.剪断轻绳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sin g θ 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θ=°的光滑斜面上,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和2m ,物块A 静止在轻弹簧上面,物块B 用细线与斜面顶端相连,A B 、紧挨在一起但A B 、之间无弹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在细线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 的加速度为0 B.物块A 的加速度为 3g C.物块B 的加速度为0 D.物块B 的加速度为2 g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 和 m 的A B 、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 A 用轻绳悬挂于某处,调整细绳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物块 B 恰好对地面没有压力,此时轻弹簧的形变量为 x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若突然剪断细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剪断细绳后, A 物块向下运动 x 时速度最大 B.剪断细绳后, A 物块向下运动时速度最大 C.剪断细绳瞬间, 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g D.剪断细绳瞬间, A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g 4.如图,质量分别为M m 、的两个木块A B 、通过轻弹簧连接,木块 A 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 B 用轻绳通过定滑轮在力 F 的作用下整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绳与水平方向成 α角。不计 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木块 A 对桌面的压力()M m g F +- B.木块 A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cos ()F M m g F α μ= +- C.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sin tan cos F mg F αβα -= D.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2(sin )(cos )F F F mg αα=+-弹 5.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一质量为1 kg 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2 kg 的小球相连(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由静止释放滑块,取重力加速度210 m /s ,sin370.6cos370.8g =︒=⋅︒=,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时,轻绳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 运动和力 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 运动和力专项训练 1.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定滑轮的作用是。 (2)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3)用手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选填字母),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A.松手前卡片静止 B.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C.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时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 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时刻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mm。 (2)该实验原理是。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不同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快慢不同,如石子下落要比羽毛快得多,于是他们联想到“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沉快慢与物体质量、体积、形状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 他们利用天平、秒表、长玻璃圆筒、体积和形状相同的小瓶,还有细沙、水、牛奶、食用油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将能够下沉的物体从液面处由静止开始下沉,每次下沉深度均为0.3 m.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1)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深度相同时,通过比较物体的______________判断下沉的快慢.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下沉得越快. (3)要想探究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应选择实验序号为________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9的数据可知,物体下沉快慢还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5)如图为物体分别在三种液体中下沉时间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其中,反映物体在食用油中下沉时间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 4.如图甲所示为同学们经常玩的“纸蜻蜓”,把它从高处释放时会旋转着下落.为探究纸蜻蜓下落时的运动特点,小海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通过比较纸蜻蜓下落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判断其运动快慢的变化; 方案二:通过比较纸蜻蜓下落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判断其运动快慢的变化. (1)因为纸蜻蜓在下落过程中某一时刻的________不好标记,小海选择了方案一进行实验. (2)为保证纸蜻蜓下落时做直线运动,小海用三张相同的纸条做成纸蜻蜓,实验应在________的环境下进行. (3)按图乙所示,在竖直方向测量相等的高度并标记,将纸蜻蜓从O点由静止释放,用电子秒表测量纸蜻蜓到达A、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河南省2021高考物理讲义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知识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0同向.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0反向.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x =v 0t +1 2 at 2. (3)位移速度关系式:v 2-v 20 =2ax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1)物体在一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即:v =v t 2=v 0+v 2 . (2)任意两个持续相等的时刻距离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 v 1∶v 2∶v 3∶…∶v n =1∶2∶3∶…∶n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 x 1∶x 2∶x 3∶…∶x n =12∶22∶32∶…∶n 2 (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4)从静止开始通过持续相等的位移别离所历时刻的比: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如下图的是一个水平运动球的频闪照片.要估量其运动的加速度,你需要照片提供哪些信息?同时你还需要做哪些测量?

[提示] 照片要提供频闪时刻距离或频闪频率,图片与实物比例,还要测量相邻小球距离. 知识二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 落体 (1)速度公式:v =gt (2)位移公式:h =1 2 g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gh 竖直 上抛 (4)速度公式:v =v 0-gt (5)位移公式:h =v 0t -1 2 gt 2 (6)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gh (7)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20 2g (8)上升到最大高度的时间:t =v 0g (1)(2)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至最高点的时刻为v 0g .(√) 1.(多项选择)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为v 0,通过时刻t 速度减小到零,那么它在这段时刻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以下哪些式子表示( ) A .v 0t +1 2at 2 B .v 0t C. v 0t 2 D.12 at 2 【解析】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位移为v 0t -12at 2,A 、B 错;平均速度大小为v 0 2,位移大小为v 02·t ,C 对;匀减速到零的直线运动可借助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计算,位移大小为1 2at 2, D 对.

2021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提升练)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 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 m/s,39 m/s B. 8 m/s,38 m/s C. 12 m/s,19.5m/s D. 8 m/s,12 m/s 2.一辆汽车以v1=6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s1= 3.6m,如果 汽车以v2=8m/s的速度行驶,在同样路面上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s2应为() A. 6.4m B. 5.6m C. 7.2m D. 10.8m 3.一列长为L的火车,匀加速通过一段长为2L的直的铁路桥,车头到桥头时的速度 为v1,车头到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车尾到桥尾时的速度为() A. √3v22−v12 2  B. √2v12+v22 2 C.  √2v22+v12 2 D. √2v22−v12 2 4.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 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 B. C. D. 5.一名观察者站在站台边,火车进站从他身边经过,火车共20节车厢,当第10节车 厢完全经过他身边时,火车刚好停下.设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每节车厢长度相同,则第7节和第8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A. √2:√3 B. (√2−1):(√3−√2) C. (√3−√2):(√2−1) D. (2−√3):(√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