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后个案护理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后个案护理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后个案的护理指导。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术后合理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目标:

1.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3. 促进患者康复,帮助其恢复到术前的功能状态。

护理措施:

1. 术后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休息与定位: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身体活动,防止出血和血管痉挛。

3.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定期评估疼痛情况,并记录疼痛评分。

4. 密切观察和教育: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意识水平、血

管通畅情况等,并向患者、家属提供针对术后护理的合理教育。

5. 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食欲情况和术后医嘱,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食或过饮。

6. 防止感染:规范手卫生操作,保持患者环境的清洁与干净,

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7. 情绪支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与安慰,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术

后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变化。

注意事项:

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措施需要个体化,遵循医嘱进行

操作。

2.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处理,及时与医

生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在记录护理过程中,要详细准确,不得随意删减或添加内容。

结束语: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后个案的护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保障其生命质量

和安全。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

护理要点 1.病人在出血后或动脉瘤破裂危险时绝对卧床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及再出血 3.密切观察癫痫发作先兆,持续时间,类型遵医嘱于予抗癫痫药物 4.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畅,给予一些缓泻剂 5.饮食清淡,易消化 6.术后加强肢体活动,穿弹力袜7医嘱予丹参,脉通药物静滴,防止静脉血栓形成8.术后观察股动脉伤口敷料足背皮肤温度,末梢血运情况. 预防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动脉瘤栓塞术后,由于导管和栓塞物的机械刺激及球囊过分膨胀,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另外,各种因素引起周身血压急剧升高,也可成为动脉瘤破裂的诱因,如情绪激动、排便、剧烈活动时,周身动脉压突然升高、头部静脉回流受阻、脑组织及颅底动脉环与颅内固定结构的相对性移动,动脉瘤内压力在瞬间上升并持续增高,短时间内超过动脉瘤壁薄弱点的弹性限度,加之动脉瘤内的湍流压力,遂在薄弱点破裂出血,立即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安,颈强直,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神经损害的征象。出现以上情况,须立即报告医生,并密切观察瞳孔,及时发现瞳孔散大等早期脑疝征象,以尽快采取紧急处置。。脑血管痉挛的观察:由于导管在脑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加之栓塞材料机械刺激等因素,容易诱发脑血管痉挛。表现为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多于手术后12~24h发生。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肌力三级。使用尼莫通注射液经微量泵缓慢静注。穿刺点的观察: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6h,并伸髋静卧24小时,观察穿刺点局部有无渗血、瘀斑及血肿,肢体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足背动脉搏动,腹部情况(因导管损伤或刺破血管可引起腹腔出血)。颈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8~10h后加压包扎,并去枕平卧2d。

动脉瘤个案护理查房

个案护理查房 日期:2016-1-26 地点:人民医院住院部5A 参加人员: 主查人; 内容:颈内动脉—眼动脉瘤 一、概述 颈动脉瘤,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的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颈动脉瘤颈动脉瘤可发生在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由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又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经外动脉较少见。主要症状为发现颈部肿块,有明显的搏动及杂音,少数肿块因瘤腔内被分层的血栓堵塞,搏动减弱或消失。 二、病因 常见由动脉硬化、创伤、细菌感染、梅毒或先天性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所引起的动脉壁损害变薄,在血流压力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动脉瘤。颈动脉瘤可发生在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由颈动脉硬化所致者,多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分叉处,又创伤所致者多位于颈内动脉,经外动脉较少见。 三、分类 大脑前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脉络从前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眼

动脉瘤。 四、临床特点 主要症状为发现颈部肿块,有明显的搏动及杂音,少数肿块因瘤腔内 被分层的血栓堵塞,搏动减弱或消失。发生在颈总动脉、经内动脉的动脉可影响脑部供血,瘤体内血栓脱落可引起脑梗死,患者可出现成的脑缺血症状,如头痛、头昏、失语、耳鸣、记忆力下降、半身不遂、运动失调、视力模糊等。瘤体增大压迫神经、喉、气管、食管,可出现脑神经瘫痪、Horner征、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五、鉴别诊断 肿块位于颈侧部,有明显搏动及收缩期杂音,压迫肿块近心端动脉时,搏动减弱或消失,即可作出诊断。但遇肿块搏动及杂音不明显者,诊断较困难。DSA检查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动脉瘤形成的原因不同,DSA显影也略有不同, 1.先天性动脉瘤,瘤体一般较小,自绿豆到黄豆大小,呈囊状,有蒂与动脉干连接;动脉硬化形成的动脉瘤可见到瘤动脉纤细弯曲,动脉腔变窄或粗细不均,瘤体呈梭形; 2外伤性动脉瘤为囊性或多房性构成。 近年来应用磁共振血管显影(MRA)诊断动脉瘤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患者可免于动脉或静脉穿刺之苦,诊断动脉瘤较DSA更具优势。 六、治疗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后个案护理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后个案护理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后个案的护理指导。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术后合理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目标: 1.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3. 促进患者康复,帮助其恢复到术前的功能状态。 护理措施: 1. 术后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休息与定位: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身体活动,防止出血和血管痉挛。 3.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定期评估疼痛情况,并记录疼痛评分。

4. 密切观察和教育: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意识水平、血 管通畅情况等,并向患者、家属提供针对术后护理的合理教育。 5. 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食欲情况和术后医嘱,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食或过饮。 6. 防止感染:规范手卫生操作,保持患者环境的清洁与干净, 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7. 情绪支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与安慰,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术 后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变化。 注意事项: 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措施需要个体化,遵循医嘱进行 操作。 2.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处理,及时与医 生沟通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在记录护理过程中,要详细准确,不得随意删减或添加内容。 结束语: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夹闭术后个案的护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保障其生命质量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查房 共4篇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查房共4篇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查房 谢吉柳 病史简介: 患者,女,45岁,因“突发头痛头晕4小时伴呕吐”于 2009年5月21号22:00收住入院。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于完善相关检查,予消炎、护胃、止血、脱水、营养等对症处理,尼莫同持续泵入。予心电检测,氧气3L/ min持续湿化吸入。入院后呕吐三次。05-23在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左后交通动脉瘤。05-24在全麻下行幕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头部敷料干燥,置硬膜外引流管一根,留置导尿管畅,尿色淡黄,05-26拔除硬膜外引流管,06-02 拔除尿管,小便自解,术后予抗炎,缓解血管痉挛,脱水降压,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术后体温波动在38℃左右,持续7天,予物理降温。05-28予腰穿,脑脊液示白细胞计数 28,06-01予腰穿,白细胞计数6,06-02停心电监测,停氧气。 05-28可进流质,06-02可进半流质,于06-10出院。 体格检查 ? T:37度 P:88次/分 R:20次/分 BP:130 /80mmHg ? 嗜睡,精神萎靡,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瘀点瘀斑,头颅未见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口角不歪,甲状腺未触及肿大,颈抵抗,克氏征阳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脊柱生理弯曲,四肢肌力

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阴性。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 C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的定义 ? 定义: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 ? 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青少年少见。 ? 病因: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病理 ? 组织学检查发现动脉瘤壁仅存内膜。缺乏平滑肌组织,弹性纤维断裂或消失。瘤壁内有炎性细胞浸润。巨大的动脉瘤内常有血栓形成,甚至钙化。血栓分层成“洋葱”状,动脉瘤为囊性,呈球形,外观紫红色,瘤壁极薄,术中可见瘤内的血流漩涡瘤顶部更为薄弱,98%的动脉瘤出血位于瘤顶。 分类 ? 按动脉瘤的位置分: ? 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90%,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中动脉动脉瘤 ? 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10%,包括椎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大脑后动脉瘤 ? 按动脉瘤直径大小分: ? ? ? ? ? ﹤0.5cm 小型 0.6-1.5cm 一般型 1.6-2.5cm 大型﹥2.4cm 巨大型直径小的出血几率较多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临床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出院健康宣教指导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临床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出院指导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的异常扩张,在未破裂之前,绝大多数病人无临床症状,个别可因体积较大压迫相邻神经与脑组织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一旦破裂则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及精神症状,严重时立即导致病人死亡。目前临床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有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方法 医生在全麻下行经股动脉插管,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选择合适直径的弹簧圈,将微弹簧圈安全、顺利地输送到相应的动脉瘤腔内,使其盘曲致密地填塞瘤腔,并保持瘤动脉通畅。 护理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该病的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手术过程、手术效果及术前术中术后患者需要配合的方面,减轻患者术前紧张及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②基础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促进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保持室内安静,温度湿度适宜,限制探视,保持睡眠正常,情绪稳定,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 ③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肢体活动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④术前准备:予术区(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必要时留置静脉通路,避免在插管侧肢体穿刺。术前导尿。术前4h禁饮,8-12h禁食。 ⑤药物护理: 术前予尼莫地平扩血管药物,预防脑血管痉挛,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如血压下降,面部潮红、心慌等表现。对头痛和躁动者应用足量有效的止痛、镇静药。 术中护理 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瞳孔的改变,预防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术后护理 ①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动脉穿刺部位予加压包扎6-8小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如血肿较小,可适当增加压迫时间,一般可自行吸收。如血肿较大,要24h 内给予局部冷敷,24h以后予局部热敷。为减轻患者不适,可协助患者健侧卧位翻身,健侧肢体可自由伸曲,穿刺侧肢体保持伸直,嘱患者勿屈曲,预防出血。 ②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尤其血压变化,血压变化可引起脑灌注量改变,血压过低会诱发脑血管痉挛,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术后收缩压控制在150-170mmHg,有助于增加脑灌注压,降低颅内压,有助于改善脑缺氧。 ③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肢体活动变化 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者消失,警惕血栓形成。 并发症的观察

脑血管支架手术后护理要点

脑血管支架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脑动脉瘤、动脉瘤破裂等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术。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以下是脑血管支架手术后的护理要点: 1.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以及神经功能状态,确保早期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观察伤口情况:定期观察手术切口情况,注意是否有红肿、渗液、感染等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3.控制活动和体位: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保持平稳的体位,避免头部剧烈晃动,以减少血管支架的位移风险。 4.液体管理: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确保水分摄取足够,避免脱水或水中毒。 5.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给予药物,包括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镇痛药等。 6.预防并发症:预防并监测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出血等情况。 7.神经功能评估: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包括意识状态、肢体运动、感觉等,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神经功能异常。 8.心理支持: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提供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持和安抚,帮助他们应对术后情绪波动。 9.饮食调理:根据医生建议,提供适当的饮食,以保证营养摄入和消化道的舒适。 10.康复和复诊:患者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康复建议进行康复锻炼,同时定期复诊,确保手术效果和康复进程。 11.避免刺激性活动:在恢复期间避免剧烈的运动、举重等刺激性活动,以避免对血管支架造成影响。 12.遵守医嘱: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以上护理要点是一般性的建议,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在术后护理中,与医疗团队保持紧密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常规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护理评估 (1)评估起病方式,有无脑外伤、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 (2)评估患者头痛程度。 (3)评估患者有无便秘、剧烈咳嗽、癫痫等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因素。 2、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安静,限制探视人员。 (2)遵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及镇静药物。 (3)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如MRI和脑血管造影。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意识状况、头痛情况、运动功能等,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应告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3、健康指导要点 (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按时禁食水。 (2)绝对卧床休息,训练床上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

4、注意事项 (1)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吵闹。 (2)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解除思想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二、术后护理 1、护理评估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系统体征,注意有无偏瘫、肢体麻木、失语及癫痫发作。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征象,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 (3)监测血压的变化,控制血压以基础血压为准,一般增高10%-20%,以增加脑灌注,防止脑组织缺血缺氧。 (4)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及时遵医嘱使用脱水及止痛剂。 2、护理措施 (1)体位:30度的头抬高位具有降低颅内压的效果而又不致影响脑供血,是最合适的体位。 (2)注意保持头部切口敷料干燥,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注意无菌操作。搬运患者时注意夹管,防止引流液逆流。 (3)并发症的处理:①脑血管痉挛:遵医嘱继续使用尼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分析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内动脉瘤栓塞 术后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方法对在 我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动脉栓塞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了解该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颅内动脉栓塞手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该名 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并且并发症情况相对较少,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内动脉栓塞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效果十分显著,能够 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 一般情况下,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由颅内动脉瘤导致,有着很强的致残率、 致死率。该种疾病是由于脑内局部血管发生异常,血管瘤状膨出,导致破裂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介入治疗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 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有着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围术期的护理显得 十分重要。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主,以责任心和高能力的 护理技术为前提,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最终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基于此,本文详细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内动脉 瘤栓塞术后的护理,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该名患者性别为男,年龄在39岁,于2020年10月19日21时48分入院, 存在突发意识障碍1小时。患者在约1小时前被发现存在意识不清,并伴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立即送入我院,紧急检查头颅CT,结果显示:患者蛛网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 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 察护理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介 入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两种模式术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制定针对性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减轻患者消极心理,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 颇内动脉瘤是指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虽然医学上 称其为动脉瘤,但是颅内动脉瘤不是肿瘤,不会扩散,不会恶化。治疗颅内动脉 瘤的原则是防止瘤体破裂,以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治疗时要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来制定治疗方案。颅内动脉瘤主要有两大治疗方向。一是开颅夹闭, 将颅内动脉瘤的根部进行结扎,让瘤体失去血供,彻底避免瘤体破裂的情况,二 是在颅内动脉瘤溜体内放置弹簧圈,称为“栓塞治疗”,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 的冲击,降低瘤体破裂风险。介入栓塞治疗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具有 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点[1]。但术后也仍有脑血管痉挛和脑出 血的风险,因此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有重要意义。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护理常规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1、核对确认患者身份(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等)。 2、评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皮肤情况。 3、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及目的,减少患者的疑虑,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二)用物准备 1、用物准备:介入手术器械包、介入手术布类包、碘伏、无菌手套、利多卡因、 肝素钠、抢救物品及药品、造影剂、脑血管造影用品一套、指引导管、微导管、弹簧圈、Y型带阀接头、三通、加压输液袋、造影剂、电水壶(用于微导管塑形)、压迫止血器等。 2、评估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品,并置手术台旁。 二、术中配合 1、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妥善固定四肢及尿袋。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暴露术区,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吸引器及吸痰管,再次确认患者身份。配合麻醉医生进行全身麻醉。 2、打开手术包,协助术者做好患者皮肤消毒准备。 3、严格无菌操作,协助术者穿好手术衣,配合术者铺单。 4、将术中所需的导管、无菌物品放置于无菌手术台中。 5、监督手术人员正确执行无菌技术要求。 6、保持各管道通畅,防止患者坠床,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需要抢救时做到迅速、快捷、准确。 7、及时为术者提供需要的物品,并对使用的耗材做好登记。 三、术后整理 1、术后协助术者用压迫止血器加压包扎穿刺处。 2、再次核对确认患者身份,清点手术用物及检查导管完整性。 3、协同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送病人至监护病房,与病区医护人员做好交接。 4、清洗术中所用器械,做好导管室整理工作。 5、完成并核查手术计费工作。 参考文献:《介入诊疗护理学》第2版 拟定:钟**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护理配合要点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护理配合要点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下面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 1. 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手术室和患者所需的器械和药物。确保手术室的环境整洁,器械无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血液检查等。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提供心理支持。 2.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进行顺利。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提供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并及时记录手术过程和用药情况。 3. 术后护理 手术后,护士需要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患者进行镇痛和抗感染治疗,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注意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4. 早期康复护理

在患者恢复期间,护士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和肢体活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教育患者正确的姿势和活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5. 心理支持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士需要进行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6. 定期复查和随访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随访。护士需要提醒患者按时复查,监测病情的变化。在随访过程中,护士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建议。 7. 家庭护理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家庭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饮食调理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和应对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过程,避免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术后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心理支持、定期复查和随访、家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15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术后 护理措施与效果。结果15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及精心的术后护理处理,均栓塞成功,术后仅发生2例并发症,1例穿刺点血肿、1例脑血管痉挛,皆对症 处理缓解或消失。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并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 05-569-01 颅内动脉瘤指的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本病发生主要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动 脉血管壁结构改变与血流动力作用,也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1]。为了进一步 探讨颅内动脉瘤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后的术后护理措施,本科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科自2015年以来开展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经临床表现、头颅CTA及脑血管造影等确诊,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50.6±4.8)岁。 1.2方法纳入研究的15例患者均经过血管内栓塞治疗,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具体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2.1一般护理术后给予监护仪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及血氧 饱和度等变化;保障呼吸道畅通,给予低流量吸氧;抬高床头30°,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与 降低颅内压;注意血压变化,采取必要的降压措施,静脉滴硝普钠注或静脉泵注,根据监测的血 压变化调整其输注速度,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平均动脉压维持在75~82mmHg[2]。同时鼓励 患者多饮水,促进术中所用的造影剂尽早排出体外。 1.2.2穿刺点观察术后动脉穿刺处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观察穿刺部位有无 渗血、瘀斑及血肿,同时观察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末梢皮肤颜色、皮肤温度、感觉以及腹部等 情况,有变化及时告知医师并处理。对于股动脉入路患者术侧肢体伸直,术后6h撤除沙袋,术后 8h卧床制动,术后24h解除弹力绷带,嘱其下床活动。 1.2.3健康宣教颅内动脉瘤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致残率较高,大约有41% 的患者有明确出血诱因,比如焦虑、紧张、激动、血压突然升高、大小便、用力、妊娠晚期、 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等。其中,有部分患者在围术期中应加强术后健康宣教,尽量避免出 血诱因,比如情绪激动、饮酒、吸烟、高胆固醇饮食、屏气、过度劳累、咳嗽及限制体力活动3~4周;保持大便的畅通,便秘的患者可应用缓泻剂,同时可多食用粗纤维食物等;控制血压 波动,按照医嘱服药。 1.2.4并发症护理①术后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护理:动脉瘤破出血裂属于介入栓塞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因为颅内压波动与术中机械刺激、凝血机制改变及术后抗凝治疗 等所致。因此术后应保障患者血压的平稳,同时保持大便的畅通,避免患者剧烈咳嗽。②脑梗 死护理:脑梗死在介入栓塞术后也比较常见,发生原因主要是介入手术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各种因素导致的脑血管痉挛、低血容量与低血压等引发脑灌注不足以及相对高凝状态等。为 此术后早期应对患者的语言、感觉功能及肢体运动变化、意识状态进行严密观察,护理人员要 时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以便尽早察觉病情变化;术后如果发现患者一侧肢体麻木、偏瘫、神志 不清及言语障碍等,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③脑血管痉挛护理:动脉瘤栓塞术后,蛛网 膜下腔残留出血会导致脑血管痉挛,血管痉挛可先局部发生,然后波及全脑。其发生率在30%~60%。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与护理,尽早察觉脑血管痉挛症状,合理调整各个监测指标,根 据医师医嘱合理应用抗血管痉挛药。本研究组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用尼莫地平注 射液通过微量泵入处理,可起到一定的预防脑血管痉挛作用。此外,护理人员术后要观察患者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对于颅内动脉瘤这一疾病来说,主要是因为患者颅内动脉壁出现了“囊性膨胀”所导致的,一般来说,多因患者的动脉壁出现了局部薄弱所造成的出血,此外像是血流冲击所造成的出血也是造成患者出现出血的常见临床原因。颅内动脉瘤这一疾病多发于40-60岁人群,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在脑血管意外发病类型中是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多会采用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积极配合治疗是一方面,而介入治疗的围术期的护理则更为重要。那么,你知道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如何护理吗? 一、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辅助检查 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来说,首先就是通过“脑血管造影”来确定患者的动脉瘤的位置、数量、形态以及是否有血管痉挛等情况的出现,这是确诊动脉瘤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1]。其次就是“头部CT”以及“MRI”这一辅助检查主要是确定患者是否伴有动脉瘤出血的情况。这类辅助检查的出阳率是非常高的,可以非常直接的根据患者出血的部位直接判定患者颅内动脉瘤出现破裂的具体位置。但是一般来说,所采用的头部CT及MRI,在患者出现颅内动脉瘤出血一周左右是不易诊断的。此外“MRI”的辅助检查区别于“CT”检查,核磁共振是可以对患者的血管造影有着清晰的成形。 二、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处理原则 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来说,可以分为“非手术性治疗”和“手术性治疗”。非手术性治疗主要就是预防患者出现出血和多次出血的可能,以控制患者的脑血管不会出现痉挛的情况[2]。比如会要求患者要适当的进行静养休息等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要维持患者的血压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此外可以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脑血流变化进行实时的监测,一旦发现患者有脑血管痉挛的情况,可以尝试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辅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此外像是采用抗纤维蛋白的溶解剂,有效抑制蛋白溶解酸的形成,其目的就是为预防

动脉瘤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一.概述 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三位仅次与脑梗死和高血压出血。主要见与40-60岁的中老年人。与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性因素有关。多发生与脑底动脉环的动脉分支或分叉部,该处常有先天性肌层缺陷。瘤壁仅存一层内膜,缺乏中层平滑肌组织,弹性纤维段裂或消失。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及再出血征象。 2.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保持病房安静,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小便通常,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3.活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4.术前准备:同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 三.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术后观察生命体征,每小时一次,根据病情绝对观察时间。测体温六小时一次,72小时后按具体情况决定观察时间。注意病人有无头晕,呕吐,失语,祭礼下降,癫痫发作等神经症状出现。使用监护仪测血压24-72小时,控制血压,防止血压的过低或者骤然升高。 2.穿刺点的观察:观察穿刺点局部有无渗血、瘀斑及血肿,肢体温度、颜色、感觉,足背动脉搏动,腹部情况。股动脉鞘管拔出后8小时卧床制动,24小时方可下床活动。 3.脑血管痉挛的观察:表现为一过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多于术后12-24小时发生。可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经微泵缓慢静注防止脑血管痉挛。 4.防止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动脉瘤栓塞后,由于导管和栓塞物的机械刺激及球囊过分膨胀,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血压的急剧升高也可成为动脉瘤破裂的诱因,如情绪激动,排便,剧烈运动等。若破裂立即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安,颈强直,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神经损害的征象,出现以上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并密切观察瞳孔,及时发现瞳孔散大等早期脑疝征象。 4.全麻者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禁食水。6小时后根据情况指导患者枕枕头,饮食。 三..健康宣教内容 1.鼓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心态。避免剧烈体育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2.坚持服用降压、抗血管痉挛、抗癫痫药物,不可随意停药。 3.告知患者饮食要清淡,少盐,少食动物脂肪、肝脏,多食蔬菜水果。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因素。 4.遵医嘱定时回医院复查,定期复查CT或者MRI。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5.若再次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谈谈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谈谈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的护理方法 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610213 当前,在治疗脑动脉瘤的过程中多采用介入手术,这种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颅术相比具有多 个方面的优点,比如具有较小的创伤面积,不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以及患者进行手术之后能 够较快恢复等等。近些年来,随着该手术方式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脑动脉 瘤患者的首选方法。 1.一般护理。在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使用相关的监护仪对患者的 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等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同时,护理人员还要确保患者 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并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从而使患者的脑组织供氧充足。另外,护理人 员还要将床头抬高30°左右,这有利于患者静脉中的血液回流,从而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 并使脑水肿等症状减轻。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血压变化多加注意,如果患者的血压出现 异常升高,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降压措施,比如对患者静脉滴注硝 普钠等降压药物,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滴注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药物输注的速度进行调整,避免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 2.穿刺点观察。脑动脉介入手术结束之后,要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穿刺部位,同时 还要使用沙袋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之后相关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出现 渗血、血肿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术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的温度以及颜色等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明显变化或者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压迫患者穿 刺部位的沙袋,6小时之后才能够移除,弹力绷带可在术后24小时解除,同时患者可下床进 行小幅度的活动。 3.健康宣教。脑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患者中 具有明确出血诱因大约占总数的40%左右,比较常见的诱因有剧烈咳嗽或运动、排便用力过 大等等。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在术后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从而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 够尽量避免可能引发出血的诱因,比如过度劳累、高胆固醇饮食、吸烟饮酒等等。与此同时,还要嘱咐患者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弹簧圈发生移位。如果患者出现便秘症状,则 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让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缓泻剂,并嘱咐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粗纤 维食物。 4.并发症护理。(1)脑动脉瘤介入术后破裂再出血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手术之后,最为严 重的并发症就是脑动脉瘤破裂,而出现这种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手术过程中的机械刺激和患 者的颅内压波动、术后的抗凝治疗以及凝血机制的改变等。因此,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密切 观察患者的血压状态,确保患者血压稳定。另外,要告知患者要合理饮食保持大便畅通,排 便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同时还要告知患者不可剧烈咳嗽。对于术后出现躁动症状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镇静药物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出现早期脑疝征象, 比如血压升高、剧烈头痛、瞳孔变化等,护理人员要马上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并及时安 排患者进行CT复查,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开颅手术的准备工作。(2)脑梗死护理。脑动 脉瘤介入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脑梗死,多方面因素引发低血压、低血容量以及 脑血管痉挛而导致的相对高凝状态以及脑灌注不足是引起这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术 后早期相关的护理人员一定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变化,同时护理人员还要 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交流,从而对其病情的变化进行充分的把握。如果患者手术后出现神 志不清、失语以及一侧肢体瘫痪等比较严重的症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3)脑血管痉挛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导管长时间停留在 脑血管中,再加上栓塞材料引发的机械刺激,就很容易在手术结束后引发脑血管痉挛,并且 这种并发症会严重影响到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预后效果。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表明,术后出 血3-10天最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并且会有肢体瘫痪、头痛以及短暂性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因此,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并进一步加强 各项护理工作,同时还要对各个监测指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可 能出现的脑血管痉挛症状。另外,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对患者泵入微量的尼莫同注射液, 可对脑血管痉挛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严密观察患者在手术后是否

一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护理

一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护 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关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通过介入栓塞术后护理措施和临床疗效,护理措施的实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 通常情况下颅内局部血管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是造成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原因,患者年龄通常在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颅内动脉瘤是使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决定因素。对于传统手法,一般采用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创伤大而且风险较高是该方法的弊端。采用介入栓塞术是现阶段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为合适的手段,较该方法的创伤小、患者也不需要承受巨大的疼痛、它的

安全性高以及患者恢复快【1】。本次选取我科一例介入栓塞术后的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探讨其效果。 1 临床资料 1.1患者一般资料 患者,王崇贵,男,80岁,入院时间:11.27,00:09,因为突然的头痛而且意识障碍两个小时而去医院,他两个小时之前没有明显征兆情况下突然头痛,而且恶心呕吐,他的神志也相对模糊,家属将他送到了当地的医院,对头颅进行了紧急的CT检查,结果显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家属为了进一步治疗将患者转到我院,我科头颅进行了紧急的CTA检查。结果显示是左侧大脑前A1段动脉瘤。我科对这个患者进行了初步诊断,结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大脑前A1段动脉瘤,将此患者收住入院。 1.2治疗过程和临床转归 入院后对患者身体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神志模糊,对全身皮肤粘膜进行了检查,没有见到黄染,没有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颈软,气管没有产生偏移,两个肺呼吸声音较轻,没有听到呼吸音以外附加的声音;心跳节奏较为齐整,病理性杂音也没出现;腹部检查也正常,检查腹部,触摸肝、脾,在肋下未触摸到,移动性浊音(-);两个腿也没有出现浮肿。专科检查的结果是神志贪睡,GCS13分=E3V4M6,Hunt-Hess 3级,间歇性的挣闭眼,双侧瞳孔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对于光反射比较灵敏,语言表达不清晰,对答不切题,口角没有出现歪斜,伸舌居中,颈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没有异常,遵嘱活动,双侧巴氏征阴性。入院的时候患者血压高,按照医嘱给患者输入以一小时三毫升生理盐水

脑动脉瘤病人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要点 - 副本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脑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要点 学生: 指导老师: 2016年10月

1.附件7: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课题计划书

脑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要点 【摘要】目的探讨脑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相关期刊、数据库及平常工作积累等,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对脑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的病人进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结论脑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恢复快,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及伤残率。【关键词】脑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后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局部异常改变而出现的瘤样突起,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或分叉部,由于这些动脉位于脑底的脑池中,大多是自发性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才被发现。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是指颅内血管上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前交通和眼动脉[1]。主要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80%发生在大脑动脉环的前部及其邻近的动脉主干上。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3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现阶段脑内动脉瘤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为介入栓塞术。介入栓塞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因为颅内动脉瘤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且发生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高,故术后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尤为重要。 1术后护理 1.1 病情观察 1.1.1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术后患者均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常规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肢体的活动情况。观察瞳孔的大小,是否等大等圆,是否对光反射存在。如后交通动脉瘤的病人,动眼神经损伤,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敏感,是患者病情稳定的标识。术后部分患者病情较重,意识呈昏迷状,需采取压框反射、刺痛、掐捏敏感部位,如足底,耳后等,来判断患者意识的程度。如果压迫框上孔、针刺等刺激反应灵敏,为浅昏迷;如果对强烈的刺激少有反应,各反应均减弱或迟钝则判断为中度昏迷;如没有反应,为深昏迷。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术后患者易发生低血压,术后安返病房后,每15分钟监测血压一次,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小时监测一次,连续监测四次平稳后改为每小时监测一次,保持血压的稳定,不可血压过高,防止脑出血的发生,亦不可血压过低,以防止脑血管痉挛致脑栓塞的发生。药物控制血压时,可用微电脑泵控制,根据血压的高低来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并认真做好记录。如有发现异常,要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1.1.2 头痛的观察 剧烈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标志性临床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更使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交感神经兴奋和生命体征的改变,更会加重出血率,影响病人的愈后。据统计,发病后意识保持清醒的动脉瘤患者,持续性中、重度头痛的发生率高达80%-90%。因此术后对于患者头痛的观察显得尤为重要。注意观察患者头痛的程度、性质。有无呕吐抽搐,以防呕吐物吸入造成窒息。患者头痛剧烈难以忍受,给予适当止痛药物。头痛易造成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患者四肢躁动,甚至坐起,无法配合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必要时给予四肢约束,同时向家属解释原因,取得理解。 1.1.3 全身出血情况 因术中肝素化及术后使用抗凝处理,应观察患者全身有无出血情况,观察患者

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及脑卒中的概念。 2.了解颅内动脉瘤及脑卒中的病因、病理生理。 3.熟悉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掌握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导学案例 病人,男,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糖尿病病史10年,平时喜欢抽烟及喝酒。因于家人争吵后出现鼾睡、呼之不醒,急诊入院。查体病人神志不清,瞳孔缩小,双眼凝视患侧,一侧肢体偏瘫,血压140/88mmHg,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问题: 1.病人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2.若要明确诊断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 3.病人存在哪些主要的护理问题? 4.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哪些? 脑血管性疾病是指由各种脑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共同构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一、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本病以40~60岁人群多见,在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一)病因与病理 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壁先天性缺陷学说认为,颅内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的动脉壁先天性平滑肌缺乏。动脉壁后天性退变学说认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发生破坏,动脉壁逐渐膨出形成囊性动脉瘤。此外,体内感染灶脱落的栓子侵蚀脑动脉壁可形成感染性动脉瘤,头部外伤也可使致动脉瘤的形成。颅内动脉瘤一般呈球状或浆果状,外观紫红色,动脉瘤壁极薄,尤其瘤顶部是最薄的,98%的动脉瘤出血位于瘤顶部。破裂的动脉瘤周围,被血肿包裹,瘤顶破口处与周围组织粘连。根据位置不同颅内动脉瘤可分为如下两种。①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90%。②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 (二)临床表现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若由于劳累、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诱因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可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症状等,严重者可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引发枕骨大孔疝,导致呼吸骤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