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专项训练

1

.(2013

•营口)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A 、E 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 ,则装置F 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 ”或“b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若用F 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 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013•咸宁)如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大理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反应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选择仪器后,连接装置并检查 .

(2)若补充一种玻璃仪器 (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13•绥化)如图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检查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4)如图的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管导入.若用F装置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溶液(用化学式填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以看到紫色石

蕊试液变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2013•陕西)化学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将制得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时未变浑浊.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假设一:石灰水变质假设二:制得气体中无CO2

探究实验:为探究假设是否成立,同学取原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进行如下实验:

写出上述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推理:通过上述探究,否定了两个假设,同学确定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于是他们对反应物进行了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推测制得气体中有较多的HCl气体.验证实验:为了验证推测,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制得的CO2中有一定量HCl气体.有一定量HCl气体存在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请解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1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试管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说明石灰水未变质

说明制的气体中有

气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出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有HCl气体有HCl气体

评价反思:小组中有一位同学认为.验证实验:中不能用紫色石蕊溶液证明HCl 气体的存在,原因是 .

拓展迁移: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制得气体是否纯净等.实验室制取CO 2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纯净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原因是 .

5.(2013•昆明)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A 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 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 ,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试验:

①实验(Ⅱ)中溶液变 色;②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 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

6.(2013•百色)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①从表中查出硅(Si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氩原子的质子数是 ;

③表中硫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如果增加,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如果是减少的则该物质是氧化剂.请判断反应:Fe+CuSO 4=FeSO 4+Cu 中,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石灰与水反应 ;

②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 ;

③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

1H 1.008 2He 4.003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7.(2012•达

州)达州

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 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 2 H 2O ;乙CO H 2O ;丙NH 3CO 2 H 2O ;丁CO 2 CO H 2O .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 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 、B 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O 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3)实验中观察到A 中无水CuSO 4变蓝,B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 .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 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8.(2013•自贡)碳在地壳中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100g含碳元素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300g B.50g C.100g D.150g 【答案】A 【解析】 【详解】 100g含碳元素36%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能得到碳酸钙白 色沉淀的质量是100g×36%÷( 12 100 ×100%)=300g。故选A。 2.下列装置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中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启普发生器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详解】 装置A是靠外力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所以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B、C、D均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利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 故选A。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D.氮气很稳定,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 【答案】A 【解析】 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错误; B、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刻画玻璃,正确; D、氮气很稳定,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正确。故选A。 5.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③说明C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CO2;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则氧化铜被还原为铜,说明CO具有还原性,此说法正确; ②实验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此说法正确;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专项训练 1 .(2013 •营口)某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A 、E 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用到装置F ,则装置F 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 ”或“b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若用F 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 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013•咸宁)如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大理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反应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选择仪器后,连接装置并检查 . (2)若补充一种玻璃仪器 (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13•绥化)如图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检查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4)如图的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管导入.若用F装置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溶液(用化学式填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以看到紫色石 蕊试液变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2013•陕西)化学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将制得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时未变浑浊.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假设一:石灰水变质假设二:制得气体中无CO2 探究实验:为探究假设是否成立,同学取原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进行如下实验: 写出上述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推理:通过上述探究,否定了两个假设,同学确定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于是他们对反应物进行了分析,根据盐酸的挥发性,推测制得气体中有较多的HCl气体.验证实验:为了验证推测,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制得的CO2中有一定量HCl气体.有一定量HCl气体存在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请解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1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试管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说明石灰水未变质 说明制的气体中有 气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出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有HCl气体有HCl气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探究专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专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 1.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分子.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种新的碳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六边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如图D,图中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用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1)它们都是由______ 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 . (2)C60分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 (填序号A、B、C、D),其中每个碳原子最多与______ 个原子相连. 2.从碳的几种单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写下列空白: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焦炭. (1)常用作防毒面具滤毒罐中滤毒剂的是______ ; (2)可用作玻璃刀头上的切割工具的是______ ; (3)用作久未开启的锁头中的润滑剂的是______ ; (4)常用作冶金工业中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的是______ . 3.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 装置做气体发生装置(填字母),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选择F装置,则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 端(填“a”或“b”)进入F中.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那么在实验室里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 (填字母),收集氨气应选用______ 装置(填字母). 4.如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 (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 (3)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 (4)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 (5)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______ 端进入. (6)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___ 端进入.

2023年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1.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酒精灯加金属网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____处的高度,再确定 ______处的高度 (选填“甲”或“乙”);同时注意试管口应向 下倾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开始预热时,试管b中立即有气泡产生,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____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木炭的_______性。 (5)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吸,正确的操作是;同时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待试管a冷却后再把试管中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提出此装置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7)若使用木炭粉末代替木炭块进行对比实验,可发现使用木炭粉末的效果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关于活性炭的性质实验,请你回答: (1)甲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几滴红墨水,水显红色。向烧杯中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活性炭,轻轻振荡烧杯,观察到的现象 是。 (2)乙实验,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

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活性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消失,说明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两个实验可知,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乙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又看到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将活性炭和二氧化氮换成其他药品,也能观察到水倒吸的现象,此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下列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选择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 (3)制取气体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4)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

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探究(拔高型)

2021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探究(拔高型) (考频:★★★★★) 1. 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操作步骤: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得到如图二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曲线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 段)的操作是________。 (2)曲线2对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根据图二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 1体积水中溶解CO2的量约为1体积 B .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C . 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 . 40%NaOH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2. CO2是如何被发现的?化学家又是如何研究它的性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1) 17世纪初,比利时化学家海尔蒙特研究发现,木炭燃烧后,有灰烬还有不可见的气体产生,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另外他还在地窖、洞穴等地发现过这种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和出现在“地窖、洞穴等地”说明这种气体具有的性质________。(2) 1755年,英格兰化学家布莱克做了如下实验:煅烧白垩(石灰石),将煅烧生成的固体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物质与煅烧生成的气体又结合成白垩。他将这种固定在白垩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 实验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③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 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实验测得: -定温度下,1体积水能溶解比1体积稍多的“固定气体”。 1774年,德国化学家伯

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探究(必考型)

2021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探究(必考型) (考频:★★★★★) 1. 根据下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图F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锰酸钾易溶于水)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4)请你参与探究,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反应原理的装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a)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b)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 (c)实验中应先点燃E装置的酒精喷灯还是G装置的酒精灯 ________。(用E或G填空) (d)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 气体的的制备是科学实验基本技能之一。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前应________,加药品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2)若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其优点是________。 (3)若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将气体发生装置的导管与图2装置的导管________(选填“a”或“b”)相连接。检验该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 (4)若用图3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将气体发生装置的导管与图3装置的导管________(选填“c”或“d”)相连接。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5)下列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________。

中考化学必考题型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必考题型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 题 1、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 (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 1、【答案】(1)长颈漏斗(2)⑧⑨;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进入导管形成液柱。 (3)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满。(4)过滤 【设计实验】步骤1.将灰黑色固体充分灼烧,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碳,否则不含单质碳。 步骤2.向灼烧后的固体中加稀硫酸;溶液变蓝色,证明灰黑色固体中含单质铜,否

则不含单质铜。 【反思】询问老师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等。 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F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48 b 49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是50(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1,其中二氧化锰起52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是53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4。(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55、56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57。 2题:48.铁架台49.酒精灯50. B 51. 2KClO3 2 MnO 2KCl+3O2↑52.催化53. AC 54. CO2+Ca(OH)2=CaCO3↓+H2O 55.不能燃烧(或不能支持燃烧) 56.不能支持燃烧(或不能燃烧)57.灭火 3、(5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探究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包含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1.(2019•无锡)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1)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检验CO2 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利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 ③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 a.CO2能溶于水 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c.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2.(2019•仙桃)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两种仪器的名称:a,d。 (2)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选用(填“C”或“D”)装置:若改用G、H和I这个组合装置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 (3)制氢气时,用B装置代替A装置的优点是;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b”或“c”)端进入。 3.(2019•陕西)如图甲、乙是实验室制备CO2和某同学设计的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专题 例1、右图是实验室制取CO2,并检验CO2化学性质的装置。 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长颈 (1)A是CO 漏斗内应注入。 (2)B装有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3)C内装有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的现象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4)D中有两支高度不同的燃着的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故可用来。 (5)链接问题:从A瓶中放出的CO2是否纯净干燥吗?答。若要制取纯净干燥CO2,我们可以把B、C两瓶中的试剂换成饱和NaHCO3溶液(能吸收HCl气体)和浓H2SO4(具有强吸水性),此时A瓶中一定盛,B瓶中一定盛;若试剂位置颠倒,则不能达到的目的。

例3、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存在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是;证明一氧化碳存在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练习 1、下列实验装置甲和乙分别表示木炭还原氧化铜和CO还原氧化铜,请观察比较,回答问题 甲乙 (1)两个实验的反应原理相似,表现出C和CO都具有性;但反应条件有差异,说明;实验现象也相似,即 (2)从装置看,甲和乙都将导管尾部插入澄清石灰水,目的是证明有生成,为防止CO污染环境,在装置乙中澄清石灰水处应放;从操作步骤看,甲实验在结束时需注意先再 而乙实验在开始时需注意先再,以防止爆炸;在结束时需注意先,待试管冷却后再,以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

甲 乙 2、在做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的实验时,往往会发现反应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并邀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氧化铜与木炭充分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或假设]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铜、木炭都不与稀硫酸反应,而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 [实验与结论]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如果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 如果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 。 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止水夹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图19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习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 1.有关碳与氧化铜高温下发生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铜具有氧化性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2.将m1g碳与m2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至常温,若此时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则m1∶m2不可能是 A.1∶1 B. 1∶2 C.3∶4 D.3∶8 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是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易溶于水④都能与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②④⑤⑧ B.①④⑤⑧ C.①④⑤⑦⑧ D.①④⑤⑧③⑥ 4.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 5.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 密度比空气的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 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有: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②从a端通入氮气; 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④从b端通人二氧化碳;⑤从b端通人氮气。 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 D.①⑤③① 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先点燃装置③的酒精灯,再通一氧化碳,以免污染空气 B.实验中可观察到装置①的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红色 C.装置②可验证二氧化碳,还可以吸收一定量二氧化碳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装置①的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 7、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A.14∶11 B.11∶14 C.7∶11 D.11∶7 8、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它是一个被浓密的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O3具有还原性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C.C2O3属于氧化物 D.C2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6.7%

初三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实验专题

九 年级 化学 科辅导讲义(第 讲)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1.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 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 2 H 2O ; 乙 CO H 2O ; 丙 NH 3CO 2 H 2O ; 丁 CO 2 CO H 2O . 你认为 丙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 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 、B 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否. (2)实验中用纯净O 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因为空气中含有其他气体杂质,会引起实验干扰. (3)实验中观察到A 中无水CuSO 4变蓝,B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乙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 2===CaCO 3↓+H 2O 、 Fe 2O 3+3CO 高温 ====2Fe+3CO 2.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 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第一是提供足够多的空气或者氧气,第二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或者空气的接触面积.

2.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 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右图A装置的作用是出去二氧化碳气 体A装置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变化.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图C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木炭(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容器内气体不纯净.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状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①还含有稀有气体;②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3.为减少煤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焦炉煤气是脱硫煤隔绝空气强热的部分产物)作为洁净的生活燃料,其成分是初中课本中常见的气体.现通过以下实验流程对焦炉煤气的成分进行局部探究. (1)白色沉淀A、B是不是同一种物质?是(填“是”或“不是”); (2)从探究过程可推出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3)焦炉煤气的可能组成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氢气、(只写一种可能的情况). 4. 某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充分燃烧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CO2、SO2、水蒸气等.已知SO2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因SO2有还原性,故还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除去,无水硫酸铜与水由白变蓝.为了检验该发电厂排出的废气中的成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连接的顺

(word完整版)九年级碳和碳的氧化物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

学案编号:15 时间:2016年 12月姓名 九年级化学莞高班第十四讲 课题推断实验题课型达标 学习目标掌握推断题常见突破口 重点难点推断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思路 重要方程式 (5) (6) 1、1、⑴⑵ ⑶⑷ (5) (6) 2、⑴ ⑵ ⑶ 3、固体颜色:红色: 黑色: 4、同种元素组成: 5、二氧化碳的吸收: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溶液变为红色: (2)通入CO2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3)刚用石灰浆抹过的墙壁,过一两天墙壁会出汗的原因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

重难点突破 突破一:推断题 例1: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__,G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气态单质,丙为固态单质;A、B、C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液态。丙为黑色固体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X ; (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举一例说明); ② + E ① 通电 +黑色固体G △④ +黑色固体G,点燃⑤ A B H 黑色 固体D 高温③ 红色固体E +气体H F A

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C+H 2O CO+H 2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 A .C B . C O C . H 2 D .H 2O 2、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 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 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 2不支持燃烧. A .①② B .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下列CO 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 . 4、定量的碳与8.0g 氧化铜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测定装置Ⅰ、装置Ⅱ的质量记录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Ⅰ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B . Ⅱ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C . 反应后Ⅰ中固体一定是Cu D .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5、根据图来回答:经数小时后,U 型管A ,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假设:①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NaOH 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

化碳气体)()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6、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 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7、某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 有: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②从a端通入氮气;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④从 b端通人二氧化碳;⑤从b端通人氮气。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③④B.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D.①⑤③① 二、填空题 8、请用相关内容的序号填空: A.冰箱去味剂B.切割玻璃C.干电池电极D.做燃料E.冶炼金属F.制油墨 (1)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2)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来 (3)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可用来作(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 (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来(6)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9、下列物质:①二氧化氮②食盐水③锰酸钾④氧气⑤蒸馏水⑥空气⑦石墨请在以下空格中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 (1)可以做电极材料的是;(2)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4)属于混合物的是; (5)属于单质的是;(6)反应时能生成两种气体的物质是. 1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中考化学必考题型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 31.(达州)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 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2.(巢湖)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 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皮塞 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块状________ __ (填药品名称。 下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装置制取氢 气,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气体之前,都必须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3.(巢湖)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 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 + 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 2 O 方案2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 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 2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 是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 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答对本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60分) ①。②。 34.(临沂)几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完毕后,他们发现试管内仍有黑色固体物质存在。该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小玉同学:木炭。小兰同学:氧化铜。小华同学:木炭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Na2O、MgO、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设计】方案一: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 方案二:取少量该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他们对“方案一”进行了分析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无色、还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同学的猜想正确。若试管中溶液呈蓝色、无黑色固体,证明同学的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证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们按照“方案二”进行了实验操作,记录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 (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D.一氧化碳可用做燃料 2.下列关于对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A.质地较软 B.由碳原子构成 C.可做装饰品 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3.如图是收集干燥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装置。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4.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 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5.硅(Si)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碳表现氧化性 D.二氧化硅是还原剂 6.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 7.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和下列化学实验原理最相似的是() A.吸附 B.溶解 C.过滤 D.结晶 8.如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 和CO2 B.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C.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1.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12.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黑色固体②是同一物质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④物理性质相似⑤化学性质相似⑥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3.下列气体中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A.SO2 B.CO2 C.N2 D.CH4 14.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九上》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考试练习题

初中化学《九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考试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1、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 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 X 和固体 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答案】B 【分析】 少量液体加入烧瓶,气球膨胀有三种情况,一是放热,二是产生气体,三是产生气体并放热。 【详解】 第① 组物质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符合要求;第② 组物质不反应,也无热量放出,故不符合要求;第③ 组物质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故符合要求;第④ 组物质混合后会吸收热量,故不符合要求。故选①③ ,即选 B 。 2、燃烧时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 ,形成三条曲线 ,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 .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和的曲线是 a和 c C .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 .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详解】 A 、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B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其气体浓度应均为升高,故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的曲线应是 a 和b ,故选项错误; C 、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故选项正确; D 、微型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B 。 3、燃烧l B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其气体浓度应均为升高,故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的曲线应是 a 和 b ,故选项错误; C 、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故选项正确; D 、微型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B 。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食盐水 B .检验 CO2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添加酒精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答案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附答案 1.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净化水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是CO 2B.一定不是O 2 C.可能是CO 2 D.可能是氮气 4.关于CO 2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 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CO 2 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C.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CO 2 是由碳、氧元素组成 5.实验室制CO 2 选用的合适药品为() A.木炭燃烧B.煅烧石灰石 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6.按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CO、CO 2B.CO、C、CO 2 C.CO 2 、C、CO D.CO 2 、CO、C 7.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 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 8.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控制助力车数量。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很快又变黑了。你推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B.温度太低 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 D.试管口倾斜了 10.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 A.1:2B.2:1C.7:11D.11:7 11.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 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 12.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13.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A.20%B.80%C.15.8%D.84.2% 1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O 2B.H 2 C.CO 2 D.CH 4 1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