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A版高中选修2-2数学浙江专版第二章 习题课二 推理与证明 Word版含

姓名,年级:

时间:

习题课二错误!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A.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解析:选B 假设结论不成立,即“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的否定为“三个内角都大于60°",故选B.

2.若三角形能分为两个与自己相似的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解析:选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将直角三角形剖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都相似,故选C。

3.要证:a2+b2-1-a2b2≤0,只要证明( )

A.2ab-1-a2b2≤0

B.a2+b2-1-错误!≤0

C.错误!-1-a2b2≤0

D.(a2-1)(b2-1)≥0

解析:选D 因为a2+b2-1-a2b2≤0⇔(a2-1)(b2-1)≥0.故选D.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解析:选A 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否定是没有实根,故要做的假设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5.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客人,刚好碰在一起.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四人都懂,现知道:①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能自由交谈;②四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

交谈,又能用法语交谈;③乙、丙、丁交谈时,不能只用一种语言;④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能做翻译.针对他们懂的语言,正确的推理是()

A.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

B.甲日英、乙日德、丙德法、丁日英

C.甲日德、乙法德、丙英德、丁英德

D.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法英

解析:选A 分析题目和选项,由①知,丁不会说日语,排除B选项;由②知,没有人既会日语又会法语,排除D选项;由③知乙、丙、丁不会同一种语言,排除C选项,故选A.

6.设a,b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

①a+b〉1;②a+b=2;③a+b>2;④a2+b2〉2;

⑤ab〉1.

其中能推出:“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是()

A.②③B.①②③

C.③D.③④⑤

解析:选C 若a=错误!,b=错误!,则a+b〉1,

但a〈1,b<1,故①推不出;

若a=b=1,则a+b=2,故②推不出;

若a=-2,b=-3,则a2+b2〉2,故④推不出;

若a=-2,b=-3,则ab>1,故⑤推不出;

对于③,即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反证法:假设a≤1且b≤1,

则a+b≤2与a+b〉2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7.图1是一个水平摆放的小正方体木块,图2,图3是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叠放而成的,按照这样的规律放下去,至第七个叠放的图形中,小正方体木块总数就是。

解析:分别观察正方体的个数为:1,1+5,1+5+9,…

归纳可知,第n个叠放图形中共有n层,构成了以1为首项,以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S n=n+[n(n-1)×4]÷2=2n2-n,

所以S7=2×72-7=91.

答案:91

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错误!(n∈N*)的第二步中,当n=k +1时等式左边与n=k时的等式左边的差等于________.

解析:当n=k+1时,左边=(k+2)+(k+3)+…+(2k+2);当n=k时,左边=(k+1)+(k+2)+…+2k,其差为(2k+1)+(2k+2)-(k+1)=3k+2.

答案:3k+2

9.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

解析:法一:由题意得丙的卡片上的数字不是2和3。

若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2,则由乙的说法知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2和3,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3,满足题意;

若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3,则由乙的说法知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2和3,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2,不满足甲的说法.

故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3。

法二:因为甲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所以丙的卡片上必有数字2。又丙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所以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2。因为乙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所以乙的卡片上的数字是2和3,所以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1和3。

答案:1和3

10.已知|x|≤1,|y|≤1,用分析法证明:|x+y|≤|1+xy|.

证明:要证|x+y|≤|1+xy|,

即证(x+y)2≤(1+xy)2,

即证x2+y2≤1+x2y2,

即证(x2-1)(1-y2)≤0,

因为|x|≤1,|y|≤1,

所以x2-1≤0,1-y2≥0,

所以(x2-1)(1-y2)≤0,不等式得证.

11.设函数f(x)=e x ln x+错误!,证明:f(x)〉1.

证明:由题意知f(x)〉1等价于x ln x>x e-x-错误!.

设函数g(x)=x ln x,则g′(x)=1+ln x.

所以当x∈错误!时,g′(x)〈0;

当x∈错误!时,g′(x)〉0.

故g(x)在错误!上单调递减,在错误!上单调递增,

从而g(x)在(0,+∞)上的最小值为g错误!=-错误!。

设函数h(x)=x e-x-错误!,则h′(x)=e-x(1-x).

所以当x∈(0,1)时,h′(x)>0;当x∈(1,+∞)时,h′(x)<0.故h(x)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

从而h(x)在(0,+∞)上的最大值为h(1)=-错误!.

综上,当x>0时,g(x)〉h(x),即f(x)〉1。

12.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 n}满足a1=1,a错误!-a错误!=2.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求证: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对一切n∈N*恒成立.解:(1)∵a错误!-a错误!=2,

∴数列{a错误!}为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错误!=1+(n-1)·2=2n-1,

又a n〉0,则a n=错误!.

(2)证明:由(1)知,即证1+错误!+…+错误!≤错误!。

①当n=1时,左边=1,右边=1,所以不等式成立.

当n=2时,左边〈右边,所以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n=k(k≥2,k∈N*)时不等式成立,

即1+错误!+…+错误!≤错误!,

当n=k+1时,

左边=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2k-1+错误!

=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

所以当n=k+1时不等式成立.

由①②知对一切n∈N*不等式恒成立.

2019秋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检测B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二章检测(B)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②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③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 ④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演绎推理只有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确才能保证结论正确,故②错误,其他都正确.故选C. 答案C 2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若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该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α,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b∥直线a”,这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解析“直线平行于平面,则该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是错误的,即大前提是错误的.故选A. 答案A 3(1)已知p3+q3=2,求证:p+q≤2.用反证法证明此命题时可假设p+q≥2; (2)已知a,b∈R,|a|+|b|<1,求证:关于x的方程x2+ax+b=0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此命题时可假设方程至少有一根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的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解析反证法证明问题的第一步是“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而命题(1)结论的反面应为“p+q>2”;对命题(2),其结论的反面为“方程x2+ax+b=0的两根的绝对值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故选D. 答案D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高中选修2-2数学浙江专版第二章 习题课二 推理与证明 Word版含

姓名,年级: 时间:

习题课二错误!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应假设( )A.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解析:选B 假设结论不成立,即“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的否定为“三个内角都大于60°",故选B. 2.若三角形能分为两个与自己相似的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解析:选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将直角三角形剖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都相似,故选C。 3.要证:a2+b2-1-a2b2≤0,只要证明( ) A.2ab-1-a2b2≤0 B.a2+b2-1-错误!≤0 C.错误!-1-a2b2≤0 D.(a2-1)(b2-1)≥0 解析:选D 因为a2+b2-1-a2b2≤0⇔(a2-1)(b2-1)≥0.故选D.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解析:选A 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否定是没有实根,故要做的假设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5.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客人,刚好碰在一起.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四人都懂,现知道:①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能自由交谈;②四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

2020_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1合情推理训练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1_2

2.1.1 合情推理 [A 组 学业达标] 1.“鲁班发明锯子”的思维过程为:带齿的草叶能割破行人的腿,“锯子”能“锯”开木材,它们在功能上是类似的.因此,它们在形状上也应该类似,“锯子”应该是齿形的.该过程体现了( ) A .归纳推理 B .类比推理 C .没有推理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来确定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上述过程是推理,由性质类比可知是类比推理. 答案:B 2.已知扇形的弧长为l ,半径为r ,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底×高2,可知扇形面积公式为 ( ) A.r 22B.l 2 2 C.lr 2 D .无法确定 解析:扇形的弧长对应三角形的底,扇形的半径对应三角形的高,因此可得扇形面积公式S =lr 2. 答案:C 3.“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2019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己亥年,那么2050年是干支

纪年法中的( ) A.丁酉年B.庚午年 C.乙未年D.丁未年 解析:天干是以10为构成的等差数列,地支是以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019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己亥年,则2050的天干为庚,地支为午,故选B. 答案:B 4.n个连续自然数按规律排列下表: 根据规律,从2 019到2 021箭头的方向依次为( ) A.↓→B.→↑ C.↑→D.→↓ 解析:观察特例的规律知:位置相同的数字都是以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由可知从2019到2021为→↓,故应选D. 答案:D 5.如图所示,着色的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数列{a n}的前4项,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测评B 新人教A版选修2-2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测评B 新人教A版选修2-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xx·山东高考)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解析:因为至少有一个的反面为一个也没有,所以要做的假设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答案:A 2.(xx·北京高考)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 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解析:用A,B,C分别表示优秀、及格和不及格.显然,语文成绩得A的学生最多只有一人,语文成绩 得B的也最多只有1人,得C的也最多只有1人,所以这组学生的成绩为(AC),(BB),(CA)满足条件,故学生最多为3人. 答案:B 3.(xx·湖北高考)《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与高h,计算其体积V的近似公式V≈L2h.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那么,近似公式V≈L2h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π近似取 为() A.B.C.D. 解析:由题意可知:L=2πr,即r=,圆锥体积V=Sh=πr2h=π·h=L2h≈L2h,故,π≈,故选B. 答案:B 4.(xx·广东高考)设l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l∥α,l∥β,则α∥β B.若l⊥α,l⊥β,则α∥β C.若l⊥α,l∥β,则α∥β D.若α⊥β,l∥α,则l⊥β 解析:如图,在正方体A1B1C1D1-ABCD中, 对于A,设l为AA1,平面B1BCC1,平面DCC1D1为α,β. A1A∥平面B1BCC1,A1A∥平面DCC1D1, 而平面B1BCC1∩平面DCC1D1=C1C; 对于C,设l为A1A,平面ABCD为α,平面DCC1D1为β.A1A⊥平面ABCD,A1A∥平面DCC1D1, 而平面ABCD∩平面DCC1D1=DC; 对于D,设平面A1ABB1为α,平面ABCD为β,直线l为D1C1,平面A1ABB1⊥平面ABCD,D1C1∥平面A1ABB1,而D1C1∥平面ABCD. 故A,C,D都是错误的. 而对于B,根据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知B正确. 答案:B 5.(xx·辽宁高考)已知点O(0,0),A(0,b),B(a,a3).若△OAB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b=a3 B.b=a3+ C.(b-a3)=0 D.|b-a3|+=0 解析:若∠OBA为直角,则=0,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1 合情推理跟踪训练(含解析)新人教A版

合情推理 [A 组 学业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B .合情推理必须有前提有结论 C .合情推理不能猜想 D .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无法判定正误 解析: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故A 错误;合情推理必须有前提有结论,故B 正确;合情推理中的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可进行猜想,故C 错误;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可以判定正误,故D 错误. 答案:B 2.观察:(x 2)′=2x ,(x 4)′=4x 3,(cos x )′=-sin x ,由归纳推理可得:若定义域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f (-x )=f (x ),记g (x )为f (x )的导函数,则g (-x )等于 ( ) A .f (x ) B .-f (x ) C .g (x ) D .-g (x ) 解析:通过观察可归纳推理出一般结论:若f (x )为偶函数,则导函数g (x )为奇函数.故选D. 答案:D 3.已知数列:1,a +a 2,a 2+a 3+a 4,a 3+a 4+a 5+a 6,…,则该数列的第 k (k ∈N *)项为( ) A .a k +a k + 1+…+a 2k B .a k -1+a k +…+a 2k - 1 C .a k - 1+a k +…+a 2k D .a k - 1+a k +…+a 2k - 2 解析:由已知数列的前4项归纳可得,该数列的第k 项是从以1为首项,a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第k 项(a k -1)开始的连续k 项的和,故该数列的第k 项为a k -1+a k +…+a 2k -2. 答案:D 4.我们知道,在平面内,点(x 0,y 0)到直线Ax +By +C =0的距离公式为d =|Ax 0+By 0+C | A 2+ B 2, 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在空间中,点(2,4,1)到平面x +2y +3z +3=0的距离为( ) A .3 B .5 C.814 7 D .3 5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选修2-2讲义:第二章 2.1 2.1.1 综合法和分析法

2.1.1综合法和分析法 预习课本P85~89,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综合法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综合法的推证过程是什么? (3)分析法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4)分析法与综合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新知初探] 1.综合法 Q?P1→P1?P2 →P2?P3→…→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3.综合法、分析法的区别 [点睛] 一般来说,分析法解题方向明确,利于寻求解题思路;而综合法解题条理清晰,宜于表述.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通常以分析法为主寻求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题过程. [小试身手]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综合法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 (2)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 (3)所有证明的题目均可使用分析法证明.( ) 答案:(1)× (2)× (3)× 2.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a 2>ab B .ab >b 2 C.1a >1 b D .a 2>b 2 答案:C 3.欲证2-3<6-7成立,只需证( ) A .(2-3)2<(6-7)2 B .(2-6)2<(3-7)2 C .(2+7)2<(3+6)2 D .(2-3-6)2<(-7)2 答案:C 4.如果a a >b b ,则实数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a >b >0

[典例] 在△ABC 中,三边a ,b ,c 成等比数列.求证:a cos 2 C 2+c cos 2 A 2≥3 2b . [证明] ∵a ,b ,c 成等比数列,∴b 2=ac . ∵左边=a (1+cos C )2+c (1+cos A ) 2 =12(a +c )+1 2 (a cos C +c cos A ) =12(a +c )+12??? ?a ·a 2+b 2-c 2 2ab +c ·b 2+c 2-a 22bc =12(a +c )+1 2b ≥ac +b 2=b +b 2=32b =右边, ∴a cos 2C 2+c cos 2 A 2≥32b . 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 综合法的解题步骤 [活学活用] 1.已知a ,b ,c ,d ∈R ,求证:(ac +bd )2≤(a 2+b 2)(c 2+d 2). 证明:∵左边=a 2c 2+2abcd +b 2d 2 ≤a 2c 2+(a 2d 2+b 2c 2)+b 2d 2 =(a 2+b 2)(c 2+d 2)=右边, ∴(ac +bd )2≤(a 2+b 2)(c 2+d 2). 2.设数列{a n }满足a 1=0,11-a n +1-1 1-a n =1.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020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

C. D .ln 2 解析:选B 由f(x)=xln x ,得f′(x)=ln x +1. 根据题意 知ln x0+1=2,所以ln x0=1,因此x0=e. 6.观察下列等式,13+23=32,13+23+33=62,13+23+33+ 43=102,根据上述规律,13+23+33+43+53+63=( ) A .192 B .202 C .212 D .222 解析:选C 归纳得13+23+33+43+53+63=2=212. 8.函数f(x)=ax3+bx2+cx+d 的图象如图,则函数 y=ax2+b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2] ,-∞-(.A ???? ??12,+∞B. 2,3] -[.C ? ??? ??9 8,+∞D.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d =0.不妨取a =1,∵f(x)=x3+bx2+cx ,∴f′(x)=3x2+2bx +c.由图可知f′(-2)=0,f′(3)= 0,∴12-4b +c =0,27+6b +c =0, ∴b=-,c =-18.∴y=x2-x -6,y′=2x -. 当x >时,y′ >0,∴y=x2-x -6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故选D. 9.设曲线y =sin x 上任一点(x ,y)处切线的斜率为g(x),则 函数y =x2g(x)的部分图象可以为( )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得g(x)=cos x ,∴y=x2g(x)=x2cos x 为偶函数.又x =0时,y =0,故选C. 10.设函数f(x)在R 上可导,f(x)=x2f′(2)-3x ,则f(-1) 与f(1)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1) B .f(-1)>f(1)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练习 新人教A版选修2-2-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2-2数学试题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证明:n +2 2<1+12+13+14+…+1 2n <n +1(n >1),当n =2时,中间式子等于( ) A.1 B.1+1 2 C.1+12+13 D.1+12+13+14 解析:选D.n =2时中间式子的最后一项为14,所以中间式子为1+12+13+1 4 .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函数f (x )=x 2 +px +q ,那么|f (1)|,|f (2)|,|f (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2 ”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f (1)|,|f (2)|,|f (3)|都不小于1 2 B.假设|f (1)|,|f (2)|,|f (3)|都小于1 2 C.假设|f (1)|,|f (2)|,|f (3)|至多有两个小于1 2 D.假设|f (1)|,|f (2)|,|f (3)|至多有一个小于1 2 解析:选B.“|f (1)|,|f (2)|,|f (3)|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2”的反设为“|f (1) |,|f (2)|,|f (3)|都小于1 2 ”. 3.设x >0,则不等式x +1x ≥2,x +4x 2≥3,x +27x 3≥4,…,推广到x +a x n ≥n +1,则a =( ) A.2n B.2n C.n 2 D.n n 解析:选D.结合已知的三个不等式可以发现第二个加数的分子是分母x 的指数的指数次方,可得a =n n . 4.下面是一段“三段论”推理过程:若函数f (x )在(a ,b )内可导且单调递增,则在(a ,b )内,f ′(x )>0恒成立.因为f (x )=x 3 在(-1,1)内可导且单调递增,所以在(-1,1)内,f ′(x )=3x 2 >0恒成立.以上推理中( )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学业测评:2.2.2 反证法 Word版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实数a,b,c不全为0等价于( ) A.a,b,c均不为0 B.a,b,c中至多有一个为0 C.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 D.a,b,c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 【解析】“不全为0”的对立面为“全为0”,故“不全为0”的含义为“至少有一个不为0”. 【答案】 D 2.(2014·山东高考)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解析】依据反证法的要求,即至少有一个的反面是一个也没有,直接写出命题的否定.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故应选A. 【答案】 A 3.已知a,b是异面直线,直线c平行于直线a,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为( ) A.一定是异面直线B.一定是相交直线 C.不可能是平行直线D.不可能是相交直线 【解析】假设c∥b,而由c∥a,可得a∥b,这与a,b异面矛盾,故c与b不可能是平行直线,故应选C. 【答案】 C 4.设a,b,c大于0,则3个数:a+1 b,b+ 1 c,c+ 1 a的值( ) 【导学号:60030059】 A.都大于2 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都小于2 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解析】 假设a +1b ,b +1c ,c +1a 三个数都小于2,则必有a +1b +b +1c +c +1a <6,而⎝ ⎛⎭ ⎪⎫a +1b +⎝ ⎛⎭⎪⎫b +1c +⎝ ⎛⎭⎪⎫c +1a =⎝ ⎛⎭⎪⎫a +1a +⎝ ⎛⎭⎪⎫b +1b +⎝ ⎛⎭ ⎪⎫c +1c ≥2a·1a +2b·1b +2c·1c =6,故二者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答案】 D 5.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为钝角”,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 A .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B .有三个内角是钝角 C .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D .没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解析】 “最多只有一个”的否定是“至少有两个”,故选C. 【答案】 C 二、填空题 6.命题“任意多面体的面至少有一个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的结论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一个也没有”,故结论的否定是:没有一个面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 【答案】 没有一个面是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 7.设a ,b 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①a +b =1;②a +b =2;③a +b >2;④a 2+b 2>2. 其中能推出“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假设a ,b 均不大于1,即a ≤1,b ≤1. 则①②④均有可能成立,故①②④不能推出“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故选③. 【答案】 ③ 8.(2016·开原模拟)如果△A 1B 1C 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A 2B 2C 2的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A 1B 1C 1和△A 2B 2C 2分别是________.(填三角形的种类) 【解析】 由条件知,△A 1B 1C 1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均大于0,则△A 1B 1C 1是锐角三角形,假设△A 2B 2C 2是锐角三角形.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选修2-2课时作业: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2.1习题课 Word版含解析

习题课综合法和分析法 明目标、知重点 加深对综合法、分析法的理解,应用两种方法证明数学问题. 1.综合法 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的命题.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 综合法的证明步骤用符号表示是:P0(已知)⇒P1⇒P2⇒…⇒P n(结论) 2.分析法 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问题出发,分析出使这个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使问题转化为判定那些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可以描述为“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分析法的书写形式一般为“因为……,为了证明……,只需证明……,即……,因此,只需证明……,因为……成立,所以……,结论成立”. 分析法的证明步骤用符号表示是:P0(已知)⇐…⇐P n-2⇐P n-1⇐P n(结论) 分析法属逻辑方法范畴,它的严谨体现在分析过程步步可逆.

题型一选择恰当的方法证明不等式 例1 设a,b,c为任意三角形三边长,I=a+b+c,S=ab +bc+ca,试证:3S≤I2<4S. 证明I2=(a+b+c)2=a2+b2+c2+2ab+2bc+2ca =a2+b2+c2+2S. 欲证3S≤I2<4S, 即证ab+bc+ca≤a2+b2+c2<2ab+2bc+2ca. 先证明ab+bc+ca≤a2+b2+c2, 只需证2a2+2b2+2c2≥2ab+2bc+2ca, 即(a-b)2+(a-c)2+(b-c)2≥0,显然成立; 再证明a2+b2+c2<2ab+2bc+2ca, 只需证a2-ab-ac+b2-ab-bc+c2-bc-ca<0, 即a(a-b-c)+b(b-a-c)+c(c-b-a)<0, 只需证a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选修2-1讲义:第二章 2. 3 双曲线 Word版含答案

双曲线 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预习课本P52~55,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平面内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双曲线的焦点、焦距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新知初探] 1.双曲线的定义 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点睛]平面内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即||MF1|-|MF2||=2a,关键词“平面内”. 当2a<|F1F2|时,轨迹是双曲线; 当2a=|F1F2|时,轨迹是分别以F1,F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 当2a>|F1F2|时,轨迹不存在.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点睛] (1)标准方程的代数特征:方程右边是1,左边是关于x ,y 的平方差,并且分母大小关系不确定. (2)a ,b ,c 三个量的关系: 标准方程中的两个参数a 和b ,确定了双曲线的形状和大小,是双曲线的定形条件,这里b 2=c 2-a 2,与椭圆中b 2=a 2-c 2相区别,且椭圆中a >b >0,而双曲线中,a ,b 大小不确定. [小试身手]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小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2)在双曲线标准方程x 2a 2-y 2 b 2=1中,a >0,b >0且a ≠b ( ) (3)双曲线标准方程中,a ,b 的大小关系是a >b ( ) 答案:(1)× (2)× (3)× 2.已知F 1(3,3),F 2(-3,3),动点P 满足|PF 1|-|PF 2|=4,则P 点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不存在 D .一条射线 答案:B 3.已知双曲线的a =5,c =7,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 答案:x 225-y 224=1或y 225-x 2 24 =1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认识 [典例] 已知方程x k -5-y |k |-2=1对应的图形是双曲线,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5 B .k >5或-22或k <-2 D .-20. 即⎩⎪⎨⎪⎧ k -5>0,|k |-2>0,或⎩⎪⎨⎪⎧ k -5<0,|k |-2<0.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选修2-1讲义:第二章 2. 2 椭 圆 Word版含答案

椭圆 2.2.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预习课本P38~42,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平面内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为椭圆?椭圆的焦点、焦距分别是什么? 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新知初探] 1.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点睛]定义中的条件2a>|F1F2|>0不能少,这是根据三角形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出来的.否则: ①当2a=|F1F2|时,其轨迹为线段F1F2; ②当2a<|F1F2|时,其轨迹不存在. 2.椭圆的标准方程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为椭圆( ) (2)已知椭圆的焦点是F 1,F 2,P 是椭圆上的一动点,如果延长F 1P 到Q ,使得|PQ |=|PF 2|,则动点Q 的轨迹为圆( ) (3)方程x 2a 2+y 2 b 2=1(a >0,b >0)表示的曲线是椭圆( ) 答案:(1)× (2)√ (3)× 2.若椭圆x 25+y 2 m =1的一个焦点坐标为(1,0),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 B .2 C .4 D .6 答案:C 3.椭圆x 225+y 2 169=1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 答案:(0,±12)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典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和(4,0),且椭圆经过点(5,0); (2)焦点在y 轴上,且经过两个点(0,2)和(1,0). [解] (1)因为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x 2a 2+y 2 b 2=1(a >b >0). 将点(5,0)代入上式解得a =5,又c =4, 所以b 2=a 2-c 2=25-16=9.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5+y 2 9 =1. (2)因为椭圆的焦点在y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 b 2=1(a >b >0). 因为椭圆经过点(0,2)和(1,0), 所以⎩⎨⎧ 4a 2 +0 b 2=1,0a 2 +1 b 2 =1 ⇒⎩ ⎪⎨⎪⎧ a 2=4, b 2=1. 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 4 +x 2=1. 确定椭圆的方程包括“定位”和“定量”两个方面 (1)“定位”是指确定与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在中心为原点的前提下,确定焦点位于哪

配套K12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习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2.1.1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第1课时综合法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1设a,b∈R,若a-|b|>0,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b-a>0 B.a3+b3<0 C.a2-b2<0 D.b+a>0 解析∵a-|b|>0,∴|b|0,∴-a0. 答案D 2函数f(x)=(x-3)e 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2) B.(0,3) C.(1,4) D.(2,+∞) 解析f'(x)=(x-3)'e x+(x-3)·(e x)'=(x-2)e x,令f'(x)>0,解得x>2,故选D. 答案D 3已知在等差数列{a n}中,a5+a11=16,a4=1,则a12的值是() A.15 B.30 C.31 D.64

解析已知在等差数列{a n }中,a 5+a 11=16, 又a 5+a 11=2a 8,所以a 8=8. 又2a 8=a 4+a 12,所以a 12=15.故选A. 答案A 4已知a ≥0,b ≥0,且a+b=2,则( ) A.ab ≤12 B.ab ≥12 C.a 2+b 2≥2 D.a 2+b 2≤3 解析由a+b=2,可得ab ≤1,当且仅当a=b=1时取等号. 又a 2+b 2=4-2ab ,∴a 2+b 2≥2. 答案C 5已知实数a ≠0,且函数f (x )=a (x 2+1)-(2x +1 a )有最小值-1,则a= . 解析f (x )=ax 2-2x+a-1 a 有最小值,则a>0,对称轴为x=1 a ,f (x )min =f (1 a )=-1, 即f (1 a )=a ·(1a )2 -2×1 a +a-1 a =-1, 即a-2 a =-1, 所以a 2+a-2=0(a>0),解得a=1. 答案1 6设p ,q 均为实数,则“q<0”是“关于x 的方程x 2+px+q=0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的 条件.(填“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析因为q<0,所以Δ=p 2-4q>0.所以“方程x 2+px+q=0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成立. 因为“方程x 2+px+q=0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所以q<0.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2 2必选内容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2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2 2必选内容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案新人教 A版选修2-2 一、本学期选修课课程安排建议 由于广东省新课程高考方案还未正式出台,因此对于选修课如何开,尤其是系列4的若干专题如何开课,是大家比较困惑的。根据中心组的建议,结合我校的一些做法,提出以下开课方案供各位老师参考: 1.文科:选修1-2系列以新增内容为主,相对比较简单,教学要求不宜拔高,因此大约用六周左右的时间完成选修1-2的学习;之后的时间,可以将必修的五个模块、系列1的两个模块中传统的重点主干内容重新整合为几个专题,结合教材,进行基础知识与方法的回顾与再现。对于系列4的一个专题,如果还没有开课,可以考虑留到6月底待07年数学高考考试大纲研制情况基本清楚后再做安排。 2.理科:本学期应该完成选修2-2、选修2-3。对于系列4的三个专题,如果还没有开课,可以考虑留到6月底待07年数学高考考试大纲研制情况基本清楚后再做安排。 二、选修1-2、选修2-2、选修2-3各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学期(第7、8学段),对于必选内容,高二理科学生将完成选修2-2、选修2-3的学习,文科学生将完成选修1-2的学习。内容包括: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对以上选修1,选修2系列的这些课程,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统计案例、数系扩充与复数的内容及要求是相同的;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内容基本相同,但要求不同;还有一些内容是不同的,即选修1系列中安排了框图,选修2系列安排了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为叙述方便,以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简称为新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简称《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简称为旧教材。 下面将这些内容分为七个部分进行分析。

2019_2020学年高中数学2019年数学高考真题新人教A版选修2_2

2019年数学高考真题 剖析解读 高考全国Ⅰ、Ⅱ、Ⅲ卷都是教育部按照普通高考考试大纲统一命题,适用于不同省份的考生.虽然难度上会有一些差异,但在试卷结构、命题方向上基本都是相同的. 试题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与往年相比,三角、数列、立体几何、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等依然是考查的重点,注重基础知识,凸显主干知识.试卷结构、题型保持一致,各题型所占分值与分值分布没有变化,试题顺序有较大变化,考查方式有所改变,难度明显增加,客观题与去年的难度相当,主观题难易梯度明显增加,解决了区分度低的诟病. 今年试题立足学科素养,落实关键能力,加强数学应用,渗透数学文化.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注重能力考查,增强综合性、应用性,在各部分内容的布局和考查难度上都进行了调整和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查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和主动调整适应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学习掌握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同时有助于打破考试题的僵硬化,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 全国Ⅰ、Ⅱ、Ⅲ卷对选修2-2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的考查,相对来说比较常规、难度不大、变化小、综合性低,属于基础类必得分试题;对导数及其应用的考查,难度大、综合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得分比较困难,主要考查导数的计算、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零点、不等式等.其他省市试题和全国卷类似,难度相当.要想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还要注意一些数学思想的培养,比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等! 下面列出了2019年全国Ⅰ、Ⅱ、Ⅲ卷及各地区对选修2-2所考查的全部试题,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测试自己的能力,寻找自己的差距,把握高考的方向,认清命题的趋势!(说明:有些试题带有综合性,是与以后要学的内容的小综合试题,同学们可根据目前所学习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试做!) 穿越自测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卷Ⅰ,理2)设复数z 满足|z -i|=1,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 ),则( ) A .(x +1)2 +y 2 =1 B .(x -1)2+y 2 =1 C .x 2 +(y -1)2 =1 D .x 2 +(y +1)2 =1 答案 C 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得z =x +y i.∵|z -i|=1, ∴|x +y i -i|=1,∴x 2 +(y -1)2 =1.故选C. 2.(2019·全国卷Ⅱ,理2)设z =-3+2i ,则在复平面内 z - 对应的点位于( )

新课程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后习题解答(全)(20201130151731)

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3. 1变化率与导数 练习(P6) 在第3 h和5 h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分别为1和3.它说明在第3 h附近,原油温度大约以1 C/ h的速度下降;在第 5 h时,原油温度大约以 3 C/ h的速率上升. 练习(P8) 函数h(t )在t - t3附近单调递增,在t~t4附近单调递增.并且,函数h(t )在t4附近比在t3附近 增加得慢•[说明:体会“以直代曲”的思想 练习(P9)

因此,物体在第5 s 时的瞬时速度为10 m / s ,它在第5 s 的动能Ek =—1 3X 102 = 150 J. 2 4、设车轮转动的角度为 ',时间为t ,则'"kt 2 (「0). 由题意可知,当 t -0.8时,.-2 '-.所以k ^2^ ,于是'心二"斫t 2 . 8 8 函数 r (V ) 根据图象,估算出 r (0.6) 0.3, r (1.2) 0.2 说明: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此图直接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导数的几何意 义估算两点处的导数. 习题1.1 A 组(P10 ) 1、在t 处,虽然W (t ) W (t 0 10 2 0 ),然w W 1(t 0 ^W 1(t^ t ) 4t W 2 (t 0 r W 2 (t(f t ). 所以,企业甲比企业乙治理的效率高 . 说明:平均变化率的应用,体会平均变化率的内涵 2、 h -h(1 t )一 h ⑴…St 33,所以, t ; t h ⑴二 3.3 这说明运动员在t Ms 附近以3.3 m /s 的速度下降 3、物体在第 5 s 的瞬时速度就是函数 s (t )在「5时的导数 t ) s ( 5i t 10,所以, t s (5) 二 10 . (0 V 5)的图象为 -s( 5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2讲学案:第二章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平面 预习课本P40~43,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新知初探] 1.平面的概念 几何里所说的“平面”,是从课桌面、黑板面、海面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平面的画法 (1)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锐角通常画成45°,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如图①. (2)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为了增强它的立体感,把被遮挡部分用虚线画出

来.如图② . 3.平面的表示法 图①的平面可表示为平面α、平面ABCD 、平面AC 或平面BD . [点睛] (1)平面和点、直线一样,是只描述而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不能进行度量; (2)平面无厚薄、无大小,是无限延展的. 4.平面的基本性质 [点睛] 对公理2必须强调是不共线的三点. [尝试应用]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空间不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 (2)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 (3)和同一直线都相交的三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 答案:(1)× (2)× (3)√ 2.有以下命题: (1)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2)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 m ,宽是20 m ;

(3)平面是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解析:选B平面是无厚度的,故(1)错;平面是无限延展的,不可度量,故(2)错;平面是无厚度、无限延展的,故(3)正确.正确命题的个数为1. 3.根据右图,填入相应的符号:A__________平面ABC,A________平面BCD,BD____ ____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CD=________. 答案:∈∉⊄AC [典例] 根据图形用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1)点P与直线AB; (2)点C与直线AB; (3)点M与平面AC; (4)点A1与平面AC; (5)直线AB与直线BC; (6)直线AB与平面AC; (7)平面A1B与平面AC. [解] (1)点P∈直线AB. (2)点C∉直线AB. (3)点M∈平面AC. (4)点A1∉平面AC. (5)直线AB∩直线BC=点B. (6)直线AB⊂平面AC.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课程数学选修2(一)—2第一章课后习 题解答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练习(P6) 在第3 h 和5 h 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分别为1-和3. 它说明在第3 h 附近,原油温度大约以1 ℃/h 的速度下降;在第5 h 时,原油温度大约以3 ℃/h 的速率上升. 练习(P8) 函数()h t 在3t t =附近单调递增,在4t t =附近单调递增. 并且,函数()h t 在4t 附近比在3t 附近增加得慢. 说明:体会“以直代曲”1的思想. 练习(P9) 函数3 3()4V r V π = (05)V ≤≤的图象为 根据图象,估算出(0.6)0.3r '≈,(1.2)0.2r '≈. 说明: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此图直接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估算两点处的导数. 习题1.1 A 组(P10) 1、在0t 处,虽然1020()()W t W t =,然而10102020()()()() W t W t t W t W t t t t --∆--∆≥-∆-∆. 所以,企业甲比企业乙治理的效率高. 说明:平均变化率的应用,体会平均变化率的内涵. 2、(1)(1) 4.9 3.3h h t h t t t ∆+∆-==-∆-∆∆,所以,(1) 3.3h '=-. 这说明运动员在1t =s 附近以3.3 m /s 的速度下降. 3、物体在第5 s 的瞬时速度就是函数()s t 在5t =时的导数.

(5)(5)10s s t s t t t ∆+∆-==∆+∆∆,所以,(5)10s '=. 因此,物体在第 5 s 时的瞬时速度为10 m /s ,它在第 5 s 的动能 21 3101502 k E =⨯⨯= J. 4、设车轮转动的角度为θ,时间为t ,则2(0)kt t θ=>. 由题意可知,当0.8t =时,2θπ=. 所以258 k π = ,于是2258t πθ=. 车轮转动开始后第3.2 s 时的瞬时角速度就是函数()t θ在 3.2t =时的导数. (3.2)(3.2)25208 t t t t θθθπ π∆+∆-==∆+∆∆,所以(3.2)20θπ'=. 因此,车轮在开始转动后第3.2 s 时的瞬时角速度为20π1s -. 说明:第2,3,4题是对了解导数定义及熟悉其符号表示的巩固. 5、由图可知,函数()f x 在5x =-处切线的斜率大于零,所以函数在5x =-附近单调递增. 同理可得,函数()f x 在4x =-,2-,0,2附近分别单调递增,几乎没有变化,单调递减,单调递减. 说明:“以直代曲”思想的应用. 6、第一个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是一个小于零的常数,因此,其导数 ()f x '的图象如图(1)所示;第二个函数的导数()f x '恒大于零,并且随着x 的增加,()f x '的值也在增加;对于第三个函数,当x 小于零时,()f x '小于零,当x 大于零时,()f x '大于零,并且随着x 的增加,()f x '的值也在增加. 以下给出了满足上述条件的导函数图象中的一种. 说明:本题意在让学生将导数与曲线的切线斜率相联系. 习题3.1 B 组(P11) 1、高度关于时间的导数刻画的是运动变化的快慢,即速度;速度关于时间的导数刻画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根据物理知识,这个量就是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