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通用7篇)

传播学读书笔记1

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播学读书笔记。简而言之,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他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内向传播有称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等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发传真,电子信件等。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是社会中相近或相似个体有目的的组合;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没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比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跨国传播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语言传播革命,文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从五次传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性的境界,新的时代,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众传播也不例外,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的拥有同时实现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优秀传播模式具有构造动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直观的简化功能,预示功能。一般的传播模式有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整体互动模式在社干活中显得日益重要。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对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呈现于描述。它遵循审查批判原则,服从事实原则。

传播功能不是人类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要求。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的能力对任何社会所起的作用和效能,传播学

研究中的功能主义取向,主要“聚焦于媒介的运作及其对受众所产生的效应”,探讨的是大众传播的体系和功能。从功能产生的渠道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人的功能,组织的功能和社会的功能。传播活动所具有的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或者须由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个人去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个人的功能。这种功能按照施拉姆的解释也叫内向型功能或社会成员自身功能。组织功能是在传播活动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年呢管理和作用应该完成的任务,它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传播是一种社会需要,社会进程和社会现象,因而也必须具备社会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传播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同时也遵循一定的传播原则,如可信度原则,针对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实时性原则,适量性原则。

传播学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途径,学好传播学显得非常重要。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传播学的重要组成,变革,功能及应当遵循的原则等等,总而言之,《大众传播学》是我获益匪浅。

尼克"史蒂文森(NickStevenson),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等课程。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1999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读后感《传播学读书笔记》。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

《认识媒介文化》一书较全面地对20世纪中叶以来本领域内的各相关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关于媒介文化的理论及核心观念,进行了细致精深的梳理和表述,并对各学派内的研究视点进行了分析整理,提出了别树一帜的观点,而且不乏深中肯綮之见。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也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本书有两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注意。一是书中有些地方存在着明显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二是本书介绍的诸种理论流派仅集中于欧洲各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对世界其他各国的理论探索则几乎未曾提及,这对于全面研究媒介文化理论显然是有其局限性的。其中以史蒂文森对马歇尔"麦克卢汉思想的批判意见为精彩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中的阶级偏见的研究。

从书中对威廉斯的介绍可以概括出史蒂文森对威廉斯的观点进行了4个方面的商榷。

(1)威廉斯忽视了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2)威廉斯高估了霸权的凝聚力,忽视了现代社会中价值观的离散。

(3)威廉斯没有注意到现代文化的多元性,他的“民主现实主义”脱离了现代社会的语境,过于理想化。一方面,威廉斯更多地把言论自由看作权利而不是义务,错误地以为只要强调撰稿人的权利就可以实现民主的媒介。另一方面,威廉斯希望用激进的民族文化反抗x国的全球文化,没有看到两者都必须在跨国资本主义的体系下运作。

(4)威廉斯的文化理论过分关心艺术,以文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文化,但电视观众看电视的方式并不同于学者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

其次是霍尔的研究。史蒂文森对霍尔的解码模式也提出了4点商榷意见。

(1)霍尔太强调受众和文本的关系,而没有认真评价经济和国家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2)霍尔沉湎于符号学的研究,不可能展开媒介民主化方式的分析。

(3)霍尔太注重话语在建立霸权方面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能指的狂妄自大”而忽视了其他因素。

(4)霍尔把主导性话语形式和“意识形态”概念混为一谈。当然,史蒂文森还是肯定了霍尔理论的建设性,话语和意义之间终于出现了张力。

最后是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初对电视新闻中的偏见问题所进行的了研究。史蒂文森认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客观性、公正性的要求,是和受众多义性的阐释实践不相干的。

与文化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

加拿大的麦克卢汉认为,关注媒介的意识形态建构和符号意义建构,是不得要领。技术媒介对时间、空间和人类感知方式的影响,才是要素性的。麦克卢汉的这一思想起源于他的同胞英尼斯。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有利于维护历史传统、中央集权、宗教和道德,偏倚空间的媒介有利于世俗制度、非集权化政治、现在和未来。麦克卢汉则认为,印刷文化的兴起培植了理性的、个人主义的文化,而电子文化使得时间和空间都不复存在,形成了一种与口语文化相似的、共同的全球文化。

书中史蒂文森首先回顾了对麦克卢汉的常见批判——媒介分析是非社会化的,麦克卢汉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他的技术决定论是在为主导性的社会关系寻找意识形态的借口;然后指出,这些批判总的说来是正确的,但决不能因此否认麦克卢汉的意义。史蒂文森认为,虽然媒介技术不能决定文化意义,但它确实重塑了生活世界。他还认为在书写现代性历史的时候,既要避免马克思主义或功能主义的还原论,又要避免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

史蒂文森具体指出了对麦克卢汉的4个批判层面,可概括为:

(1)麦克卢汉认为有意义构建的时间和空间已经被全球化的媒介所瓦解,是一种极度的夸张。

(2)技术不仅如麦克卢汉所言创造了各个领域的一体化,也在促进着各个领域和文化等级的离散化。

(3)媒介技术不仅可能迎来更为民主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国家能够监视民众的行为;通俗报刊也常常使用类似于福柯所说的“惩戒性权力”的技巧,将规范的行为准则强加给大众。

(4)麦克卢汉认为电子传播消除了反思性的公共领域的观点是误入歧途的。

书中还描写了史蒂文森对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博德里亚的理论分析。他被史蒂文森称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史蒂文森在全书的最后一章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3种范式,并且以海湾战争为例进行了说明。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

传播学读书笔记2

1、老文献往往能看出新东西。

如甘惜分前辈在《对新闻理论几点分歧意见的看法》一文中,有史有论有观点,其中在第四节“关于组织舆论”一块,就和我们熟知的“议程设置”理论有

所交集。小传浅见,甘老的“组织舆论”面上比“议程设置”更宽广,但讨论的深度还比不上“议程设置”。当然了,后者经历了这么多学者的`挖掘开拓,深度拓展也是自然而然的。

另外不得不佩服老前辈们的精神,这篇文章1981年3月发表,其中就涉及到《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社会责任论”,虽然《报刊》成书于1956年,但好像是1980年11月才被人大新闻系翻译过来,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吧,可见老前辈们一直在关注新闻传播的最新动态。

小传也想起,当年全国掀起一场由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提起的“新政治观”的讨论,不久后,刘建明教授就来到广院进行了一次新政治观与新闻舆论的讲座。那次恰好是小传和小播两人接待刘教授的,午餐时还聊到刘老师和张博士关于“中国共产党宣传家是不是传播学主要原理的首创者”的商榷讨论。这个后面再说。

2、新闻传播的关系不仅暧昧不清,甚至颇有冲突。

我们都知道新闻学和传播学两者“牵手”,升格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但新闻和传播的关系一直以来也是新闻传播绕不开也说不清的问题。

首先是研究范围,有大牛说新闻的词义本身就是模糊的,故而有必要区分“广义新闻”和“本义新闻”;童兵教授也发文,呼吁“从界定每一个新闻学术语做起”。

于是,文献中不少从新闻的定义开始做基础梳理,郑保卫老师也一直对“新闻无学”进行持续的批评,人有“保卫新闻学”的雅号。但是根据小传对文献中一篇《浅谈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与学科发展》一文的研读,郑保卫前辈在“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上,个人觉得把传播学“窄化”了。刘建明教授也在《传播学的玄化与细化》一文中,甚至质疑称:“传播学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但仔细研读文献后不禁发现,其实按照刘教授的观点,玄化+细化,就能成就传播学这一学科。

李希光先生和潘忠党先生就因为李希光老师的“七个问题”意见分析严重,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赵心树教授出面调停,精准抓住了两者分歧的一些“误会”,首先就是概念引用时的“符号误会”。即两人虽然同用新闻、同用传播,但新闻传播的“两名三意”导致两人所言并非同一件事。这就是“界定好每一个术语”的重要性。当然,两人争议的主要是新闻传播究竟是业界倾向的还是学术倾向的,这在后面我们再专门讨论。

3、传播学代替新闻学?

这一提法颇有爆炸性:无论用谁代替谁,哪怕说以谁为主统领谁,听起来肯定有人不舒服。其实这也是误会大于分歧。

小传曾在本科传播学新生见面会上简单和新生聊过,传播学的研习可以关注三大明显的领域,即历史、方法和理论。当时邓老师也提到,传播学的学生要多多关注一些新闻的东西。我的观点加上邓老师的观点,就是上面赵心树老师提出的学科冠名的全面阐释。

赵心树老师认为要用传播学来冠名整个新闻传播,但是这种“冠名”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传播学下设基础传播学和应用传播学。其中基础传播学包括传播学历史、传播研究方法和传播学理论,亦即小传见面会时分享的三块内容。应用传播学包括新闻学、广告学、公关学、传媒伦理和法规等等……小传不揣冒昧,邓老师的“多关注新闻”大概提示多提升应用传播学的能力。

不过更多的研究者觉得新闻传播可以更好“联姻”,美美与共,这就不用多说了吧。

4、新闻传播,观点碰撞不少,商榷文献很多。

比如之前说的传播学是否是一个学科,小传之前写过一篇学科与学派的文章,这里再补充一下“研究领域”与“成熟学科”,其实两者并不冲突,也没有谁更高级谁更低端的区分。比如某一个领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同样,同一个学科可以去研究不同的领域。

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经历了海纳百川的涤荡后,传播学这片土地能够沉淀下什么?小传现在念传播学,方向为理论传播学与传播学史,我当然是支持传播学是一门学科的说法的,但问题不在于一个学术共同体内的某种强烈的情感,在今天传播学需要“拉出来溜溜”的时候,如何让其他的学科至少不排斥?

前面说一些老前辈对传播学有一些明确的质疑甚至是批评,想来也有必要回应一下。比如说传播学真的那么窄吗?很多时候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传统的“传递观”的传播学,甚至很多研习传播学的人不知道在这之外还有作为“仪式观”存在的传播学。

具体的商榷很多,小到新闻商品化、大到学科之争,在此不一一列举了,后面有时间我们可以单独拿出来一些重点问题剖析。这里讲讲文人商榷的一般进路以及误会消除吧。

愚以为,很多的商榷存在误读,是误会大于分歧的典范。比如刘建明教授和张勇锋老师的“首创”争议,两人一个关注“原理”一个强调“理论”,原理和理论当然是不一样的东西,张在批评刘时简单等同了。这就是误会之一:概念和对象的模糊。再比如,“太讲逻辑”。有人说,讲逻辑不是很好嘛?比如李彬教授讲新闻研究要讲“无用之用”,其本意在于呼吁大家不要以功利之心考察新闻研究,有时候看似没用确是最有用的。不过王瑞棠博士就回应商榷,其中第一部分就纠缠形式逻辑,认为李彬教授的反驳新闻功利,用的标准还是“有用无用”,本质是用实用来反驳实用,不能接受。当然,你如果一定咬文嚼字,这样的反驳对不对?有

点道理的,但显然是曲解原文意义了。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研究范式的区分,这个不用多解释,拉扎斯菲尔德当年与阿多诺的合作失败,早就成了传播学的一个公案,这是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层面的区隔,有碰撞很容易理解。

5、一些其他亮点的盘点。

限于篇幅,这里简单说一下文献中的小亮点。首先是上面讲的学派研究范式对撞,于是有文献《现象学:一种可资传播学借鉴的哲学方法》,文章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统和两种范式。这篇文章阐明了现象学“本质直观”的基础,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方法和思辨方法无法妥善处置的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

我们广院的陈作平教授有一篇以结构主义方法来构建新闻理论体系的文章,当年上陈老师的《新闻报道新思路》的课程还是颇有启发的。这篇文献也很有点意思,不过我更关注其中提到的日本新闻学者山村广太郎的人的信息交流三种欲望,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这三种欲望能够组织成一篇很不错的分析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小文章了吧?

黄旦教授的有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也是很好的文章,不过小传觉得可能篇幅限制,黄教授的讨论没能展开,不过这个视角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思考。小传其实更多关注国际关系政治学的东西,建构主义的思维确实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更好地解释一些新闻传播现象。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下。

另外,詹姆斯·凯瑞《新闻教育错在哪里》引发的讨论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了,正如上文说的,这不仅是传递观与仪式观的区分,也不仅有实践导向和理论导向的争议。再联想到前段时间某网红对新闻学界的批评,很多时候还是站在一边指责另一边,缺乏一种沟通理解。

再者,特别想提出童兵教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些概念很好理解,但是真正认识到很难。现在新闻传播开始呼吁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但什么是科学呢?有科学精神当然是必要的,但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不是一回事。做质性研究,就不是科学了?否也。质性研究恰恰与定量研究一样,属于实证研究的大范畴。在说到腾讯的机器人写作,怕什么?这不是我们的挑战,恰恰使我们的机会,让我们从很多低级的文本整理中逃脱出来,进行更好的文本创作。它淘汰的不是记者,而是“不太合格的记者”,优秀的记者,永远是稀缺品。机器很难理解人文,践行人文精神。小传现在在一个课题组,马上要分析返回的数据,其中有一项情感分析,我还在发愁,我们用的海量数据的分析,后面肯定要依仗机器,如何提高分析的精度,还在发愁。

最后是新闻史。很惭愧,我很不擅长新闻史,甚至是门外汉。曾经是理科生,神经又大条,搞不来。不过文献中有不少新闻史研究的东西,值得一看。这里提出来一点做结吧。

传播学读书笔记3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E·M·罗杰斯以传记式记载的传播学直到1960年的历史。这样一本历史教科书式的50万字的著作,按照时间的跨度,分本别类的记载了传播学的起源,在美国的发展及传播学的建立。

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传播学在欧洲的起源。把我们引入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马克思这些思想巨匠学术攀登的历程中。从进化论到精神分析学说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批判学派,那时还没有传播学的概念,但是传播学的发端却是从生物学,心理学乃至马克思在审视工人阶级的异化而总结出的共产主义而来。罗杰斯的这种传记式的描述风格,为我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传播学。

传播学根植的萌芽是什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进化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机制被引入到诸如群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和社会学中,这些理论的发展促成了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展开,而这正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看,又将传播学引向个人的心理,情感以及态度。

弗洛伊德从主观主义出发,通过研究梦境形成精神分析的学说。而这些理论成为传播学的根基(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个体当中寻求行为变化的力量。)并在随后实验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一并促成了传播学的发展。勒温在心理学中的研究比如“场论”和“矢量”的概念既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比如将主观主义重新植入其中,而这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向契合),又与传播学紧密相连(“认识既是传播的结果,又是传播的起源。在你心中的东西业是获得的传播的结果,你告诉其他人的东西是来自同一心灵的内容——这些内容正经历变化,并相互发生作用”)。场论中的认识论恰好切中人类传播过程中的相互效益。而从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来看,马克思有一种强烈的受迫害情结,他重视受压迫的人,他是一个建设性的设计者。他及其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被经验学者看做思想和概念的来源。为传播学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线索。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它为传播学提供了一种社会的观察视角。

第二部分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提到了芝加哥学派,卡尔霍夫曼和说服研究,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和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等。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他们而言,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一种符号交互论的观点。,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中心的大众传播的模型。现今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反射弧模式(刺激,解释,反应的模式)。这种方式构造了中国式的教育体系,因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是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善于从整体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对它进行抽象化的阐释,从相互的作用关系来看待事物的发

展。在芝加哥学派中的心理学家J杜威的论证:反射弧的概念是靠不住的,他希望正规教育能够捕捉到孩子的自然好奇心,他认为解释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一个个体学会了一个新的概念,他就会以令人惊人的频率碰到有关那个概念的说明。这也挺好理解的,一个人只能理解他本来理解的那一部分,它是通过有知来扩展自己有知的疆域。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一个小学,在学校里孩子是通过做来学到知识的,比如数学是在烹调和木工经历中被传授的。

香农的单向传播行为的模式有助于奠定传播学的学术领域,比起任何其他的理论概念化的工作来,它更适用于传播学的范式。即为传播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单一的易于理解的明确说明,这些组成部分是信源,讯息,信道,接受器,因此对于传播行为的传播研究可以确定出信源变量,讯息变量,信道变量和接受者变量。虽然香农对于信息论的研究是完全基于数学,他也曾说过人的意义和解释是一种软性数据,它不能被还原为准确的数学公式,传播的符号方面与工程无关。香农讲信息论限于工程传播,并告诫科学界防止将之过于广泛的应用与所有类型的人类传播,然而,传播学者没有对香农的警告给与太多的关注。

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等太多比特的输入也许会让人丧失感知世界的能力,丧失对真实情感回应的能力。人毕竟不是1+1=2那么简单,正如格式塔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作为个体的人是受环境和周围社会的制约的。今天,有必要对香农的传播模式重新予以概念化,以便反应作为过程的传播定义,认识到传播往往是非线性的,无意图的,并促使传播效果之外的其他重要研究课题的进行。因此,传播学者正在逐步摆脱他们早期对香农的数学理论的误解,这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过程,它最终将恢复我们对于作为自我纠正体系的知识界的信念。

第三部分讲述了施拉姆的故事,这位传播界的集大成者,是传播界领域的创始人。在全文的最后写道:“在一个更加遥远的未来时代,或许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年以后,施拉姆期望传播学将会消失,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吸收到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统一体中,这些行为科学最低限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这些学科在1900年左右就获得了他们目前的形式)它们的研究中心是人类行为,施拉姆希望传播学会导致这一趋向行为科学统一体的运动。

传播学读书笔记4

新闻传播学概论,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传播学要研究的内容及其传播的意义。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抓住个章节课本知识的重点话语,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资料的辅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第5章的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它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信息的社会作用、功能,以及传播理论所涉及的一些特殊功能性。如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及文化传递功能。这个章节对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之一。新闻宣传的报道、采访,首先的前提就是要

弄清楚传播的社会功能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让我们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信息对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要求我们抱严肃、严谨的态度来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在传播信息时,考虑到的更多是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以此来严格要自己的工作。

第12章的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以及个章中理论知识的部分,多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它们大多涉及传播学研究的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派别的理论成果,语言比较专业拗口,读起来比较生涩难懂,但对我们系统了解传播学发展路径,构建新闻传播学的体系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本书第7章的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9章受传者研究及第10章传播效果的研究,与我们的新闻宣传有很大联系,对我们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写作新闻,策划新闻等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弄清信息传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弄清信息传播的效果、影响因素,以及弄清受众需要的信息,才能更好为地我们的信息传播,新闻宣传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及实践中得心应手,为我们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充分的“知识武装”。

传播学读书笔记5

小时候读过《大学》、《中庸》,知道国学是很值得学习的,但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我的确没有阅读欲望,因为很难懂,又没有趣味性。《经典常谈》就不一样了,首先作者很有分量,而且《经典常谈》是大师为大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该书主要是介绍讲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书的自序上也说这本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典籍,也可以称作为“国学入门书”。既然能够称得上“国学入门书”,其分量可谓不言自喻。它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经典娓娓道来,是大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指南。

朱先生这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书目编排顺序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浪花淘尽,剩下的传统文化才是经典,儒道法释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古希腊经典与《圣经》则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源泉。让我了解了不读经典传统文化,寸步难行。纵观通篇,朱先生在传统文化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

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的层面。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拥有漫长历史的古老中国的一个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乡土中国,讲到的也不只是乡村生活,而是通过这个衍生出去,一直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格,揭示的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理解传统中国与中国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关于乡土性的原因和其它,费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见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以及农业这种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社会特征。

《美的历程》讲述了中国传统图案与传统纹饰是中国传统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早表现之一。它们不光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心理的形象展现,而且还继续引导、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实践,其既有人类审美活动的共性特征,又有民族的

个性差异,是参与了中国人的审美心态生成的。其中所含的的审美思想、吉祥寓意、造型方式与内心关照等为现代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活力与依据。

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传统文化现代化与中华文化的未来走向的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需要智慧。如何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衔接,值得深思。衔接点是什么,能否进行有效的系统重构,中国文化的方向在哪

里,就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努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没有绝对的划分但也有相对的区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也不仅仅是对接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因为传统文化如果要存在下去的话,它必然也是现代的,或者说具有现代意蕴的。现代文化不是庸俗和浮躁的文化,它也得是富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它又必然是有思想和历史传统的,只有对传统有一个清醒的把握,才能构成富有活力的现代文化。至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如何衔接,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共通性或许就是那个链接点也或者是中国文化的方向。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和沉着冷静的思考。

结语: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和存在之根。因为它,我们繁衍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也因为它,我们在近代中国落后了一百多年。所以,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能够使我们安身立命的本根性的东西传承下来,同时又如何把其中存在严重时代局限性的东西进行改造,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传播学读书笔记6

一,对传播学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门从现象到理论的学科,传播学代表着的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因此,无论对于日常生活还是介乎国家大事,传播都是极为重要的存在,因而传播学是一门重要的应用知识学科,学习它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传播学的理论体系脱胎于西方,其中不免杂含一些错误的应用方向,所以,批判的学习和吸收才有助于传播学的学习研究和传播事业的发展。

以上便是我对于传播学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其中的不足和错误还请老师斧正。

二,对于学科知识系统的学习计划

切合于专业以及传播学在专业系统中的基础指导地位,学习传播学基于认真务实的态度,努力把书本知识整理成系统,结合今后的专业学科,对学习进行整体上的布局和全瞻,最后,立足于实践将学到知识贯穿于运用。

对于学科中的难点疑问限于时间关系并不能将书中难点疑问一一列出,谨计划于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认真的学习与研究,通过老师的帮助努力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三,关于一些建议和想法

1,希望在传授过程中多穿插一些传播学的故事性,以引起兴趣。

2,调动课堂气氛,老师与学生增加互动。

3,作业多样性,学习也实践并重。

传播学读书笔记7

《传播学史》是传播学发展历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本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很高的名誉。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杰斯,也是一位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对传播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这本书是罗杰斯的得意之作,在这本书中,我了解了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知道了那些对传播学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著名学者以及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书中,罗杰斯从达尔文、马克思等人的巨著开始讲起,一直讲到20世家60年代传播学作为新的研究领域为世人所接受,讲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在这些事件的讲述中,罗杰斯是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展开的,我觉得这样更容易让人去了解传播学的发展历程。读完这本书,我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传播学史》第一章讲述的是施拉姆如何创建传播学的。施拉姆的传播学观形成于1942年,当时正在处于二战时期,当时的统计局长和战时新闻局的工作为其传播学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一章还介绍了施拉姆的生平。读了这一章,我感觉到成功真的不容易,一个人要想成功往往要有渊博的学识,施拉姆就是具有历史政治学学士学位和心理学学位博士学位,而且精通英国文学,这位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想成功还要有适当的环境和善于思考和研究的习惯。这本书当中很好的交代了当时施拉姆所处的环境以及他的传播学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读完第一章,让我觉得传播学的发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的是学者们不懈的努力。

接下来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由古及今,由欧洲到美国,逐一介绍了那些对传播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这些学者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多接触过,但是所了解的并不多。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部分写的是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主要讲了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这三位伟大的智者。由于他们都是欧洲人,而且对后世传播学的发展产生启蒙的影响,所以这一部分也就被称作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这三位智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三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马克思主义对后世的学多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过重的影响。而传播学的起源也正是从此而来。读了这一部分,不但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这三位伟人,也让我更使得知道了他们的学说,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尤其是达尔文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借鉴,我想他们的成功都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而成功者心中都会对自己的目标有一种执念,正是这种执念支撑着他们一直向前,最终取得成功。

第二部分是书的主体部分,也是讲述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二战及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中心,无论经济还是文化,美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时期许多学者涌入美国,这为传播学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传播学的发展也是传播学史上十分重要的阶段。

第二部分中写到了许多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包括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也包括芝加哥学派等,这些学者都对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中的影响。书中对这些学者的生平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形成了大众传媒研究的模型、形成了符号论等等。而传播学四大先驱对传播学的发展更是影响重大,他们分别是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勒温、霍福兰。书中不但对他们四人的生平作了介绍,对他们的理论成果也做了介绍和分析。另外书中还介绍了维纳的控制论和香浓的信息论。这些内容构成了这本书的第二大部分,这一部分作者用墨最多,对所写的学者也表述的最为详尽。读完这一部分我对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书中所提到的那些伟大的学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想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自己就能轻易完成的,一个人的成功往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与理论拉来启发自己,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理论变得更加完善。

读完这两部分,我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欧洲到美国,传播学经历了漫的发展史,经历了诸多学者的努力,传播学终于渐渐成型,而施拉姆就是传播学的创建者,第三部分主要讲的就是施拉姆创。

第三部分讲的就是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这一部分较第一章讲得更为详尽,写出了施拉姆对传播学发展的贡献和影响。读完这一部分,我对传播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有了整体的认识。我觉得施拉姆的成功与前面的诸多学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施拉姆本人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书中也提到了像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等学者。这一部分是书的结尾,读完之后,我觉得我对传播学的了解更加深了,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无知。

《传播学史》是传播学历史上一本十分重要的著作,它讲述的是从无到有,传播学发展的整个历史,也详细记载了为传播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及其主要贡献。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这本书,首先,这本书不难读懂,作者的内容安排的也很清晰,而且有一定的顺序。其次,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完之后可以了解很多东西,可以学到很多传播学的知识。最后,这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写出来,更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也更容易让人直观了解哪些著名的学者。所以,这本书我非常喜欢。

罗杰斯是一位伟大的传播学者,他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所以他才能写出这样一本好书。《传播学史》不但让我了解了传播学这门学科,也让我了解了罗杰斯,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成功者或者对某一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都必须具备多方面条件,但是扎实的学问还是成功的基础。我想,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还会继续去了解传播学,继续去了解《传播学史》当中提到的人物。我相信

特们的研究问题的风格与方法也会为我的人生做导航,这也会让我更好的去学习,去生活。

写一篇关于e.m.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的读书笔记报告

写一篇关于e.m.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的读书笔记报告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传播学著作,由美国知名传播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撰写。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传播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传播学的认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罗杰斯教授在本书中采用了传记式的方法来梳理传播学的历史,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使得整部作品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生动有趣的阅读体验。通过将理论、历史和个人传记相结合,罗杰斯成功地展现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在书中,罗杰斯教授详细介绍了多位对传播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学者和他们的理论贡献。其中,对施拉姆的介绍尤为引人入胜。施拉姆作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在二战期间的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的工作经历,以及后来在依阿华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创立传播学系、撰写传播学教材、培养传播学博士、建立传播学研究所的传奇经历,都被罗杰斯教授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施拉姆个人的学术生涯,也让我们对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除了对学者的介绍外,罗杰斯教授还对传播学史上的经典研究和实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些研究和实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也让我们对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对传播学的认识从原先的模糊和片面逐渐变得清晰和全面。 值得一提的是,罗杰斯教授在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和趣闻轶事,这些内容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不少趣味性。例如,书中提到的某些学者之间的学术争论和合作,以及他们在学术生涯中的趣事和轶事,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学术界的活力和魅力。 总的来说,《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是一部极具价值的传播学著作。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对传播学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也对传播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我相信,这部作品将成为我未来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 传播学读书笔记(通用7篇) 传播学读书笔记1 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播学读书笔记。简而言之,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他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内向传播有称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等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发传真,电子信件等。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组织是社会中相近或相似个体有目的的组合;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没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比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跨国传播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语言传播革命,文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从五次传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性的境界,新的时代,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众传播也不例外,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的拥有同时实现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优秀传播模式具有构造动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直观的简化功能,预示功能。一般的传播模式有单向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整体互动传播模式,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整体互动模式在社干活中显得日益重要。整体互动模式是指对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等人类重要传播系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整体的综合呈现于描述。它遵循审查批判原则,服从事实原则。 传播功能不是人类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要求。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的能力对任何社会所起的作用和效能,传播学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读书报告 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的奠基人,可以说是他开创了传播学这门学科,他在传播学史中也是一位重量级的核心人物。每一个有重大成就的人,都少不了诸多的努力。他在孩童的时候得了严重的口吃,导致他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遇到种种困难,但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和智慧,在1928年获得玛丽埃塔学院历史和政治学学士学位。还是因为他的表达有困难,最终导致他进入传播领域并在传播学上创下不朽的业绩。 书中的前半部分讲到了帕洛阿尔托小组和传播的联系,精神分析理论假定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今天的批判的传播理论,他们从精神病理中提出的一些传播学启蒙理论有深远的积极意义。从中可以看得出来,传播学可以在人类微妙的交往的关系中延伸出来。再看看罗杰斯和法拉斯发展的一种便于传播两重性的关系深度予以操作化的方法,像这类的相互作用分析在传播研究的分析单位方面,它是侧重于关系,而不是侧重于个体。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传播学在美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二战期间德国的许许多多知识分子带着欧洲根源的传播理论转移到美国,在美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即使他们带来的是社会学的科学理论,但是在美国,它们在传播学中经验主义意义上的研究。而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理论与研究的影响则更为深刻,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一次重大繁荣,对于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它起着思想登陆点的重要作用,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学科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这对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发展有了很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他们对传播理论与研究的一步步发展,他们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这对传播学的初步形成又靠近了一步。 芝加哥学派的乔治·梅西尔作为一个社会学和哲学的教师,在他的研究和作品中反映出有关传播理论的观点,有几个观点很容易从社会的角度上去理解传播学中的一些理论。他提到,社会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传播构成的。不难理解,社会之间的联系交流,传播是必需的互动行为,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某些种类的传播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成为稳定的或固定的,因此代表着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在他的研究中出现的这一传播理论的观点,是一种与社会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的传播观点。在他研究中诸如此类的传播理论观点还有,人类传播满足某些需要;传播在彼此之间的社会距离不断改变的个体之间发生。这些理论观点虽然是在他研究社会学中得出来的,但对传播学的理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对于人类传播的关注以各种方式影响的芝加哥学派。 总之,芝加哥学派和传播学是紧密相连,毕竟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研究和发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即使芝加哥学派的理论观点很少为今天传播学学者所引用,但他们在传播史说留下的痕迹是传播学界里不可否认的。 传播学在美国建立并得以发展,这也是极其困难的开始。关于传播学的创立,施拉姆是必不可少的创始者。他在衣阿华、伊利诺伊和斯坦福创立了传播学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从事传播学研究,培养传播学博士,这一举措对当时社会科学研究有着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说明了传播学已经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二战以后,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快速发展更是起到了关键

传播学引论读书笔记

传播学引论读书笔记 【篇一:传播学引论笔记】 李彬《传播学引论》 导言 人类传播历史的发展 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把人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 阶段: 口语传播时代: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状态而组成社会开始,一 直到文字的出现,即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 语是人类传播所用的第一个媒介,不仅是最初始的媒介、最重要的 媒介,而且是最基本的媒介。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语言或口语的局限性:人类传播活动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上 受到限制。 文字传播时代: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从传播角度看文 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文字起源于绘画,逐渐从具象的 图画演变为抽象的符号,成为一种负载信息的传播媒介——文字。 文字传播时代形成垄断文字媒介的传播阶层,这种话语垄断与当时 普遍存在的“专制”政体相互吻合。 印刷传播时代: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延续到广播的出现。印刷媒 介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印刷术(技术层 1 在印刷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一项显著进展就是新闻事业的兴起。近代新闻事业发端于15世纪中叶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7世纪初德国和尼德兰的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新闻事业从17、18世纪,特别是资产阶级 革命中开始发育成长。19世纪后,新闻事业开始进入突飞猛进的发 展时期,其显著标志就是大众化报纸的出现和通讯社的诞生。19世 纪后,出现了以赢利为目的、以普通读者为对象,以各种新闻为核 心的现代大众报业,其代表为美国19世纪30年代的三大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世界上第 一家通讯社是1835年创办于巴黎的哈瓦斯社(法新社前身),不久 美联社(1848年由纽约六家报纸组成的港口新闻联合社成立)、德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传播学史》1000字读书笔记三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朱先生这部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着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着作。书目编排顺序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浪花淘尽,剩下的传统文化才是经典,儒道法释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古希腊经典与《圣经》则是西方传统文化的源泉。让我了解了不读经典传统文化,寸步难行。纵观通篇,朱先生在传统文化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

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所写成的。他想通过此,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这本书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乡土中国》虽然是作者在“乡村社会学”的基础上撰写的,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其广度和深度已高于一个社会学的层面。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拥有漫长历史的古老中国的一个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乡土中国,讲到的也不只是乡村生活,而是通过这个衍生出去,一直涉及到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与中国国民的国民性格,揭示的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图景。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社会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理解传统中国与中国国民性的经典之作。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乡土性并不是中国所有阶层的特性,但是却是传统中国最基础的特性。关于乡土性的原因和其它,费先生做了这样的描述:“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见传统中国的经济基础以及农业这种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社会特征。

传媒的四种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1956年,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三位美国新闻传播学者撰写的理论著作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媒的四种理论》(旧版译为《报刊的四种理论》),本书主要由四篇论文构成,三位作者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主要根据了政治和社会理论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在现有的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以及新闻自由的问题。这本书被公认为开创了比较新闻学的先河,也填补了大众传播的空白,揭示了媒介与社会的关联。 “四种理论”直接影响并指导了其后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新闻学的研究主要是宏观的,抽象的围绕新闻体制,新闻事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展开,国内关于“四种理论”的讨论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公开出版之后,这种西方理论的引进激发了国内学者的热烈讨论,国内学者着重从历史唯物主义新闻关出发结和实际对“四种理论”特别是“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和批驳。 一、基本内容 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三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分五个部分,即绪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它分析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具体内涵、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1.集权主义理论(authoritarian theory of the press) 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F·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按照西伯特的阐述,任何有关传媒同其所属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传媒理论,都是由某些特定的有关人和国家的哲学上的假设所决定的。这些假设被西伯特归纳为围绕这样几个方面:人的本性;社会与国家的性质;人同政府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知识和真理的性质。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 2.自由主义理论(libertarian theory of the press) 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以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自由主义思想为源头,对人类理性的力量深信不疑,坚持个人的重要性,坚持包括言论和出版/新闻自由在内的天赋人权的思想。自由主义理论中有关传媒与政府的关系、传媒与公民的关

许静传播学概论 读书笔记

许静传播学概论 1.亚里士多德的演讲模式:首先说明了演讲发生的几个重要场合,如法庭、公民大会及各种公开意识。然后又专门从ethos、pathos、logos等几个方面考察演讲的效果。其中演讲者(ethos)在传播中起主导作用,比如我们觉得一个人越诚实,就越倾向于信任他,因此在很在程度上,演讲者决定演讲效果。演讲者要把握pathos,即对听众造成某种态度(的机会)。因为人会在不同感情中作出不同决定,因此说服是通过演讲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Logos是论点本身,因为只有当我们已逻辑或其他适合手段现实了对某种观点的必要之点的真理,那么不 2.丰裕媒介rich media和匮乏媒介lean media:组织传播在选择媒介时应当使媒介特性与传播的任务特性相一致。对媒介特性的考察除了速度、覆盖范围和使用价格外,跟更重要的有四项指标,即反馈性、多元讯息性、自然语言性和个人性。能满足以上所有或多个标准的媒介被成为丰裕媒介,反之则被称为匮乏媒介。 3.新闻信newsletter:早期报纸,与国际贸易和商业有关,具有定期出版、以商业为基础和公开销售等特征,因此被广发运用在信息、记录、广告、娱乐消遣和街谈巷议等方面。 4.观点之viewpaper:政党报纸。 5.电影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影“美国化”促成了电影文化的同质化,使电影媒介的定义观念趋向整合。二是电视夺走了很大一部分电影光中,特别是一般家庭观众。电视也转移了电影发展以来的社会纪录片潮流。在今天,尽管电影的而直接观众减少了,但电影与其他媒介,特别是书籍、流行音乐即电视本身的融合,使电影仍然在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而电视媒介的小众化,实际上使电影中艺术流派的发展在政治或艺术自我表现上获得了解放,尽管在许多国家仍然存在对电影的检查和控制机制。实际上仍有很多人通过电视等观看电影。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开辟了大众传播的新时代。从表面上看,电视只是广播和电影这两种媒介在技术上的结合,但是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却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传播媒介。尽管电视事实上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介,但是还有很多人把它作为重要的新闻和信息来源。也被希冀成为一个教育者。电视上频繁路面的主持人常被观众称为朋友,因而使电视体现出亲密性和准社交性质。实际上,电视的影响多方面。改变生活、习惯、乃至政治生活。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政治变革、矛盾冲突、困惑、烦恼、犯罪、暴力、道德降低……对电视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甚至内容本身,而扩展到人类思想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7.新美是否有助于一种更为平等和自由的社会产生?乐观:能绕过现存制度化渠道,降低人们对各种垄断型信息源的依赖,并最终实现解放。普遍接近和使用文化信息的情景将会出现。悲观:信息高速公路获益者主要是大公司,社会和信息鸿沟将会扩大而不是缩小,导致信息下层阶级的出现。信息科技并非完全自由,相反,因为它高度渗透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化潜力,新媒体可能面临更多管制风险,而新媒体本身也可能成为新的社会控制工具。 8.消失的地域——梅罗维茨的理论: 1985年发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将麦克卢汉的理论与社会学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

《理解媒介:人的延伸》读书笔记 九月初的某天上午,老师把传播学这门课程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大概的布置了,其中一项就是读一本她推荐的一系列传播学著作之一并写一篇读书笔记。恰巧当天中午我去了图书馆,便顺带找了找推荐书目,记得当时一共找到了五本,在思量了一番老师介绍书目时所说到一些作者生平、研究方向、学术圈声誉以及她个人的看法后,我挑出了这本《理解媒介》。所谓不自知无畏,正是如此,我选了一本老师称之最难的,想看看有多难。也就这样,我进入到了麦氏天马行空的思绪天地,开启了此次盲人摸象之旅。 翻开封页,我没有先看目录,直接跳到几位中译者的版序,有何道宽的,有特伦斯-戈登的,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里面提到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等一系列媒介理论如何如何超前,如何如何对传播学、对社会有深远影响,而是何道宽说的这么一句话:“奇人怪杰,为人憎恨、为人不解,古今中外皆然。”我当时不禁十分好奇,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奇才,究竟捣鼓出了什么样的想法让世人显示如此姿态。于是,我就深吸一口气,仔细的从序目开始研读起来。何为仔细研读,即为一字一词一句的搞清楚。但事实哪里搞清楚了,单看一字一次一句,就这本而言,感觉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道理直到传播学课上老师讲到麦克卢汉是提及正确的阅读方法时我才顿悟。难怪,难怪一直有一种读天书的感觉。在顿悟之前读这本书就是煎熬,讲真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读它,但结果却是昨天看的今天忘,今天看的明天忘,现在看来,当时是完全没有找到麦氏的行文思路以及他的逻辑路线,他不像一般的作者,一部著作提出一个观点,就这一个观点进行前后的推理论证。麦不是的,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多个观点,麦克卢汉还不能正儿八经地给人解释他的理论,这是可气的,但是最可气的是,他的观点来源完全是由他个人作为一名文学家写作时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多层面跳跃式的思维推理出并用高度抽象的哲学式语言阐述,所以,坦白说,虽然前期读这本书每天都有不少问题,但是现在返回去看就觉得那些问题都没有什么价值,问得非常无厘头,比如对某个词的理解,比如,莎士比亚的某句话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当时的自己看这本书的境界如同雾里看花。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就前期笔记做手写笔记的原因之一。在慢慢看,加上老师课上的一些指导后,现在我觉得,对于《理解媒介》这本书,九牛,我也应该是拔下了一毛的。 以上是就本人读此书的经历做的一个总结,顺带提及读这本书的正确方法,接下来,我谈谈这本书以及对其一些观点的理解。 《理解媒介》书如其名,关注的是媒介,描述的是媒介自古至今的变化以及这种新旧更替的变化引起的媒介环境的更迭从而对人类产生的全面性 的影响。我想,就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不仅仅是新闻传播意义上的,更是包含了一切能够和人发生关系的元素。所以就此可以得知:1、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诉观点,称之为理论篇,第二部分联系真实世界阐释其观点的应用,称之为实践篇。2、《理解媒介》为何要加上一个“人的延伸”。

传播学读书笔记3篇

传播学读书笔记3篇 读书笔记就是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下面给大家带来传播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篇1:传播学读书笔记 学术著作的使命是传播高深的理论知识,一般是晦涩难懂的。作为传播学的奠基者,威尔伯·施拉姆在构建传播学理论时,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从人们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规律出发,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写作,传播“传播”的真谛,使得这一理论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他认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是最好的传播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来中国讲学时,他就对中国特色的“开会读报”现象大加赞赏。他认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并不是排斥的,二者可以相互结合以实现优势互补:“大众传播媒介在迅速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上具有不可比拟的力量…… 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电影和报纸在满足不同的人们在不同时间的需要以及在一定时间仅为少数人感到的需要上则是效率甚低的渠道……但是,我们切不可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流同通过媒介的传播是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事实上,正如我们想力图指明的那样,两者之间的区别与界限是远没有那样清楚的。大多数以说服、教育为目标的运动都力图把大众媒介同个人渠道结合起来,使其互相加强、互为

补充。”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也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运用。 整部书一直在与读者对话,像一位乐于与人交流的健谈者在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不断有新的问题,时起时落,时深时浅。这种效果主要是吸纳人际传播元素,通过营造“对话感”、“形象感”和采用“故事化”的写作方式取得的。 “对话感”:“以人为本”的学术著作 学术著作为了体现客观性,一般要去掉“人”的语气(尤其是避讳以作者第一人称出面叙述,以示价值中立),以“事理”为主进行客观描述。而施拉姆在这部著作中,以“人”为主语,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讲清楚“传播”的大道理。可以说,是一本“以人为本”的学术著作。该书开篇突破一般学术著作进行概念陈述的“常规”,在纸质媒体上,用第一人称与读者进行一次了特殊的对话: 当我在写这几行字的时候,把视线从纸上移开,抬头就可以看见夏威夷那犬牙交错郁郁葱葱的群山。如果向水天相接的海岸线望去,可以看到可能是第一批岛民登岸的地方。他们从石器时代走出来,在一千二百年前乘着用最简陋的工具制作的独木舟到达这里。他们从东南亚出发,带着信奉的神、孩子和食物,在浩瀚的大洋上,从一个岛屿飘泊到另一个岛屿,以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生存能力与风、水和泥土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似乎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五千年漫长岁月的旅程于一千二百年前来到夏威夷。他们在这个熔岩的岛上登陆,撒下他们的种子,播下他们的文化,把这块土地归为己有。 据说,该著作是施拉姆在夏威夷的沙滩边写的,作者将读者一起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读书笔记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ry 读书笔记 姓名:白鸽 学号:140618 专业:传播学

目录: 一、基本信息 二、作者与译者简介 三、本书框架与结构 四、主要知识点与概念 五、读书感悟

一、基本信息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ry)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丹尼斯·麦奎尔,译者崔保国、李琨。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世界最著名的传播学教材之一。这是一本影响深远的西方经典传播学教材,凝聚了丹尼斯·麦奎尔毕生的研究精华,他也因此书而享誉国际传播学界。 二、作者与译者简介 作者 丹尼斯·麦奎尔(DenisMcQuail),英国传播学家,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终身教授,“欧洲传媒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学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牛津大学历史学学位,后在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等大学担任教授或客座教授。后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任教长达二十多年。从1968年至今,麦奎尔出版了十几本著作,广泛涉及传播研究的诸多领域。 译者 崔保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日本东北大学信息科学教授。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日经传媒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传播学理论、信息社会研究等。 李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美国俄勒冈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

大众传播学、西方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美国传播研究等。 三、本书框架与结构 本书共20章,分为8个部分。 “理论”部分(第二部分)涉及大众传播的最基本概念,特别讨论了媒介与社会及文化生活的各种关系。首先,回顾了大众媒介起源的历史,然后解释了学习媒介与社会、文化生活关系的多种不同的角度。本部分开头对大众媒介的历史做了回顾,然后解释了对大众媒介与社会的研究的不同方式。在本章中,关于媒介的理论有很多种,但是从根本上说,理论是建立在观察和逻辑推理之上的,探讨所观察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尽可能解释或者预测这种关系的命题。理论的主要目的是解释现实并指导对论据的搜集和评价。概念是理论中的核心词。概念对所研究的问题的重要部分做出提炼。概念可以用来搜集和解释资料。模式是以词语或是图示的形式对传播过程的有选择的表达。他可以用来描述一个过程中各部分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关系。 虽然“社会”与“文化”是不可分的额,我们也需要加以讨论。一般,“社会”主要指的是所有的社会关系,包括权利和权威(政府)、友谊和家庭关系,也包括物质生活的所有方面。“文化”指的是思想、信仰,包括语言、艺术、信息、娱乐、习俗和仪式等各种符号的表达。文化还有另外两类内容,一类是有关媒介组织行为的规范和价值,这里探讨媒介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另一类是关于媒介变革给理论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等新的互动媒介的出现。由于他们的可接近性,

移动信息的终端 带着体温的媒介(武大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读书笔记)

移动信息的终端带着体温的媒介 ——大众传播的新革命 书目:《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 作者:王萍 出版:华夏出版社 在依靠口耳相传的年代,人们散布于地球的不同角落,孤单的打发光阴。现代传媒崛起后,媒体的能量被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不断释放,人们心中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逐渐弥合,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正在压缩,麦克卢汉的“地球村”预言在人类进入媒介社会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现实;大众传媒已嵌入人们的生活,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媒介,手机被誉为继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20世纪90年代的因特网媒体革命以来的又一次更深更久远的革命:不断增长的受众、一天至少12小时的贴身伴随,移动生产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随时随地互动,上述优势让它睥睨群雄——受众不断流失的纸媒、观众收视时间不断减少的电视,无法将受众完全黏在网上的互联网……来势汹汹的手机又仿佛是吸收一一切媒介技术的黑洞: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将受众“黏在身上”的媒介。 这本书就从手机这种新文化形态媒介的传播学意义、文化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三个方面介绍了作者对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导向是将传媒至于社会历史文化的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加以关照,真正重点在于手机这种新传媒文化。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手机文化的概念做出界定,分析手机文化生发和传播的现实语境,并对手机文化的整体特征开展分析和阐述;第二章则从技术文化的角度对手机文化开展研究。在第一节和第二节对手机媒介的属性做出界定,梳理了手机传播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手机传播技术的特征和传播优势,并对手机技术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预测。在第三节作者分析了手机媒介如何重构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接着探讨了手机媒介对社会生活中的交往规则以及交往行为产生的影响,并对手机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公权和私权领域的应用作了解析,最后对手机媒介的技术异化力量和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第三章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研究。首先对中国当代媒介文化发展的原因及现状作全景式的略描,并理清研究中国当代媒介文化应有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导出对媒介文化亚文化之一——手机媒介文化的研究。先提出手机文化产品生产的原则,接着分析手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媒介表达,最后从学理层面研究手机文化通过内容表征的文化特质。第四章: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手机文化进行研究。首先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手机在中国的消费现状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的亚文化之一—手机消费文化的性质做出归纳,最后对手机消费文化的重要表征——手机广告做个案研究。第五章:在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对手机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语部分:对全文做概括性总结,并对研究中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做出说明。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精选5篇)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精选5篇)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篇1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 《传播学教程》是一本由郭庆光所著的经典传播学教材,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播的定义、过程、功能、社会影响以及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播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书中详细阐述了传播的定义、分类以及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传播现象和解决传播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清晰,语言简练易懂,而且有许多生动的案例,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例如,在阅读第二章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时,作者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大众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当然,书中的内容也不是完美的。有些部分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对于没有学过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此外,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地思考。 总体来说,《传播学教程》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传播学的相关知识,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存在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本优秀的传播学教材。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播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篇2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 书名:《传播学教程》 作者:陈兵 阅读时间:2023年2月-4月 阅读地点:家中 【背景介绍】 《传播学教程》是一本介绍传播学基本理论的入门书籍,作者陈兵是国内传播学领域的专家。本书以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结合案例,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内容分析】 本书共分为10章,分别是传播学概述、人类传播的起源与发展、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国际传播、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健康传播和公共传播。其中,第一章介绍了传播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第十章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趋势。 本书的优点在于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结合了大量的案例,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传播学的应用场景。但是,本书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部分内容较为简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够深入;部分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读者在阅读时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理解。 【个人观点】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施拉姆提出的,在施拉姆看来,有史以来的报刊控制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欧洲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一种是前苏联体质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理论,还有两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报刊类型;不同的社会类型,也有不同的报刊类型。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经济水平、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等都对报刊的类型都有所影响。但是,施拉姆提出,实际上,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对报刊类型的影响才是巨大的,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那个时期的报刊,多数是为了为统治者做宣传,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是统治者奴役人民思想的一种工具。文中例举了英国封建时期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例子,在那个时代,私人办报必须经过特许,而获得特许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条件就是支持皇室的政策,维护皇室的统治。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说,报刊是统治完善自己统治的一个工具。 由此,我想到了,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如此。那是的报刊,即邸报,也是统治者宣传的手段之一,每期邸报印发的内容多是统治者施行的政策,官员的任免情况……这些内容也都是经过官方的认证和允许才能签发。而流行于市面上的小报,虽然读者众多,但是,由于未经官方认可,所传播的一些内容含有官方所不允许的,所以是

非法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封建时期的报刊所具有的极度的不自由性,受到当时的约束力特别的大。 紧接着,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步的过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期间,社会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办报的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报刊的类型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首先出现的是报刊的自由主义论,即“报刊不是政府的工具,而是提出论据与争辩的手段”,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报刊逐渐发展成为人民反应自己的要求与不满的工具,也成为人民得到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信息的工具,同时,是人们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工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报刊才真正的发挥了它所应该有的责任与功效! 同样的,在社会责任论看来,报刊担负的是一个责任,他们主张报刊成为第四等级。报刊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更有维系社会安全与秩序,维护人民的权益的责任。 实际上,在西方社会种,发生过许多时间,都可以看出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功用。 在“水门事件”中,其巨大作用的正是《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其的不断揭露与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他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为受弹劾的总统;另外,在克林顿的“拉链门”时间中,德拉吉报道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虽然这主要是网络的形式,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和报刊也是十分类似。这些,都是在西方报刊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体制下,报刊所起到

网络传播学《大传媒时代》读书笔记3000字

《大传媒时代》读书笔记 我读的书是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大传媒时代,作者为周志懿。 周志懿,毕业于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1998年进入长 沙晚报社工作,历任长沙晚报社广告部副主任,湖南新闻部记者,发行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底调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事业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院(现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1年6月,调任《中国铝业报》副总编辑。 大传媒时代这本书从传统报业的发展介绍到移动大传媒时代的发展。 书中讲到汶川大地震后四川高校的大二学生张琪通过一条网贴,帮助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实现直升机实现空降的事例,讲述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并从中透视出中国媒体自2008年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大传媒时代。这个时代里,传媒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整合,最根本的改变是网络媒体(主要指微博)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应用,并已然形成产业并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书中作者附录的2010年刊发于《传媒》书中的“中国传媒发展十大关键词”一文,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即作者认为,当前我国传媒大融合,大繁荣的背后有其深远的背景。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与受到热捧归根结底于科技的进步及由此带来的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的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首先源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演变。作者在中国传媒发展十大关键词一文中列举的十大关键词是,之一,改革,之二,分众,之三,集团化,之四,跨地域,之五,报业寒冬论,之六,数字化,之七,上市,之八,全媒体,之九,@。之十,移动。 作者在报业的前途在哪里这一章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形态,从根 本上改变了传媒行业的格局。以双向或多向传播为基本理念,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及其应用相对于传统纸媒而言,极大地适应了与满足了新的社会转型期不断

传播学史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2009-10-13 11:3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任何想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 ——E。M。罗杰斯
众所周知——或者说我们的课本上众所周知,传播学正如其它的很多学科一样,有着传说中的‘N个奠基人’——通常的传播学史上,N=4。 这四位奠基人级的大神的名字分别是: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 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别的学者们说,“是的,就是他们。” 但是E。M。罗杰斯对他们说,“不,他们只是先驱者,威尔伯&S226;施拉姆才是奠基者。”
他们并未将自己看作传播学者,他们的学生也不这么看,他们也没有建立传播领域的学术机构,也没有放弃自己同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关联。
而将那些在一战和二战中,以隐秘的XX中心形式汇集学者进行研究并应用在军事上的现代传播学雏形于战后发扬光大的,实际上是那位提出‘四奠基人说’的威尔伯&S226;施拉姆自己。 曾几何时,B。贝雷尔森这位符号说的代表人物因为拉斯韦尔、勒温、拉扎斯菲尔德和霍夫兰这四位大神正失去对于传播学研究的兴趣(我恶意的猜测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失去兴趣,而是从一开始他们对于‘传播学’的研究,就带有军方强制色彩,所谓的失去兴趣,不过是他们‘想要回去’罢了),相继回到各自的原来的研究领域——于是传播学领域在尚处新兴阶段之时,便已走向衰微——当然,任何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在看到这位微须的美国人的这些感叹时,都会以一种未来人的口吻感叹这位著名的学者是多么的缺乏前瞻性——所谓的信息时代,传播学是多么重要啊。(关于这个,看看中国有多少高校赶着时髦去开这门课程乃至设这门专业就一目了然了)。 于是,一切的荣光,在争夺赞助和科研经费的乱战以及常春藤高校的互相攀比之中,由亲爱的新墨西哥大学传播和新闻学系系主任(我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这个职务上),在他的书中用了将近20%的篇幅为那位‘使得传播本身成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施拉姆装点——这位传播学集大成者二战期间在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与众多学者共事(而且奇迹般的,在战后没有像他的很多同事那样完全放弃这个领域),战后又从依阿华大学转战伊利诺依,又战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一创立传播学系、撰写传播学教材、培养传播学博士(他居然每次都能申报博士点成功!)、建立传播学研究所的传奇经历。 我想E。M。罗杰斯对于三这个‘神圣的’(关于三的神圣,那是圣经学者们经常叫嚣的话题)数字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传播学的起源来自十九世纪中期的是三大理论(当然,这三大理论也可以称为是欧洲三大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对后世传播学的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三个学派——帕洛阿尔托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芝加哥学派。 于是当他一次次的看到自己的专业科目有‘四位奠基人’的时候,他爆发了——为什么是四个不是三个?与其要四个,还不如干脆只要一个。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_____读书笔记

传播学教程 Chapter One: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答:(1)是一个开放性系统;(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Chapter Two: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名解 1、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二、简答 1、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 答: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媒介技术或社会信息系统的发达是它诞生的基本条件。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是: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和知识产业;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Chapter Three: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名解 1、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