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与妻书》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逐客书》《与妻书》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乐用:乐于为用 B .必不能禁.

失吾之悲 禁:禁止 C .使之肖.

我 肖:像 D .汝幸而偶.

我 偶:婚配,嫁给 解析:B 项,禁:经受。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②夜缒而.

出 B .⎩⎨⎧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损民以.

益仇 C .⎩⎨⎧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②而所.

轻者在乎人民也 D .⎩⎨⎧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解析:A 项“而”,①表示转折,却;②表示修饰,不译。B 项“以”,都表示目的,来。C 项“所”,都是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D 项“乃”,都表示两件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反而、竟然”。

答案:A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

分之日可以死 ⑤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是名词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⑤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奸官污吏虐民可以

..死B.吾亦望其言是.实

C.汝可以模拟

..得之D.吾之逃家复归.也

解析:C项,模拟,古义是“想象,揣摩”,今义是“模仿”。

答案:C

二、语言文字运用

(2022·全国乙卷,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____①____。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____②____,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视网膜动脉阻塞时,____③____,对视功能危害越大。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补写句子(思维发展与提升)。第①处,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应是第二段的领起句,是对后文内容的概括。根据后文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可知,后文是对“视网膜动脉阻塞”三种情况及其危害的具体说明,故此处应填“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之类的内容。第②处,前文的“第一种”“第二

种”都是先介绍“眼中风”的情况,然后介绍其对人视力的影响,故此处所填内容应与“睫状动脉阻塞”对视力的影响有关,又根据“会造成……永久失明”“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可知,从“第一种”到“第二种”再到“第三种”,“眼中风”情况对视力影响的程度逐渐减弱,故此处所填内容应是比“第二种”更轻的一种表现,由此可推测此处应填“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之类的内容。第③处,根据后文的“缺血超过90分钟”“缺血超过4小时”导致的后果可知,视网膜缺血时间越长,对视力危害越大,故此处应填“视网膜缺血时间越长”之类的内容。

答案:①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②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③视网膜缺血时间越长

6.“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含义:“打笔仗”即用笔打仗,指通过写文章进行争论。

得名缘由:“打笔仗”和“打仗”有诸多相似之处:①都有对立的双方或多方;②都存在有争议的问题;③目的都是通过斗争以压倒对方。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辨析并修改病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不合逻辑,可删去“内”;二是“并”用词不当,分析前后两个分句的逻辑关系可知,“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是“患者最好……接受治疗”的目的,两者之间并非并列关系,故可将“并”改为“以”。

答案: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接受治疗,以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九月,丙子晦.,日有食之。上自初践祚

..,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庄助最先进,后又得吴人朱买臣、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等,并在左右。

是岁,上始为微行,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常以夜出,自称平阳侯.。旦明,入南山下,射鹿、豕、狐、兔,驰骛禾稼之地,民皆号呼骂詈。鄂、杜令欲执之,示以乘舆物,乃得免。又尝夜至柏谷,投逆旅宿,就逆旅主人求浆,主人翁曰:“无浆,止有溺耳!”且疑上为奸盗,聚少年欲攻之。主人妪睹上状貌而异之,止其翁曰:“客非常人也,且又有备,不可图也。”翁不听,妪饮翁以酒,醉而缚之。少年皆散走,妪乃杀鸡为食以谢客。上归,召妪,赐金千斤。后乃私置

更衣

..,从宣曲以南十二所,夜投宿长杨、五柞等诸宫。

上又好自击熊、豕,驰逐野兽。司马相如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宜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上善,纳之。

(摘编自《资治通鉴》)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B.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C.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D.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逄蒙之技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解析:注意“陵阻险”“射猛兽”结构的对称,排除B、C两项;“卒然”是后一句的状语,在其前断开,排除D项。

答案:A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晦,农历每月末日。农历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

B.践祚,又称践极、践位,指皇帝登临皇位。践,踩踏;祚,福气,也指帝位。

C.侯,侯爵。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是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D.更衣,文中是对如厕的讳言,也可称出恭。古人重礼,表达多用讳饰。

解析:D项,文中的“更衣”并非如厕之意,而指更换衣物、休息的处所。

答案: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帝惜才爱才,即位之初,就非常重视人才的甄选。先后提拔了庄助、朱买臣、司马相如、东方朔等人,让他们成为左右亲信。

B.武帝喜好畋猎,常常在夜晚出宫打猎,黎明又射杀鹿、野猪、狐狸、野兔等动物,破坏了庄稼,影响农业生产,百姓敢怒不敢言。

C.武帝懂得感恩,一次他与随从夜行投宿,店主妻子见其不凡,杀鸡做饭招待他们。武帝回宫后,赏赐妇人千金。

D.武帝从善如流,司马相如上疏劝谏,提醒武帝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患于未然。武帝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接受了他的建议。

解析:B项,文中讲到“民皆号呼骂詈”,并非敢怒不敢言。

答案:B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岁,上始为微行,与左右能骑射者期诸殿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重点词语:(1)句中“眩鬻”译为“标榜、推荐”,“简拔”译为“选拔”;(2)句中“微行”译为“改换装束暗中离宫外出”,“期”译为“相约”。

答案:(1)天下士人很多人向朝廷上书议论国家政事的得失,自我标榜和自我推荐的人数以千计,武帝从中选拔杰出的人才给以宠信重用。

(2)这一年,武帝开始改换装束暗中离宫外出,武帝与能骑马射箭的左右亲随相约在殿门前集合。

12.司马相如上疏请求汉武帝不要再做游猎、追逐野兽等危险的事情。他是从哪些角度进谏的?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个角度:一是野兽中可能存在有力量威猛超过人的,这样做太危险;二是皇帝应为朝廷、天下着想,不能因一己之乐而冒险。(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九月,丙子晦(三十日),出现日食。武帝从刚即位开始,就招徕选拔博学有才智的人。天下士人很多人向朝廷上书议论国家政事的得失,自我标榜和自我推荐的人数以千计,武帝从中选拔杰出的人才给以宠信重用。庄助第一个被提拔,以后又招揽了吴人朱买臣、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人东方朔等,都成了武帝的左右亲信。

这一年,武帝开始改换装束暗中离宫外出,武帝与能骑马射箭的左右亲随相约在殿门前集合。经常在夜间出宫,自称平阳侯。黎明时,到达终南山脚下,射杀鹿、野猪、狐狸、野兔等动物,策马践踏农田庄稼,百姓都大声怒骂。鄂县和杜县的县令想要收捕这批人,这批人拿了天子专用的物品为证,才得以脱身。又有一次,武帝等人曾在夜间到达柏谷,去旅店投宿,向旅店的主人要酒,主人说:“没有酒,只有尿!”而且,旅店的主人怀疑武帝一行人是强盗,召集了一些青年后生准备收拾他们。店主的妻子见到武帝的体态容貌,觉得不同寻常,就劝阻丈夫说:“来客不是普通人,而且他们已有准备,不能图谋收拾他们。”丈夫不听她的劝告,她就让丈夫喝酒,等他喝醉了之后就把他捆绑起来。召集来的青年后生都走了,店主的妻子就杀鸡做饭招待客人。第二天,武帝返回宫中,召见那位妇人,赏赐千金。后来,武帝就为外出巡游设立了秘密的更衣休息的地方,从宣曲宫向南共设了十二处,夜间投宿在长杨宫、五柞宫等宫殿。

武帝又喜欢亲自出击猎杀熊和野猪,策马追捕野兽。司马相如上疏劝谏说:“我听说,有的东西类型相同而才能不同,所以力量大数得着乌获,行动敏捷要

说庆忌,勇猛无敌应归于孟贲和夏育。依我的愚见,人确实有这样的情形,野兽也是这样。现在陛下喜爱攀登险要的地方,射杀猛兽,万一突然遇到力大凶猛的野兽,它在无路可逃的绝境,拼死冒犯陛下的随从车辆,陛下的车辆来不及调转方向,人来不及施展应变的巧计,即便是有乌获、逄蒙的超群技艺,也来不及使用,那么枯树朽木也会成为祸害了。即便是万无一失而没有祸害,然而这种环境本来就不是陛下应该接近的啊。更何况陛下都要在清道戒严之后才出发,车辆要在道路的正中间奔驰,即便如此谨慎,还经常遇到车马倾覆的危险,更何况穿过茂密的荒草,驰过丘陵废墟,前面有即将捕获猎物的诱惑,而心中没有预防意外的准备,野兽要对陛下形成危害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了。看轻皇帝的万乘尊位,不注意自身的安全,乐于行进在潜伏着危险的道路上寻求刺激和娱乐,我私下觉得陛下不该如此。”皇上认为很对,于是采纳了他的意见。

《与妻书》同步检测(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与妻书》同步检测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书:完成 B.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禁止 C.使之肖我肖:相像,类似 D.汝幸而偶我偶:婚配,嫁给 2.下列加粗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汝可以模拟得之 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D.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分之日可以死汝身之福利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项是() A.①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B.①为天下人谋永福也②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C.①汝其勿悲②望请其指教 D.①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②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 5.下列各句中与“必以告妾”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 B.不可数计 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共其乏困 6.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B.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C.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7.根据语境,补写出横线处的句子。 (1)《与妻书》中,作者引用了《孟子》中的一句话“”来说明自己不顾妻 子而勇于牺牲的原因。 (2)《与妻书》中,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没有几家可以过上称心快意生活的原因,这八个字是“” 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字。 《与妻书》的感人,最重要的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心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

《谏逐客书、与妻书》课下注释、选择、阅读练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第11课古文课下注释、选择、阅读练习题【部编版】 第11课目录: 1、谏逐客书/李斯 2、与妻书/林觉民 1、谏逐客书/李斯【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2014年版)。李斯(?一前208),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荀子的弟子,入秦为客卿。前237年,秦王赢政接受宗室大臣建议,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身在被逐之列,于是作此书劝谏,为秦王采纳。 ②【缪公】即秦稳公。 ③【西取由余于戎】由余,原为戎王的臣子,后入秦,为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④【东得百里奚于宛】百里奚,原为虞大夫,虞亡时为晋所俘,作为晋献公女陪嫁之奴入秦。后逃亡到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地,为楚人所俘,秦穆公知道他有才能,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授以国政,号“五羖大夫”。 ⑤【迎蹇叔于宋】蹇叔,百里奚的朋友,有才能。因百里奚荐举,秦穆公请他入秦,委任为上大夫。 ⑥【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丕豹,晋国大夫丕郑之子,丕郑被晋惠公杀死后,丕豹投奔秦国,被秦穆公委任为大夫。公孙支,秦大夫。来,招致、招揽。 ⑦【并】兼并,吞并。 ⑧【孝公用商鞅之法】孝公,即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他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日益富强,奠定了日后统一天下的基础。商鞅,公孙氏,名献,卫国人,战国时政治家。因功封于商(今陕西商洛东南),号商君,故称商鞅。 ⑨【殷盛】殷实,富裕。 ⑩【乐用】乐于为用。 ⑪【获楚、魏之师】指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前340年,商鞅率军大败魏军,

俘获魏公子魏公子卬,逼迫魏割河西之地与秦。同年又南侵楚,战况不详,据此,当也是秦军获胜。 ⑫【举】攻克,占领。 ⑬【治强】安定强盛。治,社会安定。 ⑭【惠王用张仪之计】惠王,即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孝公之子,初号惠文君,后称惠王。他任用张仪为相,采取连横策略,屡败魏、韩、赵、楚等国,降服巴、蜀,取得许多土地,使秦国更为强盛。张仪,战国时魏国人,纵横家。⑮【拔三川之地】攻取三川之地。拔,攻取。三川之地,指黄河、洛水、伊水相交之地。秦惠王时,张仪请出兵三川,未能实现。至秦武王时攻取。 ⑯【巴、蜀】巴,指巴国,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蜀,指蜀国,在今四川中部偏西一带。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蜀,在其地分别设置巴郡、蜀郡。 ⑰【上郡】原为魏郡,在今陕西北部,前328年被魏割让给秦。 ⑱【汉中】原为楚地,在汉水中游一带,前312年被秦攻取。 ⑲【包九夷】吞并九夷之地。包,吞并、囊括。九夷,这里指当时楚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所居之地。 ⑳【制鄢、郢】控制楚国鄢、郢之地。鄢,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东南。郢,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西北。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 ㉑【东据成皋之险】在东面占有成皋这样的要隘。成皋,原为韩邑,在今河南荥阳,地势险要,前249年被秦攻取。 ㉒【散六国之从】拆散六国结成的合纵。当时韩、魏、燕、赵、齐、楚六国联盟抗秦,称为合纵。从,同“纵”。 ㉓【施】延续。 ㉔【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昭王,即秦昭襄王,战国时秦国回君。范雎,战国时魏国人。先被昭王拜为客卿,指出秦昭王母宜太后擅权,权贵用事,将危及昭王的统治。昭王遂下令废宣太后,将穰侯、华阳君等贵戚放逐到关外,并拜范雎为相,封于应(今河南平顶山西),称应侯。穰侯,即魏冉,宣太后异父弟,曾多次任秦相,封于穰(今河南邓州),称穰侯。华阳,即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

《谏逐客书》《与妻书》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逐客书》《与妻书》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乐用:乐于为用 B .必不能禁. 失吾之悲 禁:禁止 C .使之肖. 我 肖:像 D .汝幸而偶. 我 偶:婚配,嫁给 解析:B 项,禁:经受。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②夜缒而. 出 B .⎩⎨⎧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损民以. 益仇 C .⎩⎨⎧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②而所. 轻者在乎人民也 D .⎩⎨⎧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解析:A 项“而”,①表示转折,却;②表示修饰,不译。B 项“以”,都表示目的,来。C 项“所”,都是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D 项“乃”,都表示两件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反而、竟然”。 答案:A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 分之日可以死 ⑤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是名词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⑤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奸官污吏虐民可以 ..死B.吾亦望其言是.实 C.汝可以模拟 ..得之D.吾之逃家复归.也 解析:C项,模拟,古义是“想象,揣摩”,今义是“模仿”。 答案:C 二、语言文字运用 (2022·全国乙卷,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____①____。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____②____,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视网膜动脉阻塞时,____③____,对视功能危害越大。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补写句子(思维发展与提升)。第①处,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应是第二段的领起句,是对后文内容的概括。根据后文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可知,后文是对“视网膜动脉阻塞”三种情况及其危害的具体说明,故此处应填“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之类的内容。第②处,前文的“第一种”“第二

《与妻书》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与妻书》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列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①此书②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③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④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⑤?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1)。语云:仁者“老⑥吾老,以及人之老;幼⑦吾幼以及人之幼”(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⑧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3),当⑨亦乐⑩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4),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2. 下列对前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映卿卿如晤”,这句话翻译为:我的意思在信中都有,如同会面。 B.正由于作者对妻子爱得深挚,因此在挥毫作书之际,夫妻之间那令人无限眷恋而又无法重温的往事,一时奔涌笔底。 C.作者回忆的第一件事是“四五年前某夕”与妻子的一席对话。 D.作者对妻子说:“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读者乍听起来,这话真有些不近人情,谁都希望自己至爱的人健康长寿,也难怪他的妻子“初闻言而怒”。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引用这句话? 【答案】2. A 3. 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 作者扩充自己爱妻子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才去参加革命,敢在妻子之前死而不顾。显示林觉民为人类解放、奉献的大无畏的精神。 【解析】 【2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

高中语文必修下 5112 《与妻书》同步练习(解析版)

11.2《与妻书》 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B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C .而母立于兹 D .汝幸而偶我 【答案】 D 【解析】 A 项,“彀”同“够”;B 项,“念”通“廿”;C 项,“而”通“尔”。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晤.(见面) 察吾衷.(内心) 抑. 汝能之乎(抑或) B .语云.(说) 吾至.爱汝(极) 第. 以今日事势观之(仅,但) C .竟书..(写完) 当哭相和.也(应和) 使之肖. 我(相像,类似) D .一恸.(痛哭) 不能禁.(禁止) 老. 吾老(敬重) 【答案】 D 【解析】 禁:经受。 3.下列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②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 ⎩⎪⎨⎪⎧ ③汝其.善抚之④吾疑其.女也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B 【解析】 ①介词,把;②介词,凭着;③语气词,表期望,“可要”;④代词,代腹中孩子。 4.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 .瓜. 分之日可以死 B .渔人甚异.之 C .汝幸而偶. 我 D .当尽. 吾意为幸 【答案】 B 【解析】 例句与B 项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 项,名词作状语,像切瓜一样。C 项,名词和动词,配偶,嫁。D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5.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B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C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 .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新教材)2021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练习: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含解析)

第5单元11 (P209) 【基础测评】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举. 地千里 举:攻克 B .王者不却. 众庶 却:拒绝 C .汝可以模拟.. 得之 模拟:想象 D .辛未三月念. 六夜四鼓 念:思念 【答案】D 【解析】“念”同“廿”,二十。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重刑法以禁. 之 B .⎩⎪⎨⎪⎧ 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 妾 C .⎩⎪⎨⎪⎧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 日不出门 D .⎩⎪⎨⎪⎧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也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答案】D 【解析】A .动词,忍受/动词,禁止。B .动词,请求/动词,告诉。C .动词,完成/副词,全、终。D .均是名词,书信。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 汝之有身也 A .亦以. 天下人为念 B .国以.富强 C .汝不必以. 无侣悲 D .以. 今日事势观之 【答案】C 【解析】A .介词,把。B .连词,因此。C .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因为。D .介

词,拿。 4.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④西.取由余于戎⑤移.风易俗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①②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③是名词用作动词,④是名词用作状语,⑤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对课文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逐客书》“西蜀丹青不为采”中的“丹青”,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B.《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C.《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中的“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是用其官名作人的称谓。 D.《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中的“辛未”应为辛亥。“辛亥”指公元1911年,是地支纪时法。 【答案】D 【解析】“地支纪时法”错,应是“干支纪年法”。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逐客书》作者在第一段列举四位明君、诸多贤士为秦国做出巨大贡献来说明客卿有功于秦,借贤人扬己,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说服力。 B.《谏逐客书》中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使得天下的士子不敢向西进入秦国、最终与诸侯国建立怨仇的做法很不理解。 C.《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表现出了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殷殷深情。文章叙议抒情结合,感情真挚,说理深刻。 D.《与妻书》中林觉民直指社会惨状及根源,立志推翻清王朝统治,同时也深爱妻子及家人,为给家人带来种种磨难而深感内疚,革命大义与脉脉人情融为一体,感人至深。 【答案】B 【解析】“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理解有误,原文是比喻的形式,为说理服务。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答案】增强巩固王室的权力,堵塞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与妻书作业含解析部编版下册

谏逐客书*与妻书 (45分钟,47分) 一、基础达标(2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几家能彀 B.河海不择细流 C.藉寇兵而赍盗粮 D.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 【解析】选D.A。“彀”同“够”。B。“择”同“释”,舍弃。C。“藉",同“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宝:宝贝 B。遂散六国之从.从:同“纵”,合纵 C。此非所以 ..跨海内所以:用来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用作动词,敬爱 【解析】选A。宝,名词作动词,珍爱,珍视. 3。下列“以”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A。且以汝之有身也 B。今逐客以资敌国 C.民以殷盛 D.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解析】选D。D项和例句的“以”都是介词,用.A.介词,因为;B。连词,来;C。介词, 因此.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是吾不是处B。东得百里奚于宛 C。迎蹇叔于宋 D.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解析】选A。A.是判断句,其他三句是状语后置。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样的一项是() A。汝可以模拟 ..得之B。吾充.吾爱汝之心 C。第.以今日事势观之D。快意当前 ..,适观而已矣 【解析】选D。A。模拟,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B。充,古义:扩充。今义:满,足;冒充。C。第,古义:但,但是。今义:常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 6。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都出自外国,来证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A.例证法 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 【解析】选C。秦王喜欢珍宝美色不是出自秦国的,客卿也不是秦国的,却要驱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下列对《谏逐客书》文意的理解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穆、孝、惠、昭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兵强的史实,用充足的事例说明客卿对秦国帝业的建立是有功的,从而证明了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B.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意在表明逐客不仅会导致本国人口减少,造

11.《谏逐客书》《与妻书》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1)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1课习题练习三(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以”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A.且以汝之有身也 B.今逐客以资敌国 C.民以殷盛 D.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吾不是处 B.东得百里奚于宛 C.迎蹇叔于宋 D.此五子者,不产于秦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闻吏议逐客逐客:驱逐在秦做官任事的非秦国籍人。 B.惠王用张仪之计张仪之计:指张仪为秦制定的连横之计。 C.遂散六国之从六国之从:即六国服从秦国的政策。 D.昔缪公求士缪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 4.下列书信用语,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世兄”可以用来称呼晚辈。 B.给师长写信,信首提称语要用“砚右”。 C.书信结尾的问候语,“敬请金安”多用于商界。 D.给师长写信,为了表示敬意,结尾署名时要称“愚生”。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C.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林觉民《与妻书》) D.灭六国者,六国也(杜牧《阿房宫赋》) 二、语言表达 6.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任何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要变成现实,都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奋斗是刘禹锡笔下千淘

万漉的辛苦,奋斗是郑板桥笔下咬定青山的坚韧,奋斗是,奋斗是。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①内容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8.温州素有“百工之乡”的美称,现为弘扬传统工艺,温州市文教中心计划于年末举办一场“温州传统工艺美术展”,请你以XX中学李响的身份给温州市文教中心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一个你认为应该展览的工艺。注意书信格式,正文内容字数不超过80字。 三、默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________________。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2)臣闻地广者粟多,________________,兵强则士勇。________________,故能成其大;________________,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3)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________________。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________________,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

11.1谏逐客书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11.1谏逐客书同步练习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乃上《谏逐客书》,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取材于《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取材于李斯《谏逐客书》)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食:食物 B.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主:掌管

《谏逐客书》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1.1《谏逐客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 B.而陛下说.之,何也说:说到,提及 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抛弃 D.藉寇兵而赍.盗粮赍:给予,送给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 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 C.汝可以模拟 ..得之 D.此吾所以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缪.公(liào)蹇.叔(jiǎn)西戎.(rónɡ)殷.盛(yīn) B.膏腴.(yú)范雎.(suí)灵鼍.(tuó)如晤.(wù) C.叩缶.(fǒu)黔.首(qián)赍.粮(jī)恸.哭(tònɡ) D.商鞅.(yānɡ)连横.(hénɡ)搏髀.(bì)双栖.(xī) 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春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春衫应为“青衫”。 B.望日:指月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十六。而“朔日”指每月最后一天。 C.寸管:毛笔的代称。毛笔在历代都有不同的称呼。春秋战国,各国对毛笔的称呼都不同。吴国(今江苏)叫“不律”,燕国(今河北)叫“弗”。 D.九泉:指地下深处。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阴间。“九”字,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有“极限”之意。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

《与妻书》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23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与妻书》同步巩 固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完成 B.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禁止 C.使之肖我肖:像 D.汝幸而偶我偶:婚配,嫁给 2、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②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③吾与并肩携手④必以告妾⑤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④/②/⑤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B.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C.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D.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5、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B.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C.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6、下列加粗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当尽吾意为幸 ④瓜分之日可以死 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下列选项中,加粗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B.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犴 C.汝可以模拟得之 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8、下列加粗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意映卿卿如晤晤:见面 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卒:死亡 C.又恐汝不察吾衷衷:内心 D.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书:写完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和作品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与妻书》这两篇文章均题为“书”,却是不同的文体,一为随事谏诤、议论政务的奏章,一为寄予亲人、吐露心声的书信,对象不同,目的各异,二者在态度、语气、表达方式上也不同。 B.司马春衫,语出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比喻极度悲伤。 C.《与妻书》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将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说理时选择了严谨简洁的词语和逻辑推理严密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 D.“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中的“望日”,一般指农历每月十五日。通常农历每月的十六日叫既望,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10、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汝之有身也 A.亦以天下人为念 B.汝可以模拟得之 C.汝不必以无侣悲 D.以今日事势观之 11、下列各组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重刑法以禁之 B.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C.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日不出门 D.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必练之名句名篇默写(上海专用) 第10练《谏逐客书》《与妻书》 含解析

第10练 ★文本梳理★ 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___________________。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__________________,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______________,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 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___________________,割膏腴之壤,___________________,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___________________,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___________________,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___________________,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 ___________________,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___________________,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 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___________________,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___________________,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 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 ___________________,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答案】窃以为过矣东得百里奚于宛民以殷盛东据成皋之险遂散六国之从向使四君却客

【名句名篇默写 考前突破训练】10《谏逐客书》《与妻书》-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统编版)(解析版)

第10练 ★句子默写★ 臣闻吏议逐客,___________________。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__________________,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______________,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___________________,割膏腴之壤,___________________,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___________________,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 ___________________,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___________________,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 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___________________,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___________________,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___________________,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___________________,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___________________,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答案】窃以为过矣东得百里奚于宛民以殷盛东据成皋之险遂散六国之从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建翠凤之旗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 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歌呼呜呜快耳者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窃”“奚”“殷”“皋”“璧”“駃騠”等。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逐客书》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3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逐客书》同步 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归顺 B.强公室,杜私门杜:堵塞、封闭 C.适冬之望日前后适:恰逢 D.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肖:相像,类似 2、下列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A.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汝幸而偶我 D.当尽吾意为幸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译文:那些随俗推移由高雅而变化成娇美妖冶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B.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译文:从这些情形去看,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C.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译文:无非是为了取乐于当前\适于观听罢了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译文:现在却放弃百姓去资助敌国4、下列对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藉寇兵而赍盗粮兵:武器②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举:攻克、占领 ③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佳冶:娇美妖冶④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过分 ⑤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宝:珍宝⑥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拒绝 2”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小错,诸侯去世称“薨”,大夫去世称“卒工.是李斯在家中摆酒宴,百官向李斯敬酒献物,祝他长寿,不是李由。 3 .(1)谬:意动用法,认为......是错误的。细:通“黜”,贬退、排斥。辞:言辞。(2)黔首:平民。骂下:才能低下。擢:提拔。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 始皇三十四年,在咸阳宫摆酒宴,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歌颂秦始皇的威力和功德。齐人淳于越进谏说:“现在陛下您统一了天下,然而您的子弟还是平民,如果突然有田常、六卿那样的祸患,在朝中没有辅佐之臣,怎么相救呢?事情不效法远古而能长久的,我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来加重您的错误,不是忠臣啊。”始皇把他的意见交给丞相李斯处理。丞相认为他的说法是错误的,排斥他的言辞,就上书给始皇。说: “我请求下令,凡藏有《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言论文章的,一律清除”秦始皇许可了他的建议,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第11课谏逐客书与妻书练习含解析下册

谏逐客书与妻书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误 B。功施.到今施:实施 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让:丢弃、抛弃 D.藉寇兵而赍.盗粮赍:送给、付与 解析:B项,施,延续. 答案:B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B.意洞手.书 C.汝幸而偶.我 D.当尽.吾意为幸 解析: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作动词。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 ..也 B.当亦乐牺牲 ..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 ..之

D.此吾所以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解析:D项,“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答案: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B。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损民以.益仇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 ..色、乐、珠玉 ②而所轻者在乎 ..人民也 D。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A项,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B项,都是连词,表目的。C项,都是“在于"的意思。D项,都是副词,表转折。答案:A 5。下列对《谏逐客书》中的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本文中的“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在内的六个

《谏逐客书》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22-2023学年统编版必修下第四单元 11 谏逐客书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归顺 B.强公室,杜私门杜:堵塞、封闭 C.适冬之望日前后适:恰逢 D.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肖:相像,类似 3.下列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A.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C.汝幸而偶我 D.当尽吾意为幸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B.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5.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B.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C.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遂散六国之从B.河海不择细流 C.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D.汝幸而偶我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 B.而陛下说.之,何也说:说到,提及 C.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抛弃 D.藉寇兵而赍.盗粮赍:给予,送给 8.下列对文中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侯、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B.翠凤,以翠羽装饰的风形旗帜。因天子所乘饰以翠羽的凤形车驾,亦借指天子。 C.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泛指天下。 D.五帝,是对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史记·五帝本纪》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二、默写 9.默写 (1)秦王嬴政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作《谏逐客书》,开篇便表明自己的立场:“,。” (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运用假设从反面论证四位君主“却客”“疏士”的后果可能是 “,”。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以“太山”和“河海”为喻,是为了说明“,”。 (4)《谏逐客书》中,李斯用“,;,”来证明只有胸怀广阔,才能广纳贤才,成就霸业。 (5)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指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的危害是“,”。 (6)李斯《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直接影响的句子是“,”。 三、语言表达 10.《谏逐客书》《与妻书》两文在写作上都大量运用比喻和排比的句式,使得文章的主题更为鲜明突出,感情充溢。请揣摩并模仿两篇文章中这些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一段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