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传播学概论自考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2011年7月自考小抄_学习笔记

第一章导论

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

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

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

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

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

(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

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

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4.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5.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6.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7.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8.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9.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诞于美国,美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规律,形成了多种传播模式,运用不同理论分析传播。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10.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一般人际传播不同。

①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

②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

③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④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⑤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11.传播学和大众传播有何联系和区别?

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的位置。我们在继续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同时,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传播学的其他领域。

12.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何区别和联系?

车内外对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他们存在“血缘关系”,一种认为并不存在“血缘关系”。我们认为,从两者关系来看,尽管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闻学研究的也主要是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但传播学和新闻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

不同之处:

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②研究方法上: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宣分析法。

③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

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学术源流

学习指导:本章是第一章的继续,主要是了解传播学的历史。重点在五个奠基人和两大派别。

第一节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1.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选择):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2.传播学为什么首先诞生在美国?现代西方各国中,美国为最发达。在传播和传播研究领域也不例外。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播学的诞生地。

(1)媒介背景

传播机构或媒介,最初是以报纸的面目出现的。由此实现了新闻性传播活动的独立化、职业化。17世纪末,美国出现报纸;20世纪后,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它拥有美联社、合众社等著名通讯社。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为美国各界的急近而重大的课题。

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愈来愈大。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传播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一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企业。

从社会角度看,媒介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充实了人们的余暇。一方面

使色情、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这就逼迫学术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美国人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传播”的莫大威力,因而率先萌生了对其追根究底的愿望。

(2)学科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土。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色

1.简述传播学的形成和学术渊源

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粗具规模。这克服了其他说法的不足:

①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引起人们对“传播”高度重视的契机,是新闻事业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②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术渊源:

①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

②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第三节奠基人对传播学的贡献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

1.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施拉姆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

施拉姆的主要贡献是:他是集大成者——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最为著名。

第四节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2.传播学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3.试述我国开展传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

(成绩)从四方面看:

著译: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译介传播学文本。

会议:举行多次研究会。

教学: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

应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广泛运用。

(问题)传播学是发源于美国的“舶来品”。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借鉴。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特色”要求:①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②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③能创造出新颖、

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前景)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大有作为。

4.为什么60年代欧洲的批判学派会异军突起?

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认为传统学派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这确实击中传统学派的痛处。但批判学派也有不足: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实证方法。

5.简述传播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为何说传播学在信息社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现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这是传播学发展的理由和背景,是人们普遍学习、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美国学者J.贝尼格尔认为,工业革命使整个经济活动成百倍地加速动转,从而引发了严惩的控制危机。为克服这一危机,必须进行控制革命,即积极开发各种作为控制手段的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产业便获得大大扩张。

各种社会信息事业中,大众传播事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传播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大众媒介的动作规律。

第三章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第一节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1.对传播过程应如何理解和分解?

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传播学的主要任务,如施拉姆所说,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第二节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1.理论与模式的区别: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2.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

3.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第三节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

1.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2.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3.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

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4.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5.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6.“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7.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8.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9.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0.简述传播过程线性模式的贡献及不足

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

贡献:

一,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二,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它的不足是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直线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11.控制论模式的主要优缺点

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问题:①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②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12.为何说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

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要素问题,社会系统模式是第三次飞跃,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J.赖利和M.赖利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他们的模式大致克服了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系统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的5W模式相比,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13.简单描述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

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14.简述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发展阶段

传播模式研究分为三大类,也是三个阶段: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传统的线性模式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的缺点。申农-韦弗模式也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全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

50年代初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系统模式的完成,解决了传播和条件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第四章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1.归纳、演绎的区别

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机率的观点与机械决定论的区别

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机械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律精确地发生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传播现象的一切都由过去预先决定了的。

3.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为何传播学的经验研究具有科学性?

(1)科学性

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科学性表现在:

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

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

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

现代传播学正是在面向实际、注重操作的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色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

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

③预测与控制。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高一定条件以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

(3)综合化与定量化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4.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①历史的观点,从该时代人们的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

②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③系统的观点,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5.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研究工作实际展开的基本顺序和步骤: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

③研究设计

④搜集资料

⑤分析资料

⑥结论

6.传播学经验研究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不足:一是过分偏重微观研究,二是过分依赖定量方法,三是很多人冲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解决办法: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长处恰当地综合起来,必能使传播有一个飞跃

的进步。

第二节抽样调查法

1.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区别

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非随机抽样: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采用的抽样方式。

3.抽样框: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号排列所形成的详细名单。

4.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区别

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类型),然后在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随机抽样,是一种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

5.抽样调查的特点

①推断总体的目的性。

②推断形式的整体性。

③样本抽取的随机性。

④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第三节问卷调查法

1.问卷: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2.问卷内容分为哪四种问题:

①被调查者个人背景方面的问题。

②行为方面的问题。

③态度、感受、评价意见方面的问题。

④理由方面的问题

3.问卷调查的主要特点

①标准化。

②匿名性。

③操作性。

4.提问设计原则及问卷结构原则

提问设计原则:

(1)合理性原则

①全部提问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和提出的。

②所提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

③提问给被调查者的负担是否过重。

(2)科学性原则

①不提双重问题。

②提问不带倾向性。

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

(3)艺术性原则

①委婉法。

②间接法。

③消虑法

④虚拟法。

⑤援助法。

问卷结构原则:

(1)先易后难。

(2)先“面”后“点”。

(3)同类集中。

(4)先一般后特殊。

第四节内容分析法

1.内容分析法及其特点

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特点:①客观性。②系统性。③定量性。④显性内容。

2.内容分析的种类

①实用语义分析:对文字符号进行统计分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②语义分析: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

③符号载体分析

以文字出现的频率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所进行的内容分析。

3.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长处:①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

②所需的费用低。

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第五节控制实验法

1.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实验刺激);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

2.单一组实验设计与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

单一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只能实验组而没有控制组的一种简单实验方法,它是对同一对象在某种实验刺激作用前后的一种观察比较。

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利用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的实验方法。

3.控制实验的“控制”及其优缺点:

优点:①能尽可能排除无关因素干扰所引起的观测误差,所获数据比较准确可靠。

②它能主动设置条件,引起所需研究的传播效应,通过重复实验,便能得出科学性较强的研究结论。

缺点:由于严格控制条件,使实验每次只能解决一个单、双因素因果联系的小问题,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得出的理论规律多为理想状态下的因果效应,往往必须经过中间试验才能用于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第五章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传播功能研究的缘起和概况

了解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主张从理论角度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是把社会看做一个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而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社会作为人类的利益、活动的有机

体,必须被看做是一个体系,并以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

第二节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

1.了解皮亚杰、托尔曼、斯蒂芬森的个人功能学说

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自我中心性的“谈话”则是在对他自己“谈话”,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林认为,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他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2.个人的社会化: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麦奎尔的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内容及其不足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他列举了传播媒介个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现:信息功能;发展个性的功能;与社会整合的功能;娱乐功能。

麦奎尔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

一、环境监测功能。对社会而言,可能发出自然灾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巩固社会规范。对个人而言,提高新闻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而言,可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文化而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

二、社会协调功能。激励和动员群众,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形成论文中心。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也防止受传者因信息过多而无所适从。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地位,防止外来文化“入侵”。三、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对统治阶级来说,促成社会社会化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对文化本身来说,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作用。

四、娱乐功能。有助于把统治阶层的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文化体系来说,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

第四节传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调

1.功能:默顿认为,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2.隐功能和负功能(功能失调):未能达到的后果称为潜伏的功能(隐功能);负功能(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3.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

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4大众文化的特点是:①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②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③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④娱乐性;⑤大众传媒的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5.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

大众传播功能具有暂时性、适应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暂时性指大众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时期会等到强化或抑制。

适应性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由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言的,也同它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相关。

多变性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6.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分析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失调(次重点)

一、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

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义报道时,就会对社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二、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

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它的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候,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这会防碍社会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受众的主动精神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三、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

大众传播发挥的文化传递功能会扩大“大众”社会。标准化教育会使社会成员失去学习的独创性和想象力。

四、娱乐的功能失调

会增加受众的被动性,使他们沉迷于“媒介假日”中,降低审美情趣,限制他们的社会性行动。

7.如何评价大众文化(或电视剧、娱乐节目)的作用

“大众文化”是指“大众”社会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文化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材料等,其特点是快速、大量、通俗、浅显。积极一面,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为社会上少数上层人士所独占的局面,转向了全社会的广大民众。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走向商业化、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

第五节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及其式微

1.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2.大众传播的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3.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第六章传播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

媒介的双重角色及控制研究的三方面主要内容

媒介的双重角色: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①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②分析传播者的受近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③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第二节把关与把关人

1.把关人(守门人):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住处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2.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3.把关人概念及理论的演变及各个理论的不足之处

一、把关概念

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二、怀特的把关研究

它是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公式是: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他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人们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那就是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

怀特的把关研究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打开了门路。

三、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它是对怀特单一化的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这一模式上的C1、C2、C3、C4、C5、C6等都是把关人。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然后分别发出S1、S2、S3、S4、S5、S6等互不相同的信息。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于是,便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对此作出修正。

四、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正如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对怀特的发展一样。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

他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上阶段、两个步骤。其中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不是有闻必录的,他会进行取舍和加工。

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经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为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眼前,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真面貌不完全一致。

总之,在信息的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的把关人;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系统

上看,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

第三节深层的控制

1.“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

2.“权力的媒介”: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教授的所著。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3.报刊的四种理论与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重点)

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独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约束与国家统管式。

①集权主义理论

思想主旨是: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

②自由主义理论

其基本主张有: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无拘无束”的传播体制便随之确立。

③社会责任理论

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④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

第四节控制的形态

1.基本的控制形态有: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

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2.简述传播的四种基本控制形态

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3.简述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

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

立法:通过立法而对传播实施控制,可以说是各国政府广泛采用的手段。因为它一方面可使控制显得名正言顺;另一方面又可使国家机器行之有效地监视、管理、约束传播。

行政:通过行政措施对传播者施加直接与间接的压力,从而达到控制传播的目的。具体手段有:资助传播机构;给予优惠或特权;进行有选择的配给;压抑不同政见的传播媒介;遴选传播从业人员;确定新闻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向。

操纵新闻:操纵新闻的发布、控制消息的来源是一种十分风行的政府控制传播的手段。如吹风、试探性气球、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

4.自由理论的不足:①以抽象和模糊的“人性”“理性”为出发点,在理论上不确定;②大众媒介作为企业,并不能完全担负起进行客观、公正报道的责任,大众媒介的自由损害了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③垄断的发展使“观点的自由市场”成为一句空话。

5.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①自由是一种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②一种媒介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社会必须保护公众的“知晓权”;③“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是有区别的;④政府应该对传媒作适当的控制。

第七章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

第一节内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内容

1.内容分析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进行①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②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③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传战术。

④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兼及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等。

2.早期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结论

①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

②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③大众传媒为了力求吸引更多的受众,大多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倾向于少登意思抽象深邃、内容不易理解的复杂材料。

早期的内容分析只是研究“讯息”的内容及其传递与交流,并未涉及讯息的本质和实质问题。

第二节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

1.概念:信息(或信息的特性):

①信息的共享性:有两层意思:一是信息的交换的双方,即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可以

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二是信息在交换或交流过程中,可以同时为众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

②信息的扩散性:信息富于渗透力,力图冲破保密的非自然束缚。

③信息的传递性:信息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到传递。

④信息的扩充性:信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应用而不断得到扩充、积累和增长。

⑤信息的浓缩性:信息可以被集中处理,即通过归纳、概括和综合,使之系统化、抽象化、规律化。

⑥信息的替代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信息可以发展和延伸物质资源,也可以取代资本,因而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2.信息科学对大众传播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渗透和介入的过程,是渐进的、由点到面和不断扩展的。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①对传播模式和一些理论有重要影响。传播理论产生的初始阶段,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就提出了一般传播系统模式,阐明了信息由信源经渠道到达目的的传播过程,深刻而明白无误地揭示了传播系统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确立了传播过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有序性。

②在方法论上给传播学以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信息科学带有浓厚的方法论性质。传播学所使用的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控制实验法等主要研究法,都离不开足以解决传播系统问题的住处科学所提供的科学方法。

③对传播学理论构架的设想产生有力的冲击。信息科学对传播学建立理论构架影响是60年代以后的事。系统论囊括范围更宽广,抽象程度更一般,更适合作为传播学的理论构架。

第三节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

1.信息的分类从哲学角度:客观信息、主观信息

2.信息的分类哲学的认识为标准:潜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

3.信息的分类从传播学来看,有以下几种分类:

4.信息的表现形式:语方、符号、图像

5.信息的内容:新闻信息、教育信息、说服性信息、商业信息和娱乐信息

6.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指导性或教育性信息、维持性信息、复原性或刺激性信息

7.信息和新闻有什么关系?

一方面,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而又具备其自身特点的,而且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于传递信息。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

另一方面,新闻和信息之间也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信息的概念非常大。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主要特点有:

①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②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非事件性的问题作比较完整、全面的反映和表达。

③新闻通过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介向四面八方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公开的、“大传播”的信息。

④新闻有主观性和鲜明的倾向性。

从信息理论来看,新闻是一种信息,那么:

①新闻中的信息量是可以度量的。

②控制论提出了信息反馈这一重要原理,即信息的流动多半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③新闻的提取、制作和传递,和其他信息一样,需要物质和能量,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介和载体才能进行传播。

第四节控制信息流量的辩证关系

1.信息流量过低或过高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解决?

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它的后果是:

信息量过低:

①信息的匮缺,会阻碍社会发展,使经济停滞不前,无法分享世界各国已开发出来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②信息匮缺,科学技术必然落后,民族便处于愚昧状态。

③信息匮缺,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下降。

④会让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乘虚而入

信息量过高:

①受众在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冲击下,会不安,逐渐形成逆反心理和冷漠感。

②超出了需要输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也是一种人为的噪音。

③对社会而言,部分信息的超量不仅会掏抑制和限制另一部分信息的流通,而且会产生社会群体压力,造成负面的影响。

对策:

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①最根本的是整个社会对各类信息的普遍需求以及各阶层、各行业的多种需求。②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倾向对信息流量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③传播环境对信息流量也有影响。

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当信息超量时,要实行负反馈,;当信息低量时,实行正反馈。

2.信息革命对大众传播有什么影响?

①就大众传播领域来说,传播新技术出现多样化、小型化、分散化以至个人化的局面。“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正逐步转向“点对点”的双向传播,即把受众细分化和向特定受众提供内容非常专门化的特定服务。

②传播新技术促进社会信息的加快流通和信息量急剧增长,对整个社会带来很大好处。以信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社会,将出现三种转换形态:

三大传统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三大新兴工业(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

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以满足精神需求为主的第三、第四产业

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占优势—→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占优势

第五节符号制作与符号交流

1.符号和信息的区别:凡是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的东西都可称为符号。引起高等生物的条件反射的声音、动作、物象是信号。它们的区别:信号活动是所有高等动物都具有的,它只能局限在固定的时空场合,离开了此情此境,信号就变得毫无意义。而符号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的文明和各种知识,是借助于符号超越时空而世代积累相传的。符号可以表示信号所无法表示的抽象概念,用以表述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范畴。符号的抽象能力比信号要高得多。

2.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区别:

语言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有声符号集和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其他符号不同:一是复杂性,二是强生成性。语言符号的特性是:①语言是有声的。②语义和声音的结合是任意的。③语言的结构是生成的,有层次的,而且有一定模式。

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局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

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非语言符号有:体语、类语言、艺术。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信息传播有不同的特点:

①语言传播是分离性的、阶段性的。

②语言信息的传递只能经过一个通道,是线性的。

③非语言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可靠。

3.可读性:原意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甘宁提出“迷雾指数”,专指对抽象而深奥难懂的词汇采用的测量方法。弗勒施提醒美联社的撰稿人要注意使用短词短句。)

第八章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

第一节人类传播活动及传播媒介的发展

1.渠道与媒介的区别: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手段、方式,通称为“渠道”。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媒介”。

2.记忆一些之最的时间与人物

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完善了金属活字负印刷术。

1456年,印刷《圣经》。

1844年,美国工程师摩尔斯发明了电报机。

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

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文物台——KDKA 广播电台,于当年11月2日开始播音。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于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第二节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和现状

1.试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几种媒介的特点,它们如何发挥这些特点进行竞争?报刊:长处:①信息容量大;②保存信息的力量强;③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短处:①时效性不如广播与电视;②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③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杂志:以使用文字符号为主。新闻性不强,更趋于专业化、专门化。而且重视图文并茂,印刷技术和纸张的质量更讲究。

广播:优点:①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②受众面广,渗透性强;③充分运用丰富的语言和各种音响感染听众。且制作成本相对校低。

缺点:①广播内容保留性不如报刊,受众选择余地小。②无线电广播单纯提供听觉形象,给受众留下的印象不如电视深刻。

电视:优点:①视听兼备,图声并茂,感染力强。②手段先进,传递信息神速,超越空间的力量强。缺点:电视画面转瞬即逝,既不容选择,也不便查考。电视接收机价格较高,又不如收音机轻便易带。

各类大众传媒在阅竞争中扬长避短的对策:

①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

②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③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受到观众青睐。

2.简述我国当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几种媒介的发展现状

①我国的报纸。当前我国报纸充分利用自身篇幅可伸缩的优势,纷纷进行扩版,以更多的篇幅,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深刻的分析。

②各地广播电台纷纷延长播出时间,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在传递节目的形式上,不少广播台纷纷采用直播形式和24小时连续播音。还出现了节目多层次、多栏目和专业分台的倾向。

③电视。增加了新闻播出的次数,还推出了许多以形象生动取胜的节目。以努力为受众服务的作风争取受众。强调受众参与。

第三节麦克卢汉与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1.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他的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英尼斯的观点是:对边远地区原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帝国权力的扩张,都与有效的传播系统分不开。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也借用了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麦克卢汉借用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万分,又

3.冷媒介与热媒介: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4.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并对其进行分析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

一、“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他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他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他提出,新的电子媒介延伸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

三、“冷媒介”与“热媒介”之分

麦克卢汉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启示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

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但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他们的理论无视内容的重要意义。麦克卢汉的著述对一些基本概念未作严格的科学界限划分。

5.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与英尼斯媒介的理论的关系及发展。

麦克卢汉的研究是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的。事实上,真正首先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是他的老师罗德·英尼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重要著作之一。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重要的是媒介本身。这个观点与英尼斯关于传播和文化史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英尼斯的理论认为,控制传播媒介是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而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可以打破旧的垄断权。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看来,一切传播媒介都是人类感官的延伸。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传播媒介息息相关;一切文明都是靠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麦克卢汉借用了英尼斯关于媒介偏倚性的观点中的某些成分,又大加发挥,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点。他提出“感觉的平衡”概念,提出:对于不同传播技术的使用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媒介的影响改变人类的感觉生活,进而和社会的发展有关。

英尼斯的研究方法偏重归纳,麦克卢汉是拼盘式表述方式。

第四节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1.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2.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同上

3.简要评论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包括理论及评价)

主要论点:

①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梅罗维茨认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同样重要;在确定情境界限中,应把接触信息的机会考虑进去并当作关键因素。

②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境。梅罗维茨认为,对于每一社会情境来说,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的分离成为可能。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的情境重叠时,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令人们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③电子传播媒介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由于电子传播媒介代码的简单性,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造成不同阶层的受从群对信息更大程度的分离,从而促成许多公众活动领域的合并。他得出结论说,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形式也在变化。梅罗维茨理论认为,谁被包括进某一情境,谁被排斥外,这是规定情境形式及与此适应的行为形式的界限之关键因素。根据这一观点来,受众的类型、人数多少和特征实际上影响着传播方式。因此,在通过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中,应根据受众群的分离和结合形式设计媒介讯息。

在承认受众的重要性的同时,梅罗维茨的理论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众成员并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对媒介的使用方式。他们的选择,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媒介正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梅罗维茨理论的缺陷:过于夸大媒介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联系,无视社

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况的影响。梅罗维茨理论往往把媒介本身的特点和媒介传递的内容混淆在一起,缺乏连贯性。

第九章受传者研究

第一节受传者和受众

受传者和受众的相同之处和区别

受传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传播学中的受众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1.受众在大众传播中有何重要作用?

①受众不但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寻觅者”。

②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是否接触某一媒介传递的信息,得凭受众自愿,传播者无法也无权强迫受众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

2.大众传播中受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①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

②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混杂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

③分散性。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没有直接的接触,他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无法展开当场的对话交流。

3.受众接受信息的动机有哪些?(联系“使用与满足”)

①消遣娱乐。广大受众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动机之一。受众往往首先视它为消遣、娱乐的工具。

②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了解国内外大事,获取市场、商品、文化等信息。

③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空中学校”广播电视大学、中专等,极大的延伸了学校的课堂。

④人们相互交往的需要。它们把受众成员同周围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关于受众的理论

1.枪弹论(魔弹论、子弹理论、皮下注射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传播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但后来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时,受众受众似乎是“中弹”了,而却“拒不倒下”。

2.受众的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应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归纳了主要观点:

①各人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

②个人之间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

③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们接触到大相径庭的观点,他们从环境中习得一系列看法、态度、价值观和信念,这些构成他们的心理结构,并使他们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

④人们由于后天习得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各自带有自身的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也制约他们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

⑤心理结构各不相同的社会成员,对大众传播媒介内容的接受、理解、记忆、反应,也是各不相同的。

各人差异论的贡献在于:促使人们重视个人的心理因素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收

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传播学中对于受众的研究,可以从分析受众成员的心理入手。但测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难。

3.受众的社会分类论:以社会学为基础,注重各社会群体的特性差异对受众成员的媒介信息接受的行为的影响。主要观点:

①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②人们的这种有选择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之基础,是社会成员在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③这种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群体类别组成的;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的分类界限的,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资收入等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

④确定社会群体类别界限的因素,影响人们对于大众信息的注意和反应形式,从而使各社会群体的内部成员们对大众传播作出大体一致的反应。

社会分类论可指导人们研究分析据以划分受众为不同群体的可变因素与人们信息接收行为之间的联系,并进而指导传播机构分析和预测不同受众群体的有选择性的媒介信息接收行为,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制作讯息。但是,同属于一个社会群体的受众成员并不见得一定会对同一条媒介信息作出同样的反应。社会群体的特征虽是对受众成员产生影响的一种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而是和心理因素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影响受众的信息接受行为的。

4.受众的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主要观点有:

①媒介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是有选择地接收和解释这些信息的。

②造成社会成员有选择的大众传播信息接收行为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他们的接收方式。

③当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为家庭、朋友、熟人和其他与他有关系的人所改变时,就表明上述的社会影响在产生作用。

④个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注意形式和反应形式,反映出他的社会关系网络。

⑤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的相互影响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媒介效果。

社会关系论的基础,是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卡茨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左右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及对创新事物作出采纳与否的决策。简要评述当前常见的几种受众的理论

三种不同的受传者理论,各自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影响受众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受和瓜情况的一些因素。虽然它们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解释影响受众信息接收行为的一切因素,但都不失之为观察这种现象某些方面的有用视角。我们认为,不存在一般无异的受众。受众的媒介信息接受行为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的确是一种复杂的现象。

第三节受众的选择性因素及理论解释(重点)

1.选择性接触(理解、记忆)详见答题4

2.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3.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住记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

4.为什么说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

受众的选择性因素:

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传播是怎样发展的 第一节 "传播"的含义 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一词 (COMMUNICATION)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决非偶然。没有传 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使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社会的主要区别是人类传播的特定特性。 社会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在这些关系中,某些信息是共享的。我们要明确了解的一点是:人类传播是人做的某种事。它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本县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除非是传播关系中的人使之成为不可思议。信息本身并无含义,除非是人使之有含义。因此,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联系的。 仔细地注意一下,传播不是全都(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一个姿势, 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在肩上、理发或不理发、八角形的停车标志牌,这一切都携带着信息 第二节传播的开端 说传播学是从原始单细胞生物开始的,也许太夸张了,但是这些生物也能处理某种信息,这就是传播学的实质。 第一批互相传播的动物和在夏威夷登陆的第一批会传播的人之间发生的情况,是感官越来越远地延伸以掌握更多信息、声音和姿势越来越远地延伸以发送更多的信息、使人的信息始终比较便于携带并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与人本身更可分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那样来看,马歇尔·麦克卢汉把媒介比喻为人数的延伸是正确的说法,尽管这个过程早在我们认识到媒介之前很久就在进行了。 第三节语言的产生 "汪汪"理论 "感叹"理论 "唱歌"理论 "约克一约克"理论 关于语言的诞生,有一派认为不管怎样它同工具的发展是相关的。对这种说法,很少有什么语言学家表示异议。原始的工具,如用于切割或刮刨的锋利石片,可能早在一百万年前就存在了。当最初的猎人手里拿着工具时,他必然发现很难做出某些姿势.而这些姿势在有语言之前却是非语言传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他制作出矛或刀以后,他就可以去打猎。住在黑暗的洞穴里,晚上出去狩猎。他必然发现,声音信号非但不是他的主要活动所附带的,而且有可以取代视觉信号和姿势的许多的功能。因此,他学会了象运用双手一样熟练地运用发声机制。 这些理论都认为,某些正在渐渐具有 人的属性的动物已开始把某些声音同某些经验或行为相联系。这些声音选择了使它们与之联系的原来的经验中的一部分含义。这个说法对我们来说是讲得通的,因为这就是今天儿童弄懂许多言语含义的办法。他们看到一只动物:抚摸它,倾听它,也许嗅闻它。有人说了声"狗",当这个情况一再发生后,"狗"这个音就在他们脑子里构成他们看到过、抚摸过、倾听过和嗅闻过的动物。在文明刚出现时,已经成为人的动物也必然以同样的方式走遍全世界把口头发音同他们周围环境的各种组成部分联系起来。 全世界现在还有不下三千种语言和重要方言土语、不论有多少起点,语言必定是在无数彼此没有什么接触的部落和部落群中逐渐进化形成的,因此很少有什么必要发展可和谐共存的语言。每一种部落语言必定反映讲这种语言的人的经验和正在发展的文化。 各种各样互不相关的语言怎么缩减到今天使用的三千种以及被世界上很多人所胜得的 如英文和中文等十来种语言呢?这必定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日益增多的结果:较为容易的

《新闻传播学概论》笔记整理

一、中国新闻学的形成 1.徐宝璜1919年编写《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2.邵飘萍1923年编写《实际应用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3.戈公振1927年编写《中国报学史》,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二、《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源于16、17世纪的英格兰) 主要内容: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2、自由主义理论(被1688年以后的英格兰和美国采纳,并影响到其他地方) 主要内容:认为,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人都 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人民是统治者的唯一监督者。 3.社会责任论 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主要内容:首先,社会责任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其次,社会责任论认为,报刊自由涉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三者的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护公众的自由。因此,公众的自由应当高于媒介的自由。其三,社会责任论提出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概念。所谓“消极的自由”,就是报刊“不受外界限制的自由”,这是自由主义理论所追求的自由;而社会责任理论追求的是“积极的自由”,即报刊必须“具有行动所必需的手段和设备。” 第四,社会责任论主张政府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认为,政府不应是报刊自由的旁观者,如果报刊不主动地负起责任,政府将以权力作为最后手段,强制它改正。 显然,社会责任论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和具体措施,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受到了西方国家甚至世界范围普遍重视。但是,由于新闻媒介的私人占有,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又是这种私有制经济的维护者,因此媒介不能摆脱与实际相脱节的困境。 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的集合体。 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党和国家的工具来使用的,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 和责任不可分的连在一起。 因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因此书中对此部分颇有偏见,一般为后人所遗弃。 三、新闻的含义 资产阶级报人对新闻的解释: 猎奇,反常、趣味、刺激: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 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 ?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八章r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八章r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八章r 第八章传播内容第一节大众传播内容一、大众传播内容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传播内容: 具体来说,它是各种媒体产品,如新闻报道、电视剧、电影、音乐节目等。也就是说,抽象信息的表示。三个级别的信息: 大众传播内容的特点:大量化、复制化1、综合性2、公开性3、开放性4、大众性 二、西方大众传播内容1,信息娱乐 西方传统将大众传播内容分为信息与娱乐现在,两者不再泾渭分明 新闻业:丹·拉瑟的“后院篱笆原则” 例: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戴安娜王妃诞下小王子――如何排序?与“黄色新闻”有历史渊源 它也是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大众传播的侵蚀的产物。2.口味含量低 德弗勒:低级趣味内容即那些不断触怒批评家,广泛传布并拥有广大受众的内容,例 如强调暴力的犯罪电视剧,有线电视,录像带和电影中公开的色情、日间电视剧、供认隐 私的杂志、犯罪漫画、挑逗性音乐,或其他被广泛认为起到降低情趣、败坏道德或刺激社 会所不容许的行为的作用的内容。 “低品味内容”是美国大众传播系统的核心,它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吸引大量观众,提高视听率,实现经济效益 “从系统的观点看,理想的内容应能够获取受众成员的注意力,说服他们购买货物, 同时又保持在道德准则和趣味标准范围之内,以便不引起管制机构的反对行动”――德弗 勒 西方学者对大众传播内容的分析结论:1。内容经过高度挑选和抽样; 2,相当大量是娱乐性的,而非消息性的。分散而非集中人们对重要问题的关注;3, 形式上简单,内容上通俗平易,以满足最大量受众的需要。第二节大众传播内容研究一、 大众传播内容研究的目的: 1.将大众传播内容研究与媒体分析相结合,可以探索大众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有效技巧,为传播者提供更好的传播内容制作服务。

自考传播学概论自考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2011年7月自考小抄_学习笔记 第一章导论 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 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 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 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 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 (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 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 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4.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5.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6.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7.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8.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9.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诞于美国,美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规律,形成了多种传播模式,运用不同理论分析传播。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10.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一般人际传播不同。 ①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的部分内容总结笔记

九、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作为技术手段和工具的传播媒介 (载体,其属性决定着信息的物理形式、时空范围、速度快慢和量的规模) A、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自身的作用和影响) 1、媒介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信息传递的载体。传媒机构 2、为什么要研究传媒的载体含义? 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包括什么观点?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1)、媒介即讯息的含义是什么?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传播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相应带来的社会变革。 此观点表现出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来看待。 (2)、媒介:人的延伸,如何理解其含义? 任何媒介都是人类感觉和感官的延伸。。人类感官能力的发展是“统合—分化—再统合”。麦乐卢汉通过此观点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3)、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含义是什么?(麦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活动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此观点的提示在于: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媒体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麦克卢汉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1)、理论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手段发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唯物论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 地球村的语言符合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2)、局限性(强调了人的生物延伸性,而不是人的社会延伸性) 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其理论强调人被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其理论依据集中在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略了人的理性活动。 5、如何正确认识媒介工具和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革中的作用呢? 马哲观点:决定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因素是:生产方式和内在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有制约作用 媒介技术和工具属于生产力的方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媒介被人创造,利用和控制。社会的各个因素都对其有制约着其活动。 B、媒介技术和工具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媒介内容及媒介形式的影响) 1、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是什么? 媒介不仅利用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电视人:注重感官刺激,行为方式感性化,与印刷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对比,缺乏社会互动,容易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容器人:在电视媒体包围中成长,人的内心世界呈“罐”的容器状。感觉孤立,封闭,希望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传播现象由来已久 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1)原始社会,传递信息的必要性: (2)语言产生前后,传播行为是通过声音、结绳、烟火、图画等方式进行的。 结论: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由来已的。烽火戏诸侯。 (3)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美国)开始科学分析传播现象,探索传播理论。40年代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4)1946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5)1947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第二年主编了第一本大众传播学论文集,出版了第一本传播学教材,至此传播学也就应运而生。传播学之父:施拉姆 二、什么是传播 (一)传播 1)来源: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 基本意思: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 2)概念复杂性: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和拉森列举的定义达126种 (二)传播定义的四种类型:香农“信息”概念的引入 1)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美)施拉姆

2)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美)心理学家霍夫兰 3)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传播学者贝雷尔森 4)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中)郭庆光教授 (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受者、受众)4)传受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物质决定精神交往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它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 一、口语传播时代: 1、动物传播的信号及其局限性:简单机械习惯;缺乏能动性和创造性 2、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的本质区别; 3、语言产生根本动力和历史: 4、人类语言的特点: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无限的灵活性发音的经济性;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口语传播形式: 歌谣:荷马史诗和诗经·国风;聚谈:街谈巷议和“清议”流言:与谣言的差别 人类语言的特性: 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无任何限制。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一、选择题: 1、符号的根本功能。 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2、二战以后美国把传播学最兴旺。 3、把关人是库尔特·卢因〔美〕提出的。 4、哈特把有史以来的媒介划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2〕再现的媒介系统;〔3〕机器媒介系统。 5、赖特的第四种功能。提供娱乐。 6、20世纪30年代研究传播的效果的核心。“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7、首次从科学的角度整理总结以往传播学的学者。施拉姆 8、控制论模式有几种代表性。〔???〕 明确补充了反应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9、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应。 10、麦克卢汉电视是冷媒介,报纸是热媒介。 11、“知沟〞理论导致人类知识沟不断扩大的原因。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12、主我客我提出者。G.H.米德〔美〕 13、镜中人提出者。C.H.库利〔美〕 14、拉斯韦尔提出被赖特把什么改成社会化。文化传递功能 15、传播的螺旋的核心观点。效果观。〔???〕 16、麦克罗汉理论的中心点。媒介即讯息。 17、反应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哪一模式。控制论模式。 18、新闻框架的四种功能。 〔1〕提供问题定义;〔2〕阐释事件原因;〔3〕提供道德评价;〔4〕示意解决方案。 19、通过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可将传播过程分为哪三种主要模式? 〔1〕线性传播模式;〔2〕控制论传播模式;〔3〕系统论传播模式。 二、名词解释: 1、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议程设置功能: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群众传媒,群众传媒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开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根底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根底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开展和创造。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 4、群体标准:群体标准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那么。 5、社会责任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群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当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6、个人的社会化:群众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标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在家庭、学校等群体中进行的,也是在特定的群众传播环境中进行的。 7、群众传播的麻醉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8、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

传播学概论郭庆光重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郭庆光重点笔记 1. 传播学的定义和范畴: 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和效果,包括信息的创造、传送、接收和解释。它关 注的范畴包括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社会传播等。 2. 传播学的理论框架: 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传播媒介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准媒体和新媒体理论等。 传播媒介理论探讨媒介对信息传播的作用;社会影响理论关注传播对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准媒体和新媒体理论则讨论数字化时代信息的传播。 3. 传播过程模型: 传播过程模型主要包括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型、激励-反馈-媒介-效果模型等。拉斯韦 尔的传播模型包括媒介、信息源、信息接收者和效果等要素;激励-反馈-媒介-效果模型 则强调信息传播中的反馈效应。 4. 传播效果研究: 在传播效果研究中,人们关注信息的接收、接纳和接受程度,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否能 产生观点和态度的变化。以及事件导致的社会影响也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一部分。 5. 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具有广泛传播、短期影响、一致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它们能够通过大量广播、电视、新闻纸等媒介迅速传播信息,产生短期的影响,并对公众观点和态度起到一定的塑 造作用。 6. 个人与群体传播: 个人传播主要通过人际交流进行,而群体传播则通过组织或社会实体进行。个人传播 更具有亲密性和交互性,而群体传播更具有广泛传播和影响力大的特点。 7. 媒介社会化和媒介效应: 媒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接触媒介过程中逐渐适应和习惯于媒介环境的过程;而媒介效 应则是指媒介对接收者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8. 新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和个性化,对传统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 9. 传播伦理: 传播伦理主要关注传播活动中的道德和责任。传播者应该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并确保传播的信息真实、准确和公正。 以上是对传播学概论的一些重点内容的概述。通过对传播学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和影响,为传播策略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施拉姆提出的,在施拉姆看来,有史以来的报刊控制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欧洲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一种是前苏联体质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理论,还有两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报刊类型;不同的社会类型,也有不同的报刊类型。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经济水平、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等都对报刊的类型都有所影响。但是,施拉姆提出,实际上,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对报刊类型的影响才是巨大的,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在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统治者的专制统治,那个时期的报刊,多数是为了为统治者做宣传,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是统治者奴役人民思想的一种工具。文中例举了英国封建时期的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例子,在那个时代,私人办报必须经过特许,而获得特许的一个重要的现实条件就是支持皇室的政策,维护皇室的统治。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说,报刊是统治完善自己统治的一个工具。 由此,我想到了,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如此。那是的报刊,即邸报,也是统治者宣传的手段之一,每期邸报印发的内容多是统治者施行的政策,官员的任免情况……这些内容也都是经过官方的认证和允许才能签发。而流行于市面上的小报,虽然读者众多,但是,由于未经官方认可,所传播的一些内容含有官方所不允许的,所以是

非法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封建时期的报刊所具有的极度的不自由性,受到当时的约束力特别的大。 紧接着,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社会由封建社会逐步的过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期间,社会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办报的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报刊的类型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首先出现的是报刊的自由主义论,即“报刊不是政府的工具,而是提出论据与争辩的手段”,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报刊逐渐发展成为人民反应自己的要求与不满的工具,也成为人民得到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信息的工具,同时,是人们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工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报刊才真正的发挥了它所应该有的责任与功效! 同样的,在社会责任论看来,报刊担负的是一个责任,他们主张报刊成为第四等级。报刊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更有维系社会安全与秩序,维护人民的权益的责任。 实际上,在西方社会种,发生过许多时间,都可以看出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功用。 在“水门事件”中,其巨大作用的正是《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对其的不断揭露与报道,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他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为受弹劾的总统;另外,在克林顿的“拉链门”时间中,德拉吉报道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虽然这主要是网络的形式,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和报刊也是十分类似。这些,都是在西方报刊自由主义论和社会责任论体制下,报刊所起到

自考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传播: 一、填空,选择和名词解释 1. 传播的特性: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也是本质) 2. 传播类型: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 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5w: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 2)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 4.控制论模式 1)德弗勒控制论【加入反馈机能】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传播单位概念】 3)竹内郁郎传播单位模式 4)丹斯螺旋上升模式 5.社会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基本群体、更大的社会结构、社会总系统】 2)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6.传播四大功能:检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承社会遗产、调解身心 7.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5w】、勒温【把关人、群体动力、场论】、霍夫兰【劝服研究】、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意见领袖】、李普曼【舆论学】8.1946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拉斯韦尔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9.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第一人、第一个拥有传播学教授头衔 10.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个学派,经验学派和以批判学派。批判学派最有实力的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中的主要流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 11.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网络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了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传播基本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12. 传播学在中国起步里程碑事件:第一次手中调查【1982】、施拉姆访华【1982年4-5】、第一次西方传播学座谈【1982年11月】 13. 1983年《传播学简介》是第一本在中国出版的关于传播学的著作 14.人类传播经历5个阶段: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15.网络传播:以电脑为主题、以多媒体为辅助、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发挥包括捕捉、操作、编辑、贮存、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处传播的特点外还有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和操作性 16.媒介偏向:媒介的时间偏向和孔家偏向。前者指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石头,能长久保存。后者指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草纸等客服空间障碍。 17.反馈:原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借过来指传播过程中的受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 18.麦克卢汉的媒介凉热之分:热媒介指传播的信息明确,接受者参与度相对低。如广播、电影、书籍、演讲、报纸。凉媒介指传播的信息模糊含混,及手指参与度提高的媒介,如电视、电话、交谈、讨论会。 19.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是由社会系统模式完成的。20.施拉姆等人的报刊四种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

(完整版)自考传播学概论全面复习资料

自考传播学概论 第1章—第4章 一、填空,选择和名词解释 1.1946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拉斯韦尔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3.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个学派,和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批判学派最有实力的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 4.人际传播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 5.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网络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了的信息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基本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7.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不尽相同。 8.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的《大众传播学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比前有关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 9.卢氏首创了“群体(团体)动力学和“场论”。 10.拉扎斯菲尔德是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 11.1957年,由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的《新闻学译丛》首次刊登了介绍(群众思想交通)的文章。 12.1982年在北京首次开展了运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进行的受众的调查。 13.伯洛提出略称为S—M—C—R(即来源—讯息—渠道—受者)后传播过程。14.传播学模式的类型有: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字模式其中最长用的是图像模式。15.控制研究是研究传播学的第一个W。

16.申农是信息论的创始人 名词解释 17.反馈:原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这里借过来指传播过程中的受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 18.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民用工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9.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是由社会系统模式完成的。20.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21.德国学者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被称作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份“清单”。22.传播为研究的基本观点:①历史的观点②机率的观点③系统的观点。 23.调查问卷所要依循的原则是:先易反难。 24.回收率最高的问卷发送方式是访员面访。 25.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了客观系统和定量地描述地研究方法。26.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推理模式,比较模式。 27.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它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控制”。 二、简答以及论述 1.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 答:①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完整地界定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定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途径②提出“社会传播学院”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到课。③但是导

自考本科_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 1,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由来)? 2,“传播”定义的三种类型? 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传播原来含义较广,如交流,通讯,交际,交往等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带有社会性的,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与活动。 3,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 (1)传播活动与社会需求有密切关联,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 (2)传播活动与传播方式有密切关联,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化的。 4,怎样看待传播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推动力量,传播主要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扩散。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2.传播学研究范围?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答:传播学研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类信息传播行为。 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前者研究文化与传播、传播与现代化、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以及用不同方法建立传播学理论架构等。后者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多半是专题调查或一事一议的经验性报告等。 4.传播的层次?(人类传播有哪些层次?各自特点是什么?) (1)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2).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层次。 (3).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纳入了社会系统。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都包含着能动的相互联系。群体传播会形成凝聚力。个人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支持的力量。 (4)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关系结成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 (5)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第三节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 1.传播学和大众传播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的位置。我们在继续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同时,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传播学的其他领域。 2.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从两者关系来看,尽管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闻学研究的也主要是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但传播学和新闻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不同之处: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②研究方法上: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宣分析法。③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 第四节学习传播学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2,对新闻改革起到参考,借鉴作用;3,对社会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新科技带来的社会变革,推动我国进入新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版)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传播概述 【名词解释】 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人际传播:至少两人之间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工具性传播:人类进行传播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相关的一切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耗费现代人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并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即沉溺于被动的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类似“自我达成的寓言",即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 传播的本质 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 大众传播 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其主要优点为:快、广、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的四大功能 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 协调社会各部分—-以

【论述题】 传播的定义 (一)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额分享 (二)影响说:强调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三)“仪式”说:强调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四)“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拉斯维尔的5W模式 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 5W,传播结构(过程)中的5个要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5W模式的问题: (1)单向/双向(无反馈):线性模式,将传播堪称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的过程。但传播使双向的。 (2)孤立/联系:割裂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静止/变动:“讯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e。g。噪音) (4)环节/要素:“效果”并不一定出现,传播可能无效,因此只是环节. 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 此模式需要注意: (1)此处的“发射器”“讯息”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 (2)“讯息"“信号"认为,无论是通讯还是传播,“发出的”和“收到的”往往不一致。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 一.传播学学科特点: 1.整体性 2.互动性 3.开放性 4.综合性 5.发展性 二.处理好传播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新闻学) 不同:(1)诞生背景不同 (2).研究范围不同 (3)重点和路线 (4)研究对象 (5)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产生使新闻有了理论 德国的约翰。古登堡发明了伙子印刷术,人类真正进入了印刷时代 印刷机的发现为近代报刊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世纪30年代,美国三大廉价报纸——《太阳报》《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 世界六大传播集团:时代华纳(美)、新闻集团(美)、迪尼斯集团(美)、维亚康姆(美)、贝塔斯曼(德)、维望迪(法)世界上三大通讯社:法新社、美联社、路透社 19世纪是文学作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电子传播 三.印刷术的作用 1.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传播上的特权 四.电子传播时代 1.电影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被誉

为电影之父世界最早电影《工厂大门》《公车进站》《水浇园丁》 2.广播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台KDKA电台,在美国匹兹堡开播,标志电子媒介时代到来 3.电视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BBC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开播,标志着电视媒介的诞生 4.因特网网络传播是指以一系列的高新传播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世界博客之王德拉吉 5.手机媒体 五.历次传播革命的反思与总结 特征:1.加速度发展(从形态上看) 2.传播符号、媒介和科技量叠加状态发展 3.叠加状态导致了整合性状态 4.信息、知识的增长与积累越来越快 (二)从结果看,每一个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三)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关系 1.每次传播革命带来新机遇 2.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呈正比例 3.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在竞争中处于明显优势 4.传播优势地位导致文化优势地位 第二章传播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早期的研究 一.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 “传播”是宣传的概念 二.西方关于传播的说法 通信、交流、交往、沟通,非常接近现代“传播”的概念 三.最早的传播研究 西方:古希腊时期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演讲术“游说列国、说二不休” 第二节传播的定义 一.多种说法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几乎一字不差)

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人类社会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 传播学诞生的背景: ①(社会基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使得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传播业成为独立产业,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背景: (一)政治背景 ①战争时期,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②和平时期:政治选举,利用媒介塑造形象,宣传政治主张,争取选票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1940年) (二)经济背景: 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扩大,产品增多,营销行为增加 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激烈 (三)社会背景: 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四)学科背景: ①学科基础: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的发展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 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 国外传播学研究三阶段: (一)早期: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枪弹论”;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有限效果论”(二)中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效果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各方面;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派别。 (三)当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时期的传播学研究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并峙 传统学派、经验学派/实证学派 地位:自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萌芽,传播学开始形成,并占据主流地位 价值观: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占据统治地位的传播者和传播控制者出谋划策 方法论:注重定量研究,强调从经验材料中总结出模式和理论,微观研究成果丰硕 批判学派: 20世纪60年代萌芽于欧洲,70年代兴盛,80年代成为主流之一。植根于历史与文化传统 批判学派理论基础: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七章r

第七章 流传者 大众流传中的流传者,即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控制解析: 1、流传者对大众流传过程的控制; 2、流传者所受的社会要素的控制。 第一节流传者的制度环境 一、社会制度与流传的四种系统 “那种以为媒介是独立的力量,可以随意影响和型造社会的老看法,过于简单并且已经过时。全部的制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它们的媒介加以管制和控制。基本的原则是,在任何社会对它的流传机构所施加的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的信奉和价值观的。”——梅尔文·德弗勒 希尔伯特、彼得森、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流传系统 2、自由主义流传系统 3、社会责任流传系统 4、苏维埃-极权主义流传系统 1、集权主义(君主专制式) 发展于:16、17世纪的英国;此刻很多地方仍被广泛接受并采用 思想源泉:君主和政府绝对权益的哲学思想 主要目的:支持、推动现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 媒介使用者:获得皇家特许的人

媒介控制:政府特许、指导、颁发执照,时有新闻检查 媒介禁忌:责备掌权的政治机构或官僚 媒介全部权:私有或公有 与其余三者的主要差别:虽然不必定为政府全部,但必定是履行政府政策的工具2、自由主义(自由竞争式) 发展于:1688年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余地方 思想源泉:弥尔顿、洛克、密尔等人的启迪思想著作;理性主义和自然权益的基本哲学思想主要目的:供应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认识实情、督查政府 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谛的自我修正过程”,依靠法庭 媒介禁忌:诽谤、轻渎、无礼,战时煽惑反叛 媒介全部权:主要为私有 与其余三者的主要差别:督查政府的工具,也满足其余社会需要 弊端: ①大众流传媒介不受政府控制,但是遇到资本控制。媒介全部者形成了垄断,使得其余声音的发出者根本没法进入这个领域,自然谈不上建议的自由竞争。 ②大众流传媒介为了获得利润,多注意浅陋和刺激性的新闻事件,娱乐内容也缺少踊跃性和创立力。 3、社会责任(自我拘束式) 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 思想源泉:报业自由委员会的报告,媒介从业者的实践,媒介自律守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