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近年早产儿管理已成为新生儿病房的重要问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克的小早产儿病死率仍然较高,临床处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讨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些主要临床问题及管理。

一、保暖

出生后即予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26~28oC,湿度50~60%,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立即放在预热的暖箱中。维持恒定的适中温度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早产儿适中温度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3~35oC左右,暖箱相对湿度70~80%,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湿度要80-90%。为保持暖箱温度恒定,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如须暂时离开暖箱亦应保暖。

二、呼吸管理

1、头罩或鼻导管吸氧:吸室内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85%者,应给予吸氧,一般用头罩吸氧,应尽可能采用有空氧混合的头罩气源,总流量为4-6L/min,根据Sp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氧浓度,对日龄较大者可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5-1.0L/分。要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监测血氧饱和度,一般将SpO2维持在90%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轻症或早期NRDS、湿肺、呼吸暂停、感染性肺炎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压力以3-5cmH2O为宜,吸入氧浓度尽可能低一些,及时使用CPAP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3、机械通气:如用CPAP后病情仍继续加重、PaCO2升高、PaO2下降,则改用机械通气,一般先用常频通气,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如常频通气效果不理想,可改用高频通气。

4、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诊断或疑诊NRDS者应给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要早期给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即可给药,不要等到X线出现典型NRDS改变。剂量每次100mg/kg左右,按需给药,如吸入氧浓度>0.4或平均气道压>0.78 kPa (8 cmH2O),可重复给药,间隔时间约10-12小时,有些病例需给2-3次。PS有2种剂型,干粉剂和混悬剂,均须冷冻保存,干粉剂用前加生理盐水摇匀,混悬剂用前解冻摇匀,可放在暖箱中预热。用PS前先给患儿清理呼吸道,然后将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预防用药:对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出生时即可给PS预防,在复苏后经气管插管给药,给一次,剂量100mg/kg。

5、呼吸暂停的防治:(1)加强监护:包括仪器监护、医师护士的密切观察。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部姿势自然,以减少上呼吸道梗阻。(2)刺激呼吸:发生呼吸暂停时予托背、弹足底,出现青紫需气囊给氧。(3)药

物治疗:氨茶碱:负荷量4~6mg/kg,静脉滴注,12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次1.5mg/kg,每天2~3次,保持血浓度在5-15ug/ml。氨茶碱缺点是半衰期短需多次给药,副作用较多,有烦躁、心动过速、惊厥、胃肠道出血、喂养不耐受、尿量过多、脱水及高血糖等。枸橼酸咖啡因: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较少,脂溶性高,透过血脑屏障快。负荷量20mg/kg(相当于咖啡因10mg/kg),24小时后给维持量5mg/kg,每天1次,静脉滴注,使血药浓度维持在10~20ug/ml。国内制剂为苯甲酸钠咖啡因,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有黄疸时慎用。纳络酮:主要用于母亲分娩时用过麻醉剂如度冷丁者(吸毒者禁用),剂量0.1mg/kg,静脉滴注,必要时4-6小时再用。(4)其他治疗:频发的阻塞性或混合性呼吸暂停,可使用鼻塞CPAP。如呼吸暂停仍频繁发生者需用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一般不需要很高。继发性呼吸暂停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6、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治疗。(1)呼吸支持:BPD患儿对呼吸机和吸氧产生依赖,要以尽可能低的气道压力和氧浓度,维持血气指标基本正常,争取尽早撤离呼吸机。(2)限制液体量:BPD的发生与液体量过多、肺水肿有关,应限制液体入量,并使用利尿剂,但利尿剂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剂量宜小,速尿每次0.5mg/kg。(3)糖皮质激素:激素具有抗炎作用,但副作用较多,不宜常规使用激素预防BPD。对严重病例可适当使用,以气道局部喷雾给药为宜。(4)抗感染:BPD患儿常并发肺部感染,而感染可促使BPD的发生和发展,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多做痰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5)营养支持:给足够的热量,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三、早产儿脑损伤的防治

1、颅内出血:维持血压稳定和血气正常,保持体温正常,避免液体输入过多过快、渗透压过高,减少操作和移动、保持安静。生后常规用VitK1 1mg静脉滴注,给1次。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重要手段,为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出生体重<1500克者在生后第3天可进行床旁头颅B超检查,生后第7天和30天随访B超,以后还要定期随访,必要时行头颅CT检查。

2、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PVL与早产、缺氧缺血、机械通气、低PaCO2、低血压、感染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症状不多,可表现为抑制、反应淡漠、肌张力低下,严重者发生脑瘫。对出生体重<1500克者在生后第3天可进行床旁头颅B超检查,以后定期随访,必要时行头颅CT或MR检查。

PVL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对已发生的早产儿PVL,应定期随访头颅B超和神经行为测定,强调在新生儿期开始康复治疗,减少后遗症。

四、保持血糖稳定

1、低血糖症:不论胎龄和出生体重,凡血糖低于2.2 mmol /L (40mg/dl),为低血糖症,早产儿出生后应常规

血糖监测,每天3-4次,直到血糖稳定。

防治:(1)早期喂养: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症者生后1小时即开始喂10%葡萄糖,生后2~3小时开始喂奶。(2)静脉滴注葡萄糖:血糖低于2.2 mmol /L (40mg/dl)不论有无症状,应给10%葡萄糖6~8mg/kg.min静脉滴注,如血糖低于1.6mmol/L (30mg/dl)应给10%葡萄糖8~10mg/kg.min静脉滴注,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对反复发生或顽固性低血糖症,应进行病因治疗。

2、高血糖症:血糖超过7mmol/L(125mg/dl)为高血糖症,主要病因有静脉给葡萄糖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应激性高血糖症;药物性高血糖症。高血糖患儿可出现尿糖和渗透性利尿,甚至发生脱水,为高渗性脱水,出现烦躁不安,而脱水体征不明显。

防治:(1)监测血糖:出生数天要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葡萄糖输注量和速度。(2)控制葡萄糖滴入速度:稀释药物用5%葡萄糖。(3)使用胰岛素:如血糖持续超过15 mmol/L(270mg/dl)可应用胰岛素,开始剂量每小时0.1u/kg,静脉滴注维持,密切随访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调节剂量。

五、保持液体平衡

第1天液体需要量50-60ml/kg,以后每天增加15ml/kg,直至最大150ml/kg。如患儿体重每天减轻超过2-5%或任何时候体重减轻超过10- 15 %,尿量少于0.5ml/kg.h超过8小时,需增加液体量。

六、营养支持

1、营养需求:(1)能量摄入:开始30 Kcal/(kg.d),以后每天增加10 Kcal/(kg.d),直至100~120 Kcal/(kg.d)。(2)脂肪、糖、蛋白质需要量按比例分配。(3)其它:同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2、喂养方法和途径:(1)经口喂养:是最好的营养途径,适用于吸吮、吞咽功能较好的早产儿。(2)胃管喂养:适用于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的小早产儿,包括间隙胃管法和持续胃管法。

3、乳类选择:母乳对早产儿的免疫、营养和生理方面都更为有利,但对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喂未强化人乳生长速率缓慢,需补充母乳强化剂。对无法母乳喂养者,可选用早产儿配方乳。

4、肠道外营养:对较小的早产儿,肠道内喂养耐受性较差,要同时辅以肠道外喂养。脂肪和氨基酸用量,从每天0.5g/kg开始,每天增加0.5g/kg,一般最大剂量每天2-3 g/kg。

七、防治感染

早产儿感染应以预防为主,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尽可能减少接触患儿,必须认真洗手,减少侵袭性操作。怀疑感染者应做血培养、C反应蛋白、血常规、血气分析、尿培养、胸片等检查。对发生感染者要尽可能获得细菌学资料,根据病原特点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八、动脉导管开放(PDA)的治疗

常用消炎痛,日龄0-7天者首剂0.2mg/kg,第2、3剂0.1mg/kg,每剂间隔12-24小时,大于7天者三次剂量均为0.2mg/kg,一般静脉滴注,也可栓剂灌肠,日龄小于7天者疗效较好,消炎痛不良反应有肾功能损害、尿量减少、出血倾向、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停药后可恢复。也可用布洛芬治疗,首剂10mg/kg,第2、3剂每次5mg/kg,每剂间隔时间24小时,静脉滴注,布洛芬对肾脏的副作用较消炎痛少。若药物不能关闭动脉导管,并严重影响心肺功能时,应行手术结扎。

十、早产儿贫血的防治

尽量减少医源性失血,也可使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次250 I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4-6周,但EPO仅减少输血次数,不能避免输血。同时给维生素E 10mg/d,分2次口服,1周后给铁剂,先用2mg元素铁/kg.d,分2次口服,每周增加2mg/kg.d,至6mg/kg.d维持。如血红蛋白低于80g/L,并出现以下情况者需输血:胎龄小于30周、安静时呼吸增快>50次/分、心率加快>160次/分、进食易疲劳、每日体重增加<25克、血乳酸>1.8mmol/L。输血量每次10-15ml/kg。

十一、早产儿黄疸的治疗

早产儿胆红素代谢能力差,血脑屏障未成熟、血清白蛋白低,常伴有缺氧、酸中毒、感染等,易使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发生胆红素脑病。应根据不同胎龄和出生体重、不同日龄所达到的总胆红素值,决定治疗方法,选择光疗或换血疗法。

十二、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防治

近年ROP发生率明显增加,加强ROP的早期诊断及防治非常重要。要积极治疗早产儿各种合并症,减少对氧的需要,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和持续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不宜超过95%,避免血氧分压波动过大。ROP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开展筛查,筛查指征:(1)出生体重<1500克或胎龄<32周,不论是否吸过氧,(2)出生体重1501-2000克或胎龄32-34周,吸过氧或发生严重合并症者。筛查时机:生后第3-4周开始。方法:用间接眼底镜或眼底数码相机检查眼底。随访及处理:如首次检查未发现ROP病变,需隔周查1次,直到矫正胎龄42周。如发现I或II期ROP病变,需每周查1次,随时跟踪ROP进展情况,如发现阈值前病变,需每周查2-3次,如发现III期阈值病变,应在72小时内行激光或冷凝治疗,如发现IV期病变需行巩膜环扎手术。

十三、听力筛查

早产儿易发生许多并发症,如缺氧、黄疸、酸中毒、低碳酸血症、感染等,需机械通气、长时间在NICU监护治疗,这些因素可促使发生听力障碍,因此,对早产儿应常规应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生后3天、30天

各查1次,如筛查未通过,需做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十四、积极护理

对小早产儿需进行特别护理,专人负责,应特别注意下列情况:1、环境舒适:灯光柔和,一般在保暖箱上盖深颜色的小被单,减少光线刺激,同时要减少噪音。2、减少不良刺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必须的操作尽量集中在一起进行。3、消毒隔离:严格消毒各种仪器,各种操作要严格无菌。4、仔细观察:每小时记录1次。5、严密监护:随时监护SpO2、心率、呼吸、血压、血气分析、电解质等。6、发育护理措施:对早产儿还要采取一些积极的发育护理措施,促进发育,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如肌肤抚触、被动运动操、视觉听觉刺激等。十五、随访

早产儿出院后必须随访,第一年的前半年应1-2个月随访1次,后半年2-3个月随访1次,以后仍需半年随访1次。随访的重点是神经系统发育,做行为测试、头颅B超或CT、脑电图等检查,随访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将患儿转给相关科室采取干预措施。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关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断与处理

关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断与处理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诊断处理 1 保暖、维持适宜环境温度 避免寒冷损伤及过热。娩出前将远红外暖箱或毛巾,棉被垫预热,出生后迅速揩干。复苏、转运过程都应注意保暖。随不同体重,生后日数,环境温度调节暖箱温度、湿度。 2 呼吸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注意缺氧及高氧对早产儿都有很大危害,需氧疗时应维持PaO2在50~80mmHg(SaO290%~95%)。临床密切观察有无呼吸窘迫,呼吸暂停,青紫等,给予及时处理。早产儿常见的有HMD,B族链球菌肺炎,呼吸暂停等。 3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供给 (1)按不同体重及生后日数液体需要量,液体需要量可做参考。 (2)需改变液体入量的疾病:1)需限制液量:动脉导管开放(PDA)、慢性肺疾患(CLD)、呼吸窘迫(RDS)、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少尿、肾衰等。2)需增加液量:极低体重儿(VLBWI)IWL多用开放暖箱,光疗,呕吐,腹泻,多次穿刺放液等。 (3)液体种类:生后第一天因肾小球滤过率(GFR)低,尿少,不需给钠,给10%葡萄糖即可,也可给1/5张含钠液体作生理维持,以后体重下降,电解质丢失,应根据血生化结果补充电解质需要。 (4)喂养:母乳是低体重儿最佳营养来源,条件允许尽早开始小量喂养,可减少肠道并发症。根据胎龄,吸吮能力给以胃管鼻饲或用其他方法提供。 (5)维持血糖稳定,防止,纠正低血糖或高血糖:1)低血糖症定义:无论足月或早产儿,血糖低于40~45mg/dl(2.2~2.5mmol/L)为低血糖。2)低体重儿低血糖原因:早产儿肝糖原储备少,15%的早产儿在生后第一小时发生低血糖。高危因素包括喂养不耐受、低体温、低氧血症,感染以及因脑重与体重比值大、脑组织耗能相对较多等。为防止低血糖发生,早产儿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者生后即应规律监测血糖。3)血糖测定低于正常界限,应立即给予积极的治疗。4)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的定义为血糖浓度大于125~150mg/dl(6.9~8.3mmol/L)。原因主要是医源性,常见于接受葡萄糖注射的极低体重儿,注射速度持续超过6~ 8mg/(kg・min)。此外,疾病影响以及母分娩前短时间内用糖和糖皮质激素等。5)治疗:接受静脉注射葡萄糖者应降低输入的速度,每3~4小时降低1屯 2mg/(kg?min)。血糖下降后每30~60分钟测血糖,并避免输入低张力钠溶液。 如果血糖浓度持续超过200~250mg/dl(11.1~13.8 mmol/L),需用胰岛素治疗,初期胰岛素治疗应规范,同时监测血糖,防治低血糖发生。 (6)低钙血症:血钙低于7mg/dl(1.8mmol/L)游离钙低于 3.5mg/dl(0.9mmol/L)为低钙血症。妊娠后期钙经胎盘输入胎儿量增多,早产儿接受的钙量少,且肾功能差,25-OHD向1,25OHD转化能力低,尿磷排出少,生后,母亲供应终止而出现早期低钙血症。生后第三天最低<6mg/dl(1.5mmol/L),7~10

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个案

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个案 引言: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LBW)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由于其体重较轻,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本文将以一个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个案为例,探讨其护理需求和应对措施。 个案介绍: 小明(化名)是一名低出生体重儿,他在出生时仅有1800克。小明的母亲在孕期有高血压病史,这可能是导致他低出生体重的原因之一。小明出生后被送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接受护理。 护理需求: 1. 保持温暖:低出生体重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出现低体温。护士应确保婴儿在适宜的温度下生活,使用保温设备如温床或保温箱,监测体温并及时调整。 2. 饮食管理: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功能不完善,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或胃管喂养来满足营养需求。护士应根据医嘱规律给予婴儿营养支持,并密切监测其饮食摄入和体重增长情况。 3. 呼吸支持:部分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呼吸困难,需进行呼吸支持。护士应监测婴儿呼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给予氧气或机械通气,保持其呼吸稳定。

4. 感染预防: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系统较弱,易受感染。护士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提供无菌环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 发育评估: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问题,护士应进行定期的发育评估,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护理措施: 1. 保持家属沟通:护士应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详细了解婴儿的情况和治疗计划,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担忧,帮助他们参与护理过程。 2. 定期监测:护士应监测婴儿的体重、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营养支持:护士应根据医嘱进行肠外营养或胃管喂养,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观察婴儿吃奶情况,调整喂养方式和量。 4. 呼吸支持:护士应监测婴儿的呼吸情况,及时给予氧气或机械通气支持,并观察呼吸机的设置和婴儿的反应。 5. 发育评估:护士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对婴儿进行发育评估,包括观察其运动发育、认知发育和语言发育等方面的表现,及早发现问题并与医生合作制定干预计划。 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包括保持温暖、饮食管理、呼吸支持、感染预防和发育评估等方面。护士在护理低出生体重儿时,应密切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并与家属

1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管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贲晓明 一、早产儿管理 早产儿概念发生重大变化,胎龄、出生体重范围扩大:胎龄由<37 周扩展到<28 周到目前的<24 周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以前认为胎龄<2500g 为早产儿,<1500g 为低出生体重儿,<1000g 为超极低出生体重儿,<500g 为需要重点抢救的早产儿。 (一)早产儿概念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指出生体重< 1500 g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指出生体重<1000 克,超未成熟儿、极早早产儿(EPI) 指胎龄< 28 周。 (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发展 70 年代以前,死亡率90~100% ,围产儿死亡不包括。70~80 年代呼吸管理技术提高,存活增多。90 年代发达国家死亡率20~30 % 。 二、体温管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未成熟,加上棕色脂肪组织过少,产热不足。在分娩室的复苏抢救在保温条件下,体温大约每 5 分钟下降1 ℃。 将分娩室或手术室的温度升高,必须特别注意用温暖的柔软毛巾将新生儿体表的水分迅速轻巧地吸干。一旦低体温复升过慢,立即会因低体温促使末梢血管收缩引起酸中毒加剧,而导致肺血管痉挛并进入恶性循环。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处臵不能停留在分娩室的保温床上,应尽可能将其迅速转移至充分加温加湿的暖箱内,然后进行各种处理。 为了减少皮肤水分的丧失,必须保持80-90 %以上的高湿度。没有加湿的情况下即使暖箱温度在38~39 ℃也不能保证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的上升。 这种情况下,皮肤温度可以受暖箱温度的影响达到38 ~39 ℃,而躯干深部温度仅37 ℃上下的体温表里倒臵现象。 体温管理的第二个方面,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指在维持体温恒定耗氧量最小的时候,我们通常所讲的中性温度概念,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就是胎龄体重就是出生以后日数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暖箱里面最适宜的温度是指使皮肤表面温度能维持在36.5度。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皮肤在出生后的两周也同样会出现角化层,增厚的成熟的现象,所以两周以后暖箱里面的温度要比较低一些。暖箱的温度在37度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皮肤温度也可以达到37度,但是深部温度可能仅有35度,因此要根据皮肤表面的温度和深部的温度的两个方面来调控暖箱的温度变化。当然了可能刚才我们所讲的在体温管理过程当中除了暖箱的温度以外,暖箱的湿度很重要,因为温度和湿度是一起来决定孩子的中心温度的。总体来说36度上下的暖箱的温度是大体上比较适宜的。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中国在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由于新生儿基数的变大,再加上拼二胎的高龄孕妇早产发生率更高,早产儿的数量或将出现阶段性增加。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儿救治技术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救治的胎龄最小的早产儿为22+2周,体重最小的早产儿为370g。 早产儿的定义 目前我国多把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统称为早产儿,其中,孕周不满28周称为超早产儿,28-32周者称极早产儿。绝大多数早产儿出生体重均低下,出生体重<1000g者,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1000-1499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2499g者,称低出生体重儿。 造成早产的病因 1. 母亲因素: 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或胎盘功能不全 子宫因素:子宫内膜炎、子宫颈内口松弛、子宫畸形。 营养不良、过度疲劳、严重身体及情绪的伤害、先兆子痫、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及感染发热性疾病。 2. 胎儿因素:先天畸形、感染、胎儿与母体血型不合、多胎妊娠、脐带过短、羊水过多或过少。 3. 其他:母亲频繁怀孕、父母亲年龄过大或过小、抽烟过多等。

早产的并发症 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需要特别监护。 具体表现在:早产儿的呼吸快而浅,并且常有不规则间歇呼吸或呼吸暂停;胎龄越小则皮肤越薄嫩,体温调节困难且不稳定;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的感染可酿成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吮奶及吞咽能力均弱,贲门括约肌松弛,易致呛咳,吐、泻及腹胀;脑部血管脆弱,易受伤而出血;对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不好,其生理性黄疸维持的时间较足月儿为长,而且较重;铁及维生素A、D的储存量减少,易得该种营养缺乏症;使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减低,易发生低血糖。 早产儿的护理手段 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注意保暖;防止感染;精心喂养。特别强调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 出院评估 出院标准:一般为出暖箱后体温保持正常,反应吃奶好,自主吃奶吸吮有力,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在4斤以上并且全身皮肤黄染经皮胆红素测定在正常范围以内,心肺功能正常,无咳嗽、口周发青等缺氧表现。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 概述: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小于1000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在早产儿中,胎龄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 出生前和出生时处理: 1.了解病史:对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新生儿医师要尽早参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孕期母亲和胎儿情况,早产的可能原因,有无促胎肺成熟的措施,评估分娩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好出生时的处理准备。 2.积极复苏:产科合并症可能较多,窒息发生率较高,对窒息儿出生时要积极复苏。 保暖:

产房温度应保持27~28℃。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 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在复苏处理后尽快放在预热的暖箱中。暖箱相对湿度一般为60%~80%,胎龄和出生体重 越低,暖箱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暖箱湿度对维持体液平衡非常重要,对出生体重较大(超过2000克)的 早产儿也可以用开放式辐射式保暖床并盖以塑料薄膜进行保暖。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暖箱): 出生体重(kg) 35℃暖箱温度 34℃ 10天~初生 10天初生 2天 3周~10天~2天~5周 4周 3周 33℃ 32℃ 1.0~1.5~2.0~初生 10天 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和湿度: 日龄(天) 温度(℃) 湿度(%) 1~10 35 100 11~12 34 90 21~30 33 80 31~40 32 70 呼吸管理:

1.吸氧:头罩、鼻导管和暖箱吸氧。吸室内空气时经皮血 氧饱和度(TcSO2)低于85%~87%并有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吸氧。早产儿吸氧必须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根据TcS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入氧浓度,一般将TcSO2维持 在88%~93%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有呼吸困难的轻度或早期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湿肺、感染性肺炎及呼吸暂停等病 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 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CPAP压力以 4~6 H2O为宜,吸入氧浓度根据TcSO2尽快调整至小于0.4.及时使用CPAP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等因素相关。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氧合状态、避免机械通气时间过长、及时纠正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等。 3.脑积水:主要表现为头围增大,预防措施包括:控制 脑积水的原发病、规范输液量、避免过度机械通气等。 4.脑瘤:早产儿脑瘤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情危重。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预防感染、规范输液量、避免过度机械通气等。 5.脑萎缩: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发育迟缓,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氧合状态、规范输液量、避免机械通气时间过长等。

2021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产前管理及出生时的复苏支持(全文)

2021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产前管理及出生时的复苏支持(全文)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抢救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抢救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其各系统器官极不成熟,易发生各种损伤,需关注其产前管理、出生时复苏和生后的早期救治。特别是ELBWI,几乎均需要在出生时给予复苏支持,且易发生严重的近、远期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我国各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VLBWI/ELBWI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高救治质量。现就VLBWI/ELBWI的产前管理、出生时复苏及产房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早产儿复苏需关注的相关问题 1. 2015年美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对早产儿复苏的建议[1]:(1)脐带结扎:对于不需要复苏的足月儿和早产儿生后延迟结扎脐带(delayed cord clamping,DCC)30 s是合理的,不建议对胎龄<29周的早产儿常规应用脐带挤压(umbilical cord milking,UCM)。过去认为对早产儿应该即刻夹闭脐带。但2010年即有证据开始显示DCC对生后不需要即刻复苏的新生儿可能有益。2015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的系统回顾确认DCC可以降低任何等级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生后对输血的需要以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发生风险,但没有降低病死率及严重IVH的发生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

4 1 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结果研究 张娟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 是指出生体重在 1000-1499g的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黄疸、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硬肿症等。随着医疗监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而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发达国家存活率已达90%-95%, 但10%一15%存活的极低体重儿可发生脑瘫、智力障碍、视听觉障碍等后遗症。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从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对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的最优化。 一、临床资料 我科NICI于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41例超低出生和VLBWJ 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6例、VLBWI3例。41例VLBW中30例为我院出生,11例外院转入;男性21例、女性20例;农村15例、城市26例 ;体重均在1500g以下,最低体重为685g,最高体1430g,685-950g6 例,1000?1200g12例,1201 ?1300g15例,1301?1400g5例,1401?1499g3例;平均体重为1333 g,出院平均体重为1618g, 增加21.38%。胎龄在28+2周-35+6周,平均胎龄为32.周,28W?30W例, 30+1?32W6 例,32+1?36W例;初生Apgar评分3-10分,其中10例为3-8分,其余27例8-10分;4例6-8 分。治愈、好转出院26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7例(均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治愈好转率63.41%,死亡率17.01%,放弃治疗率19.51%。 二、护理措施 3.1 新生儿科医生进产房 分娩时由一名新生儿科医师负责新生儿监护,做好窒息复苏准备。NICU准备暖箱,箱温预设35C,湿度80%胎儿娩出后,经产房处理后即由内通道送入NICU, 置于预热暖箱予24小时监护。 3.2 维持体温稳定 VLBWI 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快,皮肤薄,蒸发散热多,棕色脂肪少,产

极低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现代临床管理进展

极低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现代临 床管理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极低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现代临床管理 近年来极低体重儿(VLBWI)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科学管理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使得VLBWI及ELBWI成活率和生存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这无疑是围生科学的进步,是生命科学的进步。本文参考近年来关于VLBWI及ELBWI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VLBWI及ELBWI的围生期管理 围生期需产科、儿科医师共同会诊讨论,制定最佳处理方案是极其重要的。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要使母胎双方控制在最小限定内,以此作为最佳的分娩时间来考虑。在分娩时要有复苏技术熟练的儿科医生在场。出生时要把保暖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室温提高至26~28 ℃,预热并准备好复苏用品和开放式抢救台。抢救VLBWI及ELBWI时操作需轻柔熟练,步骤越简练越无创越好。待婴儿情况稳定后置箱式暖箱内,并用塑料布覆盖儿体以保温,再送NICU[1-2]。 2 体温管理

由于VLBWI及ELBWI体表面积大,皮肤薄,体内棕色脂肪少,产热不稳定,故一旦娩出,应立即用已准备好的温暖、干燥、柔软的毛巾将体表水份迅速吸干,放入预热的暖箱中,要给予中性温度,腹壁皮肤温度保持在36.5 ℃,湿度保持在90 %左右,医疗护理操作要越快越好,使暖箱开放时间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内。暖箱中性温度<10 d 为35.5 ℃,10~20 d为34 ℃,3~5周为33 ℃,5周以上为32 ℃,调节箱温应以体深部温度作为依据[1-3]。 3 水、电解质的管理 从皮肤及呼气中丧失的水份称为不显性失水,VLBWI和ELBWI的皮肤角质甚薄,由此散发的水份很多,易造成高张性脱水,出生1~2 d 时血钠可升高。使用高加湿环境及婴儿体表覆盖塑料布,可使不显性失水减少30 %~60 %。 水份供给应从每天50 mL/kg开始,以后根据尿量、不显性失水估计及血钠作为参考,以后逐步增加至每天120 mL/kg,如VLBWI及ELBWI 需要长期用氧、有合并BPD者,则水份宜控制在每天100 mL/kg。另外,为防止输液过多引起PDA和NEC的发生率增加,液量应控制在每天120 mL/kg以下为妥[2]。 VLBWI及ELBWI出生后,水、电解质需要量计算根据:(1)每日丢失量,包括显性和不显性失水,VLBWI生后最初几天的每日不显性失水可达足月儿的数倍至10倍,其中体重1 251~1 500 g体重早产儿的不显性失水量每天为38.4±7.1 mL/kg,1 000~1 250 g体重早产儿每天为55.7±7.4 mL/kg;ELBWI的不显性失水量每天为64.2±4.4

早产儿管理方案

早产儿管理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死亡率仅次于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脆弱性和未成熟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决定其一出生就需要专业性的监护和治疗。早产儿的救治需要一些必备的抢救、监护、治疗及保障设备和技术。不同胎龄的早产儿所需的设备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不具备必要的抢救和治疗设备和技术时,应将其转至具备相应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医疗机构,以保证并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一、救治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应必备的医疗设备。 胎龄35-36+6周,出生体重>2000g:辐射台、室温在25-26℃。相对湿度40%-60%。新生儿复苏器、新生儿喉镜。负压吸引器、微量血糖仪、经皮测胆红素仪。每张床至少有2个电源插座。 胎龄32-34+6周,出生体重1500-1999g: 辐射台、闭式暖箱、新生儿复苏器、新生儿喉镜、负压吸引器、呼气末正压通气机(CPAP)、输液泵、心率及氧饱和度检测仪、微量血糖仪、经皮测胆红素仪。移动式X光机。每张床至少有6-8个插座。 胎龄30-31+6周,出生体重1000-1499g:辐射台、闭式暖箱、新生儿复苏器、新生儿喉镜、负压吸引器、呼气末正压通气仪(CPAP)、新生儿专用呼吸机、微量血气测定仪。微量输液泵。心率、血压及氧饱和度检测仪、微量血糖仪、电解质、经皮测胆红素仪。移动式X光机。每张床至少有10-12个插座。 二、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应具备的医疗技术。 胎龄35-36+6周,出生体重>2000g:正确新生儿复苏技术。气管插管术。外周静脉输液。 胎龄32-34+6周,出生体重1500-1999g: 呼气末正压通气仪(CPAP)应用技术、气管插管术。胃管喂养方法、外周静脉输液。 胎龄30-31+6周,出生体重1000-1499g: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胃管喂养、外周静脉输液、肠外营养技术。脐静脉插管术。 三、早产儿治疗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早产儿保暖问题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每公斤体重的体表面积较足月儿更大,皮肤更薄,所以经皮肤散热更多,肝脏的糖原储备更少,所以产热的能力更差。其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与足月儿相比保暖的需求更高。寒冷的环境中,体温变化大,低体温可导致复苏失败。并易发生酸中毒、低血糖、硬肿症、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早产儿的五关管理

早产儿的五关管理 导读与思考: 目前我国的早产儿数居全球第二位,护理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及超低体重儿极具挑战性,护士需清楚其特点而在临床中个体化地评估及实施护理措施。 思考:早产儿管理包括哪几个方面? 附件 (一)体温管理 1.散热特点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为皮肤散热的四种方式。当环境温度<体温时,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不显性蒸发散热,散热量占总量的70%;环境温度≥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1)辐射散热:辐射散热是胎龄>28周的早产儿和暖箱内裸体婴儿热量丢失的主要方式。因此,早产儿出生后应注意产房及NICU房间的环境温度及暖箱或辐射保暖台的温度。 (2)传导散热:早产儿与一切低温物体接触时通过此种方式丢失热量,建议出生后包裹早产儿的襁褓、衣服和包被最好先使用温热器进行预热,防止传导散热。 (3)对流散热:常见于将早产儿从产床转移到辐射台的过程中,头罩吸氧时可通过头部丢失大量热量,因此建议在使用头罩吸氧时尽量给新生儿戴绒绒帽,以防散热过多。 (4)蒸发散热:蒸发散热是胎龄25周~27周早产儿生后最初10天处于干燥环境下热量丢失的主要形式,因此应注意患儿暖箱内湿度的调节。

2.早产儿暖箱温度调节参考范围见表10-3 3.低体温的预防 (1)保暖措施:提供中性温度,包括出生时、转运过程中、入NICU后三个环节。 1)出生时:产房环境温度24℃~26℃、湿度50%,生后立即置于预热辐射保暖台上进行操作,小早产儿转入NICU前于塑料薄膜或保鲜袋包裹头身体,头戴毛绒帽保暖。无异常的近足月儿转运至母亲身旁试行母婴同室。评估环境温度,实施袋鼠式护理(与母亲皮肤与皮肤接触)等。 2)转运过程中:采用转运暖箱或加温转运床垫进行转运。

一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一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病例介绍 入院介绍:患儿,男,18小时,因“孕28周早产儿气促、反应差18小时”于2014年7月8日15:08入院。入院体查:体温36.2℃,心率152次 /分,呼吸 50次 /分,体重 0.99kg,血压 54/45mmHg,头围 23cm,身长34cm。反应低下,呻吟明显,有气促,三凹征,双下肢末端青紫。入院后血气分析:pH 7.16,PCO2 57mmHg,PO2 49mmHg,HCO3 20mmol/L,BE-7mmol/L,微量血糖 5.7mmol/L;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双肺野透亮度减低,内可见斑点状、颗粒状及网织状模糊影,考虑NRDS;予以呼吸机NIPPV模式辅助通气,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120mg气管内滴入。 入院诊断:①孕28周低体重早产儿生活能力低下;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③早产儿脑损伤。 治疗与预后:1.氧疗情况空氧混合器给氧8天,NCPAP32天,NIPPV 26天,SIMV 45天,高频振荡22天,一氧化氮吸入36天。 2.用药情况入院后予以哌拉西林、美罗培南抗感染,咖啡因 26天兴奋呼吸,地高辛强心治疗、米力农7天,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9天×2轮,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术后使用地塞米松5天减轻水肿。关闭动脉导管:布洛芬2轮,吲哚美辛1轮。白蛋白3次,静脉丙球11次,光疗68小时,输浓缩红细胞5次,肠外营养84天等支持治疗。

3.其他特殊治疗 PICC置管、PDA结扎术、双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光凝术。通过135天精细化的护理及积极配合医疗工作,患儿顺利出院。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第4胎第2产,胎龄28周,出生体重990g。APGAR评分:1分钟3分,5分钟4分。予以“硫酸镁、头孢甲肟”保胎抗感染治疗3天。受孕方式:自然受孕。 (二)入院时评估 早产儿貌,反应欠佳,哭声低微,四肢肌张力低下,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灵敏。皮肤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呼吸急促,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无震颤,心率152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肝右肋下1.5cm,质软,脾左肋下未及,肠鸣音减弱。男外阴,双睾丸未降至阴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足背无水肿,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引出不完全。 (三)住院中评估 气道是否通畅: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有无三凹征及氧疗治疗效果,根据病情正确调节呼吸机参数,检查呼吸机是否正常运转;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变化;喂养耐受性,体重增长的情况,关注

早产儿健康指导

早产儿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中胎龄28周到不足32周者统称极早产儿,胎龄不足28周者称为超早产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000g者称为超低体重儿。 【出院健康指导】 1、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3、精心喂养: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4、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液体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液体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液体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引言: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是指出生时体重极低的新生儿,其存活率和发育状况经常受到限制。液体管理对于这些婴儿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过去几十年里,液体管理策略不断演变,旨在充分满足婴儿的代谢需求,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总结近期的研究和最佳证据,以期提供有关VLBW和ELBW婴儿液体管理的全面概述。 混合饮食的重要性: 目前,有关VLBW和ELBW婴儿液体管理的最佳策略争议较大。有研究支持母乳喂养对这些婴儿的好处,特别是在心血管、肾脏和脑部发育方面。母乳可以提供均衡的营养,并减少感染的风险。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鼓励母乳喂养,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初始液体管理: 对于VLBW和ELBW婴儿,初始液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表明,传统过量的液体管理可能导致水肿、肺炎和肝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最佳证据显示,对于这些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内,限制输注量和控制液体摄入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制定初始液体管理方案时,应该结合婴儿的体重、出生情况和监测指标来个体化地进行。 逐渐调整液体管理: 从出生后几天开始,逐渐调整液体管理策略至关重要。在过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建议尽早开始逐渐增加液体摄入量。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缩短初始液体限制期,并逐渐增加摄入量可

能会导致更多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现在的趋势是逐渐增加液体摄入,但同时保持相对较低的液体负荷以避免不良效应。 监测液体管理的指标: 对于VLBW和ELBW婴儿,连续监测液体管理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指标包括尿量、体重变化和血浓度。尿量可以反映婴儿的肾功能和液体摄入量,体重变化可以提供液体平衡的信息,而血浓度可以反映总体液体状态。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液体管理策略,以满足婴儿的需求同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 液体管理对VLBW和ELBW婴儿的预后至关重要。最佳证据显示,初始液体限制和逐渐调整液体管理策略是最佳的方法。母乳喂养对于这些儿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密切监测液体管理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液体摄入量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复杂的病情,液体管理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个体化的策略。总之,通过以最新的研究为基础,医生可以为VLBW和ELBW婴儿提供最佳的液体管理,并最大限度地维护其预后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VLBW和ELBW婴儿的液体管理至关重要,应根据最新的研究建议逐渐增加液体摄入量,但同时保持相对较低的液体负荷以避免并发症。监测液体管理指标如尿量、体重变化和血浓度可以帮助医生调整液体管理策略,以满足婴儿的需求并减少并发症风险。母乳喂养对于这些婴儿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液体管理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个体化的策略。综合最新研究,医生可以

低体重幼儿的管理措施

低体重幼儿的管理措施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低体重幼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对于这些脆弱的生命来说,一个良好的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一些低体重幼儿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低体重幼儿的喂养是管理的重点。这些幼儿的胃容量较小,消化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更频繁的喂养。通常,喂养间隔应在2-3小时之间,每天8-10次。母乳是最佳的喂养选择,因为它提供了最适合幼儿发育的营养物质。如果母乳不足或无法提供,可以考虑使用母乳替代品,如配方奶粉。关键是确保幼儿每次喂养获得足够的营养,并观察他们的体重增长情况。 其次,低体重幼儿的体温调节也需要特别关注。由于他们的体表积小,体温调节功能不够完善,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幼儿的房间里,应保持温度适宜(一般为摄氏25-28度)并避免受到直接的冷风或阳光照射。在冷天气里,可以为幼儿使用适当的暖气设备或加衣物来保持体温。另外,在热天气里,需要保持房间通风,并注意让幼儿远离日晒。 此外,低体重幼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在抚养低体重幼儿的家庭里,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经常消毒幼儿接触的物品和玩具。定期带幼儿接种疫苗,以增强他们的免疫力。母亲在抚养或喂养幼儿之前应确保自己的手部卫生,以防止细菌传播。

此外,低体重幼儿的营养状况也需要特别关注。他们需要摄入足够 的营养,以促进生长和发育。除了母乳或配方奶粉之外,可以适当添 加辅食来提供额外的营养。从6个月开始,可以逐渐引入糊状食物, 如米粉、果泥和蔬菜泥。然而,引入辅食时要注意逐步增加新食物, 以防止过敏或消化不良的反应。在选择辅食时,应优先选择新鲜、天 然的食材,避免添加人工香料、调味品或防腐剂。 最后,低体重幼儿的生活环境也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对于这些脆 弱的生命来说,一个平静、安全的环境对于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尽量 避免幼儿接触嘈杂或刺激性的环境,给予他们稳定、温和的氛围。在 养育低体重幼儿的家庭中,家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同样重要。亲密的 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将为低体重幼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低体重幼儿的管理措施包括喂养、体温调节、身体卫生、营养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通过关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为低 体重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健康成长。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近年早产儿管理已成为新生儿病房的重要问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克的小早产儿病死率仍然较高,临床处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讨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些主要临床问题及管理。 一、保暖 出生后即予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26~28oC,湿度50~60%,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立即放在预热的暖箱中。维持恒定的适中温度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早产儿适中温度根据不同出生体重和日龄在33~35oC左右,暖箱相对湿度70~80%,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湿度要80-90%。为保持暖箱温度恒定,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如须暂时离开暖箱亦应保暖。 二、呼吸管理 1、头罩或鼻导管吸氧:吸室内空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85%者,应给予吸氧,一般用头罩吸氧,应尽可能采用有空氧混合的头罩气源,总流量为4-6L/min,根据Sp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氧浓度,对日龄较大者可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0.5-1.0L/分。要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监测血氧饱和度,一般将SpO2维持在90%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轻症或早期NRDS、湿肺、呼吸暂停、感染性肺炎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压力以3-5cmH2O为宜,吸入氧浓度尽可能低一些,及时使用CPAP可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 3、机械通气:如用CPAP后病情仍继续加重、PaCO2升高、PaO2下降,则改用机械通气,一般先用常频通气,根据病情和血气分析调节呼吸机参数。如常频通气效果不理想,可改用高频通气。 4、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诊断或疑诊NRDS者应给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要早期给药,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即可给药,不要等到X线出现典型NRDS改变。剂量每次100mg/kg左右,按需给药,如吸入氧浓度>0.4或平均气道压>0.78 kPa (8 cmH2O),可重复给药,间隔时间约10-12小时,有些病例需给2-3次。PS有2种剂型,干粉剂和混悬剂,均须冷冻保存,干粉剂用前加生理盐水摇匀,混悬剂用前解冻摇匀,可放在暖箱中预热。用PS前先给患儿清理呼吸道,然后将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预防用药:对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出生时即可给PS预防,在复苏后经气管插管给药,给一次,剂量100mg/kg。 5、呼吸暂停的防治:(1)加强监护:包括仪器监护、医师护士的密切观察。将患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颈部姿势自然,以减少上呼吸道梗阻。(2)刺激呼吸:发生呼吸暂停时予托背、弹足底,出现青紫需气囊给氧。(3)药

浅谈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浅谈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低出生体重儿多半是早产儿,此类患儿常因多个脏器发育尚未成熟、免疫系统功能的缺陷等,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硬肿症、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感染等,带来治疗及护理的难度。因此,我院对早产的低出生体重儿,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以及优质有效的护理,在预防合并症、提高存活率方面卓有成效。 标签: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护理体会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小于2500g的新生儿,其中小于1500g 的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1000g的称超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大部分是早产儿,其中少部分是足月或过期小样儿。[1]笔者根据我新生儿科近两年收治的153例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体会,浅述如下: 1保暖 保暖护理不仅是新生儿,尤其对早产儿来说,都是首要的护理措施之一,原因如下: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相对较不完善,易受环境温度的而影响;②新生儿体表面积较大,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比较丰富,散热较多;③新生儿,尤其低出生体重儿,体积相对较小,热储备不足,对环境的变化,耐受小,极易出现低体温;④低出生体重儿,极易并发感染的疾病,导致能源物质消耗的而增加。诸多因素均使造成低体温及并发硬肿症的几率增加,因此加强患儿保暖,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我科的实际情况,对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先置于已经预热的远红外辐射台上保温,在辐射台上进行各种检查处理。随后放入根据患儿的体重、出生日龄预先调节好暖箱温湿度保温箱内。暖箱温度一般为32℃~3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以防止皮肤及呼吸的水分蒸发,使患儿的体温应保持在36℃~37℃,严密监测患儿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随时注意暖箱的运行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依据患儿个体情况,对暖箱的温度及湿度,及时作出调整[2][3]。 2喂养护理 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来讲,喂养问题也是一定要给予重视,因为对于该类患儿来讲,吸吮和吞咽功能较差,因此我们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以防止低血糖和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 2.1早产儿配方奶的经口喂养 对于新入院的患儿来讲,经初步的处理后,我们首要评估的是患儿的吸吮反射及吞咽功能是否完善。首先,我们选择稀释的糖水5ml试喂患儿1到2次,以清楚的了解患儿吸吮力及吞咽情况,观察患儿有无呕吐、窒息等情况,状态良好

关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关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护 理干预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护理干预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胎龄<32 周、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何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及其生存质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需求,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喂养不耐受的判断标准及喂养方法的选择,旨在使极低出生体重儿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喂养。 1 VLBW I 胃肠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 1.1 胃肠道形态、功能不成熟 VLBW I因吸吮、吞咽协调能力差;胃肠收缩幅度、传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不成熟,胃排空延迟;小肠的动力随胎龄的增加也有一个发育与成熟的过程。因此,VLBWI较易出现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的体征。同时,由于VLBW I 胃酸p H 低、蛋白酶活性低、肠黏膜渗透性高、SIgA 水平低和动力障碍,使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性增加。 1.2 窒息缺氧 正常肠道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肠道神经系统、肠肌等互相配合,窒息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同时肠黏膜较严重的缺血缺氧都会增加VLBW I 不耐受喂养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的发生。 1.3 其他因素 心肺功能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动脉导管开放( PDA) 使心肺负荷加重,可引发NEC 等严重并发症。同样,体温变化、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感染等都会影响到VLBW I的喂养。 2 喂养的耐受性 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① 观察胃残留量:用胃管喂养的婴儿每次喂养前先抽取胃中残余奶量,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持续喂养时超过1 h的量。② 观察腹胀:间断测量腹围的方法,固定测量部位和时间。腹围增加1.5 cm伴有肠型。③ 呕吐、腹胀、胃残留量增加,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血便或大便潜血,提示感染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④ 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明显增加及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也提示喂养不耐受。胃残留量超过正常和腹胀,是喂养不耐受的重要指标。 3 VLBWI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 3.1 选择适合的乳类 母乳富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和免疫成分,可增加早产儿胃肠道防御功能。母乳含有较多谷氨酰胺,有利于维护小肠黏膜的完整性,提高胃肠屏障功能,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VLBW I 给早产儿配方乳。但早产儿配方乳较高的蛋白含量可导致高氨基酸血症,引起酸中毒。邓靖怡研究发现,调整配方乳浓度,先用1∶1的早产儿配方乳喂养一周,再用2∶1早产儿配方乳喂养一周,最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一、定义 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的婴儿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婴儿 二、临床表现 1、体重2500g以下,身长不到47cm 2、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 3、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 4、指、趾甲未达指、趾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 5、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更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和出现紫绀。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2、循环系统: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3、消化系统:早产儿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易溢乳。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但需及时

增加蛋白质。各种消化酶不足,尤其是胆酸的分泌较少,对脂肪的吸收较差。在缺血、缺氧、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要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L。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因肝功能不完善,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 4、血液系统:早产儿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贫血常见;维生素K、铁及维生素D贮存较足月儿低,更易发生出血、贫血和佝偻病。 5、泌尿系统:早产儿肾脏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易发生低钠血症。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碳酸氢根阈值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在用普通牛奶人工喂养时,因为酪蛋白含量较高,可发生晚发性代酸。 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 7、免疫系统: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弱,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完善,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8、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而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汗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寒冷发抖反应。因此,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 三、护理诊断 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