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专属的癌症,前列腺癌知多少?一文带你了解前列腺癌

男人专属的癌症,前列腺癌知多少?一文带你了解前列腺癌男人专属的癌症,前列腺癌知多少?一文带你了解前列腺癌2021-08-19 13:19·王氏脊椎疗法工作室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腺体的恶性肿瘤。是50岁以上男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病以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流变细或中断、血尿、尿路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前列。亚洲及非洲各国发病率较低。在我国亦较少见,发病率为:0.4/10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0.3%~0.5%。前列腺癌是一种隐匿性疾病,有一部分属隐匿性癌,尸体解剖检查时始能发现,故本病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无前列腺癌的名称,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现属中医学“淋证”、“癃闭”等范畴。

病因病机

1.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外界毒邪侵袭机体,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肃,津液输布失常,集于下焦,局部气血运行不畅,郁积日久而成肿瘤;饮食内伤,脾胃失于运化,气血化生不足,或痰湿内停,聚集下焦,气机受阻,血运不畅,痰瘀互结而生肿块;房事过度,肾气耗伤,正气不足,组织器官失于温养,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低下,气郁血滞而生肿块;起居失慎,居处外环境影响,或房室过度,损伤肾元,肾虚气化不利,气虚血瘀,交结于下焦,发为肿瘤。故本病的病机为下焦湿热,瘀血阻滞,膀胱气化失司。病位在下焦(肾、膀胱),与三焦、肺、脾有关。

2. 西医发病机制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大量临床资料提示与性激素有关。估计是循环中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例失调,特别是与雄激素的变化有关。有研究发现在性活力较高的人群中,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而在睾丸切除后的病人中很少有此病发生;在肝硬化病人中,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雌激素水平升高,因此前列腺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不高。也有研究认为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淋球菌感染后的发病率也增高。最近英国学者发现过量饮用咖啡和酒类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亦有关。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1. 常见症状

(1)疼痛。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约1/3的患者有此表现。在晚期骨盆、腰椎、神经周围淋巴结转移时尤其明显,常表现为腰痛和背痛,盆神经受侵,可有持续性疼痛,并向会阴、直肠、下肢放射。并发肾盂积水或肾感染也可引起腰背痛。

(2)排尿障碍。因肿瘤发展致前列腺增大引起尿道受压和膀胱出口变窄而出现排尿困难、尿流缓慢变细、尿程变长、尿急、尿频、有时尿痛,甚至发生急性尿潴留。

(3)血尿。少数患者可有肉眼或镜下血尿。

(4)转移症状前列腺癌很易发生远处转移,经淋巴转移到盆腔、髂内、髂外、腹主动脉旁、纵隔甚至锁骨上淋巴结,最常见的是血行转移到椎体。癌转移到骨可发生腰痛、背痛、病理性骨折、截瘫,广泛骨转移可致贫血。下腔静脉旁淋巴结转移可导致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而出现下肢水肿。癌侵及直肠可出现排便困难或直肠刺激征。双侧输尿管受压可有少尿、无尿、尿毒症等症状。晚期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等恶病质。

2. 常见体征。直肠指检是前列腺癌的首要诊断步骤,方法简便、易行,准确率达80%以上。前列腺癌的指检表现为腺体增大、结节坚硬、表面高低不平、中央沟消失等,晚期病例癌肿可占满两侧叶,并延及膀胱底、精囊、肠壁。但直肠指诊不能单独作出诊断。

3. 常见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疼痛、排尿障碍、病理性骨折、截瘫、下肢水肿、少尿、无尿、尿毒症、排便困难或直肠刺激征等。

(二)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

为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肿瘤标记物,目前认为其诊断价值较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更高。可作为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类、治疗前后的监测以及早期诊断等方面的预测指标。

(2)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测定

此方法诊断前列腺肿瘤中有转移者此值可升高,仅局限于前列腺内者则不升高。放射免疫法对PAP的定量测定,提高了早期癌的诊断率,且这种高精度测定方法可监测前列腺癌的病情发展,亦可用于鉴别诊断,如在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有81%的阳性率。

(3)碱性磷酸酶(AKP)测定

当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时,有90%的患者前列腺碱性磷酸酶增高,经内分泌治疗后,可有一过性增高后随即下降。

(4)癌胚抗原(CEA)测定

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CEA测定并不优于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但疑有前列腺癌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不增高时,CEA阳性则有一定参考价值。

2.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借助插入直肠的特制圆形超声探头,可描出前列腺的切面而反映出病变的范围。可测定肿瘤的大小,是否越出包膜,与周围脏器粘连及转移情况。

(2)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常用来诊断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用放射性核素99Tc,通过γ摄影可进行全身闪烁扫描。目前放射性核素99Tc扫描是检查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准确方法,对隐性骨转移特别敏感。

(3)CT与MRI检查。

CT可以发现前列腺的异常形态,确定前列腺浸润程度。MRI可以

显示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的病变程度。3.病理学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能提供细胞学诊断依据,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方法有:穿刺、抽吸,经尿道和经会阴切开活检等。前列腺活检术、经直肠穿刺已成为最常用的方法,其诊断准确率可达80%~95%。经尿道切除镜活检适用于前叶的癌、伴有前列腺增生的潜伏性癌和临床疑有癌而穿刺或抽吸活检阴性者。

举报

评论 3

请先后发表评论~

010 第十章 前列腺癌

第十章前列腺癌 第一节概述 随着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普查的开展、超声诊断及组织活检技术的改进,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但不同国家及地区其发病率不同,欧美国家较高,而亚非国家则较低。前列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多见于老年男性,发病高峰在60-70岁,85%发生在65岁以上。前列腺癌的发生与种族有关。在美国黑人的发病率较白人高,且更易出现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另外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遗传、激素水平及雄激素受体有关,受到环境、社会和高脂饮食等因素总和影响。 一、前列腺的解剖、组织学及淋巴血行转移 a:前列腺的大体解剖图b:前列腺解剖放大图 图10-1前列腺解剖图 (一)前列腺的解剖及组织学 前列腺位于膀胱和盆底之间,尿道穿越其中。其底部邻接膀胱颈,尖部向下,底部和尖部之间为前列腺体部。体部后面中央有一纵行浅沟为中央沟。精囊位于前列腺后上方。射精管于前列腺后方邻近膀胱处穿入前列腺,并斜行穿过腺体约2cm,开口于精阜中央和前列腺小囊两侧。前列腺前壁紧贴耻骨,后壁托于直肠壶腹部,侧壁和下壁与肛提肌相邻。成年前列腺大小约3.5cm x2.5cm x2.5cm,重约20g。 前列腺由腺体和纤维肌肉组成。前列腺分为4个区,分别是纤维肌肉基质区、外周区、中央区和移行区。前列腺良性增生常发生于移行区,而前列腺癌常发生于外周区。 1.前列腺癌的淋巴引流主要有3条途径 第一组沿髂内动脉至髂外淋巴结组,髂外淋巴结有3条淋巴链; 外侧链位于髂外动脉外侧,中链位于髂外静脉前方; 内侧链位于髂外静脉下方,内侧链有一附属淋巴链,位于闭孔神经周围即闭孔神经淋巴结,此组为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第二组引流至骶侧淋巴结,后至髂总动脉周围的髂总淋巴链。第三组引流至髂内周围淋巴结。 2.血行转移 最典型的血液转移是中轴骨转移(包括椎体、肋骨)。通常发生于病程晚期。 (二)前列腺癌病理学 1. 病理分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组织学分类,将前列腺原发性恶性肿瘤分为:上皮性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间质肿瘤、间叶性肿瘤、血管淋巴系肿瘤及其他类型。其中>95%

前列腺癌病理学

前列腺癌病理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癌症细胞可以通过前列腺标记物(PSA)进行筛查和监测。而病理学家是通过组织学和分子学的方法对前列腺组织的细胞形态和分子改变进行诊断。本文将着重介绍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标准。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 前列腺癌细胞具有不同的分化程度,并且有多种病理学亚型。组织学上,大约95%以上的前列腺癌是腺癌。其他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和混合型癌。通常,前列腺癌的细胞形态是由肿瘤组织学家在显微镜下进行评估的。 前列腺癌组织显示出各种变异并具有分化程度。在腺管系统中,腺上皮细胞未分化并且失去正常功能,而且呈现出异型性。大多数前列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核分裂和核扩增,其细胞核变得规则且丰满,胞浆量变少,核/胞比例增大。在肿瘤周围组织中可能会出现“侵袭性表现”,其中癌细胞集群弥漫向外扩展,严重破坏了周围的组织结构。 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 前列腺癌的诊断通常是由医生结合多个指标所做出的。其中最主要的标记物是PSA,PSA可以通过检测血液样本来判断前列腺是否受到了癌症的影响。高水平的PSA提示可能存在前列腺癌。然而,PSA也会因良性增生、感染或肿瘤恶性程度不同而升高.

诊断前列腺癌还需要结合组织学和分子学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病 理学家会对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下的评估来确定前列腺癌的存在与否。此外,还可以检测是否出现异常的分子标志物,如p53、Ki-67、p63等。尽管癌症病理学的组织学和分子学诊断模式相当可靠,但不能100%确 定癌症的存在。 结论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和诊断标准需要病理学家和肿瘤医生进行合作。病理学家用组织学和分子学的方法评估前列腺组织的细胞形态和 分子改变,以确定癌症是否存在。同时,在医生的监督下,通过对 PSA和其他生化标志物进行检测,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已经成为现代 癌症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前列腺癌疾病介绍

前列腺癌研究综述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一种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外报道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有很大差别,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病死率仅次于肺癌。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虽远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加上男性荷尔蒙使用不当,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高居泌尿系肿瘤的第三位,并且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临床上已经将其作为老年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 前列腺癌发生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且其生物学行为极其复杂,故推断其病因可能是在遗传背景易感性的内在基础上,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外在环境因素的持续影响,促进了前列腺癌的其发生和发展。随着生物化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因素被发现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故强调某一单独因素是片面的。 1.流行病学研究 年龄、家族遗传和种族是该病确定性的危险因素;脂肪饮食、激素、维生素、微量元裹及输精管切除术是可能或潜在的危险因子。 2.细胞动力学 正常前列腺上皮处于低水平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不存在净增长。细胞更新周期约500天左右,保持相对稳定状态【2】,而前列腺癌的生长依赖于这一平衡向细胞增殖倾斜。 3.染色体的变异 染色体的变异在前列腺癌较为普遍,表现有杂台性缺失(LOH)、等位基因丢失(ALLELIC) 、基因扩增和染色体重排等。 4.DNA的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实体癌瘤的早期表现,前列腺癌也不例外。前列腺癌细胞中谷氨酰胺-S-转移酶基因【3】、雄激素受体启动因子基因【4】等的甲基化增加了细胞的肿瘤易感性。 5.肿瘤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 前列腺癌的发生和恶性进展是DNA特定的基因群改变而引发DNA损伤蓄积所致。DNA点突变、局部基因扩增、细胞RNA或蛋白过表达、染色体易位及基因重排等,均可激活癌基因或覆盖、灭活抑癌基因而引发癌变。 6.雄激素受体的变异 雄激素受体(AR)的变异是前列腺癌细胞对激素治疗发生抵抗的主要原因。从人类前列腺癌细胞株、切除的标本及活检的样本研究中均可观测到AR表达质与量的欠缺。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的早期,这一改变是轻微的,但在晚期约有50%患者骨髓内转移性癌细胞AR有显著的变异【5】。 7.生长因子与上皮-基质的相互作用 上皮-基质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基质促进前列腺上皮的生长,实质在于雄激素作用下的前列腺基质产生生长因子以内分泌、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模式而发挥功能。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2002年全球新发病例679 000例,位列男性肿瘤的第2位。近30年来,得益于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筛查、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药物内分泌治疗等诊治手段的进步,欧美国家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大部分患者得以早期根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疾病认识的不足和诊治经验的缺乏使得我国前列腺癌的生存率远低于欧美国家[。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以改进我国前列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将是泌尿肿瘤医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前列腺是男性的附属性腺,精液的液体成分主要由前列腺所分泌。成人的前列腺如板栗大小,包绕尿道并与膀胱、直肠相邻。靠近膀胱的平坦部分称为前列腺底部,逐渐缩窄的远端称为尖部,紧贴直肠的两叶称为背侧。前列腺表面有包膜覆盖,尖部有尿道括约肌结构,腺体的背外侧有通往阴茎海绵体的性神经,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需要仔细解剖以上结构以保留术后控尿和性功能。前列腺的腺体根据超声检查和病理切片可分为中央区、移行区、外周区和前纤维肌肉区。中央区包绕射精管,占前列腺组织的25%;移行区靠近前列腺尿道,占前列腺组织的10%.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好发区域;外周区位于前列腺的背外侧,是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PIN)和前列腺炎好发区域;前纤维肌肉区则是与膀胱相延续的结构。 病因学 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一级亲属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的发病危险是普通人的2倍,并且当患病亲属个数增加或患病年龄降低时,本人的发 病危险明显增加。 环境因素 众多的病因学研究提示,前列腺癌和西方生活方式相关,特别是与富含脂肪、肉类和奶类的饮食相关。美国出生的亚裔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病危险与其在美国居住的时间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密切相关。国内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也证实,前列腺癌患者的脂肪摄人量和脂肪所占的能量比明显高于对照者。脂肪酸过氧化过程中可产生具有致癌损伤的过氧化物。研究发现参与脂肪酸过氧化的酶——a-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 AMACR)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但不存在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因为牛肉和奶制品是日常支链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前列腺癌中AMACR的上调可能有助于解释西方饮食和前列腺癌的相关性。除此以外,动物脂肪可能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在高温烹调加工过程中产 生致癌物等途径促使前列腺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的研究同样提示许多有前景的预防前列腺癌的食物,如大豆和番茄。大豆被认为是亚洲国家发病率低的原因之一。其富合植物类雌激素,在动物实验中能够缩小肿瘤体积并减少PSA的分泌。番茄中富含一种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摄人量大的人群相对于较小者减少了16%的患病危险。 雄激素在前列腺的发育和前列腺癌的进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动物实验中,雄激素和双氢睾酮能够诱发前列腺癌。然而,流行病学研究并未肯定雄激素浓度在前列腺癌患者与对照人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雄激素的致病作用是在肿瘤形成前数十年间所产生的,同时目前的研究忽略了复杂的激素网络的相互作用。

【关爱男性健康疾病常识】前列腺癌5

对性能力丧失表现烦恼和自卑的病人护士应以诚挚的态度倾听其陈述且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 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癌症是发现前列腺只。它不能在一个感觉直肠指检,而不是通过成像可见。它通常是在无意中发现的其他原因,如前列腺增生,外科手术。在Gleason评分低。第一阶段的前列腺癌也可称为阶段格A1前列腺癌。 第二阶段,癌症是更高级,在第一阶段,但不会超出前列腺蔓延。在Gleason评分的范围从2-10。第二阶段的前列腺癌也可称为阶段±2,舞台乙,或舞台B2前列腺癌。 第三阶段,癌症已经超越了前列腺外层附近组织蔓延。癌症可能会发现精囊腺。在Gleason评分的范围从2-10。第三期前列腺癌的可能也被称为C期前列腺癌。 第四阶段,癌细胞已转移(扩散)的淋巴结接近或远离前列腺癌或其他地方的机构,如膀胱,直肠,骨骼,肝脏,或肺部。转移性前列腺癌通常扩散到骨头。在Gleason评分的范围从2-10。第四阶段前列腺癌也可称为阶段D1或阶段D2前列腺癌。 早期症状 排尿障碍 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 疼痛 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剧烈难忍。 转移症状 在前列腺癌病人中,转移很常见。约有1/3甚至2/3的病人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 全身症状 由于疼痛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经长期折磨,全身状况日渐虚弱,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功能衰竭。 男人性伴侣过多易发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据报道仅次于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 调查指出,若一个人在20岁左右时有许多性伴侣,他就有很大机会感染人类乳头瘤病菌(HPV),通常在几十年后,这种感染可能会引致一连串的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癌症。HPV 现已证实与妇女的子宫颈癌有密切关系,而也可能导致男性的前列腺癌。 这种说法尽管首次提出,但一旦得到证实,它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英国每年有2.7万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新个案以及一万人死于该病。男性的前列腺癌现在差不多与妇女的子宫颈癌一样成为“头号杀手”。 前列腺癌的日常护理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bc19142165.html,/ebook/ff9cc5330740be1e650e9aca.html 1.做好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让男性老年人了解、掌握有关前列腺癌的常识,及早发现有排尿异常现象,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2.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都应按医生的要求做,按时服药、打针。 3.合理饮食并注意适当活动,增强体质,有助于恢复。 预防前列腺疾病的另一种方法是饮食。首先,你必须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取,因为它被认

关于“前列腺癌”,这里有最详尽的诠释!

关于“前列腺癌”,这里有最详尽的诠释! 前列腺癌是最轻的癌症之一,只要治疗得当,大部分病人都可完全康复,所以说“前列腺癌患者还能活多久”是一个伪命题。 该病发病率比起肝癌、肺癌、胃癌等小很多。数十年来,吴氏中医世家治疗肺癌、肝癌等晚期患者都是上万例,而前列腺癌则只有几百例。为什么此病的病例少?一是发病率低,二是康复的几率大。 前列腺癌基本上不需要做什么放化疗,早中期直接内科诊治,只要不去触动原发病灶(如穿刺、手术等),吃一些中药调理就能治愈。但有些人会问:“我不做病理切片,怎么知道是哪一类型的癌呢?”可你想过没有,做病理切片就得做穿刺。 在这里老中医告诉你:前列腺癌一般就是两种类型,腺癌和鳞癌,进一步细分,又可分为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和尿路上皮癌、鳞状上皮癌等等,要再分还可继续往下细分。有必要吗?没必要!就象你去买西瓜,只要西瓜甜就行,没必要去检测糖分含量多高、水分含量多高、西瓜子有几粒....检测完糖分含量后还要去检测其中的葡萄糖含量多少、蔗糖含量多高、果糖含量占比呢?那可都是科研人员做的事。 只要西瓜好吃,就没必要做那些检测,同理,我们治病是为了早日康复,那些对于治疗意义不大的检测和分析,真没必要做了。做穿刺就是捅蜂窝,经验丰富的医生,不做穿刺同样能判断出是哪一种类型的癌,虽然没有做穿刺判断的那么完全精准,但也能让你明白的八九不离十。 之前,有位老板问:吴大夫,你治疗前列腺癌经验丰富吗?我说:不丰富!几十年来治疗前列腺癌才几百例,比起治疗上万例的肝癌晚期的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等确实少很多。虽说这病只治疗了几百例,但你还能找到几位治疗过上百例前列腺癌病人的医生?所以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 同样是前列腺癌晚期,确实有活着好好的,桂林吴氏老中医真有那么神吗?不是我们神,是命运把握在病人自己手中。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一、概述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是美国最常诊断的肿瘤,也是2000年世界第三位常见肿瘤,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我国情况也是如此,而PSA普查是的前列腺癌的诊断率进一步提高,但是治疗方法有限,对于高度恶性和转移癌多数疗效不佳,尤其是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尚无有效办法。前列腺恶性和转移多数疗效不佳。尤其是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尚无有效办法。前列腺癌的病因多样,但是医学上对其危险因素(目前认为主要包括年龄、种族、家族疾病史等)了解有限,而遗传学因素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发现了许多遗传学改变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于进展。 前列腺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值得深入研究,我国前列腺癌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未能深入开展有关前列腺癌发生、进展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这与我国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低、根治性切除少、取材和手术标本不当有关,因此缺乏与临床密切相关且具有临床指导价值的课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前列腺炎的发生与发展也与遗传学改变有一定的关系。同样是前列腺的疾病,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值得深入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前列腺炎时前列腺癌的病因。 二、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证据 长期慢性炎症的不良刺激是诱发肿瘤的病因之一,炎症可能会死癌症发生很久以前的早期过程,尤其是感染性的验证,例如,发生在慢性肠炎患者中的胃癌、肝癌和结肠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肿瘤高发等。炎症诱发的细胞增殖性反应也可以导致DNA 损伤向突变方向转化,其中的某些突变可能会赋予细胞生长和抗凋亡的生物学特性。因此,炎症可能是肿瘤发生的一种遗传毒性的始动因素或细胞毒性的促进因素。治愈慢性前列腺炎是否也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于紧张过程目前还缺乏确凿证据,没有定论,但近年来的许多直接和间接的证据提示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些证据主要来自于组织病理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分子系生物学。①组织病理学:前列腺癌的分子病理发生学研究发现,基因的改变涉及到机体对炎症损害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炎症反应经常存在于(PSA增高或直肠指检异常的)前列腺活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及BHP治疗切除的组织中;炎症性浸润及其引起的氧化损害也经常出现在增至指数较高的萎缩病灶(增殖性炎症性萎缩,PIA)及其周围的上皮细胞附近,可能是早期前列腺癌的前期损伤或提示前列腺内环境有利于前列腺癌的发生,PIA与前列腺内皮肿瘤(PIN)及前列腺癌有某些相同的分子特性。②遗传学:研究发现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的某些基因种系变异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有关。编码干扰素可诱导的核糖核酸酶的RNaseL和编码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亚单位的MSRI可作为家族性前列腺癌的遗传性易感的候补基因。可以对抗氧化细胞和基因损伤的编码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体细胞沉默基因GSTP1可以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前列腺癌病例中,提示基因损伤可能是由于氧化应激作用的增强所致。③流行病学:前列腺炎和性传播疾病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有关。而抗炎症的药物和抗氧化剂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危险性。研究证实,有前列腺炎病史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60%。曾经患过淋病和梅毒的男性,其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60%。有报道HIV患者感染者的前列腺癌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并与HIV感染时间长短有关。 三、炎症诱发遗传学改变的假说和实验证据 人类基因组DNA的变异造成了不同种族、群体和个体间的基因组差异或多态性,这种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单个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基因的转录,导致相应的细胞因子表达,稳定性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状态。对于多数的人类慢性疾病(炎症)和肿瘤,一些遗传学特性的改变往往是后天获得的,并具有累积的特点。一种或多种基因的多态性可以影响到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男人专属的癌症,前列腺癌知多少?一文带你了解前列腺癌

男人专属的癌症,前列腺癌知多少?一文带你了解前列腺癌男人专属的癌症,前列腺癌知多少?一文带你了解前列腺癌2021-08-19 13:19·王氏脊椎疗法工作室 前列腺癌是发生于男性前列腺腺体的恶性肿瘤。是50岁以上男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病以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流变细或中断、血尿、尿路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前列。亚洲及非洲各国发病率较低。在我国亦较少见,发病率为:0.4/10万,占男性恶性肿瘤的0.3%~0.5%。前列腺癌是一种隐匿性疾病,有一部分属隐匿性癌,尸体解剖检查时始能发现,故本病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无前列腺癌的名称,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现属中医学“淋证”、“癃闭”等范畴。 病因病机 1.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外界毒邪侵袭机体,肺为水之上源,肺失宣肃,津液输布失常,集于下焦,局部气血运行不畅,郁积日久而成肿瘤;饮食内伤,脾胃失于运化,气血化生不足,或痰湿内停,聚集下焦,气机受阻,血运不畅,痰瘀互结而生肿块;房事过度,肾气耗伤,正气不足,组织器官失于温养,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低下,气郁血滞而生肿块;起居失慎,居处外环境影响,或房室过度,损伤肾元,肾虚气化不利,气虚血瘀,交结于下焦,发为肿瘤。故本病的病机为下焦湿热,瘀血阻滞,膀胱气化失司。病位在下焦(肾、膀胱),与三焦、肺、脾有关。

2. 西医发病机制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大量临床资料提示与性激素有关。估计是循环中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例失调,特别是与雄激素的变化有关。有研究发现在性活力较高的人群中,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而在睾丸切除后的病人中很少有此病发生;在肝硬化病人中,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雌激素水平升高,因此前列腺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不高。也有研究认为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淋球菌感染后的发病率也增高。最近英国学者发现过量饮用咖啡和酒类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亦有关。

前列腺癌科普文章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 前列腺的位置示意图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在欧洲,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人数的11%,占全部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9%[11]。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美国,50岁以下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较低,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显著增长,在我国,城乡发病率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在大多数病例中,前列腺癌在年龄较大的男性中发展缓慢,并不会导致死亡。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已经被确认的包括;年龄,种族和遗传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此外其他可能的高发因素有:高动物脂肪饮食等。雄激素在前列腺的发育和前列腺癌的进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前列腺癌发病的临床特点 由于PSA筛查的广泛使用以及公众对前列腺癌认知度高,美国75%的前列腺癌患者仅有PSA的异常。90年代以来美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而国内大部分患者是以尿路症状或骨痛而就诊,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仅6.2%的患者是由于PSA升高而被发现,就诊患者的PSA中位数为46.1ng/ml[8]。由于大部份患者病变已为晚期,长期预后不佳。 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 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前列腺癌约75%起源于外周带,20%起源于移行带,5%起源于中央带 前列腺癌的常见症状 在前列腺癌的早期,由于肿瘤局限大多数前列腺癌病人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也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前列腺癌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亚洲及北非地区较低。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 (一)前列腺癌的症状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 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临床上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得以确诊。少数病人是在前列腺增生手术后病理中偶然发现前列腺癌。以下是推荐的前列腺癌诊断方法: 1.直肠指检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的外周带,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价值。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PSA作为单一检测指标,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阳性诊断预测率,同时可以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和增加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PSA结果的判定: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血清总PSA(tPSA)>4.0ng/ml为异常。对初次PSA异常者建议复查。当tPSA介于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25%左右(欧美国家资料)。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低,国内一组数据显示血清总PSA 4~10ng/ml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5.9%,在这一PSA灰区内如果f/tPSA>0.16时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1.6%,如果f/tPSA<0.16时前列腺穿刺阳性率为17.4%[34]。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3.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目前TRUS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导进行前列腺的系统性穿刺活检。 4.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因此,推荐经直肠B超等引导下的前列腺系统穿刺,除特殊情况不建议随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知识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 您应该了解的知识 一、前列腺癌相关知识介绍 ·前列腺癌: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在欧美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第1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欧美,但有增长趋势。 ·临床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可在体检或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标本中发生;中后期表现为:1.阻塞症状可以有排尿困难、尿潴留、疼痛、血尿或尿失禁。2.局部浸润性症状膀胱直肠间隙常被最先累及,这个间隙内包括前列腺、精囊、输精管、输尿管下端等脏器结构,如肿瘤侵犯并压迫输精管会引起患者腰痛以及患者侧睾丸疼痛,部分患者还诉说射精疼。3.其他转移症状前列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开始可无病状,也有因骨转移引起神经压迫或病理骨折就医时始发现前列腺癌。 ·治疗原则:随访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放射治疗、冷冻治疗、内分泌治疗、综合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各项检查以及所预测的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穿刺活检标本获得的肿瘤组织学分级、Gleason评分以及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灶和远处转移灶等因素决定。

二、术后一般护理 •心电监测 •吸氧: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促进组织新陈代谢 •饮食:次日半流饮食或遵医嘱 •协助患者翻身 •活动:循序渐进,鼓励尽早下床活动 •下肢活动方法:①踝部旋转活动:建议每天坚持四次,每次做(5-10)分钟;

②踝泵运动:踝关节跖屈和背伸。 •管道护理:伤口引流管护理:观察颜色、性状、量;尿管护理:压迫止血、尿道支撑、引流术后7~10天左右拔除。

三、术后常见并发症 •出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伤口渗血;腹痛、腹胀;面色苍白;引流液血色深且量大,这些情况提示术后出血。 •尿漏:拔除导尿管过早所致,预防方法为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引流通畅尿管牵引 •淋巴漏:术后3d后连续3d引流量大于50ml,则停负压引流 •尿失禁:发生率达3%~74%,对策:①盆底肌锻炼:术后1周开始练习膀胱功能训练。方法为:选择平卧位或站立姿势或坐位,自主收缩耻骨、尾骨周围的肌肉(会阴及肛门括约肌),尽量收紧提起肌肉维持10s,然后放松休息10s,以上动作为1次。20-30次为1组,每日3组,持续3个月;每日至少1次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放慢排尿速度或中断尿流数次, ②膀胱功能锻炼:A、建立膀胱训练的起始排尿间隔时间:开始以0.5~1h 为间隔,逐渐延长,最后达到2.5~4h,睡前一般不给予饮水,以减少夜间如厕次数。2周为1个疗程;B、选择合适的间隔饮水量:指导患者保证液体的摄入,说明水分刺激排尿反射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按规定的时间摄取水分,如餐后饮水200ml,两餐之间饮水300ml,每日总饮水量在2000ml~3000ml。 •下肢深静脉血栓:①原因:前列腺癌患者多为老年人,平时活动量少,并且大多有基础血管病变或静脉血淤滞,极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②表现:单侧肢体突然肿胀;疼痛;皮肤改变。③预防:穿弹力袜;踝泵运动; 踝部旋转运动,双下肢腓肠肌按摩。 •ED(勃起功能障碍) :配偶关怀很重要;药物治疗: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负压勃起装置;阴茎假体植入;尿道内及海绵体内药物治疗:前列地尔。 四、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饮食规律,多食新鲜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高脂、高钙(>2000mg/d)饮食 •避免饮用浓茶、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减少摄入甜食/控制血糖

知识科普:怎样治疗前列腺癌

知识科普:怎样治疗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一种癌症,是指前列腺中恶性细胞的增殖和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也逐渐增加。治疗前列腺癌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等多种方法。不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下面将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列腺癌的诊断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流缓慢等,但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有关。因此,如果怀疑患有前列腺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数字直肠检查(DRE)是一种常用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法,可以触摸到前列腺的大小、硬度和表面状况。如果DRE发现异常,则需要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PSA是一种由前列腺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当前列腺癌发生时,PSA水平会升高。PSA检测可以通过血液样本进行,如果PSA水平超过4 ng / mL,则可能存在前列腺癌的风险。然而,PSA检测也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前列腺穿刺活检是一种确定前列腺癌是否存在的最可靠方法。该过程涉及使用超声波或MRI引导下的穿刺针取样前列腺组织。活检结果将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并确定其等级和分级。 二、前列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前列腺摘除术、转移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等。其中前列腺摘除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它可以完全切除前列腺,同时将周围组织也一并切除,以避免癌细胞的扩散。前列腺摘除术的方式可以分为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传统手术主要是通过开放手术进行前列腺摘除,而微创手术则是通过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进行前列腺摘除。相比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它需要更高

前列腺癌科普知识

前列腺癌科普知识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男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 于肺癌。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癌症发病率的前五位,在欧洲则位 居前三位。 一、前列腺癌的危害 前列腺癌是一种侵袭性肿瘤,主要以腺泡细胞或小细胞为主,有一定的分化 程度。主要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前列腺纤维组织增生等。根据肿瘤分化程度不同,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种类型。 (一)压迫症状 前列腺癌的发生会导致男性排尿不畅,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压迫症状,比如 会引起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而且如果压迫到膀胱或者尿道, 还可能会引起尿潴留的情况。而严重的压迫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因为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压迫到前列腺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 的情况。前列腺癌患者在早期一般都会有明显的尿频、尿急等症状,而且随着病 情的加重,可能还会出现尿血、排尿困难等情况。 (二)排尿困难 这是前列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尿等待、尿滴沥和尿 潴留等症状。早期由于前列腺体积较小,不会引起排尿困难,当肿瘤增大后会压 迫尿道,导致尿道狭窄,从而出现排尿困难。晚期前列腺癌还可侵犯周围组织器官,造成器官损害。当前列腺癌侵及直肠时,会引起大便秘结、便急或排便时疼痛;当侵犯膀胱颈和后尿道时,可引起排尿困难、尿失禁或尿潴留;若侵犯输精 管时,则可引起附睾炎、附睾炎并引起睾丸萎缩。 (三)疼痛

前列腺癌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肿瘤不断增大,压迫到周围组织和器官后,就会出现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腰痛、坐骨神经痛等。如果患者出现前列腺癌的疼痛症状,一般是由于肿瘤不断增大,压迫周围神经导致的。当肿瘤压迫到神经时,就会引起神经症状。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前列腺癌还会导致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导致患者体质下降,从而引起免疫力低下。因此,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前列腺癌的护理措施 (一)饮食 前列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因此饮食对前列腺癌的影响很大。饮食应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感染和癌症复发。患者应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草莓、猕猴桃、西红柿等。这些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大量食用红肉也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风险。研究发现,红肉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肌醇六磷酸酶的酶,它能使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此外,摄入过多的红肉也可能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在日常饮食中要少吃油炸食品和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它们都是高热量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保持正常体重。建议每天食用500克蔬菜和300克水果,以保证营养均衡。前列腺癌患者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刺激前列腺和膀胱颈等部位,影响其功能。前列腺癌患者应戒烟戒酒,因为吸烟和饮酒都会对前列腺癌患者产生负面影响。 (二)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预防前列腺癌,男性每天应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还可以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比如举重、俯卧撑等,以提高身体素质。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减轻前列腺癌的症状。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确

前列腺癌科普

前列腺癌科普 前列腺癌 家庭医生在线:前列腺癌发病和饮食方式有关吗? 邓军洪主任医师:病因尚未完全查明,可能与种族、遗传、性激素、食物、环境有关。根据来自北欧瑞典、丹麦和芬兰等国的研究,很大程度上(40%)源于遗传基因变异,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揭示多种染色体畸变。这些因素和环境致癌因子(占60%)之间复杂而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还不很清楚 前列腺癌的话是好发于老年男性的一个疾病。目前的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发病率才提高。它主要是以那些高脂、高油、高蛋白的一些饮食有关系,还与种族有关,比如说黑人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还有一个就是说它的家族史,有一些人他有家族史的癌基因的,发病率比较高。当然现在有一些,外界的一些环境的污染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家庭医生在线:哪一类人容易发生前列腺癌? 邓军洪主任医师:黑种人是最容易发生前列腺癌的,那我们黄种人的话还是比黑人、白人的发病率低一点,当然现在得前列腺癌的话,他的尸检组织学发生率是很高的,比如说前列腺癌的尸检组织发生率是40%多,但是它不见得一定能发展成临床型的前列腺癌,可能这些人带着癌细胞就离世了,不会出现症状。往往只有15%左右的人会进展为临床型的前列腺癌。 因为现在的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的技术提高了,所以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是提高了,但是提高了以后的话,目前也有一些看法,就是说对前列腺癌有没有过度治疗,这方面的话也有一些国外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它毕竟是尸检发生率,组织学的发生率非常高,但是真正的进入到临床的前列腺癌,比例是比较低的。 家庭医生在线:发生前列腺癌一般是哪个年龄段的男性? 邓军洪主任医师:一般年轻的人患前列腺炎比较多见,那么前列腺癌的话,一般是是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如果是他发病年龄很低的

关于男性肿瘤前列腺癌:一文读懂这个和男性雄激素有关的疾病

关于男性肿瘤前列腺癌:一文读懂这个和男性雄激素有关的疾 病 前列腺癌是全球常见的男性癌症。它排在 中国男性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第一位,发病率年 增长率达到12.07%,到2030年全球病例预 计将达到170万,它就是:前列腺癌。 因为目前我们处于一个男性老龄化加剧的社会,不是自己就是身边的老人需要警惕这个疾病,以下本文就通俗易懂的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一、3个和前列腺癌有关的社会新闻点: 1、2015 年全国前列腺癌认知调研结果显示:能正确认识到前列腺癌的公众都不到三成; 2、中国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不到60%,而在欧美国家因为注重前列腺癌筛查,5年生存率高达90%; 二、3个和疾病有关的奇趣知识点: 1、这个癌症和男人的雄性激素有关,也就是这个癌症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肿瘤; 2、相比肝癌、肺癌等癌症,前列腺癌是一种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的癌症;

3、早期前列腺癌症往往无明显临床表现; 三、前列腺是什么? 1、比起更枯燥无味的解释前列腺是什么,大家更需要了解前列腺有什么作用; 2、前列腺会参与精液的合成、辅助排尿、辅助射精; 3、大家就记住,口腔后部有个扁桃体腺、脖子处有个甲状腺、胸内有个胸腺,膀胱下有个前列腺; 四、前列腺癌是什么? 1、长在前列腺上面的癌症; 2、前列腺癌刚开始的位置在尿道部分,所以会有尿频、尿急、排尿费力和排尿中断; 3、前列腺癌也会到处跑,跑到会阴部产生坐骨神经痛。跑到输精管会有睾丸痛。跑到直肠时会结肠梗阻; 五、什么年龄段要注意防范这个癌症 1、大于50岁的男性。 2、45岁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40岁以上基线PSA>1ng/ml的男性 六、什么人容易得前列腺癌症 1、前列腺癌和生活方式有关 2、目前研究:富含脂肪、肉类和奶类的饮食与前列腺癌有关

6.带你认识前列腺癌之

6.带你认识前列腺癌之 根据欧美国家资料,当tPSA小于4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不足2%;当tPSA介于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25%;而当tPSA大于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约67%(以上都是在直肠指诊正常的情况下)。 这么看来,当PSA异常的人进行前列腺穿刺,发现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还是颇大。当穿刺病理提示前列腺癌时,病理报告往往会显示该患者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知道分级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该患者的前列腺癌分期。 一、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Gleason系统) 虽然存在大量评估前列腺癌的分级系统,但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还是Gleason分级系统,它是以为名叫Gleason的病理学家最早于1974年提出。在显微镜下相对低倍放大时,根据前列腺癌的腺体结构特征确定Gleason分级。按照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1-5级(见下图)。(备注:分化是一个医学名词,分化越好恶性程度则越低,分化越差恶性程度则越高) 每个肿瘤内这5个不同级别癌腺泡区域可能同时存在。我们把区域最大这一级别的癌腺泡定为最常见生长型,其次为次常见生长型,这两种常见的癌肿生长形式都影响肿瘤的预后(预后指: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所以,我们在Gleason分级基础上建立了Gleason评分系统,将最常见癌肿生长形式的组织学分级加上次常见癌肿生长形式的组织学分级相加,即为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如果,癌肿只有一种均匀一致的组织学生长形式,那么最常见和次常见

生长形式积分相同。 Gleason评分在2-10之间,分化最好者,即1+1=2,直至分化最差者,即5+5=10。另外需要说明两点:①Gleason分级4的肿瘤,其结局比Gleason分级3的肿瘤要差很多;②Gleason评分同样为7的癌肿,4+3分的预后则要比3+4分差,所以,我们在查看自己的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时,会发现Gleason评分一定是用几加几表示的,而并不是一个数字总和。 二、前列腺癌的分期: 大部分人对于癌症都有一个概念,就是癌症分早期和晚期,很显然早期病人的生存时间更长,晚期则更少,而对于早期、晚期病人,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也有差别。因此,在这里,我们需要讲一讲前列腺癌的分期,分期可以指导选择疗法和评价预后。我们主要通过直肠指诊DRE、CT、MRI、骨扫描以及淋巴结切除来明确分期,PSA可以协助分期。现在多推荐2002年AJCC的TNM分期系统。(见下表)1,T分期(T代表tumor,肿瘤)表示原发肿瘤的局部情况,主要通过直肠指诊DRE、MRI和前列腺穿刺阳性活检数目和部位来确定,肿瘤病理分级和PSA可协助分期。 2,N分期(N代表node,淋巴结)表示淋巴结情况,只有通过淋巴结切除才能准确的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CT、MRI和B超可协助N分期。分期低于T2、PSA<20ng/ml和Gleason评分≤6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小于10%。要想准确的知道N分期,必须进行开放或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将切除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确认淋巴结中是否有癌转移。 3,M分期主要针对骨骼转移,全身核素骨显像,MRI、X光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方法。一旦前列腺癌诊断确立,建议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如果核素骨显像发现可疑病灶又不能明确诊断者,可选择MRI等检查明确诊断。 前列腺癌TNM分期(AJCC,2002年)

谈谈前列腺癌的一些有关问题(转载)

谈谈前列腺癌的一些有关问题(转载) 一、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前列腺癌是一种男性老年病,极少在50岁以前发病。 各国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率有很大的差异。1988~1992年以10万男性人口计,中国上海为2,美国黑人为137,相差达68.5被之多。北京1985~1987年为2.14,1991年为3.43,全世界发病率都有明显增长。老龄人群扩大,血清PSA,活检,超声检查提高了诊断技术,发现了更多、更早的前列腺癌。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董传江前列腺癌在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欧洲前列腺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我国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记得1993~1994年上海市区曾做过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年的前列腺癌新发病人在100例左右,现在的发病率比那时要超出约2倍左右。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除了人群临床发病率之外,尚应包括潜伏癌和偶发癌。前者系临床无症状而于尸检或其他原因检查前列腺时发现者,后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手术时偶然发现。 自然病史 尸检发现的潜伏期前列腺癌:40—50岁占10%,65岁25%,75岁40%。这些癌发展至临床前列腺癌需经过11—12年,其中50~75%不发展为临床癌。我国潜伏期癌发病率与之相近,但患者发展为临床癌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前列腺癌的病因分析 1、食物和营养 中国人或日本人移民美国旧金山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本国人高3—7倍,日本人移民洛杉矶也比其本土居民高4—9倍。这虽然和许多环境因素有关,但是重要的是营养,尤其是脂肪摄入。许多报告认为过多脂肪摄入是前列腺癌的关键所在,红色肉是脂肪的主要来源。(如猪肉、牛肉、羊肉等)

前列腺癌-讲课文稿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有明显的。我国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测定,前列腺液的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经直肠的超声显像,CT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针改进等,使前列腺癌得以早期诊断,也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1993年发病率每年1.71/10万个,死亡每年1.2/10万人。1997年发病率升至每年2.0/10万人,至2000年则上升到了4.55/10万人。 病因病理 病因尚未查明,可能与遗传、环境、性激素等有关。 1、年龄因素: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青年人几乎不发病,中年发病 少见。 2、荷尔蒙因素:男性睾丸和男性激素(雄激素)。前列腺分泌功能受雄激素睾丸酮调节,促性腺 激素的黄体生成素发挥间接作用。睾丸不发育或没有睾丸的人或幼年阉割者(比如太监)不发生前列腺肥大,也不发生前列腺癌。市场上注射或服用男性激素以增强男性雄风,可能成为前列腺病症高危险群。患前列腺癌再企图以男性荷尔蒙改善性机能,也会加重病情。 3、人种和地区差别很大:欧美地区较高。 4、遗传因素: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中发病率高。如果父亲在70岁以前曾被诊断出前列腺癌, 那么儿子患前列腺癌的机会就比普通人高2.5倍,如果父亲是70岁以后才有前列腺癌,儿子患前列腺癌的机会比普通人高1.5倍。更有甚者,如果家庭近亲中同时有两人以上患前列腺癌,那么,亲属人群患前列腺癌的机会要提高14倍。约有9%的前列腺癌患者有家族病史。 5、饮食因素。饱合性脂肪酸,是诱发剂。脂肪、蛋白质及胆固醇成分越多,发病率越高。每天 通过奶制品摄入钙超过600mg的男性,与那些每天摄入不到150mg的男性相比,危险要高32%; 每天摄入钙额外增加500mg,相应的患前列腺癌的危险也会增加16%。因每天大量的钙摄入(尤其是通过奶制品得到)可以抑制血液内维生素D的水平。 6、感染因素。长期慢性的细菌或病毒的感染。 7、环境因素。镉污染,会加大几率。 8、种族因素:非裔美国人发生率最高,亚洲人相对较低。 9、性伴侣过多:若在20岁左右时有许多性伴侣,就有很大机会感染人类乳头瘤病菌(HPV),通 常在几十年后,可能会引致一连串的基因突变,导致癌症。HPV现已证实与妇女的子宫颈癌有密切关系,而也可能导致男性的前列腺癌。 病理 前列腺癌98%为腺癌,常从前列腺萎缩的外周部分发生,大多数为多病灶。 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偶尔发生于年轻人,甚至儿童。95%以上为腺细胞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前列腺癌从腺泡和导管发生,常常起源于外周带,很少发生在中心区域。前列腺癌常为多发病灶,单个结节只占10%以下。 移行细胞癌和鳞癌小于3%,常从前列腺导管末端的移行上皮覆盖处发生,可与腺癌合并发生。平均发病年龄比腺癌者小10岁,酸性磷酸酶正常;对放射及内分泌治疗无反应,增长迅速,预后不良。肉瘤常见于年轻人,增长迅速,对放射及内分泌治疗亦无反应,预后极坏。 病理分型 1.潜伏型肿瘤小而且无症状,无转移。常见于尸检。 2.临床型肿瘤已有局部症状,侵犯明显而转移较晚。 3.隐蔽型原发病灶小,不易发现,因体检或出现转移(如骨盆、脊柱等)症状时被发现。 分类 (1)潜伏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0%。发病率为34%。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2)偶发癌: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