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与妻书》补充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与妻书》补充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与妻书》补充习题及答案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与妻书》补充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基础题。(4分)

1.解释加粗词语。(2分)

(1)谓吾忍舍汝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抑汝能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2分)

(1)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不忍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悟(3分)

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又为什么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阅读题(14分)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各题。

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2分)

(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后,相信你肯定会被感动的。把你的感受写出来,不少于5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中考题(19分)

周处刘义庆

周处少年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给加粗字注音。(4分)

有蛟( ) 三横( ) 朝闻( ) 更相庆( )

2.解释加粗字的含义。(4分)

(1)或说处杀虎斩蛟 _________(2)始知为人情所患_________

(3)实冀三横唯余其一_________(4)处遂改励,终为忠臣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

(1)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假如你周围有周处这样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改过自新?(不少于50个字)(4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1)抛弃(2)还是,或者。表示选择。点拨:词语的解释应放在句子中进行思考。

2.(1)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理想)告诉你。(2)我终于不忍心只顾自己好。

点拨:译文不要丢掉重点词语的解释。

二、不能。因为作者至爱妻子,就是死了也不能忘记,盼望有鬼之说更能体现爱妻之心。

点拨:联系本文的中心句“吾至爱汝”考虑。

三、

1.(1)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点拨:注意关联词语“与……无宁”的解释。

(2)就想乘便把这次走的事情告诉你。

2.引起对下文三件事的回忆。点拨:从与上下文的联系考虑。

3.三件事。(1)夫妻间就“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本来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2)对月影之下诉真情的回忆,说明自己是真的不能忘记妻子的。(3)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了将要失去丈夫的沉重的悲痛,未能将起义的事告诉妻子。点拨:抓住事情概要。

4.作者一心为妻子着想,对妻子无限爱恋的感情。点拨:从三件事共同蕴含着的对妻子的“挚爱”考虑。

5.略点拨:可从作者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爱以及革命的大义进行思考,符合题意即可。

四、

1.jiāo hèng zhāo gēng 点拨: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1)有人(2)才(3)希望(4)就,于是。点拨: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思。

3.(1)才知道被人们当成了祸害,自己有了改正的意思。

(2)古代的贤人很看重“为了追求到道义,哪怕是早上明白晚上就死去”的精神,况且你的前途还很有希望。点拨:根据上下文和重点词语来推断。

4.人有了过错不要紧,但只要勇于改正错误,就会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点拨:从“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句思考。

5.略点拨:如给他讲一些名人改过自新的故事,劝他改过,符合题意即可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与妻书》教案

14与妻书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革命前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目标1和3。 指导法、分析法、积累法。 投影仪、多媒体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与妻书》。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中国同盟会成员,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黄花岗起义时被俘,最后从容就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背景链接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殓遗骸七十

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封《与妻书》是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在离家去广州的路上,深夜里在手帕上写下的。 2.生难字词 (1)字音 肖.(xiào)不能禁.(jīn)如晤.(wù)旁.(bànɡ)的.的(dí) (2)词义 【如晤】如见面。旧时书信用法。【狼犬】狼和狗,喻指坏人的帮凶。 【太上】最上,最高。【语云】古语说。 【盖】原本,原来。【有身】怀孕。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先听录音正音;接着默读理解文意;再大声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全文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忍悲为汝言之”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 第二部分:(2~4):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尽的阐述,感人肺腑,令人激奋,慰人勿悲,从而达到了作者写信的目的。 第三部分:(5~6):加深言情,情至生死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中国。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全面地阐明了“情至生死永相旁”。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段中所追忆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 交流展示: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对妻子的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即“吾至爱汝”。) 2.这封信是1911年作者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的诀别书,作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希望与妻子“相守以死”,甚至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但为什么最终却决意离妻别子,慷慨赴死? 交流展示:(文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爱汝”与“勇于就死”,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请在这一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将这两者统一起来的。)林觉民极爱其妻,正是这种感情升华,才使他更“勇于就死”。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其情操高尚,十分感人。 3.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 交流展示: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最新整理初三语文上册《与妻书》教案

最新整理初三语文上册《与妻书》教案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是清朝末年为了反清反封建争取民族解放而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1911年黄花岗起义的三天前即4月24日晚写给其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信,此文感人肺腑,让人忍不住掉泪。那么好的教案怎么写?以下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能力目标: 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三)、德育目标: 学习主人翁“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点: 疏通全文,识记重点实词意义和虚词用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 四、教学方法: 自读法、圈注法,交流法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激趣。 (二)、自主学习:结合注释,自译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三)、合作学习: 1、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分析:文章第1段“吾作此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3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半的“吾至爱汝”。第4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点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5段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表达了自己“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 第6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7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2、“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死的高尚胸怀。 3、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正气歌”,是一篇“檄文”? 分析: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说它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 4、“卒不忍独善其身”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示:“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只顾自己好,不顾别人。林觉民虽“至爱”妻子,他要把这种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 其身”。这句话是全文的总结。

《谏逐客书》《与妻书》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逐客书》《与妻书》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乐用:乐于为用 B .必不能禁. 失吾之悲 禁:禁止 C .使之肖. 我 肖:像 D .汝幸而偶. 我 偶:婚配,嫁给 解析:B 项,禁:经受。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②夜缒而. 出 B .⎩⎨⎧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损民以. 益仇 C .⎩⎨⎧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②而所. 轻者在乎人民也 D .⎩⎨⎧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解析:A 项“而”,①表示转折,却;②表示修饰,不译。B 项“以”,都表示目的,来。C 项“所”,都是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D 项“乃”,都表示两件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反而、竟然”。 答案:A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 分之日可以死 ⑤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是名词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⑤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奸官污吏虐民可以 ..死B.吾亦望其言是.实 C.汝可以模拟 ..得之D.吾之逃家复归.也 解析:C项,模拟,古义是“想象,揣摩”,今义是“模仿”。 答案:C 二、语言文字运用 (2022·全国乙卷,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____①____。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____②____,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视网膜动脉阻塞时,____③____,对视功能危害越大。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补写句子(思维发展与提升)。第①处,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应是第二段的领起句,是对后文内容的概括。根据后文的“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可知,后文是对“视网膜动脉阻塞”三种情况及其危害的具体说明,故此处应填“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之类的内容。第②处,前文的“第一种”“第二

《与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与妻书 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招致、招揽 B.至今治.强治:治理 C.弹筝搏.髀搏:击打、拍打 D.故能就.其深就:成就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遂散六国之从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C.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D.河海不择细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C.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例句中加点字的一项是( )例句:以汝之有身也 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B.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C.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D.汝不必以.无侣悲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然则是所重者在乎 ..人民也 ..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 B.汝可以模拟 ..得之 C.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 D.吾爱汝至,所以 ..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6.下列各项中,与“并国二十”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江南金锡不为用 B.钟情如我辈者 C.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D.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外交部发言人: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 B.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是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子!” C.刘教授微笑着对好友说:“这次办理出国手续,您妥善安排,十分操劳,明天我将到府上拜谢,以表感激之情。” D.小李大学毕业求职,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能力不逊于研究生,请领导任人唯贤,唯才是用。” 8.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3月14日至20日是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周,本次生命教育周的主题为“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教育”。②我市中小学纷纷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各类活动,③龙城网上家长学校以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也号召了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公益讲座。④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⑤老师都要掌握一些心理学,也成了老师和教育者们的共识。 ⑥金坛华罗庚实验学校在生命教育周期间围绕本次活动主题举行了系列活动,⑦其中初中部各班精心组织、设计、召开了“打造生命的精彩”主题班会。⑧他们的一些做法,挺有借鉴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黑龙江佳木斯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将思维框架图中的五处空缺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智能+”的提出比“互联网+”更进一步,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全新赋能。在工业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提出“智能+”的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意义。“智能+”强调的是技术基础,通过智能化手段把传统工业生产的全链条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培育新的高技术产业、改善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但是,要想推进它的产学研用结合,在数字技术领域还有一些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

《与妻书》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

《与妻书》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列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①此书②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③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④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⑤?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1)。语云:仁者“老⑥吾老,以及人之老;幼⑦吾幼以及人之幼”(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⑧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3),当⑨亦乐⑩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4),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2. 下列对前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映卿卿如晤”,这句话翻译为:我的意思在信中都有,如同会面。 B.正由于作者对妻子爱得深挚,因此在挥毫作书之际,夫妻之间那令人无限眷恋而又无法重温的往事,一时奔涌笔底。 C.作者回忆的第一件事是“四五年前某夕”与妻子的一席对话。 D.作者对妻子说:“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读者乍听起来,这话真有些不近人情,谁都希望自己至爱的人健康长寿,也难怪他的妻子“初闻言而怒”。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引用这句话? 【答案】2. A 3. 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 作者扩充自己爱妻子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才去参加革命,敢在妻子之前死而不顾。显示林觉民为人类解放、奉献的大无畏的精神。 【解析】 【2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

高中语文必修下 5112 《与妻书》同步练习(解析版)

11.2《与妻书》 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B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C .而母立于兹 D .汝幸而偶我 【答案】 D 【解析】 A 项,“彀”同“够”;B 项,“念”通“廿”;C 项,“而”通“尔”。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晤.(见面) 察吾衷.(内心) 抑. 汝能之乎(抑或) B .语云.(说) 吾至.爱汝(极) 第. 以今日事势观之(仅,但) C .竟书..(写完) 当哭相和.也(应和) 使之肖. 我(相像,类似) D .一恸.(痛哭) 不能禁.(禁止) 老. 吾老(敬重) 【答案】 D 【解析】 禁:经受。 3.下列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②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 ⎩⎪⎨⎪⎧ ③汝其.善抚之④吾疑其.女也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B 【解析】 ①介词,把;②介词,凭着;③语气词,表期望,“可要”;④代词,代腹中孩子。 4.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 .瓜. 分之日可以死 B .渔人甚异.之 C .汝幸而偶. 我 D .当尽. 吾意为幸 【答案】 B 【解析】 例句与B 项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 项,名词作状语,像切瓜一样。C 项,名词和动词,配偶,嫁。D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5.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B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C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 .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下册:第24课《与妻书》精品学案(含答案)

学案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如晤.(wù) 婉. 解(wǎn ) 嗟.夫(jiē) 使之肖. 我(xiào ) 相和.(hè) 依旁. (bàng ) 的. 的(dí) 2.找出通假字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旁通傍 意思:依靠 几家能彀 彀通够 意思:可以满足需要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理解 (1)卿卿:夫妻之间的爱称。 (2)忘情:无喜怒哀乐之情。 (3)望日: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4)率性:顺着本性(去做)。这里有断然、干脆的意思。 (5)的的:真实、确实。 (6)独善其身:致力于自己的道德操守。本文指只顾自己好。 (7)诸母:指伯母、叔母。 2.一词多义辨析 (1)竟⎩⎪⎨⎪⎧ 竟.夕不眠(整个)不能竟.书(完毕) (2)语⎩⎪⎨⎪⎧ 语.云:仁者“老吾老……”(名词,古语)以吾所志语. 汝(动词,告诉) (3)解⎩⎪⎨⎪⎧ 后经吾婉解.(解释)有不解. 处(明白,理解) (4)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词,推及)及. 今思之(动词,等到) (5)善⎩⎪⎨⎪⎧ 汝其善.抚之(好好地)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 3.词类活用解释 (1)汝幸而偶我 活用词语:偶 解释:名词用作动词,嫁给。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活用词语:第一个“老”“幼” 解释:形容词用作动词,老,敬爱。幼,爱护。 (3)当尽吾意为幸 活用词语:尽 解释:使动用法,使……尽。 (4)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活用词语:乐 解释:意动用法,以……为乐。 4.古今异义区分 (1)汝可以模拟.. 得之 古义:模,揣摩;拟,揣度。今义:模仿。 (2)第. 以今日事势观之 古义:但,表转折。今义:第几。 (3)汝幸而偶. 我

中职语文12.《与妻书》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十二与妻书 练习与思考 一、《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也是一篇情理交融的优秀散文。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体现作者绵绵儿女情和拳拳爱国意的句子,尤其是复沓重叠、回环往复的语句,想一想他是如何将两种情感统一起来的。 参考答案: 体现绵绵儿女之情:吾至爱汝;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吾幸而得汝;等等。 体现拳拳爱国之意:使吾勇于就死也;吾牺牲百死而不辞;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卒不忍独善其身;等等。 书信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当陈述祖国、人民的义理时,并不回避儿女私情,也不掩藏与亲人永别时流出的眼泪;而述说夫妻情怀时,都推及他人,推及革命事业、祖国前途,用革命者的豪情激发妻子对天下人和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既抒情,又说理,情与理反复融注,情愈浓,理就愈深。正因为烈士对妻子眷恋之情那样诚挚,才使他忍心舍妻赴义的“理”具有了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中,作者充分表达了对生的依恋,那么,作者为什么还“勇于就死”呢? 参考答案:作者是有大爱、大义之人,他深深了解在天下危亡的时刻,个人

的幸福是不能有保障的。天下人非死别,便是生别,所以作者愿牺牲个人幸福而投身革命。 2.作者说“吾平日不信有鬼”,又说“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烈士是个革命者,本来不相信有“鬼”和“心电感应”之说,现在却希望它“真有”,希望它“是实”。这是一种孤苦的愿望,不忍丢下心爱的妻子,死后也要“依依旁汝”陪伴妻子身旁。作者眷恋之深,以至于用幻想来慰藉、填补自己的哀痛。 3.作者对孩子未来的安排,表达了他怎样的希望? 参考答案:作者不仅自己投身革命,还殷切期望子女们能承父志,为天下人谋永福,体现了为理想、为革命无悔付出的精神。 三、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在了解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相关史实的基础上,阅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革命志士“百死不辞”的爱国热忱和革命情怀。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与妻书(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五单元 *与妻书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彀”同“ ”, 2.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念”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与{①与妻书 ②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2.竟{①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②有志者事竟成 3.及{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②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 4.书{①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②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5.身{ ①且以汝之有身也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将军身披坚执锐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吾家后日..当甚贫 古义: 今义:后天。 2.汝可以模拟.. 得之 古义:

今义:模仿。 3.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 今义: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使生活上得到利益。 4.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古义: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名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称心快. 意 2.当亦乐.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3.瓜. 分之日可以死 4.当尽.吾意为幸. 5.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 语汝 6.汝幸而偶.我 7.卒不忍独善.其身 8.所未尽.者,尚有万千.. 9.意洞手.书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句式: 译文: 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句式: 译文: 3.吾与并肩携手。 句式: 译文: 4.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句式: 译文: 5.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句式: 译文: 六、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张大爷看着金黄色的麦田,不禁司马青衫.... ,颤声说道:“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啊!” ( ) 2.杨绛先生的不争并非太上忘情.... ,只要有人冒犯到钱先生,她马上就会变成狮子和斗士,决不忍让和宽容半分。( ) 3.老王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警察,在熙熙攘攘的进站人群中望眼欲穿.... ,使坏人无法遁形。 ( ) 4.自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开播以来,许多丢失孩子的家庭得以破镜..重圆.. 。 ( ) 5.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独善其身....。 ( ) 七、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中国古代有多种纪年法,如“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特有的,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照一定的顺序配对,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辛亥”采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 ) 2.月相纪日法,即用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中国古代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如“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中的“望日”即采用了月相纪日法。( ) 3.“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中,“司马”指白居易,因白居易曾担任江州司马,故以官名来称呼白居易。( ) 片段读写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父亲大人膝下: 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者,则儿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儿死不足惜,第.此次之事,未曾禀告大人,实为大罪,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为大人陈之。窃自满洲入关以来,凌虐我汉人,无所不至。故欲保全国土,必自驱满始,此固人人所共知也。 儿蓄此志已久,只以时机未至,故隐忍未发。迩者与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以扑满政府,以救祖国。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 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切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为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夫男儿在世,若能建功立业以强

2021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与妻书语文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十一篇

20XX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与妻书语文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十一篇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1 / 11 20XX年精选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与妻书语文版学问点练习含答案 解析】第十一篇 第1题单项选择题】 以下划线的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B 、汝幸而偶我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项选择题】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然∕遍地腥XX B 、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C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D 、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答案】: 解析】: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2 / 11 第3题填空题】 写出下面划线词语的古今义。①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 ②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______ 今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解释以下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谓吾忍舍汝而死忍:______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______ ③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______ ④吾充吾爱汝之心充:______ ⑤与使吾先死也与:______ ⑥无XX汝先吾而死无XX: ______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⑦后经吾婉解婉:______ ⑧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盖:______ ⑨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不能禁:______ ⑩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______ ?抑汝能之乎抑:______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率性:______ ?使之肖我肖:______ ?吾家后日当甚贫当:______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旁:______ ?吾爱汝至至:______ ?汝不必以无侣悲 侣: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与妻书教案

14 与妻书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革命前辈“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目标1和3。 指导法、分析法、积累法。 投影仪、多媒体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与妻书》。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中国同盟会成员,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黄花岗起义时被俘,最后从容就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2)背景链接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殓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封《与妻书》是1911年,林觉民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在离家去广州的路上,深夜里在手帕上写下的。 2.生难字词 (1)字音 肖.(xiào)不能禁.(jīn)如晤.(wù)旁.(bànɡ)的.的(dí) (2)词义 【如晤】如见面。旧时书信用法。【狼犬】狼和狗,喻指坏人的帮凶。 【太上】最上,最高。【语云】古语说。 【盖】原本,原来。【有身】怀孕。 1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先听录音正音;接着默读理解文意;再大声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全文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忍悲为汝言之”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 第二部分:(2~4):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尽的阐述,感人肺腑,令人激奋,慰人勿悲,从而达到了作者写信的目的。 第三部分:(5~6):加深言情,情至生死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中国。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全面地阐明了“情至生死永相旁”。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段中所追忆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忆这三件事的目的。 交流展示:第一件事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话,说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给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第三件事是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说明自己“至爱”妻子,怕妻子担受不起沉重的悲痛。(这三件事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对妻子的眷念之深,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用事实说明自己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即“吾至爱汝”。) 2.这封信是1911年作者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的诀别书,作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妻子,希望与妻子“相守以死”,甚至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但为什么最终却决意离妻别子,慷慨赴死? 交流展示:(文中“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爱汝”与“勇于就死”,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请在这一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将这两者统一起来的。)林觉民极爱其妻,正是这种感情升华,才使他更“勇于就死”。正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甘于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其情操高尚,十分感人。 3.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举例说明。 交流展示:遗书中非常自然地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1)抒情是这封遗书的主要表达方式。例:从开头的“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到末了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这些话语,正是面临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感情浪涛。 (2)为了抒情,烈士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3段里对于夫妻生活的三个回忆,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之情。 (3)烈士在记叙抒情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第1、5段基本上属于抒情,第三段基本上是记叙,第2、4、6段则是在抒情、记叙的基础上说理。既抒革命之情,又说革命之理。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这封信写得豪情万丈,又缠绵悱恻。朗读下列句子,体会作者对妻子的至爱之情。 (1)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2)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部编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与妻书教案 语文版

《与妻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在疏通文义的过程中,了解多义词和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自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梳通文义,理解内容,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2.把握作者爱国与爱妻之情结合为一体的情感。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 2.点拨讨论法。 3.欣赏法。 4.诵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林觉民在广州起义中因伤被俘。当时传言,抓获一个剪短发、穿西装的英俊男子,指的就是林觉民。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林觉民不会说广东话,就用英语回答问题,慷慨陈词,满庭震动。两广总督张鸣岐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当时有人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总督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林觉民殉国时,年仅24岁。 林觉民就义之后,家人把祖宅卖了避难,买主叫谢銮恩,他有个孙女很出名,叫谢婉莹(即冰心),冰心曾经写文章追忆过自己的这个故居。林觉民有个堂哥林长民,后来生了一个也很有名的女儿,叫林徽因。 《与妻书》就是林觉民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起义前写给爱妻的遗言,表达了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妻子的挚爱,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林觉民(1887—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二十四岁。 2.背景链接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24课《与妻书》

第24课《与妻书》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几家能彀.()吾尝语.曰()吾忍舍汝.而死()称.心快意()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2)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 ..也() (3)盖不能以寸管 ..形容之() (4)此吾所以敢率性 ..就死不顾汝也() (5)的的 ..非吾所忍() (6)卒不忍独善其身 ....() 3.翻译下列句子。 (1)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____之一。课文是1911年作者参加__________前夕写给妻子的绝笔书。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6.写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 古义:今义: (2)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古义:今义: (3)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古义:今义: 二、阅读理解题。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

初三语文第五章《与妻书》文言文知识归纳总结

初三语文第五章《与妻书》文言文知识归纳总结 初三语文第五章《与妻书》文言文知识归纳总结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语文第五章《与妻书》文言文知识归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1不能竟书而欲搁gē笔放下 2称chn心快意符合 3必不能禁jīn失我之悲经受 4使之肖xio我相像,类似 5一恸tng极悲哀 6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7、虽不谓吾言为是 8钟情如我辈者 二、通假宇 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通够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3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 三、文言实词 1、一词多义 与与妻书动词,给,给予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介词,和,同,跟 吾与(汝)并肩携连词,表并列,和、同。 竟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完毕,终了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副词,全,整,终。 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词,推广到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介词,等到。 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名词,信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写 四、文言虚词

其: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代词,他们。 卒不忍独善其身代词,自己。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代词,代腹中之物。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代词,代鬼。 吾亦望其言是实代词,那些。 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副词,表猜测,大概,或许。 汝其勿悲副词,表婉商语气,可,希望。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副词,表期望,应当,一定。 所: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助词,与动词爱组成名词性短语,所(爱)的人。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助词,与动词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所(追求)的志向。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助词,与动词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未写完的话。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名词,处所,地方。 所以: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因此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原因。 相: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指代性副词,我。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指代性副词,你。 为: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介词,对,向。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介词,替。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动词,表判断,是。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副词,加强语气,(更)是。 当尽吾意为幸动词,感到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动词,当作 盖: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副词,大概。 以: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介词,拿。 汝不必以无侣悲介词,因为。

九年级上册语文《与妻书》补充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与妻书》补充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与妻书》补充习题及答案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与妻书》补充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基础题。(4分) 1.解释加粗词语。(2分) (1)谓吾忍舍汝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抑汝能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2分) (1)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不忍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悟(3分) 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又为什么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阅读题(14分)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各题。 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2分) (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