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诊疗指南

颅内动脉瘤诊疗常规

一、定义: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细菌性,

外伤性,肿瘤性和动脉硬化性,其中先天性占绝大多数.

二、诊断要点

1.主要症状与体征

2.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急性珠网膜下腔出血的诊疗

1. 主管医生应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在住院期间随时可能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

血而死亡

2. 治疗主要是镇静(安定等),止血(6-氨基乙酸等),脱水,激素,防便秘(果导,番泄叶),同时预防性给予抗癫痫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等)

3.高血压者应用

降压药,测生命体征

四、主要的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型,凝血项

2. 血生化全套,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胸透或胸片,心电图(急诊病人床旁检查)

3.CT或MRI及MRA

4.全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共2次,同时请家属签字)

五、手术适应征对无明显手术禁忌征的病人均可手术治疗

六、家属工作

1. 向家属交待病人疾病的诊断和发展的后果,再出血的危险,并请家属签字

2.向家属交待目前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适合该病人的治疗方法

3.交待手术治疗的危险,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合

并症和后遗症,及手术后对病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七、手术方式:

1.对前循环和后循环(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动脉瘤一般采用额或/和颞开颅,

经侧裂或纵裂暴露夹闭

2.对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和椎动脉动脉瘤一般采取后颅凹开颅

八、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30分钟应用抗生素(如罗氏芬),激素(地塞米松,10mg)

2.手术前30分钟应用抗癫痫药物. 如德巴金800mg 静推

3.手术后当日泵入抗癫痫药物防止癫痫发作, 德巴金1mg/Kg/h

4.手术后注意及控制血压的增高

5. 防止脑血管痉挛及脑梗塞,可应用尼莫地平,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解

痉活血,用药7-10天

6.其它同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处理

7.手术后5-7天均应复查脑血管造影

九、出院处理:

1.一般出院后休息1-3月

2.三个月后于我院门诊复查,必要时随时就诊

3.出院带药

(1)抗癫痫药物: 同住院用法和用量,一般带药量3个月①对手术前无癫痫发作的患者,可不给药或具体酌情给药,药量3个月, 然后在3-4个月内逐渐减量至停药. ②对手术前有癫痫发作的患者,要术后用药6-12月, 如无癫痫发作可在3-4个月内逐渐减量至停药;如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则应重新开始用药,必要时

监测血药浓度来指导用药

(2)其它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脑复康等

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进展

一、病因学在颅内动脉瘤中,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多见,其发生、扩大和破裂的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囊性动脉瘤的先天性或中膜缺损理论认为颅内动脉分叉处的中膜缺损是先天性的,是动脉瘤形成的基础。但是,研究发现无论是动脉瘤病人还是正常人的颅内动脉分叉部中膜缺损均占80%;无论是自然存在的还是用探针损伤造成中膜缺损,其动脉壁的内弹力膜均能承受高达

600mmHg的腔内压;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动脉瘤的早期变化并非发生于Willis环分叉顶端的中膜缺损处,因此国外文献已很少提及“先天性动脉瘤”

的概念。退行性变和内弹力膜缺损理论则认为内弹力膜是维持动脉壁强度的主要结构,其退行性改变是囊性动脉瘤形成最主要的因素,囊性动脉瘤是致病因素造

成内弹力膜损害后引起的获得性疾病。

二、流行病研究当前,颅内动脉瘤仍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疾病。三分之一的动脉瘤病人,出血后未来得及到医疗单位治疗而死亡。在住院治疗的病人中,也有一半死亡或留有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近年来,医务界十分重视对SAH和颅内

动脉瘤知识的普及,以便使动脉瘤病人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从而尽早发现和挽救更多的病人。目前尤其强调急诊处理因动脉瘤破裂的SAH病人,特别是SAH后的前几小时的处理。包括立即将病人放置在ICU,及时行脑血管造影,尽快明确出血原因,争取手术时机。

三、3D-CT造影对脑血管的诊断价值3D-CT造影是将CT获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三维立体显现脑血管彩色图像,并可在监视器上从不同角度观察AVM和动脉瘤等病变的形态、大小和供血动脉的关系。3D-CT造影的临床应用使脑血管病的诊断更加细致而有立体感,尤其是对判断动脉瘤的蒂部位和宽窄有独特之处,为手术夹闭动脉瘤、切除巨大动脉瘤提供了详尽的资料。近期又有报导,利用

3D-CT造影对C1-2段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角度分析,保证术中将动脉瘤准确夹闭。

四、动脉瘤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外主张动脉瘤破裂后急诊手术的学者逐渐增多。在动脉瘤出血后几小时内手术,已在许多单位开展。决定是否手术和选择手术时机已不再单单依靠临床分级。有人认为,只要有足够手术技巧和手术经验,早期手术和晚期手术的危险性是一样的。早期手术可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和推迟手术所造成的后遗症。对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继续使用Nimodipin外,日本又开发出新药盐酸Fasudil,临床应用5年余后,获得满意结果。除术前连续TCD

监测脑动脉,还有人应用TCD术中对载瘤动脉进行探测研究,以寻找防治血管

痉挛造成并发症的措施。但近几年关于脑血管痉挛的基础研究仍没有惊人的进展。近年北美多中心对772例病人早、晚期手术进行分析,早期手术0-3天,晚期手术11-32天,术后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恢复良好者早期手术好于晚期手术者。

未手术动脉瘤再出血死亡率70-90%,多发生于首次出血后24-48小时,其中20-30%因2周内未及时手术再出血。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在SAH后0-1天手术,一半的病人脑张力高,10天后仅20%病人脑张力高,但未见因脑张力高而出现的脑挫伤造成的术后并发症增多。在出血后的两周内,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高达70-90%,因痉挛死亡率由1960年40%,降至1980年15%,近年为8%。早期手术清除SAH可降低血管痉挛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我国总计有五十余家医院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3246例颅内动脉瘤,取得较好疗效。

五、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直径大于2.5cm的动脉瘤属巨大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5-7%,仍是神经外科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治疗的困难是:1)要保护血管及其主要分支的通畅。2)应切除动脉瘤解除占位效应。3)载瘤动脉需重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开展巨大动脉瘤手术切除,载瘤动脉重建的方法治疗动脉瘤75例,主要使用的手术方式有4种:A直接夹闭并切除动脉瘤;B切除动脉瘤后重建动脉;C应用窗式动脉瘤夹重建载瘤动脉;D颈内动脉慢性结扎,动脉瘤孤立。

脑动脉瘤病理研究新进展Forbus研究了23例成人和19例儿童的脑动脉瘤,发现在二组中各有2/3存在中膜缺陷。他认为这种缺陷是先天性的,是动脉瘤形成的基础。许多人同意先天缺陷为脑动脉瘤发生原因的观点,认为是残留的胚胎血管系统。可能是正常原始循环系统未消退的残余物。血管造影可见漏斗样扩张,

有些即形成动脉瘤。

对漏斗样扩张的动脉组织学研究表明,有些病例中膜和内弹力层不完整。Winternitz等在实验中剥去动脉外膜和部分中膜后产生动脉瘤样凸起,随后愈合,管壁再次加固。Economon等在不损伤内膜的前提下,剥去狗动脉70%的中膜后才产生了动脉瘤,但同时也发现剥脱手术后动脉壁上的修复反应和瘢痕形成。Chyatte等对脑动脉瘤患者脑动脉壁的网状和弹力纤维进行了形态测定法分析,对照组标本取自非动脉瘤患者。研究发现对照组脑动脉中膜网状纤维分布致密排列均匀。而动脉瘤患者脑动脉中膜的网状纤维明显减少,并且纤维变短,分布排

列不均。Skirguadas等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活检动脉瘤标本及尸检动脉瘤标本上血管生成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和分布。他们发现所有动脉瘤壁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出现病理性高表达。10例动脉瘤中有9例纤维生长因子较多地弥散分布于中膜的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这些发现证实了脑动脉瘤壁存在分子水平构建异常。

但是许多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动脉瘤的中膜缺陷理论。Glynn研究了10例动脉瘤病人和15例正常对照的脑动脉分叉,发现中膜缺陷在二组中各占80%。有的作者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颅内外动脉分叉,均发现存在中膜缺陷,但未发现动脉瘤。Glynn又用气体泵研究了动脉壁对膨胀压的承受力。无论是自然存在的还是用探针损伤造成的中膜缺陷,其动脉壁均能承受高达600mmHg的腔内压,而不致造成内弹力层破损膨出。他认为中膜缺陷在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病因学意义是

值得怀疑的。

退行性变和内弹力层缺陷理论Glynn等人提出内弹力层局部的退行性改变是囊性动脉瘤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这种退行性变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其它因素引起的。Campbell用电镜扫描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脑动脉分叉处内弹力层的孔隙。孔隙的平均直径明显增大,80%的分叉部位可见内弹力层断裂。他们认为孔隙的扩大提示了内弹力膜的退行性改变和薄弱,可能导致微动脉瘤的形成。Carmichail 提出中膜和内弹力层同时缺损是动脉瘤形成的前提条件,中膜的缺损通常是先天性的,而内弹力层的损害可能由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即使二种损害同时出现,动脉瘤的发展也可能由于瘤壁的纤维化而中止。在一项对454例脑动脉分叉的研究中,29例(6.4%)可见薄弱区,14例(3%)可见内膜外翻,梭形扩张7例(1.7%)。从组织学结构上可见管壁薄,外膜变薄,仅部分病例可见中膜缺失。在这些中膜缺损的边缘可见纤维结构。内弹力层常示退行性变。许多内弹力层是不完整的,但在中膜缺陷的中心没有发现凸起。Stenbens把这些变化看作动脉瘤的早期损害。在一些关于漏斗样扩张的病理学研究中,也可以观察到内弹力层发生退行性变。Quiley等发现在鼠颈内动脉制造1mm的切口后再用激光吻合,动脉瘤的形成率达到100%。认为这是破坏了内弹力层的结果。穿刺人或动物的颅内外动脉后均可产生囊性动脉瘤。颅外动脉内弹力层断裂或剥脱后(如动脉内剥脱术),在人

类很少引起受累动脉段夹层动脉瘤或囊性动脉瘤。与颅外动脉相反,颅内动脉仅有一层弹力组织即内弹力层。有理由认为只有首先造成这层结构的损害才能产生动脉瘤。已有许多学者应用各种方法从血管内部破坏内弹力层而避免损害动脉壁的外层组织,以建立动脉瘤实验动物模型。但这些方法都引起了管腔内血栓形成。因此,是否单纯通过损伤动脉分叉处的内弹力层就可以产生囊性动脉瘤,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Pope等报告了12例囊性脑动脉瘤病人中,7例存在III型胶原缺陷,提示有些动脉瘤可能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有关。Brega等研究了脑动脉瘤患者III型胶原等位基因的出现频率,发现等位基因中分子量较小的一个在动脉瘤患者中的出现频率为0.34,而对照组仅为0.10。这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的显著性差异说明III型胶原基因的基因型改变与脑动脉瘤的病理发生有关。相反Kuivaniemi对7个不同民族的58例病人进行了DNA序列分析,却排除了III型胶原基因突变是脑动脉瘤常见病因的可能。Adomson的研究结果同样否认了III型胶原遗传性状变异与脑动脉瘤病理发生的关系。

颅内复杂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赵继宗陆峥

颅内复杂型动脉瘤尚无明确的定义,其“复杂”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如大型、巨型或动脉瘤太小而不适于夹闭或栓塞的;梭形或蛇形动脉瘤;瘤颈难以接近、宽、有钙化、涉及穿动脉的;动脉瘤内充满新鲜或分层状血栓的;以及动脉瘤被脑组织,颅骨,水肿以及过去手术形成的瘢痕所包埋的。

根据上述因素,颅内复杂型动脉瘤包含四种类型:1、巨大动脉瘤;

2、颈内动脉-眼动脉瘤;

3、多发动脉瘤;

4、椎-基底动脉瘤。

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型动脉瘤,首先要遵循动脉瘤手术的一般原则;

1、根据临床分级和病人一般情况,合理选择病例;

2、术前全脑血管造影对判断动脉瘤的位置,载瘤动脉与瘤蒂的关系,了解侧枝循环等都是必不可少的。CT和MRI可以观察动脉瘤实际大小,是否有血栓和钙

化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妥剖关系;

3、采用显微技术、术中降血压以及良好的脑回缩。值得提倡的是术前蛛网膜下

腔置管,在开颅的同时放出脑脊液减压,可以迅速使脑回缩满意。

4、完善的术后治疗监护。随着技术的发展,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以及联合介入治疗均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本文介绍四类颅内复杂型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颅内巨大动脉瘤直径大于2.5cm的动脉瘤属巨大动脉瘤。多发生在颈内动脉分叉以及椎—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外壁纤维化,厚而坚实,瘤内多有附壁血栓形成,常因压迫颅神经出现占位效应。约20%-30%的巨大动脉瘤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认为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开颅直接手术切除动脉瘤,解除巨大动脉瘤对颅神经的压迫;保证载瘤动脉通畅,避免造成脑缺血。

直接手术的方式法有三种:

1、切除巨大动脉瘤后再造载瘤动脉,适用于瘤蒂可以辨认者;

2、应有窗式成角动脉瘤夹再造载瘤动脉,适用于无蒂,动脉瘤内无血栓者;

3、颈内动脉分期结扎,二期手术行动脉瘤孤立减压术,适用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瘤壁与海绵窦硬脑膜合二为一,无法分离直接夹闭者。外科手术的困难;(1)暴露巨大动脉瘤瘤蒂;(2)保持载瘤动脉通畅;(3)解除巨大动脉

瘤的占位效应。

术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手术入路:颈内动脉和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可采取翼点入路,经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磨去前床突。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巨大动脉瘤可采取改良的翼点

入路,头皮切口稍向颞部扩大。

2、暴露颈部颈总动脉和颈内外动脉:对于颈内动脉或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术中暴露颈内动脉近端有困难者,开颅前应先在颈部暴露颈内、外和颈总动脉。以便术中控制颈内动脉。这对瘤内无血栓形成的巨大动脉瘤尤其重要。

3、暴露动脉瘤蒂:若动脉瘤无血栓,可在载瘤动脉的近、远端分别上临时阻断夹,抽出瘤内积血,再显示瘤蒂。若有血栓形成,直接暴露载瘤动脉可能有困难,可采取先切开动脉瘤壁,取出部分血栓使动脉瘤体缩小后再上阻断夹的办法。

4、解除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应纵形切开动脉瘤壁,切除瘤内血栓。当瘤颈有粥样斑块,瘤内壁钙化时,切除会有困难。这时可将动脉内膜连同斑块一并切除,然后再钳夹或缝合重建载瘤动脉。

5、重建载瘤动脉:清除瘤内血栓,缝合瘤壁时,应充分保证重建的载瘤动脉管径足够大,使血流通畅。使用银夹代替部分缝合,可缩短重建血管的时间。也可使用多个Sugita窗式成角动脉瘤夹夹闭脉瘤体,不仅嵌夹牢固,且可利用部分动脉瘤壁重建载瘤动脉。巨大动脉瘤直接手术的效果与术前神经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临床分级,脑血管痉挛和向缺血程度以及手术技术有关。如果动脉瘤被成功地夹闭切除,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多可以恢复。

颈内动脉-眼动脉瘤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发自眼动脉及后交通动脉之间的颈内动脉内侧壁或内前壁,又称颈内动脉腹侧动脉瘤或床突旁动脉瘤,具有特殊的解剖学和临床特征。动脉瘤邻近海绵窦顶,部分或全部地被视神经,颈内动脉,前床突等结构覆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其破裂,所以较少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方面使得术中需要特殊的显微外科技术才能将其暴露并完全夹闭。而且无法在颅内控制动脉瘤近端,需要在开颅前暴露颈部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眼动脉瘤根据其大小分为三型:9mm以下为小型、10mm-24mm为大

型、25mm以上为巨型。

根据其起源分为四类:(1)眼动脉起始处的颈内-眼动脉瘤;(2)起源于颈内动脉内侧和下内侧壁的垂体上动脉瘤;(3)起源于颈内动脉后或后内侧壁的颈内动脉后壁动脉瘤;(4)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内段并延伸至蛛网膜下腔的部分海绵内动脉瘤。

手术入路有两种:同侧入路和对侧入路。行同侧入路时,对靠近颅内颈内动脉近端的动脉瘤,需要去除前床突和视神经上壁,以便安全地牵开视神经,暴露动脉瘤颈。该入路的缺点是容易造成视神经损害。由于颈内动脉-眼动脉瘤大多起自颈内动脉的内侧壁,所以有人提出对侧入路,以减少对视神经的损伤,对侧入路

的关键是视交叉前池的大小。Fries报道了51例共58个颈内动脉-眼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对其中9例病人10个动脉瘤采用对侧入路。结果术后发生视力损害或术前视力无好转的病人均在同侧入路组,可能是术中牵拉视神经或视交叉不当引起;而对侧入路组中,术前有视功能损害的病人术后均得到改善。由此Fries 提出术前如何决定采取同侧还是对侧入路的原则,即对于适宜外科治疗的巨大动脉瘤、将视神经或视交叉向上内或内侧推移的小型和大型动脉瘤,应采用同侧开颅;而起源于内侧,上内侧或上方将视神经或视交叉向上,向上外侧或外侧推移的小型或大型动脉瘤应采用经对侧入路。

颈内动脉结扎术作为一种姑息性的间接治疗方法,因有造成脑缺血的危险,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不断进步,目前已较少独立应用。

颅内多发动脉瘤颅内多发动脉瘤指病人颅内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可能的病因有局部因素(多处动脉壁发育性缺陷)和全身因素(动脉性高压)两种。MIA的发生率占动脉瘤的5%-33%(平均15%-20%),绝大多数位于颈内动脉系统,少数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后交通动脉、大脑

中动脉、前交通动脉和眼动脉。

手术前判断破裂动脉瘤的部位是至关重要的。位于前交通动脉者破裂的危险性最大,而位于大脑中动脉者破裂的最少。动脉瘤形状不规则者出血的可能性最大。Vajda等指出,[4]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动脉瘤附近,如CT有出血表现是确定破裂动脉瘤的最可靠的证据。动脉瘤的大小对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在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处,直径小于1cm的动脉瘤与1-2cm的动脉瘤相比,破裂的可能性要小得多。Nehls等提出根据CT、脑血管造影和临床资料来确定破裂动脉瘤的部位:(1)排除硬膜外动脉瘤;(2)根据CT显示的出血部位来确定。纵裂出血提示大脑前-前交通动脉瘤;后颅窝出血一般为椎-基底动脉瘤造成。(3)血管造影显示的局部占位或血管痉挛的征象;(4)观察动脉瘤的大小和形状,如大小相似则考虑较大的动脉瘤;(5)参考临床体征进行定侧和定位;(6)EEG的局部异常;(7)重复脑血管造影,寻找动脉瘤新出现的征象或大小形态的改变;(8)如果上述标准仍未

确定出血部位,则选择最易出血部位的动脉瘤。通过综合分析,绝大多数破裂动脉瘤的部位在术前都可以得到确定。

对MIA中已经破裂的动脉瘤应尽早手术治疗,但对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目前尚

有较大争议,主要原因是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过程(尤其是死亡率)尚未完全明了。但由于手术设备、显微神经外科和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动脉瘤病人手术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动脉瘤的出血每年为1-2%,因此,手术尽量夹闭

所有动脉瘤(包括破裂和未破裂的动脉瘤)的观点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Juvela 报告了131例MIA病人,仅将破裂动脉瘤夹闭后平均随访13.9年,27例发生再次出血,其中死亡14例,死亡率为10.7%,高于当时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

表明对未破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MIA可一期手术或分期手术。有人认为,破裂动脉瘤夹闭后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另外术后一些治疗方法(提高血压和扩充血容量等0增加了其他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因此如病情允许,应将所有动脉瘤的手术尽量一次完成。也有人认为,一期手术处理多个动脉瘤,由于手术操作增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将会增加,因此主张一期手术夹闭破裂的动脉瘤,二期手术处理其他未破裂的动脉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如情况允许,对出血动脉瘤和所有未出血动脉瘤的处理应尽量一次手术完成;在MIA比较分散,一次手术处理困难的情况下,先

处理破裂动脉瘤和力所能及的未破裂动脉瘤,二期手术再算是其他未破裂动脉瘤。至于首次手术的时间,类似单个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即争取在早期(发病后7天内)完成手术;二期手术原则上也要尽快进行。

大多数手术治疗的结果显示,MIA病人的预后基本与单发动脉瘤相同。除手术夹闭外,一次性栓塞多个动脉瘤也已有报道,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MIA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原则,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技巧有密切关系。

椎-基底动脉瘤椎-基底动脉瘤也称作后循下动脉瘤(aneurysm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指来自颅内Willis动脉环后部的动脉瘤,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主干,分叉部,大脑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动脉瘤的部位以基底动脉

分叉部最常见,其次为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交界部。椎-基底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明显区别于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前者体积普遍较大,多呈巨大的球形,且多伴有动脉硬化,甚至呈动脉的扩张和迂曲,这在颈内动脉系统少见。术前CT或MRI容易发现病变。脑干症状和动眼神经麻痹较常见。后者是基底动脉顶端和大脑后动脉瘤的常见表现。内壁有血栓形成的大的椎-基底动脉瘤导致的各种颅内出血少于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而小的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机会与前循环差别不大,制订手术方案时要予以考虑。椎-基底动脉瘤内多含血栓,体积较大,往往对邻近重要脑组织或颅神经造成压迫。过去,由于病变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常有变异,直接手术治疗比较困难。随着一些术式的采用和经验的积累,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蒂,切除瘤内血栓使其缩小,解除对脑干或颅神经的压迫,是当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目前常用的手术入路有:1、颞下入路:适用于低于后床突水平的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大脑后动脉瘤,斜坡中上部位的基底动脉干动脉瘤,该入路能良好地显露穿动脉与动脉瘤的关系。缺点是需要牵拉颞叶和动眼神经,对侧大脑后动脉第一段及其外侧的穿动脉显露比较困难。2、翼点入路:该入路能很好地显示露基底动脉末端,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同时可以控制前循环,特别适用于瘤颈位于或高出床突水平的基底动脉瘤。缺点是操作空间比较狭小,不能充分显露瘤颈后方的结构,不利于看清和保护穿动脉。3、后颅窝正中开颅:适用于位于斜坡下1/3的基底动脉干动脉瘤和小脑后下动脉瘤。基底动脉干梭形动脉瘤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临床上常表现为压迫症状而不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因此一般不主张直接手术治疗。有些后循环动脉瘤难以直接夹闭,但是其载瘤,血管重建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效果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术者的技术和经验,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术入路非常重要,围手术期的处理也一定程度地影响手术效果。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手术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仍有一些后循环动脉瘤不适于直接手术治疗。

最新发布《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

最新发布《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85%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引起,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是预防UIA破裂的重要手段。《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对UIA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治疗手段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旨在为UIA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帮助。该篇文章重点介绍指南中介入治疗方面内容。 介入治疗适应症 01 在过去的30年里,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电解脱弹簧圈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再到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的使用,通过介入方式治疗动脉瘤的数量和比例越来越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介入治疗UIA是通过有效阻挡进入颅内动脉瘤内的血流,达到预防动脉瘤出血目的。随着介入技巧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特殊介入材料(支架、球囊等)不断改进,大部分颅内动脉瘤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尤其是对于开颅手术难度大、高危因素多或后循环动脉瘤、高龄、手术耐受程度低(如肝肾功能不全、Hunt-Hess 分级Ⅳ~Ⅴ级)或存在开颅手术禁忌证的动脉瘤患者等。通常认为,患者可以耐受麻醉且术者技术上有保障时,患者均可以接受介入。 囊状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02 颅内动脉瘤按形态可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三类,其中囊状动脉瘤最为多见,占所有动脉瘤的90%。囊状动脉瘤也可以按直径大小分类(小动脉瘤:5mm以下,中动脉瘤:6~14mm,大动脉瘤:15~25mm,巨大动脉瘤:>25mm),大多数UIA 是无症状的小动脉瘤。 对于囊状动脉瘤而言,虽然手术夹闭可能在降低动脉瘤复发方面略占优势,但手术夹闭在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等方面处于劣势。2018年,在美国医师中进行关于颅内动脉瘤治疗方式推荐的调查研究发现,71%的医师将介入治疗作为UIA的首选治疗选择。 2.1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血管内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的主要方式包括三类:(1)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主要是用微导管将弹簧圈送至动脉瘤腔,使动脉瘤与血液循环阻隔,从而闭塞动脉瘤。该类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支架辅助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球囊辅助弹簧圈动脉瘤栓塞术。(2)FD置入术,主要是在动脉瘤载瘤动脉内合适位置释放密网或覆膜的支架,减少血液涡流对动脉瘤冲击,使动脉瘤腔内血液瘀滞,形成血栓而使动脉瘤闭塞。(3)载瘤动脉闭塞术,多用于难以进行动脉瘤瘤腔栓塞或栓塞失败,经过评估闭塞载瘤动脉不至于引起明显症状的患者,即闭塞动脉瘤的载瘤动脉。 2.2 介入材料选择适应证对于囊状动脉瘤,大多数都适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为动脉瘤的大小及瘤颈的宽度。对于体颈比≥2的中、小囊状动脉瘤,建议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对于体颈比<2或瘤颈≥4mm的宽颈动脉瘤,建议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球囊辅助栓塞适用于相对宽颈囊状动脉瘤;对于颈内动脉床突旁段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常规支架辅助栓塞困难或易复发病例,可选择FD进行治疗;对于颈内动脉宽颈、多发的动脉瘤(直径<10mm),FD治疗效果较好;对于介入栓塞和手术夹闭后复发动脉瘤,可以选择FD治疗。对于大或巨大囊状动脉瘤,由于采用单纯弹簧圈栓

颅内动脉瘤诊疗指南

颅内动脉瘤诊疗常规 一、定义: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细菌性, 外伤性,肿瘤性和动脉硬化性,其中先天性占绝大多数. 二、诊断要点 1.主要症状与体征 2.蛛网膜下腔出血 三、急性珠网膜下腔出血的诊疗 1. 主管医生应及时向家属交待病人在住院期间随时可能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 血而死亡 2. 治疗主要是镇静(安定等),止血(6-氨基乙酸等),脱水,激素,防便秘(果导,番泄叶),同时预防性给予抗癫痫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等) 3.高血压者应用 降压药,测生命体征 四、主要的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型,凝血项 2. 血生化全套,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胸透或胸片,心电图(急诊病人床旁检查) 3.CT或MRI及MRA 4.全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共2次,同时请家属签字) 五、手术适应征对无明显手术禁忌征的病人均可手术治疗 六、家属工作 1. 向家属交待病人疾病的诊断和发展的后果,再出血的危险,并请家属签字 2.向家属交待目前该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适合该病人的治疗方法 3.交待手术治疗的危险,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合 并症和后遗症,及手术后对病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七、手术方式: 1.对前循环和后循环(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动脉瘤一般采用额或/和颞开颅, 经侧裂或纵裂暴露夹闭 2.对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和椎动脉动脉瘤一般采取后颅凹开颅 八、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30分钟应用抗生素(如罗氏芬),激素(地塞米松,10mg) 2.手术前30分钟应用抗癫痫药物. 如德巴金800mg 静推 3.手术后当日泵入抗癫痫药物防止癫痫发作, 德巴金1mg/Kg/h 4.手术后注意及控制血压的增高 5. 防止脑血管痉挛及脑梗塞,可应用尼莫地平,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解 痉活血,用药7-10天 6.其它同神经外科手术后的处理 7.手术后5-7天均应复查脑血管造影 九、出院处理: 1.一般出院后休息1-3月 2.三个月后于我院门诊复查,必要时随时就诊 3.出院带药 (1)抗癫痫药物: 同住院用法和用量,一般带药量3个月①对手术前无癫痫发作的患者,可不给药或具体酌情给药,药量3个月, 然后在3-4个月内逐渐减量至停药. ②对手术前有癫痫发作的患者,要术后用药6-12月, 如无癫痫发作可在3-4个月内逐渐减量至停药;如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则应重新开始用药,必要时 监测血药浓度来指导用药 (2)其它药物: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脑复康等 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进展 一、病因学在颅内动脉瘤中,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多见,其发生、扩大和破裂的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囊性动脉瘤的先天性或中膜缺损理论认为颅内动脉分叉处的中膜缺损是先天性的,是动脉瘤形成的基础。但是,研究发现无论是动脉瘤病人还是正常人的颅内动脉分叉部中膜缺损均占80%;无论是自然存在的还是用探针损伤造成中膜缺损,其动脉壁的内弹力膜均能承受高达 600mmHg的腔内压;动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动脉瘤的早期变化并非发生于Willis环分叉顶端的中膜缺损处,因此国外文献已很少提及“先天性动脉瘤”

【指南与共识】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诊疗指南

【指南与共识】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诊疗指南 ◀1.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定义、流行病学特点;证据推荐等级▶1.1 UIA定义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最常见的病因,合理的治疗和管理UIA是预防SAH的重要手段。 1.2 UIA流行病学 1.2.1 患病率 UIA患病率较高。一项纳入了21个国家、83个研究人群、94912例患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显示,在平均年龄50岁、无合并症的成年人群中,UIA的综合患病率约为3.2% (95%CI:1.9~5.2%)。随着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广泛应用后,得出的UIA患病率还在进一步增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别作为UIA诊断方式进行比较时,UIA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别。单纯应用MRI而非MRA筛查动脉瘤其检出率较低,一项纳入16项研究、19559例受试者的Meta分析发现,通过MRI检出UIA的阳性率仅为0.35%(95% CI:0.13~0.67%)。一项荷兰的研究结果中,普通人群接受头部MRA检查时,偶然发现UIA的概率为1.8%。在挪威的大样本HUNT队列研究中,50~65岁人群接受MRA检查后,检出UIA的

患病率为1.9%。 目前尚无准确的中国全人群的UIA患病率数据。一项基于上海社区人群的横断面研究表明,在35~75岁人群中,MRA检出的UIA患病率高达7%(336/4813,95% CI:6.3~7.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5% (95% CI:4.6~6.4%),女性患病率为8.4% (95% CI:7.3~9.5%)。患病率在55~64岁时达到峰值。UIA多位于颈内动脉(81%),最大直径<5 mm的占90.2%。女性动脉瘤的平均直径大于男性(3.7 mm 比3.2 mm,P<0.009)。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人群的UIA患病率是无此合并症人群的6.9倍(95% CI:3.5~14),合并aSAH家族史人群的UIA 患病率是无家族史人群的3.4倍(95% CI:1.9~5.9),合并脑肿瘤人群的UIA患病率是无脑肿瘤人群的3.6倍(95% CI:0.4~30.0),合并垂体腺瘤人群的UIA患病率是无垂体瘤人群的2倍(95% CI:0.9~4.6),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人群的UIA患病率是无此合并症人群的1.7倍(95% CI:0.9~3.0)[1]。女性UIA患病率是男性的1.6 倍(95% CI:1.02~2.54)。但在大于50岁的人群中,女性UIA患病率是男性的 2.2倍 (95% CI:1.3~3.6)。在牛津血管研究队列中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轻微卒中患者人群中,有4.7%(95/2 013)的患者存在无症状性UIA。在合并高血压的吸烟女性TIA/轻微卒中患者中,这一比例升高到了11.1%。当纳入19项关于TIA/急性卒中队列研究的数据(12 781例)进行系统评价时,TIA/卒中患者中的平均UIA患病率为5.1%(95% CI:4.8~5.5)。纳入13项横断面研究、4 041例受试者的系统评价和Mata分析显示,合并主动脉病变的患者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约为12%(95% CI:9~14%)。其中,存在二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患者,UIA患病率分别为8% (95% CI:6~10%)、10% (95% CI:7~14%)、12% (95% CI:9~15%)和23% (95% CI:12~34%)。 1.2.2 年破裂率 纳入9项研究、3907人年随访结果的Meta分析发现,UIA的总体破裂率约为1.9%(95% CI:1.5~2.4)。而国际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

【指南与共识】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来源于:钟书医生) END 既往回顾 【指南与共识】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 【指南与共识】中国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诊疗指南 【指南与共识】《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管理 【指南与共识】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指南 【指南与共识】《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出血 【指南与共识】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指南与共识】中国高血压脑出血多学科诊治指南 【指南与共识】2021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 【指南与共识】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年) 【指南与共识】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前评估专家共识【指南与共识】脑静脉窦狭窄介入诊疗专家共识速览 【指南与共识】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 【专家共识】颅内动脉瘤影像学判读专家共识(一) 【专家共识】颅内动脉瘤影像学判读专家共识(二) 中国脑小血管病诊治专家共识2021 【指南与共识】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诊治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指南与共识】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诊治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最新共识发布 【指南与共识】颅内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10张流程图:快速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管理 【指南与共识】脑卒中病情监测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神经外科手术缝合技术及缝线材料选择专家共识【指南与共识】脑脊液漏规范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指南与共识】心源性卒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 【指南与共识】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专家共识【指南与共识】脊柱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诊疗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及颅内高压的专家共识【指南与共识】脑静脉窦狭窄介入诊疗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时隔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更新! 【指南与共识】欧洲创伤后大出血与凝血病处理指南-第五版【指南与共识】脑卒中防治科普宣教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神经重症监护患者的液体治疗: ESICM专家共识 【指南与共识】神经外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指南与共识 | 2022年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最新指南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精粹版)

最新指南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精粹版)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病理性扩张,存在破裂风险,其破裂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首位病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引发的动脉瘤性SAH发病人数多,范围广,预后结局差,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因此,国内外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均在积极寻找诊治动脉瘤性SAH的方式方法,以改善其不良预后。 1 破裂颅内动脉瘤(RIA)的流行病学与结局 推荐意见: (1)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早期再破裂风险高,预后差,需要重视(Ⅰ级推荐,B级证据)。 (2)临床病情分级是预测RIA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重症临床高分级患者经治疗后仍可获益,并可取得良好预后(Ⅰ级推荐,B级证据)。 (3)RIA患者发生再出血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须特别注意临床分级,因其提示再出血的风险(Ⅱ级推荐,B级证据)。 (4)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存活患者中有2/3可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但其中仍有40%~70%的患者可能长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Ⅱ级推荐,B 级证据)。 2

RIA的手术治疗 1 RIA患者状态的临床评估 推荐意见: (1)对突发性剧烈头痛伴脑膜刺激征阳性患者,应该高度怀疑动脉瘤性SAH的诊断(Ⅰ级推荐,B级证据)。 (2)应用Hunt-Hess分级或基于WFNS分级,对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评价,可以评估其严重程度及预后,为制定治疗策略提供信息(Ⅰ级推荐,B级证据)。 (3)推荐头部CT平扫作为诊断动脉瘤性SAH的主要手段,其具有良好的敏感度(Ⅰ级推荐,B级证据)。 (4)应用改良Fisher分级等影像学分级量表可以对患者的迟发性脑梗死及脑血管痉挛风险进行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2 RIA的术前辅助检查 推荐意见: (1)对怀疑RIA的患者,应尽早行头部CT平扫检查(Ⅰ级推荐,A 级证据)。 (2)若头部CT结果阴性,头部MRI及腰椎穿刺检查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有效(Ⅰ级推荐,B级证据)。 (3)CTA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动脉瘤性SAH辅助检查的首选(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动脉瘤的诊疗规范

颅内动脉瘤诊疗规范 1,概述(定义、分类) 颅内动脉瘤是各种原因导致颅内动脉血管壁结构异常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型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根据瘤体直径大小可分为小动脉瘤(<0.5cm)、一般动脉瘤(0.5 ~ 1.5cm)、大型动脉瘤(1.5 ~2.5cm)、巨型动脉瘤(>2.5cm)。 2,诊断要点 (1)非出血症状: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癫痫发作、一过性脑缺血、警示性头痛、或体检时偶然发现。 (2)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剧烈头痛、呕吐、颈枕疼痛、畏光、意识障碍;可伴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 (3)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高血压、局部颅神经障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迟发性神经功能缺失。 3,主要辅助检查 (1)头颅CT:急症首选,可判断出血部位和程度。 (2)腰穿:曾用于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在已经较少应用。 (3)头颅MRI/MRA:用于无创性判断出血和动脉瘤的位置。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量、方向、有无血栓、载瘤动脉情况;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4,主要鉴别诊断 (1)鞍区肿瘤:未破裂鞍上池动脉瘤常常需要与鞍区肿瘤相鉴别。 (2)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确的外伤史。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 (4)血管硬化等因素引起的自发性脑内出血。 5,治疗指南(包括围手术期准备)及规范 (1)对症治疗:患者静卧,避免声、光、情绪刺激。监测生命体征,镇静、镇痛、保持血压平稳、抗血管痉挛治疗。慎用腰椎穿刺和抗纤溶治疗。尽早行DSA检查明确动脉瘤的位置。 (2)病因治疗方式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根据动脉瘤所处位置开颅,寻找并暴露动脉瘤颈,使用永久性植入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适用于大多数囊状动脉瘤。(3)病因治疗方式二: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通过动脉穿刺,使用微导管将栓塞的材料(弹簧圈)永久性留置在动脉瘤腔内,以达到闭塞动脉瘤的目的。常用于梭型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但不宜应用于巨大动脉瘤。 (4)姑息性治疗方式:对于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都难于实施的病例,可行动脉瘤包裹加固术,或动脉瘤孤立术;但这两种手术疗效欠佳,仅在病因治疗困难的病例采用。 (5)合并症的处理:合并有脑积水的病例,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合并有癫痫的病例,应当应用抗癫痫药物;合并有较大颅内血肿的病例,需要开颅手术清除血肿。(6)手术时机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都应当尽可能早期手术,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大,HUNT&HESS分级IV ~ V级的病例,可考虑延期手术。(7)。手术后处理:神经重症监护室持续监护24小时,术后静脉应用抗钙离子拮抗剂预防血管痉挛。对于已经发生血管痉挛的患者,应用3H疗法(扩容、升压、稀释血液)、以及局部血管灌注抗痉挛药物治疗。注意外科营养和卧床病人的护理。-3-

卫计委: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卫计委: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ICD-10:I67.108)病情处于非急性期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 -CM3:39.5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第1版)、《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版)、《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临床表现: (1)破裂动脉瘤: 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SAH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 ②脑血管痉挛症状:表现为精神混乱或意识障碍加深,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语言或运动)。症状通常缓慢发生,包括头痛加重,昏睡,脑膜刺激征和局灶性神经体征,可出现大脑前动脉综合征,以额叶症状为主,可表现为意识丧失,握持/吸吮反射,尿失禁,嗜睡,迟缓,精神错乱,低语等。双侧大脑前动脉分布区梗塞通常由于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后血管痉挛引起; ③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大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引起慢性脑积水;

④视觉丧失: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可压迫视交叉; ⑤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大发作;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发作、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检查: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 (2)脑室大小:21%动脉瘤破裂病人立即发生脑积水; (3)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 (4)梗塞; (5)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 (6)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估计出哪个动脉瘤是出血的责任动脉瘤;大部分病人可以通过颅脑CT初步预测动脉瘤的位置:出血主要在前纵裂或者额叶内侧面,可破入脑室者提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7)CT血管造影(CTA)多数情况下可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以及病变与骨性结构解剖关系; (8)腰椎穿刺SAH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但目前已不常用,不做为首选诊断方法。降低脑脊液压力有可能由于增加跨壁压力而促使再出血。所以建议仅用于CT不能证实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放出少量脑脊液(几毫升)即可,同时应用较细的腰椎穿刺针; (9)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大部分病人可显示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仅少数病人归于“不明原因SAH”。另外,DSA还可以显示是否存在血管痉挛及其程度; (10)头颅MRI:对于大动脉瘤应行头颅MRI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用于体检筛查动脉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 该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关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议。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为医生在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方面提供权威性的指导。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症状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及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根据患者症状、体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初步诊断颅内破裂动脉瘤。 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癫痫等。手术治疗方面,可采用开颅夹闭术、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预后和预防方面,颅内破裂动脉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抗癫痫等。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关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

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议。在实践中,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疾病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和致死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诊疗水平将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ICA)是指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异常扩张,是引 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ICA这一潜在的致 命性疾病,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的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优化诊疗流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 ICA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如SAH、脑梗塞、脑积水等,给患者带 来极大的健康威胁。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血管造影技术,对于IC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临床表现上,ICA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也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癫 痫等神经功能异常表现。 针对ICA的诊疗,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对于无症状的ICA患者,指南推荐进行保守治疗,密切观察并定期影像学检查。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手术可行性进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临床路径(神经外二科)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ICD-10:Z09.014); 2、行脑血管造影术(ICD-9-CM-3:88.41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有明确的颅内动脉瘤手术病史。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扫描:颅内见全属异物残瘤; (2)脑血管造影片提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或颅动脉瘤夹闭术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复查,行脑血管造影术,能清楚了解动脉瘤治疗后情况,需向家属交待 病情,手术复查必要性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果 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CTA或MRA复查; 3、术后应用血管解痉药物; 4、如动脉瘤有残瘤或复发则可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或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3-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脑动脉瘤术后复查(ICD-10:Z09.014)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 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 (2)住院生化、免疫3项、乙肝两对半(根据患者意愿酌情选择); (3)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 2、根据病人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必要时可行CTA、MRI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 2、预防感染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 3、手术后不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3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强化麻醉;患者无法配合者,可酌情考虑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脑血管造影术; 3、术中应用解痉药物; 九、术后住院恢复1-3天: 1、术后回病房,平卧位,右下肢伸直制动8小时,观察右下肢血运。继续补液; 2、术后第二天检查穿刺点,办理是否出院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 2、复查见颅内动脉瘤未见残留与得发。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复查见动脉有残留或复发,需要进入手术治疗; 2、术后出现脑梗塞或出血等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3、住院后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表单)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ICD-10:I67.108 /Q28.3),病情为未破裂动脉瘤或者破裂动脉瘤Hunt&Hess1~3级患者。 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ICD-9-CM-3:39.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破裂动脉瘤: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SAH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②脑血管痉挛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发生,表现为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③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癫痫大发作;④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引起慢性脑积水;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 发作等,也可无任何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发生脑积水;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③梗死;④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⑤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判断责任动脉瘤;⑥部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颅内肿瘤 一、疾病相关情况 原发或继发于颅内的肿瘤统称颅内肿瘤,习称脑瘤。原发性颅内肿瘤来源于颅内各种组织成分如脑膜、脑组织、脑神经、脑血管、垂体腺、胚胎残余组织等。继发性颅内肿瘤则由身体其他部位如肺、乳腺、子宫、消化道、肝脏等恶性肿瘤转移至脑部,或由临近器官的恶性肿瘤由颅底侵入颅内。 二.分级诊疗指南 (一)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稳定,颅内高压缓解,可转二级医疗机构门诊随访。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有或没有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与视力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和/或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与体征的患者,经二级医院辅助检查如腰椎穿刺、脑电图、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ct、mri等辅助检查提示颅内肿瘤者。 (二)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病情相对稳定,可转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继续康复治疗。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经二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肿瘤患者,可以有或没有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与体征。 椎管肿瘤 一.疾病相关情况 椎管肿瘤也称脊髓肿瘤,主要来源于脊髓以及脊髓相关的椎管内组织细胞,如終丝、神经根、硬脊膜、蛛网膜、血管以及椎管内脂肪组织等。 二.分级诊疗指南 (一)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确诊的椎管肿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稳定、脊髓水肿好转,可转二级医疗机构门诊随访。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有或没有椎管内刺激、压迫以及损坏脊髓、脊神经所致的症状或体征,经二级医院辅助检查如腰椎穿刺、脑脊液动力学检查、脊髓造影、x平片、ct、mri等辅助检查提示椎管肿瘤者。 (二)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指南(脑动脉瘤)全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指南(脑动脉瘤)全文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言。年发病率为5~20/10万,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 其次为脑血管畸形,还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也可见于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一、诊断 (一)临床特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积血部位、脑脊液循环受损程度等。 1、起病形式: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等情况下急骤发病。 2、主要症状:突发剧烈头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及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癫痫发作。 3、主要体征:脑膜刺激征明显,眼底可见玻璃膜下出血,少数可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征象,如轻偏瘫、失语、动眼神经麻痹等。 4、临床分级 (1)一般采用Hunt和Hess分级法(表1)对动脉瘤性SAH的临床状态进行分级以选择手术时机和判断预后。

(2)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SC)和有无运动障碍制定的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表2)也广泛应用于临床。 5、发病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再出血、脑血管痉挛、急性非交通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等。(1)再出血:以5~11天为高峰,81%发生在1月内。颅内动脉瘤初次出血后的24小时内再出血率最高,约为4.1%,至第14天时累计为19%。临床表现为:在经治疗病情稳定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重新出现等。(2)血管痉挛:通常发生在出血后第1~2周,表现为病情稳定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一、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ICD-10:I67.108 /Q28.3),病情为未破裂动脉瘤或者破裂动脉瘤Hunt&Hess1~3级患者。 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39.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破裂动脉瘤: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SAH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②脑血管痉挛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发生,表现为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③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癫痫大发作;④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引起慢性脑积水;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发作等,也可无任何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发生脑积水;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 ③梗死;④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⑤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判断责任动脉瘤;⑥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初步预测动脉瘤的位置:出血主要在侧裂及鞍上池,侧裂周围额颞叶伴有血肿者高度怀疑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目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大部分患者可显示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仅少数患者归于“不明原因SAH”。另外,DSA还可以显示是否存在血管痉挛及其程度。 (3)CT脑血管造影(CTA):多数情况下可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钙化情况,以及病变与骨性结构解剖关系。对于无法行急诊DSA检查的治疗中心可行CTA初步明确诊断。CTA可用于动脉瘤手术后的随访。 (4)头颅MRI:对于大动脉瘤应行头颅MRI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用于体检筛查动脉瘤以及动脉瘤手术后的随访。 (5)腰椎穿刺:SAH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但目前不应当作为首选诊断方法。降低脑脊液压力有可能因增加跨血管壁压力而导致再出血,故建议仅用于CT不能证实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应当使用较细的腰椎穿刺针,放出少量脑脊液(几毫升)即可。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ICD-10:I67.108 /Q28.3),病情处于非急性期。 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39.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破裂动脉瘤: 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SAH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 ②脑血管痉挛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发生,表现为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③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癫痫大发作; ④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引起慢性脑积水;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 发作等,也可无任何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 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发生脑积水; 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 ③梗塞; ④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 ⑤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判断责任动脉瘤; ⑥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初步预测动脉瘤的位置:出血主要在侧裂及鞍上池,侧裂周围额颞叶伴有血肿者高度怀疑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CT脑血管造影(CTA):多数情况下可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钙化情况,以及病变与骨性结构解剖关系。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目录 颅内肿瘤 (3) 一、疾病相关情况 (3) 二.分级诊疗指南 (3) 椎管肿瘤 (4) 一.疾病相关情况 (4) 二.分级诊疗指南 (4) 颅内血管畸形 (5) 一、疾病相关情况 (5) 二.分级诊疗指南 (5) 颅内动脉瘤 (6) 一、疾病相关情况 (6) 二.分级诊疗指南 (6) 脊髓血管畸形 (7) 一、疾病相关情况 (7) 二.分级诊疗指南 (7) 缺血性脑血管病 (8) 一、疾病相关情况 (8) 二.分级诊疗指南 (8) 脑血管疾病恢复期 (9)

一.疾病相关情况 (9) 二.分级诊疗指南 (9) 脑脓肿 (10) 一.疾病相关情况 (10) 二.分级诊疗指南 (10)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11) 一.疾病相关情况 (11) 二.分级诊疗指南 (11) 颅脑外伤 (12) 一.疾病相关情况 (12) 二.分级诊疗指南 (12)

颅内肿瘤 一、疾病相关情况 原发或继发于颅内的肿瘤统称颅内肿瘤,习称脑瘤。原发性颅内肿瘤来源于颅内各种组织成分如脑膜、脑组织、脑神经、脑血管、垂体腺、胚胎残余组织等。继发性颅内肿瘤则由身体其他部位如肺、乳腺、子宫、消化道、肝脏等恶性肿瘤转移至脑部,或由临近器官的恶性肿瘤由颅底侵入颅内。 二.分级诊疗指南 (一)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稳定,颅内高压缓解,可转二级医疗机构门诊随访。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有或没有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与视力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和/或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与体征的患者,经二级医院辅助检查如腰椎穿刺、脑电图、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CT、MRI等辅助检查提示颅内肿瘤者。 (二)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及病情相对稳定,可转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继续康复治疗。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经二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肿瘤患者,可以有或没有颅

1、神经介入颅内动脉瘤临床路径

颅内动脉瘤临床路径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内动脉瘤(ICD-I67.1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科学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结合《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颅内动脉瘤的主要症状与脑动脉瘤破裂或压迫周围神经有关,所以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靠详细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 一般性诊断 1、临床特点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异常血管改变引起的脑血管瘤样凸起,其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血管痉挛和栓塞引起。 (1)出血症状: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畏光、烦躁不安,随后有短暂的或持续的意识丧失,清醒时有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和脑膜刺激征。(2)局灶症状:本症状与动脉瘤所处位置及大小有关,如后交通动脉瘤可压迫动眼神经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症状;基底动脉分叉部、小脑上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近端动脉瘤压迫引起Ⅲ、Ⅳ、Ⅵ麻痹及桥脑症状。 (3)缺血症状:SAH后血管痉挛产生缺血症状;巨大动脉瘤内血栓脱落引起缺血症状。 2、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小板、凝血功能等。 (2)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及CTA、MRI及MRA、DSA检查,

可诊断是否有SAH,及可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瘤颈大小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帮助临床判断颅内动脉瘤及制订其手术方案。 (3)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破裂后SAH的直接证据。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科学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结合《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其目的是控制血管痉挛和防止再出血。 (一)一般治疗:稳定生命体征,防止发热,纠正代谢紊乱、维持血糖,改善血液循环。 (二)抗脑水肿、降颅高压。一般应用甘露醇注射液,必要时结合利尿剂或激素。 (三)控制性降压:是预防和减少再出血的主要措施之一。但不宜将血压降的过低,一般降10%~20%即可。 (四)尽可能寻找病因,并及早进行特异治疗。 (五)神经介入治疗 四、治疗目标: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尽早治疗颅内动脉瘤,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 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颅内动脉瘤(ICD-I67.104)。 1.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出血;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2019 年版) 一、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颈内动脉动脉瘤(ICD-10:I72.0/Q28.1)。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 39.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 1)破裂动脉瘤: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颈内动脉 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SAH 最为常见,典型症

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②动眼神经麻痹: 表现为眼球外斜,瞳孔散大,对光反射缺失,多由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瘤引起。③脑血管痉挛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发 生,表现为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④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大发作。⑤脑积水:动脉瘤 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或 第四脑室,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蛛网膜颗粒吸 收障碍引起慢性脑积水。 (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 发作等,或动眼神经麻痹、患侧视力视野受损,也可无任何 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 1)头颅 CT :是 SAH 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 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 发生脑积水;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硬脑膜下血 肿;③脑梗死;④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用于Fisher 分级,是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⑤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 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