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人教版法律与生活实践教案

2023高中人教版法律与生活实践教案

一、引言

2023年高中人教版法律与生活实践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与应用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活实践案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与行为准则。

二、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

1. 学习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

2. 了解主要的法律法规,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并能正确运用;

3. 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强化法治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法律的定义及其作用

- 法律的基本原则:平等、公正、公开、诚信、公共利益优先等

2. 主要的法律法规介绍

- 宪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权利

- 刑法的主要内容与罪名分类

- 民法的基本原则与民事责任

3. 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案例分析

- 刑事案例:盗窃、故意伤害等

- 民事案例: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

- 行政案例:行政执法、行政诉讼等

4. 培养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 法律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性

- 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 法律服务资源的利用与法律援助

四、教学方法

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

3. 讨论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

1. 引入:

通过展示法律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法律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概念阐释:

简要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基本原则。

3. 法律法规学习:

分别介绍宪法、刑法、民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与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 案例分析:

选择具体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5. 讨论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

1.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形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参与度、表现与成绩,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七、拓展延伸

1. 组织参观法庭、公安机关等法律机构,增强学生对法律实践的了解;

2. 鼓励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教育活动等,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

八、教学资源

1. 课本教材:2023版高中人教法律与生活实践教材;

2. 多媒体资源:PPT演示、案例分析视频等;

3. 网络资源:相关法律知识网站、法律案例等。

九、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应对法律问题,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高中政治 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教案:解析三大诉讼 Word版含解析

第二框解析三大诉讼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描述与分类:理解诉讼、诉讼法的含 义;理解诉讼的分类。 2.解析与论证:明确诉讼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中的地位。 3.预测与选择:正确运用诉讼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辨析与评价:掌握诉讼三大类型的主要差异。1.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掌握诉讼、诉讼法的科学内涵。 2.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全面掌握我国的诉讼法,熟知诉讼法的基本要求。3.公共参与:借助于具体事例,掌握诉讼的特点和类型。 议题一| 诉讼及其特点 小张的老公王先生在婚后搞婚外恋,造成双方感情破裂,于是小张和王先生协议离婚。离婚协议约定夫妻共有的一处房产和一辆家用轿车归小张所有,女儿亦随其生活,王先生“净身出户”,并按月给付抚养费800元。小张与王先生到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五个月之后,小张发现王先生离婚前隐匿了夫妻共同财产,于是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离婚协议,重新分割财产。 探究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怎样理解诉讼的终局性? 提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探究2(辨析与评价·法治意识)法院会支持小张的诉讼吗? 提示:法院会支持小张的诉讼。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当事人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可以在离婚后1年内申请撤销财产分割协议,对全部财产重新进行分割。 1.诉讼 (1)含义: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

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3)特点: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 2.诉讼法: (1)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 (2)我国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全面理解诉讼的特点 内涵 公权性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程序性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终局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程序法是规定程序性权利、义务的法律。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属于程序法,刑法和民法都属于实体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是诉讼程序法,所以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如都要规定法院审理案件的方式、方法,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等等。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民事案件即民事权利、义务纠纷案件的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是规定处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程序法,所以它们之间也存在许多差异。比如,只有刑事诉讼法才规定有侦查程序、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程序及死刑复核程序等。 [典例]下列关于诉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诉讼与调解、仲裁、行政复议一样,都是解决纠纷的方式 B.诉讼又称“打官司”,是解决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 C.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种 D.诉讼旨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高中政治 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教案 保障各类物权 Word版含解析

第一框保障各类物权 学习任 务核心素养 1.描述与分类: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类型。 2.解析与论证:动产与不动产所有权取得方式的不同。 3.预测与选择:明确不同担保方式的特点,知道担保合同不能履行的影响。4.辨析与评价:建筑用地使用权与商品房所有权的关系。1.政治认同:保护财产权,激发经济活力。 2.科学精神:尊重他物权,创造社会财富。 3.法治意识:明确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4.公共参与:为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立法建言献策。 议题一| 定分止争——所有权 2019年7月,妻子陶某背着丈夫李某,借用哥哥陶某某的名义在市区买了一栋房子,房产证写的是哥哥陶某某的名字。没想到一年后哥嫂闹离婚,陶某的嫂子竟然要分割这栋房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2020年8月1日,陶某诉至法院。 探究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房产所有权的取得的决定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陶某付了款却失去了房产的所有权? 提示:房产所有权的取得不是取决于购买和房款的支付,而是取决于依法进行房产登记。房产证写的是陶某某的名字,就意味着陶某某取得所有权。 探究2(预测与选择·法治意识)陶某最终能否阻止其嫂子分割房产的要求? 提示:房产登记在哥哥陶某某名下,在法律上哥哥陶某某是该房子的所有权人;由于该房产在陶某某婚姻存续期间取得,在法律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陶某的嫂子有权参与分割。

1.财产制度与财产权 (1)财产制度 ①作用: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 ②地位: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2)财产权 ①含义: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②范围:包括所有权、他物权。 ③意义: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并以此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财产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 [想一想] 怎样理解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提示:一方面,财产是各种形式的劳动所得;另一方面,只有投资资本获得保护,劳动者的价值和权益才有保障。如果财产权不能获得有效保障,人们便失去投资和劳动的积极性,经济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清晰的产权是市场交换的前提,也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缺乏有力的财产权保护,其后果是经济纠纷、扯皮,市场主体自然就缺乏安全感,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也受影响,市场繁荣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2.所有权 (1)含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分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3)取得方式 ①不动产: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法律规定在一些特殊情形中,不动产所有权取得可以不经登记而发生效力。

2023高中人教版法律与生活实践教案

2023高中人教版法律与生活实践教案 一、引言 2023年高中人教版法律与生活实践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与应用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活实践案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与行为准则。 二、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 1. 学习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 2. 了解主要的法律法规,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并能正确运用; 3. 分析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强化法治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法律的定义及其作用 - 法律的基本原则:平等、公正、公开、诚信、公共利益优先等 2. 主要的法律法规介绍

- 宪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权利 - 刑法的主要内容与罪名分类 - 民法的基本原则与民事责任 3. 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案例分析 - 刑事案例:盗窃、故意伤害等 - 民事案例: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等 - 行政案例:行政执法、行政诉讼等 4. 培养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 法律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性 - 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 法律服务资源的利用与法律援助 四、教学方法 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 3. 讨论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

1. 引入: 通过展示法律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法律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概念阐释: 简要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基本原则。 3. 法律法规学习: 分别介绍宪法、刑法、民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与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 案例分析: 选择具体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5. 讨论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共同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 1.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6-2夫妻地位平等 教案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第2框“夫妻地位平等” 《夫妻地位平等》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理解婚姻法律关系,阐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2.教材内容分析:“夫妻地位平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第2框的内容。本框内容主要包括两目,第一目“平等的人身关系”,阐述了夫妻双方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夫妻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强调夫妻人格独立,夫妻双方家庭地位平等的重要标志是自由等;第二目“平等的财产关系”阐述了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区分,阐述了夫妻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对财产进行约定等。基于课标、教材和学情,本节课教学内容为第二目“夫妻地位平等”。 二、教学目标 1.本课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采用“小品表演”,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加强法律知识的生活化,活跃气氛,调动课堂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通过对“男主外、女主内”的辩论,正反双方对夫妻相处有更深刻的了解,对自己以后的婚姻生活种下一个平等的种子,同时能够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辩论中引用法律作为自己的论据,更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 3.通过抖音评论活动,综合运用本课所学来探讨身边常见的现象,培养学生冷静分析、理性发帖和独立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通过前面必修内容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专业法律知识和身边的现象的评论还是人云亦云偏多。本课内容比较清晰,没有思维难度,因此教学要侧重对学生进行法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综上,本课综合运用情境教学策略、探究策略、问题教学策略等。 情境教学策略:选取身边常见的案例为背景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整合本土资料,体现政治教学的时政性和价值引领作用。通过课件、视频和导图等技术手段,创设多维的和真实的情境。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全册重点知识汇总解析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全 册重点知识汇总解析 目录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二、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一、保障各类物权 二、尊重知识产权 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一、订立合同学问大 二、有约必守违约有责 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一、权利保障于法有据 二、权利行使注意界限 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 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一、家和万事兴 二、薪火相传有继承 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一、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二、夫妻地位平等 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一、立足职场有法宝 二、心中有数上职场 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一、自主创业公平竞争 二、诚信经营依法纳税 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一、认识调解与仲裁 二、解析三大诉讼 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一、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二、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三、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我们要学法、守法: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名成员,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今后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我们都处于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我们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民法和民法典: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它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的分类: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2023年中学生法制教案范文(通用5篇)

2023年中学生法制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中学生法制教案1 教学内容: 1、用幻灯片播放一些交通事故图片和一些相关的事故数据。 2、学习和中学生相关的交通法规知识。 3、识别一些基本的交通标志。 4、观看同学表演的交通法规相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交通法规知识和观看图片、相声,明确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造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生命的宝贵,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学重点: 懂得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时间: 周一班会 教学地点: 七年级3班教室 教学过程:

1.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 同学们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几天,我在电脑和电视上看到过许多交通事故的图片,真是触目惊心。据统计,全国每年就有400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交通事故,多么可怕的数字啊!一年就有4000多名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悲惨地离开了美好的世界。同时给4000多个家庭蒙上了阴影,带来了永远的悲痛。我们牢记血的教训吧!我们一起观看交通安全警示视频,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 2.学习和中学生相关的交通法规知识 (1)骑自行车应该遵守的规定先请有骑自行车经验的学生交流。然后老师补充总结: 1、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马路的慢行道上骑车。 2、自行车的铃、闸齐全并有效。 3、骑车时应靠右边慢行道行驶,人行道上不准骑自行车。 4、不闯红灯,拐弯减速慢行;不准双手离把,不准追逐打闹。 (2)行人上街和横过道路的规则 行人上街要走人行道,不要走车行道。横过街道和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要斜穿或猛跑。 行人横过道路时,应站立在路边,看清来往车辆后,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人行横道通过。通过时,须先看左右方向是否有来车,确认来车距离远无危险后才能通过。行人横过道路时,不要突然改变行走路线,突然猛跑,突然往后退,以防来车驾驶员措手不及,发生危险。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易混易错-2023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法律与生活》-【口袋书】2023年高考政治易混易错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1.民法仅调整自然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解析】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类型违反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 【解析】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平等地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法律根据自然人不同的年龄和智力状态规定了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类型并没有违反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 3.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此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固定不变的。(×)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5.自愿原则,就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可以不受限制地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解析】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即民事主体还应该遵循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等其他的民法基本原则。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1.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所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解析】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2.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均享有姓名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 【解析】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等权利。 3.与他人同名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解析】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表现是干涉、盗用、假冒等。与他人同名并没有侵犯他人的姓名权。

学校开展2023年法治教育第一课活动教案合辑五篇 (最新)

学校开展2023年法治教育活动教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法律进校园”宣传月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律进学校”活动的层次和效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为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为深入推进法治远安建设和加快建设XX市XX县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主题 学法用法,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 2023年XX月XX日 四、宣传重点 在全校师生中着重学习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与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五、活动内容 (一)上好一堂法制教育课。 1、聘请法制副校长集中授课,开展一场法制教育讲座,重点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少年儿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2、由学校分管安全卫生教育的刘老师上好秋季法制教育第一课。重点讲《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 3、召开主题班会,讲述交流发生在身边或知晓的遵纪守法小故事或违法受罚案例,开展“我最喜爱的法制小故事”评选,增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参与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一次“法制教育”主题升旗仪式。结合周一的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话,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和本地常见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在校学生有力倡导,提高在校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举办一次校园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黑板报、墙报、电子显示屏、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和形式,以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宣传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法治环境。各班办好一期法制教育黑板报或墙报。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5-1家和万事兴教案

作课题目:家和万事兴 作课教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中的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育小职责大”。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义务。父母既有抚养子女的义务,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要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虐待子女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目“敬老是义务”。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成年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人的,要承担法律责任,并介绍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与分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解析与论证: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主要行为及法律责任。 学科素养: 1.科学精神:全面认识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明确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正常的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2.法治意识:明确家庭关系既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家庭美德的引领,又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用法律规范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的行为,追求家庭幸福,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 3.公共参与:学会运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内容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教学难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中国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是由千千万万个小家庭组成的,而这千千万万个小家庭,与我们这个国家息息相关,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这个字眼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什么是家?你的家里都有谁? 观看视频《家和万事兴》并思考:视频中涉及到了哪些亲属关系? 总议题:家和万事兴法律伴你行

2023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知识点★★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核心知识梳理(统编版)

2023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知识点★★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备考策略 1.结合自己或家人的生活经验,讨论自愿、平等、诚信等民法原则,了解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理解如何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2.以“公民民事权利的实现和保护”为议题,探究人身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 3.“以怎样订立和履行合同”为议题,探究处理合同订立的程序、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违约和违约责任的案例。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考点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1.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 作用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特点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 意义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民事法律关系 含义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3)法治与德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民法基本原则 目的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家和万事兴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政治学科教案

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 2.父母对子女的义务:在家庭成员间的各种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为密切。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 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父母应当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 (1)监护职责:必须履行对未 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 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履行监 护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 女的财产利益。未成年子女造成他 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教育和保护:根据民法典规定,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相关链接】①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②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议学情境二:阅读”常回家看看”相关资料。结合材料,查阅资料,谈谈你对赡养的理解和认识。 二、敬老是义务 1.赡养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 有赡养的义务。赡养父母,要求子 女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 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 特殊需求。要求子女尊重、体贴父 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常回家看看】: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2023关于法制教育教案范文(通用5篇)

2023关于法制教育教案范文(通用5篇) 法制教育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参加活动中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在家庭环境中活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根据已有经验,在木偶表演中,发现他人活动的危险,并积极为他们提出安全建议。 活动准备: 1、事先与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幼儿家长联系 2、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参加真实的家庭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想去吗? 2、幼儿观察客厅,了解在客厅的安全注意点。 (1)观察客厅,熟悉客厅中的摆放。 教师:我们先来到他们家的客厅,发现客厅中存在的危险。 (2)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发现客厅存在的危险。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小弟弟和小妹妹在干什么?

②教师才做玩偶表演:小女孩被小椅子绊倒,小男孩的脚踢到电视柜下面的尖角上。 ③教师:小妹妹被绊倒疼不疼呀?怎样走路才不会被绊倒呢?小弟弟的脚踢到了哪里?他的脚会感觉怎么样? 3、引导幼儿观察餐厅,知道在餐厅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餐厅,了解餐厅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餐厅中存在的危险。 4、引导幼儿观察卧室,知道在卧室中的安全注意点。 (1)引导幼儿观察卧室,了解卧室中的物品摆放。 (2)引导幼儿观看玩偶表演,发现卧室中存在的危险。 5、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去做客,发现了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危险,我们还帮助了他们。那我们在家的时候呀注意些什么呢? 法制教育教案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

学校开展2023年法治教育第一课活动教案通用5篇 (优质)

学校开展2023年法治教育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认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2、能力:能够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制意识。 3、知识: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知道如何增强法制意识。 二、教学活动 (1)“新闻播报” [视频]电子眼避免司机选择性守法 (2)读书·自学 环节一:知道法制建设的要求是什么?地位是什么?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52—P56,独立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青少年怎样增强法制观念? 环节二:深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1、教师重点突破:设计两个问题加深学生理解 ①这四项要求去掉其中一个会怎样? ②得出什么结论 2、教师归纳: ①这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整体。 ②没有立法、守法,执法和司法就没有依据;没有执法和司法,所立的法律就失去权威,守法就失去了有力的保障。 环节三:理解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的意义,树立法制观念 1、课件展示 案例一:法律家族的新成员 案例三:观点大声说 正方:守法出行可获奖金利大 反方:守法出行可获奖金弊大 ①小组争论,达成共识 环节四、学以致用,落实行动

教师:我们知道了加强法制建设的要求。我们中学生能为法制建设做些什么呢? 案例四:视频:网友的积极建言体现了思品课的哪个道理? 回顾总结: 教师总结:我国的法制建设为人民,法制建设靠人民,法制建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护法的公民,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我国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现象依然存在。建设法治国家除了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还需要健全法律监督。 学校开展2023年法治教育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不*等现象分析,使学生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等的; 2、正确认识、理解*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培养学生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等权利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等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正确,我们主要要从法律

2023青少年法制教育教案7篇

2023青少年法制教育教案7篇 青少年法制教育教案 一、教学内容: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 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青少年法制教育教案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 五、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 课件。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5篇)

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5篇) 为大家整理的《政治与法治》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23《政治与法治》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集体的温暖;(2)增强集体荣誉感;(3)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能力目标 (1)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得荣誉的能力; (2)培育在集体生活中,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感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集体的内涵;(2)了解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内涵; (3)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感受集体的温暖;(2)认同集体力量的强大; 2.教学难点 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个体力量的相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板书) 第六课“我”和“我们”(板书) 第一框集体生活邀请我(板书) 1.集体的温暖(板书) (1)集体的含义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板书) 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集体荣誉的作用和来源 作用: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

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来源: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2.集体的力量(板书) (1)正确认识集体(板书)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2)集体力量的来源(板书)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3)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板书)或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4)集体的力量对个人的作用(板书)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2023道德与法治教案_1

2023道德与法治教案 2023道德与法治教案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明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3)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4)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2、能力: (1)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归纳监督政府权力的若干途径,分析政府依法行政和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分析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内涵等。 (2)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就有关政府依法行政和权力监督体系的内容,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 (4)学会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2)认识人民监督政府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培养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3)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和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4)明确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政府是法治政府。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政府接受监督的重大意义。(重点) 2.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具体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国,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依法行政, 但是滥用权力时有发生,怎样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呢?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二、课堂探究活动一: 1、教师提问: 同学们,大家讨厌贪官吗?为什么? 你心目中的好官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学教材46页第一段和47页最后一段,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及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监督的意义。 结论一:为什么监督政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