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血糖平衡的调节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1课时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目标]以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为例,说明激素通过反馈调节维持机体稳态的机制。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类重要激素

项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

作用途径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

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

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

转变成葡萄糖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

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

成糖

作用效果既增加血糖去路,又减少血糖来源,使血糖

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3.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其他激素: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4.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5.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判断正误

(1)胰岛素通过增加血糖的去路,减少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2)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3)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4)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的浓度升高()

(5)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答案(1)√(2)√(3)√(4)×(5)√

特别提醒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肌糖原只为骨骼肌供能,不能补充血糖。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

注:“+”表示促进。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依靠体液的调节。

(3)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请具体写出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体液调节途径和神经—体液调节途径。

提示体液调节途径为血糖含量升高(降低)时→直接刺激胰岛B(A)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升高);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为血糖含量降低(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有关神经细胞→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含量升高(降低)。

3.结合下图分析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哪些?

提示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高血糖素;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神经递质和胰岛素。

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1)血糖浓度——高浓度。

(2)神经调节——下丘脑某个区域通过副交感神经控制。

(3)胰高血糖素的促进作用。

2.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1)血糖浓度——低浓度。

(2)神经调节——下丘脑某个区域通过交感神经控制。

(3)胰岛素的抑制作用。

1.研究发现,胰岛素作用的信号通路如下图: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活化后,陆续活化一系列激酶,形成阶梯状串联效应,实现转导信号的放大。有多种激酶、蛋白等参与这一过程,涉及蛋白质、糖类、脂类代谢和生长调控的多条信号通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蛋白

B.靶细胞内一系列激酶的磷酸化,阶梯状串联效应实现了胰岛素作用的高效性

C.靶细胞通过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加速摄取

D.图中胰岛素的靶细胞仅表示肝脏细胞

答案 D

解析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胰岛B细胞,其受神经递质的调控,因而细胞膜上具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胰岛B细胞能够利用葡萄糖,所以细胞膜上也含有葡萄糖转运蛋白,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活化后,陆续活化一系列激酶,形成阶梯状串联效应,实现转导信号的放大,能够实现胰岛素作用的高效性,B正确;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后,经一系列酶的磷酸化,进一步使储存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增加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从而实现靶细胞对葡萄糖的加速摄取,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C正确;胰岛素是已知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不仅仅只有肝脏细胞,D错误。

2.如图是血糖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器官,a、b代表相应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a是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①②过程降低血糖

B.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是机体内唯一可升高血糖的激素

C.激素a作用的结果反过来会抑制激素b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D.甲、乙分别为胰腺和肝脏,两者均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

答案 A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a为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和合成糖原等途径来降低血糖,A正确;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都有升高血糖的功能,B错误;b表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当血糖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时,会反过来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血糖平衡的调节是通过负反馈调控来完成的,C错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D错误。

二、糖尿病的病因及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多饮、多尿、多食是其共同外在表现。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2型糖尿病与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肥胖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

其中一个原因是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

(1)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一定是糖尿病吗?

提示不一定,如一次性吃糖过多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尿中含糖。

(2)通过注射胰岛素可以有效治疗因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引发的糖尿病吗?

提示不能,因为这种糖尿病患者体内并不缺乏胰岛素,而是由于胰岛素的受体受损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所致。

(3)2型糖尿病有向发病率高、发病年龄降低的趋势发展,请结合上述资料分析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提示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

1.糖尿病的病因

类型病因

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2型糖尿病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

2.糖尿病的症状——“三多一少”

3.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代谢异常,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

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答案 A

4.2型糖尿病人常表现为身体消瘦,其主要原因是糖代谢障碍,需要将部分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供能。PEPCKI是参与人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异生途径的一种

关键性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在肝脏细胞中提取到PEPCKI基因转录的产物mRNA

B.胰高血糖素可能通过调节PEPCKI基因的表达升高血糖

C.促进PEPCKI乙酰化可以减缓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D.图示糖异生途径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 D

解析肝脏细胞中非糖物质(如氨基酸等)在PEPCKI的作用下能形成葡萄糖,肝脏细胞中含有PEPCKI这种关键性酶,说明在肝脏细胞中PEPCKI基因能转录形成mRNA,A正确;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如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故胰高血糖素可能通过调节PEPCKI基因的表达,增加PEPCKI的数量,进而升高血糖,B正确;促进PEPCKI 乙酰化,防止非糖物质(如氨基酸等)在PEPCKI的作用下形成葡萄糖,从而防止血糖浓度太高,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图示糖异生途径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D错误。

题组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2022·天津三中高二期中)下图是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的实现

A.零项B.一项C.两项D.三项

答案 C

解析②过程是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只发生在肝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转化为血糖,a 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为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去路,即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同时抑制血糖的来源,即抑制②③过程,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b错误、d正确;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血糖的来源,即促进②③过程,使血糖含量上升,c正确。2.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胰岛素需要采用注射而不是饲喂的方法是因为考虑了胰岛素的化学本质

B.二次注射后,血糖最先回升到正常浓度的是②号

C.二次注射以后,③号与④号血糖浓度都回升,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

D.二次注射中,实验操作违反了对照原则

答案 D

解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饲喂后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药效,因此只能注射,A正确;二次注射时,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B正确;③号注射的是肾上腺素,④号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二者都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缓解低血糖症状,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

面具有协同关系,C正确;二次注射,进一步证明相关物质的作用,实验操作没有违反对照原则,D错误。

3.如图是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①→②→③使血糖恢复正常,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B.高血糖状态时,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合成肝糖原和甘油三酯等

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二者的作用相同

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答案 A

解析低血糖状态时,通过①过程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通过②过程作用于肝脏,使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高血糖状态时,胰岛B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合成肝糖原和甘油三酯等,B错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作用相反,C错误;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错误。

4.下图是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胰高血糖素浓度和神经递质都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血糖的稳定受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丘脑是调节中枢

C.午餐前,人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多

D.肾上腺素浓度升高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升高血糖

答案 C

解析午餐前,血糖浓度降低,人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多,C错误。

5.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激素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 C

解析①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激素调节,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C错误。

6.某健康男子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随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

B.de段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与ab段相同

C.cd段血糖浓度下降,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

D.f点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

答案 A

解析ab段血糖浓度上升是因为食物的消化、吸收;de段血糖浓度上升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B错误;cd段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升高血糖浓度,C错误;f点时,运动后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增加升高血糖,当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时,会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错误。

题组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7.(2022·玉林高中高二检测)我国唐朝医学家甄立言在《古今录验方》里对糖尿病(中医称为

“消渴症”)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二吃食多……三……多小便者。”下列关于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渴症”患者还会有高血糖和机体消瘦等症状

B.“渴而饮水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C.“吃食多”的原因是细胞内能量供给不足

D.“多小便”的原因是排出大量糖的同时,带走大量的水分

答案 B

解析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浓度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8.“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应不足,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早期时,胰岛B细胞尚能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以弥补效应不足,但久而久之,胰岛B细胞的功能就会逐步衰弱,引发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探究小鼠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实验组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两组小鼠的食物均不限量。一段时间后,给两组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岛素,定时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推测实验组小鼠可能出现了“胰岛素抵抗”

B.图甲中30 min后血糖浓度下降和图乙中60 min后血糖浓度上升主要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

C.“胰岛素抵抗”会使胰岛素作用减弱,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

D.胰岛素的结构异常和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等均可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胰岛素含量下降

答案 B

解析图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浓度高,且注射胰岛素后,其血糖浓度并未与对照组小鼠同步降低,据此可推测,实验鼠可能出现了“胰岛素抵抗”,A正确;图甲中30 min后血糖浓度下降与胰岛素有关,而图乙中60 min后血糖浓度上升则主要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生物

作用的效应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含量升高,C正确;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会导致组织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无法正常识别进而使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或者是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进而导致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胰岛素含量下降,D正确。

9.(2022·安徽师范大学附中高二期中)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血糖浓度(mmol·L-1)组别实验处理

处理后

处理前

30 min 60 min 90 min 120 min

甲胰高血糖素 4.5 5.76 5.4 4.95 4.95

乙激素X 4.5 4.5 4.5 4.5 4.5

丙胰高血糖素+激素X 4.5 6.75 7.2 7.02 6.75

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激素的处理

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激素X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D.可用斐林试剂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

答案 C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A正确;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其作用是和处理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作对照,B正确;表中的甲组数据可以说明胰高血糖素单独作用能升高血糖,乙组数据说明激素X单独作用不能升高血糖,丙组的数据说明胰高血糖素和激素X共同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果强于甲组,可见,激素X的作用是通过促进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发挥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但其本身不能升高血糖,C错误;尿糖中的“糖”属于还原糖,因此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D正确。

10.为研究糖尿病的病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人群空腹口服100 g葡萄糖后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1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B.若检测正常人胰高血糖素浓度,曲线的峰值应出现在胰岛素的峰值之前

C.只有2型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程度下降

D.若45 min时测血糖浓度,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高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

答案 A

解析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所以对1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A正确;正常人体内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当血糖含量下降以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又增加,所以检测正常人胰高血糖素浓度,曲线的峰值应出现在胰岛素的峰值之后,B错误;口服葡萄糖后,非糖尿病肥胖者和2型糖尿病肥胖者体内胰岛素浓度均高于正常人,但胰岛素浓度下降时间均晚于正常人,说明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均不同程度下降,C错误;若45 min时测血糖浓度,图中非糖尿病肥胖者胰岛素含量高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可以降低血糖,所以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低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D错误。11.(2022·淮北高二期中)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是常见的降糖药物,主要机制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肝、肾等器官功能损伤。有研究表明荔枝核皂苷也具有降糖作用,为研究其作用机制,科研人员以正常大鼠和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为对象,分别灌喂适量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药物混合液,2 h后,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含量,结果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研究对象处理方式

血糖

(mmol/L)

胰岛素(mmol/L)

1 正常大鼠葡萄糖 4.3 121

2 模型大鼠葡萄糖 6.6 264

3 模型大鼠葡萄糖+罗格列酮 4.2 133

4 模型大鼠葡萄糖+格列齐特 4.1 245

5 模型大鼠葡萄糖+荔枝核皂苷 5.2 156

A.该实验设计中1、2组为对照组,3、4、5组为实验组

B.胰岛素只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储存

C.模型大鼠血糖较高的可能原因是胰岛素受体受损

D.荔枝核皂苷降糖的作用机制与格列齐特类似

答案 C

解析本实验设计中1、2组为空白对照,3、4组为阳性对照,5组为实验组,A错误;胰岛素的功能是一方面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骨骼肌细胞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和肝转化为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B错误;据题表分析可知,该模型大鼠为胰岛素抵抗型,胰岛素敏感指数较低,有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受损所致,C正确;据题意分析可知,罗格列酮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格列齐特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荔枝核皂苷主要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荔枝核皂苷降糖机制类似于罗格列酮,D错误。

12.糖尿病患者常通过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来控制血糖水平。在睡前使用胰岛素后,有些患者会出现夜晚无低血糖发生,清晨空腹血糖高的“黎明现象”;有些患者会出现夜晚低血糖,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苏木吉现象”,这与胰岛素的使用量有关。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平衡的过程中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激素调节

B.出现“苏木吉现象”的患者要考虑减少胰岛素等降糖药的使用量

C.出现“黎明现象”可能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关

D.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胰岛素时应该考虑使用量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正常人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激素调节,A正确;由题意分析可知,睡前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的量过多,会在夜晚出现低血糖,血糖浓度较低时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等升血糖激素的分泌,使血糖浓度升高,致使清晨空腹血糖明显升高,故出现“苏木吉现象”的患者要考虑减少胰岛素等降糖药的使用量,B正确;出现“黎明现象”的患者清晨空腹血糖高可能与胰高血糖素等升血糖激素的作用有关,C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D错误。

13.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B.胰岛素激活InR后,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坏死

C.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能促进GLUT转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D.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降低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使血糖升高

答案 C

解析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是胞吐作用,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胰岛素激活InR后,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抑制神经细胞的坏死,B错误;由图可知: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能促进GLUT转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C正确;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GLUT 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加强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D错误。

14.如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①~⑨表示生理过程,a、b表示两种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体内环境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______细胞合成分泌的____________会增加,进而促进图中________(填标号)等生理过程。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

__________分泌减少,使血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阻。

(3)图中a、b两种激素的升糖效应相______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同时血糖调节过程中,b激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影响b激素的分泌,a激素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影响a 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作________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答案(1)A胰高血糖素(或a激素)①③(2)B胰岛素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3)抗衡反馈

15.胰岛B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其细胞外Ca2+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0 000倍,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下图1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以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通过__________被氧化分解后生成ATP,ATP作为信号分子,与ATP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该过程中胰岛B 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引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a和b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协助扩散细胞呼吸(呼吸作用)Ca2+通道打开,Ca2+内流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2)①转运葡萄糖,使葡萄糖维持在一定水平②含GLUT-4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增加了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

2023届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血糖平衡的调节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1课时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目标]以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为例,说明激素通过反馈调节维持机体稳态的机制。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类重要激素 项目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 作用途径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 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 变为甘油三酯;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 转变成葡萄糖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 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 成糖 作用效果既增加血糖去路,又减少血糖来源,使血糖 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3.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其他激素: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4.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5.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判断正误 (1)胰岛素通过增加血糖的去路,减少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2)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3)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4)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的浓度升高() (5)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答案(1)√(2)√(3)√(4)×(5)√ 特别提醒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肌糖原只为骨骼肌供能,不能补充血糖。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 注:“+”表示促进。 (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依靠体液的调节。 (3)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请具体写出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体液调节途径和神经—体液调节途径。 提示体液调节途径为血糖含量升高(降低)时→直接刺激胰岛B(A)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升高);神经—体液调节途径为血糖含量降低(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有关神经细胞→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含量升高(降低)。 3.结合下图分析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哪些?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血糖平衡的调节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血糖平衡的调节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血糖的正常值:3.9~6.0 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血糖平衡的意义: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保持动态平衡,人体血糖的浓度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教材二次开发 教材P56图2-2-2,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分解转化成葡萄糖吗? 提示:肝糖原能分解转化成葡萄糖,而肌肉组织缺乏使肌糖原转化成葡萄糖的酶,因此肌糖原不能转化成葡萄糖。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调节的基础:

2.血糖平衡的激素调节过程: 3.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方式: (1)以体液调节为主; (2)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参与: 血糖浓度升高→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降低→交感神经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升高血糖浓度。 (3)人有意识改变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产生“饥饿”感觉→主动进食→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产生“饱感”→食欲减退。 4.血糖平衡调节的检测:尿糖检测。 ——教材二次开发 某同学未吃早饭,刚开始饥饿难耐,在未进食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饥饿感降低了,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提示:饥饿感与血糖含量有关,未吃早饭,血糖含量降低,感到饥饿,但随着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含量上升,饥饿感降低。 三.血糖异常

1.糖尿病: (1)危害:多种组织、器官产生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以及严重的并发症。 (2)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3)诱因:进食过多,而体力活动减少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4)糖尿病类型: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 (5)治疗措施:饮食调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适度的体育锻炼。 2.低血糖: (1)危害:血糖是脑能量的主要来源,低血糖会影响脑的功能;进食不足等因素可能引起低血糖休克。 (2)预防措施:要均衡营养,避免低血糖的危害。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知识点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及功能的比较: 激素名称功能激素发挥作用的方式 胰岛素降低血糖:增 加去路减少来 源 促进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骨骼肌细胞合成糖 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化为甘油三酯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增 加来源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肾上腺素、甲状腺激 素、糖皮质激素 升高血糖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者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特别提醒: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①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②血糖氧化分解的具体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为相互拮抗,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为相互协同。 2.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建构: (1)图示模型: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3 2 激素调节的过程(练习)(含答案)

3.2 激素调节的过程 1、(多选)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高血糖患者的尿液中肯定含糖 C.胰岛素的分泌仅受血糖的调节 D.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答案】AD 【解析】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B错误;胰岛素的分泌还受神经调节,C错误;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 2、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B.B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C.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没有相关激素调节 D.C点时,肝糖原和肌糖原正在水解,补充血糖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A点时,早餐过后不久,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B点时,血糖浓度较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以升高血糖,调节血糖平衡;C点时,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体内的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 3、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以及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 B.人体在进食后4 h左右的时候,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 C.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

D.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 【答案】B 【解析】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的靶细胞缺乏受体,导致血糖的去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A项正确;进食后4h左右,主要依赖肝糖原的分解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B项错误;血糖的三个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C项正确;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D项正确。 4、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答案】D 【解析】人体进食后淀粉等糖类被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上升,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5、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答案】D 【解析】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肌糖原不能直接分 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6、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B.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D.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 【答案】C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同步习题:激素调节的过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2020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不久,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C.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含量都减少 D.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含量都增加 2.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通过①→②→③使血糖恢复正常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胰高血糖素 B.若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A细胞受损 C.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三者起拮抗作用 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3.(2020江苏宿迁高二上期中)下列有关血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深度解析)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①②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②③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肝和骨骼肌细胞中 4.某健康高二学生进食早餐后,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M表示基础血糖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空腹状态下该同学的M值范围为3.9~6.1mmol/L B.A点时该同学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 C.B点时该同学体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题组二掌握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5.(2020天津滨海高二上期末)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3章体液调节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激素的发现 1.(2022河北保定定州期中)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 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胰腺分泌胰液 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的刺激部位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 D.在稀盐酸的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腺分泌胰液 2.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的症状(行为)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题组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2022山东枣庄八中东校月考)内分泌系统是动物体内所有内分泌腺和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及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分泌系统由各种能分泌激素的无导管腺组成 B.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同时也是神经递质 C.生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能调节人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促进骨骼生长 D.雄激素和雌激素都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并维持机体的第二性征 4.(2021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⑤促甲状腺激素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①③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 5.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调节糖代谢 B.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皮质醇等,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C.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髓质可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都作用于垂体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3章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一、激素调节的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的区别与联系 (3)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建构 ①血糖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②胰岛A细胞上有神经递质、血糖、胰岛素分子的受体。

③胰岛B细胞上有神经递质、血糖、胰高血糖素分子的受体。 (4)激素分泌调节的方式——反馈调节 ①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②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提升 糖尿病及其危害与治疗 (1)①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②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 (2)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3)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 注:尿中含糖时未必都是糖尿病,如一次食糖过多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尿中含糖,但持续性的尿糖一般就是糖尿病。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①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②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③图中“+”“-”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 (2)分级调节 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图示如下:

下丘脑 内分泌的枢纽――→激素垂体――→激素靶腺体――→激素 身体各部分 常见靶腺体包括甲状腺、性腺和肾上腺皮质。 (3)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1)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 (2)在血糖含量低的情况下,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 ) (3)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 ) (4)垂体不但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而且能分泌生长激素( ) (5)所有激素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 ) (6)所有的反馈调节都会使相关过程趋于平衡( ) 答案 (1)√ (2)× (3)× (4)× (5)× (6)× 关键点拨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体液调节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体液调节 一、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1.激素的发现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或者是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2.研究激素的方法:结扎法、阉割法。 3.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和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组成。

二、激素调节的过程 1.血糖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注意:血糖可以合成肌糖原,但是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 (2)血糖含量的稳定 注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不能作用于食物中糖类的吸收这一过程; 胰高血糖素只能够促进来源,不能抑制去路; 肾上腺素也能够升高血糖,但主要是在应急状态下。 (1)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的提高血糖浓度。 (2)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血糖的激素。 (5)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2、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拮抗作用:胰岛素—降血糖;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3、激素调节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2)反馈调节:甲状腺或性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4、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直接通过血液传递到全身各处; (2)微量高效。 (1)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激素的运输是不定向的,但会作用于特定的细胞或器官(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2)作为信使传递信息—激素一经发挥完作用后就被灭活。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化学调节因子,如CO 2、组织胺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一、选择题 1.人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酶都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三者的共同点是( C ) A.都是蛋白质B.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C.与特定物质结合D.发挥作用需要体液的参与 解析:少数RNA也是酶,激素不都是蛋白质,A错误。酶在发挥催化作用后不被灭活,B错误。三者均具有专一性,C正确。酶可在体外发挥作用,不需要体液,D错误。 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 A ) 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 C.甲状腺细胞是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解析: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下丘脑传出的传出神经的支配,A错误。 3.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 h内,每隔0.5 h检查该动物血液中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实验的结果,如下表示不正确的答案是( D )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10-2 mg·mL-1 B.食用糖后120 min,血糖浓度降至75×10-2 mg·mL-1,这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的结果 C.食用糖后180 min,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75×10-2 mg·mL-1,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的结果 D.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抗衡调节的结果,但这一过程

中也有神经调节。 4.如下关于动物机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 C ) A.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解析: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直接通过胞吐的形式进入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发挥作用,不经血液运输,C错误。 5.据报道,来自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研究组提出了两种分别叫作PBA和TUDCA 的化合物有助于糖尿病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并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展实验获得成功。如下对此分析错误的答案是( C ) A.肥胖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 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合成 C.JNK基因活动受到抑制是Ⅱ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 D.Ⅱ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B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也参与了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解析:根据题意,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即减少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状态减少,说明脂肪的积累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即肥胖与Ⅱ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A正确;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加工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的参与,所以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B、D正确;根据题意分析,通过抑制JNK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使胰岛素敏感性正常,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说明JNK基因活动增强是Ⅱ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C错误。 6.如下分析错误的答案是( D )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训练-第3章-体液调节-进阶特训-含解析

第3章进阶特训 1.将成熟的雄性小白鼠的甲状腺摘除,从第3周开始,每周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a 和激素b在血液中浓度变化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B.b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C.a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D.b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切除甲状腺后,小白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下降,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从第3周开始,每周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小白鼠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上升,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据此及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a曲线代表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b曲线代表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 2.(2021·山东菏泽一中月考)如图是人体内雄性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大量服用雄性激素可能导致器官甲萎缩 B.器官乙是下丘脑,激素c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摘除器官丙,可导致激素a含量减少,激素b含量增加 D.激素a和激素b对器官丙的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 【答案】B【解析】男性若长期大量服用雄性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会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能导致器官甲睾丸萎缩,A正确;器官乙是下丘脑,激素c表示促性腺激素,B 错误;摘除器官丙(垂体),激素c分泌减少,血液中雄性激素减少,雄性激素减少可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可使激素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增加,C正确;激素

a增加后会抑制器官丙(垂体)分泌激素c,激素b增加后会促进器官丙分泌激素c,所以激素a和激素b对器官丙的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D正确。 3.激素在机体体液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激素作用的过程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脂溶性激素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B.注射到体内的胰岛素引起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 C.同一种细胞可以受到不同激素的调节而发挥不同的作用 D.细胞对激素刺激所产生反应的强度,与细胞中该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度有关 【答案】B【解析】脂溶性激素与细胞膜的磷脂相似相溶,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A正确;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而注射胰岛素不是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因此注射到体内的胰岛素引起机体胰岛素分泌减少不属于反馈调节,B错误;不同激素的作用不同,同一种细胞可以受到不同激素的调节而发挥不同的作用,C正确;激素起作用需和特定的受体结合,细胞对激素刺激所产生反应的强度,与细胞中该激素受体的数量和敏感度有关,D正确。 4.如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细胞,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分别是胰岛细胞、肝脏细胞 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①、抑制过程② C.激素a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 【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甲是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乙是肝脏细胞,能合成和分解糖原,A正确;激素a、b分别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和肝糖原的合成,B错误;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C正确;当胰高血糖素发挥作用后,血糖浓度上升,此时血糖的浓度也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2黑龙江哈六中高二期末)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在代谢中起催化作用 B.与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一定分布在细胞膜上 C.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抗衡 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二者为协同关系 2.(2021山东潍坊高二期中)激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相关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X→a→下丘脑→b→胰岛 A细胞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激素在发挥完作用后会被降解,所以机体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D.图示靶细胞在激素的作用下,会使肌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3.(2022黑龙江德强学校高三期末)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下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化学能的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4.(2022四川内江高二期中)下表是医院验血报告单上的部分数据,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甲患者乙患者

项目检测结果正常值项目检测结果正常值 T3 4.1 ng/dL 10~200 ng/dL T3345.1 ng/dL 10~200 ng/dL T4 2.8 μg/dL 5.5~12 μg/dL T415.8 μg/dL 5.5~12 μg/dL TSH 22.7 μⅠU/mL 0.2~ 7.0 μIU/mL TSH 0.1 μIU/mL 0.2~ 7.0 μⅠU/mL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B.乙患者的病情可能是长期饮食缺碘导致的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正常人从寒冷室外进入医院立即抽血,检测出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值低 5.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对某个靶器官直接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它的存在却是其他激素引起生理效应 的必需条件,这种作用称为“允许作用”。例如,皮质醇(属于类固醇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并无直接 收缩作用,但当它缺乏或不足时,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效应就难以发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B.皮质醇与性激素的受体均位于细胞膜上 C.验证皮质醇的允许作用时不需设置对照实验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与上述两种激素相同 6.图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B.细胞内外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图乙中的雄激素能被定向运送到靶细胞处 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 D.雄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 7.(2021安徽高二期中)为验证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实验,他们选择若干健康且 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并均分为Ⅰ~Ⅴ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Ⅰ组和Ⅴ组家兔 B.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Ⅳ组家兔能较快地缓解低血糖症状 C.第二次注射后,与Ⅱ组家兔相比,Ⅴ组家兔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较高 D.第二次注射后,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昏迷等现象

2023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实例 1.下列有关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饥饿时肝糖原可以转化成血糖 B.血糖调节出问题可能导致糖尿病 C.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 D.胰岛素可以降血糖 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第八中学校考]正常进食后,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为( ) 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B.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3.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靠激素调节 B.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参与血糖浓度调节 C.血糖平衡的调节只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D.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受血糖浓度变化和神经系统的调节 4.如图为a点开始进食后,人体中葡萄糖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消化吸收 B.bc段下降是由于血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等途径 C.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补充 D.该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可引起下丘脑某区域兴奋 5.如图为血糖的生理调节过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血糖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分泌C,从而使血糖降低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B.血糖下降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分泌D,从而使血糖上升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C与D表现为作用效果相反 D.血糖平衡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例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6.[2023·北京丰台高二统考]患者因病切除甲状腺右侧。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患者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错误的解释是( ) A.切除手术后,对侧甲状腺提高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 B.下丘脑可感受到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发挥调节作用 C.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垂体可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信号,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7.[2023·福建三明永安市第九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图中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④⑤表示抑制作用 C.若体内产生TSH受体的抗体,则TSH反馈抑制下丘脑 D.如果饮食中碘含量不足,TRH、TSH分泌将增加 8.[2023·辽宁大连模拟]人和高等动物有很多激素分泌的过程,其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下列“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D.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轴 9.[2023·山西太原校考模拟]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其中甲、乙代表结构,①~③代表激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代表下丘脑、乙代表垂体 B.②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图中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D.图中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

2022-2023学年度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1-3章试题

2022-2023学年度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1-3章试题 一、单选题 1.图中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①①①代表体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组织细胞为脑细胞,则①比①处CO2浓度高 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①中的液体将减少 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受其调节 D.若组织细胞是肺泡细胞,呼吸急促时,①处CO2的含量高于①处 2.图1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其中PB 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P表示RNA聚合酶、TH表示甲状腺激素。下列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图1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B.图1中,A液中含有Na+、K+、CO2、抗体、葡萄糖、尿素等物质 C.图2中,pre-mRNA需加工才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D.结合图2分析,人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甲状腺激素发挥其调节功能的基础 3.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于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其中,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现场视频显示,张定宇院长步履蹒跚走入人民大会堂。原来张定宇院长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渐冻症,“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目的是防止被细胞内的酶分解,释放的谷氨酸通过主动运输到达突触后膜 B.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 C.ALS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神经细胞渗透压升高最终水肿破裂 D.NMDA受体拮抗剂可通过分解谷氨酸来治疗该病 4.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C.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D.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5.人的神经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内外钠钾浓度差的维持依赖于主动运输 B.神经细胞膜对钠离子、钾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钾离子通过钠-钾泵的运输使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 D.据图分析,在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钠钾泵中钾离子的运输 6.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

2023届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1节 第1课时 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第1课时激素的发现及研究实例 [学习目标] 1.分析激素的发现过程。2.归纳概括研究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 一、激素的发现 1.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 ①概念: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 ②实例: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2)内分泌腺 ①概念: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 ②实例:甲状腺、肾上腺等。 2.激素的发现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 判断正误 (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导管运输到相应部位() (2)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3)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 答案(1)×(2)×(3)× 特别提醒促胰液素是在稀盐酸的刺激下,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其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促胰液素的发现 1.科学背景 (1)事实与问题: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消化酶)经导管流向十二指肠,促进食物的消化。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 (2)理论依据:内脏器官大多同时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3)实验证据:刺激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能引起胰腺的分泌。 2.相关实验 (1)沃泰默的实验(小肠如何把盐酸到来的消息传给胰腺) a .稀盐酸→狗的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b .稀盐酸→狗的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c .稀盐酸→狗的小肠肠腔(切除神经只留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①a 、b 形成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对照组分别是什么? 提示 自变量是稀盐酸的作用部位,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对照组是a 组。 ②根据a 、b 对照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稀盐酸不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胰腺,直接接受盐酸刺激的部位是小肠。 ③a 、c 形成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对照组分别是什么? 提示 自变量为是否切除神经,因变量为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对照组是a 组。 ④根据a 、c 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受神经调节。 (2)在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中,若排除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本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两组对照组,请写出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提示 稀盐酸――→注入同一条狗的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研磨提取液――→注入 同一条狗的静脉→胰腺不分泌胰液。

2023届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第2课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分析激素的分级调节的过程和意义。2.概括出激素调节的特点,分析激素调节的一般过程。3.运用激素调节原理分析与健康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调节过程 (1)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3)作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4)调节: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2.分级调节 (1)概念: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2)分级调节系统 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③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 (3)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判断正误 (1)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 (2)垂体不但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而且能分泌生长激素() (3)所有激素的分泌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 (4)所有的反馈调节都会使相关过程趋于平衡() 答案(1)×(2)×(3)×(4)× 关键点拨(1)正反馈: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

(2)负反馈:偏离后纠正回归到静息水平,在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实验分析:请结合教材P53“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 ①请完善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组别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甲状腺结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1 常态对照正常正常 2 摘除大鼠的垂体萎缩显著减少 3 摘除大鼠的垂体后再注射 垂体提取物 部分恢复大小部分恢复 ②本实验用到了自变量控制中的什么原理? 提示第2组运用了减法原理,第3组运用了加法原理。 ③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垂体中的某些物质可以维持甲状腺的形态,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实验二 ①请完善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 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血液中TSH水平) 1 常态对照正常 2 向动物静脉注射下丘脑分泌的TRH 明显升高 3 损毁动物下丘脑中分泌TRH的区域明显降低 4 向动物的垂体中注射微量甲状腺激素明显降低 ②分析第1、2、3组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提示下丘脑分泌的TRH可以促进垂体分泌TSH。 ③第4组和第1组形成对照,且第4组用到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④分析第1、4组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2022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第三章体液调节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3章体液调节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1)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 (12) 第3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6) 章末总结 (37)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法指导 说明人体内分泌系统 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 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 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1. 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感 悟不迷信权威,大胆尝试的科学精 神(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2. 结合案例分析,掌握激素研究 的思路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 学探究) 3. 归纳总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 各类激素的功能(科学思维) 1. 基于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的学习,形 成结构与功能观,阐述生命的 本质 2. 分析实例,运用“加法原理” 和“减法原理”,掌握激素研 究的思路和科学方法 必备知识 一、激素的发现 1. 促胰液素的发现 (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①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细胞产生②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液的分泌。 (2)实验验证过程 2. 激素调节的概念 由③内分泌器官或④细胞分泌的⑤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科学方法沃泰默、斯他林、贝利斯的实验都体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激素研究的实例 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 (1)1869年,研究者在显微镜下观察⑥胰腺组织时,发现胰岛。

(2)1889年,科学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患糖尿病,提出⑦ 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 的假说。 (3)1921年,班廷和助手贝斯特利用狗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结扎狗的胰管,使⑧ 胰腺 萎缩,提取胰岛提取液,注入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 狗的血糖迅速下降 ⑨ 胰岛分泌物 可以治疗糖尿病 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效果很好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 是⑩ 蛋白质 实例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1)实验过程 Ⅰ.公鸡→摘除丸 雄性性征消失→移植丸 特征恢复。 Ⅱ.从动物睾丸提取出睾酮。 (2)实验结论:动物⑪ 睾丸 分泌睾酮,维持⑫ 雄性性征 。 提醒:(1)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 (2)注射胰岛素的实验运用了实验变量控制的加法原理,摘除睾丸的实验运用了实验变量控制的减法原理。 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1)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⑬ 内分泌腺 以及兼有内分腺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 (2)内分泌腺体:有的内分泌细胞聚集在一起成为内分泌腺体。 (3)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如在小肠黏膜上有分泌促胰液素等的细胞。 (4)下丘脑中的某些⑭ 神经细胞 ,也具有内分泌功能。 2.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维持⑮ 内环境 的稳定;调节⑯ 物质和能量 代谢;调控⑰ 生长发育 和生殖等。 3.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⑱ A —d ;B —e ;C —f ;D —a ;E —c ;F —b 。 提醒:正确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新教材高中生物单元精析精练 选择性必修一 第3章体液调节

03选择性必修1第3章体液调节大单元 第3章体液调节 一、单元目标 1、课标目标 单元大概念: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 (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3)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4)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2、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分析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相互作用,形成普遍联系及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通过学习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形成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2)通过归纳比较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异同,培养归纳与总结的思维能力;通过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科学思维)。 (3)通过“研究激素的方法”及“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科学探究)。 (4)关注激素失调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责任)。 二、知识框架 1、思维导图

2、教材知识记忆 (1)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3)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4)激素调节具有一些共同特性: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来传递信息;微量,但发挥作用时高效。 (5)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实现的。 (6)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体内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7)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8)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体液调节主要指激素调节。 (9)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的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10)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1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1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激素又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三、考向分析 考向一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试卷第2页,共2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