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

恐龙无处不有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

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

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

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

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点

恐龙无处不有

一、故事背景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

二、问题归纳

1.课文开头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开头发出议论,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

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4.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5.第九段“似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

不能,“似乎”在这里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就表示对当时的情况很肯定,就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6.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呼应课文开头作者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7.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

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三、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

一、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甚丰,一生著述近500本。曾获代表科幻界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苍穹微石》《钢穴》等。

二、理解词义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文中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而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三、问题归纳

1.“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本题运用前后词语(句子)是否矛盾分析法。“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

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第16自然段中举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科学家在恐龙灭绝时期的岩层中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从而证明下文所说的岩层当时受到过巨大的撞击,从而为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提供了依据。

3.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5.课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对前面的内容作了一个小结。在大量论据的铺垫下,作者作出了如下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结尾通过大量分析得出结论,

有较强的说服力。

6.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被压扁的沙子”这一题目不仅没有离题,反而还能提示读者,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的分析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文章内容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所以不好。

7.《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

两文的主旨相同,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主旨;文体相同,两者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相同,严密准确,又简明精练,幽默风趣。

文章侧重点不同,两者虽然都写到了恐龙的灭绝,但第一篇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而第二篇则是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为探讨的主要内容,用“被压扁的沙子”作证据。

四、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为说明对象,证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

2.梳理思路,感知推理过程,明确顺序。

3.品读语言,体会表达特点,学会赏析。

4.训练思维,学习科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感受文章独特的语言魅力,领略科普小品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引出说明话题——恐龙灭绝

(展示恐龙图片)6500万年前,上一届地球霸主——恐龙统治着世界。可是,它们在生活了1.6亿年后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的谜。围绕着“恐龙灭绝”这一事实,仅科学家们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多种,大家各执一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观点,不知能否说服你?

(直观的图片展示代入感极强,简洁的语言解说指向性明确,既迅速引出本课要探讨的话题“恐龙灭绝”,又在不经意间将思辨的种子种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观点性文章的结论。)

二、全文瘦身——速读,筛选信息理结构

研讨一:把两篇短文浓缩成一篇百字文,你会组合哪些语句?

1.文首中心句: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文末总结句:

《恐龙无处不有》: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3.标题: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这一环节,筛选信息,明确全文结构:总分总式,层次分明。先总说科学观点,再由两文证实。每篇文章由科学发现引发思考,逐步说明,篇末总结。)

三、文脉透视——跳读,梳理脉络看思路

研讨二:把说明过程提炼成一条逻辑链,你会补全哪些内容?

从“一个领域的科学发现”到“另一个领域的科学结论”,请你找出作者的说明思路并简要记录、交流。

1.全班集体讨论《恐龙无处不有》:

古生物学领域←→地质学领域

___________恐龙无处不有-→__________________地

壳缓慢运动

参考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恐龙不能漂洋,大陆自己漂移→地壳缓慢运动

参考2.事实论据:南极附近发现恐龙化石→推理:恐龙遍布世界各地→推理:恐龙不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问题: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假设: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参考 3.恐龙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恐龙无处不在,曾经遍布每块大陆→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现存大陆在远古曾是联结在一起的“泛大陆”→“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参考4.科学发现: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产生质疑:恐龙来自哪里——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研究价值:证明地壳运动理论。

2.小组合作交流《被压扁的沙子》

参考:①引出说明对象→②-⑥摆出对立理论→⑦-?解释斯石英的成因、性质(高压产生斯石英,高温还原为沙子)→推断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未发生过火山运动→恐龙年代岩层发现斯石英→?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3.知识卡片助读:

事理说明文多用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

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从特点到用途、从主到次等。

小结:两篇文章都运用了逻辑顺序,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从古生物学转入地质学,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被压扁的沙子》一文先摆出两种对立观点,再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特性,运用地质学的研究成果证实了行星撞击说,解释了生物界恐龙灭绝的原因。采用了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梳理脉络看行文思路,让学生在有层次的小组活动中初步感受推理的过程,最后适时落脚在对逻辑顺序的研讨上。)

四、语言聚焦——品读,鉴赏表达悟写法

研讨三:科普文的科学严谨和通俗生动,你能发现吗?

1.关注括号中的补充文字(课后练习题3)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科学方法,补充证据)

b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科学价值,现实意义)

c即非常纯的沙子。

(科学态度,严谨认真)

d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适时调侃,幽默生动)

小结: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关注短文中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引导学生研究说明文的语言,通过细腻的品读发现说明文语言的共性特点和作者语言的个性特色,让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会欣赏科普文准确严密而又通俗生动的语言风格,并从中感受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情怀。)

五、头脑风暴——补写,激活思维试身手

研讨四:科普文的科学思想和思维技巧,你能运用吗?

1、辨识:认一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

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2、印证:加一加,请为本文的科学观点补充一个例子。

科学观点:“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参考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澡盆水的漩涡总呈逆时针方向,他大胆地推断这一定与地球自转有关,并且推断北半球呈逆时针,赤道不会有漩涡,南半球呈顺时针。

参考2:生物学家密卡尔逊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他指出美国东海岸有一种正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但他无法回答这是为什么。他的论文引起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横渡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正好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

参考3:生物学研究中的生物生存技能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模仿蟑螂的构造发明了

太空探测器。甚至仿造人体视网模制作微型感光器,置于盲人眼内,可以带来视力的恢复……

参考4:制造业掌握把水晶磨光的技术,做成透镜放大物体。显微镜的发明,使生物学向前迈了一大步,人们进入了观察细胞的时代。

参考5:瓦特发明蒸汽机,后期出现的内燃机不仅仅使工业,还让整个世界、各个学科都得到了助力。

(这一步,重在学习并践行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间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开展研究的必要前提。若学生掌握的科学事例有限,还可扩大为谈论“不同学科”间的影响。)

过渡:学习本文,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一些科学知识、科学观点,还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即联想、想象、分析、推理等创造性的思维。作者经过层层推理、分析,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他说服你了吗?其实,这只是众多推论中的一个,并不是定论。

3、质疑:比一比,请为“恐龙灭绝”这一话题补充一个你认可的学说。

布置作业:查资料,从众多的“灭绝说”中选择一个你认可的,用从本文中学到的方法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恐龙灭绝”这一话题的思考,并相互交流。

(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拓展,阅读探究并书面表达,交流研讨。这样可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而有悟,同时培养

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这两篇科普文所传递的信息不是客观的定论,而是主观的一己之见。学习这类文章,要进行理解式阅读,在文本和生活的联系中去理解作者的观点,试着将文本观点与生活经验进行相互印证。还要进行批判性阅读,与作者展开“对话”,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与作者商榷,激活思维。)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知 识点及教案 【导语】《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里面的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在第二篇短文中,恐龙灭绝的原因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原文 恐龙无处不有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知识点 恐龙无处不有 一、故事背景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 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 二、问题归纳 1.课文开头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开头发出议论,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 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4.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5.第九段“似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 不能,“似乎”在这里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就表示对当时的情况很肯定,就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6.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呼应课文开头作者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7.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课文原文及赏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课文原文: 恐龙无处不在 我们对于恐龙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化石。这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约1.5亿年,但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它们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这表明它们曾经广泛分布。那么,为什么恐龙会在地球上如此广泛地分布呢? 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恐龙因为体型巨大,需要在洞中筑巢,持续不断的降雨可以淹没洞穴,杀死恐龙。但是,这种假说无法解释为什么恐龙在南极也有发现。难道恐龙能够穿越冰雪覆盖的大陆,抵达南极吗?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大陆漂移导致了恐龙的广泛分布。大陆漂移理论认为,地球上曾经只有一块巨大的陆地,称为“泛大陆”。后来,这块大陆分裂开来,漂移到了不同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大陆。恐龙在泛大陆上广泛分布,随后因为大陆漂移,它们的化石也出现在了各个大陆。 被压扁的沙子 如果你在沙滩上行走,你可能会发现一些被压扁的沙子。这些沙子曾经是圆润的,但现在被压得扁平。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被压扁的沙子,其实是沉积岩的一种。当沙子被沉积在海底或湖底时,上面的沉积物不断堆积,对下面的沙子产生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把沙子压扁,使其失去原有的形状。 这些被压扁的沙子,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地球历史的重要信息。通过对这些沙子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赏析: 阿西莫夫的这两篇短文,语言简洁明了,内容深入浅出,为我们展现了恐龙和沙子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话题背后的科学原理。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恐龙为何无处不在,以及沙子为何会被压扁,更可以领略到科学的魅力所在。 在《恐龙无处不在》中,阿西莫夫通过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恐龙广泛分布的原因。他运用了大陆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使我们对这一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这篇文章也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是需要不断提出假设并验证的过程。 在《被压扁的沙子》中,阿西莫夫通过对沙子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他运用了生动的语言,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沙子被压扁的场景。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对沙子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引导我们思考身边常见事物背后的科学原理。 总的来说,阿西莫夫这两篇短文以生动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奥秘和魅力。阅读这些文章,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机构适用)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案(知识点梳理+同步检测)——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含答案)

(机构适用)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案(知识点梳理+同步检测)——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含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同步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其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主题概述 课文中用“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用“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证明了“不同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观点。 文章结构 恐龙无处不有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出本文的主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 第二部分(第2—14段):以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板块漂移学说为例,印证本文的主旨。 第三部分(第15段):写发现南极洲恐龙化石的意义,照应开头,突出文章主旨。 被压扁的沙子 第一部分(第1—6段):介绍了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并指出科学家一直在为验证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寻找证据。 第二部分(第7—14段):写只有受到外力强烈撞击,斯石英才会出现。 第三部分(第15—17段):写亚利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检测”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撞击说”。

字音词义 鸟臀tún目恐龙:恐龙的一个目,骨盆构造与鸟类相似,多为植食性或杂食性。 潮汐:海水定时的涨落,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遗骸hái:指的是弃置而暴露的尸体。 褶zhě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携xié带:随身带着。 劫难:泛指灾难。 追溯sù: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理解词义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文中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 细而密;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知识点汇总 恐龙无处不有 一、故事背景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 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 问题归纳 1.课文开头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开头发出议论,点明中心,

八年级语文教案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和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两篇科普短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比较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1.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2.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说明对象是“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目标导学二:比较说明思路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有是因为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含教学反思)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自主探索的兴趣,养成科学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两篇科普短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比较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1.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2.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说明对象是“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目标导学二:比较说明思路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有是因为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第三部分为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 2.明确说明对象、说明的中心内容,分析说明顺序。 3.比较这两篇文章在说明方法、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重点】 明确说明对象、说明的中心内容,分析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教学方法】 朗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入一在距今约2.4亿年前到6 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们成为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 人们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恐龙。6 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板书课题、作者)导入二庞大的恐龙家族曾称霸地球,那时世界上到处都有恐龙的影子。然而到了6 500万年前,称霸一时的恐龙却在地球上突然消失,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恐龙无处不有》,一起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播放PPT中有关宇宙大爆炸的视频片段) 二自主学习 (一)预习检测 检查“读读写写”预习情况,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二)初步感知 1.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2.快速浏览课文,划分本文的结构。 【明确】全文共15段,共分三部分,“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 第三部分(15):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3.明确说明顺序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子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篇文章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阅读课文,查找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恐龙无处不有》通过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从而证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那《被压扁的沙子》是否也与恐龙的谜案有关系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篇短文。

二、初读感知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前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人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人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明确:“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 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强烈挤压后才形成,火山喷发温度极高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三、合作探究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明确:在作者看来,有证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作者对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公 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 品味说明文准确、严谨、生动的语言。 3. 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短文的行文顺序,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 教学难点 学习短文的说明方法、语言特色,体会文章语言准确、平实、生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入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理清说明顺序。 2. 品味说明语言。 3. 学会科学思考。 三、预习反馈 1.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字词积累(熟记字音字形) 骨骼(ɡé)褶皱(zhě)两栖(qī) 潮汐(xī)追溯(sù)天衣无缝

提醒注意:“褶皱"的“褶”是衣字旁。追溯的意思是逆着水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寻求探索事物的根由。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破绽可寻。请同学们在课本的相应位置做好标注。 四、读课文明内容 1.这是两篇事理说明文,我们先来看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短文的题目是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作者由它引发思考,得出了什么结论?你能从文中勾画出来吗? 明确:通过阅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恐龙无处不有》的结论在第15段: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追问:这个题目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这个题目采用双重否定的句式,突出强调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二篇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写法呢?请同学们速读《被压扁的沙子》一文,勾画结论。 明确:《被压扁的沙子》中在第17段: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追问:用《恐龙的灭绝》做题目不是更直观吗?作者为什么用这个题目? 明确:题目是为了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过渡: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到大陆漂移学说;从被压扁的沙子到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看似毫无关系的两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我们一起去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五、析思路理顺序 (一) 1.请同学们默读《恐龙无处不有》,圈点勾画出文中关键语句,思考作者是如何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得出“大陆漂移学说"这一结论的。 温馨提示:一般文章每个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提示性的文字(比如我们上节课学到的概念句、总起句、总结句、关键词等),在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教材分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都有关于恐龙,但是说明的对象又有所不同,两篇文章对比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和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教学难点】 揣摩本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说明文必须抓住某一方面来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提炼。因此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本文作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问,尤其是语言方面更有许多值得体味的地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

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 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 夫的两篇科普短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 学《新疆域》的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请学生谈谈自己阅读的初步印象。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2、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明确:《恐龙无处不有》,说明对象是“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角度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 《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是“恐龙的灭绝”,说明角度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3、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思路。 《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思路: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段,这两句话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第二部分为2—7段,介绍恐龙无处不有是因为大陆在漂移。2、3段介绍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4、5段写这一发现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作者没 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6、7段作者思有所获,“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 自己在迁移”。 第三部分为8—12段,简明介绍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第四部分为13—15段,再次聚焦南极恐龙和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 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优秀教案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4.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5.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 1.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2.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教学难点】 1.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件 《恐龙无处不有》 【课文导入】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

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课堂环节导航】 一、出示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资料链接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本课两篇短文就是依据一些科学发现进行科学推理的科学小品文。 三、预习反馈 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 四、初读感知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与教学反思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课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 出 自 杜 甫 的 《 春 夜 喜 雨 》 ◆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 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采用比较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懂得写作文章可 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 的科学思维能力。 2.体会语言的准确、平实、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2.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 课 前 预 习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自小喜欢读科幻 小说,18岁那年开始创作,在1941年的《理智》中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原 则”,其代表作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写作背景 本课两文皆选自《新疆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20世纪 70年代以来,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大争论。美国科普作家阿西 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追寻恐龙灭绝原因,写成此文。 读准字音遗骸.(hái)褶.皱(zhě)劫.难(jié)追溯.(s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明白所介绍的事理。 2.学习筛选信息的主要方法,并能逐步自主实践。 3.梳理文段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逻辑推理思路。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明白所介绍的事理。 2.梳理文段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逻辑推理思路。 【教学难点】 梳理文段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逻辑推理思路。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恐龙感到好奇吗?恐龙真的曾经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生活过吗?看起来高大威猛的恐龙又是因为什么在地球上永远消失的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了解更多与恐龙有关的科学知识吧。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让学生对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作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55年任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助理教授,后专职从事写作,是世界知名的科幻文学和科普作家。主要科普作品有《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数的趣谈》等,重要科幻文学作品包括“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系列”“基地系列”中的多部中长篇小说。 2.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给读不准的字词注音,理解词语。(1)字词正音 臀(tún) 骨骼(gé) 漂移(piāo) 流逝(shì) 褶皱(zhě) 携带(xié) 两栖(qī) 彗星(huì) 潮汐(cháo xī) 劫难(jié) 致密(zhì)陨石(yǔn) 追溯(sù) (2)词语解释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等相关知识,拓展视野。借助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过渡:这两篇文章虽然从题目来看好像毫无关联,但是读后我们发现文章都和恐龙有关系,两篇文章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吗?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能力目标 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 和说明角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思考自然和社会,多角度看问 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身体表面覆盖着有鳞 片的皮肤。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在这漫长的1.65亿年 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 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 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一个早晨,草食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 餐,“轰”的一声巨响,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爆炸发生了,从此恐龙便 慢慢地减少,直至最后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 题走进阿西莫夫笔下的科普世界去寻求答案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辨音: 遗骸褶皱劫难追溯 (2)释义: 遗骸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 选四名同学回答, 明确: (1)hái zhěnàn sù (2)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