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

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

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作业(统编版)教学目标:

1. 了解调解与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区分调解和仲裁的区别和联系;

3. 了解调解和仲裁在法律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1. 了解调解和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区分调解和仲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调解和仲裁在法律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小组讨论,讨论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遇到过一些矛盾冲突,如何解决?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讲解调解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3.区分调解和仲裁的区别和联系。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调解和仲裁在解决纠纷时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效果。

四、互动讨论(10分钟)

1.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一下,在实际应用中,调解和仲裁比起诉有什么优势;

2.各个小组对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进行总结。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从媒体上收集一些相关的案例,总结调解和仲裁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写一篇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互动式教学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调解和仲裁的概念、特点和运作方式,并且能够理解调解和仲裁在法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思维开放,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此外,教师还布置了一篇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调解和仲裁的理解。整个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调解和仲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7.2心中有数上职场(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

7.2心中有数上职场(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 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作业(统编版)课程名称:心中有数上职场 适用年级:高二 教材版本: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统编版 课程目标: 1.了解职场中的常见法律问题和安全问题,掌握一定的应对方法。 2.提高职场中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了解自我权益保护和维权的途径。 3.培养学生的职场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职场中应对各种情况的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职场中的法律问题和安全问题 1.职场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2.职场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3.如何应对职场中的法律问题和安全问题 第二部分:职场中的常见情况解决方案 1.如何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 2.如何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3.如何掌握职场礼仪和沟通技巧

课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长 第一部分 职场中的法律问题和安全问题 1.讲解职场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2.讲解职场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3.策划案例分析,讨论应对职场中的法律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方法 授课、个案分析和讨论 2课时 第二部分 职场中的常见情况解决方案 1.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处理 2.工作中的挑战与压力应对 3.职场礼仪与沟通技巧 案例研讨、演讲、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 2课时 总课时 4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职场中的常见法律问题和安全问题,掌握一定的应对方法。 2.提高职场中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了解自我权益保护和维权的途径。 3.培养学生的职场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职场中应对各种情况的解决方案。 教学手段: 案例研讨、演讲、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 教学评价: 1.每节课结束时,采用小组讨论或问答方式进行课堂检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在每学期末,采用期中/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作业安排: 1.考察学生对于法律和安全问题的了解,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法律和安全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讨论。 2.让学生针对自己关注的职场问题进行调研,撰写关于职场问题的论文或述评。 3.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职场经验,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的职场心得和疑问。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2单元·探究与分享·答案

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二单元(第5-6课)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等材料答案及解读 5.1 P42“探究与分享 ◆上述情形中家长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案例一:父母拒绝赔偿的理由无法成立。原因有以下两点。 (1)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 (2)民法典第一千ー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未成年子女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该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本案中学校也有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案例二:小芙的父亲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理由无法成立。原因如下。 父母离婚并不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父母作为监护人理应支付抚养费,不因探望权等而发生变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P43“相关链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体系结构 材料通过介绍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体系结构,帮助学生了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民法典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基本法律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婚姻家庭法律、法规。(1)家庭关系在民法上被称作婚姻家庭关系或亲属关系,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或亲属关系的民法规范被称作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属于身份法。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规范的婚姻家庭关系是基于两性关系、血缘关系和扶养关系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血缘关系也包括法律拟制血缘关系,法律拟制血缘关系是家庭生活中自然血缘关系的必要补充。 (2)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立法作为规范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涉及家家户户的利益。为进一步弘扬夫妻互敬、孝老爱亲、家庭和睦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稳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以婚姻法和收养法为基础,在坚持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ー妻,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修改了部分规定,并增加了一些新规定。 (3)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共五章七十九条,分为一般规定、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其中第三章“家庭关系”分两节。第一节为“夫妻关系”,对夫妻地位,夫妻的姓名权、人身自由,相互扶养义务,日常家事代理权,相互遗产继承权以及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等作了规定。第二节为“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非婚生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亲子关系异议之诉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抚养和赡养义务,兄弟姐妹间的扶养义务等作了规定。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条文和法律制定过程中的相关讨论,引导学生明确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帮助学生理解婚姻家庭制度。

5.2薪火相传有继承(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

5.2薪火相传有继承(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 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作业(统编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薪火相传的概念及其在法律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2. 掌握新时代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职责与使命; 3. 分析现实案例,加深对法律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理解; 4. 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社会公正与法制秩序。 二、教学内容: 1. 薪火相传的概念及法律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2. 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职责和使命; 3. 现实案例分析与职业道德教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绘声绘色地讲解《论语》中的“三人行”,引出薪火相传的概念。再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了解薪火相传的具体体现以及在法律领域的重要地位。 2.讲解:介绍律师、法官、检察官三个职业的职责和使命,探究他们从业的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3.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诸如“李洪志案”、“高晓鹏案”等法律案例,探究其中的法律问题和相关职业人员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法律界的公平和公正。

4.讨论:教师进行现场问答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职责、义务、职业道德等概念的了解,并引导学生就今后如何担当法律角色 进行探讨。 5.总结:教师对本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给出学习 建议,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环境中去。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法律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2. 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具体理解职业道德规范,加深学生对职 业责任的认识。 3. 小组讨论和现场问答,帮助学生深入探讨问题,激发学生思 维的活跃度。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的讨论表现、案例分析的质量等方面,评价学生对 重要内容的把握程度。 2.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考查、现实案例分析的小测验,评价学生 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评价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 运用情况。 六、课后作业: 1.阅读新学习法律知识,包括新法律或有关案例,理解职业道 德规范; 2.撰写一篇思考稿,发表个人针对现行法律制度和职业职责义 务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建议:

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

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 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作业(统编版)教学目标: 1. 了解调解与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区分调解和仲裁的区别和联系; 3. 了解调解和仲裁在法律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1. 了解调解和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够区分调解和仲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调解和仲裁在法律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小组讨论,讨论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遇到过一些矛盾冲突,如何解决?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讲解调解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3.区分调解和仲裁的区别和联系。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调解和仲裁在解决纠纷时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效果。 四、互动讨论(10分钟) 1.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一下,在实际应用中,调解和仲裁比起诉有什么优势; 2.各个小组对自己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进行总结。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从媒体上收集一些相关的案例,总结调解和仲裁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写一篇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互动式教学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调解和仲裁的概念、特点和运作方式,并且能够理解调解和仲裁在法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思维开放,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此外,教师还布置了一篇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调解和仲裁的理解。整个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调解和仲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9.1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识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不同的调解方式,明确调解制度的特点和程序。列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济仲裁等仲裁形式,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教材分析】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由引言和两框构成。 引言是本课的导人,说明人类社会有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且这些方式优势不同、功能各异,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纠纷发生后,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第一框“认识调解与仲裁”,讲述发生纠纷时,通过和解解决纠纷的特点,阐释调解的内涵、特征,说明调解制度的类型、作用,明确人民调解的特点、原则等,阐明仲裁的类型、商事仲裁的内涵和特征; 第一框“认识调解与仲裁”,包括两目。第一目“以和为贵选调解”,阐释调解的内涵与主要类型,阐述人民调解的特征、原则与调解协议的效力,闹明调解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目“便捷经济选仲裁”,闹释仲裁的主要类型,阐述商事仲裁的内涵、适用范围与基本制度,闸明仲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两目分别介绍了两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调解的显著特征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仲裁的显著特征是便捷经济,它们都是常见的、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也都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 1.明确解决纠纷存在多种途径,注意把握调解的种类。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与优势。 3.面对纠纷时,能够选择合法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或途径,并对相关案例作出科学分析。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仲裁法》等法律对于仲裁的相关规定。 2、科学精神: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和程序。 3、法治意识:树立以和为贵的法治观,增强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4、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调解和仲裁的含义、适用及其类型;理解人民调解的组织、性质、原则及其效力。 【教学难点】调解的类型、仲裁的类型和仲裁制度的特点。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 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作业(统编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诉讼权利的基本定义和内容;了解正当程序 的基本保障措施;掌握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程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法律权利的意识,提高学生的 法律素质和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诉讼权利的基本定义和内容。 2. 掌握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程序。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律知识和程序。 2. 案例分析。 3. 课堂讨论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 引入刑事案例,让学生了解在刑事案件中如何行使诉讼权利, 引发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2. 知识讲授 (1)什么是诉讼权利?

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诉讼权利,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两种。 (2)正当程序的保障措施 让学生了解正当程序的保障措施,包括公开审理、合法证据、无罪推定等。 (3)民事诉讼的程序 讲解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立案、受理、调解、审理和执行等环节。 (4)刑事诉讼的程序 讲解刑事诉讼的程序,包括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开庭审判和判决等环节。 3.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案件的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4. 课堂讨论和互动 以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可以让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讨论,从中总结出正确的行使诉讼权利的实际方法。 五、教学评估方法: 1. 课堂测试 通过课堂测试的方式,对学生掌握的诉讼权利相关知识进行考核,从中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 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练习和巩固,学生可以借助学籍手册中的相关例题进行练习。

9.1科学立法 教案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课题: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九课第一框(9.1)科学立法教学设计 课程类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梁源清授课班级:高一5班(选考班)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必备知识: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原则;理解科学立法的措施。 (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聚焦现实问题使用法律解决的能力。(三)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科学立法的相关内容,认可科学立法的过程,认同我国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对国家立法工作所做的努力持肯定态度。 (2)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立法的内涵,掌握科学立法的原则和措施,培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法治意识:通过活动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能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教学内容分析】 (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单元分析、教学篇章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定位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中的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科学立法的内涵”。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科学立法的内涵,分析科学立法的原则。第二目“推进科学立法”。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推进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本框内容作为第九课第一狂,有必要理顺第九课四框的关系。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起点。【学情分析】 生活经验:高一学生根据其他生活中的现实案例或者普法途径已经学习一定的法律经验,知道维权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但是学生对于打官司依据的法律是需要更新的意识比较薄弱。学生已经了解到立法机关有人大,但是对于如何科学立法还缺乏认识。 知识基础:经过第七课第八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本课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我国立法已经开启了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重大转变。【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 2.教学难点:推进科学立法的原则。 【教学方法】 本课立足课程特点、学生特点,使用小组活动探究法、视频教学法、快问快答抢答游戏等多样教学方法贯穿课堂。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 2.准备盲袋。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生活之中离不开的保护伞]播放两张图片,学生看图片思考交警依据什么来办事?思考法院依据什么来给孙小果判刑? [答案预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

4.1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

4.1权利保障于法有据(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 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作业(统编版)教学目标: 1. 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专属权利内容; 2. 熟悉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具体措施和 作用; 3. 精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法》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 4. 能够分析不同情境下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5. 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关注公民权利保障 在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专属权利的内容; 2. 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措施和作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法》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 教学难点: 1. 公民权利保障的实践问题; 2. 法律实施的过程和机制。 教学方法: 1. 观看视频、图片等教学媒体; 2. 讨论和分析法律案例,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等互动性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情景表演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利用视频和图片等媒体,让学生认识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专 属权利的内容,并思考公民权利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讲解(30分钟) 1. 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措施和作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法》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 3. 法律在公民权利保障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针对一些实际案例,由学生分析不同情境下公民权利受到侵害 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并探讨法律实施的过程和机制。 四、小组讨论(20分钟) 分别由学生担任角色,模拟实际情境中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场景,进行讨论和辩论。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思维方式和讨论角度,提 供相应的引导和建议。 五、总结(5分钟)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提醒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和实 践案例的研究和探索,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作业布置: 1. 针对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撰写一篇500-800字的综述文章;

3.2有约必守,有约必责(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

3.2有约必守,有约必责(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 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作业(统编版)教学目标: 1.理解“有约必守,有约必责”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专业术语“契约”,掌握与契约相关的法律知识。 2.掌握合法契约的基本要件及其缺陷,了解契约的种类和违约 的应对措施。 3.了解契约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在生活中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板书教学主题————“有约必守,有约必责”,询问学生 对此的理解。 2.通过生活实例或法律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契约的重要性。 二、讲解 1.讲解契约的含义、重要性和种类,并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契约。 2.讲解合法契约的基本要件和契约缺陷的种类及法律后果。 三、实例分析 1.以生活案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合法契约的各种要素。 2.分析合法契约的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 契约的实际作用。 四、练习测试

1.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知识储备,写出针对该案例应对的契约。 2.提出契约的缺陷,让学生在保证权益的同时,加强对契约内容的了解和审慎。 五、总结与归纳 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基本要点和实际作用。 2.思考一些细节问题和法律决策在契约制定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1.针对上述讲解的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写出对于该案例的一份合法契约。 2.收集生活中契约案例,并分析契约缺陷及其后果。 教学重点: 1.把握合法契约的基本要件及其注意事项,能够写出规范合法的契约。 2.了解契约的种类及其实际作用,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强权益保障。 教学难点: 1.各种契约概念的深入理解,了解契约的细节要素。 2.结合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人生经验的积累。 教学评价方法: 1.教学和学生互动,比较发散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意见。 2.针对练习测试题,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搜集学习效果。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

4.2权利行使注意界限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二政 治新教材《法律与生活》配套课件+教案+作业(统编版)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权利行使的界限及其作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合理权利的行使方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理解权利行使的界限。 2. 了解权利行使的作用。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于权利行使界限的理解。 2. 帮助学生意识到合理权利行使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生演讲。 教学过程: 一、引入(5min) 1. 通过启发问题引入课题:你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但 是你可以随便把衣服扔在地上吗? 2. 获取学生对于权利行使的理解,引发学生关于权利行使的思考,创设高度课堂氛围。 二、讲授(15min)

1. 权利行使的边界:权利的行使需要符合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社会公德。 2.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相互挂钩的,权利的行使需要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3. 合理权利的行使:权利的行使应该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应该考虑其他人的权利及社会和谐。 三、案例分析(20min) 1.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权利行使的界限。 2. 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合理权利的行使与不当权利行使的区别。 四、小组讨论(20min) 1.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具体的议题,围绕该议题探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及合理权利的行使方式。 2. 引导学生互相分享、交流意见和思考,互相学习。 五、学生演讲(10min) 1. 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讲,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2. 通过学生演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掌握合理权利的行使方式。 六、作业(5min) 1.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并查看答案。 2. 完成思考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权利行使的界限及合理权利的行使方式。 教学反思: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认识调解与仲裁 第1课时 教案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一框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识别调解和仲裁的不同方式,明确调解、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和程序。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生活中纠纷解决方式,调解的含义、类型,仲裁的类型、特点。 难点: 理解商事仲裁的制度规定,区分仲裁与诉讼。 【教学过程】 探究点一调解 【合作探究】 议题:全面认识调解制度 材料一某化工厂排放废水,污染了农民甲、乙、丙、丁的农田,使四户农民所种庄稼分别减产40%、50%、60%和65%。经诉前协商未果,四位农民先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审判员的主持下通过调解,化工厂同甲、乙、丙三户达成赔偿协议。当人民法院向农民丁送达调解书时,丁以未参加调解和赔偿数额偏低为由不服,再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调解书对丁是否有效? 材料二2019年3月20日,冯某放学回家,途经张家门口时(当时张某本人不在家中),被其饲养的三条狼狗咬伤,被碰巧路过的赵某送到镇卫生院进行临时包扎,同时打电话向派出所报警,然后又打电话告知冯某的母亲吴某和狼狗主人张某。吴某和张某同时到达卫生院,将冯某送到县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再到县医院进行消炎治疗。当天的所有费用均由张某支付。在后续治疗期间,张某也经常去看望冯某。经过近一个月的疗程,至2019年4月10日,冯某已基本康复,而此时吴某已花去后续医疗费近万元。为赔偿一事,吴某数次到张某家协商,张某始终只对当天的费用认账并称已全部支付,其他的不予认账。吴某又找到了村调解委员会,请村调解委员会出面调解数次,均无果。于是,吴某于4月16日来到乡司法所,申请调解。 (2)假如你是人民调解员,应当如何调解? 答案(1)该调解书对丁无效。因为调解必须在尊重当事人的权利的基础上进行,达成调解协议,才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在本案中,丁既未参加调解,也不同意调解协议确定的赔偿数额,化工厂同农民甲、乙、丙三户所达成的协议,对农民丁不具有法律效力。

9.1科学立法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必修3第三单元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隔离一部手机,守护一座校园——科学立法》 高一政治潘英慧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 第九课围绕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重在从微观上说明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主要探究了人大科学立法的内涵、要求,政府严格执法的内涵、要求,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内涵、要求,公民全民守法的要求。 第一框“科学立法”,阐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系统阐释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与前两框一起构成了法治中国的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统筹和谋划。 二、教学目标 1. 必备知识: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基本标准;理解科学立法的要求。 2.关键能力: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通过学习,明确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三、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可科学立法的标准,认同我国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及其做法的科学、严谨性。增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2.科学精神。通过案例和老师讲授、学习,明白法律制定的流程,知道立法的科学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3.法治意识: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社会。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判断标准;理解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要求。 2.教学难点:理解科学立法的判断标准;理解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总体要求。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过关测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过关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调解认识正确的是( ) ①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 ②人民调解要通过人民法院设立的调解委员会进行 ③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④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人民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人民法院组织的调解属于诉讼调解,②错误; ①③④正确。故选C。 2.某小区居民甲在开车时不小心将乙养的一条宠物狗碾死了。为此甲和乙之间发生了纠纷。你认为甲乙选择解决纠纷最好的方式是( ) A.乙向法院起诉,让甲赔偿 B.乙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让甲赔偿 C.乙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让甲赔偿 D.乙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让甲赔偿 【解析】B 本题涉及平等主体间的民事纠纷,可以使用调解、仲裁、起诉等方式解决。但针对本案涉及甲乙双方日常生活中的小纠纷,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调解,B符合题意;A观点正确,但不符合设问中的“最好的方式”这一限制性要求;甲乙未达成任何协议,无法申请仲裁,排除C;甲乙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而不是行政诉讼,D不选。 3.刘家住三楼,李家住二楼,刘家洗衣服经常拧不干就搭在阳台上晾晒,导致水滴在李家晒的衣服上。为此,李家经常提醒刘家,可刘家说这是自家的阳台,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别人出主意让李家打官司,李家又不想打。李家不愿打官司,但可以通过下列哪些方式解决此纠纷( ) ①人民调解②诉讼调解③仲裁④民事诉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调解、仲裁是不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其中调解分为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

认识调解与仲裁-学案-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小组号: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调解的相关事项,明确调解的优点。 2.把握仲裁的含义和过程,掌握仲裁的意义。 3.通过调解与仲裁的学习,提高解决纠纷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调解的含义、类型,仲裁的类型、特点。 难点: 区分仲裁与诉讼。 【知识拓展】 行政调解是在国家行政机关的主持下,指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基础,由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对争议双方的说服与劝导,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让互谅、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以解决有关争议而达成和解协议的活动。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1.解决纠纷的途径: 2.调解、仲裁、含义和分类。 种类特点效力 诉讼 调解 诉讼外调解人民 调解 行政 调解 仲裁 调解 调解仲裁 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 适用范围 与诉讼的关系 申请前提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生。

区别 含义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 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 法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 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的,根据其在争议发生 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 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裁判。 受理 机关 诉讼调解:人民法院;人民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国家 行政机关;仲裁调解: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它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 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法律 效力 诉讼调解书与判决书有同等法律 效力,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 性质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 人不自觉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 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裁终局,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 法院起诉,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 受理。 适用 范围 一般的民事纠纷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 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 联系 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由非司法机关的第三方参与的纠纷解决方式。 三、学以致用 1.某小区物业公司因林女士拒交物业费,断了林女士家的水电。双方要解决此纠纷可以通过() ①人民调解,达成调解协议②行政诉讼,向人民法院申诉 ③商事仲裁,进行仲裁裁决④民事诉讼,向人民检察院上诉 A.①② B.②④C.①③D.③④ 2.甲与乙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因该合同履行发生的纠纷,由某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因货物质量问题甲乙发生纠纷。关于本案( ) ①甲乙无需支付任何仲裁相关费用②乙可独自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③甲乙仍然可以以调解的方式解决④乙不服仲裁裁决可在规定期限内上诉 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3.在长期的实践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传统文化倡导“和为贵”,发生纠纷时,最好忍耐,避免双方当事人伤和气 B、诉讼调解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但是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C、当平等主体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D、当事人如果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再进行诉讼 4. 2022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9周年。诞生于20 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人民调解作为“枫桥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1)人民调解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2)阐述人民调解的作用和意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生。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复习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复习学案 大同市煤矿第一中学校李鑫 课标要求核心素养 1.识别调解和仲裁的 不同方式,明确调解、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 2.解析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特点。法治意识 明确仲裁制度的特点和程序;通过对诉讼及其特点、 诉讼的主要类型的探究,认识诉讼的特点和程序。 科学精神 正确理解调解的含义、种类;了解人民调解;了解仲 裁的含义、特点;明确商事仲裁与诉讼只能选择其一; 正确理解诉讼的含义、特点;了解诉讼法;明确诉讼 的主要类型。 【知识框架】【热点探究】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为逾期交房,被业主林某告上了仲裁庭。根据双方合同约定,开发商每逾期一天,须按房款的1‰支付业主违约金。然而,逾期3个多月,开发商仍未交房,按房款100万元算,违约金已经超过10万元。对开发商来说,一旦按约定的违约金支付的话,要面对几百户业主,违约金数额巨大承受不起;对业主来说,违约金过高,即使通过法院诉讼途径也不可能拿到这么多违约金。最终,仲裁庭作出仲裁,开发商支付给林某2万元违约金,并在一个月内办理好交房的相关手续。 假如事后林某觉得违约金太少,是否可以要求仲裁庭或者法院重新审理该案?为什么? 【必备知识】 1.比较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2.调解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分别由谁主持?重点阐述人民调解的原则。 3.说说你对商事仲裁原则的理解。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4.诉讼的特点是什么?请从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等角度比较三大诉讼。 【关键能力】 1.不同调解比较 调解 类型 主持机 构 适用阶段适用纠纷类型|效力适用法 律规范 主要作用 人民 调解 (诉 讼外 调解) 人民调 解委员 会(群众 性组织) 民间纠纷发生后至当事 人采取仲裁、诉讼等其 方式前 民间纠纷|调解书具有 民事合同性质,人民调 解不可强制执行,经人 民法院依法确认才有 强制执行力 人民调 解法 在不占用行政 与司法资源的 情况下有效化 解大量民间纠 纷 行政国家行行政执法过程中,处理民间纠纷或轻微刑事相关行在行政管理过

认识调解与仲裁(教学设计)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9.1认识调解与仲裁 【课标要求】 1.纠纷解决的多元途径。调解、仲裁的分类。 2.纠纷解决多元途径存在的必要性。 3.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 4.各种纠纷解决途径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2.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3.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 【教学重点】 调解、仲裁的分类 【教学难点】 各种纠纷解决途径的作用。 【思维导图】 【知识解读】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1.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 ⑴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无法和解时,人们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⑵不过,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线咨询、评估、调解、仲裁的功能,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2.调解 (1)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注意:调解是通过第三方达成的;和解是当事人双方。 ⑵类型:我国已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类型) 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 ⑶人民调解 ①含义: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②性质: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注意: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受司法助理员的具体指导开展调解工作。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③要求:人民调解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④效力: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鉴于实践中调解协议达成后当事人反悔或不履行的情况时有发生,人民调解法确立了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⑷行政调解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9.1认识调解与仲裁第1课时学案

9.1认识调解与仲裁 一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仲裁法》等法律对于仲裁的相关规定。 2、科学精神:了解非诉讼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了解调解、仲裁的主要特点和程序。 3、法治意识:树立以和为贵的法治观,增强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 4、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决纠纷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调解和仲裁的含义、适用及其类型;理解人民调解的组织、性质、原则及其效力。 【难点】调解的类型、仲裁的类型和仲裁制度的特点。 三思维导图 四课前预习 1.商事仲裁 (1)适合商事仲裁的纠纷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______________或者其他____________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 ①在商事仲裁与_________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②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_________________为前提。 ③仲裁程序比较_______,仲裁审理一般________进行,而且______________。因此,仲裁更加________、经济。 ④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____________。 2.调解的种类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在不同层面为解决纠纷发挥着重要作用。

(1)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____________,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2)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相比之下,_________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4.仲裁的特点 (1)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2)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__________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3)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__________,而且一裁终局。因此,仲裁更加便捷、经济。 (4)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__________。 5.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1)含义:通过第三方的________、________,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________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2)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包括________调解、________调解、________调解、________调解等,它们在不同层面为解决________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自我检测 1.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父母与子女之间因抚养或赡养问题发生纠纷,可以选择调解 ②甲乙两人因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产生的纠纷,可以申请仲裁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选择性必修2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某小区居民甲在开车时不小心撞伤了乙养的宠物狗,为此甲、乙发生了纠纷。下列解决此纠纷最好的方式是() A.乙向人民法院起诉,让甲赔偿 B.乙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让甲赔偿 C.乙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让甲赔偿 D.乙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让甲赔偿 2.进城务工人员张某因为工资待遇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到该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的结果是用人单位付给张某70%的工资。张某不服此裁决,又到人民法院起诉,诉状被驳回。这是因为() A.仲裁方式坚持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B.仲裁方式坚持一裁终局原则 C.仲裁方式坚持独立原则 D.仲裁方式坚持或裁或审原则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B.我国的调解方式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 C.当事人一方可强制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D.公民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甲家的鸡飞到乙家,将其晒在地上的小麦吃了不少,而且弄上了很多鸡粪,乙驱赶甲家的鸡时不小心将其打死,为此甲、乙两家发生纠纷。下列解决此纠纷最好的方法是() A.甲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让乙赔偿一只鸡 B.甲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C.甲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 D.甲可以请调解委员会给予调解 5.村民王某不满区政府给予的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遂将区政府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裁定区政府的补偿方案不损害王某的合法权益,驳回王某的起诉。王某仍然不服,可以() A.向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B.请朋友张律师作为代理人上诉 C.向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 D.向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6.蔬菜种植大户老李与同村从事蔬菜贩运的老王就购销合同产生纠纷,老李又不想打官司。对于老李来说以下解决纠纷比较适合的方式是() ①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②由人民法院主持达成调解协议 ③与老王达成仲裁协议,由仲裁机构仲裁④向特定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买卖合同发生纠纷,双方约定了仲裁协议,甲公司向某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裁决后,乙公司不服该仲裁裁决,也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付款义务。在这种情况下() ①甲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②甲公司可以就该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 ③乙公司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④乙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